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第十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第十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第十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第十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教师用书第三部分第十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eq\b\lc\|\rc\(\a\vs4\al\co1(,,,,,,,,,))eq\a\vs4\al(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互隔绝、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全球抢占市场,工业革命则为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44课时新航路的开辟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新航路开辟又名地理大发现,是欧洲国家的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此前世界各地相对平行、各自独立的发展状态,世界日益走向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的萌芽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殖民扩张,在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约三百年间,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世界市场继续拓展。一、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及条件(1)原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根源西方社会对黄金的渴求,形成“拜金热”,渴望到东方“寻金”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阻断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2)条件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起君主专制政权,希望获得财富,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支持开辟新航路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人文主义鼓励冒险,追求创新2.过程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家 主要贡献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渡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率领的船队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影响(1)对欧洲“商业革命”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殖民扩张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2)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经济条件素有经商传统,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大西洋沿岸政治条件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荷兰共和国(2)表现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展不平等贸易。②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抢占殖民地。在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等殖民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在亚洲,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还一度占领中国领土台湾。(3)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2.英国的殖民扩张(1)条件经济条件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利益;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地理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路的中心政治条件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军事条件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海军,为争夺殖民地提供了武力保障(2)表现①1600年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商业贸易飞速发展。②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参与殖民争霸。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荷战争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英法战争通过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3)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3.世界市场的拓展(1)途径海外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法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2)影响对西欧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eq\a\vs4\al([时空定位·基础练])1.据记载,美洲于1540年到1700年,至少产银4万吨,可能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此记载可用于研究()A.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B.葡萄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C.欧洲商业革命出现原因D.欧洲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白银被大量运往欧洲,体现不出种植园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美洲白银运到了葡萄牙,故B项错误;欧洲商业革命是指商品种类、商路中心的发展变化,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欧洲价格革命是指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欧洲,带来了欧洲物价上涨现象,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2.16世纪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16世纪后,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反映了欧洲贵族生活的奢靡D.反映了欧洲的矿产资源匮乏解析:选A本题时间定位于16世纪前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商业革命。材料信息“16世纪后,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表明是商业革命,而不是价格革命,所以选择A项而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3.据载,1545年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秘鲁的波托西找到了蕴藏量丰富的银矿。此后,西班牙很快从美洲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白银,这直接导致了()A.西班牙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B.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西欧物价的不断上涨解析:选D本题时间定位于1545年以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价格革命。1545年正值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由于掠夺的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引起“价格革命”,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西班牙并没有取得过世界霸主的地位;欧洲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中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B、C两项时间不符。4.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雇佣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A.战争因素 B.商业因素C.文化因素 D.外交因素解析:选B本题时间定位于17世纪,考查英荷关系。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而同期的英国与荷兰在海上贸易方面竞争激烈,所以荷属东印度公司会要求其雇员保守商业秘密,尤其是航海图上的信息,以防英国人获取信息而与它进行海上贸易竞争,即商业上的竞争,故选B项。5.如图为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据此可知英国()A.海上贸易发展迅速 B.成为“世界工厂”C.海上霸主地位确立 D.重商主义思想盛行解析:选A本题时间定位于18世纪,考查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随之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材料中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不断提升的情况说明,英国对外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探究点(一)新航路开辟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学家罗荣渠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本材料重在找论点,明确论据。材料为总分结构,以省略号为界将材料分为两层,省略号前面的内容点明了论点:新航路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省略号后面的内容从四个角度论证了论点: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资本主义制度拓展了空间;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eq\a\vs4\al([史中求“是”·迁移练])1.有学者对新航路开辟作了如下评价:“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对这一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片面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B.经济发展完全依赖对殖民地掠夺C.新航路开辟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D.较为客观分析新航路的历史作用解析:选D题干材料指出了新航路开辟对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的作用,并强调了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解析:选D依据所学可知,对财富尤其是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力之一,材料“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揭示了这一点,所以应选D项。3.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A.西班牙与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解析:选D题干中“新航路开辟以来”是解题的关键,题干主要阐述了新航路的影响,即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同时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欧洲逐渐强大,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落后,加剧了欧美与亚非拉之间的差距,D符合题意,故选D项。4.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法国贵族成员更是发出感慨:贵族每天都在破产、消亡,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导致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圈地运动的推动C.贵族生活的奢靡 D.重商主义的实行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600年”得知此时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题目中“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第三等级却占有财富”得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黄金、白银的大量涌入引发欧洲旧贵族的破产、新兴资产阶级得势,故A项正确。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多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斗争具有正义性。(2)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是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3)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5)生活变迁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探究点(二)早期殖民扩张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本材料重在抓关键词句,获取有效信息。本段材料语句较长,阅读比较困难,须抓住以下关键词句:“欧洲人”“殖民活动”“规范”“制度”“技术”“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我们将这些关键词句前延后伸,串联分析,就能有效把握住材料的主旨。eq\a\vs4\al([史中求“是”·迁移练])1.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A.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发展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解析:选C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故A项错误;欧洲的殖民活动以掠夺财富为目标,客观上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出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欧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整个欧洲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17世纪(严格说是1580~1670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金融贸易和造船业称雄解析:选DB、C两项描述的是英国,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中心是葡萄牙和西班牙,A项错误。荷兰在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D项正确。3.《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明()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B.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资本的崛起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解析:选B据材料“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资本的崛起,故B正确。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没有突出对工业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故D错误。4.殖民扩张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资本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获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说明早期殖民扩张的本质是()A.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B.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D.垄断贸易,保护国内市场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殖民扩张”“提供了销售市场”“加速”“积累”“转化为资本”可知,早期殖民扩张的本质是通过经济手段和劫掠方式,获得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其原因(1)特点①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②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2)原因: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2.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方式和作用(1)含义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资本原始积累。(2)方式①用武力征服殖民地,采用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例如16世纪的奴隶贸易。②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例证。(3)作用①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货币资本。②资本原始积累冲破了狭隘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体制,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化开拓了广阔的国内市场。③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大生产提供了自由的雇佣劳动者。eq\a\vs4\al([立德树人·素养练])(2016·上海高考)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材料一郑和船队哥伦布船队规模最多200艘,最少62艘第一次3艘,最多17艘船种各船种分别负责指挥、运粮、运兵等任务第一次1艘旗舰,2艘轻快帆船配备配有水手、船师、工匠、医生、翻译、武装人员第一次航行带了约15个月的食物材料二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材料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问题](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在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答案](1)郑和船队无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2)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3)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eq\a\vs4\al([学史明智·展情怀])一、深度思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相同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不同目的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经济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政治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起中国人和平使者的形象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二、家国情怀——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结果差异巨大对当今中国发展之启示(1)最重要的一点,即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务求实用实效,充分权衡利弊,最大限度地争取通过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国家利益。(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广方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应当更加开放,走向世界,通过对世界各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健康发展。(3)中国是一个拥有传统农耕文明的大陆国家,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本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拥有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伟大勇气与坚强毅力。(4)谋求国家政治地位的提升与稳固地奠定一国在区域间甚至在世界中的强国地位,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为支撑。我们在积极倡导开展和平友好外交的前提下,必须同时运用经济手段与军事手段提升并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eq\a\vs4\al([高考真题·考向练])1.(2013·江苏高考)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A、B两项不符合史实,西班牙并没有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C项也不符合史实。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导致物价上涨,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衰落,所以答案是D项。2.(2009·江苏高考)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选C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C项正确。eq\a\vs4\al([巧思妙解——解题快一点])巧用唯物史观,秒杀选择题要求分析造成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同文明之间缺乏联系的主要原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肯定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即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比选项,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3.(2015·全国卷Ⅱ)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4.(2011·全国大纲卷)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对西班牙社会造成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结合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发生在西班牙等国的价格革命,即由于西班牙等国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导致物价飞涨。答案为C。eq\a\vs4\al([课时检测·过关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解析:选A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航海家麦哲伦除负担的开支后,得到了报酬,激发了他们远航的热情,故A项正确。2.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哥伦布()A.是奴隶贸易的开创者B.促进了美欧经济交流C.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D.推动了世界文明交融解析:选C哥伦布发现美洲,“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反映出哥伦布也扮演殖民者的角色,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故C项正确。3.(2018·海安一模)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解析:选D白银在美洲、欧洲、亚洲之间流通,主要是通过欧洲联系,说明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4.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如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危机的影响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选B根据图片信息,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逐年攀升,这与金银输入导致的价格革命有直接联系,故选B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A、D两项与题干图表信息无关。5.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和美国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客观条件是()A.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B.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D.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解析:选A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说明了政府资金实力的雄厚,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16世纪,荷兰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获得“海上马车夫”之称,故A项正确;材料里强调的是荷兰的经济实力,故B项错误;航运业的发达只是荷兰经济实力强劲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荷兰并没有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故D项错误。6.在1600年,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数额占英国贸易总额的5%~6%,17世纪末则超过25%,英国商人从垄断中大获其利。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英国殖民地拓展 B.英国工场规模扩大C.打败西班牙舰队 D.英国垄断三角贸易解析:选A材料提到,在1600年,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数额占英国贸易总额的5%~6%,17世纪末则超过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地拓展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因此,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了兴趣。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放。”——葛会伟《试论英国黑人奴隶贸易的状况和废除》材料三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6分)(2)材料二中英国对待黑奴贸易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6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4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乌得勒支条约》的内容,联系工业革命前的时代特征组织答案。第(2)问,首先应把握材料二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据此可推断出关键原因是工业革命及其导致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包括殖民扩张方式的变化。第(3)问,据材料三中的“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法令……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动用了海军……巡逻”等信息逐层归纳历程,然后依次、多角度概括特点,解答过程中注意前后问应该有具体到抽象的联系与区别。第(4)问,从进步性和局限性或现象与本质等方面全面评价。答案:(1)利益:控制海上要道;掌控黑奴贸易;积累原始资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实质:争夺殖民霸权。(2)原因:工业革命;经济侵略手段转变(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为主)。(3)历程:废奴主义者成立组织(协会);议会立法;号召欧洲国家停止奴隶贸易;出兵打击黑奴贸易。特点:从民间到政府;态度越来越坚决;打击范围越来越广。(4)评价:英国逐渐文明化;殖民扩张本质并未改变。第45课时工业革命——————————[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生产与资本相对集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世界历史的进程。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不仅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而且还利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条件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本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贸易与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重要发明类别时间发明者发明成就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骡机动力1769年瓦特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交通运输1807年富尔顿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4.影响(1)经济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加快。(4)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5)环境:环境污染,人类生存有了新的威胁。(6)科技文化:促进自然科学和文艺的发展,如浪漫主义流派的出现。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最终确立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金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用于工业生产2.中心: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3.特点(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4)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工业、能源工业领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侧重于轻工业。4.影响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世界体系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展1.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60、70年代)(1)条件①市场: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市场的主导,攫取了巨大利益亚非拉国家贫穷和落后加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客观进步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②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2)表现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①积极: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②消极:造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对抗。eq\a\vs4\al([时空定位·基础练])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圈地运动的进行 B.蒸汽动力的应用C.石油工业的发达 D.电器的广泛使用解析:选B本题时间定位于18世纪末,考查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日渐严重。故B项正确。2.有学者统计过,“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的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黑死病导致英国人口锐减B.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C.海外移民使本土人口减少D.黑奴成为农业主要劳动者解析:选B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由材料“1700年……18世纪末”可知,这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所以答案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3.18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这场“革命”()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推动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C.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D.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解析:选A本题时间定位于18世纪,考查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形成的影响。材料中时间信息是“18世纪”,可以排除B、C两项;材料“18世纪”“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可知这场革命是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A项正确;D项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4.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A.钟表制造业发展B.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C.与会各国的妥协D.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解析:选D本题时间定位于1884年,考查世界整体性的增强。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需统一时间标准以便于沟通、协调,通过国际标准时间体现的是各地联系的加强,故D项正确。5.对下表数据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工业生产增长(与1870年相比)倍数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国家英德英德英德1913年1.34.614%16%15%13%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英德贸易的发展B.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殖民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D.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解析:选B本题时间定位于1870~1913年,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题干图表中的数据显示,德国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超过英国,德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和贸易额所占世界比重均和英国并驾齐驱,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德国进行技术变革的结果,B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探究点(一)两次工业革命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得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影响、有才干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学读史(信息知多少)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本材料以第二个句号为界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根据材料信息“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种种发明……有才干的技工完成的”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二层描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材料信息“科学开始有了更重要的作用”“实验室”“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说明了什么问题?整段材料是从什么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了比较?eq\a\vs4\al([史中求“是”·迁移练])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解析:选D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科学和技术开始结合,科学理论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材料中“实验室”“科学家”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故选D项。2.“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解析:选C材料当中的“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说明的是市场的扩大,“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说明市场的扩大对工业革命的作用,故此题应选C项。3.表中是某时期内英国一贵族家族收入简表(部分),这反映了()1801~1871年菲兹威廉(伯爵)家族的收入(单位:英镑)年代地租收入矿业收入总收入矿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18012613542143034913.9184143489110825457120.31871712813721010849134.3A.土地贵族势力日趋没落B.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C.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D.议会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解析:选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地租收入呈现增加趋势,不能说明土地贵族势力日趋没落,故A项错误;矿业收入增长幅度非常大,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地租收入,结合时间1801~1871年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开展并且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故B项正确;该家族的主要收入是地租收入,属于土地贵族,不能反映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的议会改革是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而材料中菲兹威廉属于土地贵族,故D项错误。4.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材料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 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解析:选A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给思想界所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5.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解析:选A根据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故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根据材料“染料厂”“巴登苯胺苏打厂”“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等信息,凸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壮大问题,非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化学工业在德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6.下表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据此可知()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3.3(1851~1873年)5.0—3.81874~18901.75.22.1(1870~1890年)3.51891~19001.63.52.64.8A.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英法两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C.垄断组织的作用日趋减弱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解析:选DA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有所降低,法国的还有些许提高,并未进入停滞状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垄断组织的作用,故C项错误;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的工业增长率不同,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含量发明者以工匠为主。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发明者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主。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发展进程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始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殖民扩张掠夺原料,输出商品资本输出,瓜分世界2.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探究点(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展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航海条例”是指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学读史(信息知多少)该材料重在获取有效信息。阅读该材料,我们应思考并解决三个问题:(1)航海条例是什么时候颁布的?这时候英国资本主义处在什么发展阶段?(2)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3)航海条例废除是在什么时候?废除的背景原因是什么?eq\a\vs4\al([史中求“是”·迁移练])1.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以商立国的需要 B.工业革命的完成C.垄断组织的建立 D.综合实力的衰落解析:选B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提出自由贸易政策,因此废除了原来政府保护贸易的《航海条例》,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不符合题意。2.“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文中,它“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的方式是指()A.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B.广泛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逐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析:选C题干材料主要阐明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摧毁了古老的社会”,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逐渐完善,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强调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3.(2018·启东检测)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主要说明()A.科学为先导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B.内燃机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C.垄断使得生产与资本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D.国际分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的增长,是国际分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的体现,D项正确。4.(2018·海安一模)《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述材料表明()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资本输出的问题,不是说明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D项错误。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1)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随着其产生、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非洲沿海地区、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国用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组织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2)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区的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区原有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成殖民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3)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洲、美洲尤为明显。(4)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eq\a\vs4\al([立德树人·素养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领域发生哪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并运用具体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主要方式的不同,并分析这两种侵略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变化:工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文明的成果被世界各国分享;西欧国家在工业文明中占主导。(2)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便利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为主。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有在华设厂的内容,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化起步;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既得到发展又受到阻碍;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3)启示: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我国必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贸易交往,不能自我封闭;国家地位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实力的强弱。eq\a\vs4\al([学史明智·展情怀])一、深度思考——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局面。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英勇抵抗,特别是三元里人民进行自发的抗英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深远,为后来的人民反侵略战争提供了借鉴。③中国的新思想萌芽受工业革命影响,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中国近代化起步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④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二、家国情怀——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eq\a\vs4\al([高考真题·考向练])1.(2016·江苏高考)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制造业、煤矿业等迅速发展,商品的空前增多促进了海外贸易和运输业的发展,海外殖民收入也增多。由此可见,经济收入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基本吻合的,答案选D项。A项中的“稳定增长”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B、C两项均不符合图片和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2.(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解析:选C18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棉纺织业首先爆发,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业生产率,故出现了如图变化。答案为C。3.(2010·江苏高考)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解析:选B本题考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棉纺厂的快速增加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与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相关,B项正确;珍妮机与工厂大量建立无直接联系,A项错误;C项是由于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这一时期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纺织品在中国滞销,D项错误。4.(2016·全国卷Ⅱ)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5.(2016·全国卷Ⅲ)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排除D项。6.(2015·全国卷Ⅱ)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准确解读表格信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法、德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eq\a\vs4\al([课时检测·过关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广大英国普通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切实权利,但革命为之确立的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则为社会下层提供了一种合法渠道,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与更高的社会地位。于是工业革命就从英国开始了。据此可知,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秩序确立B.下层民众竞相追求社会财富C.民主制度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国家政治权力逐渐下移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为每个公民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机会,这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故A项正确。2.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C.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已完成D.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解析:选B材料中“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表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故B项正确。3.工业革命后,酒吧、咖啡馆成为流行的小型聚会和休闲解闷场所,歌剧、舞剧、马戏、杂技和舞会等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表明工业革命后()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B.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关系变化C.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日益普及D.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提高解析:选D“酒吧、咖啡馆”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歌剧、舞剧、马戏、杂技和舞会”是人们的娱乐活动,表明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A、B、C三项。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解析:选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5.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882年42%39%19%1907年35%42%23%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