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贺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小西同学参加了班级开展的“广西•印象”研学活动,以下是他的研学资料,阅读后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壮锦】

壮锦,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壮锦是

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栩栩如生的秀物,华而不俗的搭配,色彩斑Idn(),显示

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和朴素的性格。凝聚着广西壮族儿女美好的向往,是广西民族文化记忆的

“活化石”。

【铜鼓】

铜鼓是广西瑰丽文化中的一面旗帜。其历史源远流长,加之美观的造型,精细的纹饰,富有变化的形

象,而备受世人青睐。“,",在振奋人心的鼓点和

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中,壮族人民艺术生活得到了丰富。雄厚的鼓声,既传递着强烈的精神讯息,又

展示着壮族儿女对于养育自己那片土地的无限的敬畏与深厚情感。

【三江鼓楼】

三江鼓楼,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楼内四根杉木,笔直挺拔,分别写着平安、财富、姻缘等吉祥的字,

这座鼓楼建筑风格融轻重、拙巧、疏密、粗细、刚柔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

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时光悠悠,久经风雨却仍然坚不可摧的鼓楼见证了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1、阅读‘‘壮锦"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精湛()(2)斑Ian()

2、“壮锦”“铜鼓”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语。

(1)青睐(2)巧夺天工

4、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处,使语段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和风习习颂新春②鼓声起欢天喜地③民歌音美传四方④铜鼓声声歌盛世

5、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凝聚着广西壮族儿女美好的向往,是广西人民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B.在振奋人心的鼓点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中,壮族人民艺术生活得到了丰富。

C.这座鼓楼建筑风格融轻重、拙巧、疏密、粗细、刚柔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D.时光悠悠,久经风雨却仍然坚不可摧的鼓楼见证了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6、下面是小西同学在“广西•印象”景点游览的推荐词,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填写。(10分)

广西印象八桂大地风光旖旎。这里有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①,落英缤纷”

描绘的百卉含英、姓紫嫣红的邕城美丽景象;这里有欧阳修《采桑子》中“②,

不觉船移”描绘的清澈见底的桂林的水;这里有陆游《游山西村》中

“③,”所述的深邃宁静、山环水绕的美丽村落,探访山

川美景,心旷神怡。

广西印象

“⑦,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时代东风吹拂,八桂大地一派

生机。我辈青年应继承先人之“⑧,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情志,当

以鲤鹏“水击三千里,⑨"(《北冥有鱼》)的雄飞之姿,开拓进取,一起

开创八桂美好的未来。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花山,千年未解“无字史书”

①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宁明、江州、扶绥等地,在105公里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

岸,形成目前亚洲东南部规模最大的岩画群。与全世界迄今发现的岩画相比较,左江花山岩画无论是创

作规模、文化内涵,还是保存程度,都堪称世界一流。宁明花山岩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幅岩画。

②这些描画有赭红色图案的山,历经了千年的风雨磨洗,依然鲜活生动,接受着世人的惊叹和注目。

③左江花山岩画集中绘制在很高的崖壁上。即便在今天能借助现代手段的情况下,要攀爬上去也并不容

易,更何况还要在上面绘制图像。到底是什么人,在哪个年代,出于什么目的,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在悬崖峭壁之上绘制如此震撼的岩画群?

④考古专家通过类型学来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年代,结合岩画中出现的铜鼓、环首刀、短剑等标志性器

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⑤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骆越人在左江流域的岩壁上,利用悬吊法、攀爬法、搭架法等方式接近

崖壁进行作画,他们绘制的骆越人的生活场景及祭祀仪式,生动展示了在中国南方曾盛极一时的铜鼓文

化及其仪式特征。

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38个岩画点,都分布在江河拐弯处,迎着大江来的方向,岩画点与其依存

的喀斯特山体、江河和人类生活栖息的台地,构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完整的景观单元。岩画画面高于江

河水面20-40米。从民族地理学上考察,当时骆越人生活的左江流域,水灾相当严重,当时无法科学理

解水灾根源,更不能有效防御洪水,他们认为是神在支配这一切。有人认为,他们通过在水附近的地方

绘制画面,以求神灵庇护,世世代代免受洪水灾害。

⑦岩画上红色的图像令人震撼。有人、有鼓、有鸟、有兽、有蛙等,动物与人呈和谐相处状态,表明骆

越先人尊重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从作画颜料中,不仅有含赤铁矿的石料,还加入了动物性和

植物性胶结材料。骆越先人对于红色的选择并非偶然,许多文化现象都与红色有关,尚血观念和尚红习

俗在壮族的发展史上备受推崇。他们认为,血是生命的象征,有血就有生命,同时血能辟邪。他们认为

凡是红色的东西都具有和血液同样辟邪除恶的功效。

⑧岩画描绘了远古盛大的祭祀典礼,不同的队形和庄重、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神秘莫测的意境。岩画的

人物,其动作姿势有的双手上举,两脚叉开,呈跳跃前进的姿势,这是他们蛙图腾崇拜的历史画卷,也

证实他们善于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崇拜自然界的动物和渴望与它们和谐相处的精神。

⑨遥远的部族早已留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赭红色岩画承载的无字史书,却穿越时间长河镌刻在人类文明

的丰碑之上。

⑩山水相依,诗意盎然的天然画卷,蕴含着人类和自然沟通的高度智慧,展现了人类尊重生命、敬畏自

然的普遍的精神追求。

——摘自《人类记忆一一中国

世界遗产》

7、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左江花山岩画,无论是创作规模、文化内涵,还是保存程度,都堪称世界一流。

B.专家通过地理学研究,结合画中出现的铜鼓、环首刀、短剑等器物,最终确定岩画的绘制年代。

C.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38个岩画点,全都分布在江河的拐弯处,迎着大江来的方向。

D.岩画上红色的图像,其颜料成分是含赤铁矿的石料以及动物性和植物性胶结材料。

8、下列对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材料第④到⑧段解开了花山岩画年代之谜、绘制之谜、地点之谜、色彩之谜和图像之谜。

B.文中的画线句“目前”一词,限定时间为“到现在为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D.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内容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为总一分一总结构。

9、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花山岩画是如何体现骆越先民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精神追求?(3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深巷里的老墙梁衡

①在婺源农村小住几天。徽式民居总是窄窄的巷子,高高的墙,房与房的距离又近,一出门,迎面就是

一■堵墙,一■走路,人就夹行在两墙中间。每天出出进进,这墙就是一■幅幅读不完的画。

②当地传统的砌墙方法是薄砖立砌、横搭、中空、填土,再外涂白灰。这样既节省材料又可保温,而且

土在墙中,寓田于墙。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瓦的徽式格调。当初,一

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却为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③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雾一层一层地泅染,白墙上就显出

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

波涛、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

④但大自然并不满足于平面的艺术。白墙这里被铲去一块皮,那里被刻出一道沟,再借来四面八方的种

子,乘着风和雨,漫天摇落在墙头。那些绿色的生命便悄无声息地栖身到砖缝里、墙皮间、红土中,甚

至就借着一丝湿气黏附在光洁的墙面上。它们才是真正的“蜘蛛侠”缘墙而走,无处不在,无缝不生。

村里古祠堂有一面大院墙,上面就爬满了积年生的薜荔果,果可生吃亦可做成凉粉。这是一面既能看又

能吃的墙。

⑤你随意漫步吧,土墙、石墙、砖墙、篱笆墙,满墙上都草解人情,花惹人爱。只要你有耐心,任选一

墙,就可以面壁一两个小时,像是在美术馆里看画展。不。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

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更可贵的是这些鲜活的花

草并不欺侮无言的老墙,在完成最后的布局后,还没有忘记露出一方红豉、突显一块青石或留下一段粉

墙,仿佛提醒着你,这不是一般的纸上图画。

⑥一天,我偶然与儿子说起这几日读墙的感觉,他说:“你不知道咱们这房子的西边有一面老墙,我修

这房子时专门为它开了一扇西窗,为了能最佳取景,还不厌其烦地改窗框、配窗帘。但突然有一天西边

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眼前,挡了个严严实实。”

⑦第二天,我就去寻访这堵老墙。直角往南的一面墙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和白色的

灰缝。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犬牙交错的砖块间露出当年填充的红土,唯有那个高高

的楼角还十分完整。这时晚霞烧红了天边,风雨楼台,残阳如血。如果要给眼前的这幅画起个名字,就

叫岁月。我知道严田这个村子是有来头的,历史上曾出了二十七位进士。你看脚下的石板路与河边的洗

衣石,路上一低头就是一块废弃的古碑,村口一棵宋代的老樟树七八个人才能合抱。岳飞曾在这一带驻

军,与悲壮的《满江红》不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花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

帘酒肆接花桥。十年征战风光别,满地芋芋草色娇。”当年的莘茅草色,现在依旧,点染在寻常百姓家

的墙头上。

⑧在走回家的路上,我有意绕来绕去多走了几条巷子,为的是再多读几段老墙。有一座土墙矮房,早已

被主人遗弃,而一坡青瓦斛披而下,瓦上长满嫩绿的厚厚的苔辞。苔辞这东西很有意思,不管是老病、

旧瓦、朽木、断墙,直遮住了老土墙的额头,而墙脚正绽放着一束灿烂的花。

⑨我想,自从人类走出山洞发明了垒墙盖房,墙就与人长相厮守,从此墙上就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

身影。可惜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己是弃了泥土,别了砖瓦,不见了柴墙篱笆。难得这深巷里还

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老墙,保存了前人的眼泪和笑脸。我眺望深深的街巷,谁解这老墙里的密码?

谁又能读得懂这幅风雨斑斑却又四季变换的青绿山水画?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

改)

10、文章以墙作画,对其变化与特点作整体描述,跟随作者漫步深巷,完成表格填写。(3分)

一幅幅读不完的画

墙画名称(1)(2)红砖青石图老墙岁月图

墙回特点线条纵横,层次花草老墙,和谐(3)断墙塌败,生

分明共生机盎然

11、下面是小西就文中画线处提出的思考问题,请你帮他答疑解惑。(4分)

你想,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自愿齐集到这面老墙上,跻身砖石,扎根红土,探身招手,与人共舞,这是一

种什么样的情景?

思考:文章在人称使用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回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说说本文第⑦段引用岳飞的诗歌《花桥》有什么作用。(3分)

13、阅读思维应该是立体多层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借“老墙”表达的多重情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存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昔菜,左右茎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4.下面关于诗作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雎》是《诗经》首篇,描绘了君子对淑女追求的过程,即从急切思慕到实现婚姻。

B.“求”是全篇中心,第三章写求而不得的忧思,是全篇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

C.“参差存菜,左右流之”一句运用双声词写景物状物,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D.文中的“君子”德行美好,“窈窕淑女”贤淑善良,他们的相遇是心灵深处美好的契合。

15、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活板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己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具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

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

编以竹简,其用绿③帛者谓之为纸。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

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

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缴(jia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6、下面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4分)

A.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

B.一板已自布字自是莫不从用焉

C.

D.绿贵而简重博学而笃志

17、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记述详略得当,先简介雕版印刷,再具体说明活字印刷,最后简单交代“活板”下落。

B.甲文介绍活字印刷,关键在“活”:刻字活,排版活,印刷活,印数活,选用字印活。

C.甲文第二段写毕昇“布衣”百姓普通身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精神。

D.乙文蔡伦发明的“蔡侯纸”,在造纸原料上,少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纸。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缴帛者谓之纸。

19、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铅字印刷再到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请概括这两次印刷技术革命的特点。

(3分)

【链接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为改进不足,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

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版面布局灵活,

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

20、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科技创造或科学发明,往往源自对工具缺陷的改进。”

一句的理解。(3分)

三、综合(10分)

21、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正当时”主题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1)下面是小宁同学设计的研学活动,请你再补充一个任务。

任务一:探历史,感受源远流长;

任务二:看人文,欣赏万千姿态;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和小宁同燮二起完善有文化价值的研学卡片。(4分)

名著地点人物相关文段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延安朱德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兄弟们①

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

起打球。在长征途中,他把马

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

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

《儒林外史》南京②“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敢于反抗追求独

沈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

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

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且

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

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与我

看,我就没的说了!”

《水浒传》③武松他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力大无穷胆量过

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人

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

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

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

半在手里。

《④》绍兴鲁迅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迫切激动喜悦兴

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奋

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

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

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

要搬得快。

(3)同学们对研学旅行展开了讨论,小宁同学觉得研学旅行没有必要,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

点明确,有理有据,80字以内。(4分)

四、写作(50分)

22、清雅的苏州园林、繁复的《清明上河图》,留下美的印记;南极极点、珠穆朗玛之巅、太空之中,

留下探索的印记。韶光荏苒,你是否也留下成长的印记?

请以“印记”为题,叙写生活,抒发感思。

要求:①不得套作抄袭;②要有恰当的细节描写;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与人名;④不少于600

字。

参考答案1、①.zhan②.斓

2、示例:风调雨顺、源远流长、振奋人心

3、(1)青睐:原意是指眼珠正面看人,意为尊重、器重、喜爱、宠爱。在文章中,它指的是铜鼓因其

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纹饰精细、形象变化多端而备受世人喜爱和尊重。

(2)巧夺天工:原意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在文章中,它用来形容工匠们建

造三江鼓楼时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表达了这座鼓楼建筑风格的独特和精巧。

4、上联:④;下联:①5A成分残缺,应在“凝聚”前面增添“壮锦”。6、①.芳草鲜美②.无

风水面琉璃滑③.山重水复疑无路④.柳暗花明又一村⑤.苏轼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报君黄

金台上意⑧.潮平两岸阔⑨.会当凌绝顶⑩.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B“专家通过地理学研

究”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结合第④段“考古专家通过类型学来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年代,结合岩画中出

现的铜鼓、环首刀、短剑等标志性器物,最终将岩画的绘制时间大致锁定在战国至东汉时期”可知,考

古专家通过类型学来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年代,而不是“通过地理学研究”。8C“主要运用了作

比较、下定义、摹状貌、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些说明方法”的分析有误。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主要

运用了作比较、摹状貌、列数据、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没有“下定义”。

9、花山岩画上红色的图像呈现了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状态,表明骆越先人尊重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

的理念;花山岩画的作画颜料不仅有含赤铁矿的石料,还加入了动物性和植物性胶结材料,体现了骆越

先民的守护生命意识;花山岩画中的人物的动作姿势证实了骆越先民善于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崇拜自然

界的动物和渴望与它们和谐相处的精神。10、

11、人称方面:运用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

鸣。句式方面:运用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加文章的表现力;连用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节奏

感强,富有感染力,抒发了作者对这面“生态墙”“文化墙”由衷的赞美之情。

12、引用岳飞的《花桥》一诗,将诗中的“芋芋草色”巧妙地与今日老墙上的绿色生命联系起来,抒发

了对老墙上的绿色生命跨越千年,繁衍不息而“芋羊”依旧的感慨,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13、通过对老墙的描写,表达了对老墙的喜爱和对老墙艺术价值的欣赏;通过描写老墙的变化,表达了

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老墙承载了繁衍不息的生命,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的赞美;通过对老

墙承载的过往历史文明的怀想,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和对现实的思考。14B15、运用

比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

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以存菜左右

流动,很难采摘,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荐菜既得而“采之”、“毛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

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16BA.都是“破烂”的

意思;B.另外/从;C.都是“都”的意思;D.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可不译。17D“在

造纸原料上,少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纸”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乙】文"伦乃造意,用树

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可知,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

据此可知,蔡伦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

18、(1)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

(2)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

19、简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贮存方便,节约成本。

20、蔡伦发明纸,源自于“绿贵而筒重,并不便于人”(绸缎太贵而竹筒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

的缺陷,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源自于雕版印刷的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参考译文:

【甲】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经典文

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

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

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

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

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

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

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

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

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