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1992年有删改)材料二:张岱年先生一生治学,贯彻一个“诚”字。在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在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在《事理论》的“自序”中,他说“此篇所谈,则与横渠、船山之旨为最近,于西方则兼取唯物论与解析哲学之说,非敢立异于时贤,不欲自违其所信耳”。他在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横渠,“山”乃船山),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又说“修辞立其诚’是我的治学宗旨”。张先生认为,哲学之“可信的”即是“可爱的”。“可信的”哲学之所以“可爱”,是因为张先生爱中华民族,爱张横渠之“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境界;他相信,只有“可信的”哲学才能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才有望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与天人和谐。(摘编自李存山《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方向》2004年有删改)材料三: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尊重客观事实无损于人类的主体性。B.文学创作也要遵循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原则,要想感动人心,就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或者客观规律。C.做到“修辞立其诚”应当具有唯物主义者的勇敢精神,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真情实感的表达变得艰难。D.小到做人写文章,大到治国平天下,“诚”之一字至关重要。自古而今,对“诚”的奉行功在当下,利在千秋。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岱年认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修辞立其诚”都是发言著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诚”之一字也被他奉行一生。B.要想正确认识世界,就应当努力克服观察现象时的主观干扰,从而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C.材料一认为哲学与科学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所以理论命题必然符合客观实际,是对真理的揭示。D.张岱年认为“修辞立其诚”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但在不同的时代它所遵守的原则是不同的。3.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下列选项的相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此处引用不仅照应题目,而且点明了文章中心。B.古语“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了行为的重要性,可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引用《心术上》和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的相关内容都是为了说明我们要尊重客观世界,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D.材料二多处引用张岱年先生自己的话,是为了说明先生品格之“诚”,更为了证明材料一观点的准确性。4.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张岱年先生主张“诚”原因。【答案】1.B2.C3.D4.①首先提出“修辞立其诚”并阐释“立其诚”的三层含义;②进一步阐述学说、言论、文章都应该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要力求避免主观干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③然后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大语境下,“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原则;④“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强调要敢于说真话,讲实话。5.①“诚”是古今发言著论都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②“诚”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原则;③“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④信奉“诚”的哲学能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⑤信奉“诚”的哲学才有望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与天人和谐;⑥“诚”是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有助于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有助于治理天下。【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文学创作也要遵循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原则”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可知,文学创作“不一定遵循”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原则,“也要遵循”的表述错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哲学与科学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错误,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与科学”不等于“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理论命题必然符合客观实际”错误,原文是“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这里是一种假设,而非“必然”。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D.“为了说明先生品格之‘诚’”错误,由原文“张岱年先生一生治学,贯彻一个‘诚’字”可知,“诚”是现实的治学原则、宗旨,而非“品格”。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第一段“修辞立其诚……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可以看出,材料一解释了“修辞立其诚”的含义,并指出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第二段“‘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领起下文三至五段,分别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方面对“立其诚”进行论述;第六至八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关系角度阐释,如何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强调“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最后三段,“‘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指出要端正学风,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重申“修辞立其诚”是“唯物主义的原则”,强调“说真话、讲实话”,即使这“不是容易做到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张岱年先生主张“诚”,不仅仅出于治学需要,也是为了实现他的治世理想。我们可以在三则材料中,依次筛选信息,提炼要点概括。材料一第一段第二句“发言著论写文章一个原则”是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一倒数第三段“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是一个原因。材料一最后一段“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是一个原因。材料二第二段“只有‘可信的’哲学才能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才有望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与天人和谐”是其中两个原因。材料三是一个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天下的至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深谙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作答时,根据筛选的信息,分条作答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冯歪嘴子萧红①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②冯歪嘴子打着梆子,半夜半夜地打,一夜一夜地打。③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④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⑤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⑥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离着多远似的。⑦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⑧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⑨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⑩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卖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⑪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大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⑫冯歪嘴子成家了,冯歪嘴子有儿子了!⑬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便想去看看。⑭我就站在那里静静的,我看冯歪嘴子的媳妇用草把小孩盖了起来,把小孩放到炕上去。其实也看不见什么是炕,乌七沼沼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得房梁上去了。那小炕本来不大,又都叫草捆子给占满了。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的就睡着了。⑮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鹊雀窝里了似的。⑯过了一年,冯歪嘴子的孩子长大了。⑰过年我家杀猪的时候,冯歪嘴子到我家里来帮忙。到了晚上他吃了饭,喝了酒之后,临回去的时候,祖父说,让他带了几个大馒头去,他把馒头扶在腰里就走了。人们都取笑着冯歪嘴子,说:“冯歪嘴子有了大少爷了。”⑱冯歪嘴子平常给我家做一点小事,磨半斗豆子做小豆腐,或是推二斗上好的红粘谷,做粘糕吃,祖父都是招呼他到我家里来吃饭的。就在饭桌上,当着众人,老厨子就说:“冯歪嘴子少吃两个馒头吧,留着馒头带给大少爷去吧……”⑲冯歪嘴子听了也并不难为情,也不觉得这是嘲笑他的话,他很庄严地说:“他在家里有吃的,他在家里有吃的。”⑳东邻西舍谁家若是办了红白喜事,冯歪嘴子若也在席上的话,肉丸子一上来,别人就说:“冯歪嘴子,这肉丸子你不能吃,你家里有大少爷的是不是?”㉑于是人们说着,就把冯歪嘴子应得的那一份的两个肉丸子,用筷子夹出来,放在冯歪嘴子旁边的小碟里。来了红烧肉,也是这么照办,来了干果碟,也是这么照办。㉒冯歪嘴子一点也感不到羞耻,等席散之后,用手巾包着,带回家来,给他的儿子吃了。㉓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冯歪嘴子欢喜得不得了,嘴都闭不上了。㉔在外边,有人问他;“冯歪嘴子又要得儿子了?”㉕他呵呵呵。他故意的平静着自己。㉖他在家里边,他一看见他的女人端一个大盆,他就说:“你这是干什么,你让我来拿不好么!”㉗他看见他的女人抱一捆柴火,他也这样阻止着她:“你让我来拿不好么!”㉘可是他那媳妇,却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苍白,她的眼睛更大了,她的鼻子也更尖了似的。㉙七月一过去,八月乌鸦就来了。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天气有些寒了,院子里显得冷清寂窦了许多。鸡鸭都上架去了,猪也进了猪栏,狗也进了狗窝。院子里的蒿草,因为没有风,就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没有云,大昴星一出来就亮得和一盏小灯似的了。㉚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是产后死的。㉛乌鸦在头上呱呱地叫着。㉜冯歪嘴子的女人一死,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子算完了。扔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生下来。㉝看吧,看他可怎样办!㉞老厨子说:“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㉟东家西舍的也都说冯歪嘴子这回可非完不可了。那些好看热闹的人,都在准备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㊱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地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㊲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㊳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㊴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㊵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豆腐这么早出锅啦!”㊶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㊷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㊸他说:“慢慢地就中用了。”㊹他的小儿子,一天天的喂着,越喂眼睛越大,胳臂,腿,越来越瘦。㊺在别人的眼里,这孩子非死不可。㊻但是冯歪嘴子却喜欢得不得了了。㊼他说:“这小东西会哄人了。”㊽或是:“这小东西懂人事了。”(摘编自萧红《呼兰河传》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众人多次调笑嘲讽冯歪嘴子,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鲁迅笔下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把个人的愉悦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B.“我”去看冯歪嘴子的儿子,越看越觉得好玩,而“我”眼中的“好玩”却恰恰是冯歪嘴子生活的困苦与无奈。由此可见,年幼的“我”不懂人间疾苦。C.在第二个儿子出生之前,冯歪嘴子明明欢喜得不得了,但在面对他人时却故意的平静着自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的人。D.“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一句中“含着眼泪”与“笑了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他的心酸与欣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后园的勃勃生机,对比之下,更凸显出冯歪嘴子磨坊的清冷。B.文章第九段一连串的排比展示了冯歪嘴子简单枯燥无趣的日常生活,为下文他娶妻生子作了铺垫。C.文章三十六段,作者通过议论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人的朴素的担当;下文连续两个“照常”更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D.文章结尾以冯歪嘴子的自言自语收束全文,让人心疼的同时也心存欣慰,而这也是本文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诠释。8.“了”字在本文出现频率极高,表情达意丰富,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不少于两处。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特色。【答案】6.C7.B8.示例一:因此那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用“了”字,强调黄瓜生长迅速,语调轻快,传达出“我”的喜悦之情。示例二: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一连串的“了”字,从儿童视角展示了冯歪嘴子的平常的一天,生动活泼,表现了孩子的好奇。示例三: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冯歪嘴子欢喜得不得了,嘴都闭不上了。一连三个“了”,表现出冯歪嘴子再为人父的喜悦之情。示例四:老厨子说:“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连续两个“了”字,带有嘲讽的语气,可以看出老厨子等人的看热闹的心态。示例五:但是冯歪嘴子却喜欢得不得了了。他说:“这小东西会哄人了。”或是:“这小东西懂人事了。”三个“了”字平和中透着喜悦,让读者感受到冯歪嘴子对生活充满希望。9.①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作者通过孩子的视角讲述冯歪嘴子的故事,呈现了天真有趣的一面;③冯歪嘴子的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进的,节奏舒缓;④作者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语言细腻、生动,叙述散文化。【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的人”错误,“他呵呵呵。他故意的平静着自己”,这是强压内心的喜悦与兴奋,表明冯歪嘴子性格憨厚内敛,不习惯在人前张扬。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枯燥无趣的日常生活,为下文他娶妻生子作了铺垫”错误,这是从儿童视角观察冯歪嘴子的生活,对本人来说未必枯燥无趣;这些场景是从儿童视角对冯歪嘴子日常生活的呈现,后文娶妻生子是冯歪嘴子生命节点自然呈现的事,前后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为其作铺垫。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了”作为语气助词,表情达意丰富。在文中,“了”字可以表达人物的喜悦心情,比如“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爬上房顶去了”‘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等,其中的“了”引出黄瓜的动作,强调黄瓜生长迅速,语调轻快,传达出“我”的喜悦之情;“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冯歪嘴子欢喜得不得了,嘴都闭不上了”,一连三个“了”,语意顺承,语气逐次增强,表现出冯歪嘴子再为人父的喜悦之情。“了”字还可以表现人物的好奇心理。如“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这段文字从儿童视角展示了冯歪嘴子的平常的一天,一连串的“了”字,使语言生动活泼又朴实无华,表现了孩子的好奇。“了”字还可以表达世态炎凉。“老厨子说:’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连续两个“了”字,带有嘲讽的语气,满含世态炎凉,可以看出老厨子等人的看热闹的冷漠心态。“了”字还可以呈现人物内心的希望。“但是冯歪嘴子却喜欢得不得了了。他说:‘这小东西会哄人了。’或是:‘这小东西懂人事了’”,三个“了”字平和中透着喜悦,包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让读者感受到冯歪嘴子对生活充满希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叙述特点的能力。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过年我家杀猪的时候,冯歪嘴子到我家里来帮忙”,以“我”为中心叙事,娓娓道来,显得真实、自然、亲切;“冯歪嘴子成家了,冯歪嘴子有儿子了”“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的就睡着了”“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鹊雀窝里了似的”“冯歪嘴子一点也感不到羞耻,等席散之后,用手巾包着,带回家来,给他的儿子吃了”,作者通过孩子的视角讲述冯歪嘴子的故事,不多点评但呈现了天真有趣的一面;“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冯歪嘴子成家了,冯歪嘴子有儿子了”“过了一年,冯歪嘴子的孩子长大了”“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要出生了……冯歪嘴子的女人是产后死的”“他的小儿子,一天天的喂着”“这小东西会哄人了”“这小东西懂人事了”,冯歪嘴子干活,娶妻生子,又生子而丧妻,养孩子……他的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进的,岁月悠长,故事节奏舒缓;作者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干倒了”“金黄”“通红”等词语细腻、生动,“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叙述散文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囊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磁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材料二:读老子宋陆游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①。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正尔分章句,谁欤达本源?蜀庄犹不死,过我得深论。注:①《德道经》名句:“玄之有玄,众妙之门。”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对应的标号写到答题卡上。以为儒者A用文乱法B而侠者C以武犯禁D宽则宠E名誉之人F急则用G介胄之士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态色与淫志”中的“淫”字意为“过大的、过分的”,与“《国风》好色而不淫”中的“淫”字含义不相同。B.“居周久之”中的“之”作用是“助词,调节音节”,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的“之”字用法相同。C.古代史传在记叙完人或事后,作者往往会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进行总结,并以“太史公曰”作为议论的典型标志。D.“韩子引绳墨”中“绳墨”一词,本义为“木匠打直线的工具”,这里引申为“规矩、法度”,与“木直中绳”的“绳”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问礼于老子,充分体现了他在《学而》中所倡导的“就有道而正焉”的求学理念。B.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而其后世子孙先后入世为官,作者认为这有违老子学说宗旨。C.应关令尹喜所求,老子作《道德经》,时隔千年,陆游读之,依然深感其内容的博大精深。D.综合材料一、二可知,无论是孔子、庄子、申子、韩非,还是陆游,都对老子极为认可。13.翻译下列句子。(1)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2)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14.结合材料概括韩非的治国理念。【答案】10.BDF11.B12.B13.(1)韩非看到韩国逐渐被削弱,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2)宋玉、景差这一类人,都继承了屈原委婉得体的文辞,却不敢像屈原那样直言进谏。此后楚国领土一天天被削减,最终被秦国灭掉。14.①主张以法治国,反对滥用权势欺人;②主张选用贤能,反对任人随心所欲。【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认为儒家用经典文献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国家太平时,君主就宠信那些徒有虚名假誉的人;形势危急时,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儒者用文乱法”与“侠者以武犯禁”句式对称,分别在BD处断句;“宽则宠名誉之人”与“急则用介胄之士”句式对称,故应在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错误。“淫”,都译为“过分、过大”。句意: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国风》虽好写男女恋情,但不过分而失当。B.正确。句意:他居住在周都很长时间。/近可以用其中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国君。C.错误。司马迁的《史记》,在记叙完人或事后,作者往往会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进行总结,并以“太史公曰”作为议论的典型标志,并非古代史传都用“太史公曰”作为议论的标志。D.错误。“绳”,法度;/木匠打直线的工具。句意: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准则。/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能力。B.“作者认为这有违老子学说宗旨”错,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出名为宗旨,也记叙了老子的后世子孙先后入世为官的事情,但文中并没有说作者认为这有违老子学说宗旨。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削弱”,被削弱;“数”,屡次;“谏”,规劝;“用”,采纳。(2)“之徒”,这类人;“祖”,继承、效法;“从容”,委婉得体;“削”,被削减;“竟”,最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概括为:主张以法治国,反对滥用权势欺人;(2)根据“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囊而加之于功实之上”概括为:主张选用贤能,反对任人随心所欲。参考译文:材料一: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想就礼的学问向老子请教。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倡导这个东西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人格高尚的人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如果时运不济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回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不出名为宗旨。他居住在周都很长时间以后,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离开这里隐居他乡了,请勉强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上信奉老子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人也贬斥老子。“主张不同的人就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扰,百姓自然会归于“正”。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他的学说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辞,却擅长于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认为自己的学识根本比不上韩非。韩非看到韩国逐渐被削弱,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当时韩非痛恨不以修明法制来治理国家,反而凭借君王掌握的权势用来驾驭臣子,不寻求任用贤能之士来富国强兵,反而任用夺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他认为儒家用经典文献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国家太平时,君主就宠信那些徒有虚名假誉的人;形势危急时,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现在国家供养的人并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所以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然而韩非深深地明了游说的困难,他撰写的《说难》讲得非常详细,但他最终还是死在秦国,没能摆脱游说之祸。太史公说:老子推崇的“道”,虚无,顺应自然,以无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宣扬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根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准则,决断事情,明辩是非,用法严酷苛刻而绝少施恩。这些人的学说都源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材料二:道德有五千言,众多奥妙的门道。管窥豹的斑点?只能指染乌龟的壳。正是通过分章句,谁才能达到本源的境地?蜀庄(指蜀山道士)尚未死去,我在他的教诲下得到了深刻的论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行香子·丹阳寄述古①苏轼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②,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注]①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②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都是杭州风景胜地。③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携手江村”的情景开篇,引起对友人的怀念;而今却是“故人不见”,形成画面的对比,不言思念而思念自溢。B.词的下片运用典故实写当年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游览所至,每有题诗,思及此处,更让人心生怀念。C.本词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作者不仅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D.本词抒写了作者与友人的别离相思之情,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初步显示出作者“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16.这首词下片的“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看似平常,实则精妙,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以设问手法点出友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却化人的思念为自然景物对自己的思念,曲折有致,清新蕴藉,格外精妙。②采用对写法,猜测友人思念自己,实则也是自己在思念友人,情感深层,回味悠长。③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清新隽永。【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下片运用典故实写当年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错误,当年游赏情形不是实写,是回忆的景象,属于虚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词句的能力。“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一句,采用设问方式,询问自己离开后,知道是谁在思念自己呢?这首词既然是寄给陈襄的,再结合全词,均是在写自己与陈襄曾相偕游览西湖各处美景的往事,显然思念自己的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他并未直接点出友人,却反说是西湖的月色、江边的柳树、陇头的云彩在思念自己。“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结合注释可知,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作者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正所谓“看似平常,实则精妙”,令人称绝。此外,此处也用了“对写法”,实际上是词人在思念友人,却写是友人在思念自己,加深了情感层次,让词句更加回味无穷。最后三句以景作结,景中含情,体现了诗歌含蓄蕴藉,隽永悠长的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岁月不居,生命易逝。李白看到了人生易老,在《将进酒》中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尽情抒发“________,______”的感慨;李商隐《锦瑟》大梦一场,诗人从追梦中醒来,道尽“________,_________”的无可奈何;而张若虚却看到了人类代际更替可抵岁月无情,《春江花月夜》中句“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所有的慨叹都源于诗人对时光的求索,对生命的热爱!【答案】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②.朝如青丝暮成雪③.此情可待成追忆④.只是当时已惘然⑤.人生代代无穷已⑥.江月年年望相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暮、惘、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在广阔乡野,有人追着瓜果成熟的时间度过四季,有人用全新的视角讲述“三农”故事,有人用“硬核科技”守护“大粮仓”……从逐梦者到筑梦人,一批批返乡青年,正在为乡村注入无限活力,也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精彩。___①___。十八大以来,农村面貌(),既有“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清丽,也有通公交、通光纤和通网络的便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乡村和美、(),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新农村、新生活催生新业态、新希望,农村吸引越来越多想干事、会干事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无数青年以大地为卷、以奋斗作笔,书写一个个火热的返乡故事,汇成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___②___。从“靠人力”到“靠算力”,从“体力活”到“技术活”,新农人为乡村带来“新农具”,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返乡青年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田间课堂等技能培训,迅速成为致富能手,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农村,原本讲究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正在走向更年轻、更富活力的未来。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情结和乡愁情怀难以忽略和割舍,对于返乡青年来说,赋能乡村、服务家乡,___③___。他们以()的方式,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逐梦乡野的返乡青年,正在把“眼前的生活”变成“向往的生活”,把浓浓的乡愁变成一张张回乡的车票,大胆选择自己的人生路,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18.结合材料为本则新闻评论拟写标题,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字。19.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返乡青年用青春浇灌梦想之花19.日新月异大有可为力所能及20.①广袤乡村,是梦想扎根的沃土②返乡青年为乡村带来巨大变革③既是自我实现也是回报桑梓【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本则新闻评论就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一事进行评论。第一段谈返乡青年筑梦乡村,创造人生精彩;第二、三段谈乡村适合年轻人奋斗,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最后总结返乡青年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综上提取出关键词:返乡青年、梦想实现。用上修辞,可把“梦想实现”喻为梦想开花。据此可拟题为:返乡青年用青春浇灌梦想之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境和“面貌”搭配,表明其变化大,可填“日新月异”。日新月异:形容发展变化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第二处,此处对应后文“农村吸引越来越多想干事、会干事的年轻人……”,表明在农村也很有前途,可填“大有可为”。大有可为: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第三空,后接“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应是以自己能力能达到的方式,可填“力所能及”。力所能及: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是总领句,承接上文青年返乡筑梦,后文介绍乡村崭新面貌,表明乡村适合青年实现梦想,故可填“广袤乡村,是梦想扎根的沃土”。②此处是总领句,说的是返乡青年,结合后文阐释“新农人为乡村带来……返乡青年通过……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农村,原本讲究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正在走向更年轻、更富活力的未来”,可知此处说返乡青年的贡献,可填“为乡村带来巨大变革”。③此处是对“对于返乡青年来说,赋能乡村、服务家乡”现象的评价,结合后文的“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可知是双赢的,可填“既是自我实现也是回报桑梓”。(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21.下列选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现代化办公室租赁场地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精制粉原料供应链风险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地震监测基站场地租赁与应急救援合同3篇
- 2025年度医疗健康产业园区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温泉度假酒店SPA服务人员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经济补偿协议范本及调解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项目合作开发PPP模式合同范本3篇
- 物业管理公司2025年度招投标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位租赁合同:住宅小区车位使用权协议2篇
- 2025厂房买卖合同模板:高端装备制造厂房交易3篇
- 货运企业2025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 (日文文书模板范例)请求书-请求书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毕业生延期毕业申请表
- 学校6S管理制度
- 肽的健康作用及应用课件
- T.C--M-ONE效果器使用手册
- 8小时等效A声级计算工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300道
- 社会实践登记表
- 挖地下室土方工程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