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适应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适应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适应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适应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适应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四川中考历史适应试题(一)(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48分。1.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甲骨文对应汉字贝买贯宝A.货币 B.礼器 C.食器 D.酒具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特点源于()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宗法制3.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A.井田制的逐渐瓦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诸侯争霸 D.铁农具的使用4.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5.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6.下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名称插梳乌蛮髻回鹘髻图例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7.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8.《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与之相关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B.“红军不怕远征难”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D.“打土豪,分田地”9.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A.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B.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C.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D.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10.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11.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古印度一〓≡+h美索不达米亚999777甲拉丁语系国家l厂п□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12.观察下边《中世纪城市(部分)分布示意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A.政治发达 B.文化繁荣C.社会稳定 D.交通便利13.15—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A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B.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D.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1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 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 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15.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A.推动亚非国家确立民主政治 B.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C.迫使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D.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16.历史解释要求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下列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史实解释A官渡之战曹操迅速歼灭刘备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美国独立战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A.A B.B C.C D.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3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6分,共52分。17.新闻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谢金文《中外新闻史概要》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材料三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1)材料一中,秦代传播官方信息的载体有哪些?并写出秦始皇“诏书”中提到的历史史实。(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历史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产生的影响。(4)综上,从铸刻、报纸、广播到今天的网络自媒体,请谈谈你对新闻媒介变化的认识。18.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现代化进程示意图(部分)。材料二现代化内涵的两个式子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共二十大报告(1)请写出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标志性事件。(2)结合材料一的示意图,根据“等式”提示说明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3)请结合“不等式”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在政治制度上探索现代化的史实加以论证。(4)综上,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024四川中考历史适应试题(一)(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48分。1.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甲骨文对应汉字贝买贯宝A.货币 B.礼器 C.食器 D.酒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买”“贯”“宝”中都含有“贝”字,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A项正确;商朝礼器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排除B项;“贝”不适合用来作食器,排除C项;“贝”不是酒具,排除D项。故选A项。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一特点源于()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和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或分封制度,其含义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以及古帝王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题干所述与分封制密切相符,C项正确;禅让制是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与题目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但材料强调封地,封国于此没有关系,排除B项;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制度,与材料中“封地、封国”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A.井田制的逐渐瓦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诸侯争霸 D.铁农具的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是根本因素,排除AB项;诸侯争霸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斗争,体现了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4.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秦代的历史场景,D项正确;兵马俑主要展现的是秦代的军事和历史,并非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排除A项;兵马俑主要是用于展示军事力量和历史,实用性相对较强,装饰性并不是其主要特点,排除B项;兵马俑更多的是体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制作工艺,民本意识在其中体现得并不明显,排除C项。故选D项。5.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易》、《礼》和《春秋》,推崇儒学,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这些举措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A项正确;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人民负担减轻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与经济管理强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反映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名称插梳乌蛮髻回鹘髻图例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结合所学可知,乌蛮髻和回鹘髻是少数民族乌蛮、回鹘对盛唐妇女发髻样式的影响,因此当时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D项正确;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对发髻样式的影响,而不是等级制度,排除A项;女性的发髻样式有少数民族文化的风格,而不是清新简约的风格,排除B项;女性的发髻样式有少数民族文化的风格,而不是要摆脱男性审美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7.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可知,描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元朝设立了行省制,C项正确;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排除A项;方便信息传递与行省制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开发江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8.《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与之相关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B.“红军不怕远征难”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D.“打土豪,分田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瑞金城外”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涉及瑞金和黄土高原,体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南方转移到北方,这是红军长征的作用,“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长征的写照,B项正确;“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北伐从广州到北京,排除A项;“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是华北事变后的呼号,华北事变是发生在华北地区,排除C项;“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与黄土高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A.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B.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C.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D.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答案】C【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行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黑色柱体代表的是工业,白色柱体代表农业,工业和农业持续增长,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工业大幅增长超过农业,C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被消灭,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而题中图片显示农民与地主阶级土地占有持续上升,这与题中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以1956年之前不会存在社会主义,排除B项;中国引进外资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10.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国防安全体系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可知,我国乡镇企业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B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体现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是在1978年,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古印度一〓≡+h美索不达米亚999777甲拉丁语系国家l厂п□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答案】A【解析】【详解】观察题干表格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拉丁语系国家的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可知,这些符号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A项正确;亚非文明的交往在表格内容中并没有明显体现,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书写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阿拉伯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12.观察下边《中世纪城市(部分)分布示意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A.政治发达 B.文化繁荣C.社会稳定 D.交通便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示《中世纪城市(部分)分布示意图》可知,中世纪城市都分布在主要的商路上,说明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交通便利,D项正确;题干图示说明中世纪部分城市分布在主要的商路上,未体现政治发达、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排除ABC项。故选D项。13.15—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A.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B.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D.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和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17世纪欧洲海外扩张,导致经济、政治、文化权力中心的转移,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交流在各国家的对外扩张中不断加强,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B项正确;东西方贸易壁垒被打破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不属于题干所指的“空间革命”,排除A项;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夸大了其意义,此时世界近代政治文明还在形成过程中,排除C项;基督教在世界上的传播属于世界文化方面的变化,不属于“空间革命”方面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B项。1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 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 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表明由于科技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的新式武器,“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的出现表明空战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战争的形势,排除A项;一战使用的“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无法证明海洋战争成为关键,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战术战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5.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A.推动亚非国家确立民主政治 B.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C.迫使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D.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可以得出,克米伦讲的是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非洲的独立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了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亚非国家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项;非洲的“变迁之风”与美苏关系无关,排除C项;非洲的独立运动也没有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16.历史解释要求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下列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史实解释A官渡之战曹操迅速歼灭刘备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美国独立战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独立战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它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项正确;官渡之战,曹操迅速歼灭袁绍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而非刘备,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非台儿庄战役,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而非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3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6分,共52分。17.新闻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谢金文《中外新闻史概要》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材料三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1)材料一中,秦代传播官方信息的载体有哪些?并写出秦始皇“诏书”中提到的历史史实。(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产生的影响。(4)综上,从铸刻、报纸、广播到今天的网络自媒体,请谈谈你对新闻媒介变化的认识。【答案】(1)载体:石刻;木刻;器皿;木牍等。历史史实: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创立皇帝制度;设立丞相制度;统一度量衡等。(2)历史现象:戊戌变法期间,近代中国出现第一个办报高潮。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变法图强;通过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等。(3)影响:推进了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恢复了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有助于战胜经济危机;有助于新政的推广实施等。(4)认识:新闻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宽泛;新闻媒介的传播载体逐渐多样化、现代化;新闻媒介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信息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解析】【小问1详解】载体:根据材料一中“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可知,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有:石刻、木刻、器皿、木牍等。历史史实:根据材料“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可知,提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史实;根据材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可知,提到了创立皇帝制度、设立丞相制度的史实;根据材料中“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壶之”可知,提到了统一度量衡的史实。【小问2详解】历史现象:根据材料“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戊戌变法期间,近代中国出现第一个办报高潮。原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变法图强;通过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等。小问3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三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可知,推进了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恢复了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有助于战胜经济危机;有助于新政的推广实施等。【小问4详解】认识:根据材料中新闻媒介载体的变化可知,新闻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宽泛;新闻媒介的传播载体逐渐多样化、现代化;结合材料中新闻媒介的影响可知,新闻媒介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信息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18.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现代化进程示意图(部分)。材料二现代化内涵的两个式子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共二十大报告(1)请写出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标志性事件。(2)结合材料一的示意图,根据“等式”提示说明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3)请结合“不等式”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在政治制度上探索现代化的史实加以论证。(4)综上,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答案】(1)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上,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逐渐实现了经济工业化(3)【示例1】观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论证: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变法脱离了人民群众,没有从国情出发,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