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选贤任能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主题解读考向一秦汉到魏晋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2022·江苏高考,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体现出文化与政治联系紧密,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2.(2021·湖北高考,2)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都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

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隐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都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豪强崛起,排除A、C、D项。考向二隋唐到两宋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在废郭皇后问题上两个部门官员都参与了,这反映了宋朝台谏合一的特点,即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故选C项;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废后既是皇帝的家事,同时也是国家大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说法错误,排除A项;士大夫政治服务于专制皇权,而且宋仁宗最终将孔道辅等贬黜,说明皇帝权威并未降低,排除B项;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宰相并未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2.(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逐渐没落,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存在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唐朝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项。3.(2021·江苏高考,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考向三元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2022·湖北高考,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据材料可知,该奏疏主要针对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故选A项;“书肆资之以贾利”是士子记诵时文范文应试的结果,不是奏疏主要针对对象,排除B项;明代儒学仍居于正统地位,“动摇”说法错误,排除C项;八股文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2.(2021·海南高考,5)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元朝科举采取儒家经典,有利于汉族士人进入仕途,从而加强汉族士人对元朝的政治认同,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B项正确;A、D两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2020·全国Ⅱ卷,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由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确了殿试的程序,强化了殿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录取程序,故选C项;隋唐开科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否定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由皇帝亲自负责的殿试,而非省试考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而非具体的内容,不能得出人才选拔标准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1.历史理解——察举制2.历史理解——科举制3.历史解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4.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发展演变过程朝代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秦汉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行政长官官员赏罚的依据隋唐两宋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每年九品以上官员官员升降的依据明朝考满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任职期满的官员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朝代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明朝考察三年(朝觐考察)外地官员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六年(京察)京官清朝京察三年京官官员奖惩的依据大计外省文官5.时空观念——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秦汉时期体制紊乱、组织尚未完全独立、监察和行政不分;西汉刺史开始依“六条”问事魏晋时期御史台逐步从行政机关脱离,成为独立的监察机关;形成了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御史“闻风奏事”的制度形成,谏官制度开始系统、规范隋唐时期御史台权力扩大,并享有部分司法权;形成台谏并立的局面宋元时期首开“台谏合一”先河;闻风弹人,定期奏事;开御史滥用职权之例;元朝形成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网络明清时期改变了唐以来监察机构的“台谏”并列、明代“科道”分立的体制,实现了我国古代监察组织的空前完整和统一视角1古代官员的选拔1.(202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概述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选官制度时提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

B.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C.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

D.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据材料“三代以上出于学……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可知,中国古代选官的权力由学校教育到宾客出身再到由郡县的选拔最后由中央统一考试,反映了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故选B项;世卿世禄制到战国时期就已经式微,排除A项;选官与品德相结合属于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C项;中国古代只有察举制将品德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排除D项。2.西汉初年,政府官员主要由宗室、军人、富人组成。汉武帝推动政制改革,采纳董仲舒建议,大量任用读书人为官。由此可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后A.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B.官员选拔制度发生变化C.不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D.儒学成为王朝正统思想√据材料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政府官员由原先主要由宗室、军人、富人构成变为重用读书人,这改变了官员选拔的标准,故选B项;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会冲击世家大族的特权,这属于官制变化带来的影响,而非材料内容的直接表述,排除A项;隋朝科举制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法得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D项。3.(2023·恩施高三上期末)据钱穆先生研究,汉代的察举制,要求首先进学校读书,获得补吏后,才可以被察举。而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这说明A.士族门阀的世袭特权具有法律制度保障B.门阀士族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撑C.魏晋以来的门第社会起源于汉代察举制D.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西汉时期√据题干可知,汉代察举制“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即魏晋的门第社会可溯源到汉代察举制,故选C项;士族门阀世袭特权的法律保障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门阀士族与皇权间的关系,排除B项;“萌芽于”不合逻辑,与题干中“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相悖,排除D项。4.(2023·潍坊二模)南朝时期,考试日益成为察举的重心所在,察举由举荐孝子或举荐能吏之制,逐渐变成考试文士之制;地方长官的举荐权力,也逐渐变成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行政责任。这一现象促使当时A.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B.地方权力得以扩大C.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扩大D.官僚政治初步形成√据题意可知,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更加注重通过考试选举人才,这就减少了文人进入官僚队伍的限制,从而有助于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故选C项;南朝时期考试还没有成为当时选官的主要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方式,与地方权力是否扩大无关,排除B项;南朝之前,官僚政治就已经形成,排除D项。5.(2023·济宁高三期末)下表为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采取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表明他时间举措开皇三年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A.注重吏治的清明

B.逐步废止了门阀士族操纵的选官制C.看重官员的品行

D.建立了由下而上举荐官员的新制度√隋文帝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由地方举荐、考核选拔人才的制度,打破了前朝以门第为主的选官方式,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官员的举荐选拔,没有明确吏治的具体表现,排除A项;隋朝官员选拔重视品行,同时也重视考察才能,排除C项;汉代察举制中便有“自下而上”的官员举荐方式,排除D项。6.(2023·北京门头沟区一模)下表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部分史实。体现了科举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是隋唐“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投卷”“公荐”(考前请托)两宋“取士不问家世”(以考试成绩定去留);“封弥”“誊录”(密封和誊录试卷)A.开放性与公平性

B.自由化与宽松化C.保守性与单一化

D.公正性与形式化√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实行自由报考的形式,呈现一定的开放性,但其在公平方面尚有明显欠缺,宋代科举制更加完善,更加强调公平竞争,材料整体体现了科举制的发展趋势是开放性与公平性,故选A项。隋唐“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投卷”“公荐”(考前请托)两宋“取士不问家世”(以考试成绩定去留);“封弥”“誊录”(密封和誊录试卷)7.(2023·泰州高三上期末)唐代科举,命题较为随意,“诗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而北宋规定“诗、赋、论于九经、诸子、史内出题”,对命题的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金代科举也规定“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这主要反映出,科举A.制度设计适应统治需求

B.以德才兼备为选拔标准C.命题范围渐趋缩窄僵化

D.内容不再考查诗赋题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北宋和金代的科举考试命题范围不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反映了科举考试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适应,故选A项;科举考试更重视才能,排除B项;命题范围的缩窄是表现而非本质,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8.(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特简”指由皇帝独断亲简,这反映了方式特简其他14种方式总计人数46人115人161人占比28.6%71.4%100%A.皇帝乾纲独断,大权独揽B.皇帝选拔阁臣时会参酌他方意见C.实用型政治人才易被推荐D.阁臣品质与科举考试标准相一致√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明代阁臣选拔方式中的其他方式占71.4%,说明皇帝在选拔阁臣时会参考他方意见,故选B项;表格中皇帝独断亲简仅占28.6%,无法反映其“独断”,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阁臣数量,无法体现阁臣类型及品质,排除C、D项。方式特简其他14种方式总计人数46人115人161人占比28.6%71.4%100%视角2古代官员的考核1.(2023·北京房山区一模)《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载有“五善”与“五失”。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失:“一曰夸以迣(lì,超越),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jì,断)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五善毕至,必有大赏”“五失犯一,则予重罚”。据此可知秦朝A.形成了以民为本的社会风气B.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惩C.官员考核以儒家伦理为标准D.法律与教化逐渐趋于统一√《为吏之道》对官吏五善、五失作出了具体规定,且说明赏罚的条件,即行五善赏,行五失罚,表明秦朝强调对官吏的考绩与奖惩,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为吏之道》规定的五善、五失中,较少涉及人民的内容,无法得出“以民为本”,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论,且重赏、重罚不符合儒家伦理,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后法律与教化才逐渐趋于统一,排除D项。2.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朝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核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材料体现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性,明朝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故选C项;隋唐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排除A项;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排除B项;清朝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排除D项。3.(2022·十堰高三调研)清代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大计,分别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B.是吏治澄清的表现C.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D.体现了人治的色彩√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官员的考核最终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决策,会经常出现被改动的现象,体现了人治色彩,故选D项;官员考核只是皇帝强化对百官控制的一种手段,历代封建王朝都存在,难以体现“空前加强”的程度,排除A项;材料说明清代官员的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吏治公平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B、C项。视角3古代官员的监察1.(2023·梅州一模)唐朝初期未设置监察区,只是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定期巡察,事毕使除。而一旦派出了监察官员,就有分区负责的必要,于是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地形将全国分为10道,以“察吏人善恶,观风俗得失”。材料表明唐初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监察区划向行政区划转化C.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D.开始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唐初监察官员具有临时性,到贞观元年对地方进行了监察区域划分,可见国家更加重视通过监察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中的“10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区,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项。2.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宋仁宗此举意在A.分化事权以强化王权B.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D.提高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