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浙江省台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浙江省台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浙江省台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浙江省台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温联谊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

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K答案》写在本试题

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存在一种多糖,称为几丁质。几丁质在医药、化

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几丁质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B.几丁质的空间结构是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的

C.几丁质和糖原等多糖都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D.几丁质和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加热会出现红黄色现象

[答案XB

K祥解》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

分子一般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常见的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二糖(Cl2H22011)由两分子单糖脱

水缩合而成,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蔗糖、麦芽糖、乳糖。生物体内的糖类

绝大多数以多糖[(C6Hio05)n]的形式存在,如糖原、淀粉、纤维素等。

【详析】A、几丁质是糖类,组成元素是C、H、O,而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

O、N、P,两者的组成元素不同,A错误;

B、几丁质是多糖,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

D、几丁质不是还原糖,所以和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加热不会出现红黄色现象,D错误。

故选B。

2.2021年,中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人类的行为和

措施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B.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D.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C

[祥解X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个体,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

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

样性。

【详析】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A错误;

B、开垦草地可能对原有生态产生破坏,且不是所有草地都适合农业耕种,B错误;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C正确;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引起物种入侵,降低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错误。

故选Co

3.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万特・帕博发现: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

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

似,在具有欧亚血统的现代人中,有1%〜4%的基因组来自灭绝的古尼安德特人。另外,他

比较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现代人之间,以及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

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5t现代人与

尼安德特人

20现代人与现代人与

15现代人黑猩猩

O

5

O

102030405060

差异碱基对的个数/个

A.人类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亲缘关系近于人类和黑猩猩

C.古尼安德特人与欧亚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更近

D.现代人的祖先与古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1答案》D

(祥解力共同由来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共同由来学说

的证据包括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详析】A、孟德尔遗传定律使用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人类线粒体

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

B、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差异碱基对的个数少于人类和黑猩猩,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亲缘

关系近于人类和黑猩猩,B正确;

C、与来自非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相比,来自古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与来自欧洲或

亚洲的当代人类的DNA序列更相似,说明古尼安德特人与欧洲和亚洲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

人更近,C正确;

D、现代人类中有1%〜4%的基因组来自古尼安德特人,说明现代人的祖先与古尼安德特人

之间存在着基因交流,并产生了可育后代,D错误。

故选D。

4.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在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

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

接代停移方方向

GAAUGUCUIGLGACCGAALGGCUCGAGUGGUCGAUCGACC...

12304

A.1B.2C.3D.4

[答案》B

【详析】由题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在结合图中核糖体的移动

的方向,我们可判断起始密码子位于下划线“0”的左侧。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

密码子,从0—1方向推,可推出1—0方向的密码子依次为:

GAA,UGU.CUU.GUG.ACC.GAAUGG.CUC.GAG。

由此可知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GUG

1230

即图示中的2;(答案』选B。

5.自然界存在的诸多因素会造成生物种群数量的波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因素只能引起种群数量周期性波动

B.非生物因素只能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性波动

C.捕食能将被捕食者的种群密度制约在一定水平

D.领域行为属于调节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答案XC

"羊解』1、种群波动是指处于平衡状态的种群,随时间发展其种群数量围绕某一饱和量上

下波动的现象。

2、影响因素:

(1)非生物因素(外源因素):环境条件变化可引起种群数量波动,如干旱、酷暑、严冬、

流行疾病等因素可使种群减少数量;而温和、湿润、风调雨顺等年景会使种群数量增加等;

(2)生物因素(内源性因素):种群自身特性也可引起种群大小波动,例如种群增长率随密

度改变而变化时,种群动态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稳定、有规则波动和无规则波动等。

3、在多种外源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详析】AB、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和非周期性波动都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影响

的结果,A、B错误;

C、捕食关系的存在,使被捕食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制约,其种群密度维持在一定水平,C正

确;

D、内源性因素包括领域行为和内分泌等种群内部的影响因素,D错误。

故选Co

6.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入细放射自显

A.亲核蛋白头尾部的分离可用蛋白酶进行有限水解

B.亲核蛋白经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消耗ATP

C.实验说明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D.实验说明细胞核对进入的蛋白质有特异性识别

(答案》B

(祥解力题图分析: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

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详析】A、亲核蛋白头尾部的本质是蛋白质,要使该蛋白质分离可用蛋白酶进行有限水

解,A正确;

B、由题干信息“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可知,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

择性,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由图示三组实验对照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C正确;

D、由图可知,亲核蛋白头尾部可以进入细胞核,而亲核蛋白头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说明

细胞核对进入的蛋白质有特异性识别,D正确。

故选Bo

7.研究小组为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等量的三种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入等

量且适量的a-淀粉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12o

1

*o

津.1

1。o

河1

<

/

(oSo

m

g

moo

D

O,78O

。6叶r一17.......................

468101214

时间/min

A.实验现象可用本尼迪特试剂直观显示

B.实验结果可用碘-碘化钾试剂进行检验

C.增大底物浓度可能对酶促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D.实验说明底物浓度可改变淀粉酶的空间结构

[答案XD

[祥解X题图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底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实验的自

变量是底物浓度和时间,因变量是淀粉水解产物(还原糖)的含量,无关变量有酶浓度、温

度、pH等。

【详析】A、淀粉可以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和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所以本

实验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实验结果,A正确;

B、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表示,本实验中即是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消

耗量,淀粉能与碘液反应呈蓝色,因此实验结果可用碘-碘化钾试剂进行检验,B正确;

C、由图可知,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还原糖的含量先增后减,由此可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

能对酶促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正确;

D、该实验说明增大底物浓度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但不能说明底物浓度可改变淀粉酶的空

间结构,D错误。

故选D。

8.下表所示为浙江某著名产茶区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土壤动

物群落

I层II层III层I层II层III层

茶林2111820127

阔叶/p>

竹林1814921139

注:距离地面深度I—0~5cm;II一5〜10cm;III-10〜15cm

A.不同地带茶林、阔叶林和竹林的分布体现了该山地植物的垂直结构

B.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动物类群数的差异体现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人工种植的茶林如被废弃后最终会演替到顶极群落竹林或阔叶林

D.观察大型土壤动物一般不需使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

k答案』A

[祥解X1、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许多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

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调查土小动物丰富

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分析表中数据: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

物丰富度有差异,但差异较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2、群落的结构:

⑴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水生植物分层的主要环

境因素是光照、溶解氧、温度等;⑵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酸碱度差异,

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常呈镶嵌分布)。

3、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初生演替:是指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

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

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析】A、不同地带植被类型不同说明该人工修复土地上的群落有水平结构,A错误;

B、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类群数逐渐减少,说明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动物群

落出现分层分布,体现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

C、在气候条件很适宜的条件下,人工种植的茶林如被废弃后最终会演替到顶极群落竹林或

阔叶林,C正确;

D、大型土壤动物一般用肉眼观察,小型土壤动物可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D正确。

故选A„

9.下图模型代表某大陆物种A在浙江沿海某群岛上的演化过程,据估计该过程经历了几百

万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种A——►物种B——►物种B甲岛

物种A:

V

物种B——►物种D

'物种A——►物种C——►物种C乙岛

A.物种A进化为多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突变与选择

B.由物种A进化为多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

C.乙岛上物种C与物种D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强的竞争关系

D.若甲岛物种B的M基因频率不变,但MM的基因型频率可能改变

[答案XA

(祥解』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如地理障碍)而分隔成两个种群。由于新种群形

成时可能发生的遗传漂变,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和淘汰的基因型不

同,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由于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

避免了因基因交流(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减弱,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间的遗传

差异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完全的生殖隔离。当它们再度相遇时,已经不能相互交配了。这

时,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详析】A、物种A进化为多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选择,突变是内因,A错误;

B、甲岛和乙岛是不同的岛屿,由于各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先存在地理隔离,

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B正确;

C、D、C两种生物具有同一祖先,很可能生活方式类似,且它们位于同一岛屿,很可能具

有竞争关系,C正确;

D、当种群中只有Mm的个体时或时,若甲岛B种群M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MM的基因型频率可能改变,D正确。

故选A„

10.下图表示人类的多种cyclin蛋白基因在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其中cyclinB

蛋白的活性可被Weel蛋白激酶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cyclins的突变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B.cyclinsE可能会激发Gi期转换进入S期

C.cyclinA激活和参与核DNA和组蛋白的复制

D.Weel活性降低会导致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延长

[答案XD

k祥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i期(DNA复制准备期)、S期(DNA复制

期)和G2期(DNA复制后期)。

【详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cyclin蛋白可能是促进细胞周期进行的关键蛋白,cyclin蛋

白基因一旦突变,可能导致细胞不断增殖,导致肿瘤发生,D-cyclins蛋白是cyclin中的一

种,D-cyclins的突变可能导致肿瘤发生,A正确;

B、分析图可知,cyclinA蛋白在Gi期合成和增加,推测cyclinsE可能会激发Gi期转换进入

S期,B正确;

C、S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G2期完成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cyclinA蛋

白在S期合成在S期和G2期表达水平较高,与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步,推测

cyclinA激活和参与核DNA和组蛋白的复制,C正确;

D、cyclinB复合物活性增强会让细胞进入分裂期更容易,分裂间期时间减少,D错误。

故选D。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某技术人员设计了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菌的诱变育种方案,具体包括:①配制中性偏

酸的培养基,准备相关的培养皿,稀释用水;②进行菌种的紫外线诱变;③用接种环蘸取诱

变后的产黄青霉菌抱子悬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④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到长出单菌落;

⑤挑取单菌落,接种至均匀分布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进

行生产青霉素性能的测定。

11.下列对该方案不合理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应配置中性偏碱的培养基

B.③中分离菌种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步骤②、③的顺序应该调换

D.⑤中应将单菌落接种至含酚红的培养基上

12.下列关于该方案中无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调节pH值需在灭菌之后进行

B.实验结束时可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对④中残余的培养基彻底灭菌

C.⑤过程培养基中添加的葡萄糖可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除菌

D.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

K答案U11.B12.C

[祥解》1.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掌握曲线分析的方法,找到因变量

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无菌技术除了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

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

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

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

两步。

【11题详析】A、霉菌要求在中性偏酸的环境中成长,A不符合题意;

B、方案目的是诱变出产黄青霉菌高产菌株,所有的诱变后的菌株都需要测定,应用稀释涂

布平板法获得全部诱变菌株的单菌落,B符合题意;

C、应先对菌种进行诱变,再接种培养纯化,②、③不能调换,C不符合题意;

D、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过程中产酸,遇到酚红指示剂使菌落周围呈黄色,若青霉素杀死了

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培养基呈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2题详析】A、①中调节pH值时可能会带入杂菌,应在灭菌之前进行,A错误;

B、紫外线照射只能消毒,杀死部分微生物,不能对④中残余的培养基彻底灭菌,B错误;

C、有些化合物在较高温度下会分解。例如,尿素受热会分解,葡萄糖在115℃以上会焦化。

因此,采用已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的、孔径最小的G6玻璃砂漏斗对尿素、葡萄糖等进

行过滤除菌后,再在超净工作台内添加到培养基中,C正确;

D、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但不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所以发酵罐需严格灭菌,D错误。

故选C。

13.兴趣小组改进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如图1,最终实验结果如图2,

其中①〜④为得到的4条色素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图2

A.实验中应在培养皿中加入色素提取液,在a处滴加层析液

B.图2中色素带③、④偏窄可能是因研磨时忘记加入了CaCCh

C.色素带①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D.缺镁不影响色素带①、②中色素的合成

(答案XA

(祥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

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

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详析】A、实验时,应在培养皿中加入层析液,a处滴加色素提取液,A错误;

B、碳酸钙有保护叶绿素的作用,图2中色素带③叶绿素a、④叶绿素b偏窄可能是因研磨

时忘记加入了碳酸钙,导致色素被破坏了,B正确;

C、色素提取液在a处,随层析液向圆形滤纸四周扩散,从外向内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因此扩散的最快,C正确;

D、缺镁不影响色素带①胡萝卜素、②叶黄素的合成,D正确。

故选Ao

14.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物质或人体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炉行工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A.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识别受体

B.人体内的细胞④和⑤都能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2

C.⑤接受了来自④的信号后就开始启动分裂和分化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⑦能快速大量分泌②

K答案》A

"羊解』据图分析,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辅助性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④表

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

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

【详析】A、据图分析,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辅助性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

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即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

原识别受体,可识别多种抗原,A正确;

B、人体内的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⑤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

C、⑤B细胞接受了来自④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和抗原-MHC复合体的刺激后,才能启动分

裂和分化,C错误;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⑥浆细胞,⑥浆细胞快速分泌产生抗

体②,D错误。

故选A„

15.某同学在家里尝试进行生物小实验,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蒜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节剂

长调

物生

。植

叙、o

节剂

长调

物生

整O植

°

0

0

卅o

B

-K

f

0

10

50

10

15

0

LLT)

("mo

浓度/

响不同

根的影

蒜的生

甲对大

调节剂

的生长

同浓度

A.不

重性

具有双

蒜生根

促进大

节剂甲

生长调

果显示

实验结

B.

1

停止生

大蒜将

处理后

节剂乙

生长调

L的

^imol

用SO

C.

储存

大蒜的

可用于

类似物

剂乙的

长调节

植物生

当外施

D.适

XD

[答案

器官

制植物

高则抑

浓度过

长,

官生

物器

进植

内促

范围

浓度

在一定

能:

的功

长素

X生

[祥解

长。

的生

关。低

类有

官种

和器

情况

成熟

胞的

物细

度、植

的浓

生长素

,和

重性

有两

用具

理作

的生

生长素

生长

抑制

长素

浓度生

,高

生长

促进

浓度

数目都

的生根

,大蒜

-LT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