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津教育联合体2026届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5月29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与动物的交流方式相比,人类的语言不但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还能支持高级的思维活动。虽然人类的语言非常复杂,但是人却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仿佛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从何而来一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近年来,脑科学的进展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的奥秘带来了新的曙光。早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完成的,即人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循环过程逐步掌握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最终学会使用语言。例如,咿呀学语的婴儿偶然发出类似成人讲话的声音,大人便会给予微笑、赞美等正面反馈;随着孩子的话语愈加复杂,周围的人则会纠正他的错误用语,鼓励他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然而,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要求人们对每句话进行逐一学习,这与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相矛盾。这种创造性体现在人类可以通过不同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组合,形成无数新话语。例如,“我吃米饭”可以通过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替换变为“你吃米饭”“他吃面条”“爸爸喝水”等等。年仅几岁的孩童便具备这种语言创造能力,能够理解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变化并加以运用。显然,早期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观点,无法解释人类的语言创造能力。上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否定了条件反射机制,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语言机能,这种机能就像人体的一个器官,刚降生时便已预设于大脑中了。乔姆斯基将这一“器官”称为“语言获得装置”,在这一装置中存储着某种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规律性信息,即“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被先天赋予的知识,人类可以通过“普遍语法”和有限的外界语言刺激,在短时间内学会理解和使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表达形式。乔姆斯基将这一语言的创造性特征称为“转换生成语法”。这一点极具影响力——在主观上,它满足了人自诩为“万物之灵”的心理需求;在客观上,大量相关研究都发现了支持人类语言先天性假说的证据。然而,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虽然在解释句法结构等高级语言能力的创造性时具有说服力,但是在解释基础语言能力的获得上捉襟见肘。那么人类是否也像通过“普遍语法”学习句法结构一样,通过某种先天性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基础语言能力?在人类的语言能力中,“听”是第一属性。支持“听”的语音感知能力是最基础的,也是出生后最先获得的语言能力。语音感知指的是分辨属于语言声音(语音)和不属于语言声音的过程。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起源之谜,研究者以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等先进的脑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生儿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语音学习过程。研究发现,虽然新生儿刚降生时不能分辨语音和非语音,但是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新生儿便可以获得语音感知能力。这说明语音感知能力与语法学习一样具有很强的先天性。然而,人类的语言天赋比之前认识到的更加复杂——与句法结构不同,人类需要通过接受外界语音刺激,逐个学习组成人类语言的语音,从而获得完整的语音感知能力。高级语言能力的学习有“普遍语法”的规律性知识起指导作用,而基础语言能力则是通过“点对点式”的逐一学习掌握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研究对象是出生当天的新生儿,这就把人类语言学习的起点拉回到了生命的最开端。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语言学观点。例如,美国语言学家帕特里夏·库尔认为,婴儿出生后6至8个月才具备语音感知能力。另外,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普遍语法”的存储场所——“语言获得装置”,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器官”。那么它的物理基础,即负责学习语言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呢?脑科学技术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者在实验中运用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不仅观测到了新生儿语音感知信号的强度变化,也发现了这些信号的神经来源,从而揭示了负责新生儿语音学习的脑机制。这个脑机制由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组成,其核心部分是一个被称为“感知运动环路”的系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感知运动环路”负责在对话过程中协调“听”和“说”;对于正在学习讲话的小孩来说,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模仿过程。众所周知,模仿大人说话是孩子学习说话的重要方法。从发育阶段来看,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显然不具备语言模仿能力,但是他们会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研究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沉默性模仿”。通过反复的“沉默性模仿”,新生儿逐渐学会了区分可能重复的声音和不可能重复的声音,最终获得了区分语音和非语音的感知能力。从基础语言能力的学习机制来看,负责语音模仿的“感知运动环路”系统,就是乔姆斯基理论中“语言获得装置”在人类大脑中的物理坐标。脑科学的发展为人们一点点拨开迷雾,解释了人类在生命伊始便具备语言能力的物理机制,佐证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填补了从理论假设到科学依据的空白。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将会以主观的概念性思考为引导,以客观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解开人类语言的奥秘。(摘编自吴燕京《人类语言“超能力”是否与生俱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这也是人类与动物相比在交流方面的优势。B.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在解释语言创造性上得到了认可,但在解释如何获得基础语言能力上存在不足。C.“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中的“这个结论”,是指婴儿出生后6至8个月才能具备语音感知能力。D.新生儿在“沉默性模仿”中学会了区分可能和不可能重复的声音,随之获得了区分语音和非语音的感知能力。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即使是非常陌生的语言,人们也能通过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来理解它并加以运用。B.语言先天性的假说满足了人类的某种心理需求,这一重要理论有助于语言学家揭开人类语言产生的奥秘。C.“听”在人类语言能力中是第一属性,新生儿如果听力缺失,就无法感知到语音,将难以形成语言能力。D.新生儿能够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这是他们能够获得区分语音和非语音感知能力的重要原因。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一项是(3分)A.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对黑猩猩进行过多次实验,试图以教儿童说话的方式教会它们人类的语言,但都以失败告终。B.语言学家斯金纳认为,当儿童说出“牛奶”这个词时,母亲会将牛奶递给他,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奖赏,会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C.《庄子》“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指婴儿生下来没有高明的老师指点也能学会说话,是因为跟会说话的人相处。D.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均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一项是(3分)A.为了说明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这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通俗易懂。B.第三段中“我吃米饭”等四处使用引号,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与第四段中“普遍语法”引号的作用不相同。C.文章中出现了“语言获得装置”“沉默性模仿”等短语,这些专业术语对普通读者造成了很大阅读障碍。D.虽然脑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佐证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但作者认为人类语言的奥秘尚未完全解开。5.语言学家对人类语言能力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封未拆的信费孝通在一次闲谈中,农业实验所的徐季吾先生讲起了沈骊英先生。“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这样说,“我在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就是她。”我停了一忽,接着说:“说来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最后一次我见着她是在东吴大学的校门前,那时我就在这大学的附中里念书。她一路和我说了许多关于我生活细节的话。她那时所说的,听过也就忘了。但是,我一闭眼,还记得这位老师的笑容,一副近视眼镜,一个拖在脑后梳得松松的髻,红方格子带裙子的衣服。”我一面说着,二十多年前的印象似乎愈来愈逼真:苏州天赐庄夹道的两道红墙,东吴大学大门口的那棵大树——在这地方我们分手了。本来是路上偶然相逢,你想,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在路上遇着了他幼年时的女教师,怎么会说得上什么清楚的话?徐先生打断了我的回忆,说:“沈先生不是在苏州那个女校里教过书的么?怎会教得着你的呢?”十多年前,我如果听到这话,一定要脸红,决不会接着说:“是呀,我是在女校里长大的呀。”徐先生好奇地听我说下去:“那个学校名叫振华。现在的校址是织造府。苏州的织造府谁不知道?这就是曹雪芹住过的地方,据说他所描写的大观园就依这个织造府作蓝本的。”我在中学时,最怕是有人提起我的来历;愈是怕,愈成了同学们取笑的把柄。“女学生!”——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我怎么会有勇气,在我女教师的身边并排着走?校门救了我,我飞跑似的冲进铁门,头也不敢回。可是,虽则这样鲁莽,我却并没有这样容易把这事忘却,二十多年后,还是这样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那件红方格的衣服和温存的语调。我进高小刚是十岁,初次从小镇里搬到苏州。羸弱多病使我的母亲不敢把我送入普通的小学。振华学校靠近我们所住的地方,而且是个女学。理论上说女孩子不像男孩子那样喜欢欺负人。不久我成了这女校里少数男学生之一。入学时我母亲还特地送我去,就在那时我被介绍给这位沈先生。以后她常带我到她的房里去,她房里的样子现在已模糊了,只记得她窗外满墙的迎春花,黄黄的一片。我当初总有一点羞涩,也有一些异样:在四年的小学中,老师在我是一个可怕的人物,打手心的是他,罚立壁角的也是他,一个似乎不太讲理,永远也不会明白孩子们心情的权威。可是这个老师却会拉着我的手,满面是笑容,是个手里没有戒尺的人,这使我不太明白。我想,我那时一定没有勇气望着她的眼,不然我现在怎会只记得满墙的迎春花呢?沈先生教我算学,每次做练习,我总是第一个交卷。习题做快了,又不重看一遍,不免时常把6写成8,2写成3。“这样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其实我的心哪里是在做算学?课堂外的世界在招惹我。可怪的是沈先生从来没有打过这个顽皮学生的手心。她望着我匆忙的神色,微微地摇着头:“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定心做一个算题?”从那天偶然在街上见面之后,我一直没有见过这位老师。我也没有去想着她的理由。天上的雨,灌溉了草木,人家看到苍翠,甚至草木也欣然自感茂盛,但雨水已经没入了泥土,没有它的事了。多少小学里的教师们,一天天、一年年把孩子们培养着,可是,培养了出来,向广阔的天地间一送,谁还记得他们呢?一直到徐季吾先生说起了沈骊英先生在农业实验所工作,我才引起了这一段内疚。其实,如果不是我当时也在教书,也许连这段内疚都不会发生。人情原是这样的。我问起沈先生的生活,徐先生这样和我说:“她已是一个一群孩子的好母亲,同时也已成了我们种麦的农民的恩人了。华北所种的那些改良麦种就是她试验成功的。她逃难出来,自己的衣服什物都没有带,可是,亏她的,我们所里的那些麦种却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我们现在在云南所推广的麦种,还不是她带进来的种子所培植出来的?”我听了,不知为什么心跳得特别快,皮肤上起一阵冷。一个被认为早已“完成”了的小学里的老师,在我们分离的二十多年中,竟会生长得比她的学生更快。她并没有停留,她默默地做了一件中国科学界里罕有的大事。改良麦种,听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这是一件多繁重的事?麦子的花开得看不清楚,每朵花要轻手轻脚地包好,防止野蜂带来了野种。花熟了,又要一朵朵地把选择好的花粉加上去。如果“粗心大意”,一错就要耽搁一年。家务,疾病,战争,在阻碍她的成功,可是并没有打倒她。她所改良的麦种已经在广大的华北平原,甚至在这西南偏僻的山国里,到处在农民的爱护中推广了。我回家后在西窗边,写了一封将近五张纸的信给我这二十年没有见过面、通过消息的老师。我写完这信,心上像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我想,任何一个老师在读着他多年前学生的信,一封表示世界上还没有把老师完全丢在脑后的学生的信,应当是一件高兴的事。我更向她说:“当你在试验室里工作得疲乏的时候,你可以想到有一个曾经受过你教育的孩子,为了要对得起他的老师,也在另一个性质不同的试验室里感觉到工作后疲乏的可贵。我可以告慰你的不过是这一些。让我再加一笔,请你原谅我,我还是像在你班上时那样粗心大意,现在还没有定心做过一个算题。”我把这信挂号递给邮局,屈指数日子,盼望得到一封会使我兴奋的回信。不到一个星期,徐季吾先生特地来报告我一个消息:沈骊英先生脑充血死在她的试验室里。我还是坐在靠西窗的椅子上,隔着松树,远远是一片波光。这不是开迎春花的时节,但是波光闪烁处,还不是开遍了这黄花?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寄出的信退了回来,加了一个信封,没有夹什么字。再没有人去拆这封信了,我把它投入了炉子里。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一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怕被人欺负,母亲将羸弱多病的“我”送进了一所女校,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B.作者介绍振华学校时特意提到织造府和曹雪芹,这是为了强调学校的环境特殊和教育底蕴深厚。C.“打手心”“罚立壁角”是当时小学老师惩罚学生的惯常做法,作者对这种惩戒方式极其痛恨。D.草木受到灌溉之后却忘记了雨水,这与孩子们在接受教育之后,却忘记了自己的老师十分相似。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叙述语言不动声色,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内中却包含着深沉质朴的情感,读来真挚感人。B.“她逃难出来”“一粒不漏地运了出来”除交代时代背景外,主要是为了营造紧张危急的氛围。C.“家务,疾病,战争”具有高度概括性,突出了沈骊英先生在恶劣环境中取得事业成功的艰难。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尤其注重内容上的前后呼应,如最后一段就与文章的题目相互照应。8.“我”听到沈老师去世的噩耗后,为何产生了看到“迎春花”“黄花”的幻觉?请简要分析。(5分)9.本文在叙述过程中运用了双重视角——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狄青,字汉臣,汾州人。初为骑御马小底,后隶拱圣军,选为散直。元昊叛,择青为延州指挥使。前后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以功迁至澶州刺史,累擢加节钺。皇祐四年枢密副使,以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五年,平广源州蛮侬智高,还复枢密副使,是年升枢密使。嘉祐元年,罢为使相、河中尹,髭发疽卒,年五十,赠中书令,谥武襄。初,韩琦、范仲淹经略陕西,见青皆器遇之。尹洙亦谓青有良将才。青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正部伍,明赏罚,虽敌在前,士卒无敢后先者,故所向必有成功。仁宗闻其在陕西数战胜,欲召见问其方略,适虏寇平凉,止命图形以进。久之,方大用,而智高起广源州,破邕及沿江九州。上忧顾左右,未有可属者。青上表请行,明日赐对。且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兵数百,益以禁卒,当羁贼首致阙下。上壮其言遂授以将钺宴垂拱殿遣之。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讨贼未克,故又用青。青至,合沔、靖三将兵次宾州,召广西路兵马钤辖陈曙,按其金城驿遇贼不战之罪,及殿直袁用等三十一人悉戮之,军士震恐。遂下令止具十日粮,明日绝昆仑关,出归仁铺。先布阵成列,而贼以觇者之误,来独后,遂失险,乃悉众逆战。前锋孙节战死山下,而贼势方锐,青躬执白旗麾骑兵进,纵左右翼,出其意外,贼众大溃,斩首二千二百级,获伪官五十七人。智高夜纵火焚城而遁。诘朝,青入按城中,获金帛钜万,马牛数千,筑京观城之北隅,招复俘胁者七千二百,使还其家。初,所获有衣绩金龙者,众谓为智高。青曰:“安知非诈?宁失智高,朝廷不可诬也。”后智高果不死,人服其详慎。尹洙以贬死,青怀知己,常赒恤其家。(节选自《隆平集·枢密》)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上壮A其言B遂C授D以将E钺F宴G垂拱殿H遣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形,指画像、图绘形象,与现代汉语中“图形”的意思不相同。B.属,指委托,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属”词义相同。C.次宾州,指在宾州临时驻扎,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句式相同。D.京观,指古代战争胜利者为显示战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狄青出身行伍,后来选任散直。他在对元昊的作战中多次负伤,因功升任刺史。皇祐四年担任枢密副使,次年因平定侬智高叛乱,又升任枢密使。B.在陕西任职时,狄青受到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的器重和厚待,尹洙也认为他有良将之才。尹洙贬官去世后,狄青不忘知己,经常接济其家人。C.因为宋将陈曙等人畏敌不战,侬智高接连攻破邕州及沿江九州,仁宗忧心忡忡,狄青主动请战。抵达宾州后狄青将陈曙等人斩首,士卒大为惊恐。D.归仁铺一战,叛贼死伤惨重,侬智高趁夜纵火焚城逃跑。第二天狄青率军入城,缴获了很多财物,并让被叛贼俘获、胁迫的七千二百人回到家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青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2)青曰:“安知非诈?宁失智高,朝廷不可诬也。”14.狄青为何能平定侬智高的叛乱?请分条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气候萧条冷落起兴,写诗人猜想友人闭门弹琴,言辞间满含关切之意。B.颔联先将友人与清高之鹤相比,然后描写风雨笼罩秋山之景,以此照应首联。C.尾联表达心愿,写盘旋小径可达高山之顶,诗人期望友人能早日从山上返回。D.本诗表达思念挚友之情,语言平实,不假雕饰,与推敲苦吟之作有较大不同。16.本诗颈联写景优美,意蕴丰富,试分别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晚年尽管孤独寂寞,体衰多病,但始终以时局为念,忧国忧民。《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充分体现了他宽广博大的胸怀。(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曹军东下时盛大的军容。(3)古代作家往往通过“流水”意象,来追念古人古事、感伤时光流逝、衬托其他景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刚码成垛的庄稼,用脚一踏虚晃晃的。码垛的人站在上面,好像头顶住了蓝天,眼中饱览的仅是禾场,却感觉瞭见了整个村庄,瞭见了环绕村庄的田野,瞭见了十里外火车穿过的镇子……一垛一垛的庄稼,将秋天搬到禾场上,空旷的禾场被占去大半,垛与垛的影子勾肩搭背,阳光在盘绕的过道中捉迷藏。围着不同的庄稼垛子,有切谷子切高粱的,有切黍子切糜子的,手中闪耀的爪镰,将庄稼的穗头与秸秆分开。还有专门赶鸟的人,举着顶端扎一块破塑料布的长杆赶鸟。庄稼散发的____________气息在禾场上空汇聚了,被阳光照射得五彩缤纷。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颜色,高粱是红的,谷子是黄的,糜子是灰的。一垛庄稼一种气味,鸟们喜欢哪种气味,就____________哪垛庄稼。赶鸟人舞动长杆,从这一垛赶到那一垛,鸟们被赶恼了,就跟他兜圈子____________他,或三五成群地聚集在禾场墙外的树上,以叽叽喳喳的声音“骂”他。鸟的骂声一片一片,像它们气炸的羽毛,落到赶鸟人身上,把赶鸟人糟蹋成被狗撕过的鸡毛掸子。赶鸟人边抖掉身上的骂声,边挥舞杆顶端的破塑料布,啪啪地扫荡着。鸟一轰而散后,丢下的骂半天才能落定,有的粘在树梢上,有的落在庄稼垛上。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熟稔扑向逗 B.熟稔飞向气C.丰稔飞向逗 D.丰稔扑向气19.下列句子中的“好像”和文中加点的“好像”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清澈的河面上,白色的浮子猛地一沉,好像有条大鱼上钩了!B.在我们这个特殊的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C.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D.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奇特,富有韵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目前我国大豆等蛋白质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连续十多年超过80%,这严重威胁了我国食品供给的安全。寻求新的蛋白质资源,①,可以说迫在眉睫。单细胞蛋白被视为食用蛋白的重要替代品,该蛋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产生的菌体蛋白。与以传统种植方式获取蛋白相比,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不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生产效率较高;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单细胞蛋白生产②,而传统农作物种植所需要的用地更多,前者只有后者的千分之一。单细胞蛋白可由制糖、造纸、淀粉生产等产生的副产物来发酵生产,但这些副产物供应的不稳定,使得单细胞蛋白产量较低。相较于其他单细胞蛋白,甲醇蛋白③,也有更广阔的工业化生产前景。在一系列一碳化合物中,甲醇资源丰富且廉价,更容易运输和储存。此外,我国煤炭储量较大,以煤炭副产物甲醇作为碳源生产单细胞蛋白,不仅能保证碳源供应的稳定性,而且能通过微生物对一碳化合物的同化来降低碳排放,有效推动对煤炭副产物的高效清洁利用。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65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个人可以用同一个姿势盘腿坐上几小时,如果他知道并没有人强迫他这样坐着;但一个人如果知道他非用这样的姿势盘腿坐上几小时不可,他的腿就会麻木痉挛,而竭力想伸到他希望伸的地方去。——【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中学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学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问津教育联合体2026届高一5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项“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C项“‘这个结论’,是指婴儿出生后……”错误,“这个结论”应指原文倒数第四段前面所说的人类语音感知能力具有很强的先天性;D项“随之获得了……”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是说“最终获得了……”。2.A【解析】“即使是非常陌生的语言,人们也能……”错误,原文第三段是说“年仅几岁的孩童便具备这种语言创造能力,能够理解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变化并加以运用”,选项将“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变化”扩大为“非常陌生的语言”,导致推断出现错误。3.D【解析】D项中的“天皆赋之……”可以理解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语言机能”,这跟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相合。A项是说动物不具有学习人类语言能力,B项是支持条件反射机制的例子,C项是说外部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4.C【解析】“这些专业术语对普通读者造成了很大阅读障碍”错误,原文中的大多专业术语可以结合语境来理解,不会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5.①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早期语言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机制理论;②因质疑条件反射机制理论,乔姆斯基进行了概念性思考,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假说;③采用先进的脑科学技术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既有先天的生理机制,也需要后天的模仿学习。(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D【解析】A项“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以偏概全,“我”只是为曾经就读于女校感到羞怯;B项“这是为了强调”强加因果,“教育底蕴深厚”无中生有;C项“极其痛恨”夸大其词,应为“并不认同”。7.B【解析】“主要是为了营造紧张危急的氛围”分析不当,选项中的引文主要是为了突出沈骊英先生的崇高品质。8.①沈老师英年早逝,沉痛的心情使“我”产生了看到“迎春花”“黄花”的幻觉;②我对沈老师“窗外满墙的迎春花”印象深刻,想起了她早年对自己的教育和关爱;③“迎春花”是沈老师崇高精神的象征,“我”希望这种花朵在祖国大地上到处绽放。(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前后时空转换比照,使沈老师的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认识而更丰富、更立体;②叙事灵动,行文富有变化,真实展现“我”受沈老师影响之深和对沈老师挂念之切;③契合散文“神聚”的特点,不同的“我”看沈老师,更能凸显感念师恩、悼念老师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FH【解析】原文断句:上壮其言,遂授以将钺,宴垂拱殿,遣之。“其言”作“壮”的宾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以将钺”作“遂授”的后置状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应该断开。“垂拱殿”作“宴”的后置状语,至此语意完整,其后也应断开。(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B【解析】《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属”指这些人,与文中加点的“属”词义不相同。12.C【解析】“因为宋将陈曙等人畏敌不战,侬智高接连攻破邕州及沿江九州”错误。侬智高“破邕及沿江九州”应有多方面的原因,陈曙在金城驿“遇贼不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13.(1)狄青谨慎细密,沉默寡言,他谋划事情,一定详细分析、把握时机才采取行动。(“计事”“发”各1分,句意2分。计事:谋划事情。发:行动,采取行动)(2)狄青说:“怎么知道(这)不是骗局呢?宁可失去侬智高,也不能欺骗朝廷。”(“安知”“宁”各1分,句意2分。安知:怎知。宁:宁可)14.①军法严明;②部署周密;③抢占先机;④亲临前线。(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狄青,字汉臣,是汾州(今属山西)人。起初担任骑御马小底,后隶属于拱圣军,被选为散直(侍从之官)。李元昊反叛,(朝廷)选派狄青担任延州指挥使。前后经历二十五次战争,被乱箭射中八次,因功升至澶州刺史,多次提拔,授予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皇祐四年担任枢密副使,凭借宣徽南院使身份宣抚荆湖南北,经理管辖广南东西路盗贼。五年,平定广源州蛮夷侬智高的叛乱,回朝后复任枢密副使,当年升任枢密使。嘉祐元年,罢职为使相(宋代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参与朝廷政事)、河中尹,因嘴唇上边毒疮发作而去世,享年五十岁,赠官中书令,谥号武襄。当初,韩琦、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使,见到狄青都器重、厚待他。尹洙(北宋文学家,曾参与西北防务)也认为狄青有良将之才。狄青谨慎细密,沉默寡言,他谋划事情,一定详细分析、把握时机才采取行动。行军时队伍齐整,赏罚严明,即使敌人就在面前,士兵也没有敢畏葸不前的,因此所至必定成功。仁宗听说狄青在陕西多次取胜,想要召见(他),询问他作战的方法谋略,恰好外敌入侵平凉,只得命令(狄青将方法谋略)图绘成形象进呈。过了很久,才重用他,而侬智高(这时)在广源州起兵反叛,攻破邕州和沿江九州。仁宗忧心忡忡,环顾左右,没有能够委以重任的人。狄青上表请求前往作战,第二天受到仁宗召见。(狄青)说,我起自行伍,除了征战没有报效国家的途径,希望得到五百名外族骑兵,再增派禁兵(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士兵),定能将贼酋的首级送到京城。仁宗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于是授予他大将的符节和斧钺,在垂拱殿举行宴会(替他饯行),(然后)派他出征。(朝廷)先前命孙沔、余靖任安抚使,讨贼不成功,因此又任用狄青。狄青抵达(广南)后,与孙沔、余靖会师,命军队在宾州临时驻扎,召见广西路兵马钤辖陈曙,查实他在金城驿遇贼不战的罪行,以及殿直袁用等三十一人,将他们全部斩首,军士震惊恐惧。(狄青)于是下令只准备十天的粮食,第二天越过昆仑关,在归仁铺出兵。先布下阵势,排成队列,而叛贼因间谍情报有误,到来已晚,于是失去了险要地势,只好全体迎战。(宋军)先锋孙节在山下战死,而叛贼的气焰正盛,狄青亲自手执白旗指挥骑兵进击,命左右翼纵击,叛贼始料未及,被打得大败,(宋军)斩首二千二百级,俘获伪官五十七人。侬智高趁夜纵火焚城逃跑。第二天一早,狄青率军入城,缴获无数金帛、数千牛马,在城北一角修筑京观,招集被叛贼俘获、胁迫的七千二百人,让他们各自回家。起初,抓到一名穿金龙衣的人(《宋史》本传作“时贼尸有衣金龙衣者”,当以《宋史》所记为是),众人都认为是侬智高。狄青说:“怎么知道(这)不是骗局呢?宁可失去侬智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建雕花木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年产xxx液力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护套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x采暖散热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 2024年黑白系列偏光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驱油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资金筹措计划书
- 手术室护理文件管理
- 小班教案毛毛虫9篇
- 小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打电话》
-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紧急电话的用途》
-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 GB/T 22082-2024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IC品质控制》课件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700题)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 2024-2030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度假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经营策略分析报告
- 德勤-集团信息化顶层规划方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课件
- 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A》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