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_第1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_第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_第3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_第4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初中语文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整合课堂实录

单元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大概念为“追寻理想,反思现实"。分别选编了《庄子》《礼记》中的两个选段及韩愈的《马说》五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和三首唐代古体诗。

单元提示语特别强调: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我国古代传统的经典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如《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之行也》。有的是对现实状态的反思,如《虽有嘉肴》《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石壕吏》。其中这里面既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又有“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因此,我把这一单元的课型定为诵读型+写作型文本。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诵背本单元五篇文言文,随文梳理归纳常用文言词语、句式及古今异义等特殊用法,并能熟练背出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的意思。

2.通过品悟“大鹏"形象内涵,想象“濠梁之辩”画面,运用儒家之慧说理,思辩不平之鸣的情绪局限,增强形象思维和理性思辩的能力。

3.选择想象、譬喻、铺排、托物寓意等手法传达观点和想法,体味古圣先贤的精妙哲思和独特的智慧情怀。

4.重塑本心,树立高远志向和责任担当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反复诵背本单元五篇文言文,随文梳理归纳常用文言词语、句式及古今异义等特殊用法,并能熟练背出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的意思。

2.通过品悟“大鹏"形象内涵,想象“濠梁之辩”画面,运用儒家之慧说理,思辩不平之鸣的情绪局限,增强形象思维和理性思辩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3.选择想象、譬喻、铺排、托物寓意等手法传达观点和想法,体味古圣先贤的精妙哲思和独特的智慧情怀。

4.重塑本心,树立高远志向和责任担当意识。

【单元教学课时】8课时

【单元情境任务创设】

今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学校要举办“追慕圣贤之道,涵养宽博情怀”主题系列活动。我班将以八下第六单元为素材资源,以微主题实践活动参加读书分享会。现策划如下:

活动任务一:诵文言之味感圣贤之智

活动任务二:析鲲鹏之旅探濠梁之辩

活动任务三:研教学之理悟大同之道

活动任务四:品不平之愤抒心灵之语

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从古至今,总有一批人勇于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去引领,去开拓,去创造。这一单元我们将对话古圣先贤,他们以笔为镜,照彻一个时代的兴替得失。透过如椽大笔,我们会领略到他们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学习理想生活的期望,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从中收获启迪,陶冶情操。

师:下面先走进这一单元的情境任务创设环节。

【单元情境任务创设】

今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学校要举办“追慕圣贤之道,涵养宽博情怀”主题系列活动。我班将以八下第六单元为素材资源,以微主题实践活动参加读书分享会。现策划如下:

活动任务一:诵文言之味感圣贤之智

活动任务二:析鲲鹏之旅探濠梁之辩

活动任务三:研教学之理悟大同之道

活动任务四:品不平之愤抒心灵之语

任务一:诵文言之味感圣贤之智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利用早读时间对这一单元的五篇文章进行了口诵心惟式地情感诵读,文意疏通,记忆背诵。下面我们直接进入这一单元的活动任务二。

任务二:析鲲鹏之旅探濠梁之辩

教学流程:

学习《北冥有鱼》修炼一颗鲲鹏心

导入:同学们,如果给《北冥有鱼》换个题目,你写什么?

生1:鲲鹏展翅鹏程万里

师:可以,抓住了本则寓言最富冲击力的部分。“鹏"这个巨无霸形象,最早出现在《列子·汤问》中,经奇人庄子化用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谁还能再说几个与“鹏”有关的诗词名句或成语典故?除了刚才说的那两个。

生2: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西游记》中狮驼国的妖怪“大鹏金翅雕”,还有“扶摇直上”,嗯····

师:还有抗金英雄岳飞的表字“鹏举”。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修炼一颗鲲鹏心吧!

第一板块:温故与质疑

师:同学们,现在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看大家能否做到“逍遥游"。

预习学案检测:

1.请解释下列文言词句:

(1)怒而飞怒:

(2)志怪者也志: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2.翻译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水击三千里。

(4)去以六月息者也。

(5)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同桌互批,订正改错,老师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词句)

师:请大家再次朗读全文一遍,并速读课下第一个注释,简单勾划关键信息

(生边读边划)

师:庄子的文章大气磅礴天马行空,比较艰深,多少人解读庄子都是爱得痴迷恨得顿足,甚至越解越糊涂。本文出自《庄子·内篇》中的首篇《逍遥游》,昨天预习时,要求大家就内容角度至少提一个问题,现在谁来?

生3:为什么鲲要变成鹏呢?

生4:为什么作者写了大鹏后要写雾气尘埃呢?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生5:最后一段,作者的目的是要说什么呢?实在读不懂。

(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老师整合聚焦在这三个问题上)

第二板块:鹏与鲲鱼之辩

师:好,我们先思考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鲲要变成鹏呢?

师:请同学们认真品读,用“你可真是一只的大鹏啊!(理由)”为话题,写出自己的见解(80字左右)。

(生埋头品读,写话,5分钟后小组交流展示,之后推荐个人说思考)

生6:你可真是一只志存高远的大鹏啊!本来你足可以凭借宽阔海洋自由自在腾挪跳跃,可是你不甘寄居幽暗深海,你要跳出舒适区,你更向往任鸟飞的高天,更向往天池南冥,于是你摇身化鹏,惊起北冥万丈风波,振翅击水三千里巨浪,展翼翱翔便有铺天盖地之势,所到之处雄风浩荡,天地万物为你回首,你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高飞高飞······

师:好一条想要跳出舒适区的鲲鱼,正因志存高远,才化鲲为鹏,好,下一位。

生7:你可真是一只渴望自由特立独行的大鹏啊!你本是北海一只体型硕大的鱼,可是你为了实现飞天梦,找准时机,借着旋风盘旋飞翔,又借着六月大风绝尘而去,你漠视一切艰难险阻,不忘初心,浩荡前行,你的不凡锐气,你的雍容大度,实在令我辈望尘莫及呀!

师:思想上渴望自由,行动上善借长风,不过,要想乘风飞往九万里高空,仅仅是借力吗?

生:不行,自身也必须发很大的力,也就是内力加外力才可能成功。

师:是的,不要忘了,变化之前必得练就一身北冥神功,韬光养晦,方能抓住时运,是不是?(生点头)

生8:你可真是一只勇于享受孤独的大鹏啊!你心之所向,行必往之。电闪雷鸣,你独自承担;暴风骤雨,独自狂欢;我知道你不愿在北海仰视众生,只想远上高空磨练心性俯瞰世俗,所以你努力释放大海一般巨大的潜能,化鹏怒飞,乘着六月飓风,爆发吞吐宇宙之力,奔向你的终极目标南冥。

师:很好,你分析的这个角度很独特,这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负的孤独感。其实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北冥和南冥,都是蕴藏了无限潜能的宝库,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言:

屏显: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生读,说大意)

师:这还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鹏呀?

生:勇敢摆脱束缚,沉潜厚积,一翅冲天的大鹏。

师:是的,同学们,那我问大家,大鹏要飞往南冥,到底要几个步骤呀?

生9:三个步骤,第一,水击三千里。第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第三,去以六月息者也。

师:也就是先拍击离水,再斜行爬高,再水平飞行,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这样说来,课后练习李白的那首《上李邕》写的“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不是错了呀?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看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呢?

(生读课后练习四《上李邕》并思考说见解)

屏显: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意参考: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生10:嗯,我觉得李白没有理解了庄子写大鹏的飞翔路线图,庄子那样写是为了突出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曲折的艰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地寻找突破路径。

生11:我觉得李白是故意这样写的,这样更能表达出他想一飞冲天的志向,希望很快得到李邕的赏识和推荐,更能表现他超凡脱俗的性格。

师:哦?大家同意谁?(生大多数感觉两种解释都有道理)

师:褒有褒的依据,贬有贬的道理,言之成理即可。那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南冥吗?南冥是什么意思?(生说南海,天池)

师:是啊,“南冥”是虚空中跟太空接起来的,叫做“天池”,也就是说,是不存在的,是不确定的,就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用寓言故事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其实寄寓了一个道理:

屏显:你越相信你是不可知的,不可量的,不确定的,你越有变化的可能。

好,下面我们就这一板块先做一个简短的小结,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___”

集中学生发言,整合如下:

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树立远志,化鲲为鹏,突破舒适区。

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有大抱负,大视野,大胸襟,大境界。

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不怕“万里南征”,不仅自己发力,还要善于借力。

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努力从“大”处出发,不能禁锢自己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大家说得很有见地。我想补充的是,要想达到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就得永远对“南冥"这个最高境界有想象,有等待,有凝视,有瞭望,有行动。

第三板块:鹏与尘雾之辩

师:好,这个问题先探讨到这里。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宋哲豪同学提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写了大鹏后要写雾气尘埃呢?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生12:我觉得它们有相同之处:大鹏与雾气、尘埃都是有所凭借的。课下第6个注释解释说海动时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雾气尘埃呢,也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生13:我认为它们有不同之处:鹏不仅自己主动地发很大的力,而且还借外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雾气尘埃是被动地凭借外力才飘浮起来的。强者必须主动发力,弱者常常被动等待。

生14:我认为它们之间有依存关系:虽然大鹏硕大无比势冲霄汉,但它鼓风起飞时尘埃和雾气有时也是它凭借的条件,所以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师:是的,雾气尘埃也是大鹏高飞的必要条件,也就是万物是互联的,是有所凭借的。

(生表赞同)

第四板块:鹏与人类之辩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最后一段,作者的目的究竟要说什么呢?

屏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生15:作者猜测想象大鹏向下看的场景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仍然说明万事万物之间是相通的,这里运用类比和想象,进一步指出了万物是有局限的,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师:是呀,有所凭借就有所局限。就像我们凭借汽车可以跑得更快,但是汽车的速度也就变成了我们的速度,这不是我们凭借的东西又反过来局限了我们吗?又如计算机,凭借它效率大大提高,可是我们首先要适应它,得按照它的程序来操作,同时它的程序是不是也在控制我们呢?(生点头赞同)

生16: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庄子说的是逍遥游,那如果万物都有所凭借有所局限的话,那他怎么达到逍遥游呢?逍遥是无拘无束,安闲自在呀?

师:好,还是我们爱思考的郝登宇同学,他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家的问题,人常说百人百庄,每个人对庄子的理解不一样,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想一下,那就是《逍遥游》不仅只说逍遥,还有“游”的意思呀,两个词的关系是什么呢?

生17:哦,要想达到逍遥,就得先勇敢地“游"起来,就像大鹏,要想突破束缚它的大海,就必须化鲲为鹏,勇敢地向自己的目标南冥遨“游”。

师:补充你的理解,也就是说,作者强调世间万物是不逍遥的,“逍遥"决不能向外求,只能向内求;不能向下求,只能向上求。大鹏之“游”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反映的是广博的视野和人生大追求。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

屏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把握六气变化之道,才能遨游于宇宙,才能逍遥自在”

简单地说,就是要顺应自然,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认知能力,就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由逍遥。(学生似懂非懂眼神)

生18:那么庄子达到逍遥了吗?

师:哈哈,问得好,我们看两段庄子的资料:(抽一生读)

屏显1:知人论世:庄子其人: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便隐居著书,潜心研究道学,后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他的文章以寓言的方式呈现,在想象上天马行空,以求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

屏显2:庄子标签:

金圣叹称他是“天下第一才子";司马迁称他“其学无所不窥”;李白称他“开浩荡之奇言";鲁迅称他“晚周诸子莫能先”;郭沫若称他“中国古代哲人中,绝无仅有”,黄震称他“千万世诙谐小说之鼻祖”。

师:大家读了后,猜猜看,庄子达到逍遥境界了吗?

生:我想庄子一定达到了,就像之前我们学过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成了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们都达到了精神上的逍遥境界。

师:说得好!现在,请大家再来一次头脑风暴,联系本节课所探讨的思想内容,联系你熟知的庄子背景以及他的一些寓言故事,写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感悟。(生积极思考写作)

师:好,现在我们回到文本,把《北冥有鱼》齐背一遍,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力争读出庄文气势磅礴天马行空的感觉。(生齐背)

师:这节课大家非常努力,尽管文字有些烧脑,不易理解,但同学们还是努力悟出了自己心中的大鹏,自己心中的庄子。但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庄子一样,笔下挟风雷,胸中纳豪情,修得鲲鹏心,更上楼一层!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品析了鲲鹏之旅,明白了“万物有待"以及“万物有凭借就有局限的道理,明白了要想像大鹏一样远慕高举,就得志向远大,借力而行的道理,更了解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一节我们走进他的第二篇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屏显:

活动任务二:析鲲鹏之旅探濠梁之辩

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体味“鱼之乐”中蕴含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内心追求。

师:请大家再次速读全文,我们一语立骨,迅速说出,哪个字是中心事件呢?

(生七嘴八舌,有说“游”的,有说“辩"的,有说“乐”的,最后我们从情节的角度选了一个“辩"字)

子任务一:换标题明辩点

师:那好,我们紧扣“辩”字换一个标题,好吗?

(生思考,七嘴八舌回答,选几个与大家分享)

庄子和惠子之辩

濠梁之辩

“鱼"乐之辩

辩“鱼游”之乐

庄子诡辩

师:下面同学紧扣“辩"字迅速说出辩论的焦点以及双方的观点。

生:辩论的焦点是“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庄子观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观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任务二:创脚本演对话

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剧本中编写舞台提示语的想象练习。除了第一句是叙述外,庄子与惠子总共一问一答说了五次话,请看要求:

屏显:

创编舞台提示语:请给庄惠的每一次问答加一个舞台提示语,想象他们对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语调,甚至用的什么道具等。(建议同学们脑子里先设想一个你熟悉的河桥环境再想象写)

示例: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手扶栏杆,身体前倾,凝神看向水中的鱼,若有所思地说)

(生精读庄惠对话,揣摩创写后展示,选几则如下)

师:请两位同学根据你的舞台提示语试着演读出你的体验和感觉,好吗?谁来呀?

生1:张曼祺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饶有兴致地说)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略微抬眸,捻了捻胡须,瞟了一眼河中鱼,不以为然地笑着对庄子提出质疑。)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不甘示弱,扭头注视着惠子,挥挥衣袖,不屑地反问。)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子不服气,仰面,一只手背后,一只手捋捋山羊胡须,又正正身子,一本正经地对庄子说)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不肯甘拜下风,挑眉一笑,摇头晃脑地对着惠子说。边说边用拐杖指指河中鱼,说罢仰天大笑,拍了拍惠子老兄的肩膀)

师点拨:“也"字应拉长,突出悠然自得的心境。第2句第5句突出感叹语气。

生2:郝丹晨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目光由濠水转向惠子,直起腰,眉毛一挑悠然自得地说)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眯起眼,一手缓缓捋着胡子,盯着庄子说)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挠挠头皮,嘴角微微上扬,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又很快放松,眼神柔和,轻敲两下拐杖,不紧不慢胜券在握地说)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整整衣领,拿着扇子扇着风,晃着脑袋,俏皮地挑着眉说。)

师点拨:

最后一句“也”字上扬,显出洒脱豪放的样子,言毕再次爽朗大笑。“全矣"要重读。

第3、4句要突出反问语气,彼此互怼的感觉。

屏显:师示范: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刁难、咄咄逼人)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针锋相对、从容不迫)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反唇相讥,摊开双手抖动,有胜券在握的得意)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缓和、镇定、从容,右手缓缓从胸前划过,动作优雅)

师:请大家按自己写的舞台提示语先自读,然后同桌分角色互读,也可参考老师的示范,深度体验庄子与惠子的性格特点,动作神态,情感态度)

(生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师:小结一下,二人在论辩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理技巧呢?各自有怎样的性格思想呢?

师生共议,小结如下:

屏显:

一、说理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归谬法

诡辩法

偷换概念(是指庄子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意思却是“怎么知道”)。

转换话题。

二、性格思想:

庄子:移情同感,物我为一,直觉思维,云淡风轻,尚美。

惠子:寻根究底,注重逻辑,逻辑思维,举轻若重,求真。

师:来,看一下思想家们是如何评论庄惠之辩的。

屏显:

庄子所代表的是以无用为用,忘我物化的艺术精神,而惠子所代表的是“遍为万物说”,以“善辩为名”的理智精神。——徐复观

惠子以形观形,故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以性观性,故己非鱼而知鱼之情。——褚伯秀《庄子义海纂微》

子任务三:探理趣选同款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创编演绎,很明显,两人思想有别,性格迥异,那么,庄子与惠子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看一个小资料。

屏显:

庄子与惠子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至交好友,也是思想巨人,他们的谈天论地往往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与老子并称“老庄”。

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履,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两人既是挚友,更是才华相当的“辩友"。

师:那么回到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你是喜欢庄子的生活态度呢?还是喜欢惠子的生活态度呢?请写出你的见解。

(学生根据刚才的资料精读,写见解并展示,选几则如下)

师:是啊,鱼是否快乐,是无法确证的事情,庄子带着审美体验去看,当然看什么都是美的,从审美艺术规律上来看,这就是我们说的移情。而惠子老爷子反而有点不解风情,有点煞风景,故意找茬儿的感觉,我们是游玩来了,最重要的是开心了,人生如果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活好”嘛,所以,庄子看到的鱼儿就是一种生命从容的态度啊,我也是赞同庄子洒脱飘逸向往自由的生活理念的,从这点上说,他比慧子执着于分析拘泥于现实的境界高多了。

师:同学们,总而言之,本文并不在于分清谁胜谁负,他俩压根儿打的就不是同一副牌,而在于解析二人的情趣与理趣。庄子呢,认为辩论就是用身体和影子赛跑,徒劳无功。你只有让自己停下来。辩论才能停下来,他认为惠子的善辩是无功的,喧闹,并没有把握事物的实质。而惠子呢?认为不同生命之间是不能沟通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一种私人语言。生活中,人类两种思维都是需要的。一句话:庄子具有感性之美。惠子具有理性之美。追慕圣贤之道,涵养宽博情怀。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活动任务三:研教学之理悟大同之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博大精深的经典名著《礼记正义》中的《虽有嘉肴》

导入:同学们,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下面是出自《礼记》的几个成语警句,你都能填来吗?请在课文空白处写一下。(学生先写后说)

屏显:

1.瑕不掩()

2.博闻强()

3.反躬自()

4.一张一(),文()之道

5.礼之用,和()

6.傲不可(),欲不可(),志不可(),乐不可()

答案:

1.瑕不掩瑜

2.博闻强识zhì

3.反躬自问躬:自身。

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5.礼之用,和为贵

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虽有嘉肴》一文也有一个成语,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生异口同声:教学相长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七嘴八舌: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在预习时提出最多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第一句话题是“学”,第二三句话题是“学”和“教”,话题不统一,得不出“是故”后面所说的“教学相长"的结论。不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我首先提出来解释一下,同学们说的“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这是现代汉语的意思,“教"与“学”指的是两个主体。而课文中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指的是一个人在学习和教导别人过程中的自我成长,指的是同一个主体,是一体两面,“教”也是“学"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哦”声一片,似有所悟)

那么,《礼记》到底长什么样呢?再给大家一根指南针(指名一生读)

屏显:关于《礼经》和《礼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礼经》就是孔子曾经编纂来教育他的弟子的书,后来,他的弟子们对“经”的解释就叫“传"或“记”。而《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又名《小戴礼记》,它是解释《礼经》著作里面最好的经典,有人认为超过了他的叔叔戴德编撰的《大戴礼记》,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完整地流传了下来,并收入到儒家十三经中,所以《礼记》能够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很了不起的。

师:好,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接下来,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学记》中的这篇《虽有嘉肴》中,看看这位高人戴圣的文章到底高明在哪里。

第一板块:知词义明观点

一读,寻易错字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之后再抽一学生读,并让其他同学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师:谁来提醒大家最易读错的字音?

生1:“自强”的“强"应读三声qiǎng,“学学半”的第一个字“学"应读xiào。“教然后知困”中的“教"到底应读一声还是四声呢?他读的是四声。

师:对,这里的“自强”不是“自强不息”,而是“自我勉励”的意思,应读三声。还有这里的“教然后知困"中的“教”应读一声,凡是用作一个具体的动作过程时读作jiāo,凡是上升到对“一类"的总结时读作四声,如名词类“教学,教室,教师”等,动词类“教导教育"等。当然,这其中的某些词有时既作动词也作名词。

二读,寻易错节奏

(抽一学生读。并让学生指出读错的节奏)

生2:我发现他把“是故”与“学"连在了一起,“其此之谓乎”的“其"后没有停顿。

师:请大家看屏显内容,齐读一遍(生读)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三读,寻易错词义

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全文,不懂的二人小组互助,最后全班质疑交流。

生3:“虽有嘉肴"虽有至道”中的“虽"到底是“即使”还是“虽然"呢?

师:你觉得呢?

生3:我觉得应该是“虽然”,因为记得老师说过,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事实上是真的,是有这回事,就译成“虽然”,没有这回事,是假想出来的,就译成“即使”。“嘉肴"至道”事实上是存在的,所以应译成“虽然"

生3:我也记得,上学期在《愚公移山》中学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的“虽”,当时闹出了笑话,孙同学译成了“虽然我死了”,死了还能说话吗?显然不合情理。所以应译成“即使"。

师:哈哈,印象好深。是的,有些古今义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其实很多“今义”在古代就产生了,只不过延伸到今天还在使用。我们要善于联系语境,准确区分。

请同学们一起看课后练习第四题一组古今义的区别和联系。(学生边说边写,老师重点点拨)

师:“教学相长”,一开始就强调了,古义的“教”和“学”,是一个人学习的两个方面,是一个主体。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不同,现在的“教"与“学”是两个主体,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而“教学"一词的今义只指“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词义范围缩小了。

师:又如“贼”,古义多指“伤害、残害”是动词。与“盗"字连用时,指的是偷窃财物的行为或人,而现在专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转移了。

师:还有哪些词应该提醒大家关注呢?

生4:“是故”,就是“故是”,“因此"的意思。老师,“其此之谓乎”的“其"表什么呢?

师:表推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思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师:同学们还要关注“学学半"的第一个“学”字,看第八个注释,敩,反文旁,甲骨文写作“攴”,表示一只手握着木棍在督促,所以有“教导”的意思。这是词义的通假通用。

四读:寻相似观点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选自《礼记·学记》,属于议论文,请大家说一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也就是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呢?

生齐说:教学相长。

师:是的,这个很明显,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那么大家能再说几个类似的观点吗?(大家七嘴八舌,老师指定一位说)

生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

知行合一

师:知行合一是谁说的?(生插嘴说王阳明)是的。教育家陶行知原来叫陶知行,后来认为实践最重要,行是知的开始,所以改名叫陶行知。还有毛泽东说的那句,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去亲自尝一尝,这些都指出了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板块:品语言悟章法

师:前面说过,《小戴礼记》是所有解释《礼经》里面最好的经典,作者论述的道理到底好在哪里呢?说出道理,不是说有个道理放在那儿,你拿出来就可以了,说出道理,实际上就是道理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叫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话,从多个角度写出你的理解。

话题:“我品出了的味儿,因为

(提示:第一个横线可从实虚词、标点、句式、首尾、写法、情感、结构等多个角度思考与观点的联系,每个角度50字左右)

(学生思考写作,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一筹莫展,提醒学生关注作者重复使用的词句,先删去再和原文比较品析。5分钟后展示)

生6:我品出了全文运用“也"字的抒缓味儿,因为如果删去“也”字后,读起来就比较生硬,感受不到作者语重心长谆谆教导读者的情感。

师:是的,别有一种深厚绵长的滋味,来,我们一起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生笑着齐读体验)

生7:我品出了作者重复使用“然后"一词的循序渐进的味儿,因为这个词点明了由行到知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进一步指出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

师:是的,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对待。

生8:我品出了作者运用分号的并列味儿,因为学和教这两点必须同时重视,既要努力学习,还要注意在教别人后的自我反思,强调了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师:二者都不可偏废。不能弄虚作假或骄傲浮躁,这样教和学才能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生9:我品出了首句运用类比时给人的一种耳目一新的味儿,因为作者用“嘉肴”类比“至道”,很形象地引出了学与教之间相互推动的关系和去行动去尝试的道理,由浅入深,便于读者对中心的理解。老师,还有,这也是比兴的修辞吧?

师:是的,这第一句如果我改成“虽有异香,弗闻,不知其妙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以吗?

生10:嗯,不太好,因为嘉肴是需要好好品尝咀嚼回味的,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与作者教学相长的主张是吻合的,用“异香"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师:很好,有思辨力。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所以说作者选择设喻的喻体时是非常讲究的,是有深刻意蕴的。

生11:我品出了这篇文章前三句话的句式都有两两对举的整齐味儿,因为读起来结构一致,语气和谐,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

师:是的,不厚此薄彼,不偏不倚,学和教互动,这也属于对偶修辞,是一种宽对,不像对联那样严格,总之读起来有一种铺排的气势在,回环复沓,文气贯通。大家再齐读感受一遍。(生读,声音宏亮,演绎到位)

师:而且同学们注意了,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叫“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请批注在书上,经常运用。

师:看来大家对情感和结构的品析不是特别敏感,来,我们用加一加的办法来体验一下。请大家填出横线上的情感词。

屏显: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真让人呀!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真让人呀!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真让人呀!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生12:第一句填:真让人遗憾可惜呀!

第二句填:真让人豁然开朗呀!

第三句填:真让人激动兴奋呀!我感觉这三句话有一种递进的意味儿。最后用一个“故”字与前面形成因果关系,自然地推出中心论点。

师:非常好,他的表达很严谨,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也是一种起承转合的形式。那么,结尾呢?既然观点已经提出,结尾是不是多余了呢?去掉怎么样?

生13:我感觉这儿引用了《兑命》里的话是进一步强调教学相长的道理,让读者信服。

师:是的,它起的是补充作用。就像作者的新发现,就像我们雨后沿着整齐的石阶一级一级地登上了目标山顶,忽而发现山背后升起了一道彩虹,心中越发添了一份什么味儿?

(生纷纷说惊喜。)

师:好,我们按刚才填出的情感词把全文一齐背读一遍,争取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来。

(生一齐背读,很棒)

第三板块:选金句联生活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可谓句句含金,请选择其中一句作为观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摆事实,讲道理,写一个微型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见解,怎么样?字数不限,用上这样的话题:

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写完后展示,整理几则如下)

生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同样重要,正如费曼学习法,将自己学习知识与给自己讲述融合在一起,将把概念教给别人到发现问题后继续寻找解决方案,再尝试教给他人,最后类比简化,直到最终理解。所以,让人记忆深刻,成为史上最强学习法。

生1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正如画素描画的我,发现不足急需要修改,但始终打不开缺口,经过自己认真反思并对照老师的指点精心补救才笔下见美,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泰戈尔曾说过,不用滞留采花保存,只管往前走去,一路上百花自会盛开,可见人只有往前走了,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生16:品嘉肴方知味美,学至道才知其善。正如鲁迅所说:“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陈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要想知道水的深浅,小马需亲自过河,要想知道桃林尽头,渔人需要复前行。可见亲身实践的意义何其重大。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品出了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而且努力运用,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感悟。愿我们像先贤那样,心有定见,勇于实践,做思想的蝴蝶,在生活的道场里勇敢飞翔!

师:下课!

活动任务三:研教学之理悟大同之道

学习《大道之行也》

子任务一:理逻辑诵“大同”

师:同学们,预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大道之行也》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社会的蓝图,那么这幅宏大的蓝图上写着大大的两个词,应该是什么呀?

生:大道和大同

师:是啊,那么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根据文意,把文章分为三层,应该在哪里呢?

生: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师:好,从层次关系来看,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从“故”“是故"看出是因果关系。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再仔细观察一下句与句的逻辑关系,也把第一层变成因果关系,用“之所以”“是因为”,应该怎么说?

生:之所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因为“大道之行也"

师:那如果变成条件关系,应该怎么讲?

生:只有“大道之行”,才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师:很好。也就是说第一层写了什么意思呢?

生:写了“大道之行”的内涵。

师:是的,或者说先指出“大道之行"的根本特征。分别强调了第一做主人,第二选能人,第三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那么,第二、三层呢?

生:第二层写了“大道之行”的具体表现。

师:这里总共三小层意思,分别侧重哪三个角度呢?

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皆有所养"是说每个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

师:满足的是人的生存需要。首先能活下去。

生:“男有分,女有归”是说人人都能有职业,能安居乐业。

师:这里满足的是人的发展需要。

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师:这里满足的是精神愉悦的需要。

生:第三层写了这样表现的最终结果就形成了“大同”社会。最后总结全文。

师:是的,也就是说:

屏显:

“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是指理想社会,是因为施行了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才会有理想社会,也就是“大道之行"造就大同。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师:好,内容理解了之后,请同学来读一读。

(抽一生读)

师点拨:

要注意第一句,特别是“也”字,要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是“大道"的内涵。

“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读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总共四组,应读出层次感,幸福感。面带微笑。语速稍慢。“故"人”“使"三字,要停顿,读出统领作用。“货”“力"要停顿。

“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之后收住。

读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的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师:来,全班齐声再朗读一遍。(生大声朗读,效果很棒)

子任务二:联故事悟“大同"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做一件事情,就是“以事解文”,深入文本内部,联系生活积累,融通古今中外,精讲故事,见“大道"之形,悟“大同”之境。分别完成下列四个小活动:

(学生回读课文,联想古今生活及文学作品中能印证本文“大同"愿景的小故事,写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小组传阅,互学,再全班抽查学生展示,选几则如下)

1.书中“大同”之景

师:请大家展示文学作品中哪些场景“大同"色彩最浓?

(生齐背)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古之“大同”之景

师:请大家展示古代生活中哪些场景“大同"色彩最浓?

3.今之“大同”之景

师:请同学们展示现代社会生活中哪些场景“大同"色彩最浓?

子任务三:选角度谈愿景

师:同学们,那“大同”社会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样子呢?请联系本文角度用一句话描绘。

师:同学们,这样的大同社会如何实现?那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要有天民的觉悟,

需要放在宇宙当中来定位我们的生命。这样“天下大同"的愿景才能离我们近一点,更近一点······

活动任务四:品不平之愤抒心灵之语

师: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如果问我什么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是“心”。我们换一种说法,这颗“心”,就是如同岩石般厚重的人格和人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底层能力。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马说》,也来看一下作为一匹有美好素质的千里马,作为一个能识别人才的伯乐,应该具备哪些底层能力。

子任务一:理逻辑析原因

师:同学们,看标题《马说》,对于“说”这一文体,尽管以前学过《爱莲说》,我们还是再回忆一下,大家速读:

屏显: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师:那么,既然是议论体裁,大家能说出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很好!也就是下文全部论据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论证,进一步证明作者观点的。那先搞清什么是伯乐呢?谁知道?

生:就是会相马的人。

师: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特别精通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伯乐"是个普遍概念,泛指一切识马的人。

来,看一则寓言,谁来说说大致意思?有何思考?

屏显: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卷三十,《燕二·苏代为燕说齐》

(生说大意,之后展译文)

屏显: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生说思考后,老师强调:

屏显:这则寓言说明:

1.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一定得到重用,有时需要“伯乐”发现并举荐,权威很重要。

2.不可盲目迷信崇拜他人,更要提防有些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身价。

师:好,回到《马说》这篇文章来,同学们一定会很快发现一个矛盾点,是什么呢?

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师:是的,就是“马"与“人”的矛盾。所以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师:那么千里马在这种并非伯乐人的手中“不以千里称"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从“人”的角度和“马"的角度分别说一下。

生:从“人”的角度来看“不以千里称"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

师:这几句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就掌握在“奴隶人"和“食马者”手里。

生:从“马"的角度来看“不以千里称”的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师:那么“人”与“马”,哪个是外因?哪个是内因呢?

生:“人”是外因,“马"是内因。

师:也就是“人”喂不饱马,“不知马"是直接原因,“马”食不饱,才美不外见是根本原因。那么,哪一个起决定作用?

生:“人"起决定作用。

师:是的,“其真不知马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要原因,起决定作用。

所以,作者就这样一步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子任务二:诵情感明手法

师:请看韩愈的精准画像,古时朝廷为四品以上的官员才给画精准的画像的。说说感觉。

生:一身正气,正直,一看到他就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师:是的,他就是一位响当当的直男,愤青。

师: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说马吗?不急,要准确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就必须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请大家看几则作者的背景材料。

屏显:

材料一: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材料二:

韩愈创作《马说》时,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当朝权相请求重用,以展才志,可“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遭冷落,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在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身边做幕僚,郁郁不乐,深感明主难遇的苦楚。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再后来,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上《论佛骨表》,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