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广东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石器后期的澧阳平原城头山遗址Ⅲ、IV期城墙的规模和用工量,需要劳动力约为47万人次。夯土城墙、城垣大型中心建筑是复杂工程,既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机构来组织大批人员,也需要有剩余粮食以供这些人员消费。这表明当时中华文明(
)A.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 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C.铸就了一体化的格局 D.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城墙的规模和用工量,需要劳动力约为47万人次”“夯土城墙、城垣大型中心建筑是复杂的工程”以及“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组织来组织大批人员,也需要有剩余粮食以供这些人员消费”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都城以及较大规模的公共动员能力,是国家初始形态具备的表现,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排除C项;早期国家产生是在夏商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朝在兴建公共工程时,工程效能非常高,如秦直道施工大体两年完成。汉惠帝时期,长安城的修建“四年就半,五年六年成就”,春季施工往往“三十日罢”,在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这一差异体现了秦汉(
)A.行政效能的高低 B.经济实力的差距C.集权程度的不同 D.施政理念的差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奉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西汉初年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奉行黄老无为思想。所以与秦朝时期相比,西汉时期的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所以这种差异体现了施政理念的差异,D项正确;据题干“春季施工往往‘三十日罢’,在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可知是政府主动限制服役的时间、规模和工期,并不是行政效能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差异,排除A、B项;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两个王朝的集权程度并没有本质差别,排除C项。故选D项。3.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陕西路“西接羌戎,东界潼、陕,南抵蜀、汉,北际朔方”。如表是宋仁宗时期陕西路的财政情况(单位:贯)。据此可知,北宋时陕西路(
)项目宝元元年(1038年)庆历二年(1042年)收入1978000033900000支出1551000033630000剩余4270000270000A.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地 B.发展为地方上的割据势力C.财政状况受政治影响明显 D.得到了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这时的宋代边防的压力增加,地处边境的陕西路虽然财政收入增加,但是支出更多,所剩就更少了,因而财政状况受政治影响明显,C项正确;仅仅是陕西路一地的财政情况,没有对比无法得出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地,排除A项;只是财政情况也不足以说明陕西路发展为地方上的割据势力,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到中央财政对陕西路的财政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5.《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明(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 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 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正史记载了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说明该书作者不支持类似于郑和航海的行为。结合明朝后期的历史和刘大夏的言论,可知这深受海禁政策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中两则材料是转折关系,突出《殊域周咨录》对郑和航海的反对态度,而非并列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阐述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就正史和杂书谁的可信度更高作出定论,排除D项。故选C项。6.1868年3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受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委托,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美国政府赠送给《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1795-1873)一幅华盛顿的肖像,并盛赞徐继畲是一位“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家”。材料所述事件(
)A.折射出先进中国人思想发生变化 B.是美国政府重视对华外交的反映C.说明清朝科技水平得到美国肯定 D.体现了洋务运动留学政策的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8年美国和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传统“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在发生改变,所以美国称赞徐继畲是一位“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家”,A项正确;材料反映美国领导人对徐继畲的称赞,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对华外交的态度,排除B项;清朝科技水平落后,不可能得到美国的肯定,排除C项;徐继畲与洋务运动的留学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冯桂芬从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西方社会的诸多情况中,经过思考,意识到西方除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它的社会制度和其他方面,也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案。这意味着他的改革思想(
)A.呈现出空想性的特征 B.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基础C.流露出全盘西化倾向 D.上升到政治制度的新境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外”“社会制度和其他方面,也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案”可知,冯桂芬的改革思想显露出由学习器物上升到向西方政治制度学习的新境界,D项正确;“空想性”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冯桂芬所处的时代已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全盘西化倾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
)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 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 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及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陈独秀在考察妇女解放地位的时候应用了唯物史观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等理论,反映了陈独秀尝试通过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可知,陈独秀认为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可知,陈独秀认为可以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解决妇女解放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9.下面是1956年私营工业的改造情况统计表。据此可得出(
)项
目户数(千户)职工人数(千人)总产值(百万元)1955年底原有私营企业88.80131072661956年内已经改造的私营企业87.93129672371.实行公私合营的64.23107565452.转入地方国营企业的1.0023983.划归手工业改造的15.601172994.其他(主要转为公私合营商业)7.1081295改造面(%)99.098.999.61956年底尚未改造的私营企业0.871429A.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速度过快 B.国营经济日渐占据主导地位C.公私合营加速所有制的变动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1955年私营工业仍旧存在较多的户数、职工人数和总产值,但到1956年这些私营企业大多数被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面比例较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1956年公私合营速度加快,加速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加速了所有制的变动,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公私合营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并非速度过快,排除A项;在经济恢复期,国营经济就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材料只涉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下图可推知(
)2007—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AI)投资频次与融资规模的发展趋势A.中国已经打破西方核心技术的封锁 B.人工智能决定了中国产业变革水平C.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D.人工智能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7至2016年的中国。根据图示概括可知:21世纪初中国人工智能融资规模与投资频次呈增长趋势,是改革开放深化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人工智能的投资规模,而未涉及与外国情况的对比,无法推出中国已经打破西方核心技术的封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人工智能的作用,无法推出人工智能决定了中国产业变革水平,排除B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在古代印度,由种姓制度衍生出现的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佛教也深受民众喜爱,并且影响广泛;受伊斯兰教影响而形成的锡克教在其北部地区则拥有很多信徒。这表明古代印度(
)A.种姓制度与佛教相互渗透 B.对伊斯兰文明影响深远C.印度教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D.具有文化多元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印度。材料“由种姓制度衍生出现的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佛教也深受民众喜爱”“受伊斯兰教影响而形成的锡克教在其北部地区则拥有很多信徒”体现了古代印度的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并存,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D项正确;题目材料不涉及种姓制度与佛教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锡克教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并非古代印度对伊斯兰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古代印度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才出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发生变化后才出现印度教,并非印度教促进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2.17世纪,荷兰学者格劳秀斯提出了“商业天赐说”:自然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天地初创,物皆共有,先占催生了私有财产权,而商业帮助人类交换私产,以满足彼此需求,否则人类将处于原始、野蛮中。该学说(
)A.缓和了欧洲各国殖民冲突 B.掩饰了殖民国家侵略本质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D.打破了西葡两国殖民霸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荷兰。根据材料可知,在格劳秀斯看来,地球属于全人类,自然对人类的庇佑体现于上帝向各地分配恩赐,但上帝并不向人类赐予全部的必需品,所以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有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以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行商业交换,这实质上以商业交换的名义,将殖民地定位“财产”,掩饰了殖民国家侵略的本质,B项正确;该学说会加剧各国的殖民冲突,排除A项;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葡殖民霸权,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说:若用图示形式表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关系,则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仅局限于社会知识分子阶层 B.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持C.促进了欧洲理性思想的传播 D.传输意识形态呈现出单向性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的世界。据本题材料可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无论是通过启蒙运动的主体知识分子,还是直接传输,最终的目标指向都是“启蒙客体:人民”,体现了传输意识形态呈现出单向性特点,D项正确;图示反映了人民作为受众的最终目标,仅局限于社会知识分子阶层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并未指明单一的理论,提供理论支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并未涉及理性思想的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14.1547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法令规定:对于无业游民,要对其施以V字烙印,并交付富人为奴两年;如仍不劳动而逃亡,就施以S烙印,并罚终身奴隶;若再逃亡,即处绞刑。1563年,英王伊丽莎白也通过法令规定:12岁到40岁的妇女必须接受雇佣劳动,否则监禁。据此可知,英国(
)A.着力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B.利用政令助推经济发展C.力图扩大奴隶贸易规模 D.资本主义政治残酷无情【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颁布法令,加强对劳动力的管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得到发展,这些法令可以迫使无产者接受资本家的雇佣,为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促进英国生产发展,反映出英国政府利用法律推动经济发展,B项正确;将无业游民罚作奴隶不属于济贫手段,其目的也并非解决贫困问题,排除A项;奴隶贸易中的“奴隶”指的是非洲黑人奴隶,而材料中的“奴隶”指的是英国的无业游民,排除C项;16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政体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15.英属13个殖民地经过战争获得独立、政治稳定且一直沿用1787年的宪法至今;拉丁美洲19世纪早期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经历了分裂,平均每国已采用过10部不同的宪法。由此可知,美洲(
)A.政治受西方影响呈现多样化 B.实行了代议制民主C.民族民主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D.通过战争获得独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至19世纪的美洲。根据材料可知,独立战争使北美地区获得了独立,此后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维护了政治秩序的稳定。19世纪拉美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未形成稳定的国家宪法。由此可见,美洲地区的政治受西方殖民者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A项正确;美国实行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主运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民族解放战争对国家独立的影响,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6.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表示:“虽然联邦德国(如图)融入了欧共体,民主德国加入了经互会,两者都志在推动各自阵营经济集团化。但两个德国间的贸易没有关税边境”。在联邦德国的坚持下,原产自民主德国的货物也可直接进入欧共体市场,也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联邦德国此举(
)A.顺应了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是冷战困局中国家统一出路的探索C.避免了“冷战”对德国经济冲击 D.为了抵制战胜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联邦德国)。根据材料“但两个德国间的贸易没有关税边境。在联邦德国的坚持下,原产自民主德国的货物也可直接进入欧共体市场,也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可知,德国在美苏冷战的影响下,国家分裂,但联邦德国希望通过贸易往来加强和民主德国的联系,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B项正确;材料“两者都志在推动各自阵营经济集团化”和A项表述不符,排除A项;避免了“冷战”对德国经济冲击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德国当时已经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6分)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摘编自李埏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材料三
1978年,安徽省的一处偏僻乡村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实验。由于不甘贫困,十八户村民达成了协议,他们分田到户,共同享有资源。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他们相互约定,在收获的粮食中,给国家上缴他们应该缴纳的配额,多余的则可以由每个家庭自己销售并保留收益。……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每一户家庭都有权种植自己的粮食和蔬菜,并深深地改变了中国。——摘编自【美】龙安志《大开放:美国人亲历中国改革开放4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均田制”推行的历史时段,并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个小小的实验”的具体做法,并简述它“是一个伟大的壮举”的理由。(6分)【答案】(1)措施: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授田给百姓。(2分)影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打击了贵族特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秦国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2)时段:北魏(北朝)至唐中叶。(2分)分析:是租庸调的基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4分,每点2分)(3)做法: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2分)理由:改变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扩大了农民土地经营的自主权:极大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改革的率先性突破(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深深地改变了中国。(4分,每点2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措施:根据材料“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和所学可知,废井田,开阡陌及授田给百姓。影响:根据材料“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和所学可知,可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转型、推动郡县制的建立、打击贵族特权及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至唐朝时期的中国。时段: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的推行时间是北魏(北朝)至唐中叶。分析:根据材料“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可知,是租庸调的基础,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可知,保证了兵源,支持了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结合所学可知,土地不允许买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他。时空是现代中国。做法:根据材料“由于不甘贫困,十八户村民达成了协议,他们分田到户,共同享有资源”和所学可知,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理由:根据材料“这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每一户家庭都有权种植自己的粮食和蔬菜,并深深地改变了中国”和所学可知,可从改变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扩大农民土地经营的自主权、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及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等角度进行分析。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世纪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即使这样,印度仍然是农业国家,因为它80%的人口基本上居住在遍布全国的60万个村庄里。根据今日印度城市生活来看,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50%市区人民处境困苦;另外还有市区底层的1%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农村的赤贫者更为恶劣。每天有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乡村迁移到城市,使城市中心拥挤不堪,接踵而来的污染、交通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自不待言。——摘编自胡崇庆《印度的城市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8分)【答案】(1)特点:起步早,伴随工业革命展开;速度快,水平高;周期长,具有阶段性;先放任后治理。(4分,每点2分)(2)问题:城市化率低;贫穷问题严重;社会与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污染、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突出)。(4分,每点2分)认识:重视城市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科技赋能,系统治理,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答出法制管理、科学规划亦可)统筹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4分,每点2分)【解析】(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可知,起步早,伴随工业革命展开;根据材料“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世纪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可知,速度快,水平高;根据材料“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可知,周期长,具有阶段性;先放任后治理。(2)问题: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根据材料“即使这样,印度仍然是农业国家,因为它80%的人口基本上居住在遍布全国的60万个村庄里”可知,城市化率低;根据材料“根据今日印度城市生活来看,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50%市区人民处境困苦;另外还有市区底层的1%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农村的赤贫者更为恶劣”可知,贫穷问题严重;根据材料“每天有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乡村迁移到城市,使城市中心拥挤不堪,接踵而来的污染、交通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自不待言”可知,社会与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污染、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突出)。认识:根据材料“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可从重视城市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科技赋能,系统治理,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答出法制管理、科学规划亦可);统筹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分析。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内容出处一“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二“(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三“(松江)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储其余为一家御寒具,兼佐米盐。”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四“(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五“(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请运用上表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并指出运用这些材料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局限。【答案】说明: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广州、泉州的农业面向市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材料三说明清代松江棉纺织业分工细密,生产更趋专业化;材料四说明清代盛泽镇是专门从事纺织业生产的工商业市镇;材料五说明清代石门镇出现雇佣关系。(8分)局限:史料选取的类型为笔记和地方志,较为单一;上述材料多为特定地域的个案,不具普遍性;材料为不同地域的经济现象,不能集中体现市场经济的全貌。(4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设问要求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请运用上表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据材料“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可知,广州、泉州等地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面向市场;据材料“(松江)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及所学知识可知,松江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分工细密,生产专门化;据材料“(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工商业市镇,以盛泽镇为例,专门从事纺织业生产;据材料“(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自由性质的雇佣关系。这些都反映了明清时期“早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史料主要来自笔记、地方志,都属于文献史料,史料来源较为单一;材料涉及“盛泽镇”“松江”“石门镇”“广州”“泉州”等地,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特定地域的个案,不具备普遍性,且不同地域的经济现象不能体现明清时期整体经济的全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方”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政治概念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指涉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历史图景,见下表。中国古代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指葱岭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包括中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在内的大片地区。“西洋”一词首先出现在五代,范围逐步扩展到印度及非洲东部。明末清初“西洋”指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各国。晚清与民国初年“西方”不仅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欧洲、美洲,还包含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西方”概念具有双重内涵指向即作为侵略者而被谴责的“西方”和动员西方无产阶级进行世界革命的“西方”。抗日战争期间,将“西方”概念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探寻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主要作为被反思的对象出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西方”概念在国内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而进行批判的对象,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在国际上,是与亚非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改革开放新时期“西方”概念主要是指经济上“西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西方开放”,“同西方世界合作”,“不能照搬西方”等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并形成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历史角度审视西方发展”,“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共同发展”等概念。——摘编自黄晓娟、胡国胜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围绕“西方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历史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迁。(2分)“西方”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于是社会各阶级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所以“西方”概念由古代单纯指的欧洲地理概念延伸为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同时在国际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阐释分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改革开放以来,与欧美国家逐步建立外交关系,同时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所以这一时期“西方”概念主要包含“对西方开放”等经济意义,但同时中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西方内涵也包含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和“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等多重维度。(8分)纵观历史,伴随时代变迁,“西方”概念的内涵在不断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西方的同时,也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示例2:中国对“西方”概念的解读受其世界认知能力影响。(2分)不同时代中国对“西方”概念的解读,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受此观念影响,中原王朝以西的区域被统称为“西域”、“西洋”,西方的观念是立足中华文明中心的体现。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华文明中心论不断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也不断深入,国人所认识的西方逐步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西方”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已分成两大阵营,国人对西方概念的解读也受国际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西方”的概念认知也逐渐等同于冷战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并随着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课参考】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学案2.3《常见的天气系统》
- 【全程复习方略】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练习:全册综合质量评估
- 动物儿歌一年级下册
- 2025年八年级统编版语文寒假预习 第07讲《马说》
-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精炼:第14讲-新兴力量的崛起
- 专升本英语考试题型
- 期末测评卷(一)(Lesson10 ~ 12)综合测评卷 2024-2025学年科普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含答案)
- 【名师一号】2021年人教版物理双基限时练-必修二:第七章-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 《创新作文指导》课件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评卷(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自然资源部直属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动盈怀岁月暖》2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一般工贸) 2024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公路施工表格
- 饭堂挂靠协议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2024至2030年中国昆明市酒店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借款分期还款合同
- 医学史第三版重点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