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18分)1.(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古朴雅致的九女峰民宿开启“网红打卡”模式,游客络绎不绝。 B.华灯初上的老街,霓虹灯光与月色繁星共璀璨,各种沉浸式演出轮番上演,令人眼花缭乱。 C.在《长安三万里》中,人们看到的诗人们不再只是书本上呈现的正襟危坐、老态龙钟的墨客形象,而是一个个为生活奔波、为抱负求索的普通人。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2.(3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一月至四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2.8%,绿色出行渐成时尚。 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城市成败的关键。 C.通过亚运会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D.3月11日,“探索1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充分展示了我国载人深潜的作业能力和运维水平。3.(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 B.这是一种奇妙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C.学习机能够从你的面部读出“困惑”,自动放慢教学进度;你的车能感知你的疲倦,强制停车或报警;甚至你的冰箱能够感知你的体重,“体贴”地自动上锁……这些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D.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4.(3分)下面是孟晚舟女士回母校所做的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中的句子,以下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你们是否准备好了,成为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投身于数、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敢为天下先?②人生的考题,起笔是汗水诠释的青春,落笔是坚定书写的当下。③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上坚定所爱,不畏路途遥远④你们是否准备好了,用火热的青春,去谱写似水的年华?⑤同学们,你是否准备好了,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工作岗位,始终保持一份坚韧平实的品格,不因逆流而改变航向?⑥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至于至善,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A.②⑤①③⑥④ B.②⑤①④③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③⑥⑤①④②5.(3分)“大美中国”采风活动小组整理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野望》是五律,《钱塘湖春行》是七律。 B.郦道元,字善长,他所著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传记最大的特点是要求真实,所以作者不可以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就是一篇传记。 D.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6.(3分)依据《每日一读》,下列对李白《忆秦娥》诗句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B.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C.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D.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二、(6分)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①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我们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关于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②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是世界少数几个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③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农家思想有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这些思想都影响到后来的农家学派。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的农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④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养殖、经商等行业不被鼓励,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保护,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⑤今天,二十四节气仍与农业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⑥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B.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代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C.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D.二十四节气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2)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B.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C.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D.深入人心的重农传统。三、(9分)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锐不可当;另一方面,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下列对选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2)从画波浪线的句子“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对这种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藐视敌人的豪情。B.胜利的自豪感。C.必胜的信念。D.对敌人的嘲讽。(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详略得当,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B.本文叙议结合,在报道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C.本文结构清晰,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中路军、东路军、西路军等战线的进展情况。D.本文语言精炼,在报道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之抵抗,用“甚为微弱”四个字来概括。四、(9分)9.(9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在昼犹昏;疏条交映(1)下列句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好鸟相鸣,嘤嘤成韵。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B.“千丈见底”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游鱼细石”既是动静对比,又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C.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好在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3)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C.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D.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五、(6分)10.(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1)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从题材上看都是属于边塞诗。从格律上看两首都是五律。从内容情感上来说,都写到了边塞的景物以及紧张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B.【甲】诗中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从“单车”“征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失意;【乙】诗写军使走马扬鞭的迅疾C.【甲】诗中诗人看到了大漠壮美的风光,内心的抑郁之情为之冲淡;【乙】诗军使先于烽火而至传递紧张军情D.【甲】【乙】两诗的五、六句描写出了大漠的壮观的景象,表现出了大漠雄浑的气象。(2)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诗第三、四句用“出”“入”描绘静态景物,第五、六句用“直”“圆”描绘动态景物,动静结合,意境深远。B.【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堪称千古绝句,烽火断无烟”两句,都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C.【乙】诗“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烘托边关的紧急状况和紧急气氛。D.【乙】诗反映边塞战争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六、(17分)11.(2分)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规范加注拼音。xiè①气xián②熟禁gù③惨绝人huán④锃⑤亮教诲⑥炽⑦热深恶⑧痛疾12.(6分)语文实践活动。“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诚实守信”的主题活动(1)【话诚信之义】请仿照下面句子,再续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诚信好像那天空中的骄阳,失去它你将永堕黑暗;诚信好像,;诚信好像那沙漠中的绿洲,失去它你将身陷囹圄。(2)【做诚信之事】班级为本次活动发出了“诚实守信”倡议书,请你补充完整。“诚实守信”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为此,我们向广大同学发出以下倡议:一、诚信为人。在人际交往中相互理解、忠诚正直、恪守承诺、真诚相待,倡导良好的校园风气。二、诚信处事。三、诚信求知。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八年级(1)班2023年11月8日13.(4分)名著阅读。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同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用表格整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事件及相应性格特点,请帮他补出表格空缺的部分。聚焦人物人物姓名:典型事件事件体现的性格特点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死里逃生后①②“”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一把菜刀闹革命。有勇有谋彭德怀③爱护部下,平易近人14.(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2),志在千里。(《龟虽寿》)(3)《三峡》中借渔者的歌声、猿猴哀鸣表达伤感情绪的句子是:,。(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辞亲远游,在江上行船以移动视角写景的句子是:,。(5)《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情感的句子是:,。七、(6分)1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中雪后①(清)郑板桥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②不等闲③。【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清孤:清冷孤高。③等闲:寻常、一般。(1)请分析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请赏析诗歌托物言志的手法。八、(13分)1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②士,命士被甲,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③,急入收保④,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⑤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⑥五万人,弩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万余骑,其后十余岁(选自《史记》,有则改)【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③入盗:入侵。④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备匈奴②命士被甲③悉勒习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②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3)李牧在治军方面有什么特点?九、(16分)17.(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闻到白兰花香丁祖荣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却坚韧。五十年代入党,一生辛劳,不薄子女和他人。平常跟我讲的最多的是要好好工作,不要伤害人。要是不好干,种田最好,种下去就有得收。说完开心笑了。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有节奏,我一回去,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③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闻闻香。④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⑤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眼泪流了出来。⑥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⑦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我这一盆正开着哩。⑧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有一天,母亲电话,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⑨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她喃喃说,好香。然后,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祥和安宁的。那一年⑩三个月后,我到边地和田,成了京津皖援建的一分子。我们常说寿比南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玫瑰花开时节,我想母亲若健在,该多写意呀。我也起念,立志苦干不苦熬⑪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⑫还有一树广玉兰,立于东北角。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风吹花摇、颜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只能偶得,哪怕你凑近鼻子,这棵野野的广玉兰,竟也枯死。五层楼上⑬“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阳台上栽的金银花,也叫忍冬花,花盛香溢远。从和田回来,我又载了一棵石榴树,火热又喜庆。⑭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1)(1)文章围绕白兰花,写了“我”和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本文重点描写白兰花,为什么第⑦、⑬段又描写了其它花?(3)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①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眼泪流了出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②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颇自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4)某刊物有“家国情怀”“人间真情”“阅景阅生活”三个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十、(50分)18.(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们走过那些痛苦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爬着爬着,拨云见日。——张桂梅《致年轻人的一封信》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触?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特征鲜明。(3)(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8分)1.(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古朴雅致的九女峰民宿开启“网红打卡”模式,游客络绎不绝。 B.华灯初上的老街,霓虹灯光与月色繁星共璀璨,各种沉浸式演出轮番上演,令人眼花缭乱。 C.在《长安三万里》中,人们看到的诗人们不再只是书本上呈现的正襟危坐、老态龙钟的墨客形象,而是一个个为生活奔波、为抱负求索的普通人。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解答】ABC.正确;D.有误,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句子表示角色扮演。故选:D。【点评】要想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分析。2.(3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一月至四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2.8%,绿色出行渐成时尚。 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城市成败的关键。 C.通过亚运会的历练,使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和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 D.3月11日,“探索1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充分展示了我国载人深潜的作业能力和运维水平。【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解答】ABD.正确。C.有误,成分残缺。故选:C。【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3.(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 B.这是一种奇妙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C.学习机能够从你的面部读出“困惑”,自动放慢教学进度;你的车能感知你的疲倦,强制停车或报警;甚至你的冰箱能够感知你的体重,“体贴”地自动上锁……这些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D.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解答】ACD.正确。B.有误,句中括号前面的句号应用在括号的后面。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熟知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还要加强练习。4.(3分)下面是孟晚舟女士回母校所做的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中的句子,以下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你们是否准备好了,成为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投身于数、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敢为天下先?②人生的考题,起笔是汗水诠释的青春,落笔是坚定书写的当下。③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上坚定所爱,不畏路途遥远④你们是否准备好了,用火热的青春,去谱写似水的年华?⑤同学们,你是否准备好了,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工作岗位,始终保持一份坚韧平实的品格,不因逆流而改变航向?⑥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至于至善,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A.②⑤①③⑥④ B.②⑤①④③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③⑥⑤①④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第②句首先提出观点,是首句,紧承第②句,按照先“校园”后“工作岗位”的顺序。据此排列为:②⑤①③⑥④。故选:A。【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5.(3分)“大美中国”采风活动小组整理了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野望》是五律,《钱塘湖春行》是七律。 B.郦道元,字善长,他所著的《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传记最大的特点是要求真实,所以作者不可以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就是一篇传记。 D.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解答】ABD.正确。C.有误,《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故选:C。【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6.(3分)依据《每日一读》,下列对李白《忆秦娥》诗句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B.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C.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D.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分析】本题考查直接型默写。《忆秦娥》,此词双片四十六字,伤今怀古,托兴深远。上片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片遏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古人对此词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全词内容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解答】ABC.无误;D.有误,“汉家陵阕“的“阕“应为“阙“。故选:D。【点评】默写题目,一定要注意错别字。二、(6分)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①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我们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关于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②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是世界少数几个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③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农家思想有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这些思想都影响到后来的农家学派。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的农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④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养殖、经商等行业不被鼓励,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保护,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⑤今天,二十四节气仍与农业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⑥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B.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代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C.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D.二十四节气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2)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A.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B.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C.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D.深入人心的重农传统。【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代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受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深入人心的重农传统因素的影响;二十四节气永不过时的原因。【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结合第①段“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故选:D。(2)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和辨析。ACD.正确;B.有误,结合第③段中的“春秋战国,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使得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故选:B。答案:(1)D(2)B【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三、(9分)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锐不可当;另一方面,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下列对选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2)从画波浪线的句子“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对这种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藐视敌人的豪情。B.胜利的自豪感。C.必胜的信念。D.对敌人的嘲讽。(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详略得当,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B.本文叙议结合,在报道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C.本文结构清晰,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中路军、东路军、西路军等战线的进展情况。D.本文语言精炼,在报道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之抵抗,用“甚为微弱”四个字来概括。【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即将胜利时,毛泽东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该新闻稿报道了横渡长江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防御阵地,横渡长江,胜利进军的态势。该篇新闻通过对渡江战斗的报道,反映当时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力量的对比上已占有压倒优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打破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计划,对解放全中国有重大意义。全文描述精当,展现了解放军胜利渡江的雄伟场面。【解答】(1)本题考查对新闻导语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导语语言简洁。故选:C。(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从句④的“所有”“都”两词中。这种感情是胜利的自豪感。故选:B。(3)本题考查理解新闻内容。ABD.正确。C.有误,依次是中路军、东路军。故选:C。答案:(1)C(2)B(3)C【点评】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弘,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四、(9分)9.(9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在昼犹昏;疏条交映(1)下列句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C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好鸟相鸣,嘤嘤成韵。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A.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B.“千丈见底”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游鱼细石”既是动静对比,又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C.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好在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3)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C.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D.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分析】参考译文:【甲】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解答】(1)本题考查句式的工整。ABD.不工整;C.对仗工整,“急湍”对“猛浪”。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其中“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BCD.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情感的分析。ABD.正确。C.有误,作者没有极力追求功名利禄。故选:C。答案:(1)C(2)A(3)C【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五、(6分)10.(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1)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两首诗从题材上看都是属于边塞诗。从格律上看两首都是五律。从内容情感上来说,都写到了边塞的景物以及紧张的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B.【甲】诗中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从“单车”“征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失意;【乙】诗写军使走马扬鞭的迅疾C.【甲】诗中诗人看到了大漠壮美的风光,内心的抑郁之情为之冲淡;【乙】诗军使先于烽火而至传递紧张军情D.【甲】【乙】两诗的五、六句描写出了大漠的壮观的景象,表现出了大漠雄浑的气象。(2)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甲】诗第三、四句用“出”“入”描绘静态景物,第五、六句用“直”“圆”描绘动态景物,动静结合,意境深远。B.【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堪称千古绝句,烽火断无烟”两句,都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C.【乙】诗“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烘托边关的紧急状况和紧急气氛。D.【乙】诗反映边塞战争却不正面描写战争。【分析】《使至塞上》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陇西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五言诗。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全诗语言利落,节奏短促,构思精巧,意蕴丰富。【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A.有误,《陇西行》是王维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五言诗。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A.有误,【甲】诗第三。BCD.正确。故选:A。答案:(1)A(2)A译文:使至塞上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陇西行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都护告急军书到。关山隘岭正漫天飞雪。【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六、(17分)11.(2分)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规范加注拼音。xiè①泄气xián②娴熟禁gù③锢惨绝人huán④寰锃⑤zèng亮教诲⑥huì炽⑦chì热深恶⑧wù痛疾【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①泄②娴④寰⑥huì⑦chì【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12.(6分)语文实践活动。“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诚实守信”的主题活动(1)【话诚信之义】请仿照下面句子,再续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诚信好像那天空中的骄阳,失去它你将永堕黑暗;诚信好像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诚信好像那沙漠中的绿洲,失去它你将身陷囹圄。(2)【做诚信之事】班级为本次活动发出了“诚实守信”倡议书,请你补充完整。“诚实守信”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为此,我们向广大同学发出以下倡议:一、诚信为人。在人际交往中相互理解、忠诚正直、恪守承诺、真诚相待,倡导良好的校园风气。二、诚信处事。在生活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言必信,行必果。三、诚信求知。在学习中端正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信考试,不作弊。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八年级(1)班2023年11月8日【分析】(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诚信好像那天空中的骄阳,失去它你将永堕黑暗”和“诚信好像那沙漠中的绿洲,失去它你将身陷囹圄”可知,仿句格式是:诚信好像那……的……,失去它你将……,而且句意要表达出诚信的积极作用。据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要求补写出“诚信处事”和“诚信求知”的具体内容。“诚信处事”要围绕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的方面构思,“诚信求知”要围绕学习、考试等方面构思。【解答】答案:(1)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2)在生活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实事求是,行必果。在学习中端正态度,知之为知之;诚信考试。【点评】综合读写题通常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所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13.(4分)名著阅读。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同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用表格整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事件及相应性格特点,请帮他补出表格空缺的部分。聚焦人物人物姓名:典型事件事件体现的性格特点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死里逃生后①勇敢无畏②“贺龙”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一把菜刀闹革命。有勇有谋彭德怀③看演出时,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爱护部下,平易近人【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答】A.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死里逃生后。B.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红星照耀中国》有关贺龙的内容:大个子。年过半百,他不知疲倦。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一把刀宰了他们。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C.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体现彭德怀爱护部下,如“把棉衣披在身旁一个小号手身上”。答案:A.勇敢无畏B.贺龙C.把棉衣披在身旁一个小号手身上【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4.(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3)《三峡》中借渔者的歌声、猿猴哀鸣表达伤感情绪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辞亲远游,在江上行船以移动视角写景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情感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洲”的书写)(2)老骥伏枥(注意“骥”的书写)(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七、(6分)1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中雪后①(清)郑板桥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②不等闲③。【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清孤:清冷孤高。③等闲:寻常、一般。(1)请分析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请赏析诗歌托物言志的手法。【分析】《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中蕴含的画面。“晨起开门雪满山,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天空已放晴,透过淡淡的白云。注意抓住“雪”“云”“日光”的特点。(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把握。《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先是描绘一幅画者笔下的雪景:清早起来,世界被白雪包裹,哪怕太阳已经升起。在这样的现实下,连一向傲冬的梅花都被冻而不发。但诗人却别有深意,这不只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抗。古人说于景中见真情,可以看到的便是郑板桥身处凄冷之境不畏世态炎凉的形象。答案:(1)清晨,雨后大地银装素裹,天气寒冷。(2)这首诗写山中大雪后初晴的清晨所见,诗人借此诗作托物言志,衬托诗人内心的清冷孤独,风格洒然清脱。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此时,初升太阳的光芒,也变得寒冷了,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孤寂的气氛!【点评】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八、(13分)1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②士,命士被甲,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③,急入收保④,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⑤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⑥五万人,弩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万余骑,其后十余岁(选自《史记》,有则改)【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③入盗:入侵。④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备匈奴防备、防御②命士被甲“被”同“披”,穿着③悉勒习战全,都(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②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3)李牧在治军方面有什么特点?【分析】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雁门郡,来防备匈奴的进攻。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下令)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命令士兵身披铠甲(练习射箭骑马),给战士的待遇优厚。(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赋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干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词类活用。①句意:来防备匈奴。备:防备。②句意:命令士兵身披铠甲。被:同“披”。③句意: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悉:全,都。(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虚词。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翻译时要做到“信、达。①重点词语:然,然而;怯;虽,即使,认为,即使是赵国的士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②重点词语:日,每天;而,却,不被任用;皆,都,都希望与匈奴一战。(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日击数牛飨士,命士被甲,厚遇战士”可以看出李牧既治军严谨,又厚待士兵,急入收保;从“赵王让李牧,不取悦君主,皆愿一战”可以看出李牧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答案:(1)①防备、防御,穿着,都。(2)①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士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②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3)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不取悦君主),蓄势以待”)。【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九、(16分)17.(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闻到白兰花香丁祖荣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却坚韧。五十年代入党,一生辛劳,不薄子女和他人。平常跟我讲的最多的是要好好工作,不要伤害人。要是不好干,种田最好,种下去就有得收。说完开心笑了。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有节奏,我一回去,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③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闻闻香。④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⑤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眼泪流了出来。⑥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⑦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我这一盆正开着哩。⑧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有一天,母亲电话,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⑨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她喃喃说,好香。然后,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祥和安宁的。那一年⑩三个月后,我到边地和田,成了京津皖援建的一分子。我们常说寿比南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玫瑰花开时节,我想母亲若健在,该多写意呀。我也起念,立志苦干不苦熬⑪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⑫还有一树广玉兰,立于东北角。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风吹花摇、颜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只能偶得,哪怕你凑近鼻子,这棵野野的广玉兰,竟也枯死。五层楼上⑬“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阳台上栽的金银花,也叫忍冬花,花盛香溢远。从和田回来,我又载了一棵石榴树,火热又喜庆。⑭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1)(1)文章围绕白兰花,写了“我”和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本文重点描写白兰花,为什么第⑦、⑬段又描写了其它花?(3)请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①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眼泪流了出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②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颇自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4)某刊物有“家国情怀”“人间真情”“阅景阅生活”三个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分析】文章通过回忆母亲爱养花,在老家房前屋后种满了花,后来母亲离世,“我”到和田援建回来后也开始种花的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概括为:“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