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福建专用)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暗室里,用台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用来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演示地球自转时,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

)A.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B.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地球仪C.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D.从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球体2.以下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B.时差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变化某初中学生小杜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中绘制了学校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小杜同学在该图上测得食堂西侧大门到卫生所的距离约为2cm,则食堂到卫生所的实际距离约为(

)A.4米 B.40米 C.400米 D.4000米4.小杜同学在食堂就餐后去操场1散步,操场1在他哪个方向(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5.图中“教学楼”属于地图要素中的(

)A.指向标 B.图例 C.标记 D.比例尺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序号地处鞍部的是(

)A.①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坡最陡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自2009年起,“文化中国·四海同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以春节为契机,每年组织中国高水平艺术团组赴海外开展慰侨演出,与海外侨胞共庆农历新年。2011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演出,这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非洲。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8.“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的大洲是图中的字母(

)A.a B.b C.c D.d9.“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到达的c、d两大洲,其分界线为(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河2019年5月,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读“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10.阿贡火山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D.板块内部1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题。12.四地中,气候终年寒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14.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回归线附近 B.内陆地区 C.赤道附近 D.极地地区15.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B.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C.气温高,难以形成降水 D.植被少,降水难以存留读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16.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四个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7.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成为人类大陆。读下图“人类大陆图”,回答18-19题。18.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A.高纬度比中纬度多 B.南半球比北半球多C.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多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多19.关于图中①~④地人口密集区,正确的是(

)A.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B.②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人口稠密C.③地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人口稠密,增长快D.④地人多地少,经济落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这种建筑是(

)A.基督教的教堂 B.佛教的佛塔 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D.道教的道观21.该建筑广泛分布的大洲可能是(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亚洲的西部杜甫《商山麻涧》诗中道“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为诗句描述聚落水墨画,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22.诗句描述的聚落是(

)①城市聚落②乡村聚落③以工业、服务业生产为主④以农业生产为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3.诗中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A.水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土壤肥沃 D.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24.在国际事务中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做到的是()①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④继续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称霸世界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5.全球战疫期间,下列举措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是()A.组建医疗队,支援他国 B.禁止一切外国人入境C.国家之间共享抗疫经验 D.及时公开本国疫情数据第Ⅱ卷二、解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材料二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2为地球光照示意图。(1)“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________(填序号)。(2)图2所示的节气是________,北半球正值________(季节),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3)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其日期是_______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此时福建省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4)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点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_,这种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引起的。27.某旅游集团计划在我国福建省某地区开发一个集休闲、购物、野外拓展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1)图示地区北部的地形以______为主;图中山峰位于甲的______方向。(2)集团选择在甲处建设避暑山庄,甲的海拔范围是______米之间,海拔相对于乙、丙两处更______(高/低),气候更为凉爽。(3)近年来,长距离徒步穿越自然区域的森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图中A、B、C三条道路中,最适合改造成森林步道的是______。该森林步道坡度______(陡/缓),判断理由是______。(4)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必须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需在______(①/②/③)处设立“雨季时有山洪,露营务必谨慎”的标志,因为这里是______(地形部位),易发生山洪。28.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名称: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写出图中序号所在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④________。(3)四大洋中,最大的是________洋,呈“S”形的是________洋。(4)E洲和D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2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洲,该大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该大洲南部区域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3)M地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4)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中的C、D两点,降水多的是________点,位于山地的________坡。30.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的____部和南部,____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多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____(地形)地区。(2)A地区人们多数为____(肤色)人种,信仰____宗教。这里的男人头缠头巾、身着白色长袍,这种服饰文化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____A.石油资源 B.气候特点 C.审美情趣 D.种族冲突(3)图中B地为____平原,该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4)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至少两条)____,____。31.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读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和A、B两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1)聚落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从景观图可以看出A地是________聚落,B地是________聚落。(2)A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3)与A聚落相比,C聚落发展潜力巨大,其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_。(4)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聚落一定会日益繁荣B.世界上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C.聚落的名称一般不会随着聚落的变化而变化D.聚落仅沿河流发展

全解全析·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ABBACDDBCC11121314151617181920DABCBBCCBC2122232425DDACB【答案】1.A

2.B【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A正确,B错误;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球体,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转动球体,CD错误。故选A。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选项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时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3.B

4.A

5.C【解析】3.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食堂西侧大门到卫生所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则食堂到卫生所的实际距离约为4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图示正上方为正北方,所以操场1在食堂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图中的“教学楼”为文字,属于地图要素中的标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6.D

7.D【解析】6.读图可知,⑤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正确;③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①地、④地不是鞍部,ABC错误。故选D。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大。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等高线最密集,坡最陡,D正确;①②③地等高线相对稀疏,ABC错误。故选D。【答案】8.B

9.C【解析】8.据材料可知,2011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五个艺术团分赴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演出,这是“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度进入非洲。其中b代表非洲,B正确;a为大洋洲,A错误;c代表南美洲,C错误;d代表北美洲,D错误。故选B。9.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c为南美洲,d为北美洲其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正确;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B错误;乌拉尔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C。【答案】10.C

11.D【解析】10.阿贡火山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部的活火山,读图可知,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ABD错误,故选C。11.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大陆、岛屿及邻近的海洋。ABC错误,故选D。【答案】12.A

13.B【解析】12.读图可知,①气温变化曲线最高气温是3°C左右,最低气温接近-40°C,大部分气温在0°C以下,气候终年寒冷。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读图可知,④③②①纬度由低到高,气温由高到低。可见,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4.C

15.B【解析】1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最多,C正确。回归线附近的内陆和西部、内陆地区、极地地区降水都少,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5.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主要受到了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答案】16.B

17.C【解析】16.共享雨伞与雨季的长短有很大关系,由四图可知,乙图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雨伞使用率最高,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B正确,其他三地相对较低,故选B。17.由图可知,丙地曲线弯曲程度最大,年温差最大,C正确,其他三地相对温差较小,故选C。【答案】18.C

19.B【解析】18.据图所示,高纬度地区人口比低纬度地区少;南半球人口比北半球的人口密集区少;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更多;沿海地区人口比内陆地区多。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19.图中①~④地人口密集区中,①地和②地分别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人口稠密;③地为欧洲,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有的国家甚至呈现负增长,④地为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答案】20.C

21.D【解析】20.由图可知,图示建筑是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其建筑风格是圆顶。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21.由上题可知,该宗教建筑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宗教建筑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等地,欧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信仰基督教为主,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答案】22.D

23.A【解析】2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诗句描述的聚落是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②④正确;城市聚落以工业、服务业生产为主,①③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据诗句“惆怅溪边书细沙”和图片可知,诗中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水源丰富,A正确;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在图中和诗句中没有体现,BCD错误。故选A。【答案】24.C

25.B【解析】24.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应该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和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称霸世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故选C。25.以上四种做法中,“组建医疗队,支援他国”、“国家之间共享抗疫经验”和“及时公开本国疫情数据”有利于共同抗击疫情,禁止一切外国人入侵是错误的做法,故选B。【答案】26.(1)④(2)夏至

夏季

极夜(3)3月21日

赤道##0°纬线

昼夜平分##昼夜等长(4)甲

地球自转【解析】26.本大题以文字材料一和“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2为地球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读材料一和图1可知,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其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球公转至C处时,其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④。(2)读图可知,图2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半球正值夏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3)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D处时,其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0°纬线),此时福建省的昼夜情况是昼夜平分(昼夜等长)。(4)读图可知,图中黑夜与白天之间有明显的界线,我们一般称它为晨昏线。地球一半被照亮,另一半不被照亮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图2中甲乙丙丁四个点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位置最靠东的甲,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答案】27.(1)山地

西北(2)650~750

高(3)C

等高线密集(4)③

山谷【解析】27.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类型的判读、海拔高度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北部地形崎岖,最高处海拔高度是1217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图中有指向标,图中山峰位于甲的西北方向。(2)看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甲的海拔高度在650~750米之间,乙、丙两处海拔在150米以下,甲的海拔相对于乙、丙两处更高,气候更为凉爽。(3)看图可知,图中A、B、C三条道路中,最适合改造成森林步道的是C,该森林步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4)根据所学知识所知,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必须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需在③处设立“雨季时有山洪,露营务必谨慎”的标志,因为这里是山谷,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答案】28.(1)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2)北冰洋

太平洋(3)太平

大西(4)巴拿马【解析】28.本题以大洲大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特征及大洲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素养。(1)由图可知,A大洲为欧洲,B大洲为大洋洲,C大洲为亚洲,D大洲为北美洲,E大洲为南美洲,F大洲非洲,G大洲为南极洲。(2)由图可知,①大洋为北冰洋,②大洋为大西洋,③大洋为印度洋,④大洋为太平洋。(3)太平洋是大洋中面积最大(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最深、岛屿最多、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地处热带,略呈三角形;;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最浅、跨经度最广,温度最低。(4)D北美洲与E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答案】29.(1)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纬度(2)非

黑色人种(3)全年高温多雨(4)C

迎风【解析】29.本题以世界气温分布图及地形雨形成图为材料,涉及到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气温及降水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读图可知,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2)由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是出现在非洲,该大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该大洲南部以黑色人种为主,有“黑非洲”称号。(3)M地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4)结合地形雨的形成示意图得知:处于迎风坡的C点降水多,背风坡的D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