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 考点2 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模拟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 考点2 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模拟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 考点2 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模拟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 考点2 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模拟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备考双练之政治史 考点2 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两模拟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1.(2019·乌鲁木齐一模,1)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反映出()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2.(2020·台州质检,25)秦汉及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了()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答案】C【解析】A项仅能反映材料中皇帝以“天子”自居,不能反映“父母官”“君父”“子民”等称谓的含义,故A项错误;“天下百姓……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与宗族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是“家天下”观念的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官员从政准则,故D项错误。3.(2019·枣庄检测,25)《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D.中央监察适应了皇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御史大夫与丞相都属于三公,A项与秦代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说明秦朝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未涉及汉代官制变革和汉代中央集权,排除B、C两项;由材料“在秦代,御史大夫……直接受命于皇帝”可知,秦朝御史大夫的设置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故选D项。4.(2020·河南名校测试,25)秦代《置吏律》规定:官吏的初次任用和提拔,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官吏只有得到中央正式任命后才能行使职权,否则依法处罚。此规定()A.杜绝了政治腐败发生B.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C.保证了皇帝的任免权D.规范了官吏任用程序【答案】D【解析】A项中“杜绝”说法绝对,古代官吏腐败现象长期存在,并未杜绝,排除A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排除B项;皇帝的任免权并非靠法律来保证,排除C项;根据材料“官吏的初次任用和提拔,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可知秦朝官吏任命具有规范的法律程序,故选D项。5.(2020·日照联考,25)下图为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秦权。目前国内北至内蒙古奈曼旗(燕国故地),南至江苏盱眙(楚国故地),东至山东邹城(齐国故地),西至甘肃秦安(秦国故地),出土了大量的秦权、秦量(秦朝统一铸造的衡器、量器),其上均刻有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文物表明秦朝政府致力于()A.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B.防范六国旧贵族的反抗C.保证统一政策贯彻落实D.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秦权上面刻有“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体现了以皇权保证统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故选C项;秦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题干列举的地方不限于六国故地,也包括秦国故地,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措施,与思想文化专制无关,排除D项。6.(2019·贵阳期末,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处罚“失期”行为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云梦秦简·徭律》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A.作为著名史学著作,《史记》的记录是真实的B.考古发现证明《史记》的记载是不可信的C.受儒学的影响,司马迁故意渲染秦朝“残暴”D.关于秦朝“失期”的处罚,需要进一步考证【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则材料明确说明对于由自然原因导致的“失期”可以免除处罚,但是第二则材料则说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失期”会被处死,两则材料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关于秦朝“失期”的处罚需要进一步考证,故D项正确。7.(2019·宜宾一模,25)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A.制约丞相权力 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 D.监察三公九卿【答案】B【解析】材料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但与材料建立中朝的原因无关,排除A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君主专制,排除C项;中朝不属于监察机构,与监察三公九卿无关,排除D项。8.(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唐监察机关御史台与刑部(司法行政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构),合称三司。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中央集权 B.有利于司法公正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降低了行政效能【答案】B【解析】由材料“每遇重大案件,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三司推事’”可知这一制度的出现是对一般刑事审判的补充,在遭遇重大案件时,通过三个部门共同审理,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可利于司法的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得出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皇帝与中枢权力的关系,不能得出强化了君主专制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三司推事”注重的是司法公正与否,而非行政效能的高低,故D项错误。9.(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 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 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解析】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决策的人较多,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C项排除;题干与门下省审议权、尚书省执行权无关,排除A、D两项。10.(2019·辽宁抚顺模拟)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C.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年幼即位的皇帝一旦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以舆论压力迫使后妃归政,使得皇权得以巩固,防止皇权被后妃及外戚所掌控,这一现象反映的便是士大夫集团为代表的文官政治对皇权的维护,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利用舆论迫使后妃归政,不能等同于舆论监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下出现的问题,并非集体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分散相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11.(2020·德州高三测试,4)宋代皇子不直接封王,通常先授防御使,然后经由国公、郡王等级别升至亲王。亲王不得世袭,朝会班序居于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A.精简官僚队伍 B.制衡宰相权力C.防范宗室成员干政 D.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答案】C【解析】宋代皇子受种种限制,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防范他们,加强皇权,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宋代史实,宋代官僚队伍膨胀,故排除A项;B项结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皇子非地方势力,D项说法不当,排除。12.(2019·聊城二模,26)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政令的下达,都经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针对这一状况,唐统治者设政事堂()A.加强中书省权力 B.协调三省关系C.强化对三省监督 D.增加文官人数【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政事堂的设立主要是由于中书门下两省各逞意气,相互推诿,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可两个部门合署办公有利于协调三省关系,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B项。13.(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五次质量考评,26)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结合所学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分割相权,而未涉及提高政府效率,排除A项;依所学,分割相权在于加强皇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省之间相互牵制,而未涉及六部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14.(2020·吉林省实验中学模拟,26)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设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历史传统影响了唐代的官制【答案】D【解析】曹魏时期中书省正式设立,但没有形成正式的三省六部制,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六官制,但这并不能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唐朝中书省的由来,并不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中书省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复命中书省”,表明唐朝官制根植于一定的历史传统,故D项正确。15.(2019·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6)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16.(2019·济南一模,26)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北宋()A.谏议制度的完善 B.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C.中央集权的加强 D.重视权力机构间的制衡【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掌握行政权和军事权,这样就通过分割军事权来制约相权。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保留枢密院,“互相维制”,体现了宋神宗重视权力机制间的制衡,故D项正确。17.(2020·安徽六校质检,26)宋朝的“台谏”为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宋朝的这一传统()A.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B.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答案】B【解析】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进行监察,有利于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但“保证了”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依据材料,宋太祖的做法可以减轻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故选B项;材料这种做法并不能完善监察制度,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宋代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历史传统,没有体现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排除D项。18.(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6)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这一现象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故A项正确;文官担任军事长官,有纸上谈兵之嫌,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军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二府三司制,行政权与军政权相分离,故D项错误。19.(2019·天津部分地区高三测试,3)据黄佐《翰林记》载:“宣庙时,始令内阁杨士奇及尚书兼詹事蹇义、夏原吉于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上或亲书或否。”由此可见()A.内阁实质上是最高的行政部门B.票拟最初并非是内阁的专职C.票拟需要各部门分工合作完成D.内阁的票拟就是政府的决策【答案】B【解析】明成祖在位时,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与材料中“宣庙时,始令内阁”相符,故选B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排除A项;“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是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不需要各部门分工,排除C项;“票拟就是政府的决策”与材料中“中易红书批出,上或亲书或否”不符,排除D项。20.(2019·盐城高三测试,4)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材料中“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体现了加强了皇权,故选D项;六部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明太祖设御史台,由此建立监察制度,与材料中“明代仁宗皇帝”不符,排除B项;“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是针对官员个人而非各部间实现权力制衡,排除C项。21.(2019·苏锡常镇二模,3)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发现:“(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A.儒家思想兴起 B.封建主义兴起C.君主专制加强 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C【解析】“使用对仆从”体现君主相对于臣下地位的上升,故选C项;儒家思想的兴起是在汉代,排除A项;封建主义的兴起是在春秋战国以后,排除B项;君臣关系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22.(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7)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内阁大臣在职多为5年以下,其中1年以下也有较大比例,频繁更换的内阁大臣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大臣在职年限而非官吏年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大臣在职年限而非整个官僚机构队伍,排除B项;内阁对皇权专制起辅助作用,排除C项。23.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涉及广泛C.机构完备,人员精干 D.架空内阁,威胁皇权【答案】B【解析】由材料“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可知军机处涉及事物广泛,故A项错误;由材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可知军机处参与政务,涉及内容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的事务,而非人员构成,故C项错误;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D项错误。24.(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三次质量测评,27)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内阁成员选拔的随意性,即内阁无定员,品级无限制。据此可知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而是仅供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故选D项;材料未强调内阁的决策机制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内阁的职责权限,排除B项;内阁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但材料没有涉及这方面,排除C项。25.(2019·肇庆一模,27)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弱化了君主权力 B.扩大内阁决策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使辅政制度完善【答案】D【解析】大臣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皇帝批阅同意后批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使辅政制度完善,故D项正确。26.(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27)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答案】B【解析】明代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皇帝不希望威胁皇权局面的出现,故而选拔品秩较低的官员,而不选择品级高的官员,清代军机处取代内阁的地位,内阁并不能威胁皇权,故选B项;内阁成员权力大小完全依赖于皇帝,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说明清代前期是以文治国,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内阁官员品秩的变化,无法体现整个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排除D项。27.(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8)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答案】C【解析】“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见中枢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28.(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4)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中枢机构()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决策权力越来越大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答案】A【解析】题干中反映了在五代十国时期、北宋、雍正年间,枢密院、三司、军机处分别起了中枢机构的作用,体现了其演变过程,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29.(2019·合肥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7)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不理政务昏庸荒怠;在朝鲜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却是被歌功颂德建坛立祠的大德皇帝。这一现象反映出()A.年代久远导致历史叙述莫衷一是B.中外历史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历史记载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与朝鲜的历史文献对万历皇帝的记载和评价是不同的,这反映出记载者的立场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年代久远”导致“莫衷一是”;材料中的记载无法“形成证据链”,故排除B项;即使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只能让我们更加接近认识历史事实真相,不会“确认历史事实”,排除D项。30.(2019·辽宁抚顺一模)明太祖以重刑惩处违禁违制官员,二十年间诛杀贪官上万,结果贪腐现象并未减少,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窝案、串案。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监察机构严重缺失 B.科举制度走向僵化C.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D.程朱理学地位下降【答案】C【解析】朱元璋时重刑治贪腐,但腐败现象严重,尤其是大量窝案、串案的出现反映出在专制体制下的人治运作使官员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C项正确。明代监察机构较为完备,但其主要服务于皇权,与行政机构间缺乏有效制衡,导致腐败现象严重,A项错误;材料中贪腐现象与科举制度及程朱理学无关,B、D两项错误。31.(2019·安徽合肥二模)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朝对各地巡视御史制定诸多限制,减少与被监察地方官吏的接触,这一做法有利于巡视御史秉公行使监察职能,提升监察效果,故B项正确。这一做法可减少贪腐现象,但不可能杜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巡视御史巡视地方的限制,没有扩大御史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通过《钦定台规》来限制巡视御史行动,并非监察制度的转型,故D项错误。32.(2019·泸州一模,28)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集权的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答案】A【解析】注意御史纠弹的对象是百官,谏官的谏诤对象是皇帝,材料说的是强化了对百官的纠弹,弱化了对皇帝的谏诤,故选A项。33.(2020·漳州模拟,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论述:秦朝建立之初,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置政务,但也埋下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隐患。汉代内朝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均是为分散相权而做出的制度设计,但相权仍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了丞相制度。可见,丞相制度的废除是君主专制不断发展的结果。示例二:论题: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构成周代制度的基础。论述:井田制是周代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及其土地上的人口均为周天子所有。通过分封制,周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