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古回首杏雨西湖边纸伞朦胧间洒下阴影一片眉眼低垂微敛风声掠过指尖素衣映湖中月水光潋滟把盏笑谈世间酒色清浅琴音何处寄流星泯灭光阴琉璃月下冰冷的空气檐下花灯熟悉记忆风动烛火似已熄怀念忘川夜空中流萤登岳阳楼杜甫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口。这个转折口便是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比较一下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巨大的差别,在中唐诗歌中,盛唐那种浓烈的理想消退了,人间的艰辛代替了理想色彩,中年的思虑送走了少年情怀。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导入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被人誉为“”。子美诗圣李杜诗史“三别”“三吏”杜工部少陵野老代表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诗歌的主要思想: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背景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置身诗境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初知意象从首联,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昔闻:渴望向往已久今上:如愿以偿甚喜表达了诗人往昔对岳阳楼的向往与眼前登楼的喜悦之情。感知·鉴赏【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现在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手法——今昔对比颔联哪两个字用得好?感知·鉴赏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洞庭湖把吴楚大地分东南隔开,天与地在湖面上日夜荡漾漂浮。“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手法——想象,夸张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炼字题答题方法:

字义——结合句子分析——诗人情感感知·鉴赏感知·鉴赏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没有一点音讯,年老体弱陪伴我的只有一叶孤舟。

“无一字”:诗人漂泊西南十数载,与家中亲人失去联系,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老病”:诗人时年57岁,身体一直衰弱不堪,而眼前又是如此的孤独无依。此句由景入情,写自己眼前的悲苦处境。

诗人的孤寂与上联洞庭湖的雄伟壮阔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写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苦心情。诗人为何“涕泗流”?感知·鉴赏【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心忧国难涕泪交流。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涕泗流年老多病孤独无依战争不止国家多难个人悲苦忧国忧民感知·鉴赏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个人景况国事艰难忧国忧民

意境阔大宏伟,风格沉郁顿挫、胸怀博大深沉交代背景气势宏大孤独凄凉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对联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情感小结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岸边的细草,一艘竖着高高桅杆的船孤独的在夜里停泊着。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犹如垂向地面;而银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不停流逝。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我年老衰弱,想必也该退休了。如今,我的随处飘零像什么呢?活像是天地间孤苦的沙鸥。对比赏析旅:是旅居之意。

1、通过“旅”字看背景:

在公元764年,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五律《旅夜书怀》即作于765年秋在渝州(今重庆)到夔州的途中,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表现了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情怀。对比赏析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前两联写景,以哪些意象来写“旅夜”的?

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特点旅夜:凄冷寂静画面:雄浑阔大3.前两联写景,意境有什么特点?对比赏析

4.颔联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分析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的孤独和渺小。这是采用了以

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对比赏析

5.诗中哪些诗句是写“书怀”的?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志向,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官应老病休”,更是反语,显出悲愤的心情。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尾联以沙鸥自比,即景自况,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