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3.5 IP地址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3.5 IP地址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3.5 IP地址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3.5 IP地址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3.5 IP地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考试指南》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考试指南授课内容IP地址授课对象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授课课时4授课地点多媒体机房授课类型对分课堂授课时间授课教师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单元3计算机网络体系统结构中第五节的IP地址,掌握IP地址,为今后的网络搭建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理解IP地址的含义;熟悉IP地址的分类;掌握特殊的IP地址。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较强的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他们对计算机学科的新知识非常关注,思维比较活跃,愿意尝试新事物。他们已经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能自主进行网络相关参数的设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IP地址的含义及IP地址的组成。2.熟悉IP地址的分类及每一类IP地址的取值范围。3.掌握特殊的IP地址能力目标1.能正确对IP地址进行分类,并计算出主机数和网络数;素质目标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梳理课堂重难点内容;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助在案例制作中建立自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IP地址的含义及IP地址的组成。2.熟悉IP地址的分类及每一类IP地址的取值范围。3.掌握特殊的IP地址教学难点能正确对IP地址进行分类,并计算出主机数和网络数。二、教学策略依据课程标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并强化学科素养为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及情境案例,运用对分课堂模式,教师精讲理论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重点难点整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法,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习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汇报,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流程学习通平台学习通平台推送资源自主学习初步获知拓展任务单元测试整理学习思维导图学以致用知识评估总结提高课前发布任务,微课导学教学环节教师学生观看微课,自主建构知识延伸课中创设情境,播放案例。观看案例。教师根据课前线上测试情况,精讲IP地址的含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殊的IP地址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听取精讲内容,并完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IP地址每一类的取值范围是怎么计算的?学生在自主探究IP地址每一类的取值范围是怎么计算的。组织引导学生讨论A/B/C三类IP地址的主机数和网络数的计算。A/B/C三类IP地址的主机数和网络数的计算进行讨论和小结。引导学生针对课上内容进行梳理,形成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内容,并提交思维导图至平台。导入精讲内化合作交流实践拓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及设计意图1.推送资源了解IP地址。(1)发放课前学习任务表;(2)教学在平台上提供微课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IP地址。根据课前学习任务表,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线上测试。(1)信息化手段:微课视频、线上测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完成本课学习内容进行知识体系的预建构。2.自主学习3.初步获知(二)课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及设计意图任务导入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观看微课视频了解IP地址的特性。播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IP地址的组成方式,以及每一类的地址范围。观看案例视频。(1)信息化手段:案例视频(2)通过案例讨论,引出主题。精讲内容IPV432位;IPV6128位。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号标志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即网络的编号;主机号标志网络内的不同计算机,即计算机的编号。IP地址分为A/B/C/D/E五大类以下列出留用的内部私有地址A类10.0.0.0--10.255.255.255B类172.16.0.0--172.31.255.255C类192.168.0.0--192.168.255.255根据课前学生线上测试的完成情况,精讲精讲IP地址理论知识。(1)听取教师精讲内容;理解TCP/IP常用网络协议完成经典例题。(1)信息化手段:线上测试;(2)教师通过重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3)通过线上测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内化操作引导学生探究IP地址每一类取值范围的计算方式。(以A类为例: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A类为例:A类IP地址地址范围1.0.0.1到127.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并针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理解探究IP地址每一类取值范围的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究与合作讨论探究IP地址A、B、C三类网络数和主机数的计算(举例:网络数=2的X次方(X是子网掩码中,借的1的个数)。主机数=2的Y次方-2(Y是子网掩码中0的个数)-2是掐头去尾,头是网络号,尾是广播地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部积极讨论并发言,每位学生提交本环节的小结至平台。(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通过学生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完善讨论结果。交流总结汇报实践操作小结情况。(IP地址A、B、C三类网络数和主机数的计算)(1)组织小组代表上台汇报;(2)记录学生汇报情况,发现问题。学生上台汇报实践操作完成以及小结情况。(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智能白板;(2)通过学生汇报分享,让学生听取汇报的同时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汇报能力。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各组汇报成果。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对其进行点评。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总结自己在小组讨论与自己完成实操任务过程中的收获,并对各小组上台汇报情况评分。(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有更客观的认识。小结提升:理解IP地址的含义。熟悉IP地址的分类。掌握特殊的IP地址。教师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点评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对于讨论结果进行正向引导,并针对学生分享情况进行总结提升,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易错点讲解。分享在本次学习任务中的感想、感悟与体会,总结收获与不足。(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2)在学生分享后进行及时总结,归纳本节课知识重难点,并将教学内容进行提升和延展,帮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三)知识延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及设计意图个性化辅导课后学生根据评价修改、完善汇报成果,并上传教学平台。教师再次评价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1)提供意见和建议。(2)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与教师进行线上深入交流,进一步查缺补漏。(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2)针对性帮扶,确保学生不掉队。技能训练单元测试(IP地址)(1)布置单元测试任务。(2)答疑解惑。完成单元测试任务(1)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2)学生完成任务,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五、教学反思教学成效教学不足整改措施1.以对分课堂方式授课,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自主探究、小组内部沟通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