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新高考专用) 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新高考专用) 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新高考专用) 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新高考专用) 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新高考专用) 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话题05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

【链接热点】

2023年大国战略竞争和对抗持续升温、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着更加复杂紧张的严峻态势。美国在印太地

区推出并实施全面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极大地影响了印太地缘格局,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美国参议

院5月16日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在内的掏空“一中”政策行动,实质性改变了中美关系;俄乌冲突

持续发酵,欧洲地缘政治重回冷战对抗格局;巴以冲突激化,也门政局动荡外溢效应明显,朝鲜半岛暗流

涌动,国际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面临罕见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充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和

魄力,推动沙特和伊朗建交,积极参与巴以冲突调解,建立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

党高层对话会,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竞争但不对抗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链接知识】

一、近代以来国际法演变

二、近代国际秩序演变

1、近代以来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大航海时代的新航路开辟以后,西、葡开启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7世纪上半期,荷兰兴

霸权争夺起,垄断全世界的贸易,占据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经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

争确立了海上霸权

欧洲主导下世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争

界殖民体系夺世界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被削弱,国际关系的重心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

凡尔赛一华

方转移,一方面转移到北美,另一方面转移到苏联;欧洲本来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

盛顿体系

的发源地,但是战后列宁主义却成了大众的期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霸主地位由英国和平转移到美国手中;雅尔塔体系的

雅尔塔体系

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时代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雅尔塔体系随之瓦解,多种力量分化组合,世界格

多极化趋势的

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也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

发展

荡并存的局面

2、三大国际体系比较

名称时间特点评价

以大国协调、欧洲①积极: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

维也纳体

19世纪均势为特征的国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际关系体系②消极:恢复欧洲封建统治;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凡尔赛—分赃、妥协;民族①积极:有利于国际秩序稳定;部分民族国家重获独立

20世纪上

华盛顿体自决;大国一致;②消极: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埋下第二次世

半期

系内部矛盾重重界大战祸根

肃清法西斯主义①积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发生;推动国际势力重组;

雅尔塔体20世纪中和军国主义;美、促进科技发展

系后期苏、英划分势力范②消极:该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

围;成立联合国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3、世界秩序变迁的影响因素

①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

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的平衡是相对的。

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国家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在最大限度

上保障本国或国家集团的安全利益。

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三、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外交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

①政策:50年代初: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一50年代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原因: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

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③特点:由意识形态外交逐步转向国家利益外交

④重点事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⑤作用:掀起两次次建交高潮,同社会主义国家、部分西方国家和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建交,使新中国

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20世纪60年代

①特点:“两个拳头打人”。

②原因: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③局限:使中国在外交上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3)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中国东北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

关系的要求。

③重点事件:中美关系

④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20世纪80年代起

①核心:全方位、不结盟(“无敌国”外交)。

②原因: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

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③特点: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

举足轻重的力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5)党的十八大以来

①核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成就: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金砖国家银行、G20峰会等等

③作用:打开大国特色外交新局面;展现中国责任和中国担当;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

方案。

3、主要关系:中美、中欧、中德、中英、中法、中俄、中日、中印、中国-东盟、中非等等

4、影响因素: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4•江苏高三上期末•13)1609年,格劳秀斯出版了《海上自由论》一书,首先提出海洋不应成为

任何国家的财产的主张。他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人民

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这些主张旨在()

A.确定国际法的主体B.争夺亚洲新航路的主导权

C.打击西葡垄断地位D.服务于荷兰商业贸易扩张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609年”可知,这一时期为殖民扩张时期,据材料“首先提出海洋不应成为任何国家

的财产的主张”可知,该作者强调海洋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教皇子午线的划定,是西

班牙和葡萄牙势力范围的标准,故荷兰崛起后要求海洋自由,以促进自身的商业扩张,故选D项;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排除A项;据材

料“提出海洋不应成为任何国家的财产的主张”可知,格劳秀斯主张的是整个海洋范围内,并非仅仅是

亚洲地区,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争夺亚洲新航路主导权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排除B项;

据材料“海洋不应成为任何国家的财产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确实是为了打破西葡垄

断地位,但其打击西葡并非最终目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服务于本国利益,排除C项。

2.(2024•浙江嘉兴一模•17)有学者指出,“和约确立了一个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欧洲国际体系一一以

法律形式确认了国家在边界内拥有最高权力,废除了教会对国家具有高于主权的政治权威;认可了国

家主权、领土与独立等规范未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该国际体系下()

A.各主权国家间的常设使馆相继设立B.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和亚洲

C.废弃战争的承诺仍未真正得到实行D.法西斯势力借此煽动民族复仇情绪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废除了教会……的政治权威”“认可了国家主权、领土与独立等……基本原则”等并

结合所学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进行的,确立了国际关系中

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在该国际体系下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使馆)的制度,各

国普遍设立驻外使节,进行外事活动,故选A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应用范围是欧洲,排除B项;1928

年《非战公约》从未得到执行——废弃战争的承诺未真正得到实行,排除C项;二战前,德国纳粹利

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情绪,建立法西斯专制,排除D项。

3.(2024•江苏如皋高三上期中•12)1493年,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矛盾日益尖锐,罗马教皇作出仲裁,划

出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到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召开时,教皇使节仅听取了会议,各缔约国达

成和约,规定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自由行使领土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欧洲各大国间形成均势局面B.各国完成向民族国家转变

C.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被打破D.国家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规定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自由行使领土权并结合选必一第12课所学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可知17世纪时,教皇势力削弱,国际关系中民族国家的主体作用加强,故选D项;

“欧洲各大国间形成均势局面”的标志是1815年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完成”不合时空,

西方国家完全成为民族国家在19世纪,排除B项;“被打破”不合史实,应为“仍存在",排除C项。

4.(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34)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1928年

《非战公约》提出“(缔约各国)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于二战

后的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这反映出()

A.国际安全机制渐趋合理B.反对战争成为各国普遍共识

C.西方国家主导国际安全D.国际法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一战后制裁侵略成为空谈,而联

合国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在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下使制裁侵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成为可能,

体现了国际安全机制渐趋合理,故选A项;反对战争成为各国普遍共识,说法错误,二战后,局部战

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排除B项;联合国安理会包括中国,中国不属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主导国

际安全”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国际法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说法错误,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排除D项。

5.(2024•福建福州一模•14)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废弃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

策的工具。公约签订3年后,日本侵略中国;n年后,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

表明()

A.美法的国际影响力下降B.国际公约不能约束列强

C.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D.国际争端终将诉诸战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签订后,并未真正得到实行,日本、德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说明

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故选C项;一战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明显上升而非有所下降,排除A项;

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且使用了“废弃战争”一词,而没有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中已经使

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推脱罪责,即

国际公约本身存在弊端,不能约束列强,排除B项;“终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6.(2024•浙江县域联盟高三模拟•18)观察下面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维也纳体系()

T

A.在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基础上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

B.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C.使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方

D.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行双重标准,导致国际冲突不断

【答案】B

【解析】据漫画可知,天平上的''两国"处于平衡状态,结合所学维也纳体系的史实可知,维也纳体系

建立起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故选B项;材料强调维也纳体系的“平衡性”,并

无外交衔级制度的信息,排除A项;维也纳体系体现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

他地方,但材料强调维也纳体系起到的“平衡”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侧重“平衡”,并

未强调维也纳体系的消极影响,排除D项。

7.(2024•浙江新高考名校联盟联考一•13)对于某次国际会议,有史书这样描述道:“欧洲各国君主沉

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参加。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

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和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首相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

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本次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

列条约()

A.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D.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国际责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可知,“这次会议”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

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其立起了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故选C

项;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从而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是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排除A

项;开创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先例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会议,排除B项;规定了形成决

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国际责任指的是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排除D项。

8.(2024•河南高三联考复习模拟考试•15)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

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是因为凡尔赛体系()

A.维护了世界和平B.改变了欧洲的中心地位

C.埋下了冲突祸根D.形成了侵略中国的原则

【答案】C

【解析】因为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凡尔赛体系埋下了冲突祸根,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和平,是''胜利者的蠢事”,C项正确;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不符,排除

A项;凡尔赛体系并未改变欧洲的中心地位,排除B项;形成侵略中国原则的是华盛顿会议上的《九

国公约》而非凡尔赛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江苏南京、盐城高三上期末•14)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由于德国对凡尔赛体系没

有道义上的义务,又没有一个防止它提出挑战的明确均势,一旦它开始挑战凡尔赛战后安排,唯有靠

法国使用武力或美国永久卷入欧洲大陆事务,方能保障和约条款的执行。上述观点说明()

A.美国企图谋取世界霸权B.凡尔赛体系自身的脆弱性

C.英国丧失欧洲的主导权D.国际法原则确认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由“德国对凡尔赛体系没有道义上的义务”、“没有一个防止它提出挑战的明确均势”可知,凡

尔赛体系自身缺乏有效制约德国的机制,具有自身的脆弱性,故选B项;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已

经在巴黎和会被挫败,且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述涉及到了德国、法国和美国,并未涉

及英国,所以不能据此得出英国丧失欧洲主导权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所述是对凡尔赛体系能否维

持的一种评判,与国际法原则的确认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10.(2024•湖北模拟•15)世界近代史上,战后所确立的国际体系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凡一华体系再到

雅尔塔体系,其间政治上的创造物持续时间并不长且瓦解后没有多少遗留下来。但二战后由美苏主导

的雅尔塔体制所独特创立的国际经济秩序三大支柱,却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

知()

A.雅尔塔体系仍具有生命力B.国际关系以经济秩序主导

C.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D.帝国斗争激烈且长期存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国际经济秩序三大支柱”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结合纲要下册第23

课所学一经济全球化可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秩序化、制度化的经济管理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故选C项;“仍具

有生命力”不合史实,雅尔塔体系于1991年瓦解,排除A项;国际关系以综合国力为主导,不是以经

济秩序为主导,排除B项;“斗争激烈且长期存在”不合题意,与材料侧重国际经济秩序三大支柱“一

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不成逻辑关联,排除D项。

11.(2024•河南9月学期调研•15)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就巴尔干问题提出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它强调“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建立他们自己选择的民主制度”。美国

意在()

A.推动欧洲民主进程B.促进巴尔干地区的重建

C.主导战后欧洲秩序D.排除苏联在西欧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建立……民主制度”可知,针对二战后巴尔干地区的政治问题,美国主张在此地区实

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有利于构建以美国为首的欧洲秩序,故选C项;美国的目的是通过在巴尔干地区

扩展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加强自身对欧洲的控制,推动欧洲民主进程并非其目的,排除A项;美国强调

的是巴尔干地区在战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否与重建受战争破坏的国家没有直接

关系,排除B项;巴尔干地区属于东南欧,并非西欧,排除D项。

12.(2024•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16)图3是1990—2017年四个经济体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变化

示意图。这种变化()

(%)

图3

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促进了全球可持续发展

C.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答案】A

【解析】据示意图数据分析可知,1990—2017年,七国集团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大幅下降,美国略

微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和金砖五国GDP占全球GDP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

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这将有利于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选A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与材料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上升”变化不相

关,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尚未定格,此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是各

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与材料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上升”变化

不符,排除D项。

13.(2024•广东汕尾、揭阳高三质量测试•16)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

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

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解析】由“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可知,这是赫

鲁晓夫在反思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紧张情形,所以1963年赫鲁晓夫上述言论的背景是古巴导弹危机已经

解除,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故选B项;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A项;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2024•辽宁鞍山高三上期末76)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

超过860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约1400人死亡。双方死亡人数过万,这已成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

轮巴以冲突。这反映出()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B.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

C.民族主义加剧世界动荡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地区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民族的矛盾,双方冲

突加剧世界动荡,故选C项;霸权主义指在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

制和欺负等手段以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的地位的一种政策,巴以冲突不是这种政策的表现,排除A项;

材料只说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没有其他国际力量,不能体现严重失衡,排除B项;所谓"极",指的是

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材料未体现多极化,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不能称之为

“极”,排除D项。

15.(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16)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分

别为2.5%和2.2%,低于2006年的2.9%,美国两年经济增长率均为1.9%,低于2006年的2.9%。同期,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分别增长9.8%和8.8%,分别接近或低于2006年的9.8%。这表明当时()

A.亚洲经济呈稳步增长态势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亚洲地区的经济领跑世界D.欧美国家的经济走向停滞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发达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率高于发达国家和美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表明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故选B项;材

料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低于2006年,不是稳步增长,排除A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较

高,不代表其领跑世界经济,且亚洲地区的经济领跑世界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欧美国家的经济走

向停滞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5%和2.2%”“美国两年经济增长率均为1.9%”不符,排除D

项。

16.(202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四•15)北极理事会是由八个领土处于北极圈的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

俄乌冲突以来,“北极七国”在北极理事会对俄罗斯采取抵制行动,北极理事会停摆一年有余。俄罗斯

转而寻求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北极域外非西方国家开展北极合作,以此获得与西方国家博弈的筹

码。材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B.各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C.地区局部冲突阻碍世界和平D.经济制裁导致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北极域外非西方国家开展北极合作”可知俄罗斯通过与非西

方国家开展北极合作,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获得与西方国家博弈的筹码,说明这时期北极理事会、

俄罗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体现出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

材料强调国际政治力量的博弈,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相关内容,排除B项;地区局部冲突不利于世界和

平,,,阻碍”一词表述夸大了其影响,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北极理事会虽然对俄罗斯采取抵

制行动,但不属于经济制裁,且材料中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

17.(2023•辽宁二模・16)1952年,土耳其基于地缘、安全等方面考虑加入北约。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

土耳其并未追随北约的立场,它虽对冲突双方“关闭”了土耳其海峡(有损俄罗斯的利益),但并没有

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称为“侵略”,亦未跟风欧美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这说明土耳其()

A.谋划与北约争夺联盟主导权B.构建以己为中心的外交网络

C.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安全合作D.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核心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土耳其基于地缘、安全等方面考虑加入北约”“土耳其并未追随北约的立场”可知土

耳其在冷战时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入了北约,但是在俄乌战争中为了避免卷入大国争端,并未

盲目追随北约的立场,这说明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核心,故选D项;“土耳其并未追随北约的立场”

说明土耳其并不愿意过度卷入北约内部纷争,排除A项;土耳其加入北约和拒绝追随北约对俄罗斯进

行制裁,都是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量,是对国际局势变化做出的被迫应对,并非是为了建立独立的外交

网络,排除B项;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但是不愿意过渡刺激俄罗斯,并不是为了与俄罗斯合作,而

是想维持自身在地缘博弈中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

18.(2024•辽宁锦州高三上期末•16)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

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

歹!J,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砖国家是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在全

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也给非洲和中东地区带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故选A项;

金砖国家寻求全球合作,维护世界安全,排除B项;中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永不称霸,金砖国家也不是以称霸世界为目标的组织,排除C项;中国倡导“一带

一路”,排除D项。

19.(2024•湖北黄冈9月调研•10)截止2016年,我国己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己连

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一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

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体现出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B.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C.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D.构建均衡发展外交格局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一东盟交通部长会

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等诸多内容可知,在新时期,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物,体现出积

极参与全球多边治理的外交方案,故选B项;题干所述体现出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并未述及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国际”、“东盟”、“亚太”等地区,而并不仅仅是

“世界大国”,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新时期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物,并没有体现出“均衡”理念,

排除D项。

20.(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35)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贫困的50%

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严重的经济失衡和结构性不平等,劳动

力不断向富裕国家转移,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些问题源于()

A.国内政局长期动荡B.国家政策严重失误

C.西方国家殖民侵略D.大国推行霸权主义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全世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举步维艰”可知,当今世界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加大,

结合所学,贫困人口较多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是一些在近代以来遭受殖民侵略的国家,西方殖民者掠

夺资源和财富,是造成很多亚非拉国家发展滞后的根源,故选C项;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国内

政局长期动荡的现象,排除A项;严重政策失误只在某些国家和某个时期存在,不能解释广大发展中

国家普遍面临发展难题的原因,排除B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现实原因,不是历史根源,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1.(2024•山东泰安高三上期末•19)近代以来,国际海洋法权不断发展完善。表5是其中的部分史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表5

时期史实

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订立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划定一条称为“教皇

15—16世纪子午线”的分界线,线以西归西班牙,线以东归葡萄牙。1529年两国订立《萨拉

戈萨条约》,在太平洋中再划一线,将全球海域划分为二,两国垄断海洋通航权。

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发表《海上自由论》,提出海洋自由原则,遭到以英国人

塞尔顿为代表的海洋闭锁论的反对。18世纪后,英国放弃“海上控制论”转而支

17—18世纪

持主张把海洋划分为领海与公海的主张。此后公海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相应的

立法和规则也不断涌现。

在经过了欧洲国家一系列的海战后,1856年欧洲七国签订《巴黎海战宣言》,

宣布废除私掠船制度,确立保护中立船和海上封锁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

19—20世纪

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海权论,海洋大国开始重视对制海权、海上贸易运输规则、

海战规则以及海战人道主义保护立法。

随着第三世界国家捍卫海洋权益运动的兴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

年出台。它重申传统自由航行与领海主权原则,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

20世纪中叶以来

管理、海洋污染处理等事项作出了规定。但某些海洋强国却动辄利用强大的海上

力量构建《公约》之外的海洋法律秩序。

•摘编自马得懿《海洋法律秩序生成:历史脉络、法治困境与海洋法权》

据材料,围绕“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

【答案】(14分)

国家实力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2分)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

辟,西班牙和葡萄牙加紧对海洋的争夺,抢占殖民地。通过签订条约分割大西洋和太平洋,获得海上贸易

垄断权,开创了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先河。(2分)17世纪,荷兰依靠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商业能力,成为欧

洲海上霸主,并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法理论即“海洋自由原则”。(2分)18世纪后半期英国逐渐确立世界海洋

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打破了昔日海洋帝国的势力范围,并推动了海洋自由、公海与领海等理念的

产生与发展。(2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争夺海上主导权的斗争日趋激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提出海权论,反映了对外扩张争夺世界

霸权的野心。(2分)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第三世界国家在推动国际海洋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

代要求。(2分)

国家实力的消长导致国际海洋法权控制的强弱。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影响着对国际海洋法权的掌控程度,

影响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2分)

【解析】第一小问,紧扣设问“围绕'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观察材料信息可知海洋法权的变迁与15

一16世纪的霸主西班牙、葡萄牙,17—18世纪的霸主荷兰、英国,19―20世纪崛起的美国,20世纪中叶以

来第三世界的独立紧密相关得出国家实力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第二小问,观

察表格信息,我们可以分四个阶段来进行阐释,据纲要下册第6、7课所学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

崛起,从背景、过程、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得出,背景——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西班

牙和葡萄牙加紧对海洋的争夺,抢占殖民地。过程——通过签订条约分割大西洋和太平洋,获得海上贸易

垄断权;影响——开创了近代国家海洋规约的先河。据选必二第10课所学“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崛起,从

背景、过程等角度来分析得出,背景——17世纪,荷兰依靠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商业能力,成为欧洲海上霸

主;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法理论即“海洋自由原则据纲要下册第10课所学工业革命从背景、过程

等角度来分析得出背景一18世纪后半期英国逐渐确立世界海洋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打破了昔日海

洋帝国的势力范围;过程——推动了海洋自由、公海与领海等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据纲要下册第10课所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背景、过程等角度来分析得出,背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地

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国家争夺海上主导权的斗争日趋激烈;过程——19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提出海权论,反映了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据纲要下册第21、22课所学世界殖民体系

的瓦解、经济全球化等,从背景、过程等角度来分析得出,背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

瓦解,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在推动国际海洋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程一海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最后,简明扼要地总结升华得出国家实

力的消长导致国际海洋法权控制的强弱。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影响着对国际海洋法权的掌控程度,影响

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22.(2024•广西“贵百河”高三11月质量调研联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倾向和

外交实践。英国在巴黎和会保全了自己在殖民地和全球的利益,和会上取得的成功使英国外交界喜出望外,

他们急于重振雄风,以积极的态度介入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当德国在1924年9月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和修

改《凡尔赛和约》的请求时,英国单独与德国谈判,劝告德国同意以国际保障方式解决西部边界安全问题,

借此打消法国的疑虑,从而不对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设置障碍。从希特勒1933年上台直到他于1939年发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政府都不愿对希特勒的侵略意图和行径作出适度的强硬反应,而是一味姑息退让,

试图以和平方式处理德国引起的问题。

・摘编自倪学德、倪学勇《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理想主义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世界仍受核战争乌云的笼罩,而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不首

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1974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

国”,坚持不搞军事扩张。到了21世纪,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倡导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

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同时自1971年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世界格局如何演

变,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践行对联合国的支持和承诺,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

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新时期,在“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

中国努力通过“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构建

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编自卢静《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推行“理想主义”外交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原则。(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外交政策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

(1)①理想主义思潮的传播;②巴黎和会外交的成功;③英、法两国的历史与现实矛盾:④英国政府外交

战略的妥协;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暂时稳定。(6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经济发展与政治对话并重;④维护以联合国为

核心的国际体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

(3)①中国坚持和平崛起,英国实行侵略扩张;②中国坚持和谐发展、互惠共赢,英国注重维护本国利益。

(答出两点得4分)

【解析】

(1)第一步:分析设问。“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推行‘理想主义’外交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从理论发展、外交现实、外交战略、战后局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要素第二步:整合材料信息第三步:组织答案

理论关键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

理想主义思潮的传播

发展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倾向和外交实践

外交关键句:英国在巴黎和会……取得的成功使英国外交界喜出望外巴黎和会外交的成功

现实关键句:英国单独与德国谈判,劝告德国同意以国际保障方式

英、法两国的历史与现实

解决西部边界安全问题,借此打消法国的疑虑,从而不对德国加入

矛盾

国际联盟设置障碍。

关键句:英国政府都不愿对希特勒的侵略意图和行径作出适度

外交

的强硬反应,而是一味姑息退让,试图以和平方式处理德国引起的英国政府外交战略妥协

战略

问题

战后【对接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内,世界整体保持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局势秩序暂时稳定

(2)“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原则”,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由“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

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并结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

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在南

海问题上,中国倡导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

益结合起来可知,经济发展与政治对话并重;由“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践行对

联合国的支持和承诺,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可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3)第一步:分析设问“说明中、英外交政策的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道路和理念两

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第二步:整合材料信息

第三步:组织答案

要素

中国英国

关键句:“中国现在不是,关键句:英国在巴黎和会保全了中国坚持和

道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坚持不自己在殖民地和全球的利益T维护侵平崛起,英国实行

搞军事扩张-♦不和平崛起略利益侵略扩张

中国坚持和

关键句:“和谐世界”“把关键句:英国政府都不愿对希特

谐发展、互惠共

理念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勒的侵略意图和行径作出适度的强硬

赢,英国注重维护

利益结合”T平等互利的合作反应,而是一味姑息退让T绥靖政策

本国利益

23.(2024•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由海洋”vs“封闭海洋”:分歧与妥协

材料一

17世纪时,出现了关于海洋归属权的争论,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可占领的人类共有物,任何国家不得对海洋提出要

求,海洋应向所有国家开放,由所有国家平等使用;人类间的相互交往和贸易是人类社

观点一

会的自然需求,即使远隔重洋,人们也可以通过行使航行权而建立相互的联系。

----摘编自【荷】格劳秀斯《自由海洋》(1609)

根据自然法和国家法,海洋并不是为公共所有,而是可以像土地那样被私人占有,

或者成为私有财产;大不列颠国王,是环绕该国的所有海洋的主人,这些海洋是大不列

观点二

颠王国不可分割的永久附属品。

----摘编自【英】塞尔登《海洋封闭论》(1635)

【资料夹】

①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署条约规定:沿子午线将南半球分成两半,双方议定将该线以东以及巴西归

属葡萄牙,该线以西则归西班牙。根据此条约的规定,荷兰东印度公司无权派遣船只前往东印度水域。

②17世纪初,荷兰以海洋自由为名几乎垄断了北海的渔业,甚至将其捕捞范围扩展至英国海岸,造成英国

与荷兰在北海上的纠纷越来越多。英国认识到彼此间的矛盾不只是关于“捕鱼”的纷争,更是有关海域主权的

纷争。詹姆斯一世在1616年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向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