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编辑说明_第1页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编辑说明_第2页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编辑说明_第3页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编辑说明_第4页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编辑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

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2年3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铸造机械安全要求》等22项强制

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21号),《全球海上遇险和

安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

口,计划编号为20211248-Q-348。

(二)起草人员及所在单位。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

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天津理工

大学等单位承担编制。标准起草人、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内容见表1。

表1标准主要起草人、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内容

排名姓名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标准编制总体负责人。负责标准编写原则、技术采标内

交通运输部北

容、标准架构协调确定,标准各个章节编写人员工作协

1沈志江海航海保障中

调,统一负责对标准归口部门的业务协调等。总体负责

心天津航标处

标准文本的修改及定稿。

交通运输部科标准编制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全部技术内容的确定、

2汪炜

学研究院技术指标核定、各个章节的技术内容协调等。

交通运输部北

标准编制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全部技术内容的确定、

3姚高乐海航海保障中

技术指标核定、各个章节的技术内容协调等。

心天津航标处

交通运输部北

4贾琼海航海保障中负责标准总体文本的编写。

心天津航标处

交通运输部北

5陈广通海航海保障中负责标准总体文本的编写。

心天津航标处

交通运输部北

6陈祎荻海航海保障中负责标准第1-5章文本的编写。

心天津航标处

交通运输部科

7史砚磊负责标准第6-7章文本的编写。

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北

8侯局海航海保障中负责标准第8-9章文本的编写。

心天津航标处

交通运输部北

海航海保障中

9李慧敏参与标准文本的修改,并对采标标准进行中英文核对。

心天津航测科

技中心

交通运输部科

10刘宇参与标准文本的修改,并对采标标准进行中英文核对。

学研究院

1

排名姓名单位主要工作内容

交通运输部北

11郭小飞海航海保障中参与标准文本的修改。

12崔建辉天津理工大学参与标准的实验室测试。

遨海科技有限

13姚国伟参与标准的实验室测试。

公司

(三)起草过程。

目前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和起草阶段的工作。

1.准备阶段。

2021年7月~2021年8月,成立《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自动识别系

统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求》标准起草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任务要

求,收集大量国内外技术资料,梳理了相关文献和标准规范,并且与多家相关企

业及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调研工作。期间,起草组研究了已发布的相关标准和规

范,借鉴了以下标准:

GB/T16162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术语

GB/T20068—2017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ITU-RM.1371-

4:2010,NEQ)

IEC60945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一般要求-测试方法及要求

的测试结果(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

–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

IEC61108(所有部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全球导航卫星

系统(GNSS)(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

–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GNSS))

ITU-RM.1371-5在甚高频海上移动频带内使用时分多址的自动识别系统

的技术特性(Technicalcharacteristicsforan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using

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eband)

ITU-TO.153比特率低于一次群速率差错性能测量的基本参数(Basic

parametersforthemeasurementoferrorperformanceatbitratesbelowtheprimary

rate)

ITU-RM.585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的分配和使用(Assignmentanduseof

2

identitiesinthemaritimemobileservice)

ITU《无线电规则》(RadioRegulations)

IMOMSC.246(83)救生艇AIS搜救发射机(AIS-SART)性能标准

[PerformancestandardsforsurvivalcraftAISsearchandrescuetransmitter(AIS-

SART)]

2.起草阶段。

2021年8月~2022年3月,是标准的起草阶段。标准起草过程中,对相关

厂商、检测机构、科研院校、海事部门等进行大量走访和咨询,以现场会议和在

线会议的方式广泛征求行业专家意见,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现状、不足及发

展趋势,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1年8月,标准起草组召开第一次讨论会,对已调研的资料进行汇报、

汇总并讨论标准编写大纲;

2021年9月~10月,标准起草组对标准中涉及的性能要求和技术特性进行

实验室测试,验证标准规定内容的可操作性,并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

工作;

2021年11月~12月,标准起草组前往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船级社天津分社、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大连海事大学等相关单位进行走访调

研,并分别对宁波驰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新阳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船级社、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中国船级社福建分社等单位开展书面调研,充分

了解了目前国内AIS-SART设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征求意见稿初稿内容

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

2021年12月~2022年3月,起草组又多次召开小组内部讨论会,并根据

调研结果和行业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归口标委会申请

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搜救发射器性能和测试要

求》修改采用IEC61097-14:2010,编制过程中,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

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和起草规则》和GB/T1.2—2020《标准化工

3

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进行

编写,同时还主要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依法性原则。

从标准的制定程序到标准的条文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不设

定带有地方保护、部门管理权限的条文,也不提出过于强硬的措施要求。

2.先进性原则。

在标准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性能参数方面,遵循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充分参

考IEC(国际标准)、BS(英国标准)、DIN(德国标准)等其他国际、国外标准。满

足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的实船配置要求,并结合我国AIS-SART

实船应用现状,符合船舶AIS-SART设备的应用要求和发展趋势。

3.适用性原则。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2014年版第III章和第

IV章的要求,规定自动识别搜救发射器(AIS-SART)的性能标准和测试结果要

求,满足IEC61108和IEC60945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SOLAS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决议和ITU–R建议的SART类

设备。

4.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规定自动识别系统搜救发射器(AIS-SART)的性能标准和型式检验方

法,并参考IMOMSC.246(83)号决议中的一般规定。本标准中的性能要求、

测试方法和结果要求,参照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进行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

操作性。

(二)主要内容。

1.修改国际标准IEC61097-14:2010的具体说明。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1097-14:2010《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

系统(GMDSS)第14部分:AIS搜救发射器(AIS-SART)操作与性能要求、

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

本标准与IEC61097-14:2010相比在内容上有如下修改:

4

表2与IEC61097-14:2010相比修改情况一览表

序修改

修改情况说明

号类型

1结构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缩略IEC61097-14:2010标准中没有该章节,按照

调整语”章节(见第3章)标准编写原则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和起草规则》

中的规定,为了更加明确AIS-SART的含义,本

标准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说明GB/T

16162和GB/T2006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并相应更改其它章节编号。

2技术删除了IEC61097-14:2010为使标准内容简洁明了。

调整文件“范围”内容中IEC

61097-14:2010与其他国际

标准的关系性描述,增加了

关于标准的应用范围(见第

1章)

增加了“用于更换的电池应为保证更换的电池能够达到本标准对电池性能

使用制造商指定的适配该的测试要求。

AIS-SART的电池型号”(见

4.3)

删除了标准的“激活模式”因新版的ITU-RM.1371已进行修改和更新。

中关于建议ITU-RM.1371

对航行状态14的修改建议

(见4.7)

修改了“激活模式”中关于使标准内容符合ITU-RM.1371的规定。

子报文内容的表述方式(见

4.7)

修改了“标签”中关于语言为使标准符合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

的要求,将原文“(使用英说明书总则》的规定,对标准进行修改。

文)”修改为“(使用中文

和英文)”(见4.8)

增加了“标签”中关于“产使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

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厂名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产

和厂址;”、“检验单位的品质量法》等文件要求。

标志。”的内容(见4.8)

修改了“说明书”中关于语为使标准符合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

言的要求,增加“说明书应说明书总则》的规定,对标准进行修改。

提供中文和英文版本”的要

求。

删除了IEC61097-14:2010因对AIS-SART覆盖性能测试内容不需在标准

“附录A-验证AIS-SART覆中加以描述。

盖性能的试验结果”

3编辑修改了设备天线及插图说为使标准内容表述清晰明了。

性修明的表述方式(见4.2);

修改了功率放大器输出功为增强标准内容可读性对标准进行修改。

率差比(Pd)的计算公式的

表述方式;

5

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本标准共9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范围:标准规定了AIS-SART设备所涉及的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及要

求的测试结果,界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为AIS-SART产品的设计、生产、测

试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按标准的编写原则,制定后的标准将在规范性引用

文件中引用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本标准引用了国家标准

2项,国际标准5项,联合国专门机构决议1项,这些引用文件设计所有与AIS-

SART相关的性能和测试要求,从而确保本标准与国际通用规范的一致性和通用

性。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本标准涉及的2项术语和定义以及21项缩略

语,相关的解释和定义与相关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4)性能要求:对操作特性、电池、唯一标识符、外界环境、作用距离、

发射性能、标签、说明书等要求单独进行了规定。相关性能指标与国际准保持一

致,对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符合国内的相关规定。

本标准借鉴IMOMSC.246(83)PerformancestandardsforsurvivalcraftAIS

searchandrescuetransmitter(AIS-SART)(救生艇AIS搜救发射机(AIS-

SART)性能标准)中对AIS-SART设备的使用要求及性能要求,并参照《国内

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第四篇第四章(附录10)《搜救AIS

应答器(AISSART)》(以下简称“海船法定检验规则”),本标准对AIS-

SART操作要求、电池容量、温度、作用范围和外部标识等内容的描述进行了

修改。对于要求的具体内容表述对比见表3(因IMOMSC.246(83)为英文,

这里只列出与海船法定检验规则的表述对比)。

表3海船法定检验规则与本标准表述对比

对比内容海船法定检验规则表述本标准表述

(1)应能易于非熟练人员启动;a)设备易于非专业人员操作;

(2)应设有防止意外启动的装置;b)设备有防止意外激活的功能;

(3)应设有视觉装置或听觉装置,c)设备应能通过声(或)光提示其处

操作要求或视觉和听觉装置,用以指示正确的于正常运行状态;

操作;d)设备应可通过手动控制来实现激

(4)应能手动启动和停止;也可包活和停用,并提供自动激活功能;

括自动启动装置;e)设备能承受从20m的高度掉入水中

6

对比内容海船法定检验规则表述本标准表述

(5)应能从20m高处落入水中而不损坏;

无损坏;f)设备能在10m的水深中至少5min不

(6)应在水深10m处至少保持5损坏;

min水密;g)设备在浸渍条件下受到45℃的热

(7)在规定的浸没状况下受到45℃冲击时,应保持水密性良好;

热冲击时应能保持水密;h)设备若不是救生艇的组成部分,应

(8)如不是救生艇筏的整体组成部能够漂浮(可不包括对设备进行操作

分,应能漂浮(在操作位置时非必时);

需);i)设备若能漂浮,应配备系绳,且长

(9)如能漂浮,应配有适合用作系度不少于10m;

绳的漂浮短索;j)设备不受海水和油的损害;

(10)不应受到海水或油的损害;k)设备能够抵挡长时间的阳光暴晒;

(11)在过长暴露于阳光的情况下应l)设备为了提高辨识度,所有表面涂

不会退化;成黄色或橙色;

(12)有助于识别的所有表面都应为m)设备外观要平滑无棱角,避免损坏

高可见度的黄色/橙色;救生筏;

(13)应有平滑的外部结构以免损坏n)设备的天线应能安装在至少高于

救生艇筏;海平面1m的位置,并提供插图说明。插

(14)应设有使AIS-SART天线位于图中应清晰标识天线底座、距离海平面

海面以上至少1m的装置,并附有1m的标记和最小距离海平面1m的最低

图解;安装要求;

(15)发射报告间隔应为1min或更o)设备应能够以1min或更短的时间

短;间隔发射;

(16)应设有内部位置源并能在每次p)设备应配备内部定位装置,能够通

信息发射时发射其当前位置;和过发射的报文报告其当前位置;

(17)应能使用具体的试验信息对其q)设备能够按照厂商提供的测试方

所有功能进行试验。法对对所有功能进行测试。

AIS-SART应有足够的电池容量,AIS-SART应按照能在-20℃~+55℃的

以在﹣20°C到﹢55°C的温度范围环境温度下工作来设计。在-

内工作96h,并提供对设备进行功30℃~+70℃的温度范围内存放时不应

电池容量

能试验。AIS-SART应有一个独特损坏。AIS-SART的标准应符合IEC

的标识符以确保VHF数据链接的60945中对便携式设备的环境条件的规

完整性。定。

AIS-SART的设计应能使其在﹣AIS-SART应按照能在-20℃~+55℃的

环境(温20℃到﹢55℃的环境温度下工作。环境温度下工作来设计。在-

度)在存放条件下,应在﹣30℃到﹢30℃~+70℃的温度范围内存放时不应

70℃的温度范围里不受损坏。损坏。

应能在水上5海里的范围内探测到AIS-SART的信号应能在水上5nm的距

作用范围

AIS-SART。离上被接收到。

即使在定位系统的位置和时间同步AIS-SART应在定位系统的位置和时钟

丢失或失效的情况下,AIS-SART还同步丢失或失效的情况下继续发射;

发射性能

应能继续发射;AIS-SART应能在1AIS-SART应在激活后1min内发射。

分钟内起动发射。

外部除标明本章4.3.1.7所规定的识除按照IEC60945确定的条款外,设备

别标志外,还应清楚地标示出简单的外部还应清楚地标明以下内容:

外部标识的操作说明和试验须知以及原电池a)简短的操作和测试说明(使用中文和

的失效日期。英文);

b)所用原装电池的到期日(使用中文和

7

对比内容海船法定检验规则表述本标准表述

英文);

c)唯一标识符(AIS报文的用户ID字

段);

d)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e)检验单位的标志。

(5)技术要求:规定了AIS-SART的功能组件、物理层要求、链路层要求

的技术规范。

(6)测试条件:规定本标准中测试的总体要求、正常测试条件、极端测试

条件、AIS-SART定型试验准备、测试信号、模拟天线、连接器、发射机运行模

式、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的测试方法。

(7)性能测试:规定了操作测试、电池、唯一标识符、外界环境、作用距

离、发射性能、标签、说明书、电子定位系统、激活装置、指示器等性能测试的

内容。

(8)物理层测试:规定了频率误差、传导功率、辐射功率、调制信号的频

谱、发射机测试序列和调制精度、发射机输出功率对时间的函数、发射机的杂散

辐射等内容的测试方法和结果要求。

标准起草组在标准编制的过程中针对标准中涉及的物理层测试内容开展实

验室测试(见表4),具体内容如下:

表4物理层测试内容及指标要求

正常条件(温度+15℃~+35℃;湿度20%~75%)

编号测试项设备需具备的条件

1传导输出功率无

2传导杂散发射无

(1)能够配合测试发送连续单载波

3频率误差

(2)需要设备连续发射1s~3s

4功率对时间函数能够配合测试发送数据包

(1)能够配合测试发送相应序列

5调制精度

(2)设备能够连续发射1s~3s

①杂散发射

a.测试方法

使用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在阻抗为50Ω的发射机输出端进行测试,其带

8

宽设置在100kHz~120kHz之间,或其最近的设置档位上,在以下频段进行测

试:108MHz~137MHz、156MHz~161.5MHz、406.0MHz~406.1MHz、1525

MHz~1610MHz。

b.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图1~图4。在AIS-SART杂散发射测试中,为保护设备安全,

连接了30dB的衰减器,测试设备的衰减为10dB。其中108MHz~137MHz、

156MHz~161.5MHz、406.0MHz~406.1MHz及1525MHz~1610MHz频段测得

的功率基本在-80~-75dBm,加上40dB的衰减器,相当于-40~-35dBm,信号功

率均符合标准规定的不超过25μW(-16dBm)的要求。该项测试验证了标准中规

定的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均具有可操作性。

图1108MHz~137MHz测试结果

9

图2156MHz~161.5MHz测试结果

图3406.0MHz~406.1MHz测试结果

10

图41525MHz~1610MHz测试结果

②功率对时间的函数

a.测试方法

通过发射1号标准测试信号进行测试(需注意该测试信号会在其CRC部

分内产生一个额外的填充位)。

AIS-SART应连接至频谱分析仪。

该测试应使用1MHz的分辨带宽、1MHz的视频带宽和采样检测器。

对于该测试,分析仪应处于零扫宽模式。频谱分析仪应与时隙(T0)的标

称启动时间同步,该时间信号可由外部源或AIS-SART提供。

b.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图5,功率对时间的函数图像与标准中给出的功率与时间掩模相

似,相应的时间节点及功率值均符合标准规定。该项测试验证了标准中规定的测

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均具有可操作性。

11

图5功率对时间的函数测试结果

③频率误差

a.测试方法

用于测试的发

功率衰减器频率仪

射机

图6测试安排

测试方法如下:

——设备按照上图所示进行连接;

——载波频率在未经调制的情况下测量;

——测试在正常测试条件和极端测试条件下分别进行;

——测试分别在AIS1和AIS2信道上进行。

b.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图7。通过频谱分析仪抓取峰值频率为161.975160MHz,与标准

规定的161.975MHz相差0.16KHz,符合标准中正常测试条件下的频率误差不应

超过±0.5kHz的规定。

12

图7频率误差测试结果

④传导输出功率

a.测试方法

将测试单元连接到功率计,并记录正常测试条件下的传导功率(P20)。

b.测试结果

测试系统接入30dB的衰减器,功率计显示功率为-0.29dBm,故测得传导

输出功率P20为29.71dBm(见图9),大于传导输出功率最小值27dBm,符合

标准要求。

图8传导输出功率测试结果

13

⑤调制精度

a.测试方法

——按照要求将发射机发射频率调至AIS2(162.025MHz);

——发射机采用1号标准测试信号进行调制;

——将信号相对于载波频率的偏移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测试;

——在AIS1信道上重复测试。

b.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中,使用经过调制的AIS-SART设备发送连续的测试信号1

(010101……),并分别在AIS1及AIS2进行发射,得到的测试结果见图9~图

10,其频率范围在±2000Hz之间,在发射的初始阶段能满足要求,随后峰值频

率偏差偏高。出现上述结果可能是被测设备自身存在缺陷,或测试仪器存在缺陷。

该项测试验证了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均具有可操作性。

图9测试信号1在AIS1信道的调制精度

14

图10测试信号1在AIS2信道的调制精度

(9)链路层测试:规定了同步精度测试、激活模式测试、测试模式测试等

内容的测试方法和结果要求。

表5链路层测试内容及指标要求

链路层测试

编号测试项测试内容

分别测试1号报文和14号报文发射情况检测:

(1)报文内容

激活(ACTIVE)模

1(2)发射时间表

式测试

(3)通信状态

(4)EPFS丢失的发射结果

分别测试:

测试(TEST)模式

2(1)有可用EPFS数据的发射过程及发射数据

测试

(2)没有可用EPFS数据的发射过程及发射数据

①激活模式

a.测试方法

在激活模式下启动AIS-SART,记录40min发射数据。禁用EPFS后额外记

录20min发射数据。

记录AIS-SART的激活时间。

15

记录所有发射报文的以下信息:

发射时间(UTC时间);

发射时隙;

占用时隙计时;

发射信道;

报文内容。

b.测试结果(有EPFS)

抽取测试结果中的一组报文如下:

!AIVDM,1,1,3,A,1>MwB`fP028d?w`F?13>4?wR0HMF,0*5A

!AIVDM,1,1,5,B,1>MwB`fP028d?w`F?13>4?wV0HNQ,0*4F

!AIVDM,1,1,8,A,1>MwB`fP028d?w`F?13>4?wb0HOd,0*41

!AIVDM,1,1,0,B,1>MwB`fP028d?w`F?13>4?wf0HPo,0*5A

!AIVDM,1,1,1,A,1>MwB`fP028d?w`F?13>4?wj0HR2,0*0B

!AIVDM,1,1,2,B,1>MwB`fP028d?w`F?13>4?wn0H03,0*6C

!AIVDM,1,1,3,A,1>MwB`fP028d?w`F?13>4?v20H1>,0*3F

!AIVDM,1,1,6,B,1>MwB`fP028d?w`F?13>4?v60H21,0*31

在有EPFS数据情况下,设备发射8组,每组1min发射1次,每分钟发射

8条报文。14号报文在第1组和第5组发射,同一分钟14号报文在5/6两条报

文处发射,其余位置均发射1号报文。报文在AIS1及AIS2两信道交替播发。

图11(a-h)为1号报文测试结果,在激活模式下接收到的1号报文内容如

下:

报文ID为1;

转发指示符为0;

用户ID与AIS-SART中的配置一致;

航行状态为14;

转向率为-128(默认值);

SOG为来自GNSS接收机中的实际SOG;

位置精度根据RAIM提供的结果,缺省为0;

位置为来自内部GNSS接收机的实际位置;

报文中携带的位置信息应每分钟至少更新1次;

COG为来自内部GNSS接收机的实际COG;

真艏向为511(默认值);

16

时戳为实际UTC秒(0~59)。

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a)

b)

17

c)

d)

18

e)

f)

19

g)

h)

图11有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a-h)

c.测试结果(无EPFS)

其中一组报文格式:

!AIVDM,1,1,1,B,1>MwB`fP?w<tSF0l4Q@>4?v01l00,0*77

!AIVDM,1,1,2,A,1>MwB`fP?w<tSF0l4Q@>4?v01l00,0*77

!AIVDM,1,1,3,B,1>MwB`fP?w<tSF0l4Q@>4?v01l00,0*75

20

!AIVDM,1,1,4,A,1>MwB`fP?w<tSF0l4Q@>4?v01l00,0*71

!AIVDM,1,1,5,B,1>MwB`fP?w<tSF0l4Q@>4?v01l00,0*73

!AIVDM,1,1,6,A,1>MwB`fP?w<tSF0l4Q@>4?v01l00,0*73

!AIVDM,1,1,7,B,1>MwB`fP?w<tSF0l4Q@>4?v01l00,0*71

!AIVDM,1,1,8,B,1>MwB`fP?w<tSF0l4Q@>4?v01l00,0*7F

在没有EPFS数据情况下,报文应在AIS1及AIS2两信道交替播发。测试

过程中存在着报文连续在AIS2上播发的情况。

图12(a-h)为1号报文测试结果,在激活模式下,若无EPFS数据,接收到

的1号报文内容如下:

使用和EPFS数据可用时一致的时间表进行发射;

同步状态为3;

SOG为默认值;

位置精度为低,值为0;

位置为默认值;

COG为默认值;

时间戳为0;

RAIM标志为0。

按照标准要求,测试结果中时间戳应为63,部分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

要求。

a)

21

b)

c)

22

d)

e)

23

f)

g)

24

h)

图12无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a-h)

②测试模式

a.测试方法

分别在EPFS数据可用/不可用的条件下的使用测试模式激活AIS-SART,并

记录发射数据。

b.测试结果(有EPFS)

报文发射过程如下:

!AIVDM,1,1,7,A,1>MwB`gP018d?S6F>w@v4?wD0000,0*37

!AIVDM,1,1,0,B,1>MwB`gP018d?S6F>w@v4?wF0000,0*31

!AIVDM,1,1,1,A,1>MwB`gP018d?S6F>w@v4?wL0000,0*39

!AIVDM,1,1,2,B,1>MwB`gP018d?S6F>w@v4?wP0000,0*25

!AIVDM,1,1,3,A,>>MwB`Q<59B1@E=@,0*67

!AIVDM,1,1,4,B,>>MwB`Q<59B1@E=@,0*63

!AIVDM,1,1,6,A,1>MwB`gP018d?S6F>w@v4?wb0000,0*10

!AIVDM,1,1,7,B,1>MwB`gP018d?S6F>w@v4?wh0000,0*18

经测试发现,处于TEST模式下的AIS-SART设备发射8条报文,每个信道

25

4条报文,其中14号报文位于第5/6消息位置,其余位置均为1号报文,测试

报文与标准规定的报文相比,在发射顺序上存在差异,标准规定14号报文位于

发射顺序的首尾,即第1/8的位置,其余位置为1号报文。

测试接收的报文内容如下:

用户ID与AIS-SART中的配置一致;

航行状态为15(未定义);

SOG为来自GNSS接收机的实际SOG;

位置精度根据RAIM提供的结果,缺省为0;

g)位置为来自内部GNSS接收机的实际位置;

COG为来自内部GNSS接收机的实际COG;

时间戳为实际UTC秒(0~59);

通信状态的时隙超时为0,子消息对应的比特均置为0;

一组8条报文发射结束后,报文1和14发射停止;

14号报文中的文本消息为“SARTTEST”。

通过解析的报文可知,报文的内容与标准规定的一致,符合标准要求。

1号报文:

a)

26

b)

c)

27

d)

图13有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a-d)

14号报文:

e)

f)

图14有EPFS数据时14号报文测试结果(e-f)

28

1号报文:

g)

h)

图15有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g-h)

c.测试结果(无EPFS)

报文发射过程如下:

!AIVDM,1,1,3,A,1>MwB`gP?w<tSF0l4Q@>4?v01P00,0*4B

!AIVDM,1,1,5,B,1>MwB`gP?w<tSF0l4Q@>4?v01P00,0*4E

29

!AIVDM,1,1,6,A,1>MwB`gP?w<tSF0l4Q@>4?v01P00,0*4E

!AIVDM,1,1,8,B,1>MwB`gP?w<tSF0l4Q@>4?v01P00,0*43

!AIVDM,1,1,0,A,>>MwB`Q<59B1@E=@,0*64

!AIVDM,1,1,1,B,>>MwB`Q<59B1@E=@,0*66

!AIVDM,1,1,3,A,1>MwB`gP?w<tSF0l4Q@>4?v01P00,0*4B

!AIVDM,1,1,4,B,1>MwB`gP?w<tSF0l4Q@>4?v01P00,0*4F

在没有EFPS数据的情况下,经测试发现,处于TEST模式下的AIS-SART

设备发射8条报文,每个信道4条报文,与有EPFS数据测试结果类似,14号

报文的发射位置与标准规定的位置不同。报文内容见下图。

用户ID与AIS-SART中的配置一致;

航行状态为15(未定义);

SOG为102.3;

位置精度低,值为0;

位置为默认值(经度为181°,纬度为91°);

COG为360;

时间戳为0;

通信状态的时隙超时为0,子消息对应的比特均置为0;

RAIM标志为0;

一组8条报文发射结束后,报文1和14发射停止;

14号报文中的文本消息为“SARTTEST”。

按照标准要求,测试结果中时间戳应为63,部分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要

求。

30

1号报文:

a)

b)

31

c)

d)

图16无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a-d)

32

14号报文:

e)

f)

图17无EPFS数据时14号报文测试结果(e-f)

1号报文:

g)

33

h)

图18无EPFS数据时1号报文测试结果(g-h)

经过对国产AIS-SART设备的实验室测试,验证了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及

要求的测试结果均具有可操作性,上述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切实可行,国内具备开

展上述设备相关性能测试的条件。本测试只验证标准各环节测试过程自身的可

行性,并不完整的完成整个测试流程,对被测设备的标准符合度不做判断。

三、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配套推荐性标准的制

定情况

目前,国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及《国内航行海

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船舶强制配备AIS-SART提出了要求,并对AIS-SART

的操作要求、电池容量、温度、作用范围和外部标识等内容进行了要求。本标准

在充分参考上述两项法规的基础上,明确了船舶法定配备的AIS-SART设备的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使其性能和兼容性指标符合海上搜救需求。

目前国内对强制配备的两种SART之一的雷达SART的性能要求已有强制

性国家标准GB15216《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搜救雷达应答器

(SART))性能要求》对搜救雷达应答器进行规定,与之法律地位等同但实际应

用更加广泛的AIS-SART却一直未有国内标准来规范。雷达SART和AISSART

34

基于完全不同的技术,功能类似但在设备标准上完全不同。

本次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可界定和规范AIS-SART的性能和测试要求,

不需要配套的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从制定程序到标准的条文内容,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没有设定带有地方保护、部门管理权限的条文,也没有提出过于强硬的措施要求。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无冲突和矛盾。

四、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比对分析

IEC早在2010年2月已经发布了AIS-SART的国际标准IEC61097-14“Global

maritimedistressandsafetysystem(GMDSS)-Part14:AISsearchandrescue

transmitter(AIS-SART)-Operational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methodsof

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对AIS-SART的性能和测试要求做了详尽的规

定。各国均对该标准进行了转化,如英国标准为BSEN61097-14、德国标准为

DINEN61097-14等。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1097-14,对AIS-SART设备的性能

和测试要求与其他国家一样,均满足IEC发布的国际标准要求。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处理意见及其依据

无。

六、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过渡期的建议及理由

考虑新标准实施前需完善设备的测试条件及进行宣贯,建议过渡期为6个

月。

加大对新标准的宣传力度。应根据新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