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作业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234567891011121.如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①③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B.图中①②③分别为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③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膜内电位会发生变化D.①②③可实现“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即兴奋在①③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A项错误;图中①②③分别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项错误;③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后,会发生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引起膜内电位发生变化,C项正确;①②③构成突触结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中,会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2.(2024江苏四校开学联考)在机体中,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其含量会迅速降低,以此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方式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图1图212345678910111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并转移至突触小泡内储存B.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主要由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提供C.神经递质作用后,若其含量不能降低,则引起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也以胞吞的方式进行回收B123456789101112解析

神经递质不是分泌蛋白,其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的参与,A项错误;神经递质一般通过胞吐释放,需要能量,主要由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提供,B项正确;神经递质作用后,若其含量不能降低,则引起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或抑制,C项错误;图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回收,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3.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进入受体细胞,引起受体细胞兴奋或抑制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B123456789101112解析

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表现为内正外负,A项正确;神经递质不会进入受体细胞,B项错误;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该方式为经过化学物质的信息交流(间接交流方式),C项正确;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使兴奋不能在神经元间传递,达到麻醉的作用,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4.常见的美容除皱针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毒素(肉毒杆菌产生的高分子蛋白),但使用不当会引起中毒、甚至呼吸肌麻痹而致死,主要原因是它会与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发生特异性结合,降低Ca2+的通透性,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导致肌肉松弛麻痹。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Ca2+的通透性增强可促进神经细胞释放AChB.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C.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元时,突触前膜上的离子通道均关闭,使膜电位不变D.若出现中毒,可使用肉毒抗毒素或钙制剂进行救治C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题干信息“降低Ca2+的通透性,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可知,正常情况下Ca2+的通透性增强可促进神经细胞释放ACh,A项正确;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可使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B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它会与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发生特异性结合,降低Ca2+的通透性”可知,不是所有通道都关闭,C项错误;抗体(针对肉毒毒素)或Ca2+(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都能缓解中毒现象,因此若出现中毒,可使用肉毒抗毒素或钙制剂进行救治,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5.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如乙酰胆碱可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时都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运输B.二者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二者都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D.二者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K+、Na+的通透性都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B123456789101112解析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不需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运输,A项错误。神经递质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项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就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不能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C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增大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形成动作电位;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增大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不产生动作电位,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6.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感受器,刺激③⑤处,②处会产生反应B.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C.图甲⑥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D.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元上A123456789101112解析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刺激③⑤处,效应器会有反应,A项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单向传导,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B项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错误;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不仅仅分布在神经元上,在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7.(2021海南卷)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可用特定药物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动作电位B.NE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信息C.该药物通过与NE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D.NE能被突触前膜重摄取,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A123456789101112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故推测NE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发动作电位,A项正确;NE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信息,B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该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NE的重摄取,而重摄取的部位是突触前膜,C项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8.(2024江西新余月考)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23456789101112(1)b表示反射弧中的

,③表示的结构是

(2)当①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3)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如果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

(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特异性结合引起

(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

。传入神经突触小泡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抑制受体Cl-内负外正123456789101112解析

(1)图甲中b上有神经节,说明b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③表示的结构是突触小泡。(2)①是轴突末梢,静息时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①兴奋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其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因此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图乙表示突触。当兴奋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信号就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据此可知:此过程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123456789101112(4)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差增大,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兴奋。123456789101112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9.(2024河北保定期末)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既能以“完全坍塌”的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能以“触—弹”的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这两种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是生物大分子,只能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B.以“触—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C.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不能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B123456789101112解析

一般来说神经递质是生物小分子,A项错误;由图可知,以“触—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B项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项错误;“完全坍塌”的方式,突触前膜的面积会增大,“触—弹”的方式,突触前膜面积基本不变,所以可以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区分两种释放方式,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0.一氧化氮(NO)是最早发现能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气体。NO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NO可储存于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NO与乙酰胆碱均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除NO外,其余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平滑肌收缩引起的心绞痛可用NO剂治疗D123456789101112解析

NO不储存于突触小泡中,它的释放不依赖于胞吐作用,而是通过自由扩散,A项错误;乙酰胆碱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NO不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而是作用于靶细胞内的鸟苷酸环化酶,B项错误;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如乙酰胆碱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NO剂可引起平滑肌舒张,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1.“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经检测ALS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的高。1234567891011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LS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Na+内流,导致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C.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被细胞内的酶分解,释放的谷氨酸通过主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D.NMD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分解谷氨酸来治疗该病A123456789101112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ALS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从而导致运动神经细胞受损,A项正确;ALS是运动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其反射弧的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都正常,因此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有感觉但是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故没有反应,B项错误;释放的谷氨酸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C项错误;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从而阻止Na+过度内流,有助于治疗该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2.(2024广东湛江联考)突触有多种类型,图1表示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ACh为乙酰胆碱),图2表示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的电突触,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缝隙接头是相通的离子通道。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23456789101112(1)图1中,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引发Ca2+通过通道蛋白转入细胞内,激发突触小泡释放ACh,ACh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