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_第1页
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_第2页
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_第3页
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_第4页
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山东省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二〇二二年五月PAGEI目录指导思想 1一、教学计划 1(一)本科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二)对应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1(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四)培养目标 2(五)人才培养规格 2(六)课程结构框架 8(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9(八)教学时间安排及授课计划安排 12(九)教学实施 18(十)毕业条件 19二、课程教学标准 20《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20《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24《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31《线性代数》课程标准 39《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44《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标准 50《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56《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标准 63《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68《化工制图测绘》课程标准 74《专业见习》课程教学标准 79《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83《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课程标准 89《化工设备与安装维护》课程标准 96《物理化学》课程标准 102《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标准 110《化工设备维护与管路安装训练》课程标准 115《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120《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 126《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130《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课程教学标准 137《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课程标准 143《化工仿真》课程标准 150《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标准 159《大学物理》课程标准 165《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标准 17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176《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182《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标准 188《化工分离工程实验》课程标准 194《工业催化》课程标准 199《化工热力学》课程标准 205《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标准 211《化学反应工程实验》课程标准 217《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标准 221《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227《化工设计》课程标准 231《化工工程设计》课程标准 238《化工新产品开发训练》课程标准 244《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247《化工工艺实验》课程标准 252《石油加工》课程标准 257《精细化学品与工艺》课程标准 264《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标准 270《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标准 27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标准 28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课程标准 289《高聚物工艺学》课程标准 293三、师资配备标准 299(一)专业教学团队构成 299(二)专业带头人基本要求 299(三)骨干教师基本要求 300(四)公共基础课教师基本要求 300(五)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基本要求 300四、实验(实训)室及设备配备标准 301(一)淄博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配备 301(二)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配备 312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PAGE9PAGE17指导思想以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要求,探索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本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教学计划(一)本科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2.专业代码081101(二)对应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2.专业代码470201(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2.学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三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两年(四)培养目标1.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好、操作能力强、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绿色安全环保意识的高素质化工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满足各方面对化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良好的就业渠道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能进入炼油厂、化工厂、食品生产、环境工程等各类工厂企业、设计院等承担化工相关过程的操作、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还可以进入化工国际、国内贸易及国家管理部门从事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2.前三年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及化学反应的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新材料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分析检验、营销及管理等能力的,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绿色安全环保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后两年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工生产过程优化与改造、设计、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能力,面向区域化工及相关产业,具有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本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五)人才培养规格前三年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知识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应用、外语、信息处理等基础学科的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3)掌握分析和选择化工生产工艺路线、方法、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等方面的知识;(4)了解生产岗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化工生产一线管理与设备维护方面的知识;(5)掌握化工仪表的功能和使用维护保养及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6)掌握企业管理、化工环保、化工设备初步设计、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基本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忠于职守;(2)具有正确的认识理念与认知方法、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正确的审美观;(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爱好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习惯;(4)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坚持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娱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标准;(5)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意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3.基本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要求①具备进行化工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的能力;②具备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管理和协调工作的能力;③具备综合应用专业技能的能力;④具备计算机应用及CAD绘图的能力;⑤具备进行知识与技能创新的能力;⑥具备较强的市场及效益分析能力;⑦具备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2)职业能力要求①具备化学品相关生产方法的认知能力;②具备化工生产流程的认知能力;③具备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法进行生产控制的能力;④具有化工仪表、设备操作及简单故障排除的能力;=5\*GB3⑤运用分析仪器进行化学品检测的能力;=6\*GB3⑥具备化工产品安全生产意识及三废处理能力。后两年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知识要求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与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等。(1)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化工设备、电工电子技术、化工仪表、仪器分析、环保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3)经济管理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学、化工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4)专业知识: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知识,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机械基础等方面的化工基础知识。2.基本素质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基础上,强化专业素质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1)科学素质标准①具有理性思维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学习中,注重培养科研素养,较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论;②具有创新意识,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独立的思考,努力实现新发现、新创造;③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细致严谨、一丝不苟。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勤奋实干精神,肯吃苦,不怕失败。(2)工程素质标准①具有工程意识,在确立工作目标和制定工程实施计划时,能从生产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工艺技术的科技含量;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生产和研发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有为人类长远生存和发展做贡献的观念;③具有质量效益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能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证产品质量,使其使用价值最大化满足要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最大经济效益;④具有安全生产意识,能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化工企业生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化工生产操作规程。通晓相关事故紧急处理预案;⑤具有绿色化工理念,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能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杜绝污染,努力提高资源的再利用。3.基本能力要求大学本科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要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增强思维、表达、交往能力,能够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力争上游。(1)终生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即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法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以适应学科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2)表达能力:要具有演讲能力、辩论能力、写作能力、外语应用(文献检索、阅读、翻译、外事活动)能力。(3)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具有计算机办公、文字处理等操作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有关科学研究、工程技术领域最新信息;具备常用化工软件的使用能力。(4)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包括正确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总结、归纳、整理、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5)综合实验研究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和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设计或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调试;通过使用工具书及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分析;对实验技术路线的探讨及反应机理的分析;搜集与实验有关的物性及基础数据计算或测定;实验流程的设计及实验用仪器设备的选购或设计加工以及安装调试,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的综合分析。(6)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中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会搜集并运用资料(文献、手册、规范、标准等)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等工程计算。具有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及设备结构图等工程图纸的绘制能力;能够对现有化工生产装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诊断等。(7)技术开发能力: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工程放大及风险评估、工业试验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的设计。①化工工艺设计及关键设备选型,清洁生产和三废处理方案的设计;②项目产品需求的预测、项目投资估算、项目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等;③掌握工程设计和开发的基本理念,了解工程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以及技术开发的基本要求。具备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4.对应职业岗位(1)前三年对应职业岗位定位于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化工企业的化工生产工艺操作与控制、设备操作维护、产品质量检验、营销等相关岗位。(2)后两年对应职业岗位定位于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化工、炼油、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环保和军工等部门的生产工艺操作与控制、设备操作维护、产品质量检验、营销、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相关岗位。5.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1)前三年化工总控工(中级、必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合成工(中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化学检验员(中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后两年化工总控工(高级、必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合成工(高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化学检验员(高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未来发展方向经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化工行业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完成化工设计、技术研发、企业管理等工作;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六)课程结构框架 化工设备与安装维护高分子材料方向精细化工方向化工工艺方向化工设计化工专业英语化工技术经济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工业催化仪器分析专业生产实习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典型化工产品生产体育思想政治课计算机应用技术形式与政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程线性代数职业指导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分析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化工识图与CAD制图高聚物工艺学化工工艺学及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及实验精细化学品与工艺专业技能课程石油加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实验图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结构化工设备与安装维护高分子材料方向精细化工方向化工工艺方向化工设计化工专业英语化工技术经济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工业催化仪器分析专业生产实习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典型化工产品生产体育思想政治课计算机应用技术形式与政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程线性代数职业指导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分析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化工识图与CAD制图高聚物工艺学化工工艺学及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及实验精细化学品与工艺专业技能课程石油加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实验图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结构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仿真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见习无机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仿真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见习无机化学(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公共课公共基础课1思想道德与法治3222计算机应用技术6443形势与政策3224高等数学12885体育6446大学英语224147职业指导8058大学物理6449大学语文32210线性代数322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41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83小计89656公共选修课1文学与艺术模块3222经济与社会模块3223创新与创业模块3224科学与技术模块322小计1288专业课专业基础课1无机化学9662无机化学实验3223分析化学实验3224分析化学6445化工制图与CAD9666化工制图测绘3017有机化学9668有机化学实验3229专业见习30111电工电子技术64412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64413化工设备与安装维护6441430115物理化学112716物理化学实验32217化工单元操作技术128818化工单元操作实训30119典型化工产品生产64420化工仿真64421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64422专业生产实习5401823仪器分析64424化工分离工程48325化工分离工程实验16126工业催化32227化工热力学48328化学反应工程48329化学反应工程实验16130化工技术经济32231化工专业英语48332化工设计48333化工工程设计60234化工新产品开发训练1204小计2344122化工工艺方向1化工工艺学4832化工工艺实验3223石油加工32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57%)1127精细化工方向1精细化学品与工艺4832精细有机合成实验3223精细有机合成322小计1127高分子材料方向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483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3223高聚物工艺学322小计1127专业选修课1化学化工进展224142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3化工文献检索4化工企业生产管理5能源化工678化工行业法律法规9化工软件10化学品市场营销小计22414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54018小计综合实践活动1入学教育1612军事技能6013军事理论3612职业角色体验3013第二课堂活动1204小计2628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公共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课支撑专业课程,同时重视了学生知识储备、人格修养、文化陶冶、艺术鉴赏及继续学习的需求。德育课程注重提高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比例,将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设置以增进学生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课程穿插进行,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第六学期安排专业生产实习,为学生就业或专业扩展提供条件。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六个月时间。(八)教学时间安排及授课计划安排1.教学时间安排内容周数学年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及专门化集中实训)复习考试机动假期全年周数一36411152二36411152三36(其中,专业生产实习18周)211150四36411152五36(其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18周)216452.授课计划安排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周数/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2345678910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公共课公共基础课1思想道德与法治483212计算机应用技术64443形势与政策81114高等数学1288445体育与健康644226大学英语2241444427职业指导80511128大学物理64449大学语文322210线性代数32221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6442212党史161113心理健康教育1611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833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0.53%)84356231974132公共选修课1文学与艺术模块32222经济与社会模块32223创新与创业模块32224科学与技术模块322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93%)12842222专业课专业基础课1无机化学96662无机化学实验32223有机化学96664有机化学实验32225化工制图与CAD966426化工制图测绘3011周7电工电子技术64448化工设备与安装维护64449专业见习3011周10物理化学12884411物理化学实验322212化工设备维护与管路安装训练3011周13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644414分析化学644415分析化学实验322216化工单元操作技术12884417化工单元操作实训3011周18典型化工产品生产644419化工仿真644420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644421专业生产实习(不收费)5401818周22仪器分析644423化工分离工程483324化工分离工程实验161125工业催化322226化工热力学483327化学反应工程483328化学反应工程实验161129化工技术经济322230化工专业英语483331化工设计483332化工工程设计6022周33化工新产品开发训练12044周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3.71%)2344122810141816308116化工工艺方向1化工工艺学48332化工工艺实验32223石油加工322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57%)112752精细化工方向1精细化学品与工艺48332精细有机合成实验32223精细有机合成322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57%)112752高分子材料方向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4833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32223高聚物工艺学3222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57%)112752专业选修课1化学化工进展224142482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3化工文献检索4化工企业生产管理5能源化工6生物化工7化工物流8化工行业法律法规9化工软件10化学品市场营销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14%)22414248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5401818周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2.37%)54018综合实践活动1入学教育161162军事技能6012周3军事理论36124职业角色体验3011周5第二课堂活动12041周1周1周1周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75%)2034周课时及学分合计22928272627193018171630总学时4364PAGEPAGE176(九)教学实施1.教学管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仅限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授课学时数(或周数)为主要参考依据,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可按管理规定折合成相应的学分,可相应地减免其他选修课的相应数量学分,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实施的情况,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文件、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基本依据,是人才质量和培养规格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在校几年中课内课外学习的重要保证。2.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为辅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化教学方法,按照任务完成的顺序组织教学,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课程以“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任务资讯过程,以“任务驱动法”等指导工作任务的实施、检查与评估,重视发展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入企业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成为实训教学的主讲教师,使实训更加实用,更加贴近工程实际。3.教学评价(1)建立能力、知识和素质综合考试考核体系。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2)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作业、技能操作、项目设计与制作等考核考试方法,重点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成绩评定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等有关专家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过程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4)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纳入到有关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十)毕业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在修完本方案所有课程,并符合以下条件之规定,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相应规定的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条例授予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学分规定必修总学分229,选修课学分不低于22学分。2.证书要求(1)毕业证书前三年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证书(大专);后两年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证书(本科)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2)基本技能证书①前三年普通话证书(必考)②后两年大学英语四级证书(选考)(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①前三年化工总控工(中级、必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合成工(中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化学检验员(中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②后两年化工总控工(高级、必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合成工(高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化学检验员(高级、选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二、课程教学标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具备外语应用(文献检索、阅读、翻译、外事活动)能力;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知识目标(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2)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3)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2.能力目标(1)能就较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能具备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通知、定货单等;(3)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4)能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5)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的主要内容,能做到日常生活的口头翻译;(6)能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7)能借助字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简单的科普文章和英语报刊;(8)能用常见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并具有初步使用文献的能力;(9)能自主开拓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3.素质目标(1)能具有记忆想象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2)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3)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对英语课程的兴趣。(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224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1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名称教学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听说①英语课堂交流;②英语日常交际: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路;天气、学习、爱好、饮食、健康等;③用英语表述一般涉外活动:迎送、安排日程与活动、安排住宿、宴请与迎送会、陪同购物、游览、就诊等;用英语表述一般涉外业务:面试、介绍公司/工厂:历史、现状等。1.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42读①阅读一般英语题材的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②阅读一般化工英语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广告、产品与厂家介绍、维护及使用说明。1.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453写日常题材的英语短文;一般化工英语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1.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454译①翻译一般题材的英语文字材料,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②翻译一般化工英语业务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广告、产品与厂家介绍、维护及使用说明。1.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465补充各级各类英语考试及竞赛1.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24(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框架是:以任务为驱动、以知识、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将语言学习贯穿在了解、思考、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影视作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做合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使教室与实训室一体,讲授内容与实训内容统一,教、学、做统一,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2.评价方法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手段与形式多样化,如作业练习、课堂提问、阶段测试。终结性评价为总结性评价,指课程结束以后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应以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为目标,以笔试为主。逐步探索并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将各类英语证书根据难易程度和使用价值分别赋予相应学分。本课程按百分制考核,过程评价占30%—40%,终结评价占70%-60%。3.教学条件(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2)本课程将依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和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具体包括:配套教材、案例集、习题集、授课计划、课件、试卷库、课外阅读资料等。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建立互动交流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网上互动和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和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模式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为学生拓展说知识,提高能力奠定基础。4.教材编选(1)教材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发展潜力。(2)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视频、情景模拟、学生讨论等多种手段,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写作和沟通能力。(3)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的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练,同时具有前瞻性,应将工作中需要的最新鲜英语语料及时纳入其中。(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达精炼,内容图文并茂,突出重点,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在不具备编写条件的情况下,教材选用以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或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教材为主。《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工具的入门课程,同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凸显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从计算机的使用角度出发,介绍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装软件的使用以及Internet与网络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五种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计算机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四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工具、网络操作),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理实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典型的工业案例,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乐的效果。1.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2)熟练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装软件的使用;(3)掌握Internet与网络的基本知识;(4)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具备获取、加工处理、展示和再现、存储保存、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五种基本能力。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能力。3.素质目标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不谋私利,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保守职业秘密。职业行为:增强学生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拥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热爱集体,求新追优。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独立化学检验员作取向决策的能力。(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64(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4(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如下: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认识计算机课程内容:1.计算机发展历程;2.计算机设计原理、工作原理;3.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及关系;4.计算机内部编码信息传递及编译的原理。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2.掌握计算机设计原理、工作原理;3.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及关系;4.掌握计算机内部编码信息传递及编译的原理,能够拆装计算机。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2Windows操作系统课程内容:1.Windows发展简史、Windows产品系列及版本;2.Windows的安装和使用环境:桌面、窗口、对话框、菜单、图标、文件夹、快捷方式、文档、回收站、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网上邻居、剪贴板、控制面板、显示分辨率的设置。教学要求:1.了解Windows发展简史、Windows产品系列及版本;2.熟练掌握Windows的安装和使用环境:桌面、窗口、对话框、菜单、图标、文件夹、快捷方式、文档、回收站、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网上邻居、剪贴板、控制面板、显示分辨率的设置。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43网络基础、Internet基础和信息安全课程内容:1.网络协议的概念;2.网络体系结构;3.制作直通、交叉网线;4.设置计算机网络标识;5.访问整个网络;6.设置共享文件夹、共享驱动器;7.设置映射网络驱动器、会安装网络打印机;8.TCP/IP协议的设置,电子邮件的申请及应用,信息安全。教学要求:1.能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2.能了解网络体系结构;3.会制作直通、交叉网线;4.会设置计算机网络标识;5.会访问整个网络;6.会设置共享文件夹、共享驱动器;7.会设置映射网络驱动器、会安装网络打印机;8.会进行TCP/IP协议的设置,电子邮件的申请及应用,信息安全。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4文字处理软件应用课程内容:1.Word的主要功能;2.Word的窗口组成;3.Word文档,文档窗口,多文档窗口、视图,页,节,宏,页眉、页脚、模版、版式、样式、边框、底纹、图文混排、打印等的设置与操作。教学要求:1.掌握Word的主要功能;2.了解Word的窗口组成;3.掌握Word文档,文档窗口,多文档窗口、视图,页,节,宏,页眉、页脚、模版、版式、样式、边框、底纹、图文混排、打印等的设置与操作。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25电子表格软件应用课程内容:1.Excel的主要功能;2.Excel的界面组成;3.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数据库、字段,记录,数据表结构,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汇等操作;4.图表,数据透视表等的设置与操作,打印的设置与操作。教学要求:1.掌握Excel的主要功能;2.了解Excel的界面组成;3.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数据库、字段,记录,数据表结构,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汇等操作;4.掌握图表,数据透视表等的设置与操作,打印的设置与操作。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26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课程内容:1.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及窗口组成;2.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设计模版,内容模版,版式,母板,配色方案的设置与操作,放映方式与输出。教学要求:1.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及窗口组成;2.掌握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设计模版,内容模版,版式,母板,配色方案的设置与操作,放映方式与输出。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7网页的制作和简单网站的制作课程内容:1.创建站点和网页编辑的方法;2.插入对象和创建超链接的方法;3.HTML的基本概念;4.FrontPage的表格的创建和使用;5.FrontPage的框架的创建和使用;6.FrontPage的表单的创建和使用;7.FrontPage的网页的发布和维护。教学要求:1.掌握创建站点和网页编辑的方法;2.掌握插入对象和创建超链接的方法;3.理解HTML的基本概念;4.掌握FrontPage的表格的创建和使用;5.掌握FrontPage的框架的创建和使用;6.掌握FrontPage的表单的创建和使7.会FrontPage的网页的发布和维护。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8模拟环境讲解,综合实训课程内容:考试环境介绍教学要求:熟悉模拟环境1.所有教学活动均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2.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上机操作、提问和讨论发言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4(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创设工作情境,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课程主要在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教学做一体化”计算机实训室进行教学。2.评价方法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课堂提问、学生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技能竞赛及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授技能与知识,要充分突出过程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在动手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2)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常要分组合作进行,在发挥团队精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进行评价。(3)如课程最后安排综合实训项目,可把该实训项目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主要部分,在总评中占较高的比例。过程性考核成绩(40%)与期末上机考核成绩(60%)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40%)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5%、实训报告5%、实训操作20%、工作态度5%、作业5%。3.教学条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学习。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4.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必修和选修内容。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3)教材要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作为驱动,从而让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硬件应用技术。(4)教材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给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5)教材中的学习情境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完整性,突出实践操作的活动安排,强化实践技能。5.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生产现场录像等,提供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1)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努力搭建网络化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生,也可以进行虚拟现实环境进行实训,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3)搭建工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的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函数为研究对象,讲授微积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主要学习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多元函数微积分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学习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加强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慎密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和数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建立并求解高等数学中简单的数学模型案例,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1.知识目标(1)了解函数、极限与连续知识,会求函数的导数,能掌握导数的应用;(2)熟练掌握一元函数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和求解方法;(3)理解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及其应用;(4)掌握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的思想和求解方法;(5)了解多元函数微分和积分的求解和应用;(6)掌握无穷级数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知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能掌握函数的极限、导数、积分、微分方程、向量代数、级数等基本计算,会用数学软件进行上述计算,并能求解简单的数学模型。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1)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思考、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创新意识。(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128(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8(五)课程内容和要求《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如下: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函数、极限、连续课程内容:1.函数与初等函数;2.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3.函数的极限;4.无穷小与无穷大;5.函数的连续与间断。教学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2.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3.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4.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运算法;6.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单调有界准则,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7.了解无穷小、无穷大;8.理解函数连续和间断点的概念;9.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22导数与微分课程内容:1.导数概念;2.函数的求导法则;3.高阶导数;4.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教学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4.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3微分中值定理与应用课程内容:1.微分中值定理;2.洛必达法则;3.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4.函数的极值与最值;5.曲率。教学要求:1.理解罗尔(Rolle)、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2.会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3.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4.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5.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4不定积分课程内容: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换元积分法;3.分部积分法;4.有理函数的积分。教学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积分。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5定积分课程内容: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微积分基本公式;3.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4.反常积分。教学要求: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可积条件,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的积分;2.理解变上限的积分作为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4.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以及广义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06定积分的应用课程内容:1.定积分的元素法;2.定积分的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元素法;2.会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如面积、体积、弧长等)的方法;3.会用定积分表达一些物理量(如功、引力等)的方法。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27微分方程课程内容: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与齐次方程;3.一阶线性微分方程;4.高阶微分方程;5.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教学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方程,知道伯努利(Bernoulli)方程的解法;3.会用降阶法求解几类特殊的高阶微分方程;4.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了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5.了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08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课程内容:1.向量及线性运算;2.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3.曲面及其方程;4.空间曲线及其方程;5.平面及其方程;6.空间直线及其方程。教学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会进行向量的运算,会判断两个向量垂直、平行;2.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3.理解数量积、向量积,知道混合积;4.掌握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5.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6.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29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课程内容:1.多元函数;2.偏导数;3.全微分;4.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5.隐函数的求导法则;6.方向导数与梯度;7.多元函数的极值。教学要求: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一阶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4.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会求复合函数的二阶偏导数;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并会求它们的方程;8.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610重积分课程内容: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3.三重积分;4.重积分的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3.会用重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体积、曲面面积、重心、转动惯量等)。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811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课程内容:1.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对坐标的曲线积分;2.格林公式及其应用;3.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对坐标的曲面积分;4.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教学要求:1.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会计算两类曲线积分;2.理解格林(Green)公式,会使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3.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及高斯(Guass)、斯托克斯(Stokes)公式并会计算两类曲面积分;4.了解散度、旋度的计算;5.会用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简单的几何量与物理量。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212无穷级数课程内容: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性质;2.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3.幂级数及幂级数展开;4.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5.傅里叶级数。教学要求:1.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以及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2.了解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掌握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3.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定理,会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4.知道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5.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会求比较简单的幂级数收敛区间,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6.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一些简单的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7.了解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上的简单应用,了解函数展开为傅里叶(Fourier)级数的条件,会将简单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13数学实验课程内容1.matlab软件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相关命令格式;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教学要求:1.利用matlab软件求极限;2.利用matlab软件求导数;3.利用matlab软件求积分;4.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微分方程;5.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向量代数运算;6.利用matlab软件求多元函数微分;7.利用matlab软件求重积分;8.利用matlab软件求曲线曲面积分;9.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级数运算。1.教学安排在数学实验室(安装了相关软件)进行;2.软件命令格式主要利用PPT或者红蜘蛛等软件等多媒体手段,实现讲练结合的方式式授课;3.实验开设以学生的自主训练为主体,通过上机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18(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对本课程组织教学形式,理论知识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讲授,实践知识采取学生分组讨论、上机实验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方法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小组讨论法、上机实验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评价方法(1)本课程重点考核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必要的数学知识,简单的应用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养成;(2)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形式上遵循以能力考查为核心,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构建多元评价指标。可以采用过程控制、上机考试及期末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控制采用平时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占30%),结合数学实验和建模(占20%)、期末考试(占50%)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3.教学条件教师应尽充分备课,理论传授注重精讲多练。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合理利用数学建模实验室的条件,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提高学习兴趣。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改革,以适应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数学应用技能的培养。4.教材编选教材为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素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编选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注意讲清概念和理论方法,注重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数学建模思想。(3)教材应突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来组织编排内容,并及时配备与教材内容吻合,难度适中的习题。5.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1)建设课程网站,积累课程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设并利用好数学建模实验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完善;(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拓展学生的应用知识领域。《线性代数》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以讨论线性空间理论和方法为主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主要学习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变换及二次型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并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从而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以培养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较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和数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建立并求解线性代数中简单的数学模型,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快乐学习,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1.知识目标(1)理解行列式的概念和行列式的计算法则;(2)理解矩阵的概念和运算规则;(3)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理解线性方程组的解法;(4)掌握向量组的相关性的判断方法;(5)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理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6)了解二次型的定义及其标准化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能掌握行列式的值、矩阵初等变换、二次型标准化等基本计算,会用数学软件进行上述计算,并能求解简单的数学模型。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1)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思考、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2)培养学生学习、工作中养成严谨细致的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的科学鉴赏力、洞察力和审美观;(4)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结协作与创新意识。(三)参考学时参考学时:32(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如下: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1行列式课程内容:1.二阶与三阶行列式;2.全排列及其逆序数;3.n阶行列式;4.对换;5.行列式的性质;6.克莱姆法则。教学要求:1.掌握二阶与三阶行列式;2.理解全排列及其逆序数;3.了解n阶行列式;4.了解对换;5.理解行列式的性质及展开;6.掌握克莱姆法则。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2矩阵及其运算课程内容:1.矩阵;2.矩阵的运算;3逆矩阵;4.矩阵的分块。教学要求:1.理解矩阵;2.掌矩阵的相关运算法则;3.理解逆矩阵;4.了解矩阵的分块。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43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课程内容:1.矩阵的初等变换;2.矩阵的秩;3.线性方程组的解。教学要求:1.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2.了解矩阵的秩;3.理解线性方程组的解。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4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课程内容:1.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2.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3.向量组的秩;4.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5.向量空间。教学要求:1.理解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2.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3.了解向量组的秩;4.理解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5.了解向量空间。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5相似矩阵及二次型课程内容:1.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2.方程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相似矩阵;4.对称矩阵的对角化;5.二次及其标准型;6.化二次型成标准;7.正定二次型。教学要求:1.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2.掌握方程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理解相似矩阵;4.了解对称矩阵的对角化;5.了解二次及其标准型;6.了解化二次型成标准;7.了解正定二次型。1.教学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2.主要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授课;3.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和课后布置适量习题作业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6数学实验课程内容1.matlab软件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相关命令格式;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教学要求:1.了解相关命令格式;2.会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3.能完成相应的数学实验报告。1.教学安排在数学实验室(安装了相关软件)进行;2.软件命令格式主要利用PPT或者红蜘蛛等软件和多媒体手段,实现以讲练结合的方式授课;3.实验开设以学生的自主训练为主体,通过上机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4(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讲述问题要有充分实验根据,理论归纳要有逻辑。教学过程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融入对学生数学素养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思考和严谨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本课程要在多媒体教室、数学实验室等场所进行教学。2.评价方法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结合课堂提问、习题作业、数学实验等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授技能与知识,要充分突出过程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2)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某些环节比如数学实验可分组合作进行,在发挥团队精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进行评价;(3)本课程最后安排数学实验和简单数学建模的实训项目,可把该实训项目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部分,在总评中占较高的比例。过程性考核成绩(40%)、数学上机实验(20%)与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40%)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40%)主要包括出勤率5%、课堂纪律5%、上课回答问题10%、作业20%等方面。3.教学条件教师应尽充分备课,理论传授精讲多练,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合理利用数学建模实验室的条件,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提高学习兴趣。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改革,以适应本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数学应用技能的培养。4.教材编选(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和本科层次的需要达到的高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实现理论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3)教材应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理论推导的要求,注重解决问题的矩阵方法;(4)教材中要增加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简单案例,提高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5.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1)建设课程网站,积累课程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设并利用好数学建模实验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完善;(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互联网上现有的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从化学基本原理出发,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无机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无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