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

挣脱(zhèng)

归省(xǐng)

翌日(yì)

无可指摘(zāi)

B.

卑鄙(bǐ)

夙愿(sù)

龟裂(guī)

接踵而至(zhǒng)

C.

缄默(jiān)

襁褓(qiáng)

瞭望(liào)

挑拨离间(jiàn)

D.

拙劣(zhuō)

连翘(qiáo)

狩猎(shòu)

拾级而上(s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噤

衷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B.

静穆

斡旋

名副其实

辚辚向前

C.

黧黑

蠕动

相辅相成

阳奉阴为

D.

恭顺

抉择

不解之迷

格物致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

B.

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

C.

此次神舟十二号发射和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

由于《汉字规范表》即将出炉,使乱取名、取怪名的情况得到遏制。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和“舍"是谦辞,都用来称自己的长辈或平辈中长于自己的人。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凭借拉手风琴的才能加入骑兵连的。

D.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5.对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A.

这是一首叙事诗,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运用肖像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老翁的悲惨境遇。

C.

“惜不得”三字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奈、悲愤和绝望。

D.

作者对统治者的控诉,对劳动者的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

。所有的蕊,交给

。所有的树,交给

。而风,交给

。A.

蝴蝶去数

蜜蜂去编册

风去纵宠

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B.

蝴蝶去数

蜜蜂去编

册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风去纵宠

C.

风去纵宠

蝴蝶去数

蜜蜂去编册

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D.

风去纵宠

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蝴蝶去数

蜜蜂去编册7.按教材原文填空。(1)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4)关关雎鸠,________。(《诗经·关雎》)(5)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凄神寒骨,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7)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二、阅读(45分)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修:

②归:

③作:

9.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10.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其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能与《大道之行也》“

”和“

”相对应。阅读《中国养活中国》,回答问题。中国养活中国①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②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提出的疑问。当时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未来,以全球的粮食生产也难以满足中国巨大的需求。③面对布朗的质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回应是:“(布朗)低估了科技进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巨大潜力。”他认为,通过科技进步,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④大米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是全国超65%人口的主食,保饭碗,首先保大米。“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袁隆平说。⑤中国早就是这样做的。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攻克、推广水稻矮化育种技术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给水稻生产带来第一次突破性飞跃。⑥随后杂交水稻的出现,正式按下增产的加速键。⑦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岛发现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通过全国大协作,将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平均亩产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增产20%。⑧上世纪90年代,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平均亩产又增5%~10%。⑨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从第一期到第四期,示范田每次都比上期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⑩正在测产的第三代杂交稻,平均亩产比现有高产杂交稻再增10%~20%⑪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到2017年,我国稻谷每公顷产量已达6916.9公斤,较1996年增长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⑫2020年,当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时,中国继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预计有望增加。⑬丰收的背后,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⑭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战胜饥饿的重要方法。“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他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选自《睐望》,有删改。)11.我国的水稻生产,经历了哪几次突破性的飞跃?12.“正式按下增产的加速键”的意思是

1

。1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①“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袁隆平说。(

)②我国稻谷每公顷产量已达6916.9公斤,较1996年增长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

)14.为什么说培育杂交水稻是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重要方法?阅读《当代神农》,回答问题。当代神农①袁隆平以“立志学农”的方式,推开了他的生命之门。湘西深山地带的安江农校,渐渐地将袁隆平熏陶出了一种庄稼味儿。湘西的大地接纳了他,湘西的庄稼人接纳了他。②他带领学生们在稻田里搞试验,总是身先士卒。每每来到稻田里,他总是弯下腰来,将鞋子扔到一边,脱下袜子,挽起裤脚,赤足踏田。脚板与泥土的摩挲,使他感到非常惬意,稻田里的那种芳香的气息,也使他陶醉。他赤脚在稻田里插秧、薅草,以自己的肢体与土地交流,用自己的肢体揣度水田的深浅和红土壤的松粘。当年人们大多使用农家肥,脏是脏了些,可是这个自幼在大城市里长大的知识分子,硬是不怕脏。袁隆平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与土地相厮守。他热爱土地,土地也以丰厚的果实加倍回报于他。③太阳火辣辣地悬在当空,忙了半晌的农民懒懒地来到榕树阴下,袒胸露背,汗水淋漓,躺在青石板上,凉风习习吹来,好不惬意!此时的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袁老师,该歇息了!”善良的农民呼叫着。“袁老师,快过来抽袋烟吧!”已经将烟丝装好烟袋的农民!大声招呼着。袁隆平这才走近大榕树,坐在青石板上,从农民手里接过了烟袋,默默地、大口大口地抽起来。微风从沅水河对面吹来,挟裏着凉冰冰的水汽,汗淋淋的身子,顿时干爽了许多。每每与农民并肩坐在田头,他总有说不完的话。④一位作家曾说过:“学者与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越过这片原野,他就会变成一个圣贤。”就是从这个起点出发,袁隆平日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圣贤”。⑤在他看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⑥1960年春天,袁隆平在他那半亩试验田里,把稻种播下去。几天以后秧苗出水了,绿莹莹,嫩生生的,向他伸展着一只只嫩绿的小手,可爱极了。他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而后为它们一个个安家,目睹着它们拔节、抽穗,由嫩绿而变为深绿……他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得他的眼前为之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那样鲜活地呈现在他的眼前,它像是拥挤的生命中的一位巍然挺立的俊美少年!⑦“啊,那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啊!”这一判断在他脑海中确定下来以后,他便开始对那些变异的植株进行仔细的调查:高的、短的,早熟的晚熟……一株一株地记载,反复地统计运算,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不久,袁隆平设计的一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诞生了!⑧从此,“杂交水稻”这个概念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⑨从此,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将在袁隆平的手下改写;某些遗传学权威的结论,也将在袁隆平的挑战面前,不得不重新加以修改。(选自《袁隆平传》第六章,有删改。)15.选文具体写了关于当代神农袁隆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6.②段中画线句属于

描写,有何作用?17.请用自己的话解释第④段“这个起点”所指的具体内容。18.第⑥段的画线句写出了那“一株天然杂交稻”的哪些特点?19.请在第⑦段中选词填空,梳理出“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判断→

→统计、运算→

阅读《匠心,是-种境界》,回答问题。匠心,是一种境界①匠心,《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这样的:匠心,巧妙的心思。匠,指工匠或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唐王士源《序》中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②我们要谈的“匠心”是一种工匠之心——严谨、认真、细致、恒定,不为浮华所诱,不为近利所惑的精神。③许多时候,人们仰慕“家”而鄙夷“匠”,认为“家”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匠”则缺乏创造性,缺乏灵气。于是“匠气”一词便用来形容过于追求辞藻堆砌、精雕细刻、四平八稳,便有失内容的生动和灵转,如:“匠气十足”一词。其实,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皆在于“家”更容易成名得利,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来。“匠”却容易淹没在无数普通人中而默默无闻。④除了拥有一个优秀手艺人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作为“匠人”,怎样才算有一颗真正的“匠心”?⑤第一,敬畏、坚守。这一点指的是,“匠人”不为外物所扰,将自己所为之事,看得庄严、崇高,并有着高度的坚守。⑥第二,谦恭、自省。“匠人”对自己所为之事并不吹嘘,实事求是。⑦第三,专注、入魂。“匠人”在工作时,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在《庄子·达生》中,有个人叫做工,是舜时代的能工巧匠,被人称为“百工之首”,他不用借助工具就能准确画出方和圓,干活的时候随心所欲,每次都会达到忘我的境界。庄子也会因专一凝聚而灵感无穷、没有滞碍,“故其灵台一而不桎”。真正的匠人,能将心灵专注于一点,其实就是匠心的体现。⑧从这三点来看,如果说一个人有匠人精神,可能是指他对制作工作有很高的要求,或者很用心地在做事。但如果说一个人是有“匠心”的匠人,那么上述三点境界,他缺一而不可。(选文有改动)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人们为什么会仰慕“家”而鄙夷“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2.请指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①唐王士源《序》中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②庄子也会因专一凝聚而灵感无穷、没有滞碍。(

)23.请为文章中的“第一”或“第二”部分补充一个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均可)三、作文(50分)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①命题作文中华古典文化,隽永多姿,意境悠远,意蕴丰厚。诗词歌赋,书画卷轴,亭台楼阁,园林山水……涵咏其间,翰墨馨香;沉醉其中,滋味绵长。一唱三叹,含英咀华,其中真味,呼之欲出令人赏之、思之、悟之……正如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以“古典之中有真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此项单独起段)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②给材料作文最近腾讯特别火的一个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在实习生和律师们的周日聚会中,有年轻人提到了她自己的想法。她说:“我想去经历不一样的人生,因为真的很不同。不同平台,它的工作原则、制度、人际关系、方式方法都会不一样,所以我是希望你们在三十岁之前能去进行各种体验,然后找到最适合你们的。不要让自己待在舒适区。因为当你在舒适区,你会很容易产生惰性,要变化是很难的,当我们对周围事物一无所知时,会极度没有安全感,但是如果你能摆脱惰性、突破自我,那就是很大的质的飞跃。上面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经历就是财富;找到自己的所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要摆脱惰性、勇敢地去突破自我。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答案】D【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解析】【分析】

A项,”无可指摘(zāi)

“应读

zhāi

”。

B项,

龟裂(guī)

“应读

jūn

”。

C项,”

襁褓(qiáng)“应读

“qiǎng”。故答案为:D.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2.【答案】B【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与积累。

A:寒噤

忠爱

分崩离析

不修边幅

B:静穆

斡旋

名副其实

辚辚向前

C:黧黑

蠕动

相辅相成

阳奉阴违

D:恭顺

抉择

不解之谜

格物致知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易混字和易错字的写法。​​​​​​​3.【答案】C【考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应为”研究,推广和应用”。故A错误.

B.成分残缺,在句尾加上”对接“。故B错误.

C.无语病.故C正确。

D成分残缺,側删去“由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考试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除错误选项。4.【答案】A【考点】称谓,作家作品【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A.错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所谓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关于这个谦敬词语,有人归纳了一句很有名的七字诀:即:“家大舍小令外人”。首先看看对家里人:1)当你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2)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等;

B.正确。

C.正确。

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5.【答案】B【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

A项正确。

B项错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写出了卖炭老人的心里矛盾,他宁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也想天再冷一些,让他能多卖一点炭钱。这种矛盾的心理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C项正确。

D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6.【答案】A【考点】句子排序,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解析】【分析】本语段主要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天,横线处的语句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从上下衔接来看,蝴蝶和花、蜜蜂和蕊、树与风、风及风铃的关系最密切,所以选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衔接语句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是对语言环境的把握和对关键词语的分析,通过阅读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的词语前后呼应的内容,进而确定补写的内容使上下文相衔接。7.【答案】(1)曲径通幽处

(2)缥缈孤鸿影

(3)青青子衿

(4)在河之洲

(5)海内存知己

(6)悄怆幽邃

(7)衹辱于奴隶人之手【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解析】【分析】为直接型默写题,其中“缥缈”“子衿”“鸠”“衹”为易错字,书写时要多加注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语句作答即可。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现象。故答案为:⑴、曲径通幽处⑵、缥缈孤鸿影⑶、青青子衿⑷、在河之洲⑸、海内存知己⑹、悄怆幽邃(7)、衹辱于奴隶人之手【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此类题目默写时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二、阅读(45分)【答案】8.修:培养(使……得到调整、整治);归:出嫁;作:兴起

9.①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②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盜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10.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做此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选文,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重点句子进行理解。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修:培养(使……得到调整、整治)

。②句意为:女子出嫁。归:出嫁。③句意为: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作:兴起

。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时应做到语意完整、准确,语句通顺。关键词一定要译出。

①句中的关键词有“行:施行;公:所共有的

;

翻译为: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②

句中的关键词有“是故:因此;谋闭:奸邪之谋

;作:兴起。

翻译为: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根据““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了“欢乐祥和”的社会特点,表现的是无论是老人还是幼子,人们渴望的都是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因此所对应的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这句话。

【答案】11.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攻克、推广水稻矮化育种技术,给水稻生产带来第一次突破性飞跃。上世纪70年代,将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上世纪90年代,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12.是产量迅速连续增加的开始。(意思对即可)

13.引用;列数字作比较

14.因为大米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是全国超65%人口的主食,保饭碗,首先要保大米。【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列数字,引材料【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这类“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哪些问题”

“经历了哪几次突破性的飞跃

"的题,答案一般都在原文中,而且都有提示性的词语、句子或标点符号,如果针对一个自然段,就仔细阅读该段,如果针对全文,就要注意每一段的中心句。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到依据和理由。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的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在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1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注意比对,筛选出答案即可。通读全文,我们可以从每一段的提示中帅选出答案,如:从第五段找到第一次突破性飞跃。第七段“第二次绿色革命”是第二次突破性飞跃。第八段

”上世纪90年代,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平均亩产又增5%~10%。“为第三次突破性飞跃。1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到依据和理由。“正式按下增产的加速键”此句出现在文章的第六段,联系上段第五段的内容可知水稻产量已经实现了一次突破性飞跃。再联系七八段水稻出现的第二次,第三次增产的突破可知“正式按下增产的加速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稻产量迅速连续增加的开始。1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在掌握各种说明方法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即可。①

引用袁隆平说的话来证明大米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的重要性。②从“产量已达6916.9公斤”,

又和1996年作比较增长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中可以看出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

。1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表述要点,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结合题意通过熟读文章内容可以确定答案在文章的四段,因为大米是全国超65%人口的主食,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答案】15.身先士卒,带领学生在田里搞实验。与农民在一起休息、交流。发现天然杂交水稻。

16.动作描写:写出了袁隆平不怕脏和累,以劳动者的姿态在实践中体会与探究。

17.走到劳动者中间,亲身体验实践。(学者打破与平民的界限,到实践中去印证理论)

18.美丽,挺拔,稻穗大,充满活力。

19.调查;证明;设计【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动作描写【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事件去概括,可按照“人+事+结果”的形式去概括。

(2)、此题考查学生对动作描写的作用的分析能力。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此题考查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认真通读内容,反复阅读,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抓住表述的要点,概括出题目要求的信息即可。

(5)、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也可以从提取关键词语的角度来辨析。15.通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在对文章内容熟悉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词,准确概括出:①带领学生们在稻田里搞试验,总是身先士卒。②熟读第三段可概括出:

和农民在一起休息、交流

。③熟读第六段可概括出:1960年春天发现天然杂交水稻。

16.通过“弯”

“扔”

“脱”

“挽”

“踏”这一系列动词可得出这句话属于“动作描写”,结合上下文,这句动作描写的话,形象的写出了袁隆平在带领学生搞实验时总是身先士卒,不怕脏,累,一心研究水稻,造福万民的性格特点。17.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能力。首先我们在了解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从第四段

一位作家曾说的话中“学者与平民之间,隔着一片苍翠的原野,如果学者越过这片原野,他就会变成一个圣贤”

,我们可以理解出“越过这片原野”指的是作为一名学者要亲身体验,到实践中去印证理论

所以从这个起点出发

,这个起点指的就是袁隆平走到劳动者中间,不怕苦累,亲身体验劳作,到实践中去印证理论,才有了日后造福万民的伟大成就。18.此题考查学生对划线句子的分析能力。首先我们结合题意找到划线的句子并熟读句子,然后逐句分析,概括“一株天然杂交稻”的特点,“俏丽而挺拔的株形”慨括出水稻的外形美丽,挺拔;“手掌般的稻穗”形容稻穗大;"鲜活""拥挤的生命中""俊美少年"都写出了水稻的长势呈现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的特点。19.此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概括能力。做题时一定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第七段的内容,并注意从中提取关键词语或句子,把切题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整理。如:”这一判断在他脑海中确定下来以后,他便开始对那些变异的植株进行仔细的调查”。提取出”判断”“调查"的关键词;

“高的、短的,早熟的晚熟……一株一株地记载,反复地统计运算”

。提取出”统计”“运算"的关键词;

“反复地统计运算,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不久,袁隆平设计的一整套培育人工杂交稻的方案诞生了“。

提取出”证明”“设计"的关键词;

【答案】20.匠心,是一种境界。

21.认为“家”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匠”则缺乏创造性,缺乏灵气。“家”更容易成名得利,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来。“匠”却容易淹没在无数普通人中而默默无闻。

22.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23.事例1:《大国工匠》第一集的主人公——火箭“心脏”焊接人、“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将自己的焊接事业,看得高于-切,拒绝很多企业开出的优厚待遇,始终坚守在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庄重严肃地对待每一次焊接,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在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事例2:日本的玻璃雕刻技法手艺传承人“江户切子”,在被问及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样的手艺、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有没有感到厌倦时,他反问说:“怎么会感到厌倦?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学会。”【考点】概括提炼议论文论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补充论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掌握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往往以完整的句子呈现于文章中。论点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有的比较鲜明,如全文的中心论点有时就是文章的标题,也有时出现在文章开头与结尾,或独立成段,处于比较醒目的位置。而有的中心论点却比较隐蔽,蕴藏于论述之中,需要考生通读全文后作综合分析、筛选提取、归纳概括、论证推理。此外,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议论文的题目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作者拟定题目时总是要想方设法使它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语段或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的语段或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寻找问题的原因。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补充事实论据,其实就是举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例,这涉及到平时学生的积累,要尽量举名人事例或大家熟知的事例。补充道理论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出能证明观点的名言警句,这主要靠平时学生的积累。2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掌握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论点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有时就是文章的标题,也有时出现在文章开头与结尾,或独立成段,处于比较醒目的位置。做题时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根据题目“匠心,是一种境界”,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知首段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唐王士源《序》中所说的道理引出中心论点”匠心,是一种境界“。21.此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筛选的能力。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题干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阅读辨析,筛选出符合题干的答案即可。此题所涉及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三段,仔细阅读即可筛选出答案,如:①许多时候,人们仰慕“家”而鄙夷“匠”,认为“家”追求的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匠”则缺乏创造性,缺乏灵气。②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皆在于“家”更容易成名得利,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来。“匠”却容易淹没在无数普通人中而默默无闻。2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