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教师用书)蒋斌老师上课:蒋斌老师年级七年级主备蒋斌课型议论文审核蒋斌课题《纪念白求恩》特殊说明一、情景导入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引入方法情景式引入。此处选用朱子奇先生写的《白求恩纪念歌》引入新课,我们追求的是有机引入和逻辑拓展。二、学习目标1、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2、重点目标(过程与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生动的特点。3、难点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确定学习重难点两个依据单元学习重点提示和本篇学习提示;学生的学业基础,也就是学情,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可以适当在难点上加入难度;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可以在重点上适当放入难度不大,但必须掌握的基础问题。《纪念白求恩》“高效课堂”学习流程·任务描述首课:独立学习导学案·任务单(20分钟)首课独学导学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习方法:握笔阅读,圈点标划,不遗漏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应筛选题目信息作答,亦可采用排除法思考做答。《纪念白求恩》独学任务单姓名:分数:1、走近作者,了解白求恩(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在抢救伤员时被细菌感染,不幸以身殉职。白求恩病逝后,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边区政府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他的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2.写作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3、文体知识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各段的重点句。(1)需正音的字词:派遣()殉职()狭隘()热忱()纯粹()鄙薄()倔()强晋察冀()(2)解释词语:以身殉职拈轻怕重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重点句: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国籍)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职业),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在抢救伤员时被细菌感染,不幸以身殉职。白求恩病逝后,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边区政府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他的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qiǎ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实践了列宁主义路线的。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g)。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qiāng)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D.他不鄙薄(báo)技术工作,是一个纯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答案】A【详解】A.正确;B.热忱——chén;C.莫不关心——漠不关心;D.鄙薄——bó,纯萃——纯粹。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答案】D【详解】D项,“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这里可用“积极进取”等词语。自由提疑:(关注一下有没有学生问小论证方法的作用?)(1)需正音的字词:派遣(qiǎn)殉(xùn)职狭隘(ài)热忱(chén)纯粹(cuì)鄙薄(bǐ)倔(jué)强晋察冀(jì)(2)解释词语: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生命。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拈,抓、捏。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事物反映迟钝或毫不关心。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3)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重点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主课:合作探究导学案·任务单(25分钟)主课:《纪念白求恩》问题呈现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探究问题,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习方法:小组长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讨论,对合作探究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对问题答案进行整理并书写在导学案上;对中心发言人进行打造和提醒;对小组组员探究表现进行规范和评价。《纪念白求恩》合作探究成果预设1组:分数:2组:分数:3组:分数:4组:分数:5组:分数:6组:分数:7组:分数:主课问题呈现问题【1】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探究成果:中心论点:分论点:问题【2】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经历?探究成果:问题【3】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探究成果:问题【4】文章第二段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先生”。分别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及作用。探究成果:探究成果预设问题【1】探究成果提示中心论点: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论点: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问题【2】探究成果提示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经历,一是对逝者深怀敬意的追忆;二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突出其共产主义精神。问题【3】探究成果提示对比论证。突出赞扬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有力证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问题【4】探究成果提示从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说,称“白求恩同志”,突出了白求恩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符合场合需要。(3)就其从事的医疗工作而言,称“白求恩医生”,突出其工作性质,最为贴切、自然。展课:反馈化疑任务单·成果评价(25分钟)评价准则【1】小组展示满分为5分,根据展示情况酌情扣分;【2】每小组中心发言人得分为全体组员得分;【3】小组在任务之外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最高加3分,其次2分,其次1分。【4】教师引渡:点拨、搭桥、引导、解答。给予学生展示成果准确经典点评和评价。【5】教师评价:给展示发言人及小组当堂评分,给予记载,形成等级。《纪念白求恩》展示效果评价1组得分:;号加分2组得分:;号加分3组得分:;号加分4组得分:;号加分5组得分:;号加分6组得分:;号加分展课:《纪念白求恩》展示呈现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探究问题,时间不超过25分钟。展示要求:抽签排序,确定展示组员序号,依次展示。第一步:小组长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讨论,对合作探究问题进行逐一解决;第二步:对问题答案进行整理并书写在导学案上;第三步,对中心发言人进行打造和提醒;第四步,对本小组解答不完善的问题积极补救,对其他小组解决不理想的问题敢于质疑批判;第五步,对小组组员探究表现进行规范和评价。≈≈≈≈≈≈≈≈≈≈≈≈≈≈≈≈≈≈≈≈≈≈≈≈≈≈≈≈≈≈≈≈≈≈≈≈≈≈≈≈≈≈≈≈≈≈≈≈≈≈≈≈≈≈≈≈≈≈≈≈≈≈≈≈≈≈≈≈≈≈≈≈第小组:问题【1】成果提示【1】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

(1)中心论点: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2)分论点: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第小组:问题【2】成果提示【2】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经历?答: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经历,一是对逝者深怀敬意的追忆;二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突出其共产主义精神。第小组:问题【3】成果提示【3】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对比论证。突出赞扬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有力证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第小组:问题【4】成果提示【4】文章第二段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先生”。分别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及作用。答:(1)从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说,称“白求恩同志”,突出了白求恩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2)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符合场合需要。(3)就其从事的医疗工作而言,称“白求恩医生”,突出其工作性质,最为贴切、自然。第小组:补充、点评、质疑第一小组问题(本小组和其他小组适时补充或质疑)第小组:补充、点评、质疑第二小组问题(本小组和其他小组适时补充或质疑)第小组:补充、点评、质疑第三小组问题(本小组和其他小组适时补充或质疑)第小组:补充、点评、质疑第四小组问题(本小组和其他小组适时补充或质疑)教师总结:本文概括地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并对他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悼念之情。《纪念白求恩》跟踪训练【限时20分钟,总分30分】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根据题意,对下列各题选项进行判断和选择。(15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C)A.实践佩服殖民地麻木不人B.动机教训恰谈会毫不利己C.极端职业负责任感人至深D.冷清悲痛晋察冀家谕户晓【答案】C【详解】A.麻木不人——麻木不仁;B.恰谈会——洽谈会;D.家谕户晓——家喻户晓。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A.人一旦下定目标,就应当坚定地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不能见异思迁。B.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在一天时间里就能往返一次。C.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D.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答案】B【详解】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长途跋涉。与语境不符合。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A.通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平息了怒气,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普遍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男子三级跳远冠军就是四次试跳平均成绩在17米61以上的赞戈。D.入冬以来,该地持续降温降雪,导致部分农牧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出现了困难。【答案】D【详解】A.成分残缺,缺主语;B.否定不当;C.平均成绩应为确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答案】B【详解】A.“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说法错误;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议论文。5、下列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沉痛悼念之情。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文中的记叙内容成了本文的事实论据。C.本文四个段落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见异思迁”“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答案】C【详解】C.观点不全面,还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问题。(8分)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答:冷冷清清:这里是冷淡的意思。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