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_第1页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_第2页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_第3页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_第4页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道尔顿原子论:1803年,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不可分割的小粒子——原子组成。门捷列夫周期表:1869年,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周期性规律。波尔模型:1913年,尼尔斯·波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行的原子模型,为理解元素周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横行: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称为周期。周期表的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纵列:周期表有18个纵列,称为族(或组)。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区块:周期表的区块分为s区、p区、d区和f区,与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有关。三、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周期律的周期规律: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在周期表中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律的族规律:同一族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如化合价、原子半径和金属性等。四、元素的物理性质变化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主要化合价: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金属性: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熔点、沸点和密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熔点、沸点和密度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五、应用实例催化剂的选择:根据元素周期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材料的制备:根据元素周期律,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如超导体、半导体等。农药的研制:根据元素周期律,研制出对农作物具有特定作用的农药。元素周期性规律及物理性质变化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性质,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习题及方法: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Li、Be、B、C。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Li和Be位于第二周期,B和C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Step3:得出原子半径大小顺序:Li>Be>B>C。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金属性大小顺序:Na、Mg、Al、Si。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Na、Mg、Al、Si位于第三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Step3:得出金属性大小顺序:Na>Mg>Al>Si。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N、O、F、Ne。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N、O、F位于第二周期,Ne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增加。Step3:得出化合价:N的主要化合价为-3、+3、+5;O的主要化合价为-2;F的主要化合价为-1;Ne的主要化合价为0。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熔点大小顺序:H2O、H2S、SO2、SiO2。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H2O、H2S、SO2位于第二周期,SiO2位于第三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熔点从左到右逐渐增加;同族元素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加。Step3:得出熔点大小顺序:SiO2>H2O>SO2>H2S。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Li、Be、B、C。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Li、Be、B、C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Step3:得出最外层电子数:Li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B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密度大小顺序:Li、Be、B、C。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Li、Be、B、C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密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加。Step3:得出密度大小顺序:Li<Be<B<C。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沸点大小顺序:H2O、H2S、SO2、NH3。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H2O、H2S、SO2位于第二周期,NH3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沸点从左到右逐渐增加;同族元素的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增加。Step3:得出沸点大小顺序:H2O>NH3>SO2>H2S。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指出下列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Li、Be、B、C。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Li、Be、B、C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加。Step3:得出电负性大小顺序:Li<Be<B<C。以上是八道根据元素周期律设计的习题及其解题方法。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类习题,提高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他相关知识及习题:一、元素周期表的区块s区:包含第ⅠA、Ⅱ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2。p区:包含第ⅢA~Ⅶ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3。d区:包含第ⅢB~ⅦB族元素,过渡金属元素。f区:包含镧系和锕系元素。二、元素周期律的类型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呈周期性变化。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催化剂的选择:根据元素周期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材料的制备:根据元素周期律,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如超导体、半导体等。农药的研制:根据元素周期律,研制出对农作物具有特定作用的农药。四、元素周期表的族主族元素:第ⅠA~ⅦA族,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副族元素:第ⅠB~ⅦB族,包括过渡金属元素。0族:第ⅧA族,包括稀有气体元素。五、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周期律的周期规律: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在周期表中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律的族规律:同一族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如化合价、原子半径和金属性等。六、元素的物理性质变化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主要化合价: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金属性: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熔点、沸点和密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熔点、沸点和密度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七、练习题及解题方法习题: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区块,指出下列元素所属的区块:Na、Mg、Al、Si。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Na、Mg、Al、Si位于第三周期。Step2:根据周期表的区块,Na和Mg属于s区,Al和Si属于p区。Step3:得出所属区块:Na、Mg属于s区,Al、Si属于p区。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类型,指出下列元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Li、Be、B、C。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Li、Be、B、C位于第二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的类型,Li和Be的周期性变化属于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B和C的周期性变化属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Step3:得出周期性变化:Li、Be属于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B、C属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习题: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指出下列元素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Fe、Cu、Ag、Au。Step1:确定元素的位置,Fe位于第四周期,Cu、Ag、Au位于第五周期。Step2:根据周期律的应用,Fe常用作催化剂,Cu常用作导线,Ag常用作反射镜,Au常用作珠宝。St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