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调研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
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即/既)美化了人的生活,
又淘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
和清风明月,(淡泊/淡薄)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心旷(guAng)神怡B.唱和(屐)C.折(sh@)腰D.不为(wBi)
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盎然B.漫步C.淘冶D.利禄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博大精深淡薄B.即源远流长淡薄
C.即博大精深淡泊D.既源远流长淡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孟子》
《中庸》合称为“四书”。
B.《朝花夕拾》主要侧重写人,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极少有议论或批判。
C.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如
诸葛亮的《诫子书》。
D.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
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索②中空。哮
唆鳌鳌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
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
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
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壁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
能搏猛虎而不能无变色于蜂蛋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节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释】①拊(垃):拍。②橐(tu6):袋子。③哮哮(ji&o)鳌值。)鳌: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
声音。(4)M(chai):蝎子一类的毒虫。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②橐坚而不可穴也()
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
9.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4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5.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与“志当存高远”具有同类意义的座右铭是:
(3)《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君
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半轮秋》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3.结合下列图表,按要求简要作答。(5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DQfi
?y月月4
奉5制率*4
禹焉£
(1)汉字起源时的形体特点是:(限8字以内,2分)
(2)上面图表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20字以内,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
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
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
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
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
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
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
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
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
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
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
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
儿,要好好儿活……
14.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析文章③段画线句中“我”的回答为何让母亲喜出望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我”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5分)
送你一朵云丁立梅
①下午三四点的光景,天空很干净,有蓝玉之光。这样的天空,惹得我频频抬头。后来,
我索性停在路边,一心一意地看天。
②无数窸自云寒然虹3遮二这很神奇!
我想,天上一定有谁在种着这些“白蘑菇”。这些“白蘑菇”密密地聚在一起,又啜啜噬地开起花
来。你根本来不及细看,那些花朵便都开好了,它们像秀气的玉兰花。
③满天的玉兰花呀,一朵挨着一朵,一朵挤着一朵,仿佛有香气流淌下来。
④我恨不得飞上天去,摘它们下来,然后提着篮子去叫卖,让花香染遍一条又一条悠远
的深巷。
⑤晚上,我跟当地朋友说起这个。他挺意外的,“啊”一声,笑了,说:“是吗?有吗?我们
这里也有这么好看的天空?"我突然心疼得不知所措。
⑥深夜静思,突然佩服起杜牧来。他写“白云生处有人家”,用白话地把眼睛里看到的景
象实打实地描绘出来。他用的那个“生”字令我着迷,是“生活”的生,是“活生生”的生,是“生
龙活虎”的生,是“生生不息”的生。我们来这尘世走一遭,都是为了这个“生”。白云,亦不例
外。每一朵白云,原本也是有根有家的。
⑦我说我养了几朵云。
⑧唔,是真的。
⑨我把它们养在窗子外头,养在我小屋的上空。
⑩在屋子里做事时,我一扭头,就可以看到它们。它们像小白鸽一样,隔着窗,朝我张
望。
口每天有它们在,天空多晴朗啊。
口它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每一个都学得一身会变魔术的好本领。有时,它们会变成小
鸡小狗,小羊小兔,甚至小老虎逗我玩。有时,它们又变成小溪流,哗啦啦地流。或是变成沙
滩,或是变成山峰、丘陵和峡谷。
口我在看书的时候,它们也一本正经在看书。我在给花浇水的时候,它们就把自己变成一
朵花。它们也会跟我屋前长着的几棵树玩,把影子一朵一朵地抛洒到树的上面。有一只鸟蹲在
它们的影子里唱歌,还有一只猫走过树下面,猫抬头看看树,有些好奇,想必它一定看见了白
云藏在里面。
口偶尔,它们也会离开几天,去外面的世界巡游。它们一离开,天就阴了,下雨或是下雪
了。我不急,也不埋怨,只是耐心等着,我知道它们很快就会回来。
D果真,我一觉醒来,雨停了,它们正蹲在我的小屋旁,一脸明媚地看着我。
口如果有一天,我说我要送一朵云给你,你不必惊讶,那是说明你已经被我当成了知音。
(有删改)
17.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笔下的“云”有哪些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6分)
①全文有不少表现力强的词语,请从三处画横线句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
简要分析其妙处。(3分)
答:
②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第⑤段写“我”与当地朋友的对话,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个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40分)
21.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
500字。
名著阅读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
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
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
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
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
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
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
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
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猴喜不
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
“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
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
”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
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
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他取的法名?他为何姓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作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期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解析:A.“旷(guMg)”应为“旷(kuAng)”。C.“折(sh6)”应为“折(zh6)”。D.“为(w,)”
应为“为(w6i)”。
2.C解析:C.“淘冶”应为“陶冶”。
3.D
4.C解析:A.“看到”与“乡音”搭配不当。B.“超过”与“左右,矛盾。D.“了解”与“研究”
应该调换。
5.B《朝花夕拾》“主要侧重写人”及“极少有议论或批判”说法是错误的。十篇文章,有的
侧重写人,有的侧重叙事,有的侧重议论。
二、古诗文阅读
6.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7.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
脱。
8.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
9.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
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圈套。
10.甲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
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赋)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
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
11.(1)D解析:甲诗“杨花落尽”是视觉,“子规啼”是听觉,无嗅觉。乙诗“沙似雪”“月
如霜”有视觉,“吹芦管”是听觉,无嗅觉。
12.(1)学而不思则罔(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巴山夜雨涨秋池(4)夜发清
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三、语言运用
13.(1)特点:形象(图形)美观或方正等。(2)举例说明汉字由甲骨文到行书的7种演变。
四、现代文阅读
14.①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②秋天的萧条景象衬托了“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
③菊花在秋风中盛开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开始积极面对人生。(意思相近即可)
15.①儿子同意“看花”,说明儿子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②让儿子能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
好,是母亲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16.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
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17.秀气、有生气、变化多端。
18.①示例一:“我养了一朵云”中“养”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与云的亲近,云朵也是有
生命的,“我”与它互相陪伴,体现了“我”对云的喜爱。
示例二:“它们正蹲在我的小屋旁,一脸明媚地看着我”中将云朵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云朵在“我”心中的可爱姿态。“明媚地”既照应了雨过天晴后的天气,也写出了“我”内心中云
朵的可爱明媚,表达了“我”对云朵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干净的蓝天上快速涌现出朵朵白云的样子。
19.从“我”与朋友的对话可以看出朋友对这“好看的天空”并无感知,或许是“步伐太快”,这
与“我”的所见所感形成对比,“我”为此感到心疼,继而引出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引出“我”
对云的感受。
20.①运用了充满想象力的比喻。如将“云朵”比作“雨后的白蘑菇”“秀气的玉兰花”;②多
处充满想象力的场景描绘。第②段“我想,天上一定有谁在种着这些‘白蘑菇这些'白蘑菇'密
密地聚在一起,又啜啜啜地开起花来。你根本来不及细看,那些花朵便都开好了,它们像秀气
的玉兰花”,第③段“满天的玉兰花呀,一朵挨着一朵,一朵挤着一朵,仿佛有香气流淌下来”
可知,作者将白云比作“白蘑菇”,比作会开花的“玉兰花”,体现了白云秀气的特点;
第⑥段“深夜静思,突然佩服起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买卖合同范本(宅基地)
- 科技赋能下的宠物托儿所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
- 课题申报参考:量子信息产业劳动力教育需求调查与教育资源开发
- 课题申报参考:劳动力流动、代际居住分离与农村养老服务整合研究
- 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新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领域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课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秋《小学学霸单元期末标准卷》考前专项冲刺训练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 银行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第01讲 直线的方程(九大题型)(练习)
- 微粒贷逾期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