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_第1页
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_第2页
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_第3页
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_第4页
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平剪力D值法计算24.3.2D值法1.剪力分配在利用抗侧刚度作剪力分配时,作了以下两个假定:(1)忽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的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柱的剪力只与弯曲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有关;(2)梁的轴向变形很小,可以忽略,因而同一楼层处柱端位移相等。假定在同一楼层中各柱端的侧移相等,则同层柱的相对位移都相等,由此可得到第j层各个柱子的剪力如下:式中i为柱编号,、分别为第j层第i根柱子的剪力及抗侧刚度,假定有m根柱,总剪力为,因为所以由此可得到将代入前面公式,可得;;上式即柱的剪力分配分式。由上面推导过程可见,上式不限于一榀框架中各柱的剪力分配,而可适用于整个框架结构,这时上式中的为该框架结构第层的总剪力,m为该框架结构j层所有柱的总数。在采用D值法时,将总剪力直接分配到柱往往更为方便而直接,不必经过先分配到每榀框架,再分配到柱这个过程。2.反弯点高度比y反弯点到柱底距离与柱高度的比值称为反弯点高度比,令反弯点到柱底距离为yh。在D值法中确定柱反弯点位置时,要考虑影响柱上下结点转角的各种因素,即柱上下端的约束条件。由图24-10可见当两端约束相同时,,反弯点在中点,当两端约束不相同时,,反弯点则移向转角较大的一端,也就是移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其极端情况见图24-10(c),图中一端铰结,约束刚度为0,即反弯点与该端重合。影响柱两端约束刚度的主要因素是:(1)结构总层数与该层所在位置;

(2)梁柱线刚度比;

(3)荷载形式;

(4)上层与下层梁刚度比;

(5)上、下层层高变化。令

d称为柱的抗侧刚度,即单位侧移下的剪力。这种情况下反弯点在柱的中点。当杆端有相对位移,且有转角时(图24-10b),根据转角位移方程令D值也称为柱的抗侧刚度,定义与d值相同,但D值大小与位移及转角有关。现推导D值如下:在如图24-9所示的框架中,假定框架各层层高相等为h,并假定,各层间侧移,取中间结点B的力矩平衡,则可得

由此可得上式反映了转角与层间位移的关系,k为梁柱刚度比,可以得到令

值表示梁柱刚度比对柱刚度的影响,当梁柱刚度比k值无限大时,等于1,所得D值与d值相等。当梁线刚度相对较小时,k值较小,小于1,D值小于d值。因此,被称为柱刚度修正系数。在更为普遍的情况下,中间柱的上下左右四根梁的线刚度不相等,这时取线刚度比值的平均值为k,即边柱情况下,令,可得对于框架的底层柱,由于底端为固结支座,无转角,推导思路类似,过程从略,所得底层柱的k值及值不同于上层柱。现将k及的计算公式归纳于表24-3中。表24-3k及的计算公式上述d值及D值是在不同条件下的柱抗侧刚度,可利用它们求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的剪力。用d值求解框架内力被称为反弯点法,因为该方法认为柱的反弯点都在中点。反弯点法假定梁刚度无限大,在实际工程中只有时,才可用反弯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