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_第1页
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_第2页
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_第3页
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_第4页
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ATF16949全套程序文件TOC\o"1-5"\h\z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2经营计划管理程序5质量本钱控制程序8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2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17文件控制程序20记录控制程序26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29产品质量先期筹划控制程序34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39产品平安性控制程序42米购控制程序45供应商控制程序50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56设备工装管理程序60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65产品防护控制程序70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7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78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8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控制程序86过程审核控制程序93产品审核程序98管理评审程序10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06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111分析评价和改进控制程序1145.5记录管理质量本钱控制程序发生的记录、报告,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不良质量本钱与销售额比率<2.5%7.0相关文件管理评审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分析评价和改进控制程序8.0质量记录质量本钱报表质量本钱综合分析表10一为审核所抽取的样品还要重新使用,那么必须认真进行标识管理,防止与其他相似的产品混淆。要把样品恢复到抽样的原始状态,既要注意防锈及使用规定的包装等。—假设发现平安特性有缺陷,那么须在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证防止使用有缺陷的产品。产品审核结果的评定缺陷分级产品缺陷用字母A、B、C分级来表示,每个缺陷等级有不同缺陷系数,见表2。质量特征值(QKZ)的计算:a)缺陷点数(FP)的计算:FP=A缺陷数X10+B缺陷数X5+C缺陷数X1在审核报告中每个检验顺序组规定的格式内,填入A、B、C缺陷的数量,然后计算缺陷数和缺陷点数。b)质量特征值(QKZ)的计算:产品审核报告a)审核员编写《产品审核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一被审核的产品、产品图号、审核员、抽样日期、抽样地点、样件生产日期、生产批量;一缺陷分级评定;一质量特征值计算、结果、总结;b)审核报告应与负有责任的相关部门商定排除缺陷的措施。C)产品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评审。制定纠正措施a)针对严重缺陷的措施一发现严重缺陷,责任部门应立即分析原因并消除缺陷,并应立即封存所有涉及的成品、半成品,或对产品隔离/标识,评审处理。—假设对有缺陷的零件进行返修,那么必须对其进行重新检验。b)针对一般缺陷的措施根据缺陷的影响,决定所涉及的在制品以及待发运的产品是否需进行返工/返修,或进行100%挑选/检验。c)纠正措施的监控一质管部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进。一需要时进行计划外产品审核。—假设无法确定缺陷原因,有必要时,进行计划外的过程和/或体系审核。100

文件修订/记录管理a)在纠正措施中涉及相关文件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b)审核记录包括从准备审核到审核报告及措施表。质管部按《记录控制程序》对审核记录存档保管。表1产品质量检测编号方法及检验工程序号检验工程100包装检验一与零件的技术规范相符一按技术规范进行标识一防止产品损伤一具有给顾客的检验证书200外观检验一检验:外观、外表状态及标识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300尺寸检验一从图纸中选择的尺寸400性能检验表2:缺陷分级规那么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缺陷级另V严重程度陷级数缺等系缺陷内容对产品功能的影响对外观的影响对包装质量的影响A级严重缺陷10能引起产品功能完全失效,产品不能使用,造成严重影响,顾客意见很大,会引起顾客退货和申述。产品外表有严重划伤等严重缺陷,无产品标识或标识不清、会引起顾客退货和申述。错装漏装产品,包装在运输中造成严重损坏,会引起顾客退货和申述。B级一般缺陷5对产品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能会造成产品可靠性降低。会引起顾客意见。产品外表有划伤等缺陷,标识不清,会引起顾客意见。包装不良,漏装附件、包装在运输中造成损坏,会引起顾客意见。C级轻微缺陷1不降低产品之使用性能或使用目的之缺陷。产品外表有轻度划伤等轻微缺陷,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顾客可以接受。包装发生一般缺陷。顾客可以接受。纠正措施完成率%=纠正措施完成工程数/缺陷总工程数X100%7.0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0质量记录产品质量审核计划产品质量审核记录表产品质量审核报告101****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24管理评审程序9.3A/01.0目的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应公司开展要求并得到落实,不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寻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评审活动。3.0职责总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管理评审,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保持和实施。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各自分管的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对评审中提出的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予以实施。体系办负责公司管理评审的资料的收集汇总、评审记录、评审后的跟踪验证工作。4.0工作程序制定管理评审计划a)公司管理评审原那么上每年一次,以会议形式进行。通常安排在公司内部审核计划全面完成后召开。b)由体系办每年初编制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提前一周通知至各部门。一管理评审计划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时间、评审范围、评审内容、评审议程和评审组成员。c)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应适当追加管理评审,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总经理批准后进行。一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出现严重不符合或体系运行发生明显不适时;一产品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一公司组织结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一发生顾客强烈抱怨;一以及其他影响QMS和绩效的内外部因素更改对顾客要求符合性造成风险。管理评审输入各部门按计划要求准备管理评审文件资料,并报送管理者代表。1)体系办一质量目标实现程度及趋势;102—内部/外部审核结果及趋势;一持续改进情况;一上次管理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的验证;2)质管部一产品符合性情况及趋势、监视和测量结果;一外部供方的绩效及趋势;一不良质量本钱;一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平安和环境的影响。3)研发中心一报告新产品开发、产品先期筹划、设计和开发评审、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新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失效的分析及其对质量、平安或环境的影响分析一设计和开发特定的阶段分析、报告和总结的结果4)办公室一培训和员工满意度调查情况、企业激励措施实施情况5)供应部一外部供方的绩效一物资管理情况、包括产品贮存、先进先出、标识、定置管理、盘点情况6)生产部一生产完成情况、平安生产/现场5s管理管理一不良质量本钱一外部供方,物流管理及趋势;一维护目标的绩效7)销售部一顾客满意情况及趋势、顾客的信息反响及与顾客服务情况一产品交付情况8)各部门一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一相关方的反响;一过程绩效、有效性及效率;一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103一资源的充分性一不合格及纠正措施及趋势;一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管理评审实施a)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b)管理者代表针对评审工程向总经理报告。c)与会人员就评审工程汇报/讨论/评价。d)总经理对评审工程作评审意见结论。e)会议记录由体系办记录。管理评审输出441管理评审输出内容管理评审结束时,总经理进行总结,管理评审评价结果形成记录,并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改进机会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c)资源要求管理评审报告体系办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至相关部门,并填写发文登记。改进措施/跟踪验证a)各相关部门对管理评审中做出的有关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未实现顾客绩效目标时,总经理安排相关部门形成改进计划。b)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各有关部门的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记录整理体系办对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整理归档保存,包括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5.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完成率=改进措施完成工程数/改进措施总工程数又100%6.0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104记录控制程序持续改进控制程序7.0质量记录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报105****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2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L2.2/10.2A/01.0目的为消除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实施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改进,特制定本程序。适用范围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分析、实施及验证的控制。职责各相关部门根据要求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协调和监督。4.0术语纠正措施:是通过对已存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从而防止其再发生。预防措施:是对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从而防止不合格的发生。5.0工作程序纠正措施收集纠正措施信息a)纠正措施信息来源一设计开发过程的不符合或改进的输出;一顾客反响;一内、外审不符合报告;一管理评审的输出;一数据分析的输出;一满意度测量的输出;一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输出;106一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输出;b)识别分类一设计开发过程的不符合或改进的输出由研发中心负责组织收集;一顾客反响、与产品相关的内、外部不合格信息、制造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不合格信息由质管部负责收集;一内、外审、过程监视和测量、管理评审涉及的不符合由体系办负责收集;一满意度测量的输出信息由销售部负责收集;C)信息登记、信息传递各部门对收集不合格信息进行登记并将收集不合格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合格原因调查和分析a)分析方法在分析原因时应重点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b)统计技术应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应用因果图、排列图、能力调查、直方图、相关图、FMEA分析等统计技术,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c)识别确定责任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均须识别确定责任部门,并保持记录。对重大的和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还须形成8D分析报告,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执行。d)退货产品试验/分析一应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纠正措施制订和实施制订纠正措施a)必须严格遵循PDCA循环的方法,实施规定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识别和消除根本原因。假设顾客规定了解决问题的格式,必须采用顾客规定的格式。b)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应优先考虑“防错技术”的应用。防错技术包括:自动化装置、防误装置、锁止装置、防过失系统等。防错针对以下方面:产品/过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筹划、工装筹划、设施与设备的筹划等。C)对顾客投诉、顾客反响、顾客满意度测量、产品交付和顾客退货、平安性等方面发生的不合格,应优先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由质管部会同研发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经管带审批。d)工程开发中出现的不符合,由研发中心组织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验证。e)对重大的或跨部门质量问题,在管理者代表的协调下,由质管部组织责任人员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制107定纠正措施计划,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f)内/外部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内审组或审核员下达《不符合报告》,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部门负责人审批。g)对过程监控、各种检验和作业、等方面反映出的一般、轻微不符合或不良信息,由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h)为消除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任何纠正/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重要性及所承受的风险程度相适应。针对分析出来的真正或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应一条原因一条对策,一一对应。所确定的纠正措施应注重消除不合格的产生原因,以防止其再发生。制订措施时并应考虑本钱和有效性。i)纠正措施应明确完成日期和负责人,《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表》必须发送至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纠正措施实施经批准的纠正措施计划,由责任部门按要求组织实施,并记录实施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归口部门负责跟踪措施实施进度。纠正措施跟踪和验证a)归口部门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和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b)管理者代表组织对重大的、跨部门的纠正措施的验证。c)纠正措施没有到达预期效果时,由责任部门按“8D”及PDCA循环进一步分析原因,重新制定纠正措施。d)纠正措施完成后,对已证明有效的改进,包括设计和工艺的改进应纳入相关文件,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e)各部门将纠正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并将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具体按《管理评审程序》执行。f)顾客要求时,须提供所有的记录。记录保存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记录,由责任部门按《记录控制程序》同时归档保存。预防措施收集潜在不合格信息a)质管部负责内外部潜在不合格信息,并进行登记,作为制定纠正措施的依据。b)信息来源通过采取适宜方法(包括对以往数据的评价以判定趋势)所获得的数据,数据可来自:一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一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评审;108一市场分析;一管理评审的输出;一数据分析的输出;一满意程度的测量;一过程测量;一相关方信息来源的汇总系统;—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一从以往经验获得的教训;一自我评价结果;一提供运作条件失控的早期报警过程。c)信息登记、识别分类、信息传递按本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潜在不合格原因分析a)各部门可采用FMEA、流程分析、DOE等方法进行潜在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以发现和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不合格潜在原因的分析按本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b)质管部负责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每月质量总结、不合格统计、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不合格影响因素,需要时提出预防措施的计划。c)研发中心负责对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的信进行分析,发现潜在不合格,并提出预防措施的计划。d)销售部负责对顾客满意度信息及对产品意见、服务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不合格,并提出预防措施计划。预防措施计划制定和实施a)各部门可采用FMEA、流程分析、DOE等方法进行潜在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以发现和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不合格潜在原因的分析按本程序5.L2的相关内容进行。预防措施需明确完成日期及责任人,并将《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表》报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如未获批准,责任部门需重新分析研究。b)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相适应。c)预防措施计划制定和实施按本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c)预防措施完成后,责任部门应能提供实施的证实材料,责任部门负责人检查确认后,由归口部门在《纠正/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表》效果验证栏中填写预防措施完成情况并签字。预防措施跟踪验证a)归口部门负责对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并记录验证结果,以确保其有效性。具体按本程序5.L4的相关内容进行。109

表1质量本钱科目科•目工程名称定义科目提供部门收集部门预防成本质量培训费为到达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所支付的费用。包括授课人员和培训人员的有关书籍费、文具费、资料费及授课补助费办公室财务部质量管理活动费为推行质量管理所支付的费用。质量管理协会经费、咨询诊断费、质量奖励费、质量审核费、质量情报费、印刷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办公室财务部质量改进费为保证或改进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包括有关的购置设备、工艺研究、检测手段改进、整顿质量的措施费质管部牵头提交,涉及部门提供支持财务部质量评审费对本企业的质量体系评审所支付的费用认证费、差旅费等有关费用。体系办办公室财务部工资及福利基金从事质量管理人员工资总额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质量检验员的工资、福利费办公室财务部鉴定成本试验检验费对外购原材料、零部件和外购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按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所支付的费用。外部检验和鉴定支付的费用、送检人员的差旅费、材料费、能源费、劳保费、破坏性检验费等质管部财务部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质量检验部门为开展日常检验工作所支付的办公费。办公费质管部财务部工资及福利基金从事质量试验、检验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检验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办公室财务部内部损失成本废品损失费因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废品损失费质管部牵头提交,生产部提供支持财务部返工/返修费为修复不合格品并使之到达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人工费及所更换零部件、原材料的费用质管部牵头提交,生产部提供支持财务部外部损失成本索赔费因产品质量未到达标准,对用户提出的申诉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赔偿金、索赔处理费及差旅费质管部财务部退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未到达标准造成用户退货、换货所损失的费用。包装损失费、运输费质管部财务部折价损失费因产品质量未到达标准折价销售所损失的费用。折价费用销售部财务部超额运费因确保产品按约定要求发到目的地,而发生的超额费用。发生的超额费用生产部财务部现场服务费因产品质量问题去上门服务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服务费销售部牵头提交,涉及部门提供支持财务部11b)研发中心负责将消除潜在不合格的经验和情况更新FMEA及对应的控制计划中去,并可作为优化和修改各种规范、流程、检测和加工设备、指导书的依据。c)由于采取预防措施而导致相应文件需要修改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的相应条款进行并记录。d)预防措施计划和信息提交管理评审,并传递到相关部门。对损失预防计划有效性和效率的评价结果应是管理评审的输出,并应作为修改计划以及改进过程的输入。记录管理预防措施形成的记录,由责任部门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纠正/预防措施完成率=纠正/预防措施完成项/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总项X100%7.0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内部审核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分析评价和改进控制程序8.0质量记录8D分析报告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表110****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26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8.5,5/10.2.6A/01。目的规定内、外部沟通的渠道,以加强信息交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外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各种信息的沟通。3.0.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质量管理运作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沟通的顺畅。办公室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督查内部信息沟通及处理。质管部为外部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接收部门负责传递顾客的信息反响,研发中心负责工艺、工装等技术方面的处理;质管部负责质量问题反响的处理,质管部负责所有顾客反响信息的统计、归类、跟踪验证工作。4.0工作程序外部沟通及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反响系统a)建立一个连续的信息监控和反响系统,主要归口部门为销售部。主要职责:对顾客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类和传递。b)加强与顾客的联络和沟通,及时了解顾客的意见、期望和需求。重点开展以下方面工作:一每年对顾客进行一次用户意见调查,系统了解顾客对本公司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形成《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并提交管理评审。-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市场调查,收集市场和用户信息,及时了解并掌握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建议、需求和期望,掌握市场动态,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一服务承诺:本公司接到顾客投诉或服务要求后,a.急件:应在1日内做出处理(客户有特殊要求执行客户要求);b.普通件:应在3日内做出处理。质量信息接收/传递a)顾客质量信息反响包括:顾客现场反响、顾客投诉、顾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建议、需求和期望等。111b)各部门接收信息后到质管部填写《外部质量信息传递登记表》,质管部提交技术副总,技术副总根据顾客反响的信息及内部各部门职能,分发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整改;当涉及多个部门,技术副总或总工予以协调。c)所有的反响信息最终质管部登记、汇总、并组织人员跟踪验证,具体汇总到《顾客反响问题清单》d)对重大事件及信息,及时报告总经理。量信息处理a)各部门接收信息反响后,对反响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计划。如顾客提供改进计划表,应按顾客的要求填写并保存。b)针对顾客产品质量问题投诉的信息,由质管部负责给顾客回复。C)针对顾客产品技术、工艺、工装方面的信息,由研发中心负责给顾客回复。d)针对三包退货及汽车厂退货产品的信息及管理,由质管部负责,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描述。改进验证a)所有的更改和修改在实施之前,都应得到批准,更改的评审结果及验证记录、试验报告,由研发中心资料室予以保存。b)产品设计更改验证,并填写《更改通知单》。验证职责:一产品设计更改、工艺更改,由研发中心组织验证。一设备、工装改进,由生产部组织验证。一管理改进、体系过程改进,由体系办组织验证。c)设计更改影响到装配、成形、性能、耐久性的,要通知顾客并得到顾客批准。包括由供方提出的更改,必须得到顾客的书面批准,除非顾客放弃批准。顾客批准由设计部门与顾客联系并得到结果。当顾客要求时,还应满足附加的验证及确认要求。内部沟通及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反响系统a)建立内部信息监控和反响系统,主要归口部门为办公室。主要职责:对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类和传递。b)加强内部的联络和沟通,及时各部门、车间反映的意见和要求。c)内部沟通及信息管理的主要方法:公司例会、质量分析会、工作联系单、问题反响表、展示板。d)各部门应按内部沟通及信息传递流程开展工作,对接收的信息快速作出回应,以加快问题的解决,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内部信息反响a)各车间、部门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填写《问题反响表》,上报质管部,由质管部解决处理。112b)各车间、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或提出意见、反映问题,应填写《工作联络单》,并根据问题的关联,上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或主管领导解决处理。内部信息接收/处理a)质管部接到与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反响表》后,根据反映的问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并与相关人员研究确定处理意见,并在《问题反响表》上签署处理意见后返回车间。b)对较复杂的问题,由部门主管共同研究处理。c)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沟通和解决无法正常进行时,提请管理者代表进行召集协调。d)对重大事件及信息,及时报告总经理。e)《问题反响表》一式两份,一份质管部保存,一份责任部门保存。《工作联络单》一式两份,发放部门及接收部门保存。改进验证a)办公室协助管理者代表对公司内信息交流及沟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定内部沟通有效性。将内部沟通有效性情况形成检查记录,作为管理评审输入。b)内部沟通及信息管理所发生的纠正措施计划,设计更改单、报告、工作联系单、质量问题反响表、检查记录等,由各部门归档保存;会议纪要的归档按照《会议管理及汇报制度》执行。C)内部沟通及信息管理所发生纠正措施计划,设计更改的验证按执行。记录管理信息交流和内部沟通控制程序发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6.0相关文件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会议管理及汇报制度记录控制程序7.0质量记录工作联络单会议纪要外部质量信息传递登记表顾客反响问题清单113****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27分析评价和改进控制程序9.1/10.3A/01.0目的通过数据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特制定本程序。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在产品、QMS绩效等方面分析及持续改进活动的控制。职责质管部负责组织与产品符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销售部负责组织与满意度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体系办负责组织与QMS绩效和有效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供应部负责组织与供应商绩效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生产部负责组织与产品制造、设备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办公室负责组织与公司经营、风险与机遇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研发中心负责组织与设计开发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各部门依据确定的统计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体系办负责持续改进的筹划、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必要时组织成立工程评价小组负责对持续改进工程的实施状况及成果进行评价,并将批准的持续改进验证成果纳入体系文件;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的筹划、协调、验证工作,并负责批准持续改进计划;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持续改进计划并负责实施。术语变差:指产品质量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质量的波动。控制(稳定性):指过程的统计稳定,也就是在过程中造成产品质量变差或波动的原因仅包括普通原因,没有特殊原因。过程能力:指在受控或稳定的状态下过程产生变差的大小,一般用6。表示。统计过程控制: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到达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114要求:明示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5.0工作程序数据分析数据收集公司确定数据收集内容,这些数据可通过监视测量结果、体系运行记录、或来自顾客、供方、行业的信息获得。各部门按职责应在以下方面收集数据:a)公司经营业绩一产值、产量;一交付准时率、市场份额、销售回款一质量本钱、内部故障、外部故障;b)顾客要求符合性一顾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一准时交付率统计与分析一顾客退货PPM统计与分析c)产品质量状况一不合格统计分析一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废品率、返工/返修率、供货质量d)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一质量目标完成监控统计分析;一内外部审核结果;一员工满意度统计分析、员工培训管理、出勤率、流动率等一关键工序能力分析一设备完好率、非计划停机率。一供方绩效等数据资料的应用a)各部门按职责及质量目标要求收集数据,完成各种统计报表,计算相应的数值,应将质量和运行业绩的趋势与目标计划进行比照,作出规定的分析图表。b)体系办对各部门质量目标与过程绩效指标进行统计汇总;体系办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不达标工程,115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数据资料的使用和改进a)根据数据的分和使用,要形成措施以支持解决以下问题:一确定迅速解决与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一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产品定位、市场、价格、销售、产量等敏感因素;通过数据分析,以支持现状评审、决策和长期筹划。b)数据分析结果用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供给相关部门。C)对需改善的工程,应提交管理评审。调决策改进a)公司领导层通过管理评审及专题会议,对各类数据报告,作出协调和决策,提出改善工程。b)通过数据分析以实施以下的改进: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改进一产品符合性的改进一过程的改进统计技术应用统计技术应用筹划a)在质量先期筹划中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技术、统计工具,并包括在控制计划中。b)制造过程改进应持续地关注于产品特性及制造过程参数变差的控制和减少。对降低本钱的潜在过程和顾客特别关心的问题,须应用适合的统计技术,以减少质量变差。c)过程筹划、分析评定以及产品和过程风险估计,均应对统计技术应用进行筹划。统计技术的应用对各类人员开展统计技术、统计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的培训,到达理解和使用基础统计概念知识,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渡调整,保证正确有效地应用。各项统计技术的应用,具体见《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应用有效性验证a)研发中心负责对设计开发过程应用的统计技术有效性验证。b)质保部负责对生产过程应用的统计技术有效性验证。5.3统计技术应用一览表116应用过程数据来源统计技术/统计方法实施部门传报部门产品/过程设计开发APQP、PPAP方差分析•、X-R控制图、排列图、因果图、MSA、试验设计、PFMEA、能力分析、统计抽样研发中心质管部管理者代表顾客(OEM)米购产品原材料/外协件检验记录柱状图、分层抽样、抽样计划、接供应部管理者代表5.4持续改进收准那么产品特性、过程参数检验记录检验报告不合格品统计测量系统分析、过程能力研究、X-R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抽样、p/np图质管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营销业绩交付准时率、满意度测量、销售量、市场分析、销售回款排列图、水平比照法、因果图生产部销售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质量本钱分析质量本钱综合报表排列图、饼图财务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失效分析顾客投诉统计、分析、售后退货排列图、因果图、故障树图销售部质管部研发中心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持续改进的筹划a)信息来源各部门利用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等方面信息,确定是否存在需求和机遇,寻求改进机会。b)业绩改进所开展的活动一确定人员、工程和组织的目标;一与竞争对手进行水平比照;一对改进的成就给予成认和奖励;一员工合理化建议活动。C)影响实现和支持过程的因素为确保改进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对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可考虑以下方面:一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一效率(如每单位时间和金钱所用的资源);一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一潜在的薄弱环节(如缺少能力和一致性);一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一对已筹划和未筹划的更改的控制;一对已筹划的收益的测量。持续改进计划a)确定改进工程,包括质量的改进、服务的改进、价格的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改进,并优先考虑具有特殊特性的产品特性及过程特性,确定改进目标,改进方案及优先措施计划。b)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持续改进计划,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立项、实施。持续改进计划应指定工程负责人,确定改进目标、改进措施、确定完成时间。控制和降低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的变117差,须优先纳入持续改进计划。C)公司管理者对建议和改进计划及时作出反响,对员工所提合理化建议可行工程,纳入持续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d)体系办将各部门“持续改进计划表”汇总后,形成公司年度持续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a)经审批后的持续改进计划,由工程负责人组织实施,组织成立持续改进小组,确定人员、落实改进工程和改进目标。b)改进过程发生的问题,由部门主管经理负责跟踪协调。c)工程完成后,工程负责人收集数据加以分析,并将完成情况填入“持续改进记录表”。以确认改进取得的成果。过程改进必须持续关注变差的控制和减少。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改进a)各部门依据各类信息结合部门实际,寻求过程、活动和产品质量的改进点。b)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监控,并实施持续改进:一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一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一延长产品和设备的寿命一减少报废、返工和返修一简化流程/优化工艺方法一减低人力和材料的消耗一降低内、外部故障本钱一改进物料过多的搬运和储存一顾客不满意,例如:改进要求(包括审核、产品、工程等)、抱怨、退货、履约不全、售后服务差等。5.432产品的持续改进a)产品工程工程师针对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并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b)产品的持续改进技术包括:如试验设计(DOE)、FME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工艺的持续改进研发中心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监控,在以下方面寻找改进点:一简化流程/优化工艺方法一减低人力和材料的消耗118一降低内、外部故障本钱一改进物料过多的搬运和储存产品本钱的持续改进a)根据公司业务计划和公司年度目标的要求,各部门应分析在本部门降低本钱的可行性,并提出持续改进计划。产品本钱划分为采购本钱、销售和服务本钱、制造/加工本钱、检测本钱、不良质量本钱。b)产品本钱的改进可考虑以下方面:一减少材料消耗定额;一减少不合格品导致的不良质量本钱;一减少过多的搬运、贮存(如可考虑优化加工现场布置/或减少生产线加工瓶颈);一减少过高的非质量本钱;一减少计划外的停机时间;一提高加工效率等。服务的持续改进销售部应保持与顾客的密切联系,掌握顾客满意度、顾客需求信息,针对服务的薄弱点,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实施。改进效果的验证与评价a)有效实施措施计划,并运用适当的持续改进技术,并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体系办、办公室共同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情况进行验证。一验证的方法可以是:测量、比照分析、经验分析、观察分析。一将验证结果填写“持续改进工程效果评价”。c)持续改进工程通过验证后,根据改进工程贡献大小,对持续改进的成就给予成认和奖励,将工程成果进行发表和推广。对有效的改进结果纳入文件,并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新的方法/动作。d)办公室对各部门质量改进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持续改进总结提交管理评审。记录管理持续改进发生的记录、报告,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产品和过程的持续改进项数=全年改进工程数量7.0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119****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4人力资源管理程序7.2/7.3A/01.0目的对公司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规范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提高员工各方面素质,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3.0职责办公室负责对本程序各项规定的实施控制。各部门负责按规定要求予以配合。4.0术语4.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它包括:对员工的要求和管理,人员招聘、挑选与录用,绩效考核与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内容。5.0工作程序员工招聘流程人员招聘需求a)各部门、车间根据用人需求提出当年人力资源引进计划,填写《部门用人需求申请表》报办公室,办公室将各部门、车间的用人需求,再结合公司开展规划和目标,需招聘的专业人才和储藏的管理人才一起汇总,经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招聘。b)各部门、各车间因有员工离职、岗位调整、新增订单,需要临时增加人员时\须填写《部门用人需求申请表》,经分管副总签字后由办公室进行内部调配或外部招聘。岗位资格及岗位职责与权限a)办公室根据公司开展规划,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教育、培训、经验、能力素质、工作目标进行描述,编写《岗位职责书》。b)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管理和技能人员需具备的必要能力,由管理者代表审核,任职资格的判定应结合顾客特殊要求。12记录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0相关记录持续改进记录表持续改进工程效果评价表120c)新增岗位需要先编制《岗位职责书》,岗位变动必须及时变更《岗位职责书》。试用新招聘人员试用期为3个月,专业技能人员、资深经验的管理人员可以适当缩短试用时间;应届毕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试用期6个月;操作工人试用期10天到1个月;内部竞聘或调岗到新工作岗位的人员试用期,视同新招聘人员。转正试用期满,行政人员、技能岗位人员须本人填写《员工转正自我考评表》,部门负责人根据新员工试用期工作表现填写《员工转正考核表》,对新员工进行合理评价,经分管副总、办公室、总经理审批签字后,确定转正后工作岗位及工资、相关福利。车间操作工人由车间主任进行操作技能评价,经生产副总审批后确定转正。教育培训流程培训需求调查a)各部门根据人员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要求及本部门员工的实际能力状况,于每年年底前编制《培训需求计划》报办公室。b)每年12月办公室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和公司的经营开展计划以及各部门“培训需求调查表”及反响的意见和顾客的特殊要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制定培训计划a)每年12月办公室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和公司的经营开展计划以及各部门“培训需求调查表”及反响的意见和顾客的特殊要求,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b)《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应包: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师、培训费用等。c)培训对象包括新上岗员工、调整工作的员工、在职员工、合同工和代理工作的人员。特别关注承当特定任务的人员的培训。d)确保所有接受培训的员工,经过培训能认识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同时还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接受培训的人员。523培训实施a)培训方式:分为理论培训、实际操作、委外培训等。b)培训内容:新员工一入职基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简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业健康和平安常识、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知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部门基础教育:对所在部门的主耍工作、方法、内容进行学习,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13一岗位技能培训:包括所在岗位的操作规程(方法、步骤)、生产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维护和保养、平安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方面的培训。一所属部门负责部门及岗位方面的培训,具体以“以师带徒”的方式实施。一内部竞聘、部门调整、撤消、合并、末位淘汰需要转岗调整工作的,均应参加部门、岗位方面的培训,转岗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新岗位试用期。特殊岗位人员一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一电工、电焊工、叉车工、驾驶员等特种作业岗位的人员须取得行业认可的国家授权部门资格证书。一内审员应经国家认可的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颁发内审员证书,持证上岗。研发人员一研发中心和办公室应确保具有产品设计能力的人员具备实现设计要求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适用的工具和设计软件,同时接受相关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等的培训,依据年度培训计划按期进行培训。检验人员一对车间质检员、外检员、试验室试验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产品知识、检验基础知识和计量器具使用、实验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质量意识方面一研发中心、质管部、生产部每周组织会议,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C)每次培训,办公室应填写培训签到表及培训记录表等,并及时收集试卷、操作考核记录,及时将每位员工的培训情况填写在员工档案中;办公室应保存员工的有关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宜记录,进行人员资格确认登记。524培训有效性评价a)公司级培训由办公室组织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认定及对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相应的继续培训。理论培训通过考试合格、技能培训通过技能评定合格作为培训效果确认的表达。b)新入职和转岗员工理论培训后,经确认后转入部门培训,一般采用以师带徒方式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培训经用人部门确认后,将“新员工/转岗员工培训表”反响给办公室。c)由办公室会同用人部门对经培训后的员工是否满足上岗(任职)条件进行正式确认,满足者准予上岗,不满足者进行补充培训或调整岗位。d)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对从事与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包括执行验证和审核人员)、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其它岗位的工作人员编制和确定其人员素质和工种顶岗计划,由各分管副总审核、办公室核准。各分管领导随时掌握本部门人员素质提升/下降和人员流动的状况,以作为对本部14门人员素质和工种顶岗掌握的依据;办公室负责依据转岗及评价信息更新《员工能力素质矩阵》。临时培训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必须增补临时培训计划:一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一新员工入职或公司内员工转岗;一资格证书考核不合格等。需求部门填写《临时培训计划》,报办公室,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配合。526培训计戈ij变更各部门因生产、工作需要而调整和补充培训计划时,应提前向办公室提报“培训计划申请变更表”,经办公室审核后,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具体实施执行和员工满意度调查流程员工满意度调查a)公司每年对员工进行无记名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填写“员工满意度调查表”。b)办公室负责调查问卷发放、回收、统计和分析。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a)办公室对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并编制《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呈管理者代表报总经理。b)公司领导层针对员工意见和要求,确定改进目标,形成《纠正/预防措施表》并组织实施。c)满意度调查报告提交管理评审。员工激励制度a)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合理化建议活动,对在技术、管理创新,工艺、设备改进,本钱控制等方面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未被采纳的工程,对提出建议的员工进行通报嘉奖,以鼓励其他员工继续为公司的持续改进提出好的建议。b)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员工旅游、对困难职工给予补助、对子女学业有成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记录管理人力资源及培训控制程序所发生的质量记录,由办公室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三年。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培训完成率二培训完成工程数/计划总工程数X100%15培训合格率二考核合格人数/参加培训总人数X100%员工满意度=(2(每一项调查项总数X标准分))/被调查的总分数X100%7.0相关文件岗位职责书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8.0质量记录部门用人需求申请表员工转正自我考评表员工转正考核表培训需求调查表年度培训计划培训签到表培训有效性评价表员工满意度调查表16****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5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7.1.5A/01.0目的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加强控制,使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设备的测量能力满足要求及测量数据准确。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形成过程中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3.0职责质管部负责本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并指导正确使用。使用者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研发中心负责自制检测装置设计。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4.0术语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5.0工作程序测量设备的需求工程组在新产品开发时,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编制“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提交供应部,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制造厂家、精度要求、数量等。对自制测量设备由研发中心进行图纸设计,供应部负责委外制造,质管部进行验收。各生产车间根据检测的需要,确定添置和补充测量设备并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提交给质管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转供应部进行采购。测量设备的验收a)进货验收:质管部负责对采购到货的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并填写“监视和测量装置验收表”,主耍包括规格17型号、数量、精度核对和检定校准,对无检测标准的测量设备可委托有资格的实验室或测量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检定和校准。522检定、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办理入库手续,进行计量设备登记(台帐)。523对检定、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质管部负责通知供应部,供应部负责办理退货。测量设备的发放测量设备发放时,质管部应对发放设备进行检定,确认合格后连同合格证发放给使用者,并建立发放台账。所有发放的测量设备的出厂编号作为我公司的测量设备编号。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541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时间间隔应满足计量特性和技术要求。由质管部负责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工作,质管部负责编制检定计划,由公司领导批准后,安排送上级计量部门或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生产厂家检定。检定的标识和记录:经上级计量部门或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要妥善保管、维护好检定凭证,并登记上帐,做好标识。测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551车间或质管部应对测量设备使用进行培训。使用者要保护、保护并正确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及检定设施,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卸和外借。使用者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及检定设施失准或损坏后要及时通知质管部,以便维修或重新检定。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纠正措施:质管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为不合格的或使用者发现其未处于校准状态时要立即通知主管领导或使用者,对已放行产品采取重新检验或试验的补救措施,如可能已经发运,须及时通知顾客。554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保管和封存期间,由五金工具库负责清洗、涂油、封存和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设备良好。封存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重新启用时要进行校准和调整。555当顾客或其代表要求公司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技术资料时,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可以现场查阅或复制,以证实公司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功能是否适宜。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当测量设备已无法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时,由质管部填写“量具报废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记录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所发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18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计量器具定期检定率二已定期检定计量器具数量/应检定计量器具总数量X100%7.0相关文件试验设备操作规程记录控制程序8.0质量记录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计量器具台账监视和测量装置验收表周检计划量具报废单19****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1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4.1/4.2/6.1A/01.0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及要求的识别和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就的筹划和实施。3.0职责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确实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筹划的审批。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筹划相关职责的实施。办公室负责组织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筹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案,并监督实施。4.0程序确定公司的环境(识别公司相关方及要求)、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监督检查。确定公司的环境信息在建立与改进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时,公司考虑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内外部因素可包括但不限于:外部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外部相关方、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等以及其目标和关注点;a.法律法规;b.外部相关方:监管部门、供应商、客户、第三方;c.技术:新领域、新设备、新工艺;d.竞争:公司市场占有率、市场领先趋势、顾客增长趋势、市场稳定性;e.市场:市场容量、竞争力、价格风险;£文化:主要销售区域消费习惯****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6文件控制程序7.5A/01.0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文件和资料的批准、发布、发放、确认、作废、更改、收回及归档和保存的控制方法,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和资料为有效版本,能够平安有效地被管理与使用。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及本公司技术文件、设备文件、外来文件、顾客提供的图样批准、发布、发放、确认、作废、更改、收回及归档和保存的管理。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和批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批准程序支持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指导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体系办是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和资料控制,负责文件的统一管理。研发中心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归档、分类、标识、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回收、销毁、更改、保管及外来文件、图样的评审、转换等管理工作,负责本公司产品图纸、样件及有关更改内容的及时传递。其他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及对本部门在用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术语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工作程序体系文件的编制a)文件的编制应依据质量管理标准,并充分考虑公司实际,进行适宜性控制,到达有效提升的目的。b)质量手册由体系办负责编制/修改、程序文件、其他质量体系运行所需文件由各部门编制/修改。c)体系文件的格式及编号,见5.13;编号由体系办统一编号。20图纸、技术文件的编制/批准a)图纸、技术文件编制、审核须按《产品型号及零部件图号编号方法》标准执行,确保文件是充分适宜的,经批准的图样技术文件原件须归档管理。b)当顾客提供图样、规范中标出特殊特性符号时,编制人员在转换过程中,须按顾客规定的符号标注在相应的技术文件上。体系文件的审核/批准文件和资料在发布前应由授权人审批其适用性。a)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主持编制并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b)程序文件由责任部门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c)工作文件由相关人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批。d)图纸、技术文件编制、审核执行的要求e)上述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体系文件的归档/登记文件编制部门将批准后的文件确定分发范围后交体系办(含电子档与签名的纸质档,图纸、技术文件除外),归档保存。体系文件的发放a)受控文件应有红色“受控”标识,无此标识的文件不得使用。b)在质量体系运行各场合,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并确定相应的发放范围,应形成发放清单,体系文件发放应根据确定的发放范围,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进行发放。c)未经许可文件不得进行复制再分发,有文件使用需求时,需到发放部门办理发放手续后领取文件。d)对电子文件确定相应的控制方法,包括密码、口令等。体系文件的使用和管理a)文件编制部门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收文部门建立《文件接收登记表》。b)所有的文件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下保存,确保文件清晰无损坏,保存期满足规定的要求。c)对需要查阅的文件和资料,可向相应部门借阅,由借阅人填写《借阅登记表》,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印。借阅人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防止文件丧失或损坏。d)顾客需要提供的产品图样、技术标准,由研发中心负责向顾客提供。e)公司电子文件由各部门自己保管,重要文件资料要备份,并采取防潮、防磁、防高温措施。文件的定期评审a.公司每年结合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一次,文件评审工作主要由管理者代表组织体系办及内审组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在内审相关记录中表达。21b.特殊情况时,可随时组织相关部门对某些文件进行评审。c.评审务必考虑本公司组织机构、岗位变化等内部因素对文件充分性及适用性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法律法规、相关标准、顾客要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体系文件的更改和换版571纸质类文件的更改在原文件上更改采用中性笔划改的方式进行,字体应正规清晰,并由更改人签字,注明日期。当一页文件页面上的修改次数超过五处或内容变更较多时,需要换页或换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换页由体系办统一组织进行,其他文件由原编制部门负责。对于老版本文件有保存价值时,加盖“作废”、“保存”印章予以留存。电子类文件的更改各部门电子版文件更改时,应对备份文件进行更新,并以此作为有效版本,对于老版本文件有保存价值时,文件注明日期、版本号等识别信息,防止误用。文件更改,原那么上由原编制部门进行更改,按照原审批部门或授权人进行审批。当原审批人离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人员审批,但应获得原审批时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如:修改的理由及依据、制订原文件时依据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等),以确保其了解文件的内容和要求,经审批后,依据《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回收旧版文件并下发新版文件。文件换版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当一页文件页面上的修改次数超过五处或内容变更较多时;一需贯彻新的质量体系标准,或不适应相应法律/法规;一外部环境或顾客要求发生重大变化,体系不适宜;一经管理评审后,认为体系需进行重大调整及改进;一文件换版后,版本号由A改为B,依次类推。外来文件的控制外来文件的接收/归档a)外来文件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各种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文件,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图样等。研发中心负责顾客或产品的技术标准类外来文件的管理工作;体系办负责管理体系标准类外来文件的识别并获取;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标准动态信息,确保将相关的外来文件及时收纳,并及时跟踪文件更新的信息。外来文件或资料接收后均须填写《外来文件登记表》。b)对顾客提供的所有工程标准、规范、资料及其变更通知,接收人须在接到之日的二个工作日内交付研发中心。22c)对顾客提供的财产及产品图纸,如有损坏、丧失不详和不适用之处,应与顾客及时沟通。外来文件的评审和分发a)对于顾客提供的图纸,技术标准,研发中心组织进行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b)对顾客提供的财产及产品图纸,需要下发的由研发中心转化成内部文件下发。c)标准类的外来文件管理部门每半年查新一次,填写《外来文件查新记录》,确保使用有效的外来文件。对系统中受到变更影响的文件应进行更新,及时传递到作业现场,以备使用。d)外来技术文件由归口部门存档保存,存放时需采取防水、防火、防磁、虫蛀、防霉变的措施。e)外来文件的发放,执行5.4的要求。工程规范控制a)研发中心确保按顾客要求的时间安排及时评审、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提供的工程标准/规范及其更改。工程规范评审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b)工程规范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的记录,由研发中心以更改通知单的方式通知生产部。c)当更改的工程规范涉及影响生产件批准过程的文件(如控制计划、FMEAS等)时,所涉及的生产件批准文件记录都要予以相应的更改。文件存档管理对受控文件保存期限如下: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失效后保存三年;b)生产件批准文件、工装记录、产品和过程设计记录、采购订单/合同等保存时间为产品现行生产中要求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c)其他文件失效后保存二年;d)涉及到产品平安性文件失效后保存15年。以上期限如与法规、通用规那么、顾客要求不同时,按法规、通用规那么、顾客要求实施。作废文件的处置作废文件应及时回收,依据《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回收旧版文件并下发新版文件,并保存记录。不需保存的由发放部门统一回收销毁;超过保存期限的文件,经部门审核后由各部门自行销毁。其他原因需要保存作废文件时,由文件管理人员加盖“作废保存”章以示区别。记录管理文件控制程序中发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保存。体系文件的格式及编号方法12.1体系文件的格式a)质量手册的格式23公司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修改状态b)程序文件的格式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公司名称1^程序文件编写顺序:①目的;②适用范围;③职责;④术语;⑤工作程序;⑥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⑦相关文件;⑧质量记录。c)管理类、制度类三级文件格式文件名称页次:笫*页共*页编号/版号发布日期:****年*月**日编写顺序:①目的;②适用范围;③职责;④管理内容;⑤相关记录体系文件的编号方法a)质量手册的文件编号:TJ-SC-01b)程序文件的文件编号:TJ-CX01TJCX01程序文件顺序号(CX02、CX03、)公司名称缩写c)三级文件的文件编号:TJ-**WJ-01TJ**WJ01顺序号(两位数字顺序号01,02,03•••)文件编制部门简码+WJ(文件缩写)公司名称缩写d)质量记录的文件编号:TJ-**JL-01TJ**JL01顺序号(两位数字顺序号01,02,03•••)记录编制部门简码+JL(记录缩写)公司名称缩写版本管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版本状况用A/0来表示;A表示第1版,换版顺序依次为“B、C、D…”。“0”24

为手册中每页的修改状态,每修改一次,其编号就随着变更一次,修改顺序依次为“1,2,…”。部门简码部门部门简码部门编号部门部门简码部门编号销售部XS01冲压车间11生产部ZD02点焊车间12质管部ZG03大同车间13财务部CW04原材料库14研发中心YF05五金库15供应部GY06半成品库16体系办TX07外协库17办公室QG08成品库18交叉臂车间09电动车间10岗位代码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冈位岗位代码UL4>冈位岗位代码总经理20销售副总23管理者代表21技术副总24总经理助理22生产副总25文件受控率二有效文件数/检查文件总数X100%7.0相关文件:无8.0相关记录受控文件清单外来文件接收登记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文件接收登记表文件借阅登记表文件销毁记录外来文件查新记录25****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7记录控制程序7.5A/01.0目的对记录的编制、编号、填写、传递、归档、贮存、保护、借阅和处理的基本要求进行规定,保证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体系活动的过程,为各项工作的可追溯性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信息,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提供客观证据。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质量记录的控制,包括法规、顾客要求及供方的记录的编码、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程序的管理。3.0职责体系办负责对质量记录的编号、格式确认、登记并实施控制。各部门负责按本程序规定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实施有效管理。质量记录人员要认真如实地填写各项内容。4.0术语记录:说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5.0工作程序编制/修订记录表单各部门依据程序文件或其他文件内容的需要和考虑顾客的特殊要求设计本部门记录的格式,并保证记录表格的规范化,合理化和标准化。52审核a)各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先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然后交体系办登记、编号后方可使用。b)记录表单由公司统一联系印刷。.记录标识a)凡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表均应统一编号。由体系办负责编制《受控记录清单》,明确每一种质量记录的名称、编号、使用部门、版本号、保存期。b)各部门应按要求使用规定的质量记录表格。2654使用(填写)a)受控后的记录可以打印/复印/E|]刷使用,无编号未受控的严禁使用。b)使用过程中不合适宜的地方需进行修订版本号相应升级.C)按要求填写记录中的相关工程,确保清晰、工整、真实、及时、准确、易于识别,不得脏污、破损。d)修改记录应在原处划改。审批记录需得到相关权限者的审批方能有效。贮存/保护a)各部门记录每月收集、整理、汇总、装订并由使用部门自行归档保管。记录需形成编目并制做封面标识:注明名称、记录的月份、保存期限,以便查找,如用箱贮存,需在外箱标识。b)记录按时间顺序存放(即新归档的质量记录放在已归档的上面)。c)贮存条件应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损坏、防丧失及定置要求。d)存储在电子媒体上的质量记录,应注意防潮、防压、防磁,保存原始记录,以免存储内容丧失。计算机保存的电子质量记录要定期刻录光盘保存。e)必要时对重要记录采用双备份方式归档。f)外来的质量记录依据内容分别分类保存、便于使用、查验。g)需查阅、复印相关的质量记录,需经部门责任人同意。检索a)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查阅质量记录,须填写“文件借阅记录”,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在质量记录归档部门内查阅;如需外借,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质量记录归档部门提供复印件,应按规定期限归还。b)合同要求时或客户要求提交相关记录进行查阅时,由质量记录归档部门提供复印件。保存期限a)质量记录的保存期必须满足法规的要求,并在程序文件中作出规定。如顾客或合同有要求时,保存期那么按规定要求执行。b)记录应按规定的保存期妥善保管。与质量体系运行的有关记录包括管理评审、质量审核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至少保存3年;c)生产件批准的有关记录保存期为产品生命周期加一个日历年。平安特性的有关记录至少保存十五年,停工后仍然有效;与生产件批准的有关记录、工装记录(维护和所有权)、产品和过程设计记录、采购订单或者合同及其更改,保存至产品和活动的有效期应再加1个日历年;处置a)已作废或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必须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销毁,并填写27《文件销毁记录表》。b)对确认有保存价值的质量记录,需加盖“作废”“保存”印章标识,继续存档。c)供方和顾客的质量记录也按本程序控制。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文件受控率二有效文件数/检查文件总数X100%7.0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8.0相关记录《文件销毁记录表》28****文件编号程序文件名称标准章节号版本/修改状态Q/TJ-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8.2/8.5.5A/01.0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在投标或接受合同/订单之前如何准确理解顾客要求,充分评估履行合同的能力一确保能按合同规定要求履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销售合同的评审活动。3.0职责销售部负责合同评审组织和管理工作;负责产品报价的核算和批准。各部门负责参与合同评审。4.0术语合同:有约束力的协议。常规合同:指顾客无特殊要求,公司已形成生产和质量保证能力,对于交货期有保证的合同。特殊合同:包括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合同、紧急交货的合同、新产品开发涉及的客户要求/工程规范等。5.0工作程序投标报价流程收集顾客的投标报价收到客户的投标/报价通知,销售部与客户进行商务对接,了解产品的相关情况。编制投标书/报价表a)销售部进行本钱结算,制成报价表,客户有要求时执行客户要求的格式。b)研发中心提供产品材料消耗量、制造工时等必要资料。C)客户对报价表格式有要求,按顾客要求格式栏目报价。d)报价书的编制应考虑到商业机密外泄的可能性。投标书/报价表评审由销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投标/报价书进行评审,结合该产品及顾客的重要性,确定最终报价,或决定29g.社会:本地失业率、平安感、教育水平、公共假日、工作时间;h.经济:经济走向、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信贷可得性、利率的变动;内部环境方面:公司运营管理、财务状况、资源、与内部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等以及其目标和关注点;a.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生产能力、售后服务;b.财务状况:费用支付、资金回收;c.人力资源:人员的流动、员工业务素质、绩效考核;d.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管理、公司运行环境;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将识别结果登记在《公司环境识别表》;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办公室对《公司环境识别表》进行修订。通常情况下,每年在管理评审时对《公司环境识别表》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管理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法规、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等。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相关方及其期望或需求进行识别与评审,并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上。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办公室,由办公室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修订。通常情况下,每年在管理评审时对《相关方期望或要求识别表》进行一次全面的识别与评审。如遇到相关方发生变化或其要求发生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进行识别和评价。风险评估风险识别时机当出现质量管理体系筹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等时,应适当的进行风险和机遇评估和管控。422风险类型识别风险时,除考虑4.1和4.2的相关信息外,还应包括从已发生的失效从吸取教训并完善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产品召回、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返工、产品审核等。风险分析、评价、应对对于风险的不利影响,应对选项包括:风险规避、冒险以寻求机会、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或者后果、风险共担、或基于合理的决策承受风险。为消除/减轻不利影响应:是否接受顾客的目标价格,总经理在最终的报价表中签字批准。投标报价销售部按照顾客要求提交相应的投标报价资料。并保存一份报价表/投标书。5.L5与顾客议价销售部与客户进行价格协商。中标进入合同评审。合同评审程序识别顾客要求a)在签定合同/协议之前,先收集客户要求包括产品技术质量要求、运输包装、付款、质量索赔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客户潜在的要求和期望,产品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自身提出的附加要求,并取得顾客合同/协议样本。b)对于顾客未提供书面要求的,销售部必须将前期与顾客沟通的要求记录在《记录》中。C)在特殊特性的选择以及控制方面应与顾客要求保持一致。5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识别a)在接到新产品合同或采购协议后,销售部经过与顾客相关部门的洽谈,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确定,内容包括(不限于此):一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一质量要求、实验要求;一产品涉及标准;一产品价格;一产品包装要求;一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一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一交付、交付后活动的要求;一售后服务要求(如有);一首批样件、PPAP提交日期;一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b)如有交付、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按客户的要求执行。523合同/订单的评审要求a)合同形式一销售合同均以书面合同为主。假设顾客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应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b)合同/订单的评审要求30无库存、库存数量满足不了要求、交货周期无法保证的,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式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记录二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应确保:一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