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935年6月18日上午十点,①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让他在八角亭前留影。宋希濂在八角亭前给瞿秋白准备了一桌薄酒,他本人不便出面做陪,远远地从办公室掀开窗帘一角观察。②据宋希濂回忆中,翟秋白独自落坐,自斟自饮,(目中无人/旁若无人)。喝了一瓮酒,瞿秋白欠身离席,要了一支纸烟,走向刑场。史载他缓步而行,神色泰然。到达罗汉岭下的刑场,瞿秋白盘膝而坐,对行刑人微笑点头说:“此地正好,开枪吧。”慨然赴死,时年36岁。这次来长汀,我重走了一遍瞿秋白的赴刑之路。。最后我抵达了长汀西门外的罗汉岭,它是城北卧龙山的西脉。1985年复建的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于半山,山下有一块花岗巨岩,丹书“翟秋白同志就义处”,旁边是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我在岩石前盘膝而坐,仰头看看在正午阳光下(熠熠生辉/神采奕奕)的纪念碑,低头看看白净细腻却充满力度感的花岗岩。③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④完全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但他可真是条汉子。(王在田《悠悠汀江见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bó)酒神色泰然B.一瓮(wèng)酒落坐C.史载(zài)巍然屹立D.慨(kǎi)然赴死做陪(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目中无人熠熠生辉B.旁若无人神采奕奕C.旁若无人熠熠生辉D.目中无人神采奕奕(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①处修改为“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在八角亭前留影”。B.②处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时”。C.③处修改为“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D.④处修改为“几乎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4)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全程约六百米,如今是贯通长汀古城东西两门的兆征路。②这条街自古以来就是长汀县城的主街,只是如今要比民国时代宽敞得多。③他留下遗照的中山公园,如今已成为百年名校长汀一中的校园,无法入内缅怀八角亭遗址。④我尽可能缓步而行,鳞次栉比的商铺,络绎不绝的行人,透射着在瞿秋白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开放与繁华。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答案】(1)A(2)C(3)A(4)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字音。B.落坐——落座;C.史载(zài)——zǎi

;D.做陪——作陪;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使用。空一:目中无人:比喻自高自大,瞧不起他人;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结合文段,与“独自落坐,自斟自饮”意境相符的是“旁若无人”;空二: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此处修饰“纪念碑”,用“熠熠生辉”更合适;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①处缺主语,修改为“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在八角亭前留影”,修改正确;②处句式杂糅,“据宋希濂回忆时”修改不当,应修改为“据宋希濂回忆”;③处搭配不当,“那位白净书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修改不当,应修改为: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位白净书生;④处语序混乱,修改为“几乎从他的外表上看不出力度感”,修改不当,应将“完全”一词调到“看不出”之前,修改为“从他的外表上完全看不出力度感”;故选A。【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排序。通读所有句子,可知这是描述重走瞿秋白的就义之路,起点是中山公园,故③为首句,排除AB两项;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引出兆征路,故排在③后;②“这条街”指兆征路,需紧承①;④写我缓步兆征路,今昔对比,情感自然收束。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④;故选C。2.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吴用的足智多谋。C.“说时迟,那时快;他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武松。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故事情节。D.有误,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不是林冲;故事梗概: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将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说完,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瓶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②武:苏武,匈奴人将他放逐到北海牧羊,没有粮食和水,但他仍没有投降,睡觉时都拿着“汉节”。③羝:公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蹴:踩踏B.乞人不屑也不屑:不值得。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同“德”,感恩,感激。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2)下列句子中,加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家祭无忘告乃翁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B.甲文中列举“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事例典型,无可辩驳,有力地论证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C.乙文中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行为最能体现他的民族大义。这符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标准。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议论为主,乙文重在叙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答案】(1)A(2)D(3)C(4)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A.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别人吃。蹴:踢。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例句: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乃:于是、就。A.句意:(太丘)离开以后,(那位朋友)才赶到。乃:才;B.句意:在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乃:你的;C.句意: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乃:竟然,却;D.句意: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乃:于是,就;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行为最能体现他的民族大义。这符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大丈夫标准,不能印证“富贵不能淫”。故选C。【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万钟:高位厚禄;辩:通“辨”,辨别;受:授受。【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对于单句: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果是几个句子的组合,则要在句与句间要停顿。“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意思是“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故知,“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与“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子,需要停顿;而“武既至海上”与“廪食不至”构成承接关系的句子,也需要停顿。故停顿为: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点睛】参考例文:甲: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乙: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与赵莒①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4.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5.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4.翠竹林下,蝉鸣声中,夕阳西下,呈现出幽静清雅的特点。5.体现了诗人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须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竹下”“蝉声”“影斜”得出答案。示例:在翠竹的遮蔽下,聆听“吱吱”的蝉鸣声,太阳渐渐西斜,营造出清新雅致幽静的环境。【5题详解】此题考查对诗人创作背景及创作情感的分析。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竹林、夕阳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蝉与竹都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清高志的意象之一,这样,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尘心洗尽兴难尽”中“尘心”指的是心为世俗事务所牵累,可见诗人想摆脱尘世间的一切烦恼,求得心灵的净化,表现作者远离世俗事务之扰,享受内心的清静,大有“刘禹锡独居陋室之感”。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③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的表现作者积极豁达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千里共婵娟②.鸡声茅店月③.春蚕到死丝方尽④.沉舟侧畔千帆过⑤.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婵娟、茅、畔、帆。三、语言运用(共5分)7.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古诗词,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说说自强不息包含哪些含义。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③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④不怨天,不尤人。——《论语》(2)我们先贤崇尚君子品格把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人格化,称为“四君子”。请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对出下联。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下联:(3)学生会定于2021年11月13日下午14:00﹣17:3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专题讲座。校学生会李明同学制作了一幅海报(如图),准备在8日张贴。请你补写出这则海报中缺少的两项主要内容。【答案】(1)坚持不懈积极进取、仁爱、宽容。(2)示例: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3)①专题讲座:君子自强不息;②地点:学校报告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要围绕主题“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来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去探索正确的道理”,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寓意是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表达出仁爱、宽容之意。“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出自《论语·宪问》。表达出君子仁爱、宽容的情怀。综上所述可得,自强不息包含“坚持不懈积极进取、仁爱、宽容”等精神内涵。【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由两个动词构成,“观翠竹”是动宾短语,是一种动作行为。“仰慕谦逊品节”也是动宾短语,是承接上一个动作而产生的另外一个行为心理。据此围绕“梅、兰、竹、菊”,得出下联即可。示例:赏梅花体验雪中傲骨。【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运用能力。海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正文要求写清楚以下一些内容:活动的性质、主办单位、时间、地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等内容。所以,这一海报缺少活动的目的、性质,故可添加专题讲座的主要内容:君子自强不息;添加活动的地点:学校报告厅。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趣话“三年”①在时间坐标上,“三年”是个特殊的存在。很多事以“三年”划段,如孩子上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纪念。但在日常语境中,三年大多是泛指,有多年、长期之意。投资者“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节俭者“一顿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②人们为何常以“三年”为限?盖因“三年”有规律,“三年”成法则。很多学问,时间短学不全,时间长熬不住,三年正好打基础,所谓“一年生,两年熟,三年正好能上路”“学戏先练三年声,打铁先打三年钉”。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验证,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所谓“赶车三年知马性”“吃药三年会行医”。老司机为何说“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变成小绵羊”,就因为见得多了,才越开越怕,才能真正体会小心驾驶之重要。③“三年”可以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对于个人而言,三年的时间,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希望有可能化为泡影,痛苦的可能变成了乐趣,厌恶的可能变成了不舍。俗话说“分家三年成邻居”“当家三年狗也嫌”。其世态之变,冷暖炎凉,总让人心生几多感慨。三年能显露很多事情,“做贼三年,不打自招”。古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其实何须七年?三年足矣。④“三年”,是岁月的一个符号,之于历史,三年实乃一瞬;而之于人生,三年却是重要阶段。三年可干很多事,能知很多理,即便不慎失误,尚有回旋余地;即便偶有落伍,奋起直追也来得及。“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的是为文者专志笃学、推敲锤炼之苦;“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为政者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之功。只要功夫深,“石头上坐三年,石头也会发热”。但此话对“三年不目月”者无用,因为“好马闲三年,连块粗糠也驮不动”。⑤学器乐的说“一年筝两年笛,三年二胡不咋地”,做木工的说“一年斧子二年锛,三年刨子学不真”。故欲成大事者,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习武者尚需“入门先站三年桩”,更何况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人要放到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才算真成熟。话虽偏颇,却也不无道理。⑥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以“三年”划段,不过三十多个“三年”。一生太远,命运或难自控,但三年之期,自己或可说了算。驾驭好“三年”,“三年”就是收获的标志牌、前进的里程碑;轻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败的分水岭、胜负的分界线。(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15日,有删改)(1)从全文来看,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文章第①段是如何引出话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分别从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给第⑤段画线句子做一条批注。一个人要放到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才算真成熟。【答案】(1)“三年”是做事成败的主要分界线。(2)以生活中众多与“三年”有关的事例,引出谈论的话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以人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事例,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经历磨练才算真成熟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从引论部分第①段“在时间坐标上,‘三年’是个特殊的存在。很多事以‘三年’划段……”和结论部分第⑥段“‘三年’就是收获的标志牌、前进的里程碑;轻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败的分水岭、胜负的分界线。”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三年”是做事成败的主要分界线。【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论点的提出方法理解。从“在时间坐标上,‘三年’是个特殊的存在。很多事以‘三年’划段,如孩子上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纪念”可知,第①段以生活中众多与“三年”有关的事例,引出谈论的话题;同时,这些事实也可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三年”是个特殊的存在,印证了观点:“三年”是做事成败的主要分界线;另外,“孩子上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纪念”这些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事例,所以,还可以读者的阅读兴趣。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一个人要放到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才算真成熟”一句中,“放到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结构上,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内容上,突出了“三年”的时间限定。再从“才算真成熟”可知,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经历磨练才算真成熟起来,论证起来才更有极强的说服力,更能打动读者。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门①敲门声渐渐远去。这已经是第三通了。②清幽的天幕如海,深不可测,月挣扎了好久终于浮了上来,皎白的月光泼洒了满院,鸡舍、木犁、老柿树,都浸在寒凉里。③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大门洞开,就觉得家跟整个村子是连通的,人跟整个世界也是连通着的,心里敞亮得很。④这敲门声还会再来的。欠钱还债,天经地义,他也觉得盛强应当来敲这个门。毕竟他拖欠人家的两万元已经三年了。今年“五一”节盛强家就要娶儿媳妇了,这钱已经算进计划里了。本来说好过年回来就还的,外出打拼三年,爹那场病的窟窿填得差不多了,怎么也轮着人家盛哥了。想想人家也真是仗义,不沾亲不带故,一个村南一个村北,平时也没有什么来往,知道自己张不开嘴,盛哥愣是主动把两叠票子送过来,救了急,也救了命。平头百姓,积攒这点钱不容易,却任着自己用了三年。如今人家上门来了,自己连门都不敢开,唉……⑤山子不觉流下泪来。除了爹大病那年,他好久好久没有流泪了。他觉得心里好受了点。泪真是好东西,它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心还是软乎的。⑥盛强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些郁郁,有些孤单。暮色散淡,西山灰蒙蒙的阴影罩过来,盖住了所有的声息,没有人声,没有鸡飞狗跳声,整个村子像睡着了一样,静得让人心慌。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着,透着寒意,人与人之间也仿佛隔了万水千山。唉!他叹了口气。⑦这是一个小时前的事,盛强第三次敲响了山子家的大门,可是没有响应。又给他发了信息,院里还是没有动静,家里明明亮着灯啊,是怕自己追债吗……山子不会吧?要么就是……盛强心里“咯噔”一下。今年的蹊跷玩意儿太多了,新冠肺炎、封城、确诊、疑似、隔离、口罩、消毒……单听听这些词儿,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胸口像给压上千斤巨石。盛强突然感到强烈的气闷,他一把揪下口罩,这远山远水天明风清之地,应该没什么事吧。但他很快又把口罩戴上了,短短几天,戴口罩出门已经成了村民的习惯,虽然大街上没有人,但光着嘴巴也有强烈的裸奔感和不安全感。⑧“还出去!还出去!你不见这几天街上连条狗也没,大喇叭整日喊!”⑨妻冷着脸。他讪讪地,不知道说什么好。⑩“净多事!谁都晓得不让串门子,山子又是从外面回来的。”⑪“山子没远走……”盛强嘟囔了一句。⑫“市外的回来不也得隔离吗?连累家人都不好意思出门。”⑬“这就是了,都一礼拜了,家里吃的怕是短了。人家年年回来给带两瓶好酒,总得去看一眼吧?”⑭“叮咚”,山子的短信息。“盛哥,俺手机媳妇给消了毒一直搁在厢房,才看到信息。你搁门口的菜俺拎回了,真新鲜,够吃一礼拜的了。谢谢哥,总是救俺急!”⑮盛强不由自主笑了一下。他的心安了好些。⑯“叮咚”,又是一条山子的短信息。“听说俺乘的那趟车查出个疑似,虽说村里没知道的,这阵儿家里人都不能出门。两万元俺早就备好了,等满了14天……不,24天,要么一个月,俺消了毒给哥送过去。俺知道哥不为这个……是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对不住哥……”⑰盛强的眼睛湿润了。他的心里突然敞亮起来。树梢的月亮,它正用柔光洗刷着大地上的尘垢。家家开门的日子不会远了。山子也一样。有一条通衢大道一直伸到他的心底,洒满水一样的纯净月光。⑱开门是通透畅达,关门何尝不是体贴温暖。只要心门不关,这世界就是连通的,人间就是繁盛的。(选自《小小说月刊》)(1)梳理全文,概括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心理,完成下表。情节①盛强敲门送菜,山子不开门妻子责怪盛强③山子心理——抱歉、内疚,感激——④盛强心理担心②不服气,无奈、不知所措豁然、平静、充满信心(2)小说第④段写了一段山子的内心独白,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3)品味文中画线句中的词语,写出词语的含义。①单听听这些词儿,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胸口像给压上千斤巨石。②盛强突然感到强烈的气闷,他一把揪下口罩,这远山远水天明风清之地,应该没什么事吧。(4)通读全文,你对文题“门”有怎样的理解?【答案】(1)①山子打工回家关门,居家隔离;②疑惑、郁闷;③山子发短信解释;④感激,充满希望(2)通过山子的心理活动描写,交代当时山子猜测盛强敲门的原因;与前文盛强三次敲门的情节相照应;突出了盛强乐于助人、体贴、善良的性格。(3)①作为量词使用,意思是“一下一下,一阵一阵”,让人心情郁闷、不舒服的感觉。②“揪”动词,意思是“扯、拉”,写出了盛强摘口罩的用力之大,表现他因为疫情阻隔人心,产生的烦躁、郁闷、恼怒之情。(4)“门”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门”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清楚。门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形的自然门,有阻拦作用。二是无形的心门,关上心门,沟通有障碍;打开心门,暗指人们心灵的沟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美好品质。“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分析。阅读第①-③段概括情节:山子打工回家关门,居家隔离;本题①处应该据此填写。从⑦段“这是一个小时前的事,盛强第三次敲响了山子家的大门……是怕自己追债吗……山子不会吧?要么就是……盛强心里‘咯噔’一下……”可看出盛强的疑惑、气闷、担忧,本题②处应该据此填写。阅读⑭-⑯段“‘叮咚’,山子的短信息……”“‘叮咚’,又是一条山子的短信息。‘听说俺乘的那趟车查出个疑似,虽说村里没知道的,这阵儿家里人都不能出门……’可知,概括情节:山子发短信解释不开门的原因。本题③处应该据此填写。阅读第⑭段“你搁门口的菜俺拎回了,真新鲜,够吃一礼拜的了。谢谢哥,总是救俺急”,第⑯段“俺知道哥不为这个⋯⋯是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对不住哥……”,第⑰段“山子也一样。有一条通衢大道一直伸到他的心底,洒满水一样的纯净月光”可知山子心理,感激,充满希望,本题④处应该据此填写。【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第④段是山子的心理活动描写,“欠钱还债,天经地义,他也觉得盛强应当来敲这个门”通过山子的回忆,交待了山子认为盛强来敲门的原因,他认为是盛强来要回他三年前在山子爹病重的时候借的那两万块钱,使文章情节更紧凑;从“如今人家上门来了”可知与前文盛强三次敲门的情节相照应;从“盛哥愣是主动把两叠票子送过来,救了急,也救了命。平头百姓,积攒这点钱不容易,却任着自己用了三年”,也可以看出盛强的为人:他乐于助人、关爱体贴、善良宽容。【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①“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揪”除了作为量词使用,意思是“一下一下,一阵一阵”外,还有动词的意思,让人觉得心被抓得紧,给人以郁闷、难受的疼痛感觉。②盛强给山子送菜,山子明明在家却不开门,这让盛强很郁闷,再加上面对疫情的紧张、茫然,使得盛强无处发泄内心的烦闷与恼怒,“揪”动词,意思是“扯、拉”,因此,他“揪”下口罩,力度之大,体现他内心的怒火之盛。【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对文题的理解。“门”是全文的线索,从第③段“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到第⑱段“开门是通透畅达,关门何尝不是体贴温暖。只要心门不关,这世界就是连通的,人间就是繁盛的”,它贯串起了文章所有的内容,使得叙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门有两层意思。第③段“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第⑥段“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着……”,这时候所写的“门”是指实际的门,它隔开了门里门外的两个人、两个世界,起阻挡作用;⑱段“开门是通透畅达,关门何尝不是体贴温暖。只要心门不关,这世界就是连通的,人间就是繁盛的。”此处的门是“心门”,它暗指人们心灵的沟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的美好品质,虽然家里的门是关着的,但心与心之间是相通的,“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五、写作(共40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2021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哪怕世界在历史三峡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节选)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想。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