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1F/wKhkFmZba9mATTAgAAG4lLteWx8583.jpg)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1F/wKhkFmZba9mATTAgAAG4lLteWx85832.jpg)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1F/wKhkFmZba9mATTAgAAG4lLteWx85833.jpg)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1F/wKhkFmZba9mATTAgAAG4lLteWx85834.jpg)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1F/wKhkFmZba9mATTAgAAG4lLteWx85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
题意要求的选项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1分)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某些动物特征,其中最恰当的是()
A.珊瑚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河蚌身体柔软,有坚硬的贝壳
C.鲸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鳄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鲤呼吸
2.(1分)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
C.两栖动物和鱼类都属于脊椎动物
D.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3.(1分)某同学在海边游玩,发现了海星、海葵、文蛤、香螺、竹蛭、海胆、海肠、螃蟹、
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腔肠动物B.线形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
4.(1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类的鳏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5.(1分)大雨过后,许多蚯蚓会在地面上爬行,对这种现象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
A.蚯蚓趋向在光亮、湿润的环境中运动
B.蚯蚓聚集在一起,便于“交流”
C.土壤中缺氧,迫使蚯蚓爬到洞外
D.蚯蚓出洞来饮水
6.(1分)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开水后,因为②无法打开而窒息死亡
B.③是鱼的呼吸器官,富含毛细血管
C.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鲍盖后缘同时张开或同时闭合
D.水从①进入一④流出的过程中,④处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
7.(1分)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
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8.(1分)下列关于我国四种珍稀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华鲍游泳时,主要靠各种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莽山烙铁头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朱鹘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D.白头叶猴胎生、哺乳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9.(1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
关系。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抱
B.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③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10.(1分)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无菌棉棒菌落
①配制培养基并②蘸取池水涂抹③培养④观察结果
高温灭菌、冷却(无菌操作)
A.培养基中只含有无机盐和水分
B.步骤②相当于培养过程中的接种
C.步骤③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D.还需要一个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作对照
11.(1分)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
下表为动物检索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动物检索表
1身体内无脊椎骨
2水生...P
2陆生……Q
1身体内有脊椎骨
3皮肤裸露……R
3皮肤不裸露
4用鳏呼吸……S
4用肺呼吸......T
A.P包含鱼类和两栖类
B.Q用肺呼吸、卵生
C.R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S与T的体温能保持恒定
12.(1分)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二、主观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本部分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5分)下列是三种动物的外形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河蚌梭子蟹蜗牛
(1)图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有O
(2)河蚌的石灰质贝壳,是由的分泌物形成的;利用与水流进行气
体交换。
(3)生活中,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会出现一条由黏液形成的痕迹,因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
大而扁平的o
(4)梭子蟹生活在水中,体表坚硬的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4.(7分)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结合下列图形分析云雀适于飞行生活的
特点。
(1)云雀的身体呈,有利于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云雀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云雀的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
(4)云雀的骨骼轻、薄且坚固,有些骨中空,能减轻。
(5)鸟的食量,消化能力。
(6)鸟呼吸作用旺盛,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0(填“恒定”或“不恒定”)
15.(5分)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某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甲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①“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②触碰感应装
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气动人工肌肉模型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轴承相当于运
动系统中的。
(2)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选填"A”或"B”)收缩,气
动人工肌肉(选填"A”或“B”)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3)护膝能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受伤。护膝与图乙关节结构
中的具有相似的作用。(填序号)
16.(6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
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
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
区。此外,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
和管理。
(1)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体现了的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
(2)资料一中,双尾褐凤蝶、苍鹰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却都能飞行。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
说行为。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
看,这属于行为。
(3)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o
17.(5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验中学科创小组立足于STEM理念,就厨余垃圾的
堆肥方法与肥料的使用,开展厨余垃圾堆肥项目式研究。过程如下。
I.准备堆肥材料: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
II.进行堆肥: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
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
III.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记录桶内物质变化及液肥情况。5天后,堆肥温度高达70℃以上。
组别/步甲乙
骤
1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①的两个土豆分别埋入花盆中,花盆分别
标记为甲和乙
2将液肥适当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每隔一天浇入②
量
35天后,植株的高度约为14.2cm,茎最粗5天后,植株高约11.8cm,茎最粗处周长
处周长约为2.2cm约为1.6cm
请据题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盖上桶盖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选填“有氧”或
“无氧”)的环境。
(2)堆肥内温度升高是因为微生物的作用释放能量。
(3)①应填;②应填才能起到空白对照的作
用。
(4)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请拟定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最符合
题意要求的选项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L(1分)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某些动物特征,其中最恰当的是()
A.珊瑚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河蚌身体柔软,有坚硬的贝壳
C.鲸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鳄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鲤呼吸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
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口无肛门。
B、河蚌的身体柔软,有坚硬的贝壳,B正确。
C、鲸鱼胎生,因在水中生活,光滑无毛。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
故选:Bo
【点评】熟记各类的动物结构功能即可解答。
2.(1分)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
C.两栖动物和鱼类都属于脊椎动物
D.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解:A、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背腹扁平,因此腔肠动物
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大多数具有贝壳,错误;
C、两栖动物和鱼类都由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D、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
故选:Bo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1分)某同学在海边游玩,发现了海星、海葵、文蛤、香螺、竹蛭、海胆、海肠、螃蟹、
牡蛎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A.腔肠动物B.线形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
【分析】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
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蛭、石鳖、牡蛎、鲍等。
解:海星、海胆属于棘皮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香螺、海肠,故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软
体动物。
故选:Co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代表动物。
4.(1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类的鲤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分析】(1)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
(3)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解:A、蝉是节肢动物,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鱼用鲤呼吸,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C、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适于飞行;
D、家兔是草食性动物、臼齿的分化、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5.(1分)大雨过后,许多蚯蚓会在地面上爬行,对这种现象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
A.蚯蚓趋向在光亮、湿润的环境中运动
B.蚯蚓聚集在一起,便于“交流”
C.土壤中缺氧,迫使蚯蚓爬到洞外
D.蚯蚓出洞来饮水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
氧气。
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
排挤出来,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因此大雨过后,这是由于土壤中缺氧。
故选:Co
【点评】掌握蚯蚓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6.(1分)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开水后,因为②无法打开而窒息死亡
B.③是鱼的呼吸器官,富含毛细血管
C.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鲤盖后缘同时张开或同时闭合
D.水从①进入一④流出的过程中,④处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
【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鳗,是由许多的鲤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
进入然后经鳏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蛆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鳏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
碳由鳗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解:AB、鱼的③鳏由蛆丝,鳏丝内含有大量毛细血管,增加了与水接触的面积,离开水后,
A错误;
C、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鳏盖后缘交替张开和闭合;
D、水从①进入一④流出的过程中,氧气减少。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鱼类呼吸的特点。
7.(1分)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
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方式方面来切入。
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
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声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蚂蚁或某些蛾类以腺体的特殊分泌物来传递信息;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不是通过群
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属于基础性题目。
8.(1分)下列关于我国四种珍稀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华鲍游泳时,主要靠各种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莽山烙铁头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朱鹘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D.白头叶猴胎生、哺乳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分析】1、鱼类的主要特征:卵生、脊椎、变温、用鳏呼吸。同时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鳏
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爬行动物的特征:身体表面覆有鳞片或角质板,运动时采用典型的爬行方式即:四肢向
外侧延伸,腹部着地,匍匐前进,都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3、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
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
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
温恒定等。
4、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齿分为门齿、臼
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解:A、中华鳍属于鱼类,A错误;
B、莽山烙铁头蛇属于爬行动物,B错误;
C、朱鹘属于鸟类,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D、白头叶猴是哺乳动物、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分类的知识。
9.(1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
关系。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抱
B.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③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分析】图中①噬菌体、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
解:A、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抱,错误;
B、②形体微小,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能量,把葡萄糖分解
成是酒精,正确;
D、④为多细胞真菌。有些菌丝位于营养物质的上面;有些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依
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维持生活。
故选:Co
【点评】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0.(1分)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配制培养基并②蘸取池水涂抹③培养④观察结果
高温灭菌、冷却(无菌操作)
A.培养基中只含有无机盐和水分
B.步骤②相当于培养过程中的接种
C.步骤③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D.还需要一个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作对照
【分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有:制作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一接种
―恒温培养。
解:A.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因此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
养基必须含有有机物,A错误。
B.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B正确。
C.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C正确。
D.在探究实验中,其他因素都相同,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实验变量是接种,
作为对照。
故选:Ao
【点评】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
下表为动物检索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动物检索表
1身体内无脊椎骨
2水生...P
2陆生……Q
1身体内有脊椎骨
3皮肤裸露……R
3皮肤不裸露
4用鳏呼吸...S
4用肺呼吸......T
A.P包含鱼类和两栖类
B.Q用肺呼吸、卵生
C.R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S与T的体温能保持恒定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
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
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解:A、鱼类和两栖类,属于脊椎动物,错误;
B、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属于陆生,卵生,
卵生,Q用肺呼吸,错误;
C、脊椎动物根据皮肤外面是否有覆盖物。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因此,正确;
D、脊椎动物中鱼类用鲤呼吸;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类用肺呼吸;鸟类和
哺乳类用肺呼吸,因此,错误。
故选:Co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动物的分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1分)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
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消化和吸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同时也产生
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可见,但并不是没有动物,
A错误;
B、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B正确;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所以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D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二、主观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本部分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5分)下列是三种动物的外形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河蚌梭子蟹蜗牛
(1)图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有河蚌、蜗牛。
(2)河蚌的石灰质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利用鲤与水流进行气体
交换。
(3)生活中,观察蜗牛爬过的地方会出现一条由黏液形成的痕迹,因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
大而扁平的足。
(4)梭子蟹生活在水中,体表坚硬的外骨骼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分析】图中,河蚌是软体动物,梭子蟹是节肢动物,蜗牛是软体动物。
解:(1)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可见、蜗牛。
(2)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在淡水中生活,体表有贝壳,它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
成的。
(3)蜗牛是软体动物。生活中,因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大而扁平的足。
(4)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故
(1)河蚌、蜗牛
(2)外套膜;鳏
(3)足
(4)外骨骼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4.(7分)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结合下列图形分析云雀适于飞行生活的
特点。
(1)云雀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云雀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云雀的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龙骨突。
(4)云雀的骨骼轻、薄且坚固,有些骨中空,能减轻体重。
(5)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6)鸟呼吸作用旺盛,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填“恒定”或“不恒定”)
【分析】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
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
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
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
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1)云雀属于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
(2)云雀体表被覆羽毛,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
(3)云雀的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
(4)云雀的骨骼轻而薄、有些骨中空。
(5)(6)云雀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呼吸活动旺盛,体温恒定。
故(1)流线型
(2)翼
(3)龙骨突
(4)体重
(5)大;强
(6)恒定
【点评】鸟类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一般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
15.(5分)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某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甲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①“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②触碰感应装
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相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气动人工肌肉模型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轴承相当于运
动系统中的关节。
(2)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选填"A”或"B”)收缩,气
动人工肌肉B(选填"A”或“B”)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3)护膝能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受伤。护膝与图乙关节结构
中的①具有相似的作用。(填序号)
【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头,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1)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图甲的气动人工肌肉模型中,起杠杆作用,起支点作用。
(2)缩手反射时,手臂处于屈肘状态,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肱二头肌)收缩。
(3)护膝与图中的①关节囊具有相似的作用,因为关节外面有关节囊的包绕,可以牢固地
将关节头固定在关节窝中。
故
(1)骨;关节
(2)A;B
(3)①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运动系统,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
其之间的关系。
16.(6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
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
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
区。此外,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
和管理。
(1)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种
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2)资料一中,双尾褐凤蝶、苍鹰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却都能飞行。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
说先天性行为。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
看,这属于学习行为。
(3)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②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
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
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③建立基因库: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
④构建法律体系: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
3、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
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4、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的行为。
5、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三个组成部分、动物873余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食物链和食物网越
复杂,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2)双尾褐凤蝶、苍鹰的飞行属于先天性行为,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
提高,这属于学习行为。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构建法律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
(1)生物种类(物种);复杂;强;
(2)先天性;学习;
(3)建立自然保护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钻井平台聘用驾驶员安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驾驶员劳动合同续签与交通违法行为责任协议
- 2025年度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协议书
- 施工单位关于施工方案调整的工作联系函
- 远程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抢救应急预案格式
- 二手车质押贷款合同范文
- 不履行租赁合同起诉书范本
- 临时聘请合同书
- 上海市粮食买卖合同参考样本
- 弱电智能化劳务分包合同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 甲状腺乳腺外科ERAS实施流程(模板)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课件
- 村委会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GB/T 19411-2024除湿机
- 欠薪证明协议书(2篇)
- 注射泵操作使用课件
- 2024年全国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知识差异盘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