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我国取得的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物
B.“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硅为半导体材料
C.“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冬奥会上采用紫外线杀菌技术其原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H的S-S6键形成的示意图:
N相互靠拢川原子轨道形成氢分子的
相互重叠共价键(H-H)
B.co2的电子式::6:c:6:
C.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回LL1U__ILt
3d4s
D.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
3.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铜:火法炼铜,即将黄铜矿CuFeS?受热分解以获得铜单质
B.制铁: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凡还原得镁
D.制铝:从铝土矿制得氯化铝固体,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4.关注“实验室化学”并加以实践能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实验素养。用如图所示装置(夹
持装置省略)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试卷第1页,共10页
NH»气球
A.用甲装置制取NaHCOjB.用乙装置可制备无水MgCl?
C.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HC1D.丁装置可用于制取SO”并验证其还
原性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molNH4c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5NA
B.ImolNa?。?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C.60gSi。?晶体中含有2NA个Si-0键
D.含ImolC「的NaCl和NH4cl混合物中的质子数为28M
6.化合物Y是合成丹参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与CHMgBr反应生成UU>
B.X转化为Y的过程中3
QCHf^-OMgBr
C.Y与Br?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
D.X、Y可用酸性KM11O4溶液进行鉴别
7.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事实的是
+
A.海水提漠中用SO2水溶液富集澳:SO2+Br2+2H2O=4H+SOt+2Br
B.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2H2O+2e=2OH+H2T
C.苯酚钠溶液通入CO2后变浑浊:2C^ONa+H2O+CO2——>2Q^OH+Na2CO3
D.三价铁腐蚀铜的电路板:2Fe"+3Cu=2Fe+3Cu2+
试卷第2页,共10页
8.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M、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
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W<X<Y<Z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W<X<Z<Y
C.1mol该化合物中含有配位键的数目为2NA
D.W基态原子的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
9.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项
向2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几滴0.1
验证
Amol[TZ11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几滴0.1
Ksp(ZnS)>Ksp(CuS)
molL->CUSO4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4溶液,产生白
B此样品中含有so:
色沉淀。加入浓HNC)3,仍有沉淀
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
C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Cu的金属性比Ag强
变蓝
漠与苯发生了加成反
D向滨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应
A.AB.BC.CD.D
10.Pd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2的反应历程和相对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吸附
在Pd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卷第3页,共10页
o凡。2&)1比。2®
相0.
-1.\H2O;|H7O*
对o
-2.
能
量O。2(0而2。值)|凡0®
,、一HO£|O*|HO
22(g);一
;O|H2O(g)|H2O(g)/
eV)H2O|1OH*|1OH*-_
H2O;|O*|H2O*\
反应历程
A.该反应历程中所有步骤均是放热过程
B.。2(/应0(/凡0团的总键能大于Hz。?后凡0处)的总键能
C.催化剂Pd降低了Hz。?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应。2的分解速率
D.整个催化分解过程中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11.近日,中南大学何军团队发表了对新型单元素半导体材料黑碑晶体b-As的研究成
果,其三维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石墨相比,黑碑晶体中的As更易结合H+
B.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石墨中C原子不同
C.与C6。相比,同压下黑碑晶体的沸点更低
D.As原子与As-As键的个数比为2:3
12.一种利用有机胺(TBA)参与联合生产碳酸氢钠和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NaHCO3C2H4c上
A.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
试卷第4页,共10页
B.胺再生过程的反应为4CuCl+02+4TBAHCl=4CuCl2+4TBA+2H2O
C.整个工艺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D.氯化过程每生成ImolC2H4c",总反应中消耗0.25molC>2
13.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澳液流二次电池,该电池在使用前要
先进行充电,如图为充电原理示意图,澳离子与碘分子结合成为碘澳离子bBr,可以增
加电池容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接外电源的正极,作阳极
B.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g,溶液中有0.02moll-被氧化
C.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2e=2r+Br-
D.放电时,贮液器d内c(Zn2+)持续增大
14.一种由Cu、In、Te组成的晶体如图,晶胞参数和晶胞中各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所
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
X
已知:A点、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n原子的配位数为2
B.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InTe?
试卷第5页,共10页
c.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匕,了,丁
(44
D.晶胞中A、D原子间距禺为一2a'°pm
15.工业上常用H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zn"和Mn2+。通过调节溶液的pH可使Zn"
和Mn"逐一沉降,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溶液为饱和状态即c(H2S)=0.1mol/L,体系
中S?-、HS「、Zn",Mr?+浓度(mol/L)的负对数pM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Ksp(MnS)>Ksp(ZnS)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表示-1g(S?-)与pH的关系曲线
B.Q点对应c(H+)的数量级为io-?
C心由一°
D.溶液中c(ZR)和c(Mn")均为O.lmol/L,Zn"完全沉淀时溶液的最小pH为2
二、解答题
16.工业上利用石煤矿粉(主要含V2O3及少量人1?。3、SiC>2)为原料生产V2O5,工艺流
程如下:
已知:①“水溶”、“转沉”、“转化”后,所得含钮物质依次为NaVOj、Ca3(VO4)2.
(NH4)3VO4;
②不同pH下,V元素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见下表:
试卷第6页,共10页
PH4〜66〜88〜1010〜12
主要离子VO;VO;V。VO:
3
③25℃时,^sp(NH4VO3)=1.6xl0^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I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3)“转化”时,滤渣n经高温燃烧后水浸,所得物质可导入到操作单元中循环使
用。
(4)“沉机”中析出NH4V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Q,其原因是①o
②;25。(2时,测得“转化”后,滤液中。仆0;)=0.21110117为使,沉锢,时,伏元
素的沉降率达到96%,应调节溶液中c(NH:)至少mol-L-'o
(5)“煨烧”的,NH4V制得产品V2O5。但反应体系中,若不及时分离气体H,部分V2O5
会转化成V2O4,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17.某实验小组从电极反应角度探究银镜反应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资料:i.[Ag(NH3)2]+U[Ag(NH3)]++NH3K尸10-3.81
[Ag(NH3)]+uAg++NH3K*10-3.24
ii.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Ag2。溶于氨水
(1)实验发现:乙醛和AgNCh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
滴加乙醛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逐渐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①有研究表明:配制银氨溶液时,AgNCh和氨水生成Ag(NH3)2NO3,写出生成
Ag(NH3)2NO3的化学方程式0
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Ag+、0
(2)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Ag+被还原成Ag。
①电极反应式:
i.还原反应:Ag++e-=Ag
ii.氧化反应:o(碱性条件下)
②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试卷第7页,共10页
i.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
ii.随c(OH-)增大,乙醛还原性增强。
③补充实验验证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I.插入“饱和KN03溶液”盐桥,电流表指针偏转;
实验II.电流稳定后向右侧烧杯滴加NaOH溶液,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实验HI.电流再次稳定后向左侧烧杯滴加氨水,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乙同学认为实验in不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理由是
(3)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实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验
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无明显现象,加
IV略显灰色,试管壁未见
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
银镜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至pH
V与实验IV相同,振荡,溶液变浑浊,加入3滴乙醛,振试管壁主即出现银镜
荡,水浴加热
①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IV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
说明原因_______o
②分析实验V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c(OH-)增大,可能是否也参与了
还原经检验该假设成立,实验方案及现象是o
(4)总结:i.银氨溶液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剂主要是Ag+,还原剂主要是乙醛;ii.
银氨溶液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能促进银镜反应的发生,此法不适用于检验醛基,请
解释原因_______O
试卷第8页,共10页
18.利用CCh催化加氢制二甲醛(CH30cH3)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反应I:CO2(g)+H2(g)^CO(g)+H2O(g)AHi>0
反应II:CC)2(g)+3H2(g户CH30H(g)+H20(g)AH2<0
反应HI:2cH30H(g户CH30cH3(g)+H2O(g)AH3<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H的速率方程为v正=1<正•p(CO2>p3(H2),va=k逆•p(CH3OH>p(H2。)其中v正、v逆
为正、逆,反应速率卜正、k迎为速率常数,p为各组分的分压。在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
例充入H2和C02,体系中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高效催化剂,—
V逆
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体系压强等的值将_______O
K逆
⑵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体积恒定,向同一密闭容器中按一添々=3投料进行上述反应,
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O、CH30cH3、CH30H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6
♦co2%
%、
科
、CHOH
龄433
位
唧
需
邈
犍
小
题d
详
。
温度/K
图中表示CO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填“X”或"Y”),温度从553K
上升至573K,CO2的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能同时提图CH30cH3的平衡
体积分数和C0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o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ImolCCh和3moihb进行上述反应,
反应经lOmin达平衡,C02的平衡转化率为30%,容器中CO(g)为0.05mol,CH30HQ)为
0.05molo前lOminCH30cH3(g)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o继续向容器中加入
0.05molCH30H短)和xmolH2O(g),若此时反应III逆向进行,则x的最小值为。
(4)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醛的副产物CO和CH30H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则两种燃
料比能量的大小之比为(比能量: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19.药物Q能阻断血栓形成,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试卷第9页,共10页
o
C-0CH3
CH=NH^^-CHC2Hf
OH
H2一定条件
药物Q«^g、乙醛_NCHC2H5«HBrJ
②CO2;H+/HOICl7H17NO2
2Br--------------
ii.R'CHO\黑>R,CH=NR"
(1)<^-NH2—>A的反应方程式是o
(2)B的分子式为CUH13NO2,E的结构简式是
(3)M-P的反应类型是o
(4)M能发生银镜反应,M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5)J的结构简式是o
(6)W是P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
i.包含2个六元环,不含甲基
ii.W可水解,W与NaOH溶液共热时,ImolW最多消耗3moiNaOH
(7)Q的结构简式是CHCHs,也可经由P与Z合成。
I
COOH
合成Q的路线如下(无机试剂任选),写出X、Y、Z的结构简式:
(^JLCHCH2cH3—区
Y——~~►Q
弱酸一定条件
CN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氮化硼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无机物,A符合题意;
B.硅单质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芯片,B不符合题意;
C.液氧液氢作推进剂,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当细菌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其核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DNA和RNA分子链损坏,细
菌失去生命活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A
【详解】A.H-H的S-S©键形成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相互靠拢心原子轨道形成氢分子的
相互重叠共价键(H-H)
B.二氧化碳是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6::c::6:,
故B错误;
C.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l电子填充时需要遵循洪特规则“优先分占,且自旋平行”,
轨道式为Lil11111111田,故c错误;
D.乙醇CH3c压OH氢原子中有三种,个数比为3:2:1,,核磁共振氢谱:
,故D错误;
故选Ao
3.B
【详解】A.黄铜矿(CuFeSz)中Fe的化合价为+2,工业上用黄铜矿冶炼铜的反应:8CuFeS2
高温
-
+21028Cu+4FeO+2Fe2O3+16SO2,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高温
B.工业上常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故B正确;
答案第1页,共14页
C.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过程获得无水氯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
MgCb(熔融)=Mg+CbT,故C错误;
D.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电离,也不导电,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
电解
的氧化铝:2AbO3(熔融)4A1+3O2T,故D错误;
冰晶石
故选Bo
4.B
【详解】A.制取NaHCOs时,因氨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二氧化碳,应将二氧
化碳通入到溶有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中,A不符合题意;
B.制备无水MgCl?晶体时,在HC1的氛围中蒸发结晶可避免其水解,且碱石灰能吸收氯化
氢防止污染空气,B符合题意;
C.HC1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Cl、凡0、C02,HC1能被除去,但同时CO?会
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s,应该用饱和的NaHCC>3溶液除去CQ中混有的少量
HC1,C不符合题意;
D.铜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时需要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5.D
【详解】A.NH4cl中NH;和C1之间形成离子键,一个NH:中含4个N-H共价键,则1mol
NH4c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故A错误;
B.Naq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O2+2H2O=4NaOH+C>2T,Na?。?一半作氧化剂,另一
半作还原剂,贝iHmolNa?。?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B错误;
C.SiO?晶体中,1个Si与4个0原子形成4个Si-O共价键,60gsi02的物质的量为
60g=lmol,则60g该晶体中含有4NA个共价键,故C错误;
60g/mol
D.一个C「和一个NH4C1中所含的质子数都是28个,二者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ImoL
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28NA,故D正确;
答案第2页,共14页
故选Do
6.B
上反应生成V发生水解反应得到
CH.OMgBrCHfOMgBr
A.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基团,X不合要求,A错误;
B.X转化为Y的过程中彳与CHjMgBr反应生成4,B正确;
CH/'OMgBr
O
C.Y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1,2-加成反应时可得2种产物,发生1,4-加成反应时可
得产物故丫与Br2以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3种产物,C错
H0/X
误;
D.X、Y均含有碳碳双键,均使酸性KM11O4溶液褪色,不可以用酸性KMnO,溶液进行鉴
别,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澳单质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强酸硫酸和HBr,离子方程式正确,故A
正确;
B.碳棒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2ch2e-=Cbf,阴极的反应为:2H2O+2e=2OH-+H2f,故B错误;
C.苯酚钠溶液通入CO2后变浑浊,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Q^ONa+H2O+CO2TQ—OH+NaHCO3,故C错误;
D.三价铁腐蚀铜的电路板,生成的是二价铁,离子方程式为:2Fe-+Cu=2Fe2++Cu2+,
故D错误;
答案第3页,共14页
故答案选A。
8.C
【分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故Z为0元素;M、W、X、Y、Z为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根据多孔材料前驱体结构,,M只形成一个单
键,因此M为H元素,Y周围形成了4个化学键,因此Y为N元素,X可形成4个共价键,
因此X为C元素,W为B元素。综上所述,M为H元素、W为B元素、X为C元素、Y
为N元素、Z为0元素。
【详解】A.W、X、Y、Z均为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但由
于Y为N元素,其电子结构中存在半满状态,导致其第一电离能要比相邻两族的元素高,
因此W、X、Y、Z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Y>Z>X>W,故A错误;
B.B、C、N、0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2s22pi、2s22P2、2s22P3、2s22P3未
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2、3、2,未成对电子数:W<X=Z<Y,故B错误;
C.Y为N元素,其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还存在一对孤电子对,在结构的阳离子中,N与
H+形成配位键,H+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电子对;B最外层有3个电子,可以形成3个共价
键,B还存在可以容纳孤电子对的空轨道,因此B可以容纳。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因此1mol该化合物中含有配位键的数目为2义,故C正确;
D.B为5号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J共占据3个轨道,其基态原子的电子
的空间运动状态有3种,故D错误;
答案选C。
9.C
【详解】A.0.1mol-L」Na2s溶液的体积为2mL,则Na2s溶液过量,后面加的CuSO”溶液
可直接与Na2s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验证Ksp(ZnS)>Ksp(CuS),A错误;
B.浓硝酸会氧化SOj生成SOj,仍然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判断样品中
含有SO:一,B错误;
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Cu+2Ag+=2Ag+Cu2+,铜比银活泼,在形成原电池过程中,铜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2e=Cu2+,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银作正极,正极发生还
答案第4页,共14页
原反应:Ag++e=Ag,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所以该实验可以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性强
弱,C正确;
D.向澳水中加入苯,苯可将澳单质萃取到上层的苯中而使下层水层颜色变浅,并不是澳与
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从图知,该反应历程中,有一些步骤是吸热过程(相对能量升高),也有一些步
骤是放热过程(相对能量降低),A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0,则生成物总键
能大于反应物总键能,。处)|凡0(/1120(0的总键能大于H2C»2(g/H2O2(g)的总键能,B不符合
题意;
C.Pd为催化剂,能降低该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分解速率,C不符合题意;
D.Pd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2的方程式:2H202=2H20+0j,整个催化分解过程中既
有极性键H-O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有非极性键0-0键的断裂和0=0键的形成,D不符合题
思;
故选Ao
11.C
【详解】A.与石墨相比,黑碎晶体中的As最外层有5个电子,因此黑碑晶体更易结合H+,
故A错误;
B.石墨中C原子为sp2杂化,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故B正确;
C.Ce。是分子晶体,黑碎晶体类似于石墨,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
德华力,为混合晶体,所以同压下黑碑晶体的沸点更高,故C错误;
D.每个As原子与周围三个As原子结合形成共价键,因此As原子与As-As键的个数比为
2:3,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D
【分析】由题意可知,制碱过程为:NaCl+CO2+H2O+TBA=NaHCO3+TBA«HCl,TBA的再
生过程为:O2+4CUC1+4TBA・HC1=4CUCL+4TBA+2H2。,乙烯的氯化过程为:
答案第5页,共14页
C2H4+2CUC12催化剂。2小―2+2CuCl。
【详解】A.侯德榜制碱法是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化的食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气体,
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由图可知,过程I中的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A
正确;
B.TBA的再生过程为:C)2+4CUC1+4TBA・HC1=4CUC12+4TBA+2H2。,B正确;
C.流程分析可知,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该工艺原子利用率100%,C正确;
D.TBA的再生过程和“氯化过程”发生的反应为:O2+4CUC1+4TBA-HC1=4CUC12+4TBA+2H2。,
即为gO2+2CUC1+2TBA«HC1=2CUC12+2TBA+H2O,
C2H4+2CuCl,催化剂QH4cL+2CuCl,每生成ImolC2H4cb,总反应中消耗0.5molC)2,
D错误;
故答案选D。
13.D
【详解】A.由充电原理示意图,锌极锌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为电解池的阴极,则a极
为电解池的阳极;故充电时,a接外电源的正极,作阳极,A正确;
B.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5g+65g/molx2=0.02moL根据
电子守恒可知,溶液中有0.02moll-被氧化,B正确;
C.放电时,a电极为正极,反应还原反应,反应为LBr-+2e-=2r+Br,C正确;
D.放电时,b极反应为Zn-2e=Zn2+,负极反应生成锌离子,锌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进入正极
区域,贮液器d内c(Zn2+)不会持续增大,D错误;
故选D。
14.A
【详解】A.距离In原子最近的原子数为4,配位数为4,A错误;
B.晶胞中位于顶点、体心、面心的Cu原子个数=8x:+lxl+4x;=4,位于面心、棱上的In
原子个数=6x;+4><!=4,位于体内的Te原子个数=8x1=8,Cu、In、Te的原子个数比
24
=44:8=1:1:2,因此晶体化学式为CuInTez,B正确;
c.C点位于面对角线的73、:1、体对角线的7(处,因此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3一,1:57),
44o448
c正确;
D.D原子在底面的投影点与A、D构成直角三角形,斜边AD的长
答案第6页,共14页
故选Ao
15.B
【分析】
H2s饱和溶液中随着pH增大,c(H+)减小,c(HS}c(S2)均增大,贝iJ-lgc(HS-)和-lgc(S3)随着
pH增大而减小,且pH相同时,c(HS-)>c(S2-),SP-lgc(HS-)<-lgc(S2-).则I、II分别表示-lgc(HS1
-IgcS)与pH的关系曲线;随着pH增大,c(S二)增大,则c(Zn2+)和c(Mn2+)逐渐减小,且
Ksp(MnS)>Ksp(ZnS),即当c(S3相同时,c(Mn2+)>c(Zn2+),则-lgc(Mn2+)和一版亿心)随着pH
增大而增大,M-lgc(Mn2+)<-lgc(Zn2+),则III、IV分别表示-lgc(Zn2+)、-lgc(Mn2+)与pH的关系
曲线,据此分析结合图像各点数据进行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II表示-lgc(S2)与pH的关系曲线,故A正确;
B.I表示-lgc(HS-)与pH的关系曲线,当c(H+)=10$5moi/L时,c(HS-)=10-26mol/L,
Ka/H2S)=c(H:)c(;)=10"6义10-5.5=]07、且K(H2S)="士史1=10-,则a=2.2,则
ALV2727
C(H2S)0.10.1
c(H+)=1O-22mol/L=10°8x10-3mol/L,所以Q点对应c(H+)的数量级为10P故B错误;
c(HS[c(H+);aS)c(H+)/(H+)«S”)
C.匕1(此司匕2(凡9=,由图可知,当
C(H2S)c(HSj<也^
c(H+尸10S45moi/L时,c(S2-)=10-119mol/L,则
/皎网但斯以需上叫”二。叫《(H2s)=1产,则
1476
Ka2(H2S)=10,所以二=1°',故C正确;
D.曲线H、III的交点表示c(H+)=10$45moi/L时,c(S2-)=c(Zn2+)=l0-119mol/L,则
2+2419119238
Ksp(ZnS)=c(Zn)-c(S-)=10x10-=1O-,恰好完全沉淀时,
188
噌+呈鲁=叫mol/L=10moVL,由Kal(H2S)Ka2(H2s户注用1得:
c*n)C(H2SJ
网(”禺£凡》(凡s)_[叱隈01制72+占小
cH-\{一—rnol/L=10mol/L,BPpH-2,贝UZn兀全
答案第7页,共14页
沉淀时溶液的最小pH为2,故D正确;
故选B。
16.(1)V2O3+02+H2O+2NaCl—2NaVO3+2HC1
(2)AhO3>SiO2
⑶转沉
(4)调节pH,将VOf转化为VOJ;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Ch尽可能析出
完全0.2
煨烧
(5)3V2O5+2NH3^=3V2O4+N2+3H2O
【分析】
石煤矿粉(主要含V2O3及少量AI2O3、Si02)中加入NaCl(s),并通入。2、水蒸气进行焙烧,
发生反应,生成NaVCh、HC1等;水溶后过滤,可得到NaVCh溶液和滤渣KAI2O3、SiO2);
往滤液中加入Ca(0H)2进行转沉,NaVCh转化为Ca3(VO4)2,过滤得滤渣;往滤渣中加入
(NH4)2CO3,过滤得到(NH4)3VO4溶液和CaCO3滤渣;往滤液中加入NHQ,(NH^VCU转化
为NH4VCh;煨烧NH4V。3,可得到V2O5和NH3;
【详解】⑴“焙烧”时,V2O3与NaCl(s)、O2、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aVCh、HC1等,化
焙烧
学方程式为VQs+。2+H20+2NaCl2NaVO3+2HC1
(2)由分析可知,“滤渣I”的成分为AI2O3、SiO2;
(3)“滤渣n”为CaCO3,经高温煨烧后生成CaO等,将CaO水浸,所得物质为Ca(OH)2,
可导入到转沉操作中循环使用;
(4)“沉帆"中析出NH4VCh晶体时,一方面需要将(NH4)3VO4转化为NH4V03,其原因是:
加入过量NH,Cl,调节pH,将VO》转化为VO.另一方面需要降低其溶解度,所以加入过
量NH4C1,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03尽可能析出完全;25。(3时,“转化”后所得滤液中
c(VO;)=0.2mol-L-1,“沉钮”时机元素的沉淀率为96%,贝U“沉钮”后的溶液中
c(VO-)=0.2x4%mol-L-'=0.008mol-L~,应调节溶液中c(NH:)至少为
答案第8页,共14页
---------mol-U=0.2mol-IT;
0.008
(5)NH3具有还原性,能将部分V2O5转化成V2O4,同时生成N2等,已知V2O5转化成V2O4
过程中,消耗的氧化剂(V2O5)与还原剂(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V2O5转化成V2O4
'股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3V2O5+2NH3-3V2O4+N,+3H2O。
++
17.(1)AgNO3+2NH3-H2O=Ag(NH3)2NO3+2H2O[Ag(NH3)2]>[Ag(NH3)]
(2)CH3CHO-2e-+3OH-=CH3COO-+2H2O可能是硝酸银溶液中的NO]或。2等微
粒做氧化剂,其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3)合理,[Ag(NH3)]+uAg++NH3,c(NH3)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Ag+)降低,Ag+氧化
性减弱,未发生银镜反应;或不合理,灰色浑浊中可能有Ag,正一价的银得电子未在试管
壁析出,所以无法判断不加乙醛重复实验V中的操作,试管壁出现银镜或将氨通入含
NaOH的潮湿Ag2O固体,水浴加热后出现银镜
(4)在氢氧化钠存在下,个也能还原《上,不一定是醛基还原公匕
【详解】(1)①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lmL2%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
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AgNCh和氨水生成Ag(NH3)2NO3,生成
Ag(NH3)2NO3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2NH3-H2O=Ag(NH3)2NO3+2H2O;故答案为:
AgNO3+2NH3-H2O=Ag(NH3)2NO3+2H2O。
++
②根据资料:[Ag(NH3)2/在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2]+u[Ag(NH3)]+NH3,[Ag(NH3)]-
Ag++NH3,在银氨溶液中存在的含+1价Ag的微粒有[Ag(NH3)2/、[Ag(NH3)]\Ag+,故发
+
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Ag+、[Ag(NH3)2]\[Ag(NH3)];故答案为:[Ag(NH3)21+、
+
[Ag(NH3)]o
(2)①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Ag+被还原成Ag;CH3CHO发生氧化反应,由于反
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CHCHO被氧化成CH3coO,电极反应式为:
CH3CHO-2e-+3OH-=CH3COO-+2H2O;故答案为:CH3CHO-2e-+3OH-=CH3COO-+2H2O-
②AgNCh属于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AgNCh溶液中的NO;以及溶解的02等微粒也
具有氧化性,也可能将做氧化剂将乙醛氧化,实验HI中向左侧烧杯中滴加氨水,随着溶液酸
性的减弱,这些微粒的氧化性也会减弱,从而使得指针的偏转幅度减小,不能证明“随c(Ag+)
答案第9页,共14页
降低,Ag+氧化性减弱”;故答案为:可能是硝酸银溶液中的NO:或02等微粒做氧化剂,其
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3)①由于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uAg++NH3,实验IV向银氨溶液中滴加浓氨水,
c(NH3)增大,上述平衡逆向移动,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故未发生银镜反应;但实
验IV的现象中溶液略显灰色,该灰色浑浊中可能有Ag,正一价的银得电子未在试管壁析出,
故也可能无法判断;故答案为:合理,[Ag(NH3)]+wAg++NH3,c(NH3)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未发生银镜反应;或不合理,灰色浑浊中可能有Ag,正一价
的银得电子未在试管壁析出,所以无法判断。
②实验V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c(OH-)增大,可能是输也参与了还原Q3,
要检验该假设成立,可采用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及现象为:不加乙醛重复实验V中的操作,
试管壁出现银镜或将氨通入含NaOH的潮湿Ag2O固体(结合题给资料ii),水浴加热后出
现银镜;故答案为:不加乙醛重复实验V中的操作,试管壁出现银镜或将氨通入含NaOH的
潮湿Ag20固体,水浴加热后出现银镜。
(4)银氨溶液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能促进银镜反应的发生,此法不适用于检验醛基,
原因是:根据实验V,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得也能还原23不一定是醛基还原故答
案为:在氢氧化钠存在下,t也能还原Xg,不一定是醛基还原公3。
18.(1)不变不变
(2)Y553K到573K,主要发生反应I,反应I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CCh的平衡转
化率升高增大压强或在553K以下降温
(3)0.011.2
(4)8/21(或21/8)
【详解】(1)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加入催化剂同倍数改变正、逆速率,故维
“
将不变;k正、左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增大体系压强,心-般的值将不变;
(2)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故CO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对应曲线Y;553K
到573K,主要发生反应I,反应I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反应n为气
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再结合反应III可知提高二甲醛的体积分数和CO2平衡转化率,可采
答案第10页,共14页
用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增大压强,反应n、III平衡均正向移动;反应II和in均为放热反应,
根据图像可知在5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1-规则的演变-规则之变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保温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梯田造型施工方案
- 兰州2025年甘肃兰州交通大学招聘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事业编制公费师范生教师(本科)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规划与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佛山2024年广东佛山三水区大塘镇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电气培训课件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 - 七年级下册(2016年11月第1版) - 初一历史下册明清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 Revision 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下册
- 消防燃气安全知识课件
- 体育场馆消防设施施工方案
- 养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 小学中暑课件教学课件
- 江西公务员面试模拟5
-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厥阴病完整版本
- 荧光-光谱完整版本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供应链管理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新版)糖尿病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新工人进场三级教育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