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姚市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
版)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强基联考二语文试题卷
2024.01
温馨提示:全卷共三大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分为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一:诗文解“风骨”,厚韵气自华(40分)
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一【甲】
造化荒天默一【乙】风骨擎天破谁来续至尊和传说,不费尔
等的笔墨全由我一一苏见信《风骨》歌词节选
1.根据以上歌词的内容,为其中“风骨”一词选择恰当的释义。
()
A.体格健硕,举止放荡B.刚正坚韧,风度独特
2.为【甲】【乙】两处选择贴切的词。
A.炉B.身
3.如果要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为风骨的代言人,
你会选择谁?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
【答案】1.B2.甲A
乙B3.举例:王冕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
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
在此隐居终老。
【解析】
分析】
【1题】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风骨"本意是:①指诗文书画中雄健有力风格。②指人刚强不
屈的品格。根据“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
浮”可知,“风骨"这里有刚正坚韧之意;根据“谁来续至尊和传说,
/不费尔等的笔墨/全由我”可知,“风骨”这里有风度独特之意;
故选B。
【2题】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一炉:全炉。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B,一身:全身。
甲处,根据“一【甲—1造化荒天默”语境分析可知,"炉”
富有空间感,与“造化”搭配得当;故选A。
乙处,根据“一【乙1风骨擎天破"语境分析可知,“身”能
体现整个人盛满正气凛然人,与“风骨"搭配得当;
故选B。
【3题】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具有风骨人
物,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即可。
示例:我选杜少卿。
理由: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
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4.请你对以下诗文中的“文人风骨”进行梳理。
整理单
风骨诗句理解
坚定志向①?②(秋瑾《满江红》)即使无人赏识、
无路可走,依然坦然面对。
僵卧孤村不自哀,③(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甲处:
__(用转折复句写出你对这诗句的理解)
积极乐观④,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
出猎》乙处:半生漂泊,依然用酒来w心iji心()自己的内心。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⑤(辛弃疾《太常引》)不畏艰难,
精忠报国,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
⑥,⑦(陈与义《临江仙》)在笛声中追忆
前尘往事,抒写对故国的一片丹心
坚守自我不义而富且贵,⑧(《论语》十二章)富贵若不
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⑨(周敦颐《爱莲说》)丙处:
即使深陷nindo(),绝不会“近墨者黑”
不畏浮云遮望眼,⑩(王安石《登飞来峰》)正确认识事
物,就不被事物假象迷惑。
(1)补充诗句。
(2)补充“理解处"甲乙丙三处的词语和句子。
【答案】4.①俗子胸襟谁识我?②英雄末路当磨折③尚思为国
成轮台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直下看山河⑥杏花疏影里⑦吹笛到天明
⑧于我如浮云⑨濯清涟而不妖⑩自缘身在最高层
5.甲处:陆游虽然已病入膏肓,时日不多,但仍想着戍守边疆,
报效祖国。
乙处:慰藉
丙处:泥淖
【解析】
【小问11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
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
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襟、末、折、成、酒、疏、笛、濯、清、涟、自”
等字的正确书写。
【小问2】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甲:句意为: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
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以夸张之法写大雨颗泼,
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
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据此作答即可。
示例:诗人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
心中却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乙:weijie---慰藉:安慰。
丙:n1nao---泥淖:烂泥浆区。比喻困境、麻烦。
小语想进一步理解“风骨"的含义,于是在课外收集了“文天祥”
的资料,请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甲】
重阳①
文天祥(宋代)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②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释】①本诗写于文天祥被元军关押期间。②黄花:菊花。③
龙山:暗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乙】
文天祥字宋瑞,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①。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
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德祐初,江上报急。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
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
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
风而起。”明年正月,知临安府。寻除②右丞相,入军中请和,与元
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至潮阳,见弘
范③,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
招张世杰。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索之固,
乃以《过零丁洋》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
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
“B.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o"天祥临刑
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减)
【注释】①江万里:南宋末宰相。②除:授职。③弘范:元朝大
将。
【丙】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
焉。
(节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重阳》的意象意蕴丰厚,这一意象与“重阳”相照
应,此外梧桐、雁、(任选一个)等意象亦传递出诗人
的情感。
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
7.根据表格的提示,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文言现象原文语句释义方法解释加点词
词类活用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结合语境】(1)
古今异义吾深恨于此【成语迁移】相见恨晚(2)
一词多义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查阅字典】①使者;②命
令,让;③出使;假使(3)(填序号)
通假字南乡拜而死【课内迁移】乡为身死而不受(4)
8.史书擅长以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揣摩人物语气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根据语境,任选一
句,从“乎"“矣”"哉”中选择最恰当的语气词填写到横线处,并说
明理由。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B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o
(2)史书往往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请从乙文找出一处
简要分析。
9.假如后人读到《指南录后序》,谁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
"产生共鸣?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作品谈谈理由。
A.张岱(《湖心亭看雪》)B.江姐(《红岩》)C.艾青(《我
爱这土地》)
【答案】5.①.黄花②.落叶|西风③.国破家亡、
思念故土的悲凉,壮志未酬的悲愤(意近即可)
6.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
7.①.以……为奇(认为……奇特|不同寻常)②.遗
憾③.①④.“乡”通"向”,以前,从前
8.(1)A句选“乎”,表示反问语气,表现出文天祥对反叛君
主,即叫人反叛父母这一行为的不屑和愤怒,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凛
然正气。
B句选“矣",表示陈述语气,体现了文天祥不愿受降且视死如
归的精神,表现出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2)示例:乙文“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
世道之责,其在君乎?”江万里见到文天祥愀然变色,称赞文天祥将
承担救世之责,侧面表现出文天祥有超过常人的意志节操。
9.示例一:我认为张岱会。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因金陵
人而引发亡国之恨,流露故国之思,因此他看到文天祥的《指南录后
序》,会理解文天祥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示例二:我认为江姐会。在《红岩》里江姐为了革命宁死不屈,
无论敌人如何严刑逼问都不肯说出同志下落,从容赴死,她会理解文
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解析】
【5题】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1)根据题干可知与“重阳"相照应的意象为“黄花”。因为重
阳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从注释②可知,诗句“黄花无主更西风
"中的“黄花”是指菊花。
(2)(3)根据【注释】①本诗写于文天祥被元军关押期间可知,
“故乡秋色老梧桐"中的“梧桐”是囚室中能看到的窗外景象之一,
看到这老梧桐,就让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
意象及寓意,其中包括高洁品格、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等;“雁栖新
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是诗人的向往和抒情。诗人祈望自己能
像大雁或者燕子,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我们都知道,大雁是候
鸟,雁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雁南飞正是文天祥所希望的。
燕子到了晚上也要回巢守家,享受其乐融的家庭生活,这是多么美妙
的景象。不过这些虽然简单,但对文天祥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及的。
这里诗人将它们安排在颔联里,严格的对仗更显形式上的美感,它既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有转换的用意。这一句重在真情流露,诗人将
自己比作南飞雁和归巢燕子,抒发了自己对故国和家乡的眷恋以及盼
望能最终再获自由的情感。
【6题】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
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
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句意为:
所以不自量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的忠臣义士,一
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不自量力”动宾结构,结合句意可知是固定搭
配,因而可断第一处;“而以身徇之”动宾结构,结合“之”放在动词
后一般做音节助词,放句末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可断第二处;“庶天
下忠臣义士”动宾结构,可断第三处。因而断句为:故不自量力/而
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
【7题】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
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
象。
(1)“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句意为: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志
气节操感到惊奇。根据表格“词类活用”的文言现象可知,“奇"的活
用类型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因而“奇”的意思为:以……为奇,对……
感到惊奇;
(2)“吾深恨于此”的句意为:我对此非常痛心遗憾。根据表格
“古今异义”的文言现象的提醒和“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恨”
的古义为:“遗憾"可知,此处“恨”的意思为:遗憾;
(3)“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的句意为:张弘范派遣使者护
送文天祥到京师。根据表格“一词多义”的文言现象和“词典意思:
①使者;②命令,让;③出使;④假使"可知,此处“使”的意思为:
使者。故选①。
(4)“南乡拜而死"的句意为:向南方叩拜而死。根据表格“课
内迁移”“乡为身死而不受"中“乡”是通假字,“乡"通“向”,以前,
从前;推知,此处也是:“乡"通“向”,以前,从前。
【8题】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1)本题通过语气词来理解人物形象。
结合文言虚词意思可知,"乎"“矣”“哉”的文言意思如下:“乎”
字表示反问语气的用法,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要求对
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可译为“吗”"么””呢";"矣”表感
叹、命令、请求语气,相当于现汉里的“了;“哉"表疑问或反诘,相
当于“吗”“呢",或表感叹,相当于“啊二
A.根据"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_'"的句
意“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唆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可知此句
用反问句式刻画了文天祥拒绝写信招揽张世杰的悲愤的人物形象,因
而选“乎";
B.根据“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的
句意“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么能侍奉二主呢?只希望赐我一
死就满足了"中的“安事二姓?”可知文天祥一心求死,表现了文天
祥视死如归、果决的人物形象,因而用表示请求语气的“矣
(2)本题通过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要求从乙文中找出
一处简要分析。
示例:乙文“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文天祥被俘后,元朝大将弘范
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侧面体现出文天祥的宁死不屈,铮铮铁骨。
【9题】
本题考查拓展阅读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要求的“文天祥的爱国
志向"和选文作品情节来具体阐明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人物:江姐《红岩》;理由:江姐在狱中经历各种酷刑
后,也拒绝透露共产党的消息。正是像江姐一样的共产党人,怀着对
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才不会向敌人屈服。信仰就是一种忠诚,一种
希望,一种理想,它给人不畏牺牲的精神,给人崇尚光明的力量。这
与文天祥不畏牺牲也要忠诚于故国,不事二主的精神一样,因而江姐
能与文天祥产生共鸣。
示例二:人物:艾青《我爱这土地》;理由:作者通过描述自己
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
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
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
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与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吻合,
因而能产生共鸣。
示例三:人物:张岱《湖心亭看雪》;理由:文章记叙了作者自
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
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这与文天祥不与世俗一起投降的品质一样,因而能与文天祥产生共鸣。
【点睛】参考译文
甲
文天祥我远离故土,孤身被囚禁在这里,头发蓬乱不堪,故乡秋
色里的老梧桐应该没改变吧。
在江水涨满江岸,天上入秋的新月渐渐升起时,大雁栖息了。巷
子里空无一人,燕子也离别斜阳回巢了。
落叶无力阻挡流水,黄花也无力改变秋风。
天地间的遗恨你们知道多少?昨天晚上我战败的地点龙山又进
入我的梦里。
乙
文天祥,字宋瑞,咸淳九年,被起用为湖南提刑,因而见到前任
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志气节操感到惊奇,谈及国家大
事,(江万里)忧伤地说:“我已经老了,纵观天时人事将有变化,我
见过的人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
德祐初年,江上告急。文天祥征发郡中豪杰,聚集了数万人。他
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
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
常痛心遗憾。所以不自量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的
忠臣义士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府尹,不
久又担任右丞相,朝廷派他到元军军营请求讲和,跟大元丞相伯颜在
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趁夜
色逃到真州,到了潮阳,见到了张弘范,张弘范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
文天祥不拜,张弘范就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文天祥。带他一起到崖
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
"张弘范坚持向他索要劝降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
洋诗》给他。崖山被攻破,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
祥呆在燕京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
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大
宋恩泽,做了宰相,怎能侍奉别的皇帝呢?只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拜而死。
丙
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述个人遭遇。我将这些诗稿收藏在家中,
使后来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
活动二:赏读作品关照自我(31分)
(一)(14分)
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
①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
②阳光照在大地上,红土地便色彩缤纷起来。少年觉得自己的体
温正在火速地上升,他的脸很烫,汗很快就淌下来。他用手胡乱地抹
了一把,手上立刻黏糊糊,湿漉漉,他觉得整个身体都被太阳烤得失
去了知觉。
③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而后是逐渐清晰的马蹄踏在沙土上
的声音。少年望着远方。在葱郁的树林里,树林中间的草地上,是野
马的天堂。它们奔跑在草地上,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少年抬头看看
天,光线在树叶之间,在马与马之间,在树与草之间来回跳跃,形成
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
④那一瞬间,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
⑤少年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不由得有些伤心。
⑥这时,一辆越野车停在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车上走下一个
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他冲少年招招手,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
说:“小伙子,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⑦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
究竟有多远。"
⑧中年人的脸上浮现出一缕忧虑,说:“哦,真槽糕,我的车要
没有油了。”
⑨少年问:“你要去哪里?"
⑩中年人说:“我要穿过中部沙漠,到达尔文去,我边走边看,
游玩而已。你,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
中年人说:“那么你的家人呢?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
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中年人的目光满含期待。
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
中年人惊讶地说:“没有汽车?那你们不出去吗?你们不去购物
买食品吗?”
少年说:“我们住在山洞里,我们在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
我们不需要出去。"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说:“对对,我忘记了,你是土著,
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
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
真的不想出去吗?”
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摇下车窗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
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
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他,
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
声地流泪。
枣红马安静得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他从出生就一直居住的山洞,父
母和他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在山洞中生活起居,生活得很原始。少年记
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
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
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父母说:“不去,这山林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的世界,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为什么要离开呢?"少年
望着父亲那张黑黝黝的脸、那一头卷在一起的乱糟槽的头发,又看看
母亲,母亲的头发也打着卷儿,黏糊糊地披散在头上。少年很迷茫,
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
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
在马背上,思绪随着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
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回到山洞里,他看到一家人已经
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着,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
到了加油站,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少年睁着双
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涧,离开了山林。
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
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
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
20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要
生子,住起了别墅。偶尔,与妻子、儿女讲起山林里的时光,他总是
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儿子此时已如彼时的少年,他说:“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
幸福啊!”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问:“为什么?"
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
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
儿子满脸的羡慕。
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
自己跑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减)
10.细读小说,补足以下探究“详略处理"的任务单。
详略处理详写⑴作者详写了哪几件事?联系上下文,简要
概述。◎少年在炎热中听到野马嘶鸣,心情灿烂起来。◎①
o◎少年回想父母拒绝让他离开家乡的场景。◎
②O⑵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意图是什么?联系
小说,简述你的推断。
略写◎少年离开家乡的过程以及20年间的生活。
未写◎少年的儿子以后的生活。
11.第19段空行处的语句有甲乙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甲: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跳到了
马背上。
乙: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
马背上。
12.根据以下“小贴士”,分析本文是否属于寓言体小说。
寓言体小说概念:是用寓言的形式写成的小说,通过假托的形
象和带有劝喻性质的故事来阐明事例。特点及创作特色:1故事往
往对时空、事物、人物等内容进行虚化,即抽象化,以凸显故事的象
征意味。2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含深奥的道理,往往是影射人类社
会,表达对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举例:郑渊洁的《舒克和
贝塔》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卡夫卡的《变形记》
【答案】10.(1)来问路的中年游客勾起少年去远方的欲望。
(2)少年的儿子羡慕少年儿时的生活。(3)小说详写少年逃离封闭
家园前内心的挣扎以及少年的儿子对其儿时生活的向往,意在使其构
成一个循环,警示读者人永远试图逃离自己生存的现实世界,奔向心
中的远方,殊不知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也是他人的心中的远方。略
写少年离乡的过程及20年间的生活,调整了小说叙事的节奏,突显
了两部分详写内容的对比感;而小说未写少年的儿子以后的生活,则
以戛然而止之味引发读者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从而激发读者深入理
解小说的上述主题。
11.答案示例一:甲文更合适,刻意用清脆的鸟鸣划破忧伤压抑
的氛围,将少年从失落伤悲的状态中抽拔出来,接着又写少年上马奔
驰前“拍”“跃”"跳"等一系列动作,干脆有力,突出少年转换心情
后下定决心蓄势待发、准备逃离的状态,暗示着后文的情节将发生重
大转折。乙文的写法比较平淡,甲文动静相衬,行文更有波澜起伏感,
也更好地刻画出少年充满朝气活力、勇于探索突破的形象。
答案示例二:乙文更合适。“渐渐”“慢慢"“拍了拍”等词的使
用,舒缓了叙事节奏,将少年沉浸在悲伤中尚未完全走出的形象进行
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与上下文中他一面眷恋过往生活,一面憧憬外
面世界的矛盾状态非常契合,与甲文相比转变没那么突兀;同时也突
出了枣红马的善解人意与自由天性对少年的影响,为天亮后少年一骑
绝尘地离开暗蓄力量。这一写法使人物形象在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更为
丰厚饱满。(也可从枣红马艺术形象的塑造着手分析)
12.答案示例一:本文不详细交代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的来龙
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仅以“少年"代称。时空和人物的虚
化,“历经磨难”的高度浓缩,都是为了突出最能引发普遍共鸣和反
思的象征性事物:走出山洞隐喻走出闭塞原始的生活环境、改变人生
命运;外来中年人驾驶着越野车从红土地上疾驰而过,代表城市生活
对少年内心深深的叩击和触动;枣红马就像是从红土地里跳脱出来的
逃离者,强烈地暗示着少年期望奔向外面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本文
揭示了人面对美好新生活时憧憬、追求,一旦拥有又难免怀念过往的
生存状态,但全文几乎没有直接揭示主旨的语句,而是将其隐藏在富
有象征意味的事物和情节中,因此可以将本文视作寓言体小说。
答案示例二:本文处处以充满象征性的符号来隐喻人对更广阔的
世界、更美好人生的追求。如草地、树林和野马所构成的世界,象征
着虽然封闭却也充满自由快乐的原始生活;奔驰的枣红马生长于山林,
是少年内心的抽象化身,带着少年告别过去奔向未来。但小说并没有
完全拉开和生活的距离,而是真切地讲述了一个澳大利亚中部红土地
上土著少年下定决心走出山林、开启新生活的成长故事,时空背景、
人物身份等依然有具体所指,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只是只是增添了文
章的艺术质感,因而不能将本文视为寓言体小说。
【解析】
【10题】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从文章中第⑥一段详细叙述了少年遇到了过路的中年人,
通过打听哪里有加油站,告诉少年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中年人
的到来"直接鼓动和坚定了少年的出走的想法;
第二空,第段“那天,少年很晚才回到山站”“少年却睡不着"
“那一夜,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进丝丝缕缕的光”详细写了
回到山洞后,少年睡不着,想象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11题】
本土考查补写句子。
甲文更合适。
“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刻意用清脆的鸟鸣划破忧伤压抑
的氛围,将少年从失落伤悲的状态中抽拔出来;“少年拍拍马,一跃
而起,跳到了马背上“,接着又写少年上马奔驰前“拍”“跃”"跳"
等一系列动作,干脆有力,突出少年转换心情后下定决定、蓄势待发、
准备逃离的状态;暗示着后文的情节将发生重大转折。第段“天亮
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
也呼应了这个暗示;乙文“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
马背上"写法比较平淡,不能看出少年内心的波澜,也不能展示人物
形象的大胆开拓,勇于突破的性格;甲文动静相衬,行文更有波澜起
伏感,更能刻画少年勇于探索的形象。
乙文更合适。
“时间渐渐地流逝,少年慢慢平复了心情,拍了拍马,爬到了马
背上”这个句子中“渐渐”“慢慢”"拍了拍”等词的使用,舒缓了叙
事节奏,照应上文第段“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无声地流泪”,
将少年沉浸在悲伤中尚未完全走出的形象进行了简单而传神的刻画;
根据第段“少年记得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
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
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少年很迷茫,
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第段“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
原"可知,与上下文中他一面眷恋过往生活,一面憧憬外面世界的矛
盾状态非常契合;与甲文相比,乙文的转变没那么突兀;
根据第段“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马看到
他,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
无声地流泪。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第段“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可知,乙文同时也
突出了枣红马的善解人意与自由天性对少年的影响;根据第段“天
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
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终于来到一条宽阔的马路上。他眼中
的世界瞬间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可知,这一句为天亮后少年一骑
绝尘地离开暗蓄力量。这一写法使人物形象在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更为
丰厚饱满。
【12题】
本文考查对文章的文体分析。
根据小贴士的内容可知,语言体小说有如下两个特征:故事往往
对时空、事物、人物等内容进行虚化;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含深奥的
道理,往往是影射人类社会,表达对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根
据以上的特征,可以判定,本文是寓言体小说。
根据第①段“少年想逃走,他为此做了很久的准备"、第段“但
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第段
“天亮后,少年离开了山洞,离开了山林"来看,本文不详细交代故
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的来龙去脉,主人公也没有具体姓名,仅以“少
年”代称,时空和人物的虚化。
根据第段“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本,
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可知,开启“历经磨
难”的高度浓缩,都是为了突出最能引发普遍共鸣和反思的象征性事
物:
根据第段“可是,外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
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
出去吗"可知,走出山洞隐喻走出闭塞原始的生活环境、改变人生命
运;
根据第段“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呼'一
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平失去了什么”可知,
外来中年人驾驶看越野车从红土地上疾驰而过,代表城市生活对少年
内心深深的叩击和触动;
根据第段“枣红马一声长鸣,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段"枣
红马奔驰在草原,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可知,枣红马就
像是从红土地里跳脱出来的逃离者,强烈地暗示着少年期望奔向外面
世界的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根据第段“少年很迷茫,少年就想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可知,
本文揭示了人面对美好新生活时憧憬、追求;
根据第段“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
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可知,一旦拥有又难免怀念过往的生存状态。
全文几乎没有直接揭示主旨的语句,而是将其隐藏在富有象征意
味的事物和情节中,因此可以将本文视作寓言体小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材料一:
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但考
试时却不能正确作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
脑中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1),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
知识,或提取出错。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
知识(如图2),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
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
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改编自微信公众号“给思考留点时间")
材料二:
①结构化思维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从而
有效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
②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
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揭示问题
的本质。它还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一解决,
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
③2、能理清思路,清晰地表达。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思路清
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在说话时运用“因为……,所以……”
“第一……;第二……;第三……"”在X方面,应该……;在Y方
面,应该……”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能让表达更加清晰。
④3、帮助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建立了这
种结构后,在后续学习时就能将一个个知识点添加到知识树上去,不
断地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
(改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材料三:
①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
键又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两种。
②1、自上而下找结构
③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先对
主题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
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语文老师这
样教写议论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
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
分论点,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
构(也叫流程图),如图3、图4:
④2、自下而上找结构
⑤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
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关系(即分类的维度)来建
立框架。如,对以下词语进行分类:
⑥白菜香蕉大象牛李子豆角
⑦通过分析找到分类的维度一一水果、蔬菜、动物,再将香蕉、
李子归入水果类,将白菜、豆角归入蔬菜类,将大象、牛归入动物类。
⑧在具体运用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至I结构:
⑨第一步,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⑩第二步,连线分组。找出所列要点之间的关系,对要点进行分
类。
第三步,提炼结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第四步,补充观点。通过补充观点完善思路,如果没有补充,
这一步可以不做。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
彼此互为补充。
要形成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经常练习。一是归纳积累结
构,在看书学习时,看到关于结构的理论或者好的结构,可以将它记
下来,并试着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二是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写作,
尝试每周写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如果没有时间
写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三是用结构化思维论
证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列
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即可。
(改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13.请根据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示,简述如何才能形成结构化的知
识。
1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
一项是()
A.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再对
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B.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这样对方就能
完全接受我们的观点。
C.“自上而下找结构”和“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两种方法适用的
对象不同,在实际运用时,二者不能兼用。
D.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有多种,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是其
中一种方法。
15.“自下而上找结构”这部分,表达上作者用了多种方法,把
事理介绍得很清楚,这对我们写作有哪些方法上的启示?
16.先完成下列表格处填空,然后根据【资料一】,说说鲁迅是
如何整理中国小说的,写出你的发现,至少两点。
(1)(2)
(3)鲁迅是如何整理中国小说的?
【答案】13.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使之成为有
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14.D
15.作者通过举例,更具体地说明了“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
作者分步骤,更为清晰地讲解了如何从庞杂信息中找到结构;作者通
过高度概括(提炼观点),使读者更为快速地了解从庞杂信息中找到
结构的方法。
16.①讽刺②蒲松龄《聊斋志异》
③方法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梳理方法二:按照体裁进
行梳理方法三: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梳理(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分析】
【13题】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提炼和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一“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
识,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
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结合图一“碎片化信
息”中代表不同信息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是散乱的和图
二“结构化的信息"中可知代表不同信息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形是有规律排列的。可概括为:对散乱的、碎片化的信息
进行梳理、归纳、整合,让它们变得有规律,成体系,这样才能形成
结构化的知识。
【14题】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辨析。
A.理解或推断不正确。根据材料二②段“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
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剖析,
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可知,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应
该做的是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再对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才是把
握问题的本质,而非“先要把握问题本质,再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B.理解或推断不正确。根据材料二③段“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
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可知,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
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而非“这样对方就能完全接受
我们的观点”;
C.理解或推断不正确。根据材料三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
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可知,自上而
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
而非“这两种方法适用的对象不同,在实际运用时,二者不能兼用”;
故选D。
【15题】
本题考查启示感悟。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内容概括阐述即可。
根据材料三在介绍自下而上找结构时所举事物“白菜”“香蕉”
“大象"“牛”等,可知这里所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因此启发我们写作时应举例贴近生活,通俗易
懂;
根据材料三在介绍自下而上找结构时说到“在具体运用时,可按
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到结构"“第一步”"第二布""第三
步”“第四步"可知,这里的分析非常的有条理,清晰明了,因此启发
我们写作时应分条陈述,富有条理;
根据材料三在介绍自下而上找结构时总结的步骤“头脑风暴”“连
线分组"“提炼结构”“补充观点"可知,这里的观点鲜明,内容简短,
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启发我们写作时应将观点或内容提炼为短句或短
语,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根据材料三在介绍自下而上找结构时采用的一些关联词“通过”
“再""如果”等词语可知,这样的表达非常的清晰,容易被人理解,
因此启发我们写作时可运用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使表达更清晰。
【16题】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拓展运用。
第一问:
(1)根据《儒林外史》是清朝讽刺小说,可知,此处填“讽刺"。
(2)根据“清之志怪小说”的提示,可知,此处填“聊斋志异"。
第二问:
根据材料一“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
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结合鲁迅《目录及小说举例》中“唐"
“元明”“明"“清”等朝代名可知,鲁迅方法一是:按照时间先后顺
序进行梳理;
根据材料一“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
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结合鲁迅《目录及小说举例》中“神
话与传说”“传奇"“历史演义”“神魔小说”“志怪小说”“讽刺小说"
“人情小说”等不同名称可知,鲁迅方法二是:按照体裁进行梳理;
根据材料一“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
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结合鲁迅《目录及小说举例》中“神
话与传说一一《山海经》”“历史演义一一施耐庵《水浒传》"“神魔
小说一一吴承恩《西游记》”等不同名称可知,鲁迅方法三是::按照
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梳理。
活动三:写作实践(46分)
17.消息的写作对象是读者,因此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选择读
者感兴趣的信息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小语要把这则消息发在
《科技日报》和《宁波晚报》上,根据下面方框中的材料,请为《科
技日报》和《宁波晚报》分别拟写一个导语。
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古稀之年的研究员许兆
祥历经十几年艰辛的专项研究发现,萝卜中含有一种抑制肿瘤的活性
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其名为干扰素诱生剂。实验证明,此
物质对人的离体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癌细胞均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在常见蔬菜特别是资源丰富而又廉价的萝卜中发现干扰
素诱生剂,在世界还未见报道。许兆祥认为,萝卜的防癌保健功能在
实验室内已有了充分证据,目前应该在肿瘤高发区,特别是胃癌、食
道癌高发区大力提倡每日生吃细嚼100克左右的萝卜。
《科技日报》:___
《宁波晚报》:___
【答案】①.科技日报》文章:萝卜中竟含有抑制肿瘤的干
扰素诱生剂,这是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许兆
祥的研究发现,这一发现在世界还未见报道。②.《宁波晚报》
文章:萝卜能防癌,这是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服法:生吃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设计合同标的工程质量
- 消费型股东合作的协议书 2篇
- 2024年二手车交易中的物流配送协议3篇
- 2024年度室内浮雕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二手集装箱买卖合同的验收标准3篇
- 2024年度居间服务合同-工程安全监督3篇
- 2024年度东莞市环保工程承包合同
- 重阳节社区老人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度建筑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合同
- 六下20古诗两首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 小品《水下除夕夜》剧本台词手稿
- 腮腺肿瘤课件
- 【网课课件】怎样写好驳论文
-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课件
-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各数的认识间隔问题
-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金融工程学(第五版)第8章外汇风险管理
- 家禽集中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