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练习卷(5)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Fe-56Cu-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另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展于合成材料的是
尼龙背包塑料篮筐
C.II橡胶手套陶瓷茶具
2.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B.胃液(0.9-1.5)C.胆汁(7.1-7.3)D.血浆(7.3-74)
3.下列仪器中不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蒸发皿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海水中蕴含丰富的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氯化镁等形式存在。工业上通过海水晒盐先得到粗盐,除去杂质后,
通电不小
再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得到氯气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主要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T+C12T。
4.下列相关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H2OC.NaOHD.Cl2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钠中的阳离子:Na+B.CI2表示:2个氯原子
D.氏中H的化合价:H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发生的主要反应中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
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
7.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A.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C,加快CO2资源化利用研究
D.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8.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钙、铁、锌
B复合肥:硝酸钾、硝酸、碳酸氢核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D.氧化物: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氧化钙
10.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A.2KMnO4=K2MnO4+MnO2+O21
点燃
B,CH4+2O2CO2+2H2O
C.Zn+2HCl=ZnCl2+H2T
占燃
D.4P+5O2^2P2O5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Fe3O4-^^CO2B.NaOH—『■Na2sO4
CFe—邈避~>FeClH2
3D.CO0>H2CO3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氧化铜和碳粉取样,加水溶解
B除去CO2中混有的HC1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燃烧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镂态
D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氮肥
A.AB.BC.CD.D
13.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
成的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元素的化合价
XYZ
+6
+4
N
单
氧酸盐物质类别
质
化
物
A.物质N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物质M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质X
C.实验室中常用物质Y的浓溶液干燥氧气
D.Z表示的物质可能是Na2s。4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NaCl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Ca(OH)2,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5.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镁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变为Mg2+
D.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
16.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D.转移己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出,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
17.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可折叠手机。化学物质些哪是生产折叠手机用到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
其化学式为c3H6N2,下列有关此陛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毗噗琳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毗理琳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
C.此陛琳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毗嘎琳中含有氮分子
18.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氯化钠溶液。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
加入NaCl的质量/g20304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B.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7%
C.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9.通过氢气燃烧可以验证水的元素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冷
而
干
燥
烧
的
杯
电解水装置
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装置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
B.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C.实验过程中不连接装有无水硫酸铜U形管不会影响实验
D.观察到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0.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co?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反应I和n,“一,
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能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CO,Fe3O4+C
-2030℃
B.反应I、II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FeO为反应的催化剂
D.理论上44tCCh可转化为炭黑6t
非选择题(共60分)
21.美好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助力精彩生活。
L衣:
(1)纯棉和纯毛衣物,在生活中用的方法鉴别。
(2)用洗洁精洗碗上的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II.食
(3)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小麦粉中富含的基
本营养素是,肉馅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生成可以被吸收的。
(4)夏天喝碳酸饮料后容易打嗝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o
IIL住
(5)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IV.行
(6)在高铁建设中,钛和钛合金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得到普遍应用。钛是用铝粉与二氧化钛(TiO2)在高温条件下
制得的,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1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Ch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装置____作为发生装置,需要改进的是.
(3)可以用D装置来收集。2,体现了Ch的性质。
(4)装置E是学生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在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药品是0(填字母)
A.高锦酸钾
B.氯酸钾和二氧化镐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铳
(5)装置E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的水,水的作用-0
(6)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为了证明MnCh的催化作用,某同学通过图2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6%H2O2溶液,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②向其中加入agMnCh,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o
③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ag,甲同学认为MnCh是催化剂,乙
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o
23.氢气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其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
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由化石
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储氢、释氢、用氢过程中
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图1所示
储氢释氢用氢
图1
(I)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o化石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的原因是。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
(3)物理储氢:高压气态储氢是广泛应用的储氢技术,即通过高压将氢气液化至氢瓶中加以储存。高压将氢气液化
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从微观角度解释)。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充装释放氢气速度快,但其缺点是一。
(4)化学储氢:图2表示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实现CCh的再利用和储氢的原理。图示中生成的CH4
与H2。的质量比为-
图2
(5)释氢是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6)用氢中,也可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24.硫酸铁锭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常用作分析试剂。
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铁镂晶体[NH4Fe(SO4)2-12H2O],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NH4)2SO4
(1)NH4Fe(SO4)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o与其类似的物质(NH4)2Fe(SO4)2的名称。
(2)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采取的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
(3)步骤③发生的反应是2FeSO4+H2O2+X=Fe2(SO4)3+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下表是NH4Fe(SC)4)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步骤⑤的具体操作为、、过滤、洗涤。
温度/℃02040100
溶解度/g717881102
(5)实验室用10.0g的废铁屑(不考虑铁元素的损失)最终制得硫酸铁镂晶体的质量为69.8g,该废铁屑中铁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已知:硫酸铁镂晶体[NH4Fe(SO4)2・12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82。
25.碱是一类重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常见的碱。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就已经充分利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名是,请写出氢氧化钙的
一种用途:o
(2)为验证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性质,进行如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分别全部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
闭活塞,振荡锥形瓶。一段时间后同时打开弹簧夹Ki、K2,观察实验现象。
①现象:;
②甲、乙容器中均产生白色沉淀。结论: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性质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③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3)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2、图3分别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变化曲线。
图3
①滴加过程中,烧瓶内溶液中Na+的数目(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温度的变化为
②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pH=7,若选用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恰好变为无色时,
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
(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有(填微粒符号)。
26.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I.对铜制品的认识
(1)深埋于地下的古代背铜器能保存至今的原因除了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不易生锈外,从金属制品锈蚀的条件分
析还可能是o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锡合金与纯铜的
不同。
II.铜的冶炼
如图1为古法炼铜流程,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03]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煨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八雀石
木炭口
选取孔雀石共同装入土封盖并保留炉中炭火
与过量木炭制球形容器细小通气孔充分燃烧
图1
查阅资料:
①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CuO、H20和C02„
②铜的熔点为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3)Cu2(OH)2cC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
(4)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原因是
ni.硫酸铜制取及应用
方案一:CU+2H2SO4()=CuSO4+S02+2H.0
方案二:将废铜屑倒入稀硫酸中,控温80℃并通入氧气制备硫酸铜。
(5)图2是方案二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铜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从绿色化学的观点出发,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7)切割钢板时,通常利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先画出红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工业上用含有硫酸铜的微蚀刻废液(含有一定量Cu2+、H+、SO",H2O2和微量Fe3+)来制备高纯度碱式碳
酸铜[CU2(OH)2co3],用于生产木材防腐剂等。其制备过程如图3所示:
试剂1试剂2碳酸钠
微蚀刻洗涤一
沉淀f过滤碱式碳酸铜
废液沉淀一〉过滤
滤渣滤液
图3
①第二次“沉淀”时的反应为2CuSC)4+2Na2cO3+H2OCu2(OH)2CO3^+2+C02T。
②第二次“沉淀”时,若有少量5Cu(OH)2・2CuCO3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0(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③加入Na2cCh进行反应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S0:的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iP+沉淀效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此
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
产
品
中
50的
含
量
图4
202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一模练习卷(5)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Fe-56Cu-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另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展于合成材料的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塑料篮筐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橡胶手套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陶瓷茶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B.胃液(0.9-1.5)C.胆汁(7.1-7.3)D.血浆(7.3-7.4)
【答案】B
【解析】
【详解】pH<7,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结合选项,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3.下列仪器中不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蒸发皿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试管可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烧杯可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此选项符合题意;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海水中蕴含丰富的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氯化镁等形式存在。工业上通过海水晒盐先得到粗盐,除去杂质后,
通电小小
再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得到氯气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主要反应为2NaCl+2H2()^2NaOH+H2T+C12To
4.下列相关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H20C.NaOHD.Cl2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钠中的阳离子:Na+B.Ch表示:2个氯原子
D.H2中H的化合价:H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发生的主要反应中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
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D,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
【答案】4.B5.A6.C
【解析】
【4题详解】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A、NaCl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H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NaOH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Cb是由氯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阳离子为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式表示某种物质及该物质的组成或表示1个某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则Cb表示氯气或氯气由氯元素组成
或1个氯分子或1个氯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C「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其结构示意图为+1728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H2为单质,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A、氯碱工业发生的主要反应中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
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海水不能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获得的氯化钠固体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故选项说法不正
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
7.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A.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C.加快CO2资源化利用研究
D.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故A有
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加快CO2资源化利用研究,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又能缓解能源危
机,故C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D有利于人类发展与
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0二
50二
B.读取液体体积占
407
30-
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
不漏气,操作正确;
B、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药品,防止药品损伤人体,操作错误;
故选:A
9.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钙、铁、锌
B.复合肥:硝酸钾、硝酸、碳酸氢镂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D.氧化物: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氧化钙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锌属于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硝酸含氮元素,但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做化肥,碳酸氢镂
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能导致雾霾等的发生,
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C、0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Fe、0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钙是由Ca、。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A.2KMnO4=K2MnO4+MnO2+O21
点燃
B,CH4+2O2CO2+2H2O
C.Zn+2HCl=ZnCl2+H2T
八占、、/燃。>\、
D.4P+5O2^2P2O5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Fe3O4-^^CO2B.NaOH—^-Na2SO4
Hz
C.Fe—»_^FeCl.D.CO0>H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不是硫酸钠,选项错误;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不和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选项错误。
故选Ao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氧化铜和碳粉取样,加水溶解
B除去CO2中混有的HC1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燃烧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钱态
D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氮肥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铜和碳粉都难溶于水,不能鉴别,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高温燃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能达到实验目
的;
D、镂态氮肥和稀盐酸反应不生成氨气,没有气味,不能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钱态氮肥,钱态氮肥能与碱反应生成氨
气,产生刺激性气味,故应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13.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硫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
成的硫元素“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硫元素的化合价
XYZ
+6
+4
N
单
氧酸盐物质类别
质
化
物
A.物质N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物质M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质X
C.实验室中常用物质Y的浓溶液干燥氧气
D.Z表示的物质可能是Na2sCU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质N是含有+4价硫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为S02,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主要气
体,故A说法正确;
B、物质N是含有+4价硫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为SCh,物质X是含有+6价硫元素的氧化
物,即为SCh,物质M是硫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即物质M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质N,故B说法
错误;
C、物质Y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且物质属于酸,则该物质是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
应,则实验室中常用物质Y的浓溶液干燥氧气,故C说法正确;
D、Z物质属于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表示的物质是硫酸盐,可能是Na2sCU,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NaCl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Ca(OH)2,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故选项错误;
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与其咸味无对应关系,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而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15.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2Mg|
Lo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镁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变为Mg2+
D.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元素名称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单位是
“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镁原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
4,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所以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
C.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D.转移己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出,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
【答案】AD
【解析】
【详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
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氯化钠质量=100gX5%=5g,溶剂的质量为100g-5.0g=95.0g(合
95.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溶液是均一的,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出,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
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17.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可折叠手机。化学物质些哪是生产折叠手机用到的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
其化学式为C3H6N2,下列有关此陛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口比嗖咻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毗陛琳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
C.毗理琳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此陛咻中含有氮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毗噗麻的相对分子质量=(12x3)+(1x6)+(14x2)=7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B、毗嗖咻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毗噗琳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C、口比哇咻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6)=6:1,该选项说法正确;
D、毗陛咻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毗嗖咻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不含有氮分子,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8.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氯化钠溶液。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
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
加入NaCl的质量/g20304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B.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7%
C.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则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
20g
B、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々17%,故选项说法正确;
20g+100g
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溶液④中有固体物质剩余,则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若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19.通过氢气燃烧可以验证水的元素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冷
而
干燥
烧
的
杯
电解水装置
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装置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
B.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C.实验过程中不连接装有无水硫酸铜U形管不会影响实验
D.观察到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电解水装置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故选项说
法正确;
B、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氢气中的水是否被除尽,所以实验过程中不连接装有无水硫酸铜U形管会影响实
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观察到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说明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0.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反应I和H,“一”
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能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CO2Fe3O4+C
2030℃
B.反应I、II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FeO为反应的催化剂
D.理论上44tCO2可转化为炭黑6t
【答案】BC
【解析】
太阳能小
【详解】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6FeO+CO,T,故选项说法错误;
2030℃
B、反应I是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分解为氧化亚铁和氧气,四氧化三铁中存在+2、+3价的铁,氧化亚铁中的
铁元素显+2价,反应II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反应I、II中铁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
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I生成了氧化亚铁,反应II氧化亚铁参与了反应,则FeO为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FeO
D、总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设44tCCh可转化为炭黑的质量为x,
4412
44tx
44_44t
12~~
x=12t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非选择题(共60分)
21.美好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助力精彩生活。
L衣:
(1)纯棉和纯毛衣物,在生活中用的方法鉴别。
(2)用洗洁精洗碗上的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II.食
(3)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小麦粉中富含的基
本营养素是,肉馅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生成可以被吸收的o
(4)夏天喝碳酸饮料后容易打嗝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0
III.住
(5)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M行
(6)在高铁建设中,钛和钛合金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得到普遍应用。钛是用铝粉与二氧化钛(TiO2)在高温条件下
制得的,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21.灼烧闻气味
22.乳化23.①.糖类②.氨基酸24.减小
高温
25.吸附26.4Al+3TiO2=^3Ti+2Al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纯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纯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在生活
中,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小问2详解】
用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小问3详解】
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富含糖类,故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糖类;
肉馅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生成可以被吸收的氨基酸;
【小问4详解】
夏天喝碳酸饮料后容易打嗝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
【小问5详解】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房间的异味;
【小问6详解】
钛是用铝粉与二氧化钛(TiCh)在高温条件下制得的,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4Al+3TiO2^=3Ti+2Al2O3。
2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1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0
图1
(1)常用仪器a的(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选用装置____作为发生装置,需要改进的是
(2)实验室用高锌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可以用D装置来收集02,体现了02—的性质。
(4)装置E是学生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在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药品是o(填字母)
A.高镒酸钾
B.氯酸钾和二氧化镭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锦
(5)装置E的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的水,水的作用
(6)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为了证明MnCh的催化作用,某同学通过图2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
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6%H2O2溶液,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②向其中加入agMnCh,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ag,甲同学认为MnCh是催化剂,乙
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o
【答案】(1)外焰⑵©.2KMnO4-K,MnO4+MnO2+O2②.A③.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
不易溶于水(4)D
(5)润湿氧气或观察氧气的产生速率
(6)①.木条复燃②.没有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锦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小问2详解】
高镒酸钾加热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K2MnO4+MnO2+O2
反应需要加热,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故选A;
A中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小问3详解】
D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小问4详解】
装置E为常温下的反应,而高锯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都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故在
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锦,选D;
【小问5详解】
装置E的简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润湿氧气,也可以观察氧气的产生速率;
【小问6详解】
②二氧化镒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向其中加入agMnCh,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③催化剂的特点是改变反应速率,但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只验证了质量不变,没有验证化学性质
是否改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
23.氢气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其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
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由化石
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储氢、释氢、用氢过程中
涉及的部分物质转化如图1所示
N2—IN2
~①——-1②~--------
化石燃料f%LH2kH2o
------®------
储氢释氢用氢
图1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化石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的原因是.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o
(3)物理储氢:高压气态储氢是广泛应用的储氢技术,即通过高压将氢气液化至氢瓶中加以储存。高压将氢气液化
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从微观角度解释)。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充装释放氢气速度快,但其缺点是--
(4)化学储氢:图2表示CO2和H2在Pd和MgO的催化下,实现CCh的再利用和储氢的原理。图示中生成的CH4
与H2。的质量比为-
图2
(5)释氢是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用氢中,也可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氢气燃烧化学方程式为一。
【答案】(1)①.天然气②.化石能源中含碳元素
(2)低(合理表述即可)
(3)①.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存在泄漏爆炸风险,安全性差
催化剂
(4)4:9(5)2NH3~N2+3H2
(6)2H2+O2^=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石能源中含碳元素,故可能生成co,从而制得的氢气中
含有co;
【小问2详解】
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获得纯净的氢气,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小问3详解】
高压将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充装释放氢气速度快,氢气易燃易爆,且需要高压,故其缺点是:存在泄漏爆炸风险,安全
性差;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Pd和MgO的催化下,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
^=CH+2HO,生成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
CO2+4HO4216:36=4:9
Pd
【小问5详解】
催化剂
释氢是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2+3H2;
【小问6详解】
占燃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2H2。。
24.硫酸铁锈是一种重要的铁盐,常用作分析试剂。
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铁镂晶体[NH4Fe(SO4)2-12H2O],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规划八步法:日事清目标管理+使命愿景模型驱动组织架构优化与业务流程升级
- 石材开采的环境友好型开采方法考核试卷
- 纺织品、针织品及原料批发考核试卷
- 全新的什么初三语文作文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热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灯具电路与电气安全考核试卷
- 充电设施在艺术馆和博物馆的推广考核试卷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 2
- 四川省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 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个案汇报课件
- 甘肃酿皮子制作方法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模拟试卷:英语短剧表演脚本创意构思与舞台排练试题
- 食堂节约管理制度规范
- 预留印鉴变更管理制度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江苏事业单位真题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省统测)贵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表单
- 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