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满分必刷)_第1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满分必刷)_第2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满分必刷)_第3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满分必刷)_第4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满分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闻起来有点腥味,且摸起来手感细腻的物质是(

)。A.岩石B.黏土C.沙2.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

)。①做标签②收集岩石③分类编号④刷新断面,洗净晾干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3.下列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可再生能源B.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C.土壤可以由岩石变成4.用手指分别取少量潮湿的沙、粉砂和黏上,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A.黏土B.粉砂C.沙5.小强知道根据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可以鉴别岩石种类。他捡到的一块岩石颗粒较粗,断面粗糙,晶莹润泽,结构紧密,较软,且有不同的颜色。这块岩石是(

)。A.砂岩B.花岗岩C.大理岩6.将水倒入土壤,搅拌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搅拌后变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后也无法变澄清B.越到下面,颗粒越粗C.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7.按渗水性从强到弱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A.沙质土—黏质土—壤土B.沙质土—壤土—黏质土C.黏质土—壤土—沙质土8.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是(

)。A.沙质土B.黏质土C.土壤9.小强把这块矿物碎片的边缘放在科学书上,发现不能透过矿物看到科学书上的文字,可以推测该矿物是(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10.扎西找到一块矿物,他用铜钥匙在上面刻画不出痕迹,用小刀可以刻画出痕迹,说明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A.较软B.较硬C.硬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老师拿出了三种矿物,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它们的硬度,发现矿物1>矿物2>矿物3,老师说这三种矿物是长石、石英和云母。据此判断矿物1是(

),矿物2是(

),矿物3是(

)。2.组成花岗石的三种矿物,按硬度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

)、(

)、(

)。3.岩石和矿物是宝贵的(

),它们不能(

),因此我们要很好的保护。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4.小明将一块干燥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冒上来,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

)。5.地质学家根据含沙量与成分的不同把土壤分成了(

)、(

)和(

)三类。6.土壤是沙砾、沙、(

)、(

)、(

)和(

)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7.很多矿物是以(

)命名的,如白钨矿是灰白色的。8.有一块岩石,用肉眼观察发现,岩石不透明,有花斑状花纹,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粗;闻上去没有气味;用小铁棍轻轻敲打会发出低沉的声音;用指甲、铜钥匙;铁钉都不能划出痕迹;用放大镜没有看到岩石里有空隙。请推测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属于(

),它应该是(

)(填“花岗岩”或“石灰岩”)。9.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

)。10.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能否看到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不透明、(

)和(

)三种。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岩石可以转化成土壤,所以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植物生存需要土壤,动物生存不需要土壤。(

)3.很多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这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都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4.一种矿物只能组成一种岩石。(

)5.花岗岩经常用做建筑材料。(

)6.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

)7.植物对土壤有固着作用,土壤能为植物提供生存的基础条件,它们之间是伴生关系。(

)8.岩石虽然种类不同,但硬度都一样。(

)9.面对不知名的矿物时可以先观察它的特征,再对照资料来识别。(

)10.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一段时间后,先平摊在纸上的是沙。(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几种常见岩石或矿物的用途:

石膏

做铅笔芯

石墨

点豆腐

金刚石

造房子

白金

划玻璃

石灰岩

做首饰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人类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写3点)2.科学与生活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采集了一些岩石,打算制成标本保存下来,怎样制作?请你帮帮他们吧!3.举例说说农业生产中人们是怎样增加腐殖质的。4.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5.怎样观察到矿物的条痕?六.综合题(共3题,共38分)1.我们已经学习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常见的标本,回答下列问题。(1)你是如何辨别这三种岩石的软硬,器材有指甲、铜钥匙、小刀。写出你的判断方法?(2)借助_________工具可以观察三种岩石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3)用_________方法可以感觉它们是否光滑。(4)借助_________工具可以观察它们有没有光泽。(5)下面岩石的颗粒大小较大的是(

)。A.砂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2.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土壤中含有:(

)、(

)、(

)、(

)、(

)、(

)。(2)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对的打√错的打×)(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土壤和岩石资源?(至少答两点)3.张家界是峰林地貌,那里峰柱3000余座,科学家证明,这些壮观的石林是由于地质运动的结果。大多数石峰是由砂岩组成,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其中天子山还出产着一种龟纹石,属湖南两大名石之一,它实际上是生长在大海中的珊瑚化石,真实地记录了张家界沧海变高山的历史。(1)张家界的峰林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峰林的形成是古代人民建造的B.砂岩是一种沉积岩C.我们要是想知道这里岩石的年龄,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进行测定(2)龟纹石的信息告诉我们(

)。A.天子山曾经是海洋B.珊瑚原来是生长在山顶的C.人们把海洋生物带到山顶(3)张家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某同学在那里旅游找到了一块组成砂岩的矿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特征:块状、半透明、乳白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质地坚硬。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他研究矿物使用的工具,借助工具C和D可以研究矿物的______;研究矿物的光泽可以借助工具______(填字母),发现此矿物和玻璃的反光程度相似。

A.手电筒

B.放大镜

C.小刀

D.铜钥匙(4)观察岩石的透明度时,我们可以利用岩石的碎片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判断,透过该矿物的边缘(

)。A.看不到下面的字B.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字C.模糊地看到下面的字(5)查阅资料得知,石英的外表白色,质地坚硬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白色或肉红色,质地坚硬,条痕灰色,根据信息及矿物的特征,判断这块矿物更有可能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A5.C6.A7.B8.B9.C10.B二.填空题1.石英;长石;云母2.云母;长石;石英3.资源;再生4.空气5.沙质土;黏质土;壤土6.黏土;腐殖质;空气;水7.颜色8.硬;花岗岩9.矿物的条痕10.半透明;透明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喷洒农药、践踏草坪、开窑烧砖、开山毁林等。2.答:(1)制作标本盒,用硬卡纸把内部分隔成5厘米×5厘米左右的方格。(2)将岩石砸成与标本盒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3)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名字,作为标签贴在岩石上。(4)将贴有标签的岩石放入小方格内,按顺序排好,便做成了岩石标本。3.①收集树叶埋入地下;②粪便沤肥;③种植绿肥;④施用有机肥。4.答:首先采集这种不知名的岩石或者矿物标本;运用工具对该矿物或岩石进行观察并记录特征;查阅资料,进行对比辨认岩石或矿物种类。5.把矿物放在无釉瓷砖上摩擦,瓷砖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这种矿物的条痕。六.综合题1.(1)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