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古史文明的产生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产生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多元文明【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受地理;历史条件影响】(一)古西亚/古埃及/古印度1.政治: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保护私有财产;②古埃及法老处于统治地位;③古印度实施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影响深远;④波斯帝国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经济:农业经济占据主导。3.思想文化:①印度佛教诞生;②古代文字形成,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二)古希腊1.政治:①城邦政治(特点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局限性体现为少数人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泛滥的直接民主(民主的暴政));②奴隶制发达。2.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比较繁荣3.思想文化:①人文主义萌芽(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且是人文主义的萌芽);②古希腊文化艺术繁荣。(三)古罗马1.政治:①政治演进:王政时代到共和国时代再到帝国时代;②罗马法的发展脉络:《十二铜表法》标志从习惯法走向成文法(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的同时罗马法也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备,其保障和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③476,西罗马灭亡,进入中世纪。2.经济:①农业经济主导,商品经济比较繁荣;②罗马帝国后期,孕育社会转型因素(大土地所有制到西欧封建庄园经济)。3.思想:基督教诞生,逐渐合法化(4世纪)。文明扩展促使古代世界的帝国兴起文明的扩展农耕文明具有扩张潜能(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数量众多的独立的城邦国家古代世界的帝国帝国出现顺序: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BC27)、拜占庭帝国(1)波斯继承了西亚的传统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2)简要介绍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两个概念: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的大约300年(BC330—BC30)(从亚历山大远征到最后一个王国被征服),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希腊化世界:指亚历山大帝国和他去世后帝国分裂为的三个国家。(3)罗马从共和国转向帝国的时间:BC27年;476年,西罗马灭亡,进入中世纪。(4)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文化交流中古史【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西欧【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一)西欧中世纪早期封建社会1、政治(1)封君封臣制度,王权衰落,封建割据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封君提供土地,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封君封臣制度之下的王权强弱:国王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是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西欧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最大不同:封君封臣制以契约效忠维系;分封制以血缘宗法维系(2)王权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相互利用、相互依存),逐渐形成教权高于王权局面(3)王权的加强(中古后期)经济庄园和农奴制度庄园的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拥有自己的法庭)、政治(封建主作为领主)单位。3、文化(1)教会特权,基督教控制精神世界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教权高于王权,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教阶制度;文化:教会控制居民的精神生活。(2)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中世纪晚期,市民阶层)(二)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变化1、政治(1)王权加强,推动民族国家形成王权能够加强的制度前提:国王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14世纪英国王权与封建贵族不断博弈,逐渐确立议会君主制。14世纪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独立国家、王权加强,这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物质支持。(2)国王与城市或市民联合加强王权2、经济(1)商品经济发展,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城市兴起(10—11世纪),城市自治运动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逐渐孕育出早期资产阶级。城市自治的方式:金钱赎买;武装暴动城市自治的影响:经济:促进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政治: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统一。文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进世俗文化发展思想文化大学兴起,推动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的兴起。二、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拜占庭帝国被灭后继之而起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亚洲(一)阿拉伯帝国(1)兴起于7世纪初,8世纪中期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疆域范围)伊斯兰教产生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政治上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政教合一)经济繁荣,在沟通世界贸易中起重要作用阿拉伯文化繁荣,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政治经济特点:政治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经济上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印度德里苏丹国政治文化特点: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政教合一);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日本(1)日本7世纪起日本模仿隋唐,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史称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2)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3)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背景:庄园经济形成、武士集团形成;特点: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4)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隔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最终无力抵御外来侵略。三、非洲与美洲(一)非洲(1)古代非洲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由西非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古代东非文明与西非文明各自的特点:东非文明:沿海城市国家,城市繁荣西非文明: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美洲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印加文明的政治特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帝国
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15-18世纪中期)政治【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转型】世俗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力量兴起壮大;(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光荣革命(1688):形式宫廷政变;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推翻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掌权《权利法案》(1689):限制王权、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确立君主立宪(2)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渐进改革君主逐渐统而不治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后来政党竞争组阁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制度补充】选官制度:17-18世纪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影响政府连续性稳定性,降低行政效率。国际法:17-19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并得到发展,外交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14-15世纪萌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世界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7-18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太平洋贸易、印度洋贸易、三角贸易)(1)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原因:“寻金”热思想原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人们冒险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使人们积极投入到新航路的开辟活动中。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王室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国家统一,王权加强,王室积极支持航海活动条件:航海经验;地理知识;技术支持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有何不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寻找奇珍异宝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包含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又被称为黑奴贸易)、太平洋贸易。葡萄牙主导的太平洋贸易以印度果阿、澳门为中转站;西班牙主导的太平洋贸易又被称为马尼拉帆船贸易,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掠夺)16世纪西葡率先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成就商业帝国;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方向是向西,采用的扩张方式是在美洲建立大块殖民地;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是向东,采用的扩张方式是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扩张方式不同的原因是被殖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欧洲爆发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美洲印第安人几近灭绝,非洲劳动力损失导致贫穷落后,中断原有社会进程,但也客观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但经济发展也受到冲击。(1)商业革命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经营方式: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价格革命背景: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表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影响: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3)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①有利于政府赋税制度的改革②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③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社会主要流通货币(白银货币化)④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人文主义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时间:14-17世纪初实质: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精神内核:人文主义(简要阐释: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代表人物:前期:文学三杰、美术三杰后期(15世纪后期):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将矛头对准的目标是:教会的神学思想影响: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封建神学对人们束缚,促进人文主义发展,推动宗教改革的开展消极: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2、宗教改革时间:1517年以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序幕宗教改革将矛头对准的目标是:教权新教由哪三支组成:路德派、瑞士的加尔文派、英国的国教内容以及影响:思想文化: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因信称义)——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主张建立廉俭教会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近代科学的兴起时间: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以及观察、实验等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运用于研究人类社会4、启蒙运动时间:17世纪英国出现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精神内核: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将矛头对准的目标是:教会和封建王权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共同点: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不同点: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伏尔泰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直接民主、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人文主义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例如:中国辛亥革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点:文艺复兴局限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否定的是教权,而文艺复兴是揭露教会的腐败抨击教会神学思想。启蒙运动相较于文艺复兴的进步之处:不仅反对教会而且反对封建王权;不仅具有革命性,而且勾画社会蓝图。重商主义经济思想民族国家意识(民族认同)社会推动人口迁移、改变美洲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大洋洲人口替代性变化世界动植物大交流、疾病的传播(改变饮食习惯、改变当地食物结构、丰富食物种类、对经贸环境有一定影响)
世界近代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初)与亚洲革命风暴的爆发工人阶级形成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选必补充】法律:1804年《法国民法典》大陆法系形成选官: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货币体系: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国际法:维也纳体系建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美国总统制共和制(1)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联邦制原则、人民主权原则(3)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4)特点:南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的妥协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发表《人权宣言》)(1)特点:共和路的曲折性(2)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率领法军入侵欧洲国家传播革命原则、冲击西欧封建制度、推动西欧民族国家发展。(3)《法国民法典》(后更名《拿破仑法典》)保护大革命成果、成为民法典蓝本法国民主共和制(1875年宪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工人运动阶段一:自发阶段二:自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阶段三:走向联合——1864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经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建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体系基本形成,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1)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圈地运动)(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技术与科学还未有密切联系,主要是熟练工积累经验)(2)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3)进程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催生了工业城市、催生了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革命);完成于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4)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发展——农业变革、工业化、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大工厂制度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阶级分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中间阶层也开始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城市化;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社会问题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三、思想1、法国大革命思想(启蒙思想)在欧洲大陆的传播(拿破仑战争),启蒙思想影响亚非拉2、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3、自由主义4、浪漫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马克思主义(1)诞生背景:经济基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恩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2)1848年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内容: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剩余价值学说:撰写《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4)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开放的理论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加剧,英德矛盾最为突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发展,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拉美继续革命,亚洲觉醒,非洲抗争)【选必补充】基层治理:德国19世纪80年代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德国的统一普鲁士三次王朝战争,武力统一名义下的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色彩浓厚)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学习欧美,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同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分权制衡,政党政治,代议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原则是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1871年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工人阶级政权;注意: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经济1、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 城市化进程加速3、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4、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输出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主要成果: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对比:思想1、马克思主义传播,列宁主义开始形成2、现实主义思潮
世界当代史两次世界大战(1900-1945)A一战时期政治:(一)国际格局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德矛盾突出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矛盾:英德,殖民地、世界霸权)具体原因: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协约国、同盟国),竞相扩军备战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2)时间:1914.7-1918.11(3)影响:欧洲: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美日:兴起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冲击殖民体系,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文化思想: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二)社会主义社会1、1917十月革命2、三年内战二月革命:反对沙皇专制,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和平夺权七月流血: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确定了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经济:国际格局欧洲经济实力开始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余粮征集制、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二)殖民地半殖民地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思想(一)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二)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选必补充】国际法:十月革命提出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国际法开辟新的发展阶段)B战争之间(1919-1939)政治国际格局1、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美国霸权野心开始显露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国际矛盾,但埋下了矛盾的隐患3、国际联盟确立全体一致原则4、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西方对苏俄敌视包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实质: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华盛顿体系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基础上确立的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3)凡华体系评价:暂时缓和国际矛盾,但埋下了矛盾的隐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色彩(二)资本主义社会法西斯势力扩张,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英法实施绥靖政策社会主义社会三年内战(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冲击殖民主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民族自决原则的运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1)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特点:背景上,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推动;领导力量上,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和政党程度上,民族解放的深度加深,从自发走向自觉(例如非洲)民族运动与民主运动紧密结合(2)典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甘地领导)经济资本主义社会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繁荣2、1929-1933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3、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开启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凯恩斯主义(二)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1921-1924斯大林上台-1928彻底废止)(1)内容:征收粮食税、把部分工厂还给私人、恢复自由贸易(2)新在于:利用市场的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生产、社会主义建设(国家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1)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牺牲农业以实现工业的高积累)、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影响: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但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文化和平主义思潮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极端民族主义与复仇主义在战败国蔓延;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外传播,鼓舞了殖民地斗争C二战时期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战场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根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法西斯主义盛行与法西斯政权在德意日建立,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慕尼黑协定)(2)过程亚洲战场,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欧洲战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太平洋战场,战争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1944年反攻:诺曼底登陆(3)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4)二战的影响国际格局: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完全被摧毁——是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转折点政治:社会主义扩展;民解运动高涨经济:各国政府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广泛地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催化剂经济欧洲各国经济严重削弱;美国通过战争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断三、文化战争推动科技发展;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进一步从政治原则上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世界当代史二战后(1945-至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存】政治国际格局【1945-1955】雅尔塔体系形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色彩);1945年联合国成立,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欧洲衰落;美苏冷战(1947年开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1955年形成)冷战:(1)冷战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有局部热战(2)根本原因美苏双方国家战略(国家利益)冲突加剧——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3)标志: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两极格局:(1)注意: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对抗冲突与缓和克制并存(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1947年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1949年经互会1949年北约;1955年华约的形成是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1991】两极格局;美苏争霸(50中-60中美攻苏守,60中-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美攻苏守);两大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激烈(60年代起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50中期60年代美强苏弱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末-70年代美弱苏强苏入侵阿富汗/美陷越战,尼克松访华80年代美强苏弱美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苏从阿富汗撤军,中苏关系缓和,放松对东欧控制多极化趋势出现欧洲共同体(1952年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经济领域),1993年欧盟(政治经济双重性质),2002年欧元(自下而上口袋里的欧盟))日本经济“起飞”并追求成为“政治大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与1961年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1991年-至今】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发展(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走遍天下书为侣-课件(-精)
- 2024年全省交通综合执法职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例大合集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合集职员管理十篇
- 英语定语从句总复习课件
-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课件-人美版
- 4万吨年纤维绿色化处理技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审批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项目及成果介绍
- 2025年病毒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污水厂清淤泥施工方案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牛津上海一起点)全册语法知识点总结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一平台在线形考(作业1至4)试题及答案
- 临床5A护理模式
- 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读后续写说课课件
- 洁柔形象升级与整合内容营销方案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建议 概率与统计专题讲座
-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参考答案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2022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