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九省通 用) 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新高考九省通 用) 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新高考九省通 用) 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新高考九省通 用) 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新高考九省通 用) 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新高考九省通用)2024年新高考语文押题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出正闺①,刖跪②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公曰:“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卑百姓以守宋庙。今见我于川疏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忍焉。臣闻之,下无直外,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今君有失行,而刚跪有直拜,是君之福也,故臣來庆。请贫之,以明君之奸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于是令刚耻信资无正,时朝无事。景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国家战?”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嗜,上无闻则谓之杂;乖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入者哉!”(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大宗咸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大宗知其若此,舟兄人奏事,必欲颜色,异闻读诗,如政教得失。实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王珪对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陛下开圣虑,纳刍菟。愚臣处不讳之朝,实忍怨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诸官随入,预闻政事。贞观二年,大宗谓侍臣曰:“明主思坦而益善,暗主扶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夺,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虞世基位居宰错,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太宋曰:“公言是也。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注]①正因:宫中的小门。②用疏:断足的人。古代受削刑的人多毁役看守官门,文中即指守门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治A天下者B非用C一士之言也D固有E受F而不用G恶有拒H而不入者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文中指坚持,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囧”意思相问。B.藉,文中指凭借。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薪”意思不同。C.刍荛,指割草砍柴或割草砍柴的人,多用于自谦,文中指粗浅露陋的意见。D.矜,文中指夸耀,与李密《陈情表》中“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公行为不当,川跪规劝,景公感到差惭而不去上切,晏子却认为别跪敢于直言是国君的褥分。于是景公下令加倍贫弱川隐,并免除了他的赋税。B.在晏子看来,因君居于朝廷之上对下成严,臣下就不进言,那么君王就听不到,在下位的不说话。在上位的听不到,上聋下哑,会妨害国家治理。C.王珪认为,国君听从规谏就会圣明,现在太宗广开言路,他愿意竭尽所能。太宗赞同,下令以后宰相进宫商量国家大事,让谏官跟随,参与政事。D.隋炀帝昏庸,虞世甚身为宰相,不敢直言进谏,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该尽的责任。太宗始终认为,赏世基罪恶深重,应该和阶场帝一同彼处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级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2)每见人类事,必假颜色,贫闻谏诤,知政教得失。14.如何“进谏”和“纳谏”、?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10.(3分)BDG11.(3分)A(A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为“本来”,意思不同;B项“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藉”意为“垫着”;C项解说正确;D项“犹蒙矜育”中的“矜”意为“怜悯、同情”。)12.(3分)D(“太宗始终认为”有误)13.(8分)(1)(4分)明智的人揣测君王权衡时势,调和那缓急处置适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译出大意给2分;“度”“宜”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4分)每当见到有人陈述事情,一定给予和悦的脸色,希望听到直言规劝,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译出大意给2分;“颜色”“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3分)①臣子权衡时势,敢于直言;②君主营造宽松的环境,反省短处,虚心纳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不劝谏就危害君王,坚持劝谏就会危害自身。明智的人揣测君王权衡时势,调和那缓急处置适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所以对国家来说国家不受危害,对自身来说自己不会危险。景公大白天披散着头发,驾着六匹马的车,驰出宫中的小门,刖跪击打景公的马使车子返回,说:“你不是我的国君。”景公羞惭而不上朝,晏子进宫请见,景公说:“我靠您和各位大夫的辅助,能够率领百姓敬守宗庙,现在被刖跪羞辱使国家蒙受耻辱,我还能够跟诸侯并列吗?”晏子回答:“您不要厌恶这件事。我听说,下面没有直言规劝的话,上面就有昏庸的君主;百姓有很多不敢直说的话,君主就有骄横的行为。现在国君有错误的行为,而刖跪有直言规劝的话,这是国君的福分,所以我前来庆贺。请赏赐他,来表明国君喜欢善行;礼遇他,来表明国君接受谏言!”于是下令加倍给刖跪钱財并免征赋税,一时朝野平安无事。景公说:“居于朝廷之上对下威严,那么对国家有什么妨害呢?”晏子回答:“居于朝廷之上对下威严,那么臣下就不说话,臣下不说话,那么君王就听不到。在下位的不说话就叫作哑巴,在上位的听不到就叫作聋子;上聋下哑那么不是妨害治理国家是什么?治理天下,不是听用一个人的话,当然有听了而不采用的,哪里有拒绝而不听的呢?材料二: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进见的百官,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当见到有人陈述事情,一定给予和悦的脸色,希望听到直言规劝,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忠臣。”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君主和臣子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才可以安定。”王珪回答:“木头经过墨线的比量就能锯直,国君听从规谏就会圣明公陛下开启圣明的恩肃,采纳我等粗浅时见,、我处在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意竭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1商1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入,参与听闻政事。贞观二年,太宗对侍臣说:‘坚朋的君主反省短处更加贤明,昏庸的君主掩饰短处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夸耀自己,维护短处拒绝纳谏,:真之实在难被冒犯忤逆。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算不上大罪。等到炀帝被杀,世基该一同被处死吗?”杜如晦回答了“虞世基身为宰相,处在应当说话的地方,竟然没有一句话进谏,的确也应该被处死。”太宗说:“你说得对。炀帝难道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罪恶累积灾祸太多,导致灭亡的吗!”(新高考九省通用)2024年新高考语文押题卷2(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天兴初冬十二月,车驾东狩。明年春正月,京城西面元帅崔立①劫杀宰相,送款行营。群小献谄,请为立建功德碑,以都堂命召公为文。喋血之际,翟奕辈恃势作威,颐指如意,人或少忤,则横遭谗构,立见屠灭。公自分必死,私谓好问言:“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贻笑将来,不若死之为愈也。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言:“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城中人百万皆有生路,非功德乎?”公又言:“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丞相之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为后人所信者?”问答之次,辞情闲暇。奕辈不能夺,竞胁太学生托以京城父老意而为之。公之执义不回者盖如此。(节选自元好问②《内翰王公③墓表》)材料二:连延数日,又被督促。知不能辞,即略为草定,付裕之。一二日后,一省卒来召云:“诸宰执召君。”余不得已,赴省。酒数行,裕之倡曰:“作郑王碑文,今夕可毕手也。”余曰:“有诸公在,诸公为之。”王丈谓余曰:“此事郑王已知众人请太学中名士作,子如坚拒,使王知诸生辈不肯作,是不许其以城降也,则衔之刻骨,缙绅俱受祸矣。是子以一人累众也。且子有老母在堂,今一触其锋,祸及亲族,子熟思之。”余惟以非职辞。久之,且曰:“余既为草定,不当诸公意,请改命他人。”诸公不许,促迫甚。余知其事无可奈何,则曰:“吾素不知馆阁体,今夕诸公共议之,如诸公避其名,但书某名在诸公后。”于是裕之引纸落笔草其事。王丈又曰:“此文姑使裕之作,以为君作又何妨?且君集中不载亦可也。”余曰:“裕之作正宜,某复何言?”碑文既成,以示王丈及余。信之欲相商评,王丈为定数字。其铭词则王丈、裕之、信之及存余旧数言。其碑序全裕之笔也。时夜几四鼓,裕之趣曹益甫书之,裕之即于烛前焚其稿。(节选自刘祁《归潜志·录崔立碑事》)材料三:又按《金史》言‘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亦是惑于刘祁之说,廷堪又驳之,谓当时立碑撰文,不过畏崔立之祸,非必取文辞之工,既有京叔属草,已足塞立之请,何取更为之云云。(节选自凌廷堪《元遗山年谱》,有删改)【注】①崔立:金末大将,金哀宗天兴元年被任命为京城西面元帅,后发动兵变,拜为左丞相,自称尚书令、郑王。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人。③王公:王若虚,字从之,金末元初人,累官翰林直学士。材料二中的“王丈”是对王若虚的尊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学士代王A言B功德C碑D谓之代王言可乎E且丞相既以F城降G则朝官皆出H丞相之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文中指意料,料想,与《苏武传》中“自分已死久矣”的“分”意思相同。B.贻,文中指遗留,与韩愈《师说》中“作《师说》以贻之”的“贻”意思不同。C.夺,文中指使之改变,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勿夺其时”的“夺”意思相同。D.趣,文中指催促,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的“趣”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城西面元帅崔立趁着皇帝外出狩猎的机会劫杀宰相,献出京城向敌人投降,翟奕等卑劣小人竟要为崔立树立功德碑。B.材料一中,王若虚面对翟奕等人表现得从容安然,刻画出执义不回、宁死不屈的形象;与材料二中他的形象并不一致。C.材料一中,写功德碑文一事并没有牵涉元好问;而材料二中,元好问先是要求刘祁写成碑文,而后更是亲自撰写碑文。D.材料三中,凌廷堪并不相信《录崔立碑事》中的陈述,并认为《金史》中相关的一些记载也是受到了刘祁说法的蒙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颐指如意,人或少忤,则横遭谗构,立见屠灭。(2)则衔之刻骨,缙绅俱受祸矣。是子以一人累众也。14.请结合材料,推断刘祁作《录崔立碑事》一文的意图。(3分)答案:10.(3分)BEG【解析】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丞相之门。11.(3分)C【解析】“勿夺其时”的“夺”指丧失,耽误。12.(3分)A【解析】“趁着皇帝外出狩猎的机会”理解不当,车驾东狩,指金哀宗因蒙古军南下而逃离汴京。13.(1)(4分)(翟奕等)只用面颊示意指使人就都能称心顺意,他人稍有触犯,就惨遭谗害诬陷,立刻被杀害。(“颐指”“忤”“谗构”“见”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颐指:用面颊示意以指使人,形容傲慢的神气。忤:违逆,抵触。横遭:谓惨遭。谗构:谗害构陷。见:表被动。(2)(4分)那么(郑王)会对诸生极其怀恨,士大夫们都要遭受灾祸了。这样因为你一个人将连累众多人。(“衔”“缙绅”“以”各1分,句意1分)【解析】衔:怀恨在心。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多指恩怨、仇恨很深,牢记不忘。缙绅:即“搢绅”,插笏板于绅带间,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引申指士大夫。以:因为。14.(3分)示例一:还原真相,揭露元好问、王若虚的本来面目(1分),在替崔立作碑文一事上为自己辩解(2分)。示例二:捏造事实,把祸端转嫁给元好问、王若虚(1分),在替崔立作碑文一事上为自己开脱(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创作意图,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考生首先需明确“作碑”一事之于相关人等的利害关系,以及材料一墓表、材料三年谱两类文体的特征,继而站在刘祁的立场上做出合理推断。【参考译文】材料一:天兴元年冬天十二月,金哀宗离京东逃。第二年春天正月,京城西面元帅崔立劫持杀害了宰相,到蒙古军行营投降。一帮小人奉承谄媚,请求为崔立树立功德碑,以尚书省的命令召王若虚撰写碑文。血流成河之时,翟奕等人仗势作威,只用面颊示意指使人就都能称心顺意,他人稍有触犯,就惨遭谗害诬陷,立刻被杀害。王若虚估计自己必死无疑,就私下对元好问说:“现在召我撰写碑文,我不听从就会被杀,但写了就丧失名誉、节操,给后人留下笑柄,不如死了为好。虽然如此,我还是姑且把道理向他们讲明。”于是王若虚就对翟奕等人说:“丞相的功德碑应当针对什么事来行文?”翟奕等人发怒说:“丞相献京城投降,让一百多万城中人得以存活,这不是功德吗?”王若虚说:“翰林学士职责是代君王行文,把写功德碑文说是代君王行文可以吗?况且丞相既然献城投降,那么朝廷的官吏都出自他的门下,自古以来哪里有门下人为主帅歌功颁德而让后世可相信的吗?”对答之间,王若虚话语和情态始终从容安然。翟奕等人未能使他改变不写碑文的意愿,最终假托京城百姓的意愿胁迫太学生撰写了碑文。王若虚认为合理的该做的事,就坚持而不肯依从别人改变,大概就是这样。材料二:拖延了好几天,我又被催促。我知道无法推辞,就粗略地写了个草稿,交给了元好问。过了一两天,尚书省的一个差役来召我说:“各位宰执召见你。”我不得已,就去了尚书省。酒过数巡,元好问首先对我说道:“撰写郑王功德碑文,今晚可以完成了。”我说:“诸公都在,那还是由诸公写吧。”王若虚对我说:“这件事郑王已经知道京城父老请太学中的名士来撰写,你如果坚持拒绝,让郑王知道诸生不愿意撰写,就是不赞成他献城投降,那么郑王会对诸生极其怀恨,士大夫们都要遭受灾祸了。这样因为你一个人将连累众多人。况且你母亲健在,现在一旦触犯他的锋芒,灾祸将牵连亲族,你要仔细考虑清楚。”我只好以非职责所在来推辞。过了好久,我姑且说道:“我已经写好了草稿,可不合诸公心意,还是请诸公改令他人来写吧。”诸公不答应,越发催逼。我知道这件事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说:“我向来不熟悉馆阁体,今晚诸公共同商议撰写,如果诸公要避开这声名(隐去名姓),只要将我署名在诸公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元好问取纸下笔叙写郑王之事。王若虚又说:“这篇碑文姑且让元好问撰写,就当作你写的又何妨?况且以后你的文集中不收录就行了。”我说:“由元好问来撰写正合适,我还说什么呢?”碑文写成后,元好问拿来给王若虚和我看。麻信之要想大家一起商定,王若虚又改定了几个字。铭词则是由王若虚、元好问、麻信之共同完成的,并保留了我旧作中的几个字。而碑序全出自元好问的手笔。这时候已是夜里接近四更天了,元好问催促曹益甫抄写了一份,(抄好后)在烛火上把原稿烧成灰烬。材料三:再考证《金史·王若虚传》中所言“元好问对刘祁所写心里觉得不满意,就亲自撰写碑文”,也是被刘祁《归潜志》中的说法蒙蔽了,廷堪我又要予以驳斥,我以为当时立碑撰文,不过是畏惧崔立之祸罢了,不是一定要文章写得多么精妙,既然刘祁起草好了,已经足以满足崔立之请,何必再去修改呢?(新高考九省通用)2024年新高考语文押题卷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罪大A恶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期,约定,与《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的“期”意思不同。B.嘉,赞许,与成语“嘉言懿行”的“嘉”意思不同。C.录大辟囚,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犯人进行复核审查的制度,大辟即死刑。D.贼,揣测,与《人皆有不忍之心》中的“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登基之初,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朝廷出现了不同意见,而魏征认为应以宽厚仁慈为本,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在刑法方面格外谨慎。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很多佳话,如登基之后四年间才总共有二十九人被判处死罪,如太宗亲自过问案情,因同情而放了近四百死囚犯暂时回家。C.欧阳修认为应该对君子讲信义,但有的时候君子也很难做到为了信义而赴死;应该对小人施加刑罚,尤其是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定成死罪的囚犯。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有悖于圣人常法。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14.欧阳修对“太宗纵囚”一事持否定态度,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理由。(3分)10.BDF【解析】原句标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11.D【解析】“贼其君者也”的“贼”是伤害、残害的意思,与文中的“贼”含义不同.12.B【解析】“登基之后四年间”错,应是贞观四年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13.(1)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译出大意给2分;“再”(两次)、“喑哑”(不再发表意见,有苦难言不作声)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译出大意给2分:“是以”(因此、所以)、“干”(求取、钓取、沽取)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①不近人情:君子难以做到,小人却做到了。②动机不纯:太宗是借此来求取名誉,而不是施恩德。③不符事理:六年都没有感化坏人,而一天的恩德就感化了。【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凭借英勇神武平定天下,但他天性仁爱宽容。刚即皇帝位时,有人劝他用严厉的刑法整肃天下,魏征认为不可以,趁机向太宗上奏王道应以仁爱恩德为根本,太宗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于是用宽和仁厚来治理天下,但在刑法方面格外慎重。贞观四年,天下被判处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太宗亲自讯察囚犯,同情犯了死罪的囚犯三百九十人,放他们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来接受刑罚;到了(约定的)期限,囚犯都来到朝堂,没有晚回的,太宗赞许他们诚实守信,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然而太宗曾经对群臣说:“我听古语说:‘一年中两次赦免犯人,好人不再发表意见。’我拥有天下之后不曾多次赦免罪犯,是不想诱导人们对犯法免罪心存侥幸啊。”自从房玄龄等人修订律、令、格、式后,整个太宗年间,一直沿用没有什么变更修改。材料二: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大到极点,这又是小人中最严重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特别难以做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讯察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己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最终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晚回的。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所以出现了像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这样做,是他用来求得这种声誉的手段啊。”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去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己回来一定能够获得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后又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通行不变的法律吗?不能作为通行不变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吗?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新高考九省通用)2024年新高考语文押题卷4(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若不可讳而不起此病也。仲父亦将何以诏寡人?”管仲对曰:“微君之命臣也故臣且谒之虽然君犹不能行也。”公曰:“仲父之命于寡人,寡人敢不从乎?”管仲摄衣冠起,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于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公喜宫而妒,竖刁自刑而为公治内。公子开方事公十五年,不归视其亲。齐、卫之间,不容数日之行。臣闻之,务为不久,盖虚不长。其生不长者,其死必不终。”桓公曰:“善。”管仲死,已葬。公憎四子者,废之官。逐堂巫而苛病起兵,逐易牙而味不至,逐竖刁而宫中乱,逐公子开方而朝不治。桓公曰:“嗟!圣人固有悖乎!”乃复四子者。处期年,四子作难,围公一室,不得出。有一妇人,遂从窦入,得至公所。公曰:“吾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不可得,其故何也?”妇人对曰:“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四人分齐国,涂十日不通矣。公子开方以书社七百下卫矣,食将不得矣。”公曰:“嗟兹乎!圣人之言长乎哉!”乃援素憾以裹首而绝。(节选自《管子·小称》)材料二: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微君之命A臣也B故C臣D且谒之E虽然F君犹不G能H行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摄,文中指整理,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摄乎大国之间”的“摄”词义不同。B.窦,文中指孔穴、洞,与《幼学琼林》中的“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窦”词义相同。C.书社,古制二十五家立社,登记社内人名谓之“书社”。文中指按社登记的人口、土地等。D.冠,文中指帽子,与蒲松龄《促织》中的“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的“冠”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竖刁、易牙、开方等人为了迎合齐桓公的喜好而不择手段,所作所为违背了人之常情,所以管仲提醒齐桓公要远离他们。B.管仲认为竖刁、易牙、开方等人的作假不可能持久,掩盖虚伪也不会长远,他们很快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后来果然应验。C.开方本是卫国公子,他隐瞒身份,隐藏在齐桓公的身边,身在齐而心在卫,最后一举作难,瓜分齐国,为卫国获得利益。D.对于管仲的话,齐桓公经历了由坚信到怀疑,到肯定的过程,他为怀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他忍饥挨饿,自尽而亡。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仲父之病病矣,若不可讳而不起此病也。(4分)(2)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4分)14.材料二中,苏洵对于管仲有什么看法?(3分)10.(3分)BEF11.(3分)D(“额手称庆”形容人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的兴奋和喜悦的神态。与“弹冠相庆”意义完全不同。)12.(3分)C(从前后文看,公子开方并未隐瞒身份)13.(4分)(1)仲父你的病很严重了,如果不讳言,你这病是起不来了。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第二个“病”“不起此病”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4分)(2)管仲难道以为自己临终前的几句话可以捆住齐桓公的手脚吗?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絷”和反问句式,每译对一处得1分。14.(3分)①管仲建议齐桓公远离竖刁、易牙、开方等人是没有意义的;②管仲应该在临终前为齐桓公选好自己的接班人。③管仲没有认清齐国的根本问题,高估了齐桓公。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新高考九省通用)2024年新高考语文押题卷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趨然①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选自《古文观止》)材料二: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节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注】①趨然:超然远去的样子。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谋之A一不见B用C则安知D终不复用也E不知F默默以待G其变H而自残至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文中指思想主张,与班固《苏武传》“具自陈道”中的“道”意思相同。B.穷,文中指不得志的困境,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不同。C.量,文中指气量、肚量,与贾谊《过秦论》“比权量力”中的“量”意思不同。D.太史公,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专职记录古代官方史料,文中指司马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最终能施展才能的不到万分之一,因当时主客观条件下,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B.孔子没有遇到尧舜那样的圣君,但遍游天下想勉力扶助诸侯,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贾谊得遇明君却未能施展才华。C.作为洛阳的一个年轻后生,贾谊不善逆境中生存,皇帝不信任、大臣猜忌时就痛哭流涕,心绪紊乱,忧郁愤懑,甚至产生退隐想法。D.根据贾谊的说法,如果汉文帝推行其主张、在朝中重用他,国家会取得很大成就,而事实恰恰相反,贾谊最终因失志忧伤意外早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2)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14.在苏轼、欧阳修看来,贾谊要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主观上他该怎样做?客观上又该具备怎样的政治环境?请简要概括。(3分)10.(3分)CEH(每选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正确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解答本题,需大致弄懂文意,再结合一些文言知识。这几句指出了贾谊不被重用的主观原因,没有学会等待时机而自残。“不见用”“终不复用”是两个被动句,两个被动句需独立成句;不懂等待时机和自残之间需断开。故选CEH。11.(3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具自陈道”中的“道”意思是“说、说明”,与文中意思不同。B项,“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是“陷入困境”,属于动词,文中“穷”是名词,意思不同。C项,“比权量力”中的“量”意思是“衡量”,与文中“量”意思不同。故选A。12.(3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