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2024年高三一轮质检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_第1页
辽宁省部分2024年高三一轮质检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_第2页
辽宁省部分2024年高三一轮质检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_第3页
辽宁省部分2024年高三一轮质检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_第4页
辽宁省部分2024年高三一轮质检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家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决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气充沛,是否与现实距离近,是否

有情趣,是否有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生活等等。

一个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写了几十年还是一个样,写

一百篇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样,哪怕它的题材不一样,乡

村、山川、城市,但从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思想、情调、趣味以及创作手法、技巧

等等,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一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创作的耻辱,在糟蹋自己时

间的同时,也浪费了读者的生命。

一个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在作品中不断自觉超越自己,每写一个作品都有

新的东西,或者是新的语言,或者是新的结构,或者是新的叙事和表达方式。手

法的创新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笔下写的尽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

作家对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各种复杂关系,充满对人类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

一个对现实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对于生活

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这种作家不仅不关心生活,而且也不会读书学习,

因此也不会思考。他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只能称为写作,还不能称为创作。

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应当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

成、相互成就的。一个合格的作家,随时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我们所说的

深入生活,并不是指非得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个乡村待上三年

五年。一个敏感的作家,买菜的时候能从小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饭的时候能从

朋友的交谈中收集素材,甚至一个眼神,一次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用到笔下。

他的思想始终保持在一触即发的状态。往往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细节触发了他的创

作灵感,他便可以开始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地创作。这样的作家,只恨没有足够

的时间来写作,很少有创作枯竭的时候。

创作需要才华,但才华并非灵丹妙药,才华是额度固定的存款,不可能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才可能把才华变成聚宝盆,才可能

凭借才情和勤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才华横溢的作品。

一个高度敏感的作家,他的世界观、精神境界是发展的、进步的、超前的、与众

不同的。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作家,面对生活的时候是

真诚的,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一样是真诚的。他用真诚的文字表现生活,打动读

者。一个作家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也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真诚。他所构筑的世界

哪怕色彩缤纷、奇幻多姿,因为失去了真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小说写得太像小说,是小说的悲哀。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场景是自然而然的,是

浑然一体的。作家笔下的生活,是可以在生活中重新被复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

字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而那些特别像小说的小

说,无处不充满人为的构造,场景、人物和情节如同橡皮泥,他本来想捏一只鸭

或者一只鹅,可态度并不严谨,随心所欲,先捏一个鸭头,再捏一个鹅身,接着

又捏了一个鸡脚,把这三者生硬粗暴地拼接到一起。他主观认为这就是创造,看

似头尾和四肢完整,然而捏出来什么都不是。

故事好找,细节难寻。一个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的作家,写的哪怕是前朝往事,

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笔下的人物考虑,借助现实生活的体验,借助图书和资料,对

故事发生的背景做考古史的研究,还原一种真实,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丰沛

的细节是让人物活起来、立起来的关键因素。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过正常人

的生活,必须依靠细节来支撑。细节,考验一个作家的宽阔、深邃和睿智。一部

宏大的作品想单凭廉价的想象来支撑,那无异于异想天开。

敏感无价,尤其是作家,对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写出元气充沛的作品。

(摘编自李新勇《敏感无价》)

材料二:

生活中的我是敏感的,常常别人的一个眼神就会引起我下意识的反思。其实这不

太好,它让我花费太多心思了。

生活中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特别是引人围观、热闹非凡的事,我内心的触动会更

大,很多事甚至不希望它发生。可是,生活是个大舞台,喜剧或者悲剧每天都在

上演,谁也阻止不了它发生什么。作为作者,特别是喜欢以小小说的形式描摹生

活的作者,这样的敏感有时又是好事,它弥补了我生活的不足,扩大了我体验生

活的外延。我要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放大镜,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究真相背后

的东西,然后揉进自己的思考,把它呈现给读者。如果没有什么感觉,我会把它

们记下来,等着自己静下心,认真思考它的来龙去脉。

小小说是具有新闻性特质的。关注生活,实际上就是关注新闻事件。曾有理论家

定义,小小说是生活的轻骑兵。我想,这样定义小小说的一个特质,是有它的道

理的。关注生活或者说关注现实,小小说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它需要以合

适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这种声音不是还原生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

解,有引人深思的观点,想象和夸张也是必要的,这是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的最

大区别。

生活是复杂的,也是多变多彩的,我们时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多看

到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它常常只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施肥、剪枝,促它

发芽、结果。因此,做敏感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摘编自田洪波《做一个敏感的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只要写的是生机勃勃的新时代,他的作品就会有很高

的情调。

B.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即便写的是古代,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语言、结构、

手法,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认知。

C.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对生活熟视无睹,不关注生活,也不学习思考,尽管

他怀着真诚,他的创作也不会持久。

D.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是生活的有心人,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很少

有创作枯竭的时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世界可以用镜头来还原”,是说敏感的作家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

个世界是真实自然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

B.细节非常重要。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以丰沛的细节,使其笔下的人物

栩栩如生地过正常人的生活。

C.材料二认为,作为小小说的作者,对生活保存敏感有时候是好事,不仅要有

对生活的敏感,还要思考与积累。

D.小小说与新闻报道,都要求关注生活,对生活高度敏感,但新闻报道要还原

生活事件,小小说则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是个敏感的人。薛宝钗过生日,史湘云说台上唱戏的小戏子像林黛玉,

林黛玉觉得贬低了自己,很生气。

B.列夫•托尔斯泰是个敏感的人。俄国的一个真实案件,引起了他的思考,从而

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复活》的创作。

C.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晴,特别注意观

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典型的语言。

D.有经验的司机往往是敏感的人,他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能通过汽车运

行的声音判断汽车各方面的状况。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5.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文学工作者,要关注新时代的生活。请结合材料简述文学

工作者关注新时代生活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橘颂【生】

张炜

劈柴燃烧的声音真好。在这个特殊的月份,屋外比屋内暖和得多,特别是入夜之

后,屋里有些冷。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

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

橘颂跳到铺好的宣纸上,他不得不把它抱到一边去。

蘸饱了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他写了八个字: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署上名字,盖了印章。贴在墙上,退远些看。意犹未尽,再写一张:

①“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橘颂站在刚贴好的大字下面,仰脸看着。老文公念了两遍,对它说:“这是战国

大诗人屈原的诗啊,他在赞美一棵橘树。”

夜深了。难以入睡。老文公发现橘颂今夜像自己,毫无困意。他知道这是为什么

——明天就是那个大日子,河两岸的槐花要开了。

“我们早些睡吧,攒足精神,去看那片槐花。我们不是一直在等这一天吗?”他率

先躺下,拍拍橘颂。

老文公睡着了。

醒来太晚。他对睡眼惺松的橘颂说:“咱们得抓紧点,今明两天有重要的事情啊!”

早餐过后,他去书架上取来请束。看过槐花后有一个重要事项,就是要亲自把它

们交到两人手中。他在请束上填写具体时间:明晚七点。

“走吧,今明两天有我们忙的哩。”他将请束放进内衣口袋,按了按。

一出门就是熏人的花香。“这可非比寻常啊!河边的槐花是有名的,听说那些采

蜜的人,每年春天都来河岸搭帐篷。当然了,这是从前,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

他揪着橘颂的两只胖爪,迈下石阶。

上午十点,多好的太阳,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河北岸,那一片树冠一夜间变得雪

白,银色披挂,堆积得像小山,又像浪涌。

他站在最后一级石阶上,屏住呼吸。“颂啊,你该从背上下来了,你要就近看,

好好看。这是春天的高潮!一个连一个的高潮!前些天咱们看过了迎春、连翘、

桃李、山樱、丁香、梧桐和紫藤!②顺着石墙哗哗流下来的紫藤啊!你得记住!”

橘颂一边走一边嗅,眯起双眼。它轻手轻脚,像惧怕,像害羞,走到一棵高大的

槐树跟前。它仰脸,纵身一跳,向上爬去。它一口气爬到了树顶。

老文公从繁花中寻找它的脸庞。好密的花冠。

“橘颂,你在哪里?”

为了一个盛隆的夜晚,老文公精心准备。这是第一次宴请。他觉得自己正代表亲

人,举行一场迟到的宴会。

赴宴的只有两户,三人。③但这是整个的山村,所有的乡亲。

条件所限,菜肴只能如此。他认为这场晚宴既要丰盛,还要讲究。橘颂从一开始

就参与其中——它在树顶折下一些槐花,当槐花扑扑落地时,老文公就把它们兜

在怀中。

那将在最后作为主菜端上:槐花饼,外焦里嫩,香气扑鼻,微咸,有一点蜜的味

道。

他庆幸自己带来几只高脚酒杯。“我这穷讲究的毛病一辈子都改不了,不过,多

尊贵的客人!”他把杯子找出,擦得程亮。他长时间打量那张桌子:所有的书收

起来,它成为一张长方形餐桌。美中不足的是两端的卷边,这太碍眼。整张桌子

像一个大元宝,更像一张供桌。

“如果没有这两个卷边多好。”他咕哝,前后看,叩打桌面。

只能将就一下了。好在餐具不错。他特别满意的是三叉青铜烛台和一包蜡烛。“我

们今晚要点蜡烛了!”他对橘颂说。

橘颂跳上桌子,嗅着刚铺上的桌布。老文公俯下身子,看到卷边下面有一个木柄。

他扭了一下,卷边活动了——原来可以翻转向下。

“这真是妙极了!”他叫着,拍手。老爷爷真是神人!他怎么知道有一天要改做餐

桌?“一切完美,好极了!”

他把每一道菜肴写在纸上:腌小黄瓜、火腿、香椿鸡蛋、蒲菜汤、煎鱼、炖蘑菇、

肉片白菜。最后:槐花饼。他看着排成诗行一样的菜单,点点头:“不错。”

半下午时分,杯子和白瓷碟一一摆上。一瓶上好的干红、一瓶老酒。五点多钟,

门敲响了。李转莲提前来到,带来几只松花蛋。她要帮厨,老文公说:“这可不

行。您是客人。”

李转莲的另一只手里有个布卷,一直没有放下。

“那是什么宝贝?”

李转莲把布卷放下。随着一点点展开露出了斑斓的颜色——一棵橘树。

大伞一样的树冠,墨绿的叶子,累累硕果缀满枝头,而且是上下左右对称生出。

老文公站在桌前,一直没有出声。橘颂跃上桌子,老文公赶紧将它揽住。他深吸

一口气:“多么棒!这就是我要的那棵橘树!”

李转莲两手合在胸前。

“咱这就贴在墙上!有了它,才是真正的晚宴啊!待会儿我们要敬它一杯!”

他放下橘颂,寻找贴画的地方。它被贴在了墙的正中,桌子对面。

老文公摆好凳子,将五个瓷盘端正一下,又加了白色的餐巾。他去灶屋完成最后

的菜肴,让李转莲坐在桌前。

天就要黑下来,蜡烛插上了青钢三叉烛台。晶莹的杯子和瓷盘映着烛光。

一股香气溢出,李转莲坐不住了。她想推开灶屋,可门是合上的。

“哎呀,太香了!”李转莲在门外喊。老辣拐一手扯着水根,一手提着布袋出现了。

老文公端出一张又大又圆的槐花饼。“老哥啊!”他叫着,放下饼,拍打老棘拐的

肩膀,抚摸水根的头发。

“我没别的好东西,就带来这个吧。”老棘拐打开布袋,取出一串蘑菇,还有一个

很大的玻璃瓶,是一瓶水。

“这是最好的,再没有比它们更好的!”老文公双手捧住。

大家入座。橘颂坐在垫高的子上,在老文公身侧,对面是老棘拐。它和大家一样,

大瓷碟上放了一个小碟,不同的是里面盛满鱼丸。

老文公举杯站起,看着墙上的橘树。烛光闪闪,枝叶摇动,金色的果实一伸手就

能摘下。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在这个槐花盛开的夜晚,④请接受我们——我和橘颂我

们俩的祝福!”

(有删改)

【注】小说《橘颂》讲述了86岁的老文公在冬日将尽之时,为奔赴与故乡春天

的约会,带着名叫橘颂的猫住进祖上留下来的山间石屋,专心整理自己的书稿,

并与石头村留守的村民交往的故事。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写在春寒料峭的夜里,老文公写完大字后依然兴奋得毫无睡意,

以此引出了赏花和宴请这两个主体事件。

B.赏花时,一人一猫沉醉其中,面对如银色披挂、像小山、似浪涌的槐花,老

文公屏住呼吸,橘颂则边走边嗅、爬上树顶。

C.老文公使用“高脚酒杯”“三叉青铜烛台”“白瓷碟”来招待乡邻,既符合他的身份

和性格.也显现出他对宴请的重视。

D.老棘拐登门赴宴,带来普通的蘑菇和水,老文公称赞它们是“最好的”来化解

对方的尴尬.显现出主人的热情周到。

7.对文中标序号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文章”一词为古今异义,“章”与“文”同义,意为“花纹,色彩”,这句

话描绘出橘树色彩斑斓的外在美。

B.句子②中“哗哗”“流”化静为动,赋予眼前紫藤极强的动感,紫藤盛开,如同瀑

布一般壮观,与槐花相映生辉,衬托春景的盛大。

C.句子③中“整个”“所有”突出宴请范围的全和广,与上句的“两”“三”等单薄的数

字形成极强张力,呼应了上文“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

D.句子①中“我们”指的是老文公和橘颂,橘颂参与晚宴准备,有专属座位和餐

具.这些也能引发读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8.准备晚宴的过程中,老文公心情有多重变化,请结合文本梳理。(4分)

9.老文公盛赞李转莲带来的橘树画:“有了它,才是真正的晚宴啊!”请分析作

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

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二年冬十月,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

留之,欲奏为判官。乃曰:“震素不慕荣官,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

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乾化

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奏筑江陵外郭,增广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

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

成元年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贵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

欲攻楚。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若又与楚国交

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忧也。”季兴乃止。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

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

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

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

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

卒。

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因楚王殷以谢罪

于唐,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

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

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属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

不复事人矣。”遂固请退居。从海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I,从海时过其家,

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臣光曰:孙光宪见微而能谏,高从诲闻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国家

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文本二: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

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

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3分)

高季兴既得A三州B请C朝廷D不除E刺史F自以子弟G为之H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意,指生机、活力,与现在所说的“生意盎然”的“生意”意思相同。

B.臣,指让……臣服,与《苏武传》中“空以身膏草野”的“膏”用法相同。

C.属,指嘱托,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的“属‘意思不同。

D.谏,直言规劝,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的“谏”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梁时期,高季昌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让原本凋敝落后的荆南恢复生机,后

野心滋生,实力不断增强,逐渐超出朝廷的控制范围。

B.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

于是大量制造战舰,想攻打楚国,最后被孙光宪劝阻。

C.潘炕罢官时,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

马殷派袁诠率军攻打荆南,高季兴派水军迎战,被击败。

D.梁震因为自己年事已高、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从诲留不

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每年给予他丰厚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

(2)自古有国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

14.高季昌的为政之道与贾谊提倡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组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所知

唐•郑谷

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

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

广群芳谱

宋•刘激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兰诗

宋•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正坐①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②。

江菌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明•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③袖,不作人间脑麝④风。

注释:①坐:因为。②老云霞:菊花。③韩娘:元朝吴仁叔妻,曾题诗回书丈夫,

这里指有才华的女子。④脑麝:龙脑和麝香的并称,泛指此类香料。

15.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诗借对江边兰草念念不忘的描述,巧妙地表现了诗人与兰草彼此心心相通。

B.刘诗写兰花生在幽谷,香气让人忘却污秽,表达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

C.杨诗中兰花不被他花所容,只在雪地里偷偷开放,暗示诗人不为人知的处境。

D.徐诗中诗人眼里的兰花凭一抹清香独占春光,形象生动鲜活,气质超凡脱俗。

16.请分别从炼字和赏析手法的角度,对郑诗和刘诗中的加点字加以赏析,对

杨诗或徐诗中咏物言志的方法进行评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

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2)《〈老子〉四章》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

的道理的句子是“,

(3)贾谊《过秦论》中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

响应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一场城市定向赛在成都举办,比赛需要参赛选手通过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串

联赛事任务点完成任务。“骑单车、坐地铁、赶公交竟然可以参加体育赛事?感

觉就像参加了一场大型城市寻宝游戏。”有参赛者表示,比赛的排名不重要,关

键在于参赛过程,“既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又感受到城市的多彩,可谓①—。”

和常见的竞技赛事、大众健身赛事相比,城市定向赛参与门槛低,兼具挑战性与

趣味性。比赛当天,年轻人都②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装备拿上地图,和三五

好友一起开启一场健身和“寻宝”的论殊旅程;在大街小巷间穿梭,在特色打卡点

留下到访的足迹城市定向赛难度较低,但比赛内容③有飞盘、腰旗、橄榄

球等多项新兴运动,人们在健身同时,还能了解城市的南史文化,各年龄段参与

人群越来越多。

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户外运动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对

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高期待:完成赛事设计的各种任务,既能运动健身,更能

收获一路惊喜和感动。

这种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的城市定向赛是各地政府通过努力优化服

务、巧妙设置项目等方式来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从而推动“体育+”向纵深发展的

重要举措。城市定向赛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

带动了体育产业发展,为全民健身注入了新动能。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20.将文中画横线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

意。(3分)

(二)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下材料节选自《青年报》记者对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民文

学》副主编徐则臣的采访稿)

记者:……文学价值会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失?

徐则臣:……我们都知道的那个观点:文学是人学。人学,人与世界之间可靠的

关系,以及艺术,才是作品永葆青春的法宝。

记者:A你讲得特别好。B我都忘记了,你是北大中文系研究生里的高材生,理

论和实践功底都非常深厚。作家里边,博士硕士教授,高学历和学院派特别多,

不过也有人说,当一个好作家,与学历和教育关系不大,他们举出来的例子是高

尔基、莫言等大家。①_?

徐则臣:车有车道,马有马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就一个好作家,没有包治百

病的良方。我是学院里出来的,受过一定的学术训练,这些学习和训练对我的创

作大有裨益,一是给我一个宽阔和全面的文学史背景,另一个就是培养了我的问

题意识。但这不是成为作家的必然途径。一个人只要足够开放、勤奋,阅读量充

分,能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的路径且有所悟,②_,是不是学院派都不重要。

高尔基我不知道,莫言老师我接触比较多,就举个莫老师的例子吧。有一次我们

聊年轻人的写作,我提到的几位90后作家莫老师都读过;但对莫老师提到的两

位,很惭愧,他们的作品我完全不熟。别人作何感想我不清楚,当时我很震惊,

前辈作家,诺奖得主,③阅读范围都囊括到了90后的最新创作。莫老师

还把这些90后作家的写作面前面几代作家做了比较。这是个日常的小细节,我

觉得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访谈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采访对象,为何《青年报》记者却说“B我

都忘记了”?(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

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五千载

弦歌不辍,中华文明如浩荡江河,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

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

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解析】A项错在“只要……就……”,太绝对。B项错在“他的作品也都有新的

语言、结构、手法”,原文是“或者是新的语言,或者是新的结构,或者是新的叙事

和表达方式”。C项错在“尽管他怀着真诚”,原文是“一个作家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

也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真诚”。

2.A【解析】A项错在“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原文是“作家笔下的生活,是可

以在生活中重新被复制和展示的。作家用文字创作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世界

可以用镜头来还原”,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复制”,是“可以用镜头来还原”,而不是

“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优秀的小说,也不会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

3.B【解析】B项属于作家的敏感,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作家

对生活要有高度的敏感。”A项属于个人性格的敏感。C项属于教师的职业敏感,

对语言的敏感。D项属于司机的职业敏感,对车辆的敏感。

4.①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材料一用“灵丹妙药”“额度固定的存款”“聚宝盆”,

比喻作家的才华,材料二用“一粒种子”,比喻敏感的作家对生活的发现。

②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材料一大量运用正反对比,有段与段的正反对比,

有段内的正反对比;材料二是小小说与新闻报道的对比。

(评分参考:每点2分,方法1分,阐述1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5.①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在作品中不断超越自己。

②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才华横溢的作

品。③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用真诚的文字表现生活,打

动读者。④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发现并使用真实丰沛的

细节。⑤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有自己的见解和引人深思

的观点。⑥对新时代的生活高度敏感,可以使文学工作者发现新闻事件背后的东

西。(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

6.D[解析「化解对方的尴尬”理解有误,老棘拐自然淳朴,并未感觉尴尬。[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7.B[解析]“赋予眼前紫藤极强的动感”错,“紫藤”是老文公的回忆,不是眼前之景。

[含题意图]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8.①面对乡村有限的条件,招待客人的菜肴不够丰盛,他略有不甘,②对于餐桌

的卷边十分不满,但想到餐具足够讲究,他比较满意。③发现餐桌的卷边可以调

节,他惊喜万分,觉得晚宴堪称完美。④收到莲画的橘树,他赞叹、感动。(每点1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强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情感

变化的理解梳理的能力。

9.(6分)①借老文公热情赞美李转莲所画橘树,照应小说的标题“橘颂",也呼应文

本开头对老文公书写屈原(烦》这一情节,让故事更为紧凑集中。②热情赞美橘树,

书写《橘颂》诗句等情节,塑造出老文公这一执求、情系祖居的知识分子形象;借

助橘树画,也让坚守故土的李转莲和老棘拐等人物形象得以凸显。树固守故土,

品质高洁,作者借这一情节升华了热情赞美留守故土、不为物移、善良坚韧者的

精神内涵这一主题。(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10.BFH11.B12.B13.(1)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

处理军府事务。

(2)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按照这样做,怎么还会有灭亡国家、败

坏家门、毁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14.①高季昌的为政之道:安抚百姓,恢复

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②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

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

唐明宗没有答应。

“高季兴”是主语,“既得”是谓语,“三州”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句子结构完整,在

“三州”后断开,即B处;

“朝廷”是“不除刺史”的主语,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作“请”的宾语,前边省略主语“高

季兴”,句子结构完整,在“刺史’后断开,即F处;

“以子弟”是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后接宾语“之”,句子结构完整,在“为之”后断

开,即H处。

故在BFH三处句读。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两个“生意”均指生机、活力。句意:(荆南)才开始有生机/充满生气,生

命力旺盛。

B.错误,用法不同。“臣”意为臣服,名词作动词/“膏”意为使……肥沃,名词的使

动用法。句意: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白白地用身体使草地肥沃。

C.正确。属:嘱托/缀,指写作。句意:(他)将您托付给我/屈原的原稿尚未完成

编订。

D.正确。谏:进谏,直言规劝/挽回。句意: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感悟到过

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错误,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由第三段可

知,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高季兴“欲自入朝”,并没有提及后唐朝廷是否同意,

且言语中并没有说高季兴“欲攻楚”与此事有什么关系。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寝疾”,卧病在床;“命”,任命;“权知”,暂时处理。

(2)“是”,这样;“丧”,毁灭;“何亡国败家丧身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亡国

败家丧身”,“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

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光宪谏曰……季兴乃止”可知,高季昌据荆南

时得以借鉴的治国之道:君主要懂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

从“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

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稷安矣”可知,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

更要根据当代情况,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的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到任之后,看到城

池残破被毁坏,人口凋敝。高季昌于是就安置召集流离失所的百姓,百姓于是都

能够恢复农业生产。开平二年冬季十月,依政人进士梁震经过江陵,高季昌爱惜

他的才能学识,将他留下,想要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判官。梁震说:“我向来不羡

慕荣华仕禄,您不认为我愚笨无知,一定要让我参与谋划议事,(我)仅以平民身

份侍奉在您的宴席之侧就可以了,何必一定在幕府任职。”高季昌十分器重他,

让(他)担任谋士,称(他)为前辈。乾化二年,高季昌暗中有占据荆南的想法,于

是便上奏朝廷请求修筑江陵的外城,把它增加扩大。乾化三年,高季昌修造了五

百艘战船,作为进攻防守的器械。后梁朝廷逐渐无法制约(他)。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听说后唐灭了后梁,为避后唐庙讳,改名为季兴,打

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向高季兴举荐前陵州判官贵平

人孙光宪,(高季兴)让(孙光宪)担任书记一职。高季兴大造战船,准备进攻南楚。

孙光宪劝谏道:“荆南遭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荆南)才开

始有生机。如果又和楚国成为仇敌,其他国家趁我们空虚疲乏之际前来侵犯,这

是非常值得担忧的。”高季兴于是作罢。天成二年春天,高季兴得到三州后,请

求朝廷不要任命刺史,由他自己派子弟去充当,后唐明宗没有答应。夔州刺史潘

炕被罢官,高季兴便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夔州城中,杀死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

后唐明宗大怒,任命刘训担任南面招讨使,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讨伐高季兴。高

季兴向吴国请求教援,吴国派水军来援助他。天成三年春季,楚王(马)殷到达岳

州,派遣六军使袁诠攻打荆南,高季兴凭借水军迎战。高季兴大败,请求讲和。

冬季十二月,高季兴卧病在床,任命他的儿子高从诲暂时处理军府事务。丙辰日,

高季兴去世。

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

臣服于远的国家,这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

应了他的请求。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

兼侍中。高从诲性情通达,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粱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

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老,不能再侍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

诲没能留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

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把政事全部托付给孙光宪。

臣司马光评论说:孙光宪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高从诲听到正确意见能够改

正,梁震成功之后能全身而退,自古以来握有国家大权的人如果能做到这样,怎

么还会有灭亡国家、败坏家门、毁灭自身的祸事出现呢?

文本二:

俗话说:“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

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

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

久,国家安定。

15.C16.去L然而。由上文对兰花盛开和桃李树荫的景象的描写,转入对江

边草的回忆,进一步唤起了对江边芳草的思念和对自己内心深处悸动的渴望。更,

更加。我更加喜爱它细小的叶子能够经受风霜的考验。进一步表达作者对兰花高

洁品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杨诗通过同桃李、菊花、江蒿、圃蕙的对比、反衬,

赞美兰花高洁清雅不俗的品格节操,也表达了作者圣洁高雅的情操品质。徐诗通

过“千红”“脑麝风”来衬托兰花与众不同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它高出于艳俗群花,

也不同于凡世间龙脑麝香等普通香料,表达作者绝世超群的出众才华和自赏守志

不阿的清节傲骨。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暗示诗人不为人知的处境”错误。这里用拟人写出了兰花从冰冻的地面竞相绽

放吐嫩芽的勃勃生机,表现了兰花不畏严寒的品性,抒发了作者的惊喜、赞赏之

情,并非是为了暗示诗人的处境。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却,然而,表转折。诗歌前两句“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意思为我在

转石铺就的小径下,芝兰花朵新鲜盛开,门前的桃树和李树已经长出阴凉的树荫。

描绘了芝兰花盛开和桃李树荫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感叹和思念之

情。后两句内容上进行了转折,“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意思为然

而我却应该回忆起那片江边的青草,此时它们正放飞那一寸心灵,让春烟散发出

来。“却”字,起到转折作用,由上文的描写对象转入对江边草的怀想,在对比中

进一步表达对江边芳草的思念。

更,更加,进一步。“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意思是我知道它有清

香,能够解除污浊,但是我更加喜爱它细小的叶子虽然细弱却能够凌霜不惧。“更”

字点明了兰花经受风霜、抵抗霜寒的特征,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作者对兰花品格

高洁,坚贞不屈品性的喜爱、赞美之情。杨诗:“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

士家”写兰花生来就没有春风桃李般雍容媚俗的美颜娇容,名声远扬在清雅不凡

的处士之家,借桃李反衬兰花。“不容霜节老云霞”,则以菊花来反衬兰花的花香,

突出兰花味觉上的特色。“江菌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意思是说,“江

蒿”“圃蕙”等香草都不能与兰花相提并论,只有具备兰花一样品格的人才能知道兰

花的真正价值。这两句借“江营”“圃蕙”衬托兰花,表明兰花的清高圣洁。本诗托

物咏志,兰花正是作者自己高洁清雅脱俗的品格的象征。

徐诗:“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是说兰花莫要惊异春光不属于你,

你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只此一点便胜过那万紫千红的群花了。通过“千红”衬托兰

花的独有的沁人心脾的幽香,这幽香足以使人洗嚣去尘,清心畅神,这便是它高

出于艳俗群花。“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是说纵使摘下兰花,放在

韩娘贾午的衣袖里,也不同于凡世间龙脑麝香等普通香料的香味。用脑麝之香来

衬托兰花香气的奇香异韵非人间一般花卉可比。本诗托物咏志,兰花正是作者自

赏绝世超群的出众才华,也正是自赏守志不阿的清节傲骨。

17.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下云集响应赢粮

而景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融”“赢”“末”“景

18.①一举两得②跃跃欲试③丰富多彩19.随着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

合,户外运动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人们对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高期

待:完成赛事设计的各种任务,既能运动健身,又能收获一路惊喜和感动。20.城

市定向赛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是各地政府通过努力优化服务、巧妙

设置项目等方式实现的,满足了大众不同的需求,是一项推动“体育+”向纵深发

展的重要举措。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既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又感受到城市的多彩”可知,此处是说

明参加一项赛事就能有产生多种收获,故可填“一举两得”。一举两得:做一件事,

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第二空,根据后文“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装备拿上地图”可知,此处意图表现参赛者

们激动、积极参与比赛的态度,故可填“跃跃欲试”。跃跃欲试:急切地想试一试。

第三空,后文列举了“有飞盘、腰旗、橄榄球等多项新兴运动”的活动类型,意在

强调活动的丰富性,故可填“丰富多彩”。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十分

精彩。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共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成分残缺,“有了更高期待”的主语应是人,此处缺少主语导致主语看似

是前面的“户外运动”,不合逻辑,故此处应改为:人们对体育健身质量也有了更

高期待。

第二处,搭配不当,“既能”与“更能”并非相互搭配的关联词,可将'更能”改为“又

能"。

20.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语段原句中,“这种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的城市定向赛”是定语修饰语

+主语成分,“是”是谓语,“各地政府通过努力优化服务、巧妙设置项目等方式来

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从而推动‘体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定语修饰语+宾

语成分。

因此,若要将整句改写为散句,可将原句中定语修饰语的相关成分拆分出来,作

为单独的分句内容。比如,“这种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的城市定向赛”

可改成主谓宾结构“城市定向赛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各地政府通过

努力优化服务、巧妙设置项目等方式来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从而推动‘体育+'向纵

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可分别根据“各地政府通过努力优化服务、巧妙设置项目

等方式”的方法过程,“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推动'体育’向纵深发展”这两个目的

的不同而进行拆分。

21.①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