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写在答题卷上.3.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BCD狗头兽首铜像精美的青花瓷流通硬币地铁列车的车体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铜像是青铜,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故A错误;B.青花瓷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合金,故B正确;C.流通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C错误;D.列车的车体是硬铝,是铝、铜、镁、硅的合金,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答案为B。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稀盐酸 B.铜 C.氢氧化钠 D.蔗糖【答案】C【解析】【详解】A.稀盐酸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铜是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氢氧化钠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D.蔗糖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3.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且书写正确的是A.三脚架 B.坩埚 C.平底烧瓶 D.容量瓶【答案】D【解析】【详解】A.是泥三角,A错误;B.是蒸发皿,B错误C.是蒸馏烧瓶,C错误;D.是容量瓶,D正确;答案选D。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在部分食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纳米氮化镓”是一种胶体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涉及置换反应D.“纳米汽车”用作车轮,、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B【解析】【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A正确;B.“纳米氮化镓(GaN)”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不属于胶体,故B错误;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故答案选B。5.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必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前后氯元素化合价不变,不需要加还原剂,A错误;B.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也满足要求,B错误;C.铁离子变成亚铁离子需要加入还原剂,C正确;D.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D错误;故选C。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的铝原子: B.烧碱的化学式: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的电子式为:【答案】C【解析】【详解】A.铝原子质子数为13,中子数为14的铝原子表示为,A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B错误;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D.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D错误;答案选C。7.新型陶瓷AlN可通过反应: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该反应中Al2O3中的Al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错误;B.AlN中N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为-3价,B错误;C.每生成1molAlN则有0.5molN2被还原,且只有N2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转移3mol电子,C正确;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周期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答案】A【解析】【详解】A.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故A正确;B.氢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ⅢA族的铝、镓、铟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ⅣA族的锗、锡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这些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D.钾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但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故D错误;故选A。9.下列有关氯水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氯水含有,光照后逸出的气体是B.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具有漂白性C.将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氯水中含有,能与反应产生D.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水挥发,使次氯酸浓度变大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O2,所以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为O2,故A错误;B.氯气没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为氯水,起到漂白作用的是HClO,故B错误;C.往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这是由于氯水中含有盐酸,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故C正确;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产生盐酸,pH值将减小,酸性增强,故D错误;故答案选C。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C.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少量,利用它还原性实现杀菌的目的D.84消毒液是以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白醋混合可以提升消毒效果【答案】C【解析】【详解】A.硬铝密度小、强度高,适用于制造飞机外壳,A正确;B.一些合金能够大量吸收氢气,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结合生成氢化物,又能放出H2,这类金属材料叫做储氢合金,B正确;C.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作为抗氧剂,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而SO2可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作用,C错误;D.NaClO与白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氧化性强,所以可以提升消毒效果,D正确;故答案选C。11.安全是开展实验探究的首要原则。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轻微烫伤或烧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然后涂上烫伤膏药B.未用完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可投入水槽中与水反应进行处理C.铜与浓硫酸反应完毕,可将反应液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产物溶液的颜色D进行化学实验时佩戴护目镜,可防止化学试剂飞溅进入眼睛【答案】B【解析】【详解】A.轻微烫伤或烧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以防皮肤感染或坏死,A正确;B.钠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实验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B错误;C.反应后试管中还是浓硫酸,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应该遵循“酸入水”的操作规律,C正确;D.进行化学实验时护目镜可以保护眼睛,防止化学试剂飞溅进入眼睛,D正确;故选B。1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FeCl2溶液(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CO2气体(CO气体):通入O2点燃D.MnO2固体(KCl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FeCl3可以和Fe反应:2FeCl3+Fe=3FeCl2,所以可以用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的方法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故A正确;B.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所以可以在NaHCO3、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除去Na2CO3,故B正确;C.CO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CO2,但通入O2点燃时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可以将混合气通过足量的氧化铜以除去CO2中的CO,故C不正确;D.MnO2不溶于水,KCl溶于水,所以MnO2和KCl的固体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可以除去MnO2中的KCl,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在碱性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反应,且溶液为无色,A正确;B.在碱性溶液中,与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错误;C.在碱性溶液中,与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D.形成的溶液为紫红色,不符合题干无色溶液要求,D错误;答案选A。14.下列方程式不正确是A.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向氯水中通入的离子方程式:C.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D.将通入到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解析】【详解】A.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正确;B.向氯水中通入的离子方程式:,B正确;C.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C错误;D.将通入到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D正确;答案选C。15.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溶液配制中转移溶液②制备胶体③观察的焰色试验④用计测新制氯水的值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溶液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进行转移溶液,①符合题意;②.向煮沸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②不符合题意;③.铜丝燃烧火焰有颜色,影响观察,应该用铂丝,③不符合题意;④.pH计可以直接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值,④符合题意;综上: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类比和推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或推理正确的是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则铜与硫粉反应时生成硫化铜B.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则NaHCO3固体溶于水也放热C.CO2气体不能使溴水褪色,则SO2气体也不能使溴水褪色D.CO2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CO3,则SO2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SO3【答案】D【解析】【详解】A.Cl2具有强氧化性,故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而硫的氧化性较弱,故铜与硫粉反应时生成硫化亚铜,类比不合理,A不合题意;B.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而NaHCO3固体溶于水是吸热的过程,类比不合理,B不合题意;C.CO2不具有还原性,与溴水不反应,CO2气体不能使溴水褪色,但SO2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故SO2气体能使溴水褪色,类比不合理,C不合题意;D.CO2、S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O2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CO3,则SO2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SO3,类比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7.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分子数为B.含有的氧原子数为C.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D.溶液中,含有的数为【答案】A【解析】【详解】A.,则分子数为0.5NA,A正确;B.,O原子个数为2NA,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根据体积计算物质的量,C错误;D.没有明确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D错误;故答案为:A。18.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硫酸化学纯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配制的稀硫酸需用量筒取该硫酸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质量分数变为49%D.从该硫酸中取出,则浓度变为原来的1/5【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错误;B.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mL,则VmL×18.4mol/L=250mL×2.0mol/L,解得:,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B正确;C.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质量小于原硫酸溶液的2倍,稀释后溶质硫酸不变,根据质量分数=×100%,可知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大于49%,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取该硫酸100mL,浓度不变,D错误;故答案选B。19.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C.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D.单质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答案】C【解析】【详解】A.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但活泼的金属易与H2O反应,故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故A错误;B.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故B错误;C.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只是反应越来越剧烈,故C正确;D.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故D错误;答案选C。20.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QA.原子半径B.元素Y有等多种价态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可以推测是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答案】D【解析】【分析】由元素X、Y、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Q位于第四周期,则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x+2+x+3=17,解得:x=4,则X为C、Y为S、Z为Cl、Q为As,以此来解答。【详解】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为,故A正确;B.元素Y为S元素,有等多种价态,故B正确;C.S、Cl的非金属性较强,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故C正确;D.As的最高价为+5,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3QO4,故D错误;故选D。21.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可以做氧化剂,但不能被氧化 B.c与d的稀溶液反应可以制得eC.b溶液通电后可以制得a 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为氯气、b为盐酸盐、c为次氯酸盐、e为次氯酸。【详解】A.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中间价态0价,既可以升高被氧化也可以降低被还原,故A错误;B.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水,所以可以用次氯酸盐和氯化氢的稀溶液反应可以制得氯气,故B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则盐酸盐溶液通电后可以制得氯气,故C正确;D.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盐、次氯酸盐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盐酸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酸盐、电解盐酸盐溶液可以生成氯气,则氯元素中存在a→c→e→d→b→a的循环转化关系,故D正确;故选A。22.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易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中的B.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用的盐酸与足量的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D.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答案】C【解析】【分析】制备少量的AlCl3,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加热下反应生成氯气,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B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C中浓硫酸可干燥氯气,D中Al与氯气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铝,E中可收集氯化铝,F中浓硫酸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中,G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因浓盐酸易挥发,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故A正确;B.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空气排出后,防止Al与氧气反应,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故B正确;C.若盐酸完全反应,n(HCl)=0.05molL×12mol/L=0.6mol,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生成氯气为0.6mol×=0.15mol,由Cl原子守恒可知得到氯化铝为0.15mol×2×=0.1mol,且随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则最终得到氯化铝小于0.1mol,故C错误;D.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防止氯化铝水解,故D正确;故选:C。23.某大型企业利用含的废液净化含有的工业废气的工艺如图所示,既避免了空气污染又回收了硫黄,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是还原剂 B.根据工艺流程可知氧化性:C.步骤③中每生成消耗 D.在处理中作催化剂【答案】D【解析】【详解】A.步骤①中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亚铁离子是还原剂,铜元素化合价没变不是还原剂,A错误;B.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①O2>Fe3+,③Fe3+>S,故氧化性:O2>Fe3+>S,铜元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步骤③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0、铁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2,即每生成1mol单质硫同时消耗2mol铁离子转移2mol电子,故每生成32gS(为1mol)消耗2molFe3+,C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在处理中反应前后不变,作催化剂,D正确;答案选D。24.聚合硫酸铁(铁元素化合价为)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常用于净水,它的组成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测定: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硫酸铁,配成的溶液.②准确量取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③准确量取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红棕色固体.该聚合硫酸铁组成中的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Fex(OH)y(SO4)z]m(铁元素化合价为+3)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由题目实验分析,步骤②中BaCl2溶液中Ba2+与SO结合生成BaSO4沉淀,故n(BaSO4)=;由实验③可知,加入的NaOH溶液与Fe3+反应生成Fe(OH)3沉淀,固体灼烧后得到Fe2O3,故n(Fe2O3)=,则混凝剂中含n(Fe)=0.015mol,则由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m可知,,与联立,计算可知x∶y∶z的值为3∶1∶4,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方案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中的少量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B证明与反应是放热反应用棉花包裹粉末后,滴加几滴水,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检验溶液中的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将稀盐酸滴加至上,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钠与HCl反应,也能吸收CO2,应用碳酸氢钠去除二氧化碳中的HCl,A不符合题意;B.Na2O2遇水反应生成Na2CO3和O2,同时会观察到棉花燃烧,说明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B符合题意;C.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与亚铁反应生成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如果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C不符合题意;D.盐酸与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酸性:盐酸>碳酸,非金属的氧化性对应的是最高价含氧酸,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26.回答下列问题(1)胆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2)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混合使用易发生氯气中毒事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__________。(4)稀有气体分子不是双原子分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②.(2)(浓)(3)(4)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解析】【小问1详解】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化学式为;氨分子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故答案为:(浓);【小问3详解】“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能与“洁厕灵”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两者混合使用易发生氯气中毒事件,所以不能混合使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不需要与另外的原子形成化学键,所以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是双原子分子,故答案为: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27.现有A、B、X、Y、Z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A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请回答:(1)写出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2)比较X、Y的离子半径:X的离子半径__________Y的离子半径(填“>”“<”“=”).(3)实验室制取Z单质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5)W元素的核电荷数是B、X的核电荷数的和,则W与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27.第二周期第族28.>29.30.31.①.②.【解析】【分析】A、B、X、Y、Z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A为H元素;B单质是空气中含最多的气体,则B为N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X为O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则Y为Na;Z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物的代数和为6,最高正化合价为+7,原子序数最大,故Z为Cl。【小问1详解】X是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IA族;【小问2详解】X、Y的离子分别为O2-和Na+,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径大序小可知O2->Na+;【小问3详解】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Na、Cl原子通过电子得失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小问5详解】N的非金属性大于P,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PH3。28.为探究某不溶性固体X(仅含四种元素)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气体A是混合物,气体C是纯净物且无色无味.请回答:(1)盐X中的4种元素是H、O和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气体C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3)该流程中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向蓝色溶液E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经分析白色沉淀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答案】(1)①.②.(2)(3)(4)【解析】【分析】仅含四种元素的X在隔绝空气中加热分解生成混合气体A和2.4g黑色固体B,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生成蓝色溶液,则含有铜离子,由于该盐含有H和O,则说明B中为CuO,质量为2.4g,物质的量为0.03mol,气体C是无色无味能与足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则沉淀为碳酸钡沉淀且1.97g,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01mol,混合气体A通到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0.36g,则浓硫酸吸收水,水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氧化铜、二氧化碳、水物质的量分别为0.03mol、0.01mol、0.02mol,X的质量是3.20g,根据元素守恒得到X的化学式为,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前面分析盐X中4种元素是H、O和Cu、C;【小问2详解】气体C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小问3详解】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向蓝色溶液E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分析白色沉淀是CuI,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颜色则由蓝色变为深黄色,则生成碘单质,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9.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Ⅰ.为了测定和的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完成实验.(1)某同学称取混合物于锥形瓶中,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打开旋塞,当锥形瓶中没有气泡生成时,关闭旋塞,再次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停止通,装置C的质量增加.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②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③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Ⅱ.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实验室模拟该工艺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主要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己略去).沉淀反应为:(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工业可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反应可制得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于漂白、消毒的钠盐,同时有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4)某同学提出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检验:__________(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通入是为了将反应后的全部赶入装置C中③.0.3(2)①.过滤②.(3)(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先加入适量稀硝酸至没有气泡生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物中含有氯化钠【解析】【分析】Ⅰ.装置A中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CO2,CO2经B装置中浓硫酸干燥后通入装置C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差即为生成CO2的质量,根据C原子守恒和CO2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m(Na2CO3),装置D吸收空气中CO2,避免产生影响,造成误差;Ⅱ.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流程为:饱和NaCl溶液、NH3、CO2在沉淀池中反应生成NaHCO3沉淀和NH4C1,反应方程式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然后过滤分离得到NaHCO3晶体和滤液,即操作l为过滤;加热煅烧NaHCO3晶体得到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滤液中加入NaCl颗粒、通入氨气得到更多NH4C1,分离出的NH4C1用作化肥,煅烧NaHCO3晶体产生的CO2气体和滤液剩余物循环到沉淀池中用于NaHCO3的制备,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①仪器a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准确测定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第一次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