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筹备新中国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议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3、会议期间颁布临时宪法的纲领:__________________4、会议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当家作主):__________________6、新中国成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7、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事件:_________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事件:_________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事件:_________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_________12、土地改革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3、、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废除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仍是_________1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指的是:_________16、抗美援朝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7、抗美援朝的总司令:_________18、抗美援朝结束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抗美援朝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_________2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_________2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的共同作用:_________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中国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的项目:_________2、一五计划的时间:_________3、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工程:_________4、密切祖国内陆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路的通车5、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品牌:_________,生产地点:__________________6、中国生产的第一架喷气战斗机:_________,生产地点:__________________7、“一五”计划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9、宪法颁布的时间:_________10、宪法颁布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12、宪法规定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__________________13、宪法的制定是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保障全体国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_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14、三大改造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5、三大改造中农业和手工业如何改造:__________________16、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变为国家公有制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17、三大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改造:__________________18、三大改造的实质:实现__________________向社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19、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20、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______________22、社会主义探索的时代精神:__________________23、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事件:_________,时间:_________24、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25、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的失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失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27、失误的经验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三年国民经济困难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9、国民经济调整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提出政策:_________30、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中国严重灾害的内乱:__________________31、“文化大革命”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32、“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中心任务:__________________33、“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的批斗团体:__________________34、“文化大革命”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冤案:__________________3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37、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的事件(拨乱反正):__________________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点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的新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时间:_________,推广全国:_________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形式:___________基础上,__________,_________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__________________11、所有制形式:______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12、“给企业松绑”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分配方式:_________14、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提出该措施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16、该措施与外国哪个措施相似:__________________17、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___18、经济特区的建立时间:_________19、位于广东的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位于福建的经济特区:_________21、这些城市被选为经济特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经济特区“特”的含义:在____________下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经济特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中国经济发展24、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时间:_________25、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_________,开放时间:_________27、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开放时间:_________28、内地城市的开放时间:_________29、对外开放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对外开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请进来”指的是:_________32、“走出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33、“走出去”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近现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对邓小平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36、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37、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会议:_________38、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_________39、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_________40、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_________41、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_________42、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时间:_________43、确立毛泽东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会议:_________44、确立邓小平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45、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_______46、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_______4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_______48、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_______4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_________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我国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_________3、该政策提出的人物:_________,提出时间:__________________4、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5、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6、特别行政区“特”的含义:在_________前提下,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___不变7、港澳回归后保持什么不变:__________________8、港澳回归后变的是什么:_________9、港澳回归后有什么权:__________________10、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对台湾的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_12、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13、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_________14、该前提达成共识的事件:_________,时间:_________15、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__________________3、该准则提出的人物:_________4、该准则提出的时间:_________,相关事件:__________________5、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_________6、参加会议的代表人:_________7、该亚非会议的时间:_________8、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最大成果:_________9、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0、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_________11、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亚非国家的支持得益于什么事件:_________1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在上海签订__________________13、相关人物:_________,时间:_________14、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中美建交的时间:_________,相关人物:__________________16、中美建交的前提内容:美国承认__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__17、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18、中日建交的标志事件: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19、1972年西方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原因:_________20、大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_________21、中国在世界有话语权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成功仿制的第一架战斗机: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空军飞机的发展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_________6、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发射时间:_________7、两弹一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世纪80年代为追赶世界高新技术而提出“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_________7、中国导弹之父:_________8、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_________9、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贡献: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10、治疗疟疾的贡献:_________,人物:________,获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1、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人:_________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知识清单】班别:姓名:1、筹备新中国的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3、会议期间颁布临时宪法的纲领:《共同纲领》4、会议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事件(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6、新中国成立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7、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事件:新中国成立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事件:五四运动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事件:新中国成立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不同11、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土地改革12、土地改革的时间:1950-1952年13、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事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4、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是私有制1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指的是:抗美援朝16、抗美援朝的时间:1950-1953年17、抗美援朝的总司令:彭德怀18、抗美援朝结束的标志事件: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国际地位20、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西藏2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1951年2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23、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的共同作用:巩固新生政权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清单】1、中国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的项目:“一五”计划2、“一五”计划的时间:1953-1957年3、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工程:武汉长江大桥5、密切祖国内陆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工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通车6、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品牌:解放牌,生产地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7、中国生产的第一架喷气战斗机:歼-5,生产地点:沈阳飞机制造厂8、“一五”计划的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9、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宪法颁布的时间:1954年11、宪法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宪法规定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4、宪法的制定是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保障全体国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5、三大改造的时间:1953-1956年16、三大改造中农业和手工业如何改造:走合作化道路17、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变为国家公有制的标志事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8、三大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如何改造: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9、三大改造的实质: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0、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事件:三大改造的完成21、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标志事件:新中国成立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23、社会主义探索的时代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24、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事件: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25、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间:1958年2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7、失误的特点:浮夸风、共产风28、失误的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29、三年国民经济困难的时间:1959-1961年30、国民经济调整的时间:1961-1965年,提出政策:“八字方针”31、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中国严重灾害的内乱:“文化大革命”32、“文化大革命”的时间:1966-1976年33、“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中心任务:以阶级斗争为纲34、“文化大革命”期间成立的批斗团体:红卫兵35、“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全面内战”36、“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冤案3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事件: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知识清单】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的事件(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点体现: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时间:1978年,推广全国:1983年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形式: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12、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3、“给企业松绑”的含义: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自主权14、分配方式:按劳分配15、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提出该措施的会议: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7、该措施与外国哪个措施相似:苏联的新经济政策18、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19、经济特区的建立时间:1980年20、位于广东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21、位于福建的经济特区:厦门22、这些城市被选为经济特区的原因:沿海城市,临近港澳台,交通便利23、经济特区“特”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24、经济特区的作用: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25、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时间:1984年26、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放时间:1985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27、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开放时间:1988年28、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开放时间:1990年29、内地城市的开放时间:1992年30、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31、对外开放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32、“请进来”指的是:经济特区33、“走出去”指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间:2001年34、“走出去”的作用:促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35、近现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变化:被迫开放→主动开放→融入世界36、对邓小平的评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37、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8、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会议:中共十二大39、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中共十三大40、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南方谈话41、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中共十四大42、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南方谈话43、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时间:1992年44、确立毛泽东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会议:遵义会议45、确立邓小平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4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共七大47、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共十五大4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共十六大49、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共十八大5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共十九大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2、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53、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知识清单】1、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一国两制”3、该政策提出的人物:邓小平,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4、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间:1997年7月1日5、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时间:1999年12月20日6、特别行政区“特”的含义:在祖国统一前提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7、港澳回归后保持什么不变:资本主义制度不变8、港澳回归后变的是什么:主权归属9、港澳回归后有什么权:高度自治权10、港澳回归的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