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1页
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2页
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3页
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4页
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2页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页XXX有限公司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8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2.3.1促进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82.3.2顺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2.3.3推动汽车塑料配件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102.3.4符合《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10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1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2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2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22.4.1政策可行性 122.4.2技术可行性 142.4.3管理可行性 142.4.4财务可行性 142.5可行性分析结论 15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63.1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63.2我国汽车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173.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83.4我国汽车轻量化模具市场开发现状分析 203.5汽车工业塑料件市场应用分析 223.6汽车内、外饰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33.7市场分析结论 25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74.1地理位置选择 274.2区域投资环境 274.2.1区域概况 274.2.2地形地貌条件 284.2.3气候条件 284.2.4交通区位条件 294.2.5经济发展条件 30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15.1总图布置原则 315.2土建方案 315.2.1总体规划方案 315.2.2土建工程方案 325.3主要建设内容 33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35.4.1给排水 335.4.2供电 355.5道路设计 375.6总图运输方案 385.7土地利用情况 38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8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8第六章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 406.1主要产品方案 406.2产品生产采用标准 40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40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06.5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41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416.5.2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1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3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37.2主要设备选型 437.2.1设备选型原则 437.2.2主要设备明细 44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5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5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58.2.1能源消耗种类 45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5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6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78.5.1工业节能 478.5.2节水措施 478.5.3建筑节能 488.5.4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2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2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5绿化方案 549.6消防措施 559.6.1设计依据 559.6.2防范措施 559.6.3消防管理 56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7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5810.1编制依据 5810.2概况 5810.3劳动安全 5810.3.1工程消防 5810.3.2防火防爆设计 5910.3.3电力 59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5910.4劳动卫生 6010.4.1防暑降温 6010.4.2卫生 6010.4.3照明 6010.4.4防烫伤 6010.4.5噪声 6010.4.6个人防护 6010.4.7安全教育及防护 61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211.1组织机构 6210.2激励和约束机制 6210.3人力资源管理 6310.3.1劳动定员 6310.3.2福利待遇 63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4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412.2建设工期 6412.3实施进度安排 64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13.1投资估算依据 6513.2建设投资估算 6513.3流动资金估算 6613.4资金筹措 6613.5项目投资总额 66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69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0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0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014.1.2产品成本 7114.1.3平均产品利润 7214.2财务评价 72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2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314.2.3不确定性分析 73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76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7815.1项目风险因素 78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815.1.2技术风险 7815.1.3市场风险 7815.1.4资金管理风险 7915.2风险规避对策 79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9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79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79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0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116.1招标管理 8116.2招标依据 8116.3招标范围 8116.4招标方式 8216.5招标程序 8216.6评标程序 83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3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316.9合同备案 83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417.1结论 8417.2建议 84附表 85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 85附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87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 88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9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 90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1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2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3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 94附表10资产负债表 95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6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7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99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0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XXXXX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20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200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47210.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56620.00万元,土地费用60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3376.76万元,预备费6793.24万元),建设期利息为588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741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3500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283181.8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5723.43万元,年均净利润49292.57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087.55万元,年增值税为18977.6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2.86%,投资利税率43.3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33%,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08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产品为汽车内、外饰件系列产品,达产年设计产能为:达产年生产能力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数量单位价格单位1仪表板80.00万套/年450.00元/套2安全气囊盖80.00万套/年325.00元/套3乘用车仪表板、门板、保险杠80.00万套/年2,500.00元/套4重卡仪表台、高架箱4.00万套/年11,000.00元/套5轿车顶蓬、地毯、衣帽架、行李箱衬垫、机舱防火墙等内饰80.00万套/年550.00元/套合计324.00万套/年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1900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单体名称占地面积(m2)层数建筑面积(m2)1厂房60000.00160000.002原料库房20000.00240000.003成品库房30000.00260000.004研发综合楼2150.00612900.005职工宿舍2100.00612600.006职工食堂1000.0033000.007配电房300.001300.008门卫室80.00180.009环保处理站520.001520.0010其他辅助设施600.001600.00合计116750.00190000.00行政办公及其他设施占地面积5250.00辅助设施道路及硬化48000.0048000.00绿化25000.0025000.00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200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由项目企业自筹资金1200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000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工程建设工期共计22个月。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现代财务会计》;《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1总占地面积亩300.002总建筑面积㎡190000.003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套/年324.003.1仪表板万套/年80.003.2安全气囊盖万套/年80.003.3乘用车仪表板、门板、保险杠万套/年80.003.4重卡仪表台、高架箱万套/年4.003.5轿车顶蓬、地毯、衣帽架、行李箱衬垫、机舱防火墙等内饰万套/年80.004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200000.004.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47210.004.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56620.004.3土地费用万元6000.004.4其他费用万元3376.764.5预备费用万元6793.244.6建设期利息万元5880.004.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74120.00二主要数据1正常达产年年产值万元350000.002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万元283181.82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65723.434年均净利润万元49292.57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087.556年均增值税万元18977.697年均所得税万元16430.868项目定员人22009建设期个月22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32.86%2项目投资利税率%43.39%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33%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4.33%5税后财务静现值(ic=8%)万元247,090.386税前财务静现值(ic=8%)万元354,249.81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5.088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4.239盈亏平衡点%32.08%1.7综合评价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经验积累等,逐步在项目当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基地,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该项目建设符合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顺应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潮流,不仅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还可提高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水平,进而间接提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整车技术含量。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将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可行。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01页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提出背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增长速度换挡期以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汽车产业的振兴,对于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当前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项目所处行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产业的利好政策环境将为项目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我国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增加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需求。全国有17个省21个市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同时,跨国汽车企业也不遗余力地抢滩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因此,中国汽车工业早已经把关注放到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内车辆制造行业已迅速启动升温,受此带动,中国的汽车内、外饰件制造行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与之相伴的必然是汽车个性化需求,汽车将成为人们生活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消费的总体趋势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市场前景。随着汽车消费结构趋向年轻化,除了外观和动力配置外,内、外饰一直是车企竞争的重点,个性化、人性化、舒适性、安全性日渐突出并不断提升。尤其是自动驾驶热潮推进下,更赋予了未来汽车内、外饰更多的想象空间。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背景、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本次“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项目企业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紧抓“十三五”战略机遇期带来绝佳的发展契机,满足了不断高涨的市场需求,本次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3.1促进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为了加快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通过大项目机遇来壮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占经济生产总值比重。这样才能借机达到不断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该项目建成后,必将带动汽车制造、塑料、高技术产业群的相互支撑,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水平,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拉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补链”及“强链”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作出表率,这为本次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的上马提供了良好的落地环境。2.3.2顺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增长阶段,有了扎实的市场基础,形成了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避免了大规模的泡沫。而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大国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期。未来几年,中国汽车的发展趋势有6个方面。一是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降低,但总体上还是要高于其他一些行业;二是汽车企业的分化会逐步展开,企业淘汰率增高,中国汽车企业格局还远没到“大局已定”;三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四是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将加强,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五是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将趋于增强;六是将逐步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国际性大企业。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汽车内、外饰件生产的不断升级,汽车内、外饰件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实现互利合作运营,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因此项目的实施正是顺应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可有效推动行业进一步升级。2.3.3推动汽车塑料配件产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大国之一。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结构的轻量化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等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有目的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满足汽车本身的经济性要求。我国汽车上塑料的使用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今后将有较快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当前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项目所处行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产业的利好政策环境将为项目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采用塑料件替代金属制件,这已经成为全世界上各汽车厂商的共识。近年来,国外汽车塑料件在整车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到目前位置,世界上各国汽车塑料内饰已基本完成,今后塑料化的主要任务将着重发展车身覆盖件等塑料复合材料的外装件及功能件。近年来,随着汽车轻量化概念的不断推广,塑料零部件占汽车总重的比例不断增长,至15%-20%。目前,很多汽车内外饰部件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这些塑料零部件不论从视觉还是触觉角度都能给人留下十分舒适的印象,为其性能锦上添花。2.3.4符合《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且国务院已经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特别提出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项目企业创造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汽车内、外饰件系列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品质汽车内、外饰件系列产品,本次汽车内、外饰件研发制造项目将充分发挥科技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汽车内、外饰件生产主业。对于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项目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本项目正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283181.8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5723.43万元,年均净利润49292.57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087.55万元,年增值税为18977.69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16430.86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2.86%,投资利税率43.39%。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37496.09万元税金,可有效促进项目地经济发展进程。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2.4项目可行性分析2.4.1政策可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瓶颈。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支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系统解决“四基”工程化和产业化关键问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总量、优化结构、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以加强法制化建设、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为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做强做大中国品牌汽车为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控总量、优环境、提品质、创品牌、促转型、增效益,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中提出: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型制造能够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有利于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破解产能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的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综上,该项目建设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2.4.2技术可行性项目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公司将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把该项目打造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汽车内、外饰件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项目公司将始终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品牌产品为龙头的高技术含量型、高效益型和低消耗型的经济结构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加速公司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市场,力争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2.4.3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4.4财务可行性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较好;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显示企业有一定的财务生存能力;不确定性分析显示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综合而言,本项目对区域经济及下游行业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经济合理、财务可行。2.5可行性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鉴于以上必要性及可行性的预测分析得知,本项目的实施将面临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该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3.1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大势所趋。世界汽车强国应该具备三个标志条件,一是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二是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是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育起自主的创新能力。为了满足这三个条件,兼并重组势在必行,自主品牌汽车将成为出口的主力,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基石,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将扶持自主开发,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在这种大形势下,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近年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逐渐涌现,汽车生产核心技术和新技术逐渐为国内企业所掌握,出口规模逐年扩大,我国已经具备了向汽车制造国转变的基础。为了实现转变的目标,我国必须首先形成多家规模化、集团化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自主品牌必将成为政府未来大力扶持的对象。随着近期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支持政策的陆续颁布,未来行业的发展重点着重体现在加强自主品牌企业技术开发力度;鼓励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未来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可望逐步扩大,技术实力也会迅速提升,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由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20年之前,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还将保持较快发展,汽车消费将进一步升级,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农村转移。由于二、三线城市人口众多,汽车保有量相对偏低。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二、三线城市的汽车需求将不断增多,所占市场份额也将呈逐年攀升之态势。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中国将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将成为跨国汽车企业重要的零部件采购基地,零部件出口将进一步扩大;另外,随着中国汽车整车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出口渠道的多元化,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出口将大幅增长,整车出口将成为自主品牌企业新的增长点。3.2我国汽车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工业把握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1)我国汽车市场概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产销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2015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50.33万辆和2,459.8万辆,同比增长3.29%和4.71%;2016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95%。2000年至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情况如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二三线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2016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20辆/千人,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见下表),人均保有量较低,因此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尤其在二、三线城市等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的地区,更多的家庭将选择购买汽车作为出行工具。除此而外,国内品牌汽车的逐渐增多和大众化汽车的普及,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不同价位的汽车产品以选择,既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也通过汽车消费结构的丰富与完善推升了我国汽车行业产销两旺的势头。3.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与整车行业相伴而发展。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商逐渐分离,通过不断引进技术、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得以快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兼具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在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此外,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涌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且具有民族品牌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部分民族企业产品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了国际知名整车制造商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收入规模为12,101亿元,到2015年增长至32,117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7.67%。2009-201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收入变化情况如下:同时,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也快速增长,成为主要的汽车出口产品,其中以向美国、日本、欧盟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为主。2009年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254.74亿美元,到2015年达到536.8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3.23%。2009-201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情况如下: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车身附件产品因其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占据了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我国车身附件产品的出口额为32.33亿美元,到2015年达87.0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96%。3.4我国汽车轻量化模具市场开发现状分析早在2009年我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使用大国,产量和销售量均列世界首位,近几年我国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汽车的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单以汽车的自重来说,轿车自重下降10%即可节约燃油6%~8%,降低排放4%,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汽车轻量化对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以塑代钢”理念已成汽车工业的主流,“以塑代钢”和“以铝镁代钢铁”是汽车轻量化的必然之路。塑料替代金属能为汽车减重的同时还可降低传动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耐磨性,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加工能耗等。此外,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密封性及隔噪效果也会更好。在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塑料和铝合金制品在整车重量中的比例已都各占到10%~15%,以轿车为例,他们每辆轿车平均使用塑料已超过150公斤(北美接近200公斤,德国达到300公斤),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制造的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将达到500公斤/辆以上。而我国目前每辆轿车塑料使用量平均只有约100公斤,占汽车总重的8%左右;发达国家已有60多种镁合金零件用于汽车,我国目前只有20多种,差距非常大。纤维增强塑料、金属塑料、塑料镜片和塑料玻璃、各种复合材料以及铝合金、镁合金和新型填充材料等轻量材料不断涌现。而所有这些要成为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都必须使用模具来成形,而模具必须满足各种相关材料和各种汽车零部件形状的各种要求,因此,汽车轻量化模具的开发与产业化十分关键,对发展低碳经济非常重要,其主要内容有:

1、汽车覆盖件轻量化模具项目:包括功能塑料成形模具,铝、镁合金板成形模具,高强度板、超高强度板和不等厚激光焊接板成形模具等。

2、汽车发动机轻量化模具项目:包括铝合金发动机缸体缸盖压铸模、发动机气管塑料模具及钛铝合金汽车气门伐压铸模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模具等。

3、汽车其他零部件轻量化模具项目:包括汽车油箱多层塑料吹塑成形模、行李箱板中空吹塑模、汽车方向盘和仪表盘等零件镁合金压铸模及发泡注塑模、汽车零部件特种塑料和复合材料成形模、汽车内饰件特殊工艺复合成形模、汽车精冲零件的连续复合精冲模及汽车中空件内高压成形模等。3.5汽车工业塑料件市场应用分析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和环保化,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结构的轻量化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等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有目的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满足汽车本身的经济性要求。塑料以其重量轻、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功能广泛,最终能使汽车在轻量化、安全性和制造成本几方面获得更多的突破,从而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汽车工业最好的选择。

据统计,世界汽车平均每辆塑料用量在2000年就达到了105kg,约占汽车总重量的8-12%,其中塑料在轿车中的用量比在货车、客车中的用量更高,如奥迪A2型轿车,塑料件总重量已达220kg,占材料总用量的24.6%。据悉,德国每辆汽车平均使用塑料制品近300kg,占汽车总消费材料量的22%左右,是世界上采用汽车塑料零部件最多的国家。目前塑料件应用情况如下表汽车塑料零部件中所示。塑料制品不仅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在降低噪声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生产厂家应利用塑料制品的成型特点,尽量使多个零件一体化,减少数量,设法达到复杂零件一次成型的目的。在汽车塑料化的发展进程中,所使用的塑料品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早期用于汽车上的塑料一般是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等,其应用也主要是制作电器绝缘及点火系统零件。此后开始在汽车内饰件中采用聚氯乙烯和聚氨酯材料。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发展,汽车的内、外饰件,以及结构件等开始大量采用聚烯烃、ABS、PA、POM、PC等工程塑料,同时,复合材料(SMC、BMC、GMT、长纤维增强塑料)、热塑性弹性体等也被大量应用于汽车工业。这些丰富多彩的塑料材料主要用于汽车的外装饰件、内装饰件、功能件及结构件。汽车上塑料的使用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轿车塑料消费量增幅超过6%。同时,车用塑料部件将从内饰件向外饰件、结构件和发动机周围的零部件方向发展,特别是模块化制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材料的通用性,从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汽车成本,便于回收利用几个方面,今后不同车型的相同制件将统一使用少数几种材料。国际汽车塑料应用正在向着——技术含量高、电子化、模块化、舒适、安全、环保性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汽车内饰件方面,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3.6汽车内、外饰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功能塑料物理性能提升,其产品强度、可靠性也随之提高。大量高强度性能塑料零部件在汽车制造业的使用,替代了部分金属零部件,以实现整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目标。塑料在汽车上大规模应用是化工工业不断进步、汽车节能与安全水准不断提高的结果。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分别形成了以几大汽车巨头占据很大份额的市场格局。在这种局面下,汽车内外饰件供应商主要采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专注于为汽车巨头批量供应某一类产品,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形成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核心竞争力。而在国内,塑料内外饰件行业经营模式以“精而全”为代表,这与国内汽车市场的现状密切相关。我国汽车整车厂数量众多,每个品牌或车型的销量相对较小,为了适应小批量、多车型的市场格局,主要内外饰件供应商必然选择全方位满足整车厂的配套要求以做大业务规模。因此,我国塑料内外饰件生产商一般具有多种内外饰件制造工艺能力,可生产不同性能特点的汽车内外饰件,以在产业链中占有较大份额,并在给整车厂提供多样化产品选择的同时提升开发和配套能力。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对汽车行业的依存程度相当大,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对汽车内外饰件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我国汽车塑料内外饰件市场需求呈良性上升态势,国内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企业基本满足国内汽车配套和售后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调查2011年中国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为4342.30亿元,到2016年市场规模增长至6117.65亿元。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特点相同,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占有明显优势,他们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等,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要优于国产产品,主要生产高端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产品。但随着我国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升级,国内本土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会逐渐扭转。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保持一致。随着汽车塑料占整车比重的逐步加大,以及人们对汽车的安全、环保等要求的提高,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开发结构件、外装件用的增强塑料、工程塑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另一方面是通过模块化供应、专业化生产、提高技术含量等方式在低成本和高质量之间保持平衡;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材料的可回收性、可降解性。汽车轻量化使塑料作为原材料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被广泛采用,从内装件到外装件以及结构件,塑料制件的身影随处可见。随着汽车轻量化进程的加速,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中国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发展前景较好。3.7市场分析结论本次项目的建成可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从而带动和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本项目充分具备了国家、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施是可行的、可靠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本项目的建设将为当地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未来我国汽车工业迅猛的发展,为汽车内、外饰件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拉动本项目的快速发展。项目实施优势明显,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泾渭新城,周围环境及建设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要。项目区域所在位置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概况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4.2.2地形地貌条件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4.2.3气候条件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2℃~0.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3℃~26.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22.4~719.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年日照时数1646.1~2114.9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为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4.2.4交通区位条件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公路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陕西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铁路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2012年12月底,西安已开通至北京、广州、长沙、深圳、武汉、郑州、石家庄的直达高铁线路。铁道线路有郑西高速铁路、西宝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等。火车站有西安站、西安北站等。航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航空港,截至2016年,共有2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经营150余条航线,每天有400余架次的航班在机场起降。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529万,为全国十大机场增速最快的机场。4.2.5经济发展条件2016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97.8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827.36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1357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02.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占比与上年持平。2016年,西安财政总收入113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1.07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370.56亿元,增长10.7%。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5.1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5.2土建方案5.2.1总体规划方案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能美化环境。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道宽度为9m,次干道宽度为6m,联系各出入口形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创造文明生产环境。5.2.2土建工程方案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采用轻钢结构、框架结构建设,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及当地有关文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主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生产车间的建筑采用轻钢框架结构。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整体性能好,有利于抗震防腐,并节省投资,施工方便。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通风设计,避免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结构设计方案①地基及基础根据地质条件及生产要求,对本装置土建结构设计初步定为:生产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②结构选型根据项目的自身情况及当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生间拟采用全钢结构。③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④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5.3主要建设内容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1900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单体名称占地面积(m2)层数建筑面积(m2)1厂房60000.00160000.002原料库房20000.00240000.003成品库房30000.00260000.004研发综合楼2150.00612900.005职工宿舍2100.00612600.006职工食堂1000.0033000.007配电房300.001300.008门卫室80.00180.009环保处理站520.001520.0010其他辅助设施600.001600.00合计116750.00190000.00行政办公及其他设施占地面积5250.00辅助设施道路及硬化48000.0048000.00绿化25000.0025000.00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5.4.1给排水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一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50014一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05年版]》GB50084-2001二、给水设计A、水源本项目工程水源由当地自来水供水管网供给。引入管采用管径DN150。B、室内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由当地自来水供水管网直接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标准。给水管道采用PP一R给水管,热熔连接。消防给水系统设有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确保同层任何部位都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点。消火栓采用SG24/65型室内自救式消火栓,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龙带长25米,水枪喷嘴为DN19。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钢管。C、室外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水源为当地自来水供水管网供给。给水管网系统布置成环状,主要管径由DN150组成,室外设有地上式消火栓。三、排水设计室内排水室内排水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洗涤废水合流管道,排水管采用PVC芯层发泡管道。室外排水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放。雨水经雨水管道汇集,进入市政雨水回排放系统。四、消防固定灭火系统采用干粉灭火器,充装量为6L,灭火级别为5A。5.4.2供电电气工程(l)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国家电网提供电能,承办单位设计自备供电线路系统,安装配电功能齐全的配电装置,即可满足项目供电需求,各种生产设备总装机功率为18000KW。无功功率补偿变电室低压配电间内安装低压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10KV母线侧需配置无功补偿及谐波滤波装置,低压侧集中补偿自动切换。继电保护变压器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2)低压配电方式及线路敷设根据建筑及负荷分布情况,采用干线式与放射式相结合方式。室外电力电缆采用埋地敷设。(3)照明车间配电及照明a、车间配电采用卜线式配电及放射式配电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分支线路敷设采用塑料绝缘线穿管沿墙或埋地敷设;b、厂房照明采用照明配电箱配电。车间照度:车间工作区照度为250一3001x;c、事故照明应采用消防保安电源独立供电,与常用电源自动切换;d、车间照明灯具采用金卤灯。电能管理与节电措施车间低压配电室的低压进线柜装设电流表、电压表和有功、无功电度表。各电器产品选用最新型、节能型。车间供电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电能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电气安全为防止绝缘破坏时的危险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凡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电缆外皮、母线外壳.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等均采取接地保护。厂房屋面设有避雷带,防雷和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欧姆。办公区域照明灯具主要以荧光灯为主,结合场所功能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功能效应灯。办公区各出口部位、变配电室、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诱导灯。楼梯间照明采用声光感应控制,走廊等照明采用分层集中控制。室外道路照明采用白动与手动控制结合开启关闭。(4)避雷及接地本项目建筑物屋顶避雷采用避雷网防雷系统。严格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防雷建筑防雷措施进行。避雷接地、电气保护接地,共用接地极组,该接地极利用钢筋硷基础中结构钢筋。所有管道均做等电位联结。(5)通讯及互连网络建筑物内预埋设通讯及互连网络线路。通讯及互连网络的户外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6)排风设置车间排风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厂房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导致夏季室内温度较高,也有损职工的身体健康,为此本项目应考虑在厂房内的相关位置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在厂房的墙上或屋顶位置设排风机,另外,在厂房内设置部分吊扇,以便夏季降低室内温度。5.5道路设计1、设计原则厂区道路布置原则应满足企业运输、消防、管线布置、绿化等方面要求,满足交通便捷通畅的要求。2、布置形式和宽度厂区内根据平面布置,设置环形道路,为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主道6米。该干路主要为运输原料、成品出厂。道路设计既要满足业务结构流程,同时也满足消防要求。5.6总图运输方案场外运输采用汽车运输,由自备车辆及社会车辆解决。厂内运输采用装载机、自卸汽车、叉车及手推车完成。5.7土地利用情况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项目用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泾渭新城,该区域交通便利,资源条件丰富,适合项目的建设。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l、用地类型项目建设用地性质为规划性建设用地。2、用地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00亩,总建筑面积为190000.00平方米。3、土地利用现状厂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水质优良,交通畅达,可满足生产要求。4、用地指标经审查,该项目建设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建设区域绿地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五项用地指标均符合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规定的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标准。项目用地指标表序号技术指标名称数量单位1厂区占地面积200001.00㎡2建筑计容面积190000.00㎡3建构筑物占地面积116750.00㎡4建筑系数58.37%%5容积率0.956绿地率12.50%%7投资强度400.00万元/亩以上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第六章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6.1主要产品方案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产品为汽车内、外饰件系列产品,达产年设计产能为:达产年生产能力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数量单位价格单位1仪表板80.00万套/年450.00元/套2安全气囊盖80.00万套/年325.00元/套3乘用车仪表板、门板、保险杠80.00万套/年2,500.00元/套4重卡仪表台、高架箱4.00万套/年11,000.00元/套5轿车顶蓬、地毯、衣帽架、行李箱衬垫、机舱防火墙等内饰80.00万套/年550.00元/套合计324.00万套/年6.2产品生产采用标准项目产品执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项目产品的定价根据目前同类产品市场定价原则。初入市场,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选择较低价位入市,以更高的性价比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高市场占有率为提高盈利率提供可靠保证。当然,在此之前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状况,确定有利可图的销售目标。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从本项目产品的生产规模主要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如生产规模太小,则存在能源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发挥、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弊端,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生产规模过大,势必增加成本和增加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难度,市场推广度、综合服务满意度也难以到位,同时还存在投资风险过高等问题。考虑到公司目前资金力量,根据目前产品市场状况以及该产品在国内的生产工艺技术进展情况,项目公司确定生产规模定为:年产汽车内、外饰件系列产品324万套为宜。6.5项目产品生产工艺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本项目确定产品生产技术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性:力求精简,方便快捷;2、工艺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3、“三废”效果处理好;4、加强对产品的检测。6.5.2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一、注塑成型工艺流程二、吸塑成型工艺流程三、搪塑成型工艺流程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7.1主要原材料供应1、主要原材料项目所需主要原辅料名称: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及添加剂等。2、原辅料来源本项目产品生产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及主要配套件均利用现有成熟的配套体系和协作供应商,该体系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要。此外项目企业将与供货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保证项目的长足发展需求。7.2主要设备选型7.2.1设备选型原则1、设备性能先进技术水平及装备水平先进,单位产品物耗、能耗低,加工程度和加工能力较高,设备运行稳定,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较高,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卫生要求。2、适用性强与市场条件适应,有能力进行生产调节,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原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加工要求适应;与工艺技术要求相适应,同项目生产能力相匹配,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相适应,满足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要求和维护要求;与安全环保相适应,确保安全生产,尽量减少“三废”排放。3、可靠性高设备成熟度高,采用已充分验证并使用的设备;生产稳定性高,不对人员造成危险;使用寿命长。4、技术经济合理设备选择尽量立足国内,国内设备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生产要求、质量要求等情况,再考虑购置国外设备;设备配置应均衡合理,考虑整条生产线配置综合经济性,选择投资小、成本低、利润高、经济合理设备选择方案。7.2.2主要设备明细本项目设备选择主要考虑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装置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根据项目工艺技术的要求,本着科学、先进、可靠、运行维护方便、节能、环保等原则,经过比较,购置以下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日本KTK公司双工位仪表板搪塑表皮生产线条42德国JENOPTIK公司仪表板安全气囊盖激光弱化设备台23德国克劳斯玛菲MX3000T注塑机台套44海天注塑机台1805克劳斯马菲长玻纤发泡生产线条46全自动软内饰生产线台套607仿真试验及检测设备台968其他配套设备台4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2010《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8.2.1能源消耗种类1)、动力生活、生产主要动力为电力。2)、其他能源项目使用其他能源为生活用水。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1)、用电量:根据生产动力及照明需求测算年用量为8164.80万度。项目用电设备采用新式省电设备,约可节省能源成本30%。项目选择无铁损及铜损较小与效率较高的变压器。企业在停止运转期间以及休假停工时,停用的变压器宜切断高压侧电源,以减少铁损。另外,生产时间尽量避开用电高峰时段,选在低电价时间内生产可节约部分开支。2)、用水量:年用量12.89万吨。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项目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泾渭新城,本区域内主要能源供应情况分析如下:1、电:生活、生产用电从当地国家电网中引入厂区,经变压后使用。2、水:本项目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水,可满足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需要。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1、以全年的能源耗用量进行分析序号名称数量单位折算系数吨标准煤1电8164.80万度1.22910034.542水12.89万M30.85711.048合计10045.592、项目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确定本项目工业总产值为3500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生产法)]=172584.53万元。3、项目能耗指标的计算本项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标煤)为:0.0287吨/万元,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为:0.0582吨/万元。由上表可见,该项目能源耗用量较小,能耗指标远小于国家标准。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8.5.1工业节能1)、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原材料加工的余料,积极组织回收用,对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按有关规定销售结合法经营的物资回收再生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按国家规范及生产工艺,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尽量不使用不可再生的原料。2)、供配电设计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省电能为原则,生产设备、仪器设备及供电设备均选_用耗能低、效率高的节能换代产品,配电室内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降低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节约能源消耗。光源选用科学、高效、节能的声光控制方式,严格实施绿色照明。3)、供暖、供水管网系统均采用合理的输送工艺,尽可能降低途中消耗。供热系统管道均采用保温设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温层,最大程度的降低管道冷热损失。4)、项目建成后,根据各建筑物的功能、用电负荷、用水及取暖的性质,供水、供电及供热系统在入口处均安装计量和节流装置。8.5.2节水措施节约用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当前倡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的重要举措。为有效节约用水,本项目拟采用如下节水方案:1、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2、企业内各用水部门,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90%。并保证计量水表的完好率、检定率。3、在给水系统中应采用良好的阀门,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4、根据我国供水情况,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