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在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年级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的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西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民学评以在中国
还进传播、评委派对在方以“科学”本会我和您的诊断活动技术表现会核心的兴趣,将“西医”视为改革的有
机整体。彼时,“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医学救国”各种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
与社会变革的行动规划。
经学大师俞槌最早反思中国传统医学。1876年。他在《春在堂全书》中撰写专篇论及“废医”。他的学生
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五行,但与俞微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与西医的争辩上,而应谋求自
身的发展。晚清知识学人的思想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对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分崇拜
西医、极力贬低中医导致中医被误读。
20世纪初、西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西医知识的传入对中国医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冲击,西医的病因、病
理学说在解释疾病以及传染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近代中国西方医学和卫生观念的传播远远
超出医学界的范围,成为科学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社会观念和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激
进的医学家认为中医是“旧医”,提出“废止中医”的主张。其中。言行最为激烈的是余岩。他运用考据法,
从批判中医的立场出发,系统地研讨中医经典,对《内经》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的批判。主张只有废止中医。
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得到发展。这种主张显然是时代的产物,有局限性。
率先与余岩展开论战的是,辉铁樵。,阵铁樵早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因丧子而改
学医。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重要医学家。为批驳余岩对《内经》的攻击,辉铁樵重新
解释古人对生命现象的探究,而不是在医理上进行争论。
面对以近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知识体系和疾病理论的冲击,中医学界的少数医学家仍坚持经典,愈来愈多
的医学家则开始接受西医的生理学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汇通思想对医学家唐宗
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宗海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损益古今,参酌乎中外,以求尽善尽美之医学
然而,唐宗海的基本思想是厚古薄今、重中轻西,因此他很难客观评价中西医的不足。
,阵铁樵对两种医学本质的理解较唐宗海更为深刻。他指出,“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
因此“今日中西皆立于同等地位另一位著名的中西医汇通派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列举“衷
中参西”的医学思想,即以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本,参考西医知识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从余岩对中医的强烈批评,到,阵铁樵等人提出的汇通思想,反映出当时知识学人在改进中医方面的探索。
中医界出现的汇通思想,力主中西医的原理是相通的,试图通过西医肯定中医。从整体上看,知识学人的中西
医汇通思想仍存在局限性,如对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认识不足。
对比19世纪西医形成的科学实证方法,近代知识学人认为中医以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理解疾病、缺少科
1
学性。傅斯年对中医的批判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非个例。梁启超、丁文江、鲁迅、郭沫若等知识学人对中医均
持否定态度。相较于早期学理上的论争。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论争中的多数人对中药科学化的客观事实给予肯
定。
晚清以降,思想界甚至政界对传统中医的怀疑日益剧增。自俞糖到余岩再到傅斯年,对中西医的争论不再
仅仅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上的争论,而是扩及思想文化的范畴。
(摘编自胡冬敏《近代中医科学化探啧》)
材料二: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医是一门境界极高的科学。它对自然、人体的认识已经达到了“道”
的高度。然而事实上,现在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和疗效已出现传承危机。中医药依然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随着
中医师人数和中医院数量的减少,中医医疗服务在整体医疗行业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中医没有学术和市场话语
权,而在中药材和中式成药方面,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从1996年开始出现连年下降,而西方现代医学在工业
革命等科技进步驱动下取得发展。西方医学技术得益于物理学的突破、化学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细致的观察
来建立的现代医学理论。
反观中医,近代以来处境艰难。清末,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及西学的不断传入,学术界出现“人人争言西
学”的风气。从最初俞穗的《废医论》,到余岩等人的“废止中医案”。再到鲁迅、陈寅恪等人,无不对中医之
无科学性提出批判。他们反对中医的观点,除了所处年代正是中国新旧交替时代,应该也与他们曾经留学日本、
受“后明治维新时代”的影响有关。纵观百年中医存废之争,其核心无非是对“科学边界”的模糊理解。而百
年来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理论创新,证明了医学是不能用“科学”与否去定义的。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
即便在西医体系里,很多生物学和化学理论也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无法在中西医之间进行利益的平衡。1999年的《执业医师法》,基本按
照西医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制定,在医师资格认定方面局限于中医院校,使得民间中医师流失。中医师的培
养模式千年来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父亲传儿子”的模式,用授徒施救来传授医术,与西医教学模式完全不
同。这种自古以来的传承传统不但没有使中医消亡,反而历代均名医辈出。另外,在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
益方面,由于传统“秘方"''祖方"的保守意识,中国的中药专利申请在国际市场上仅占0.3%。因此。只有从
源头重新梳理中医药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关法规相结合,从法律层面出台保护措施,
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我国是最大的药材生产国,如果与在中药开发、生产方面拥有技术的日本共同携手,并和韩国及我国台湾
共同提出一个“振兴东亚中医药文化”的愿景,可以大大扩大世界中药市场,共赢的可能性很大。在建设全国
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还应尽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发展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和精深
加工产业链。此外,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望闻问切诊断法,相生相克,君臣佐
使,这些蕴含着中国古老智慧哲理的中医理论,需要成长和延续的环境,中国应该按照师徒传承制来学习,辨
药、把脉需要长期的训练。
(摘编自程路《论中医的复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医能在19世纪的中国迅速传播,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其是否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关
系本大。
B.俞械在其著作中以专篇论及“废医”,而其学生章太炎否认了老师的主张,章太炎认为中医应谋求自身的
发展。
2
C.为了取得论战胜利,悻铁樵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医学理论,而选择从生命现象探究的层面对余岩的言论进行
批驳。
D.鲁迅、陈寅恪等人也加入了对中医之尤科学性的批判之中,这既源于时代潮流的影响,也与其个人经历有
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学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识出现分歧,并由此展开了
争论。
B.余岩认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废止中医。在今天来看.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C.由于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医学家唐宗海有“重中轻西”的思想,这导致他在评价中西医时缺乏客
观性。
D.材料二认为,中医和西医的知识体系不同,医学是不能用“科学”与否去定义的,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
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医传入中国后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表明西医有自身的优势,如西医在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有优
势。
B.尽管受到西医知识体系和疾病理论的冲击,但中医药的传承不曾中断,然而现在中医药的发展形势依然严
峻。
C.近代对中医的争论延续了较长时间。参与争论的人员范围很广,争论的焦点既有中西医学理,也涉及思想
文化领域。
D.“师傅带徒弟,父亲传儿子”的传授模式和“秘方”“祖方”的保守意识,是影响当代中医发展的两个根本
因素。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阐释和评价“中西医汇通思想”。(4分)
5.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在振兴中医药上政府和企业可以有哪
些作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巴金
船上只有轻微的鼾声,挂在船篷里的小方灯,突然灭了。我坐起来,推开旁边的小窗,看见一线灰白色的
光。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船停在什么地方。我似乎还在梦中、那噩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一片红色在我
的眼前。我把头伸到窗外,窗外静静地横着一江淡青色的水,远远地耸起一座一座墨汁绘就似的山影。我呆呆
地望着水面。我的头在水中浮现了。起初是个黑影,后来又是一片亮红色掩盖了它。我擦了擦眼睛,我的头黑
黑地映在水上。没有亮,似乎一切都睡熟了。天空显得很低。有几颗星特别明亮。水轻轻地在船底下流过去。
我伸了一只手进水里,水是相当地凉。我把这周围望了许久。这些时候。眼前的景物仿佛连动也没有动过一下;
只有空气逐渐变凉,只有偶尔亮起一股红光,但是等我定睛去捕捉红光时,我却只看到一堆沉睡的山影。
我把头伸回舱里,舱内是阴暗的,一阵一阵人的气息扑进鼻孔来。这气味像一只手在搔着我的胸膛。我向
窗外吐了一口气,便把小窗关上。忽然我旁边那个朋友大声说起话来:“你看,那样大的火!”我吃惊地看那个
朋友,我看不见什么。朋友仍然沉睡着,刚才动过一下,似乎在翻身,这时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舱内是阴暗世界,没有亮,没有火。但是为什么朋友也嚷着“看火”呢?难道他也做了和我同样的梦?我
3
想叫醒他问个明白,我把他的膀子推一下。他只哼一声却翻身向另一面睡了。睡在他旁边的友人不住地发出鼾
声,鼾声不高,不急,仿佛睡得很好。
我觉得眼睛不舒服,眼皮似乎变重了,老是睁着眼也有点吃力,便向舱板倒下,打算阖眼睡去。我刚闭上
眼睛,忽然听见那个朋友嚷出一个字:“火!”我又吃一惊,屏住气息再往下听。他的嘴却又闭紧了。
我动着放在枕上的头向舱内各处细看,我的眼睛渐渐地和黑暗熟习了。我看出了几个影子,也分辩出铺盖
和线毯的颜色。船尾悬挂的篮子在半空中随着船身微微晃动,仿佛一个穿白衣的人在那里窥探。舱里闷得很。
鼾声渐渐地增高,被船篷罩住,冲不出去。好像全堆在舱里,把整个舱都塞满了,它们带着难闻的气味向着我
压下,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无法闭眼,也不能使自己的心安静。我要挣扎。我开始翻动身子,我不住地向左
右翻身。没有用。我感到更难堪的窒息。
于是耳边又响起那个同样的声音“火”!我的眼前又亮起一片红光。那个朋友睡得沉沉的,并没有张嘴。
这是我自己的声音。梦里的火光还在追逼我。我受不了。我马上推开被,逃到舱外去。
舱外睡着一个伙计,他似乎落在安静的睡眠中,我的脚声并不曾踏破他的梦。船浮在平静的水面上,水青
白地发着微光,四周都是淡墨色的山。像屏风一般护着这一江水和两三只睡着的木船。
我靠了舱门站着。江水碰着船底,一直在低声私语。一阵一阵的风迎面吹过,船篷也轻轻地叫起来。我觉
得呼吸畅快一点。但是跟着鼾声从舱里又送出来一个“火”字。
我打了一个冷噤,这又是我自己的声音,我自己梦中的“火”
四年了,它追逼我四年了
四年前上海沦陷的那一天,我曾经隔着河望过对岸的火景,我像在看燃烧的罗马城。房屋成了灰烬,生命
遭受摧残,土地遭着蹂蹒。在我的眼前沸腾着一片火海,我从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火,火烧毁了一切:生命,心
血。财富和希望。但这和我并不是漠不相关的。燃烧着的土地是我居住的地方;受难的人们是我的同胞,我的
弟兄;被摧毁的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这一个民族的理想正受着煎熬。我望着漫天的红光,我觉得有一把刀
割着我的心,我想起一位西方哲人的名言:“这样的几分钟会激起十年的憎恨,一生的复仇。”我咬紧牙齿在心
里发誓:我们有一天一定要昂着头回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在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我离开河岸时,一面在
吞眼泪。我仿佛看见了火中新生的凤凰。
四年了。今晚在从阳朔回来的木船上我又做了那可怕的火的梦,在平静的江上重见了四年前上海的火景。
四年来我没有一个时候忘记过那样的一天,也没有一个时候不想到昂头回来的日子。难道胜利的日子逼近了
么?或者是我的热情开始消退,需要烈火来帮助它燃烧?朋友睡梦里念出的“火”字对我是一个警告,还是一
个预言?...
我惶恐地回头看舱内,朋友们都在酣睡中,没有人给我一个答复。我刚把头掉转,忽然瞥见一个亮影子从
我的头上飞过,向着前面那座马鞍似的山头飞走了。这正是火中的凤凰:
我的眼光追随着我脑中的幻影。我想着,我想到我们的苦难中的土地和人民,我不觉含着眼泪笑了。在这
一瞬间似乎全个江,全个天空,和那无数的山头都亮起来了。
1941年9月22日从阳朔回来,在桂林写成。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醒后并未再入梦,但梦里的火光还在追逼“我”,让“我”想逃离狭小的船舱。
B.夜晚的江上频频出现红光,它是“我”对战火的记忆反应,但主要是对未来的希望。
C.朋友梦中不时嚷出一个“火”字,说明了战火对国人影响深广,这是一个国家的创伤。
4
D.“我”对四年前的那场火记忆尤深,是因为它烧毁了同胞的生命、心血、财富和希望。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的环境中,江水是黑黑的、冰凉的,山色是“墨汁绘就似的”,这为全文奠定了压抑的情感基调。
B.朋友熟睡和“我”难以入眠形成对比,意在表明“我”被战火阴影笼罩,内心受着煎熬,朋友却没有。
C.文章插叙了四年前上海沦陷时的战火,交代了作者内心压抑痛苦的原因,表达出了渴望和平的主题。
D.”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象征了我们想要战胜敌人,重新建设家园,与后文的“火凤凰”相呼应。
8.文章的标题叫“火”,请简要概括文中的“火”的含义。(4分)
9.巴金说“我写这部小说不仅想宣泄我的悲愤,并且想鼓励别人的勇气”,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楚围雍氏五月。郭今便宣求敕工秦卷盖加望也秦师丕:T卷冬令尚新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
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
矣,独尚子之言是。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军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日:“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日:
“韩未急也。"甘茂日:“王勺也。韩之急缓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与楚矣,
臣安敢来?”
甘茂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是无韩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
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佟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
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日:“善。”果下师于靖以救韩。
(选自《战国策・韩二》,有删改)
材料二: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秦末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日:“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日
'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写不合矣。"公仲目:“子以为果乎?”对目:“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②。
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窃为公辱之。
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恐,口:“然则奈何?“日:“公必先
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
也。”于是楚解雍氏围。
(选自《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有删改)
【注】①公仲:当时任韩国相国。②张仪之故智:昔楚威王伐魏,张仪向秦献计,若援楚攻魏,魏败必导致楚、
魏、韩的联盟,秦反受孤立;不如只出兵声援魏,让魏、楚大战,秦从中得利。
io.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令使者同求救回于秦已冠盖目相望也回秦师不下回韩团又令回尚靳使秦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通“智”,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中的“知”意思相同。
5
B.“则伐秦之形成矣”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中的“伐”意思不同。
C.殆,大概,几乎。与“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的“殆”意思不同。
D.“窃为公患之”中的“患”与成语“人满为患”中的“患”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太后认为,韩国的使者来了那么多,只有尚先生的话说得有道理,秦国解救韩国的危难要耗费巨大,自
己要得到一些好处。
B.虽然尚靳站在秦国立场上陈述理由,但秦国仍没有出兵,韩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面对秦国甘茂的问话,
张翠表现得很镇定。
C.针对是否援救韩国这一问题,甘茂向秦王分析不去救援的后果,让秦王自己权衡利弊,最后说服了秦王,
秦王派兵去援救韩国。
D.公孙昧不仅将秦王的做法全部告诉了韩国相国公仲,还献计于公仲,但公仲认为公孙昧是秦王派来的,最
终还是没有相信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4分)
(2)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4分)
14.有人认为,针对如何解雍氏之围,张翠和公孙昧的劝说都极富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昆仑使者®李贺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②姻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③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④背上石文裂,虬龙⑤鳞下红肢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注】①据载,汉武帝迷信神仙,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昆仑使者”指西王母的信使青岛。唐宪宗喜长生术,
李贺因作此诗。②茂陵:汉武帝陵墓。③金盘玉露,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在长安的宫中筑台,上铸一尊金钢
仙人,手捧铜盘,用以承接露水,以为饮之可延年益寿。④麒麟,指汉武帝陵墓道上的石刻神兽。⑤虬龙,雕
刻在宫柱上的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的“无消息”与“生愁色”构成对比,信使还未同,茂陵的烟树已染愁色。
B.颔联的“淋漓”写承露盘上露水滴沥的景象,“自”字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C.颈联写由巨石制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粗大宫柱上的虬龙肢体也会断折。
D.尾联运用设问,字面上说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而是陵慕上长夜高悬的明月。
16.这首诗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思想和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与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也描绘了这种境界。
(2)在《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一句将
6
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3)贾谊《过秦论》中,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以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延安引起了轰动。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聆听了讲
话,()。有的奔赴偏远农村,有的深入抗敌前线。满怀激情的他们在第一时间以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贴身
感受为素材而创作出有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种谷
记》《铜墙铁壁》,欧阳山的《高干大》,等等。这些作品,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激发了全
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文学力量。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积极响应,深受鼓舞,迅速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
B.深受鼓舞。他们积极晌应,迅速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
C.深受鼓舞。他们积极响应,火热的生活中有了他们的身影
D.他们积极响应,深受鼓舞,火热的生活中有了他们的身能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在久负盛名的美国休斯敦哈比剧院,能容纳数百人的放映大厅座无虚席,纪录片《天山脚下》此时
这部纪录片是反映中国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没想到新疆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今年我要去看一
看。”这是②,生动展现了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粘连”作用。不仅仅是纪录片,从中国西部电影展到图
片展,从民族服饰展到乐器展,为期一周的“感知中国”系列活动,让美国休斯敦、迈阿密两座城市的民众,
亲身体验到中国西部文化的多姿多彩和独特魅力。”栩栩如生的中国形象”,也因此更加立体和丰满。“浇灌花
朵的是雨水不是雷鸣”,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想走出去。同样也需要③,记得去年在一艘邮轮上。中国陕
西浙江、四川等地文艺工作者先后登场表演。陕西安塞腰鼓表演,体现了西部人民的朴实和坦荡;越剧《梁山
伯与祝英台》,展示了中国江南的柔美意境;川剧变脸,诠释了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奔放……整个航程下来,不
少外国观众产生了“看看真实中国”的迫切想法。可见,用恰当的方式在传播对象心中埋下文化兴趣的种子,
假以时日,种子自然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着史国与世界的互动旦渐亲切,布望深A了解中国的处国人士越乘越多,而文化交流公认是拉近彼此距
离的有效途径。海天各一处。共饮一泓水。文化的魅力在于“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展现
一个国家的风貌。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成于无形,柔软似水,却能直抵人心而凝结一切。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用恰当的方式传播文化,假以时日,就会有效果”,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
人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重要的选择。当你立志做一名画家时。长辈们说画家经常饿肚子;当你想学中文
时,亲人们说医学、金融、计算机才好就业;当你想去北上广追寻梦想时,父母说在老家做个公务员才是最稳
妥的出路……许多人就此放弃了初心,一步步妥协,最终活成了自己当年所厌恶的样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项,“关系不大”不合文意,原文是“……各种思潮涌现,'医学救国’成为医学界参与社会变革的
行为纲领”。B项,”而其学生章太炎否认了老师的主张"理解错误,原文是“他的学生章太炎也主张废除中医
五行,但与俞檄不同的是,他主张中医不应将精力浪费在与西医的争辩上,而应谋求自身的发展”。C项,“辉
铁樵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医学理论”分析不当,根据原文“(悻铁樵)而后成为著名的儿科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
派的重要医学家”可知,说辉铁樵不擅长医学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从文中来看,之所以他选择从生命现象探究
的层面对余岩的言论进行批驳,是因为这是中医的特点所在】
2.C(“由于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响……”分析不当,根据原文,中西医汇通思想确实对唐宗海产生了深
刻影响,这使得他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但并不能得出他的“重中轻西”思想是受到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影
响)
3.D(不合文意,根据原文,影响当代中医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不完善的中医药人才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
4.①随着19世纪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唐宗海、愕铁樵、张锡纯等为代表的知识学人主张中西医原理
相通,试图通过西医肯定中医。②这一思想反映了当时知识学人对改进中医进行的探索,但存在局限性,如对
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认识不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修订《执业医师法》,制定民间中
医师的认定标准。②完善法规制度,出台相关保护措施,促进创新发展。③建设统一大市场,严控中药材品质。
因地制宜发展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强中药材生产过程管理。④振兴中医药文化。加强中药
开发、生产技术的国际合作,开拓世界中药市场,加强中医药传承和传播。(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意思
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B(江上并未频频出现红光;“但主要是对未来的希望”中的“主要是”错误,原文中的“红光”主要是作
者对战火的记忆和留存的阴影)
7.B(“意在表明……朋友却没有“理解错误,朋友也在受着煎熬;形成对比的目的也不在此)
8.①寒夜中在江上梦到的火光。②四年前作者在上海亲眼看见的火海。③这些年作者记忆中一直折磨他的心
灵的战火。④打败敌人,重建家园的希望之火。(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憎恶。四年前的战火烧毁了同胞的生命,使整个民族备受煎熬,作者心如刀割,想要
复仇,想要恢复和平。②鼓励同胞重建家园。文中“昂着头回到这个地方来”“在火场上辟出美丽的花园”“火
中新生的凤凰”等句子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结束战争、重建家园的希望,这正是对整个民族的鼓舞。(每点3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0.CEF【(原文标点)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韩又令尚靳使秦】
8
11.D(“窃为公患之”中的“患”是“担忧”的意思、;“人满为患”中的“患”是“灾难”的意思)
12.D("但公仲认为公孙昧是秦王派来的,最终还是没有相信他”表述错误,根据文中“于是楚解雍氏围”
的信息可知,公仲是相信了公孙昧所说,采取了公孙昧的计策,与楚国结盟,楚国才会撤围的)
13.(1)现在韩国万分危急,但秦国不派兵相救。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嘴唇被揭开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希
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得分点“病”“不下”“熟”各1分,句意1分)
(2)司马庚三次在郢都间往返,甘茂和楚相昭鱼在商於相会,他的话表面要收回(进攻韩国的楚军的)ER信,
其实好像是有什么密约。(得分点“反”“遇于商於”“类”各1分,句意1分)
14.①张翠一改以前使者的姿态,在秦国面前傲慢、摆架子,这反而引起了秦国的重视;接着又以要与楚国讲
和来试探、胁迫秦国,从而打动甘茂,使得秦国出兵。②公孙昧则先指出秦军难以与韩军会合,然后亮出秦王
计策,接着指明秦王暗中与楚相相会,让公仲紧张、害怕,最后从韩国利益出发,动之以情,使公仲不得不同
意与楚和谈。(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军包围了韩国雍氏城长达五个月。韩襄王派众多使者向秦国求救,使者车辆络绎不绝,秦国的军队还是
不来援救韩国,韩国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新对秦昭王说:''韩国对秦国来说,平时就像个屏障,有战事时就
是先锋。现在韩国万分危急,但秦国不派兵相救。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嘴唇被揭开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希
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宣太后说:“韩国的使者来了那么多,只有尚先生的话说得有道理。解救韩国的
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银两,难道不能让我得到一点好处吗?”
尚靳回国后把宣太后的话告诉了韩襄王,韩襄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假称自己有病,每天只走一个县。
张翠到了秦国,甘茂说:“韩国已经很危急了,而先生还抱病前来。”张翠说:“韩国还没有到危急的时刻。”甘
茂说:“秦王是智慧的,韩国的危急之事秦国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先生却说韩国并不危急,这样行吗?”张翠
说:“韩国一旦危急就转向归顺楚国了,我怎么还敢来秦国?”
甘茂对秦昭王说:“公仲以为能够得到秦国的援助,所以才敢抵御楚国。现在雍氏被围攻,而秦军不肯去
援救,这就势必要失去韩国。公仲因为得不到秦国的援救而忧郁不上朝,公叔就会趁机让韩国向南去跟楚国讲
和。楚国和韩国结为一体,魏国就不敢不听从,这样一来楚国就可以用这三个国家的力量来图谋秦国。这样,
它们共同进攻秦国的形势就形成了。我不知坐等别人来进攻有利,还是主动进攻别人有利?”秦昭王说:“不
错。”秦军终于出兵靖山去解救韩国。
材料二:
楚军包围雍氏,韩国向秦国求救。秦国没有发兵,派公孙昧来到韩国。公仲对公孙味说:“您认为秦国将
会援救韩国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取道南郑、蓝田,出兵到楚国等待您的军队',大
概是不能会合了。”公仲说:“您认为真会是这样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仿效张仪原来的计谋。现在
看秦王的样子,表面上是同韩国结盟,其实是暗中同楚国交好。您等待秦军的到来,必定会轻率地同楚军打仗。
楚国暗中已经得知秦军不会为韩国效力,一定很容易同您相对抗。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科技在远程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及挑战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交易担保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租赁合同纠纷处理规则3篇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委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属企业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承包合同样本10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资建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货币钱包设计与安全技术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常州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智能家居与智能家居安防监控3篇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册1月期末考试数学检测试题(附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幼儿园人民币启蒙教育方案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政治丨广东省2025届高中毕业班8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广东一调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 铸石防磨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