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因式分解说课稿_第1页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_第2页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_第3页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_第4页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

用因式分解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标准

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事实上,

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分解因

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解决后续一一

分式化简、解方程、恒等变形等学习的基础,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

效的途径.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第一节《提公因式法》第一课时。学习分解因式一是为解高次方程

作准备,二是学习对于代数式变形的能力,从中体会分解的思想、

逆向思考的作用。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

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

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数学思考:

1.经历观察、发现、类比、归纳、总结、反思的过程,感受整

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互逆变形关系,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

语言表达能力.

2.分解因式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对整式乘法的逆过程的思考

并运用,逆向思考的方法也是我们处理一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而且也是人们发现问题的重要方法.

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2)从提取的公因式是一个单项式过渡到提取的公因式是多项

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和换元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进

一步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并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感受分解因式在

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分解因式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

达,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地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

与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

关键,而学生由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因此我将

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

把公因式提出来。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以及提出公因式

后的另外的一个因式.

(五)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

选择独立思考一一合作交流法.就是让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

的方法学习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

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

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环节:”生活情境,设置悬疑一一复

旧孕新,导入新课一一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一自主小结,深化提

高一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二、学情分析与学生活动安排

(一)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较敏感,并且较易接受,

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

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初二学生对整式的运算比较熟悉,对互逆过程也有一定的感

知。

3、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

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

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如何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学生活动安排

活动1:生活情境,设置悬疑

设置悬疑,以问题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因式分解可以使运算简便,同时起到使知

识进行迁移化归。

活动2:探索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的概念类同于因数分解的概念,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整

式乘法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背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探

索的空间。这个环节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在积极的状态下,用类比

的方法,找到新知生长点,把数的有关知识正迁移到式,由学生自

己给出因式分解的名称,引出课题,显得顺理成章。

活动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理解提公因式法并能熟练地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通

过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深化

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小结与作业。

回顾反思,进一步体会因式分解的提公因式法巩固所学知识并

能自我检测。

三、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设置悬疑

如图,一块菜园由两个长方形组成,这些长方形的长分别是

3.8m,6.2m,宽都是3.7m,如何计算这块菜园的面积呢?

列式:3.7X3.8+3.7X6.2(学生思考后列式)

有简便算法吗?

原式=3.7X(3.8+6.2)=3.7X10=37(m2)

在这一过程中,把3.7换成in,3.8换成a,6.2换成b,于是有:ma

+mb=m(a+b)利用整式乘法验证:m(a+b)=ma+mb

可能有学生会提出把两个小的长方形补成一个大的长方形,那就

更好,或其他的方法,教师都应该及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

(设计意图:设置悬疑,无疑对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

态,以问题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

学生初步意识到因式分解可以使运算简便,同时起到使知识进行迁移

化归。)

(二)复旧孕新,导入新课

L做一做

计算下列各题:

m(a+b+c)=;(2)(a+b)(a-b)=;(3)(a+b)=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2)a-

b=;⑶a+2ab+b=

2.引导观察

(1)观察以上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联系?

(2)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析说出什么是因式分解吗?

像这种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做把这

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可以看出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相反方向的变形,所以需要逆

向思维.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归纳,引出新知

让学生观察多项式:ma+mb(让学生说出其特点:都有m,含有

两种运算乘法、加法;然后教师规范其特点,从而引出新知.)

各项都含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

各项的公因式。(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自己

说,也可尝试让他们取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注意: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

又如:b是多项式ab-b2各项的公因式,2_y是多项式4_2y-

6_y2z各项的公因式

让学生说出公因式,学生可能会说是2或者是_、y、2_、2y、

2_y等,最后一起确定公因式2_y,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公因式的

方法

2.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指出下列各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以抢答的形式)

(l)a_+ay-a(a)

⑵5_2y3-10_2y(5_2y)

⑶24abe-9a2b2(3ab)

(4)m2n+mn2(mn)

(5)_(_-y)2-y(_-y)(_-y)(设计意图: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

课时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肤浅,

对规律的应用生搬硬套,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创设

抢答,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进程,争做课堂的主人)

显然由定义可知,提取公因式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寻找确定

公因式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讨论总结,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⑴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当系数是整数时)

⑵字母取各项的相同字母,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舞(相同

因式的最低次幕)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可把

该公因式提取出来进行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依据:乘法的分配律。

3.例题学习,深化新知

例1分解因式:

1)-5a+25a(2)3a-9ab(3)3pq+15pq

讨论归纳提公因式法的一般步骤;如何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能获得一些初步概念和技能,但

真正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性学习,经

过规范化的示范,就能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正确的计算能力)

例2分解因式:

(1)-ab+2abe-3abe(2)4_-8a_+2_(3)-3ab+6ab_-9aby

先让学生做,教师下去观察并选择有代表性的解答。

教师出示学生的解答,可先让学生自行点评,找出分解因式的

错误,而且这些错误都是以后学生练习中的常犯错误,接着由教师

总结.这样做比教师直接给出可能会更有效。

易出现的错误:(1)符号;(2)项数。(设计意图:先让学

生自己动手做,暴露他们的错误,然后再进行点评,加深他们的记

忆)

注意:提公因式后的项数应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样,这样可检

查是否漏项。

归纳:“首项为负常提负,各项有公先提公”。

课堂练习:1、-4a3+16a2-18a2、3_2-6_y+_

例3探索:2(a-b)2-a+b能分解因式吗?

把问题先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鼓励学生进

行交流探索。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好象没有公因式?此时教师可以适

当地点拨一下。比如可降低难度改为:2(a-b)2-(a-b),然后启

发学生如何转化?从而解决问题。

追问:2(a-b)2-(b-a)3能分解因式呢?

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设计意图:由学生各述己见,

教师不加评定,然后集体总结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从合作

中去感受群体合作的力量,体验展示自我的愉悦。此例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区分方法的差异)

注:n为偶数时(a-b)n=(b-a)nn为奇数时(a-b)n=-

(b-a)n

4.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l)2a_+2ay(2)_2y-_y2⑶a3+2a2-a(4)2mn-6m2n2+14m3n3(5)-

ab2c+2a2b-5ac2

(6)_(a+b)-y(a+b)(7)a(_~a)+b(a~_)-c(_-a)

5.变式训练,扩展新知

A组: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b)2-6a+6b⑵-0.01_3y+o.2_2yz2

⑶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2X3.145+53X3.145+31.45X2.5(设计意图:学习的最终目

的是应用,让学生体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喜悦。)

B组:

分解因式_a-_a-l+_a-2(设计意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让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自主小结,深化提高

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我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设计意图:落实教师主导、学

生主体地位。合作小结既有助于训练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又有助于

学生在归纳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反思自

己学习过程的意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把整节内容进

行梳理,最后老师补充。)

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一般形式,如:ma+mb+mc=m(a+b+c).

这里的字母a、b、c、m可以是一个系数不为1的、多字母的.、

募指数大于1的单项式.

2.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观察、发现多项式的公因式.

3.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取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数取较低的;

(3)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指数取较低的

(4)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

4.初学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最好先在各项中将公因式分解出

来,如果这项就是公因式,也要将它写成乘1的形式,这样可以防

范错误,即漏项的错误发生.

可以用四句顺口溜来总结记忆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技巧.

各项有“公”先提“公”,首项有负常提负.

某项提出莫漏1.

括号里面分到“底”.

(五)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必做题:1.课本第170页第1题

2.练习册相关部分

选做题:问32006-4X32005+10X32004能否被7整除?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六)板书设计

四、教学建议

建议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倡导新型的教学形式一一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达到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真诚的

合作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

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在合

作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指导一一参与”的关系.

建议二:落实好两个概念

1、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是不同的整式变形,

概念的引人应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变形的特点,理解变形的意义,还

应随时回忆这一概念、运用这一概念、巩固这个概念,而不要希望

一蹴而就。

2、公因式的概念的理解。

类比公因数理解多项式中的公因式的概念,它是学习提公因式

法的关键。

教学时,应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

因式,才叫公因式。

公因式找寻的方法可从:系数,相同字母,相同指数的字母最

低值入手。

公因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因式。

建议三:用各种方法因式分解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观察,并充分交流观察的结果,汇

报观察结果后而采取对策,而不应让学生模仿例题,应在实践中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其它建议:

1、数学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尽管没有

专门章节进行训练,但始终渗透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

于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常常是相通的,类比思想可以教会学生

由此及彼,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它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2、运用类比和换元的数学方法,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

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学生在接受提取公因式

法时,由整式的乘法的逆运算到提取公因式的概念,由提取的公因

式是单项式到提取的公因式是多项式时的分解方法,都是利用了类

比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接受新的概念时显得轻松自然,容易

理解,没有斧凿的痕迹.因此数学思想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

讲授融为一体.本节中换元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提取公因

式法分解因式中,m既可以表示单项式,又可以表示多项式;用公

式法分解因式,公式中的a,b也可以表示任意一个代数式.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进行渗透,使换元思想逐步成为学生在恒等变形中的

有力工具,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注重分层教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确保完成《数学课

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

目,扩大因式分解的技巧与能力。

4、提高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情感,唤起某

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若能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

在刚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老师追求的一个目标。何况,

初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激起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去探讨问题,

这是学习成功地一个保障。用因式分解说课稿2

1问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程》,下面开始我的

说课。

2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数学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

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

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

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3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评判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所

以,对教材的分析尤为重要。《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

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此之

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乘法以及因式分解,为本节课学习解一元二

次方程做了铺垫,也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奠定基础。

4教学目标

为了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相适应,更好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

程,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

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逐渐学会在具体情景中从数学的角

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树立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

因式分解法的解题步骤,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

点是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5学情分析

为了保证教学有针对性,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更要对

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九年级学

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

注,有强烈的好胜心,因此我会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

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教法学法

数学是一门发展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好贯彻数学新课标的

要求,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并辅之以问答和讲授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方面,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法。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

代精神。

7教学过程

以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课堂的完美呈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

点,我将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导入

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将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请看

大屏幕,王庄村在测量土地时,发现了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和一块矩

形的土地,矩形土地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矩形土地的长为

80m,工作人员说:“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矩形面积的一半。”谁能

帮助工作人员计算一下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我看到同学们脸上露

出了疑惑的表情,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用因式分解

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这样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可以激发学

生好奇探索、主动学习的欲望。

新授

接下来进入新授环节,此环节我设计如下活动:

我会先带领同学们根据题意列式,同学们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之

上,不难得出a=80a,但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略有难度,因此我会

组织同学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鼓励同学

们采用多种方法就解决问题。讨论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参与同

学们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有的小组用公式法得到答案;有的小组

用的是等式的'性质,但是,考虑不全面,所以错误;还有小组是将

方程转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a(a-80)=0,结果正确。在此活

动中引导学生共同交流,锻炼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上述结论,我会抛出问题:该小组的做题思路是什么?他

们的思路用到我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