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深圳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2一.选择题(共22小题)1.11世纪前后,西欧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但在很多城市都掀起了争取自治的斗争。下列关于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兴工商业城市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 B.新兴工商业城市都遭到了外族的入侵 C.这些城市深受天主教会的制约和盘剥 D.国王对这些城市实行专制统治2.伏尔泰在《哲学书简》里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戊戌变法后的中国3.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强化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D.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4.列宁曾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列宁所说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5.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首词见证了()A.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D.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成就6.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当时的东京开封城居民很多使用“石炭”(煤)作为燃料。为避免商人囤积居奇,北宋朝廷亦在开封附近利用淡季储备大量石炭以低价供应都城百万居民越冬。这说明当时的北宋政府()A.有很强的环保意识 B.善于运用市场手段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拥有丰沛的财政力量7.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对上述说法,解读正确的是汉武帝时()A..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B.消除了诸侯国对朝廷的威胁 C..造就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化认同 D..结束了西汉末年长期的混战8.如图时间轴呈现的史实印证了某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中①处应为()A.设台湾府 B.台湾建省 C.设驻藏大臣 D.设伊犁将军9.1951年,中国人民为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制作了“抗美援朝纪念章”。据不完全统计,在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期间,抗美援朝前线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慰问物品,数量多达250车皮。这充分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A.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0.下列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时代热词”,最有可能出现在2014﹣2024年的是()A.中国式现代化、两弹一星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入世” C.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 D.邓小平理论、中国梦11.如表是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项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18.723.626.8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应在空白框中填上()A.庄园法庭 B.公民大会 C.手工作坊 D.租地农场13.1915年袁世凯“改元洪宪”,悍然称帝。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云南将领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进攻川黔等省。北洋军前线将领陈宦、陈树藩、汤萝铭等面对全国汹涌的反袁声浪相继与护国军停战,成为迫使袁世凯被迫废除帝制的重要因素,史称“催命二陈汤”。以上材料说明()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的叛变是袁世凯失败的根本原因 C.北洋军阀整体上反对袁世凯称帝 D.袁世凯军事力量不足以对抗护国军14.据《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国土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增长极与创新发源地,也为世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典范。这体现了()A.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B.粤港澳成为经济增速最快地区 C.“一国两制”制度效能的发挥 D.创新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支柱15.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宣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但在其攻占浙江等地后因兵力扩张财政陷入困境,为保障税收仍允许地主向佃户收取田租。这种土地政策说明太平天国政权()A.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B.本质上代表着地主阶级利益 C.兼顾政治现实 D.是农民阶级空想的产物16.《李宗仁回忆录》记载,李宗仁于民国三十八年4月22日晚由杭州返回南京时,“四郊机枪之声不绝,首都已一片凄凉。平日最繁华的通衙大道,如中山路、太平路等地商民全部关门歇业,街上行人绝迹,只有少数部队在作撤退的准备”。该回忆说明当时()A.太平天国军队即将攻陷南京 B.北伐战争时革命军兵临南京城下 C.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南京 D.渡江战役中解放军迫近南京城郊17.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18.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19.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纪昀等360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近8万卷,约8亿字。但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清廷大量烧毁、禁废各类有关反清、反对君主专制等书籍。这说明清朝统治者编撰《四库全书》()A.极大地保护了历代文化典籍 B.是文字狱的表现 C.根本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D.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20.联合国有一份调查披露:“虽然每年有1340亿美元流入非洲大陆,主要以贷款、外国投资和援助的形式流入,但同时有1920亿美元被攥取,主要是外国公司的利润、逃税等,结果是非洲每年净损失580亿美元。”西方财团长期维持着“非洲资源低价输出——欧美加工生产——欧美高价返销产品回非洲”的恶性循环体系,造成很多国家“国穷民更穷”。这说明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A.未完成民族独立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化浪潮的冲击21.如表是学生在学习欧洲某文明某个阶段的历史后所归纳的阶段特征。政治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法律平民通过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军事不断对外扩张,地跨亚非欧符合上述阶段特征的是()A.希腊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古罗马 D.西罗马帝国22.《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受到工人的广泛欢迎,给“以前的所有这些喧嚣一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形式以致命的打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使革命走向胜利 B.提出了武装起义 C.得到了广泛宣传 D.符合革命的实践二.材料题(共2小题)23.茶叶,历史悠久,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在历史长河中促进了贸易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下面,请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欣赏茶叶的“世界巡演”。亚洲站材料一:在日本茶文化史上,大僧都永忠献茶一事常被人津津乐道,据《日本后纪》记载,815年四月,嵯峨天皇(786﹣842)途经京都北郊的崇福寺,永忠(743﹣816)率众僧将天皇迎至寺内,礼佛之后,又伴随天皇赶赴梵释寺,并在那里为天皇煎茶奉御,永忠曾在唐生活了近三十年,他所用的煎茶法应与唐朝相同,即将团茶捣碎煮着喝。嵯峨天皇原本就对中国文化颇为仰慕,在喝了永忠献的茶以后,很是欢喜,便令今天的京都、奈良、大阪、滋贺、兵库等地种植茶树,以备进贡之用。——江静《日本研究之窗——中日僧侣往来与茶文化东传》(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永忠献茶”的历史背景。除了茶道以外古代日本与中国的交流中还有哪些成果?美洲站材料二: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规定输入北美殖民地的茶,必须由英国船只从英国经英国商人运往。18世纪60年代饮茶习俗已成为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普遍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北美殖民地平均每年销售茶叶120万磅。1773年5月10日英王批准《茶叶法》。规定销往北美殖民地的茶叶征收3便士税金。1773年11月5日波士顿召开全城大会,发布宣言:“声讨茶税,并反对英国政府对于美洲的自由民征收苛捐杂税。”1773年10月8日大批群众聚集在费城市政厅的空地上举行集会,决定拒绝任何茶叶上岸,宣布抵制英国茶叶,组织发动群众,推动抗茶活动。北美殖民地人民波澜壮阔的抗税抗茶系列活动,席卷北美殖民地各地。从1774年3月起英国国会颁布《波士顿港口法》,封锁波士顿港,禁止它与外界贸易,直到赔偿茶叶为止。1775年4月19日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摘编自陶德臣《论美国独立战争前的抗茶活动》(2)上表体现了在北美殖民地中存在哪一根本矛盾?你认为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最终是否取得了胜利?请阐述理由。欧洲站材料三:利吉成(英国)公司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向美国出口茶叶。1917年7月,该公司员工约翰梅特兰(JohnMailland)向他的一名美国代理解释说:“不用我多说,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这个国家的出口业务完全停止了,我们必须从东方直接安排货物供应美国。”梅特兰的话反映出了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埃丽卡•拉帕波特《茶叶与帝国》(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时期“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的理解。中国站材料四:近10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及交流也日益广泛。2017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时间茶叶专列2021年4月9日四川首趟“茶叶专列”开出国门。满载着1250吨川茶的专列启程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2022年8月27日湖北茶叶出口俄罗斯首趟专列发车,满载着50个货柜、重约1000吨的湖北茶。2023年3月18日首列“湖南—非洲”茶叶出口专列从湖南省株洲市发车,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奔赴非洲,而非洲也已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市场。——摘编自刘越山《“一带一路”助中国茶产业走出去》(4)请你为茶叶的“世界巡演”写一份总结词,不少于150字。(总结词是在活动结束时,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概括和反思的言辞。它的目的是提炼出活动的核心价值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未来的类似活动提供借鉴。)24.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一部棉花史,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校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棉花的世界之旅”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探究任务一【棉花的中国之旅】材料一:棉花的中国发展史汉代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开始植棉纺织。但种植范围较小,仅在新疆、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宋代由海路传入广东、福建,并在南方推广。“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元代元初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府成为棉纺业中心,棉布被定为常年租赋之一。明代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各种桑、麻、棉半亩,后又规定多种植棉花不征税。到15世纪末,棉花已是“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代中晚期,棉花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棉布取代桑、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清朝前期清朝前期,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职工超过5000人,生产商品化、商业化趋势加强。——摘编自《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和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素材整合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探究任务二【棉花的世界之旅】材料二:15世纪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以家庭自产自用为主,呈现出多点分散的态势,此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和阿拉伯商人。15世纪以后,随着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与印度建立贸易关系,哥伦布登陆美洲发现可以植棉的大批土地,欧洲有了重塑全球棉花网络的可能。到了1780年,一个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欧洲、美洲涵盖在内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整个欧洲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前后“棉花种植和加工”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到了1780年,整个欧洲能够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的原因?探究任务三【棉花的新使命】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棉花总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规模呈增长态势,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但欧洲对棉花帝国的统治结束了,曾经是棉花帝国的中心的节点(例如蓝开夏郡)已被边缘化,而中国已经成了它的核心。如今的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之一和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正在发扬自己特色,走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化道路,棉花也因此有了新的使命。——摘编自贝克特《棉花帝国》和维舟《棉花敲开现代世界大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21日)问题三: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当今中国棉花产业建设“自己特色”的全球化道路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023年菁优深圳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11世纪前后,西欧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但在很多城市都掀起了争取自治的斗争。下列关于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兴工商业城市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 B.新兴工商业城市都遭到了外族的入侵 C.这些城市深受天主教会的制约和盘剥 D.国王对这些城市实行专制统治【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解答】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建立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为了获得城市自治权,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赢得了自治权。琅城市民的琅城起义就是争取自治权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A表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古西欧的社会状况。2.伏尔泰在《哲学书简》里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戊戌变法后的中国【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知道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答】据“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限制国王的权力,建立君主立宪制。据此可以判断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是联邦总统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伏尔泰生活在18世纪,与戊戌变法后的中国时间不符。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强化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D.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趋势是减少不必要的国家干预,排除。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且仅从深圳一地的情况不能得出中国整体认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据题干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行多项经济体制改革举措,如鼓励创办民间科技企业、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成立产权交易所等,这些举措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经济活力,反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符合题意。D.深圳的改革只能反映局部地区的情况,不能反映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建立起来,排除。故选:C。【点评】记忆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4.列宁曾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列宁所说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分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依据题干可知列宁强调的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就是题交换与商业,也就是商品货币关系,由此可知列宁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必要性,1921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体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商品货币关系,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是在列宁去世之后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B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5.1956年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首词见证了()A.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D.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成就【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识记一五计划相关知识。【解答】A.根据材料“1956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一五计划的成就,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故A项正确。B.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通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熟记一五计划相关知识。6.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当时的东京开封城居民很多使用“石炭”(煤)作为燃料。为避免商人囤积居奇,北宋朝廷亦在开封附近利用淡季储备大量石炭以低价供应都城百万居民越冬。这说明当时的北宋政府()A.有很强的环保意识 B.善于运用市场手段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拥有丰沛的财政力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为避免商人囤积居奇,北宋朝廷亦在开封附近利用淡季储备大量石炭以低价供应都城百万居民越冬”可知,北宋政府在淡季时储备石炭以应对冬季市场需求,这是利用供求关系影响物价的市场规律发挥政府职能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环保意识,排除A项;“重农”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政府储备石炭时是低价购入,这并不能说明政府拥有丰沛的财政力量,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对上述说法,解读正确的是汉武帝时()A..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B.消除了诸侯国对朝廷的威胁 C..造就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化认同 D..结束了西汉末年长期的混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对上述说法,说明汉武帝时造就了全民族的政治文化认同。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A与秦始皇有关,B表述不全面,只是与汉武帝的推恩令有关,D与汉武帝无关,表述错误。排除AB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8.如图时间轴呈现的史实印证了某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中①处应为()A.设台湾府 B.台湾建省 C.设驻藏大臣 D.设伊犁将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不同时期对台湾地区的管理史实,注意对题干时间轴的正确解读。【解答】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反映的是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史实。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662年郑成功是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故B项正确;排除A项;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排除C;1762年清政府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不同时期对台湾地区的管理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9.1951年,中国人民为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制作了“抗美援朝纪念章”。据不完全统计,在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期间,抗美援朝前线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慰问物品,数量多达250车皮。这充分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A.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据不完全统计,在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期间,抗美援朝前线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慰问物品,数量多达250车皮”可知,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0.下列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时代热词”,最有可能出现在2014﹣2024年的是()A.中国式现代化、两弹一星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入世” C.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 D.邓小平理论、中国梦【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2013年提出的,脱贫攻坚是在2015年提出的,故C正确;两弹一星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成就,排除A;“入世”是2001年,排除B;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最有可能出现在2014﹣2024年的“时代热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11.如表是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项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18.723.626.8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影响。【解答】根据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材料中的数据正是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土地,收入增加的现状,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思维导图。应在空白框中填上()A.庄园法庭 B.公民大会 C.手工作坊 D.租地农场【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4﹣16世纪,伴随着封建庄园的瓦解,西欧农村出现租地农场;城市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都使用雇佣劳动力,产品都推向市场。故D符合题意;题干空白框中填租地农场,不是庄园法庭、公民大会、手工作坊,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空白框中填租地农场。13.1915年袁世凯“改元洪宪”,悍然称帝。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云南将领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进攻川黔等省。北洋军前线将领陈宦、陈树藩、汤萝铭等面对全国汹涌的反袁声浪相继与护国军停战,成为迫使袁世凯被迫废除帝制的重要因素,史称“催命二陈汤”。以上材料说明()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的叛变是袁世凯失败的根本原因 C.北洋军阀整体上反对袁世凯称帝 D.袁世凯军事力量不足以对抗护国军【分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云南将领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进攻川黔等省。北洋军前线将领陈宦、陈树藩、汤萝铭等面对全国汹涌的反袁声浪相继与护国军停战,成为迫使袁世凯被迫废除帝制的重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北洋军阀的叛变是袁世凯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北洋军阀整体上反对袁世凯称帝”,说法错误,排除BC项;题干未涉及双方力量,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以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4.据《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国土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增长极与创新发源地,也为世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典范。这体现了()A.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B.粤港澳成为经济增速最快地区 C.“一国两制”制度效能的发挥 D.创新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支柱【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识记一国两制相关知识。【解答】A.粤港澳大湾区没有涉及与台湾的关系,排除A项。B.材料说明粤港澳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大,不能说明是经济增速最快地区,排除B项。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通过“一国两制”政策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从而使得香港、澳门和广东地区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模式,这是“一国两制”制度效能发挥的表现,C项正确。D.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中国经济支柱的说法都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国土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增长极与创新发源地,也为世界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典范。”15.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宣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但在其攻占浙江等地后因兵力扩张财政陷入困境,为保障税收仍允许地主向佃户收取田租。这种土地政策说明太平天国政权()A.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B.本质上代表着地主阶级利益 C.兼顾政治现实 D.是农民阶级空想的产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解答】根据材料“但在其攻占浙江等地后因兵力扩张财政陷入困境,为保障税收仍允许地主向佃户收取田租”可知,材料主旨是太平天国政权根据军事斗争的需要允许地主收取田租,虽然暂时违背其革命宗旨,但有利于保障财政税收来源,坚持斗争,C项正确;“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太平天国政权本质上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性,但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16.《李宗仁回忆录》记载,李宗仁于民国三十八年4月22日晚由杭州返回南京时,“四郊机枪之声不绝,首都已一片凄凉。平日最繁华的通衙大道,如中山路、太平路等地商民全部关门歇业,街上行人绝迹,只有少数部队在作撤退的准备”。该回忆说明当时()A.太平天国军队即将攻陷南京 B.北伐战争时革命军兵临南京城下 C.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南京 D.渡江战役中解放军迫近南京城郊【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从材料“民国三十八年4月22日晚由杭州返回南京”中的时间和南京,我们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渡江战役的部队要攻占南京。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选:D。【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过程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7.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根据“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市场市场最终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8.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题干材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而形成市民社会。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自由自治的城市,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9.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纪昀等360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近8万卷,约8亿字。但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清廷大量烧毁、禁废各类有关反清、反对君主专制等书籍。这说明清朝统治者编撰《四库全书》()A.极大地保护了历代文化典籍 B.是文字狱的表现 C.根本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D.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纪昀等360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近8万卷,约8亿字。但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清廷大量烧毁、禁废各类有关反清、反对君主专制等书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廷把不利于统治的书籍焚毁,体现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的本质,C项正确;“极大地保护了历代文化典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文化专制政策,不是文字狱,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民族文化的交融,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以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20.联合国有一份调查披露:“虽然每年有1340亿美元流入非洲大陆,主要以贷款、外国投资和援助的形式流入,但同时有1920亿美元被攥取,主要是外国公司的利润、逃税等,结果是非洲每年净损失580亿美元。”西方财团长期维持着“非洲资源低价输出——欧美加工生产——欧美高价返销产品回非洲”的恶性循环体系,造成很多国家“国穷民更穷”。这说明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A.未完成民族独立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虽然每年有1340亿美元流入非洲大陆,主要以贷款、外国投资和援助的形式流入,但同时有1920亿美元被攥取,主要是外国公司的利润、逃税等,结果是非洲每年净损失580亿美元。”“‘非洲资源低价输出——欧美加工生产——欧美高价返销产品回非洲’的恶性循环体系,造成很多国家‘国穷民更穷’”可知,这说明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分配、市场规则等拥有支配权、制定权,发达国家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经济上、生产上,服从发达国家的需要,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原料基地和加工厂,在国际贸易上,发达国家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贸易规则,控制世界市场,C项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被西方大国殖民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了,非洲完成民族独立,排除A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是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的相关史实。21.如表是学生在学习欧洲某文明某个阶段的历史后所归纳的阶段特征。政治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法律平民通过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军事不断对外扩张,地跨亚非欧符合上述阶段特征的是()A.希腊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古罗马 D.西罗马帝国【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扩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故C符合题意;希腊城邦没有实行统一,没有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帝国,排除A;亚历山大帝国实行君主专制,没有执政官,排除B;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与西罗马帝国无关,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扩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古罗马。22.《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受到工人的广泛欢迎,给“以前的所有这些喧嚣一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形式以致命的打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使革命走向胜利 B.提出了武装起义 C.得到了广泛宣传 D.符合革命的实践【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学生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题干只是涉及《共产党宣言》受到工人的欢迎,未体现出“使革命走向胜利”,故A错误;B.《共产党宣言》提出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但是题干未涉及,故B错误;C.题干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受到工人广泛欢迎,未提及“得到了广泛宣传”,故C错误;D.题干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受到工人的广泛欢迎,说明其符合革命的实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3.茶叶,历史悠久,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在历史长河中促进了贸易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下面,请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欣赏茶叶的“世界巡演”。亚洲站材料一:在日本茶文化史上,大僧都永忠献茶一事常被人津津乐道,据《日本后纪》记载,815年四月,嵯峨天皇(786﹣842)途经京都北郊的崇福寺,永忠(743﹣816)率众僧将天皇迎至寺内,礼佛之后,又伴随天皇赶赴梵释寺,并在那里为天皇煎茶奉御,永忠曾在唐生活了近三十年,他所用的煎茶法应与唐朝相同,即将团茶捣碎煮着喝。嵯峨天皇原本就对中国文化颇为仰慕,在喝了永忠献的茶以后,很是欢喜,便令今天的京都、奈良、大阪、滋贺、兵库等地种植茶树,以备进贡之用。——江静《日本研究之窗——中日僧侣往来与茶文化东传》(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永忠献茶”的历史背景。除了茶道以外古代日本与中国的交流中还有哪些成果?美洲站材料二: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规定输入北美殖民地的茶,必须由英国船只从英国经英国商人运往。18世纪60年代饮茶习俗已成为北美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普遍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北美殖民地平均每年销售茶叶120万磅。1773年5月10日英王批准《茶叶法》。规定销往北美殖民地的茶叶征收3便士税金。1773年11月5日波士顿召开全城大会,发布宣言:“声讨茶税,并反对英国政府对于美洲的自由民征收苛捐杂税。”1773年10月8日大批群众聚集在费城市政厅的空地上举行集会,决定拒绝任何茶叶上岸,宣布抵制英国茶叶,组织发动群众,推动抗茶活动。北美殖民地人民波澜壮阔的抗税抗茶系列活动,席卷北美殖民地各地。从1774年3月起英国国会颁布《波士顿港口法》,封锁波士顿港,禁止它与外界贸易,直到赔偿茶叶为止。1775年4月19日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摘编自陶德臣《论美国独立战争前的抗茶活动》(2)上表体现了在北美殖民地中存在哪一根本矛盾?你认为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最终是否取得了胜利?请阐述理由。欧洲站材料三:利吉成(英国)公司自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向美国出口茶叶。1917年7月,该公司员工约翰梅特兰(JohnMailland)向他的一名美国代理解释说:“不用我多说,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这个国家的出口业务完全停止了,我们必须从东方直接安排货物供应美国。”梅特兰的话反映出了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埃丽卡•拉帕波特《茶叶与帝国》(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时期“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的理解。中国站材料四:近10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及交流也日益广泛。2017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希望你们弘扬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推进世界茶业发展,谱写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时间茶叶专列2021年4月9日四川首趟“茶叶专列”开出国门。满载着1250吨川茶的专列启程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2022年8月27日湖北茶叶出口俄罗斯首趟专列发车,满载着50个货柜、重约1000吨的湖北茶。2023年3月18日首列“湖南—非洲”茶叶出口专列从湖南省株洲市发车,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奔赴非洲,而非洲也已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市场。——摘编自刘越山《“一带一路”助中国茶产业走出去》(4)请你为茶叶的“世界巡演”写一份总结词,不少于150字。(总结词是在活动结束时,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概括和反思的言辞。它的目的是提炼出活动的核心价值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未来的类似活动提供借鉴。)【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美国独立战争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僧都永忠献茶一事发生在815年,正是中国唐朝时期,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结合所学可知,除了茶道以外,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英国通过一系列《航海条例》,规定输入北美殖民地的茶,必须由英国船只从英国经英国商人运往”“英王批准《茶叶法》。规定销往北美殖民地的茶叶征收3便士税金”“波士顿召开全城大会,发布宣言:‘声讨茶税,并反对英国政府对于美洲的自由民征收苛捐杂税’”可知,材料二内容体现了英国殖民当局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最终取得了胜利。理由有战争是正义的;美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作战;有华盛顿的正确领导;有法国、荷兰等国的军事援助等。(3)根据材料三“1917年7月,……”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对这个时期“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的理解是1917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年,交战各国都已精疲力竭,参战各国经济都遭到了巨大破坏,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4)本题属于开放试题,结合材料对茶叶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作用进行简单回顾,总结茶叶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曾发挥过的作用,最后升华,弘扬茶文化,以茶会友,加强友好交流合作,反对利用茶叶牟取暴利。例如:茶叶不仅是饮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古代,日本曾有大僧都永忠献茶一事,记录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在近代,茶叶又成为英国敛财的媒介,曾有英国利用茶叶从殖民地牟取暴力,加剧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最终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导火线;也曾因世界大战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茶叶贸易也变得紧张。在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及交流也日益广泛。茶叶,它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茶叶一定会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继续在世界巡演,在历史长河中促进着贸易交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故答案为:(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时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成果: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根本矛盾:英国殖民当局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观点:会取得胜利;理由:战争是正义的;美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作战;有华盛顿的正确领导;有法国、荷兰等国的军事援助。(3)理解:1917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年,交战各国都已精疲力竭,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4)总结词:茶叶不仅是饮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古代,日本曾有大僧都永忠献茶一事,记录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在近代,茶叶又成为英国敛财的媒介,曾有英国利用茶叶从殖民地牟取暴力,加剧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最终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导火线;也曾因世界大战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茶叶贸易也变的紧张。在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及交流也日益广泛。茶叶,它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茶叶一定会以它自身独特的魅力继续在世界巡演,在历史长河中促进着贸易交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美国独立战争等相关史实。24.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一部棉花史,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校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棉花的世界之旅”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探究任务一【棉花的中国之旅】材料一:棉花的中国发展史汉代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开始植棉纺织。但种植范围较小,仅在新疆、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宋代由海路传入广东、福建,并在南方推广。“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元代元初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府成为棉纺业中心,棉布被定为常年租赋之一。明代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各种桑、麻、棉半亩,后又规定多种植棉花不征税。到15世纪末,棉花已是“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代中晚期,棉花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棉布取代桑、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清朝前期清朝前期,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职工超过5000人,生产商品化、商业化趋势加强。——摘编自《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和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素材整合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探究任务二【棉花的世界之旅】材料二:15世纪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以家庭自产自用为主,呈现出多点分散的态势,此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融合
- 小学阅读课中的兴趣激发与能力培养策略
- 2024情侣共同应对家庭财务风险管理与保障协议合同2篇
- 2024跨区域物流装卸作业外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应急安全管理员应急演练服务合同3篇
- 2024软件许可合同的许可模块和许可用户数
-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
- 2024版权转让合同(文学作品)
- 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家庭教育中的经典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 工程临时用工确认单
- 简约清新大气餐饮行业企业介绍模板课件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书
- 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版(通用10篇)
- 《教育心理学》教材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
- 建设单位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图
- 断裂力学——2Griffith理论(1)
- 风电场岗位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大全-下(填空题2-2)
-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