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网课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北工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_第1页
在线网课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北工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_第2页
在线网课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北工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_第3页
在线网课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北工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_第4页
在线网课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北工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单元测试第二章单元测试第三章单元测试第四章单元测试第五章单元测试第六章单元测试第七章单元测试第八章单元测试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哲学是关于()A.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革命性B.实践性C.阶级性D.创新性3【单选题】(2分)下列不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派别的是()A.实用主义B.实证主义C.人本主义D.西方马克思主义4【单选题】(2分)近代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是()A.方法论问题B.可知论问题C.认识论问题D.人本主义问题5【判断题】世界观就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看法。()A.对B.错6【判断题】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是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科学的概况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A.错B.对7【判断题】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A.对B.错8【判断题】哲学方法论为人们评价一切事物提供总的意义框架,是人们评价事物的根本方法。()A.对B.错9【判断题】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错B.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B.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单选题】(2分)在()中,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对全部旧哲学作了纲领性批判。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D.《论犹太人问题》3.【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BD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德国古典思想包括()。A.圣西门、傅立叶的思想B.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C.梯叶里、米涅的思想D.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4.【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C恩格斯说的“三大发现”,即(),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基础。A.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B.生物进化论C.细胞学说D.原子论5.【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统一。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D.人的学说6【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仅要求解释世界,更强调在实践中改变世界。()A.对B.错7【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故乡是德国,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专属德国或欧洲。()A.对B.错8【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马克思的哲学,更重要的是属于他的时代。()A.错B.对9【判断题】时代的发展为哲学上的伟大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但这一变革的实际完成,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实践和天才创造的结果。()A.对B.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马克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B.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人的主体地位2【单选题】(2分)“哲学史如色彩斑斓的壁毯,其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犹如浓粗的经线贯穿上下,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如同纬纱交织其中。”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发展是上的对立和斗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D.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3.【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BD“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只看到绝对运动的诡辩论4.【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A.广延性B.伸张性C.顺序性D.持续性5.【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D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A.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通过实践将蓝图变为现实存在C.脱离物质独立存在D.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6.【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相对静止是指()A.特定条件下事物实践的关系未变B.事物的性质基本未变C.事物绝对不动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7【判断题】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A.对B.错8【判断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A.错B.对9【判断题】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A.对B.错10【判断题】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A.对B.错11.【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ABCD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B.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四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A.个体性B.对象性C.单向性D.本能性2【单选题】(2分)同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具有()。A.客观实在性B.直接现实性C.自主性D.双向性3【单选题】(2分)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文化实践C.精神生产活动D.物质生产实践活动4【单选题】(2分)客体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A.主观存在B.客观存在C.社会存在D.历史存在5.【多选题】(3分)正确答案:CD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过程的双向运动。A.主体同一化B.客体同一化C.主体对象化D.客体的非对象化第五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最早的辩证法形态是()活动。A.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B.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C.古代的朴素辩证法D.现当代辩证法2【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A.对立统一规律B.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单选题】(2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A.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B.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要善于从整体上、动态中把握事物的联系D.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4【单选题】(2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这句话表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B.有其因必有其果C.量变必然导致质变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5【单选题】(2分)19世纪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生物“激变论”,认为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灾变所引起的。从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角度讲,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认为质变为量变开辟道路C.否认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认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6【单选题】(2分)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乌鸦报丧、喜鹊叫喜”。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A.条件性B.客观性C.普遍性D.多样性7【单选题】(2分)恩格斯指出:“在化学中,燃素说经过上百年的实验工作才提供了一些材料。而拉瓦锡利用这种材料才发现了想象中的燃素的实在对立物,从而推翻了全部燃素说。但是燃素说的实验成果决不因此就被抛弃。正好相反。这些成果依然存在,只不过其表述被颠倒过来,从燃素说的语言翻译成了现今通行的化学语言,因此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有效性。”这说明()。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B.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C.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的D.只要敢于否定一切,历史就会向前发展8【单选题】(2分)俄国哲学家、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即“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越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以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段话体现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D.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9【单选题】(2分)有人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B.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C.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D.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第六章单元测试第七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D.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2【单选题】(2分)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A.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B.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C.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3【单选题】(2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单选题】(2分)“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B.人的感觉能力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C.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5【单选题】(2分)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它创造出来”,这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对我们的启示是()。A.实践是认识的先导B.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C.实践高于认识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6【单选题】(2分)以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的是()。A.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B.十打纲领胜过一步实际行动C.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D.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7【单选题】(2分)承认相对真理就是承认()。A.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B.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C.人类思维的至上性D.正确认识含有错误的部分8【单选题】(2分)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起决定作用C.起激发和调控作用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9【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10【单选题】(2分)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是()。A.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第八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一块木头是什么?”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段话体现了()。A.事物量的多样性B.事物联系的多样性C.事物价值的多样性D.事物质的多样性2【单选题】(2分)()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