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10/wKhkGWZdwh-AD0VgAAGhndiwM3Y551.jpg)
![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10/wKhkGWZdwh-AD0VgAAGhndiwM3Y5512.jpg)
![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10/wKhkGWZdwh-AD0VgAAGhndiwM3Y5513.jpg)
![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10/wKhkGWZdwh-AD0VgAAGhndiwM3Y5514.jpg)
![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9/10/wKhkGWZdwh-AD0VgAAGhndiwM3Y55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2.如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如表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第十二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早期工人运动第二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第三节第一国际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法国独立工人运动的勃兴 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4.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A.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均衡已充分实现5.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B.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 D.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6.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决的危机分别是()A.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B.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D.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7.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果我们把“圣马丁”“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入此类的是()A.玻利瓦尔 B.林肯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8.南宋《统天历》定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比实际周期仅差26秒,和现代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列历》)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了400多年。元代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精度也与公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据此可知宋元时期()A.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D.科技发展领先世界9.唐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字模播版,印完之后,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科技()A.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B.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10.如表是某校九年级历史研究小组学习中撰写的目录,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一、14﹣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三、工业社会的来临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五、资本的全球扩张六、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世界大战威胁和平与发展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1.如图所示事件,研究主题是()1.伟大的历史转折2.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A.新生政权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2.“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超乎想象。邓稼先及其团队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彭桓武说,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使我的祖国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以上材料彰显了中国人()A.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B.以诚相待、相互关爱 C.自立自强、艰苦奋斗 D.谦虚谨慎、英勇果敢13.《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1/5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深刻影响”是()A.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B.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 C.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胜利”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4.2024年是甲午海战130周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拟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主题举办纪念展。下列能选入此次展览的诗句是()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B.“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 C.“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D.“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二.材料题(共3小题)15.材料一:时间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部分)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国家统一1876年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2年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1886年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1914年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材料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资料A: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德国的发展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选出你比较认同的看法(以序号表示),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说明理由。(3)阅读材料三,资料B可以证明资料A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结合所学,指出资料B中“明治维新的失误”具体表现。16.【衣冠天下与中华文明】材料一: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后制敌取胜。要发展骑兵,就需要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吸收东胡族及楼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连为一体的裤子。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材料二:唐朝的恢宏艳丽在女子服饰上鲜明地表现出来,那种睥睨一切的大气令人叹服。妇女们的审美需求是如此的强烈和大胆,以至美、新、奇成为了服饰乃至生活的重要标准。妇女服装的款式、面料都极为丰富多彩,有汉族式的,各种少数民族式的以及来自域外的;面料则上自极为贵重的百鸟羽毛、绫罗锦缎,下至普通的沙麻之属,应有尽有。材料三:中国历史悠长,服装又最重求新求变,这种变化是与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种种因素相关联的。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发展了与本民族的地域、习性等相适应的服装文化。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也更会促使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能籍、乔巧玲著《中国服装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胡服骑射”反映出的服饰变化,并说明导致该变化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女子服饰的特点,并由此说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17.【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时期事件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抓住,在匈奴威胁利诱面前,张骞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倭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75﹣1878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919年五四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7年8月淞沪会战1940年8月百团大战(1)阅读材料,补充一个观点。A.B.反抗外侮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C.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源远流长(2)在以上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年菁优武汉中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和约》签订的影响。【解答】《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无权地位,《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但这不是战争重新发起的原因。主要是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但这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势力的发展,这种暂时的平衡又会被打破。A项不是《凡尔赛和约》签订带来的影响。故选:B。【点评】本题需要分析《凡尔赛和约》签订的背景和影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2.如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解答】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9世纪末,美德科技领先,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居世界前两位,而英国和法国工业产量则处于比较低的位次;这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3.如表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第十二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早期工人运动第二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第三节第一国际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法国独立工人运动的勃兴 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需要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标志。【解答】根据材料“第十二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可知,这一章的主题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其中第二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之后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A项;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排除B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建立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这是第三节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A.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 B.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均衡已充分实现【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题干材料说明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故B符合题意;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不符合史实,排除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排除C;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均衡已充分实现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5.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B.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 D.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中形成现代工厂制度的相关内容。【解答】据题干信息“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可知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细化分工,严格管理,使用机器,实现了批量生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的,但题干信息未反映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排除B项;工厂制度属于生产组织形式,不属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工厂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情况,不能得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准确识记记忆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完整把握,找准题干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答是核心,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6.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决的危机分别是()A.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B.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D.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分析】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决的危机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答】1861年到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统治,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归类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果我们把“圣马丁”“章西女王”放在一组,那么下面历史人物可以归入此类的是()A.玻利瓦尔 B.林肯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分析】本题考查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圣马丁。仔细阅读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基础知识解答即可。【解答】章西女王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圣马丁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玻利瓦尔也是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将“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圣马丁”这三个历史人物放在一起,则他们的共同点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8.南宋《统天历》定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比实际周期仅差26秒,和现代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列历》)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了400多年。元代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精度也与公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据此可知宋元时期()A.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D.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南宋《统天历》……比实际周期仅差26秒,和现代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列历》)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了400多年。”“元代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精度也与公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可知,宋元时期历法不断改革,天文学研究不断进步,科技发展领先世界,D项正确;题干体现了宋元时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对外贸易、中外文化交流和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科技发展领先世界的相关史实。9.唐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唐末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成熟的基础上,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烧制字模播版,印完之后,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科技()A.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B.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C.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在应用中改进创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科技,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题意,火药在唐末已经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发明了管形武器,唐代雕版印刷术到宋代发展出了活字印刷术,这都体现了火药和印刷术的创新,说明宋代科技在应用中改进创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科技,不是市民文化生活,排除A项;当时工业生产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缺少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科技,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如表是某校九年级历史研究小组学习中撰写的目录,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一、14﹣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三、工业社会的来临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五、资本的全球扩张六、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C.世界大战威胁和平与发展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由在少数国家确立、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确立,再到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全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B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体现在英法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世界大战威胁和平与发展指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如图所示事件,研究主题是()1.伟大的历史转折2.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A.新生政权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答】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图片中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12.“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超乎想象。邓稼先及其团队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彭桓武说,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使我的祖国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以上材料彰显了中国人()A.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B.以诚相待、相互关爱 C.自立自强、艰苦奋斗 D.谦虚谨慎、英勇果敢【分析】本题考查“两单一星”的研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超乎想象。邓稼先及其团队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彭桓武说,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使我的祖国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材料彰显了中国人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C项正确;“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是指文化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不是“以诚相待、相互关爱”和“谦虚谨慎、英勇果敢”优秀品质,排除BD项。故选:C。【点评】本题以“两单一星”的研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3.《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1/5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深刻影响”是()A.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B.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 C.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胜利”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1/5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胜利,C项正确;巴黎公社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排除A项;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的不是俄国十月革命,排除B项;俄国二月革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4.2024年是甲午海战130周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拟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主题举办纪念展。下列能选入此次展览的诗句是()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B.“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 C.“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D.“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描述的是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排除。B.“黄海有幸葬忠骨,马关耻辱血泪飞”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抗击日军,最终壮烈殉国,符合题意。C.“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描述的是中央红军的长征,排除。D.“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描述的是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的史实,排除。故选:B。【点评】记忆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二.材料题(共3小题)15.材料一:时间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部分)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国家统一1876年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2年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1886年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1914年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材料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资料A: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德国的发展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2)阅读材料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选出你比较认同的看法(以序号表示),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说明理由。(3)阅读材料三,资料B可以证明资料A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结合所学,指出资料B中“明治维新的失误”具体表现。【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1)因素:根据材料“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国家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法战争胜利获得战争赔款,国家统一完成;根据材料“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德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根据材料一“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三国同盟,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看法、理由:开放性设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任何一种看法,阐释清楚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如:倾向于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它历时长,规模大,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与此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的飞速进步与新式武器的发展。倾向于②:战争摧毁了四大帝国,重创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日等国崛起。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3)倾向于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出现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隐含了新矛盾和新问题。(4)错误:根据材料三B中“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以战争侵略他国,掠夺资源,最近必以失败告终,这体现出材料三A中“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是错误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的失误”具体表现是建立了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故答案为:(1)因素:普法战争胜利获得战争赔款;国家统一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形成了三国同盟,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倾向于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它历时长,规模大,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与此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的飞速进步与新式武器的发展。倾向于②:战争摧毁了四大帝国,重创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日等国崛起。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倾向于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出现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隐含了新矛盾和新问题。(3)错误: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具体表现:建立了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近代天皇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6.【衣冠天下与中华文明】材料一: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后制敌取胜。要发展骑兵,就需要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吸收东胡族及楼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连为一体的裤子。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材料二:唐朝的恢宏艳丽在女子服饰上鲜明地表现出来,那种睥睨一切的大气令人叹服。妇女们的审美需求是如此的强烈和大胆,以至美、新、奇成为了服饰乃至生活的重要标准。妇女服装的款式、面料都极为丰富多彩,有汉族式的,各种少数民族式的以及来自域外的;面料则上自极为贵重的百鸟羽毛、绫罗锦缎,下至普通的沙麻之属,应有尽有。材料三:中国历史悠长,服装又最重求新求变,这种变化是与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种种因素相关联的。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发展了与本民族的地域、习性等相适应的服装文化。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也更会促使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能籍、乔巧玲著《中国服装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胡服骑射”反映出的服饰变化,并说明导致该变化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女子服饰的特点,并由此说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唐朝的民族交融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后制敌取胜。要发展骑兵,就需要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吸收东胡族及楼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连为一体的裤子。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胡服骑射”反映出的服饰变化是汉族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导致该变化的历史原因是适应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2)根据材料二“唐朝的恢宏艳丽在女子服饰上鲜明地表现出来,那种睥睨一切的大气令人叹服。妇女们的审美需求是如此的强烈和大胆,以至美、新、奇成为了服饰乃至生活的重要标准。妇女服装的款式、面料都极为丰富多彩,有汉族式的,各种少数民族式的以及来自域外的;面料则上自极为贵重的百鸟羽毛、绫罗锦缎,下至普通的沙麻之属,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6年级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6-2一次函数(1)》
- 五年级小数口算练习题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菱形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苏教版一年级口算练习题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算练习共7天
- 电动车管理及安全协议书范本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simotion轮切解决方案与应用手册
- 柴油发电机运行检查记录表格
- 典范英语-2备课材料2a课件
- DSC曲线反映PET得结晶度
- 科学素养全稿ppt课件(完整版)
- 建筑智能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