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分类型复习知识点总结第1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2.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估测:指甲宽度1cm、手掌宽1dm、铅笔芯直径1mm、黑板长2.5m、课桌高0.7m、新铅笔长1.75dm3.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2)平移法(3)化曲为直法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5.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毫秒(ms)、秒(s)、分钟(min)、小时(h)(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00ms(3)测量工具;秒表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运动的快慢】1.速度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较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第二种是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慢。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km/h单位换算: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其特点是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都相等。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1)使斜面保持较小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₁。9(3)根据测得的s和t,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9(4)将挡板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₂所用的时间t₂,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₂。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象:静止变速直线运动第2章《声现象》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2.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另外,声速还跟温度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低于0.1s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①利用回声可以测距或定位,测量原理: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②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声音的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与发声体结构与材料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其振动的波形不同。4.声音特性的区别于联系音调响度音色影响因素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生活实例短,音调越高;④弦乐器的弦、打击乐器的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⑤声音越尖细,音调越高等乐器时,用力越大,响度越大;③调整收音机音量,响欲聋”等人”;②声纹锁;③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等区别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响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声的利用】1.超声和次声: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人无法感知,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如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2.声与信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很多情况下都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如医学上B超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无损探测;军事上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制作声呐等。3.声与能量判断是否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因声发生了变化(例如切割、打碎等),若发生了变化,则利用的是声能传递能量,若没有发生变化,则利用的是声能传递信息。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t,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的符号是℃。(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3)注意:“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物理量的符号是K,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1.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的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2.温度计的使用(1)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三、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能离开人体读数。(1)体温计的量程:35℃--42℃,与人体体温变化范围相同,分度值为0.1℃。(2)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里面的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弯管到达直管中,待稳定后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弯管处断开,直管中水银不能回流,所以离开人体后的体温计示数仍代表人体温度。(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确保每次测量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温度而不是原来的温度。【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二、熔化和凝固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晶体:熔化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四、晶体和非晶体比较晶体非晶体物质举例属松香、玻璃、蜡、沥青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象疆℃Ot时min盘℃凝固图象ⅢO时【汽化和液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5.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1.沸点:各种液体都有确定的沸腾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2.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3.沸点和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大气压和海拔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例如,在高山上,因为大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该用高压锅。高压锅内的气压较高,沸点要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1.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2.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常见的液化现象:自然界中的露水、雾的形成,烧开水时冒“白气”,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这些“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2)特点:升华时要吸收热量。2.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2)特点:凝华时要放出热量。常见的升华现象:碘加热升华、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寒冷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等;常见的凝华现象:雪和霜的形成、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冬天窗户内侧形成的“冰花”、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白色“粉末”的形成等。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其基本过程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升入空中,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雨、雪、冰雹、雾、霜。降水的一部分吸热后发生汽化和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另一部分重新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完成循环过程。第四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发光的电灯等。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5)日食、月食月食形成原理乙二、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10⁸m/s。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按照真空中的速度计算。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虚线。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夹角。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是AO,反射光线是OB,法线是ON,O点叫做入射点,∠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3.反射定律:可记作:“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分居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二、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三、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二、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应用:成像和改变光路。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三、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能使平行光发散,从而扩大视野。(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或盘山公路的拐弯处的反光(2)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手电筒的反光碗、太阳灶)【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经过入射点并垂直于介面的直线叫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2.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传播方向不改变4.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二、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高)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好像向上弯折了。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4.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二、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荧光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2.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焦点(F)。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3.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透镜两侧焦距相等。FFFF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由于光路的可逆性,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平行光。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1.平轴过焦: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2.过心不变: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过焦平轴: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甲①镜头是凸透镜;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2.投影仪①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②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③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④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3.放大镜放人铵放人铵(mmkicr)短焦距的凸:(图6-24)放大镜是一个①放大镜是凸透镜;②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③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动态变化规律(1)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2)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3)u=f是正立和倒立的分界点;(4)u=f是像和物体同侧、异侧的分界点;(5)u>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关键提醒: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目的是使所成的像成在光屏中间,同时又便于我们观察。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不能太靠近焦点,否则成的像比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接不到像;蜡烛放到一倍焦距以内时,成虚像,光屏接不到像;蜡烛放到一倍焦距处不成像。注意:每次都要反复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的像最清晰,这样测得的像距最准确。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象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眼睛和眼镜】眼睛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了。关键提醒:(1)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更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随时“拍照”远近不同的景2.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患者由于平常不注意保护眼睛,使得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过大、过凸,焦距变小,对光的折射本领过强,使来自远方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提前会聚,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像,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因此,可以配戴一副凹透镜做的眼镜,让光线在进入晶状体前先发散一下,使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3.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睫状体在收缩时,晶状体仍很扁,焦距太长,对光的折射本领过弱,使来自近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可以配戴一副凸透镜做的眼镜,让光线在进入晶状体前先会聚一下,使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甲乙【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注意:通过显微镜,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像与物体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如果我们将物体向左移动,说明:反光镜的作用是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结构: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视角: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处所夹的角叫视角。物体越大,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越近,其视角就越大。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质量用字母m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这些单位间(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在实验室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秤、杆秤等。3.天平的使用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面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称量时,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用镊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当需向右盘中加的砝码质量小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质量时,应调节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横梁再次平衡;【密度】1、密度的概念(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2)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4)表达式:p=m/V。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5)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①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②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1)在国际单位中,质量单位是kg,长度单位是m,体积单位就是m²。(2)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单位是kg/m³。水的密度是1.0×10³kg/m³,其读法是:1.0×10千克每立方米。物理意义是:1m³的水,质量是1.0×10³kg。(3)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体积单位经常取cm³(即mL),因此常用密度单位是g/cm³。它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3、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0℃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4、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例如:水凝固成冰。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应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1)量筒(或量杯)的使用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量筒使用前应看清量程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体积,量筒(或量杯)的所示体积单位一般是mL,即cm³。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尤其是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预先放入的水要适量,水不能少得淹不住物体,也不能多得溢出量杯。读数时要注意两点:①将量筒(或量杯)置于水平桌面上;②观察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如水银等)或凹面底部(如水等)相平。下图所示三个图中,A图是正确的读数法。签签(2)测不规则固体物质的密度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从量筒中读出水面指示的两次体积之差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定义公式求得密度。(3)测液体密度液体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补差法”来测定,即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再称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入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p=m/V,求得密度。(4)怎样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体积如测木块、石蜡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的体积,浸入量筒中时将浮在水面上,怎样利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呢?方法一:用细棒将物体顶入水下。方法二:物体下挂一重物,先把重物浸入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的读数,再把重物拉着待测物体一起浸没在水中,再读出这时水面的读数,两次读数的差就是待测物体的体积了。【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二、密度的应用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三、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史上,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密度在农业上可以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一般的土壤含有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物(腐殖质),含有腐殖质越多的土壤越肥沃,如果土壤含矿物质多,因为矿物质的密度较大,所以这种土壤的密度也较大,一般含矿物质多的土壤密度为2.6×10³千克/米³,如果土壤含有腐殖质多,则土壤的在工业生产上,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第7章《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力不能单独存在)。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6.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其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7.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8.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大小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生相同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即弹性强弱不同。2.弹力的基本特征:(1)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2)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总是与接触面垂直。(4)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二、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等。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4、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5、进行测量时,应做到:(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测的力(物)一定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6)读数时,应让指针与刻度板保持相对静止,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使用后:(7)要及时将弹簧恢复原状,以免弹簧受力太久,弹性受损。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2.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2)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我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心当作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支撑法和悬挂法来确定它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5.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6.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第8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4.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5.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二力平衡】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3)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二力平衡(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四、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受力情况受力物体是同一个,施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两个物体互为施力者,互为受力者力的变化个力变化(增大、减小或消失),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摩擦力】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3)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已经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4.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②用滚动代替滑动;③加润滑油;④利用气垫;⑤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第9章《压强》一、压力(2)压力的方向:从定义可知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被压物体的表面;(3)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4)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这个要素则比较复杂,如果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或水平地面)上时,这时物体受到的压力就等于物体的重力。(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绝不等同于重力。二、压强(1)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方法①第一种方法是在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可以通过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来进行②第二种方法是在受力面积的大小一定时,可以通过比较压力的大小来进行;③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我们就要通过比较压强来进行了。(2)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通过上雨压施的定义我们会发观,压煤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也就是o(3)物理量符号及公式: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E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公式:p米2”。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来表示。1帕=1牛/米2。(5)1帕的物理意义: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6)感受压强: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²的面积上产生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与方法(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2)要增大压强,一方面可以增大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受力面积。(3)要减小压强,一方面可以减小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液体的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p=pgh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P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³,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N/kg。(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相同的原理来工作的。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类比法感受大气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和受到重力,所以在液体的内部有压强,而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样我们所生活的大气层的空气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所以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有相同之处。(2)大气压强实例:很多的实验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小皮碗的实验、覆杯实验、广口瓶吞蛋、铁皮箱实验等等。(3)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4)大气压强定义: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1)第一个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计算大气压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依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其大小为:p=pgh=13.6×10³kg/m³×9.8N/kg×0.76m=1.013×10⁵Pa。(3)标准大气压:为了便于对比,人们通常把760mmHg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atm来表示。1atm=1.013×10⁵Pa,即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托里拆利实验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稍稍上提,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将玻璃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大,水银柱的高度不变。三、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1)水银气压计。(2)无液气压计。(3)管式弹簧压强计。四、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五、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为流体。(2)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二、应用如图所示,由于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凹的特殊造型,当一股气流沿着机翼流过时,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速度较小,它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大,因此,机翼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火车站月台上有一条警戒线,火车进站时人要站在黄色警戒线的外面,避免火车快速经过时,乘客与火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乘客被外侧的空气推向火车而发生事故。解读:在用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现象时,要首先弄清哪部分流速大,哪部分流速小,流速大处压强小,压力也小,流速小处压强大,压力也大,流体受压力差作用而产生各种表现形式和现第10章《浮力》【浮力】1.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2.浮力的大小:(1)压力差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面对它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F-F下不受浮力的情况:①若柱形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度接触,由于下表面不受向上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②物体在太空中,因为是真空,所以不受浮力(2)弹簧测力计测量(称重法):先用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为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读数F,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G-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艺术品拍卖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4年仓储场地租用合同
- 2024年互联网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4年企业间技术转让许可合同
- 2024年工程建材租赁合同样本
- 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居间协议
- 2024年个人与公司间的劳务合同
- 2024年体育赛事组织推广合同标的确认函
- 2024年会议安保服务合同
- 2024年城市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合同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人机林业
-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2024年时事新闻及点评【六篇】
- 标准齿轮主要参数及其计算课件
- JJF(新) 99-2023 液体流量计现场校准规范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软件技术
- 2022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
- 2024年海岛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针刺伤标准预防
- 团播主持人协议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6实训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