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详细知识点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 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5.人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地面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从事劳动→大脑发育→语言文字→人类社会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1)内生殖器:包括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2)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1)内生殖器: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宫:胎儿发育的场所;(2)外生殖器:即外阴;阴道:精的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3.生殖过程:(1)生殖细胞包括精和卵细胞。精: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似蝌蚪,有尾巴,能游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2)受精:精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一个的发育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部位在输卵管。(3)怀孕:精与卵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高宫,最终植入宫内膜,这就是怀孕。怀孕的场所在宫。胚胎发育的场所: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一▶胚胎一▶胎儿一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胚胎在宫里的发育:胎儿生活在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5)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三、青春期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注意:(1)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2.既能构成细胞糖类(包括淀粉):主要功能供能又能提供能量的脂肪(如动植物油):主要功能备能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3.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1)水:约占体重的60~70%作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2)无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一些疾病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或妇女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易得呆小症④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⑤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4.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1)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缺乏症:皮肤于燥、夜盲症、干眼症(2)维生素B:来源: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3)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症:坏血病(既:皮下、牙龈出血)(4)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缺乏症:佝偻病(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5.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来源:粗粮、蔬菜、水果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先分解成小分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2.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可分为(唾液腺、胰腺、肝脏)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1)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唾液消化淀粉);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泌胰液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2)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3.消化道作用:(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③胃(主要作用:暂存食物、也可消化和吸收)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十二指肠):(作用: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面积大②消化液多(3种)(肠液、胰液、胆汁)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5—6米长;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有各种消化液,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含量也最多。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粪便,也可⑥肛门(排出粪便)的是大肠;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咽、食道。5.消化方式①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消化等②化学性消化→分泌消化酶把大分物质→小分物质6.消化过程: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氨基酸甘油+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7.小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营养物质开始消化部位完全消化部位参与的消化液最终产物口腔唾液、肠液、胰液葡萄糖蛋白质胃胃液、肠液、胰液氨基酸胆汁、肠液、胰液甘油和脂肪酸注意: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叫做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其作用是乳化脂肪。肝炎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否则会消化不良。原因:肝脏分泌的胆汁较少,不能把脂肪分解为脂肪微粒,使得脂肪在体内难于消化。三、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1)每天均衡的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第三章人体的呼吸5.吞咽与呼吸的关系:肺肺胸廓容积增大);呼气时呼吸肌都舒张(此时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减小)。b呼气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出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注意: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4.人体0,最多的部位是肺泡,二氧化碳最多的部位是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源头)。5.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6.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有效措施。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2.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并将其静置一段时间,会发现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共分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3.血液各成分的功能:(1)血浆:90%的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它富含血红蛋白(红色),血红蛋白含铁,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有细胞核,呈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包围吞噬病菌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3)血细胞与人体健康血细胞正常值症状补充红细胞低于缺铁性贫血铁和蛋白质血红蛋白低于缺铁性贫血铁和蛋白质白细胞高于炎症血小板低于伤口血流不止4.血液的作用: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2.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3.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4.三种血管间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前面是动脉后面是静脉)5.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6.人皮肤下的“青筋”是静脉,可进行静脉注射(即输液)。中医上“切脉”所摸血管为动脉①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导致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②管壁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数量多,血流速度慢、分布广。8.分析下列情况是哪种血管受损:(1)血液少量渗出——毛细血管受损;(2)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动脉受损;(3)缓缓地流出暗红色血液——静脉受损。9.三种血管的综合比较:类型血流方向管壁管腔弹性血液流速动脉血液流出厚小大快静脉血液经过薄大小慢毛细血管血液刘进极薄极细无极慢三、输送血液的泵一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肺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左心室(2)两种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瓣(3)与四个腔相连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4)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其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壁右心室壁厚。(5)心脏内部血流方向:心房→心室→动脉(6)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2.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3.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人体中有三种瓣膜:动脉瓣、静脉瓣、房室瓣,其中名称与位置一致的瓣为静脉瓣、房室瓣,而动脉瓣并不在动脉里,而在心脏里。1.血型是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的,他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0型四类型,这就2.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3.血型鉴定中,只与A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B型血,只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A型血:若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血液是AB型血,都不凝集的血液是0型血;紧急情况下,可接受任何ABO血型血的是AB型血,可给任何ABO血型人输血的是0型血。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泄的途径有:呼吸、排汗和排尿。3.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5.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6.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原尿。人体每天形成180升原尿。7.原尿与尿液相比,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大分蛋白质。8.尿液的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9.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是小动脉。的方式L排遗: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排便11.排泄三途径:①皮肤:可以排汗(水、无机盐、尿素)②呼吸系统:可以排CO₂、水③泌尿系统(最主要):可以排尿(水、无机盐、尿素)12.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1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体有2个肾。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包括大约1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其中③④⑥三个结构(写序号)合称为肾单位(2)人体内约有200万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3)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4)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动脉血。②出球小动脉两端连的都是③肾单位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静脉血④从肾静脉流出的血的特点:含有尿素最少(最干净)的静脉血.16.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小分物质(⑦水⑧无机盐⑨葡萄糖⑩尿素)被过滤到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大分物质血细胞和大分蛋白质未被过滤(体积太大)盐)被重吸收,而无用成分(少量水、部分无机盐、全部尿素)经肾小管后形成尿液17.若尿中发现血细胞或蛋白质则是肾小球病变;若尿量突增则可能是肾小管病变18.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分:成分最多最全的液体是血浆;蛋白质极少或无其它成分都有的是原尿成分最少最简单的液体是尿液(没有蛋白质(未被过滤)和葡萄糖(被重吸收)19.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囊;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管20.尿中尿素浓度比原尿高(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尿素量不变,从而使尿素的浓度升高)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视觉中枢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明亮环境中,瞳孔缩小;黑暗环境中,瞳孔放大。4.眼球的结构外膜:角膜和巩膜一眼球壁-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折射光线)(1)眼球中的成像部位:视网膜(2)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3)近视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佩戴凹透镜矫正。(4)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P82)5.耳的结构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耳〈中耳:鼓膜、听小鼓(传导和放大声波)鼓室:内有咽鼓管连通咽和鼓室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与维持身体平衡和晕车有关)6.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7.①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免损伤鼓膜②鼻、咽、喉感染易引起中耳炎,原因: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③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冷觉、热觉、痛觉、触觉、压觉。④舌尖对甜味味敏感、舌根对苦味味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敏感。8.感觉形成的部位:在眼球的视网膜形成的是物像,而不是视觉;在耳朵的耳蜗是把外界的震动变为神经兴奋,而不是听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位觉感受器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外耳(外耳道咽鼓管鼓膜由鼓室通向咽听小骨鼓室传递声音并把振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产生振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二、神经系统的1.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2)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做脊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做脑神经。(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4)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5)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6)小脑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7)脑干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8)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神经元(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2)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差别是神经细胞有突起。(3)神经细胞的突起有两种,短突起叫树突,长突起叫轴突。(4)神经元的功能:接受信息,传出信息。(5)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3.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3)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