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基本知识(土)_第1页
制图基本知识(土)_第2页
制图基本知识(土)_第3页
制图基本知识(土)_第4页
制图基本知识(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学习方法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工程制图二、本课程的任务1.培养绘制工程图样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2.培养踏实,细致,耐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三、学习方法1.着重研究各种图样,注重作图这一实践环节。2.养成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习惯。3.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三、几何作图一、制图国家标准二、制图工具及其用法四、绘图步骤和方法五、徒手绘图的方法和步骤§1

制图基本知识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一、制图国家标准2.比例(GB/T14690-1993)3.字体(GB/T14691-1993)4.图线(GB/T50103-2001)5.尺寸标注(GB/T16675.2-1996)6.土木工程CAD制图规则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1)图纸幅面代号A0

A1

A3

A2

A4

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eca252010510基本幅面尺寸

2.图纸幅面A159412611471168219822102252314861783208023786301051A4

5A4

4A3

3A3

4891A4

3420A2297A3210A4①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L

B

图纸边界线图框线标题栏eeeeB

L

eeee

(2)图框格式标题栏②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L

B

图纸边界线图框线标题栏acccB

L

ccca标题栏(3)标题栏(GB10609.1-89)①按国标规定

(参考国家标准有关规定)②学校教学用(参考习题集第2页)审核

制图

图号

比例

(图名)

(校名、班级)

1208

8

8

(姓名)

(日期)

(姓名)

(日期)

设计

审核

描图

制图

比例

数量

共张

第张

(图名)

(图号)

(材料)

(校名、班级)

128(28)

7

10

7

7

7

7

1818102010101510

序号

代号

零件名称

数量

材料

备注③学校教学用(机类)

2.比例的选取(2)建筑工程图中常用比例图名总平面图平、立、剖结构布置图配件及构件详图常用比例1:100,1:500,1:1000,1:2000比例一般注在标题栏中,必要时也可注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1:50,1:100,1:2001:1,1:2,1:5,1:10,1:20,1:25,1:50(1)基本要求

3.字体(GB/T14691-1993)①书写字体要字体工整、笔画清楚、

排列整齐、间隔均匀。②字体高度(用h表示)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高度按√2

的比率递增。③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不小于3.5mm。字宽为h/√2

。④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笔画宽度d

分别为字高的1/14和1/10。⑤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成75º。(2)字体示例①汉字示例

横平竖直、注意起落、

结构均匀、添满方格。②拉丁字母

ABCDEFGHIJKabcdefghIjk。③阿拉伯数字

0123456789。④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⑤希腊字母

αβγδεζηθ

等。(1)图线形式及应用(建筑工程图用)

4.图线(GB/T50103-2001)线名称

粗实线中粗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基本线型主要用途线宽d0.5d0.35d0.35d0.35d0.35d0.35d主要可见轮廓线、地面线等可见轮廓线、尺寸斜短划线断裂处、视图剖视分界线断裂处边界线不可见轮廓线(粗、中粗)轴线、对称中心线(粗)假想投影轮廓线(粗、中粗)细实线0.35d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1)图线形式及应用(机械图用)线名称

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基本线型主要用途线宽dd/3d/3d/3d/3d/3d/3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断裂处、视图剖视分界线断裂处边界线不可见轮廓线轴线、对称中心线假想投影轮廓线、中断线图线宽度d的选择范围为:

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mm、2mm。粗线(d)中粗线(0.5d

)细线(0.35d

)图线应用示例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尺寸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对称中心线点画线波浪线粗实线细实线细实线极限位置轮廓线双点画线不可见轮廓线虚线剖面线细实线断裂处边界线双折线(2)图线画法①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虚线、点画线的线段长度、间隔应各自均匀相等。②两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小于0.7mm。③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首末端是线段而不是点。虚线、点画线或双点画线相交处应是线段。④当虚线处在粗实线的延长线时,应留空隙。⑤当图线互相重叠时,按粗实线、虚线、点画线的顺序只画前面的一种图线。各种线段相交时的画法a)虚线与虚线相交正确错误b)虚线与实线相交正确错误c)虚线圆与中心线相交正确错误d)中心线相交正确错误图线画法示例虚线为粗实线的延长线时留空隙虚线与粗实线的相交处不留空隙虚线与虚线相交处不应留有空隙虚线与中心线相交处不应有空隙点画线两端应超出圆弧2~5mm

圆心是两点画线线段的交点较小圆的中心线可用细实线代替(1)基本规则

5.尺寸标注(GB/T16675.2-1996)①构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上所注尺寸数值为依据,与绘图比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②图样中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需在尺寸数值后标注计量单位的名称或代号。如采用其它单位时,必须注明相应计量单位的名称或代号。③图样中所注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构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④构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2)尺寸组成(机械图)①尺寸界线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30202414Φ12R94-Φ7尺寸界线超出箭头2mm尺寸线及尺寸线与轮廓线间5~7mm小尺寸在里大尺寸在外地方不够时可引出标注(4~5)dd尺寸界线尺寸线①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为细实线,并应由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用这些线代替。a.尺寸线为细实线,一端或两端带有终端符号(箭头或斜线)。②尺寸线b.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尺寸起止符号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2毫米平行排列间距为7~10毫米。尺寸界线远离轮廓线>2毫米(2)尺寸组成(建筑图)尺寸界线尺寸线a.一般用中粗斜短线,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长度为2~3毫米。b.以圆弧为尺寸界线的起止符号用箭头表示。尺寸起止符号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2毫米平行排列间距为7~10毫米。尺寸界线远离轮廓线>2毫米c.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③尺寸起止符号60º891.5×45°④尺寸数字b.图样上的尺寸以所注写的数字为准。101.5×45°

162035尺寸数字数字高度3.5毫米898989a.所注写的尺寸数字与绘图所用比例无关。c.数字的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和总平面图为米)。d.水平和垂直的数字分别注在尺寸线的上方和左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方向字头向上,垂直方向字头向左。(3)常见尺寸标注示例①尺寸标注常用符号及缩写词名称

直径

半径

球直径

球半径

厚度

正方形

符号或缩写词符号或缩写词名称ΦRSRt□45°倒角深度沉孔或锪平埋头孔均布SΦ∠、CEQS②常见尺寸标注示例标注内容

线性尺寸的数字方向

示例说明3535353535353535353530°3535角度60º60°55°60°5°15°尺寸标注示例130°角度数字一律水平书写30°角内的数字可引出标注尺寸标注示例2标注内容

圆和圆弧示例说明Φ122-Φ7R924ΦΦΦΦ442210相同要素尺寸可省略标注如2-Φ7尺寸标注示例3标注内容

大圆弧示例说明R90SR290球面30ΦS20R不至于引起误解时可省略“S”尺寸标注示例4标注内容

小尺寸示例说明R3R3R3R3R3ΦΦΦΦ33223434尺寸标注示例5标注内容

正方形示例说明□30Φ254035坡度也可用30

30表示2%2%1:212尺寸标注示例6标注内容

非圆曲线的注法示例说明700100145027030030030027040055012×100=12007×100=700

斜度和锥度1:31:51:5h30°1:3h30°(1)斜度和锥度的标注,其符号应与斜度和锥度的方向一致。(2)符号的线宽为h/10。

正方形结构12

12

1212

12表示剖面为正方形结构尺寸时,可在正方形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或用12

12表示。

12尺寸标注示例1标注内容

杆件或管线长度,在单线图上的注法示例说明6000750③尺寸的简化标注如桁架简图、钢筋简图、管线图等150015001677167715001677250265250265566566400400400400尺寸标注示例2标注内容

连续排列的等长尺寸示例说明可用个数×等长=总长表示1401405×100=500对称图形的尺寸标注30002002600(4)平面图形尺寸分析①定型尺寸——确定形体形状大小的尺寸。Φ122-Φ7R924Φ32②定位尺寸——确定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6.土木工程CAD制图规则(1)图线组别(GB/T14665-1998)土木工程CAD

制图规则标准组别

线宽1一般用途22.03451.41.00.70.5粗实线1.00.70.50.350.25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点画线(2)线型的分层标识号及颜色(GB/T17450-1998)分层标识

01

02

04

05

07

08

描述屏幕上的颜色线型粗实线细实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尺寸标注ABFGKCD波浪线双折线细虚线剖面线10白色红色黄色浅蓝粉红品红

6.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1)图线组别(GB/T14665-1998)机械工程CAD

制图规则标准组别

线宽1一般用途22.03451.41.00.70.5粗实线1.00.70.50.350.25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点画线(2)线型的分层标识号及颜色(GB/T17450-1998)分层标识

01

02

04

05

07

08

描述屏幕上的颜色线型粗实线细实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尺寸标注ABFGKCD波浪线双折线细虚线剖面线10白色红色黄色浅蓝粉红品红1.绘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二、制图工具及其用法2.圆规和分规3.铅笔(1)绘图板(2)丁字尺(3)三角板(1)圆规(2)分规1.正多边形画法三、几何作图2.圆弧连接3.椭圆画法(1)正五边形(2)正六边形(3)正n边形(1)点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2)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3)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4)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1)同心圆法画椭圆(2)四心圆法画椭圆4.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M

H

A

(1)正五边形a.已知正五边形的外接圆ONb.求出ON的中分点M,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出H点,AH即为正五边形的边长。c.在圆周上以边长AH为半径作弧,交出各顶点并连接。M(2)正六边形Oa.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b.分别以A、D为圆心,圆半径为半径作弧,在圆周上交出B、C、E、F点,连接各顶点即为正六边形。BCDEFA

(3)正n边形Oa.已知正七边形的外接圆b.平分直径AM为七等份MAc.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轴线于N,过N

点与各分点隔点相连,交圆周于B、C、D点,再求出其对称点,顺次连接各点即为正七边形。NBCDa.已知点A,及O1为圆心,R1为半径的已知弧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O1Ob.以A为圆心,R为半径作弧,以O1

为圆心,(R+R1)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出连接弧圆心O,连接OO1与已知弧交出切点B。c.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1)点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外切)RR1R(R+R1)B

A

a.已知点A,及O1为圆心,R1为半径的已知弧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O1Ob.以A为圆心,R为半径作弧,以O1

为圆心,(R-R1)为半径作弧,两弧交出连接弧圆心O,连接OO1与已知弧交出切点B。c.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1)点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内切)RR1R(R-R1)B

A

a.已知直线L1、L2,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Ob.在L1、L2

上各任选一点M1和N1,分别过M1、N1作L1

、L2的垂线,并在其上截取M1M=R、N1N=R,分别过M和N作L1和L2的平行线,两线交点O既为连接圆弧的圆心。c.过O点分别作L1

、L2的垂线,垂足A、B为切点。以O为圆心,

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2)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RRNML2L1M1

N1

R

ABa.已知直线L,及圆心为O1,半径为R1

的已知圆弧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O(3)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外切)RRNMR1

B

L

O1b.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作弧,过L上任一点M作出L的垂线,并截取MN=R,过N作平行于L的直线,与所作弧交出O点。(R1+R)

A

c.过OO1,与已知弧交出切点A,过O作L的垂线,交出B为另一切点。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a.已知直线L,及圆心为O1,半径为R1

的已知圆弧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O(3)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内切)RRNMR1

B

L

O1b.以O1为圆心,(R-R1)为半径作弧,过L上任一点M作出L的垂线,并截取MN=R,过N作平行于L的直线,与所作弧交出O点。(R-R1)

A

c.过OO1,与已知弧交出切点A,过O作L的垂线,交出B为另一切点。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a.已知一圆心为O1,半径为R1和圆心为O2,半径为R2的两圆弧及连接圆弧的半径R。O(4)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外切)RR1B

O1b.分别以O1、O2为圆心,(R1+R)、(R2+R)为半径作弧交于O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R1+R)

A

c.分别连接OO1、OO2,与已知弧各点交出切点A,和B。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R2O2

(R2+R)a.已知一圆心为O1,半径为R1和圆心为O2,半径为R2的两圆弧及连接圆弧的半径R。O(4)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内切)RR1B

O1b.分别以O1、O2为圆心,(R-R1)、(R-R2)为半径作弧交于O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R-R1)

A

c.分别连接OO1、OO2,与已知弧各点交出切点A,和B。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由A至B作弧完成连接。R2O2

(R-R2)a.已知点O

,及椭圆的长轴AB和短轴CD。(5)椭圆画法(同心圆法)b.分别以长短轴之半为半径,以O为圆心画出两同心圆作为辅助圆,画出若干条直径,与两圆周交得若干点。c.过直径与大圆的交点作竖直线(∥CD),过同一直径与小圆的交点作水平线(∥AB),两线相交的交点即椭圆上的点,依次光滑连接各交点为一椭圆。C

D

BA

O

a.已知点O

,及椭圆的长轴AB和短轴CD。(5)椭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