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_第2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_第3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_第4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同步练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水浒传》中又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买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瓦长 B.瓦 C.早市 D.农贸市场2.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活”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让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世纪中国的城市画卷呗生动的演绎出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哪一城市市民活动的场景()A.唐都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3.在北宋东京城观光旅游,晚饭后的投宿所在是()A.旅店 B.客栈 C.酒店 D.邸店4.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A.李白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5.《资治通鉴》以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详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下列时期的史实从《资治通鉴》中查不到的是()A.汉代 B.三国 C.唐代 D.北宋6.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了当时的传统节日()A.中秋节 B.元宵节 C.春节 D.端午节7.小明研究的课题有“北宋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中得出他研究的是()A.《春秋》 B.《资治通鉴》 C.《论语》 D.《史记》8.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列哪一选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A.魏晋南北朝、佛教故事 B.唐朝、民族关系

C.北宋、社会风貌 D.明朝、山水和花鸟9.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是()A.《窦娥冤》 B.《牡丹亭》 C.《红楼梦》 D.《西厢记》10.2016年《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评说《资治通鉴》”播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D.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11.词、曲分别是宋朝和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宋朝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B.宋朝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C.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D.“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12.如下哪一不属于宋朝人的生活习惯()A.平常出行大多数人都骑马B.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流行C.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短衣D.南方人爱吃鱼,临安有很多鱼店13.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D.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14.两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①通俗小说频繁涌现②词成为文化主流

③瓦、勾栏兴起④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5.随着城市的繁荣,东京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不绝,还有热热闹闹的“瓦”。下列能够为此提供历史证据的是A.《秋郊饮马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宋墓壁画“宴饮图”16.“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A.饱受流离失所,战乱之苦的煎熬B.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C.陶醉于清新自然的田园野外生活D.生活在国家统一,社会清新的环境17.小明在过春节时高声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史上我国人民过春节的习俗开始于哪个朝代?()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8.对如图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B.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D.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19.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描写开封城时说:“街(东角楼街)南桑家瓦,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由此可知()A.瓦是政府行政办公的场所B.两宋时期教育事业很发达C.市民文化生活很丰富D.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20.北宋著名作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他的代表作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2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文字是一种文化载体。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2)中国古代有两部史学巨著,他们的作者被誉为“史学两司马”。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我国古代哪一部史书的评价?另一本史书成书于何时?何人所著?体裁是什么?(3)唐诗、宋词是唐宋文学的主要形式,唐朝诗人杜甫诗歌成就高超,他的诗被誉为?他被誉为?请写出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的写作风格?(4)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这个时期出现了深受欢迎的四大古典小说,请写出其书名。22.(1)根据上图,说出我国唐朝、宋朝、元朝及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2)指出图一与图三文学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例。23.如图是一幅历史名画(局部),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一带的风光。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画名和作者。(2)画中描绘的北宋都城,当时称什么?今天又称什么?(3)从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有哪些?(4)此画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多方面的情况。试一试,请在交通工具之外另举出三类情况。24.仔细观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此图是我国古代哪幅著名的绘画作品?作者是谁?(2)通过此图你可以了解到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知识?25.北宋时期编年体通史巨著《史记》,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多年的历史

改正2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2)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3)根据材料四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哪一官职?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4)根据材料五清朝雍正时期为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设置了哪一机构?

探究二经济篇(5)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6)根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感悟篇(7)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7.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材料二中图一“交”是世界上最早纸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它的作者是谁?(3)根据材料三,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归纳材料一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3)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4)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5)作为世纪的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29.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

步骤一文化典籍(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

名称: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图三:________

步骤二作品欣赏

材料一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

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写出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3)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示意图。

步骤三感悟历史(5)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丰富的市民生活】

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悠久的传统节日】(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A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B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中秋节

【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二: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人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人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如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B2.B3.D4.C5.D6.C7.B8.C9.A10.A11.D12.A13.D14.D15.C16.A17.B18.D19.C20.C21.(1)甲骨文。(2)《史记》;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3)诗史;诗圣;豪迈奔放,激情洋溢,大气磅礴,是豪放派词作代表。(4)《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22.唐朝:诗歌;宋朝:词;元朝:元曲;明清时期:小说。图一如李白;图三如关汉卿。23.(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2)东京。开封。(3)车、船、轿、牲畜等。(回答三种即可)(4)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建筑艺术、民俗风情。24.(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2)北宋时期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25.将《史记》改为《资治通鉴》。26.行省制度。科举制;进士科的创立。丞相。军机处。曲辕犁或筒车。宋词、元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才能以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将其解决,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27.(1)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2)四川地区。

张择端。(3)商业繁荣(或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