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 青藏地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解析版)_第1页
专题30 青藏地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解析版)_第2页
专题30 青藏地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解析版)_第3页
专题30 青藏地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解析版)_第4页
专题30 青藏地区-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0青藏地区青藏地区:(1)山脉:①②③④山。(2)地形区:⑤高原⑥盆地。(3)湖泊:⑦湖。(4)城市:ABC。(5)省级行政区:DEF。(6)农业区:G谷地H谷地。(7)邻国:M度。【答案】(1)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拉萨西宁格尔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印度三江源地区:(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省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河流D注入________洋.(2)山脉甲是_____,山峰乙是世界最高峰,其南侧是_____(国家).丙地形区号称聚宝盆,它是_____盆地.(3)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湖泊、湿地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答案】(1)青海省

澜沧江

印度

昆仑山脉

尼泊尔

柴达木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三、解题技巧: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农业、饮食、民居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运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与范围,理解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一、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除此之外,还包括柴达木盆地(第一阶梯)。2、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3、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的一部分部。4、地形:(1)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2)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3)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5、气候:(1)气候类型:高原、高山气候;(2)气候特点: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其中拉萨被称为“日光城”6、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原因:海拔高,冰雪融水多,冰川广布。7、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等。8、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高寒。9、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1)农业类型:河谷农业。(2)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3)原因:①地势较低,气温高;②水源充足;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0、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11、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畜牧业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主要牲畜:最具代表性的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等。12、青藏地区青稞和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1)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物;(2)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13、青藏地区的藏族的主要聚集区,主食是糌粑,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拉萨市的标志。14、青藏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15、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钾盐储量世界前列。16、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二、三江源地区:1、位置与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2)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1、试分析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意义。(1)困难:高寒、缺氧、冻土、生态环境脆弱。(2)意义:①加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②促进民族团结。2、试分析青藏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形成原因。(1)水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且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长。(3)地热: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试分析青藏地区的种植业的分布及原因。(1)分布:河谷地带。(2)原因:①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②临近河流,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4、试总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其限制因素。(1)西北地区: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限制因素是水源。(2)青藏地区: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限制因素是热量。5、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试分析青稞单产高的主要原因。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②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6、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试列举三江源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①水土流失加剧;②草地沙化严重;③虫鼠猖獗;④野生动物锐减。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保护的“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在该地区人们能观赏到“高空俯瞰山成浪,个个峰蒙浪白巾”的景观,反映了本区地形的显著特征是“”(2)图中的F处是我国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该“水塔”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主要原因是.(3)由图可知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填方位),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的分布规律是,我们可以选择该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年等降水量线图)来验证我们的推测。(4)雅鲁藏布大峡谷(图中P位置)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答案】1.(1)高寒远看是山,近看是川;(2)夏季;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3)东南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等降水量线图(4)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形成了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解析】1.本题以青藏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地形特征、河流、森林分布、喜马拉雅山系海陆变迁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高空俯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巾”所描述的是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地貌特征是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反映了本区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该区域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称为“中华水塔”,该“水塔”水量最丰富的季节是夏季,主要原因是夏季时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该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3)读图可知,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南方位。森林分布地区降水多,草场分布地区降水较少,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可知,青藏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们可以选择我国年等降水量图来验证我们的推测。(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处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逐渐隆起,成为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系。2.西安的小美同学和家人暑假期间前往青藏高原旅游考察。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出发前,小美查阅青藏地区相关资料了解到:青藏地区因地势高、气温低,具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由于受地形影响,热量不足,一些河谷地带适合发展等为主的农业。(2)小美一家选择乘坐火车前往西藏。他们的乘车路线是:西安出发,沿陇海线、兰青线到西宁,到西宁后又沿A线到达拉萨。从西宁到拉萨的途中,他们会多次看见成群的(高原之舟)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3)从西宁到拉萨的火车沿线生态环境脆弱,要注重生态保护,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随意破坏植被 B.避让野生动物 C.垃圾随地丢弃 D.开车横穿自然保护区(4)到达拉萨后,小美一家可以参观世界遗产(图甲)。【答案】2.(1)高寒高寒种植业(2)青藏牦牛(3)B(4)布达拉宫【解析】2.本大题以青藏高原简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种植业、我国铁路干线、生态保护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区大部分属于高山高原气候,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由于受地形影响,热量不足,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2)图中由西宁至拉萨的铁路线是青藏线。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3)青藏铁路沿线生态脆弱,气候高寒,随意破坏植被会导致难以恢复,A错误;做法合理的是避让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垃圾随地丢弃会导致环境污染,C错误;开车横穿自然保护区不合理,D错误。故选B。(4)图甲所示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布达拉宫。3.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盆地),B(城市),C(湖泊),D(铁路)。(2)图中E、F两条河流中,表示黄河的是。(3)青藏地区的代表牲畜是,它被称为“高原之舟”。(4)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不仅如此,由“高”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特征,如(

)①太阳能丰富②人口密集③大江大河发源地④农业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3.(1)柴达木盆地拉萨市青海湖青藏铁路(2)E(3)牦牛(4)D【解析】3.本大题以青藏地区图为背景,涉及青藏地区的盆地、城市、湖泊、铁路、河流、牲畜农作物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1)据图中ABCD的位置可知,A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城市B为西藏自治区的省会拉萨,因为光照充足,被称为“日光城”;湖泊C为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铁路D为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铁路。(2)据图中E、F、G三条河流的位置和形状可知,E为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F为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G为雅鲁藏布江。(3)据已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发展高寒牧业,其中代表性的畜种是牦牛,它被称为“高原之舟”(4)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青藏地区农业不发达,④错;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又是因为其海拔较高,人口稀少,成为了大江大河发源地,①对②错③对;故选D。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省甘德县地处青海三江源腹地,县域内的草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被誉为“全国高海拔地区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牧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材料二羊八井热田地势平坦,在海拔4300米左右,地下5~6米,就能获得103℃的高温热水,即使是这样的浅孔也经常发生井喷。材料三青藏高原范围示意图(1)图中阴影区属三江源地区,发源于该地区的河流A是;该地区的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山麓地区沼泽湿地众多;该地采取禁止过度放牧的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该地出现等生态环境问题。(2)图中地区是藏族的聚居区,藏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B河河谷地种植的特有粮食作物是,是做糌粑的主要原料。(3)羊八井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位于欧亚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4)如果你到三江源地区旅游,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你该怎么做?(写出一点即可)。【答案】4.(1)澜沧江水土流失(2)气温日较差大青稞(3)印度洋(4)不乱扔垃圾【解析】4.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图中阴影区属三江源地区,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于该地区的河流A是澜沧江;三江源地区的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山麓地区沼泽湿地众多;该地采取禁止过度放牧的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该地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2)图中地区是藏族的聚居区,藏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可以很好地适应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气候特点。读图可知,B是雅鲁藏布江,该河谷地区地种植的特有粮食作物是青稞,是做糌粑的主要原料。(3)羊八井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5.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两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是。(2)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图中A→B→C的地表植被依次是→→,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3)“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主要源地是(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 D.河西走廊(4)造成整个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5)西北地区有一种古老引水工程叫,本地区的特色农业是。(6)西北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瓜果闻名国内外的原因是。(7)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本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8)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是,农业主要分布在南部的谷地和东部的谷地,分布在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是。(9)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和小麦。(10)青藏地区中的“三江源”地区位于省的南部,“三江”是、和的总称,本地区被誉为“”。【答案】5.(1)资源丰富(2)干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B(4)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5)坎儿井灌溉农业(6)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7)高寒牦牛(8)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湟水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风小(9)青稞(10)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中华水塔【解析】5.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图为材料,设置十道小题,涉及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资源、植被、西气东输气源地、引水工程、特色农业、河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详解】(1)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两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需注意的是西部开发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2)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加上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隔,降水较少,所以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从空中俯瞰,A—B—C的地表植被,受降水的影响,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西气东输是把我国塔里木盆地轮南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4)西北地区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再加上沿途有山岭阻挡,降水较少,干旱是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古老的引水工程是位于新疆的坎儿井,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因此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为绿洲农业或者灌溉农业,其主要的农业区有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银川平原。(6)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云量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西北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7)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原因是以青藏高原为主,地势高,气温低。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8)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在河谷地带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9)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10)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6.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主题一ㅤ探秘雪域高原(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主题二ㅤ解码高原农业(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图2),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小麦。主题三ㅤ寻访特色民俗(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6)在当地特色民居(图3)(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答案】6.(1)内流河(2)高寒(3)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4)青稞(5)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6)碉房【解析】6.本大题以青藏高原区域图、牦牛、碉房图片为材料,共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河流类型;青藏地区的气候、牦牛;青藏地区的农作物;青藏地区特有的服饰、民居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②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最终未能注入海洋,②是内流河。(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是高寒,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该畜种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4)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该地区农业属于河谷农业。(5)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6)青藏地区的特色民居是碉房,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农业发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搜集到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目标1:认识自然环境(1)气温: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2)降水:青藏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方位)。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目标2:探究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农业部门与环境:青藏地区以(农业部门)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说出两点即可)(4)农作物、畜种与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有的特点。结论:(5)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A.发挥草场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B.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种植业C.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D.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答案】7.(1)海拔高,气温低(2)东南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畜牧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为充足紧靠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平坦,土质肥沃。(4)耐寒(5)CD【解析】7.本大题以“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农牧业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以上,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2)读图可知,青藏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地区,根据青藏地区植被分布,推测其降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以草地为主,主要农业部门是畜牧业,这里有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热量不足影响这里种植业的发展,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紧靠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平坦,土质肥沃。(4)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臧山羊。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这些动植物都具有耐寒的特点。(5)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A、B错误;这里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等。C、D正确。故选CD。8.读我国部分地区图,甲乙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其中的两个,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的突出自然特征是,主要原因是本区东部主要是(地形区)。(2)乙区域的突出自然特征为,主要原因是(3)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均以业为主。(4)A为乙区域重要的种植业区,它是谷地。B为甲区域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它是。(5)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6)C地区是三江源地区,它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源区的总称,被誉为“”。【答案】8.(1)干旱深居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内蒙古高原(2)高寒海拔高,气温低(3)畜牧业(4)雅鲁藏布江河西走廊(5)牦牛(6)澜沧江中华水塔【解析】8.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图为材料,共设置六道小题,涉及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分布、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图中甲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甲区域的突出自然特征是干旱;西北地区的西部主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2)图中乙区域为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该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3)甲为西北,乙为青藏地区,两地区均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所以农业生产均以畜牧业为主。(4)图中A地有河流雅鲁藏布江经过,称为雅鲁藏布谷地,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水热充足,成为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区;B地位于祁连山北麓,有高山冰雪束融水,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区,称为河西走廊。(5)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牦牛,是高原牧区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称为“高原之舟”。(6)三江源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其中长江水量的四分之一,黄河总水量的近二分之一都来自这里,因此被称为“中华水塔”。9.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之一。冬虫夏草喜光喜湿,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保护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山脉甲是。(2)该保护区所在地形区的突出自然特征是,种植业区的分布特点是。(3)该保护区成为我国优质冬虫夏草产地的自然条件是近年来由于人们乱采滥挖,造成的环境问题是。(4)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区已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根据铁路命名方式,图中在建铁路名称是。【答案】9.(1)一横断山脉(2)高寒分布在河谷地区(3)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多高山、冰雪融水湿度大;海拔高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4)川藏铁路【解析】9.本大题以我国三江源保护区区域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形地势、三江源的气候、农业分布、自然条件、生态问题、主要铁路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由图可知,该保护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山脉甲是横断山脉。横断山脉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2)由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地形区的突出自然特征是高寒,种植业区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在河谷地区,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热量因素。(3)冬虫夏草喜光喜湿,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优质冬虫夏草产地的条件是晴天多,光照充足;多高山、冰雪融水湿度大;海拔高。青藏高原生态脆弱,近年来由于人们乱采滥挖,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4)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区已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图可知,图中在建铁路是从成都到拉萨,成都属于四川省,拉萨属于西藏自治区,根据铁路命名方式,图中在建铁路名称是川藏铁路。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青藏铁路穿过有“聚宝盆”之称的甲盆地;沿线可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代表动物)。(3)拉萨当地的藏族同胞:穿藏袍、住碉房、吃糌粑。结合下面三幅图片,任选其一分析该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川藏铁路经过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中间被A山脉阻断,穿越三江并流之地,地质条件复杂。请列举川藏铁路修建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至少1条)(5)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向北和向东移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这一现象。(6)从自然因素简要分析青海省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7)三江源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目前存在着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数量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等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2点)【答案】10.(1)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地形因素(2)柴达木牦牛(3)①藏袍为了适应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特点;②碉房为了适应高原气温低、降水少、风大的特点;③河谷地带海拔低、水热条件较好,主要种植青稞等农作物。(4)横断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等(5)青藏高原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目前还处于不断运动中。(6)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7)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禁止过度放牧;加强宣传,提高当地牧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解析】10.本大题以“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青藏铁路图、藏袍图、碉房图、糌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地形及代表动物、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川藏铁路、青藏高原移动的原因、青海省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主要原因、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读图可知,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首先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西南季风影响减弱,降水少,主要原因是受高大山脉的阻挡。故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2)青藏铁路穿过有“聚宝盆”之称的甲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3)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穿藏袍为了适应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特点;住碉房为了适应高原气温低、降水少、风大的特点;吃糌粑是因河谷地带海拔低、水热条件较好,主要适宜种植青稞等农作物。(4)读图可知,川藏铁路经过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中间被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阻断,穿越三江并流之地,地质条件复杂。川藏铁路修建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等。(5)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是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目前还处于不断运动中。(6)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7)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禁止过度放牧;加强宣传,提高当地牧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农业发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搜集到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问题。任务1:认识自然环境(1)气温: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2)降水:青藏地区降水较少,却成为我国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3)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任务2:探究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农业生产部门与环境:青藏地区以(农业部门)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是。(5)农作物、畜种与环境: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和小麦;主要畜种有“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它们都具有耐寒的特点。(6)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青藏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发挥草场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B.为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发展种植业C.保护林草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D.控制养殖数量,防止草地沙化【答案】11.(1)海拔高,气温低(2)中华水塔(3)高寒(4)畜牧业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5)青稞牦牛(6)CD【解析】11.本大题以青藏地区土地利用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气候、农业、三江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最暖月平均气温仅在10-18℃之间,原因是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温低。(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3)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温低,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4)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5)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有耐寒的特点,其中牦牛是本地区代表畜种,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6)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控制养殖数量,防止土地沙化都是正确的做法,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各题。材料: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A省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1)该条“茶马古道”出发地A地雅安所在的省是,翻越B(山脉名称),(2)该条“茶马古道”最后到达D(省区)的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写出一个即可)(3)乘火车去D省,可以走C铁路线。初到D省的旅游爱好者,建议不要快走快跑,原因是。(4)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省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原因是。(5)D省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它的穿戴方式在一天内不一样,主要原因是。【答案】12.(1)四川省横断山脉(2)西藏自治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3)青藏预防高原反应(或防止高寒缺氧)(4)河谷地带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加上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居住。(5)藏袍昼夜温差大【解析】12.本题组主要以茶马古道为材料,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该条“茶马古道”从A四川省的雅安出发,翻越B横断山。(2)茶马古道到达D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由于横断山脉位于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容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3)乘火车去D西藏,必须要走C青藏铁路线(西宁-拉萨)。初到D西藏的旅游爱好者,建议不要快走快跑,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很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容易引发高原反应,导致出现生命危险。(4)旅游爱好者沿途发现D西藏自治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适合发展畜牧业,而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加上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居住和发展河谷农业。(5)藏族的服饰主要是藏袍,藏袍的穿戴方式在一天内不一样,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藏袍的穿戴方式在一天内不一样,就是为了适应一天中气温的变化。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该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2)A是盆地,①是山脉,它的主峰是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3)发源于本区的河流有:a,b。(4)本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比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原因是。(5)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优良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答案】13.(1)青藏地区青藏高原(2)柴达木喜马拉雅(3)雅鲁藏布江黄河(4)低地势高(5)牦牛【解析】13.本题以青藏地区为材料,涉及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类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青藏地区的掌握程度。(1)看图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四大区域中的青藏地区,位于第一阶梯.上,主休是有“世界屋脊”称号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2)看图根据所学可知,A为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南部为①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为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3)由图可知,a是注入印度洋的雅鲁藏布江、b是黄河,这里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4)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全年寒冷少雨,气温较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5)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四大牧区中的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其优良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14.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临沂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相关要求。(1)出发前,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请写出一种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2)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3)在对河流的研学中,同学们观察到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但是成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主题二解码高原农业(4)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如图),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5)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小麦,请分析这里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主题三寻访特色民俗(6)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的特点。(7)在当地特色民居—平顶雕房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主题四保护生态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8)请你为“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4.(1)墨镜,因为该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氧气袋,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棉服,因为该地区气候寒冷,日温差大。(2)祁连山脉(3)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和沼泽起到调蓄作用。(4)“高原之舟”是指牦牛,该畜种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5)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6)日温差大(7)该种建筑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墙体厚实,具有保温的功能,反映了该地区高寒的特点。(8)退耕还草;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与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解析】14.本题以青藏高原区域图为材料,涉及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1)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因此应携带氧气袋;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因此应携带墨镜;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且日温差大,因此应携带棉服。(2)读图可知,图中①山脉为祁连山脉。(3)三江源地区成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夏季冰川融水量大;湖泊和沼泽起到调蓄作用,补给量比较大而且较稳定。(4)高原之舟”是指牦牛,该畜种毛长皮厚能够适应高寒,体矮身储能够适应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5)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6)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藏袍一天中有不同的穿戴方式,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7)该种建筑就地取材,以石块为原料,墙体厚实,具有保温的功能,反映了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的特点。(8)三江源地区应该退耕还草;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与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材料二,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茶马互换而形成的交通要道。暑期成都的几位旅游爱好者徒步茶马古道游。图丁中A省是“荼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名优早茶优势产区。(1)三江源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源区的总称。(2)读图丙,青藏地区河流径流量较大的季节是季,原因是。(3)由于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等。(4)青藏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共同繁荣,该铁路修建对青藏地区的意义是。(5)国家致力于在西藏贫困县建设“贫困村光伏农场”,该项目利用高原丰富的资源,将光伏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作物产量。(6)该条“茶马古道”从雅安出发,翻越B(山脉),最后到达拉萨。旅游爱好者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至少一条)(7)从拉萨到成都,沿者“茶马古道”依次可以看到(

)A.高寒牧业、灌溉农业、旱作农业 B.河谷农业、林业、水田农业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答案】15.(1)青藏澜沧江(2)夏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3)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滥采乱挖等(4)藏族改善交通条件、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等(5)太阳能(6)横断山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7)B【解析】15.本大题以三江源和茶马古道为材料,共设置七道小题,涉及三江源的地理位置、三江源的生态保护、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我国农业的地域差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1)读图甲和图乙可知,三江源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2)读图丙可知,青藏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是在7、8月份,也就是北半球夏季。青藏地区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因为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的过度放牧、滥砍乱伐、乱采滥挖等活动使得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共同繁荣,该铁路修建改善了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5)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发展光伏发电,同时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作物产量。(6)读图丁可知,该条“茶马古道”从A四川省的雅安出发,翻越B横断山脉,最后到达拉萨。徒步行走该条路线时,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因为这里都是山区,且地形较崎岖。(7)从拉萨到成都,沿着“茶马古道”依次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地区的河谷农业、横断山区的林业、四川盆地的水田农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因为海拔高,被称为“”。(2)沿着青藏铁路,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青藏地区的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带。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是。(3)本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答案】16.(1)世界屋脊(2)牦牛河谷青稞(3)生态破坏(4)高寒【解析】16.本题以“我国青藏地区图”为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海拔、交通、农业、自然环境与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2)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四肢短而粗健,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是青藏地区传统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等农作物的生长,所以青藏地区的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3)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使得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草场退化,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意义十分重大。(4)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所以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021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青海省活动主题为“生态青海·绿色优品”,线上、线下展馆按照“净美盐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及“绿色农牧”四个展区进行空间布局,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生态绿色品牌盛宴。结合资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1)盐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有“万丈盐桥”之称的察尔汗盐湖及有“天空之镜”之称的网红景点茶卡盐湖都分布在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2)青海省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大力开发资源,已在共和县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光伏发电青海省部分旅游景点及路线示意图实证基地”;黄河上游峡谷众多,河流落差大,资源丰富,青海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多座水电站,除此之外,还有资源。(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提出这一发展战略考虑的自然原因是:.由于、等,青海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显。(提示: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等影响因素分析)【答案】17.(1)柴达木盆地(2)太阳能水能地热(3)海拔高,气温低距海远,降水少【解析】17.本大题以青海省地图为材料,涉及青海省的地形、能源和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有“万丈盐桥”之称的察尔汗盐湖及有“天空之镜”之称的网红景点茶卡盐湖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内,有“聚宝盆”之称。(2)青海省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青海省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青海省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黄河上游峡谷众多,位于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青海建有龙羊峡,李家峡等多座水电站,除此之外,还有地热资源等。(3)青海省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高寒,以及距海远,降水少等,生态环境脆弱。因此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战略。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材料二:我国部分区域简图。(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图中A、B、C三座山脉中表示昆仑山的是。(2)青海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该区域是族的主要聚居区。(3)图中显示的铁路是铁路,甲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4)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为保护水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答案】18.(1)B(2)青藏地区藏(3)青藏布达拉宫(4)加强生态保护【解析】18.本题以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及部分地区简图为材料,涉及青海地理位置、铁路以及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调用能力。(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读图可知,图中A、B、C三座山脉中表示昆仑山的是B;A是喜马拉雅山脉,C是横断山脉。(2)青海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该区域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3)图中显示的铁路是青藏铁路,读图可知,甲城市是拉萨,其标志性建筑是布达拉宫。(4)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海拔高,冰雪融水多,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为保护水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生态保护。19.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密布;这里人烟稀少,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河流众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