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中国历史气候学一气候的定义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一)“气候”一词的古希腊文原意为“倾斜”,指太阳光直射各地的倾斜程度不同,造成各地冷暖差异。中国古代气候意指时节(二)现代“气候”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它不仅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云、雾、降水、太阳辐射、大气化学(如空气中CO2、O3含量)的多年平均值,而且包括其极值、变差和频率等。任何气候都与一定的地区相联系,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差异。气候又随时间变化,不同年份、世纪的气候都不相同。按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目前以1951—1980年的气候值为通用值。(三)气候形成的因子,即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1、太阳辐射。地球上的气候变化首先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弱,其春、夏、秋、冬四季和赤道、热带、温带、寒带等温度带的划分都是以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强弱为根据。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太阳表面活动观测的了解,发现太阳的黑子、光斑、日珥等有11年周期的变化,影响大气中的磁暴、极光及游离层、臭氧层等,进而影响大气环流和地表上的温度、降雨。历史上黑子记录最多的世纪往往和气候寒冷相一致。20世纪以来,北京黑子最高年,冬季多寒冷。2、大气的下垫面。地球表面的海、陆、山、川、高原、盆地;山的阴阳坡位、城市、火山等对气候也有很大影响。首先因海陆性质的不同,导致其热量状况也不同,产生海洋气候、大陆气候。进而形成不同的温压场,影响空气流动,在我国出现东亚季风气候等等。其他如高原、山地等对气候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3、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也是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北半球经向环流,即西伯利亚冷气流对我国影响较大。常常于冬季因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国等地积聚,形成庞大冷气团南下,即“寒潮”。这是影响我国冬半年的主要灾害天气。4、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大气、生物、气候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因工业用煤、石油、天然气为燃料,使大气中CO2含量大大增加。据计算,近半个世纪CO2浓度增加了10%,因而使地面增温产生“温室效应”。又因目前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近百年有增温变暖的趋向。其他如防护林和大型水库的增加,灌溉面积的增加,以及城市的增加等等,也对大气产生“绿洲效应”、“湖泊效应”和城市的“热岛效应”。当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降温作用,如土地的开垦不当,引起风蚀,使空气中的微粒增加,阻挡太阳幅射,出现“阳伞效应”等。(四)根据地质资料、考古资料、古代的物候资料,以及现代的气候观测等得知,气候长时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气候变迁”(五)气候与天气天气: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干湿、晴阴、风雨、冷暖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记录是表述天气的基本依据。天气和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六)气候与生物任何生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中下生存和繁殖。冷血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热血动物保持一定的体温,过冷过热会自行调整。有些动物因气候变化而长距离迁移(如候鸟),但这种迁移有一定的气候范围。植物不能自行迁移,只能靠休眠等方式提高其适应气候的能力,所以分布有一定的界限(不同纬度、不同高度、植被分布、种类及结构不同)。例如,在最暖月平均气温小于10℃的地方,树木不能生长;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10℃的地方,柑桔很难生存。(七)气候与人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候,但是气候仍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直接或间接地加以限制和施加影响。人的身材和肤色受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弱,人的肤色白;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人的肤色较黑。研究表明,在最暖月平均气温小于24℃,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的地方,最适于人类的生存,用于穿衣和住房的代价也最小。人类在开发利用光照热量(温度)、降水、风力组成的各种气候资源方面做出许多努力,这些气候资源与相应的土地、生物、水资源的地域组成,为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提供了条件。气候变迁通常指较长时期的气候演变,也泛指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如地质时期气候演变、历史气候演变和现代气候变化等。气候是不稳定的,具有连续波动的性质。只有一系列波动长期向一个方向变化,并使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因素发生改变时,才算是气候变迁。由于气候观测记录年代短,研究气候变迁,经常使用各种代用资料,从各个方面寻找线索,复原过去各时期的气候。约万年以前的气候,主要依据地质资料复原,称地质时期气候。一百多年前至几千年前的气候,主要依据考古资料、文史资料和树木年轮(见年轮气候学)等研究弄清,称历史气候。地质时期气候和历史气候又合称古气候。地质学上的古气候只是地质时期的气候。近百余年的气候,一般有气象观测资料,称现代气候(见现代气候变化)。历史气候(一)定义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尚无仪器观测的历史时期的气候。其时间上限并无定论。通常,中国指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以来的气候,其他国家指公元前4000年埃及文化出现以来的气候。20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欧洲、日本学者作过许多探索,尤其以英国C.E.P.布鲁克斯最有成就。中国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为竺可桢所开创。(二)研究方法利用历史资料(考古发现物和历史文献等)中关于气候的证据,分析过去的气候状况,重建历史气候序列,绘制历史气候图,并且研究历史气候的变化,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考古发掘物如动物遗骸、江河湖海的水位遗迹或人工刻记、古木、植物孢粉、冰川遗迹等都可提供历史气候的信息。历史文献如官方史书、宫廷档案、方志、农书、类书、宗教案卷、航海日志、私人日记及文学作品中有着关于农牧业生产、自然资源、晴雨、冷暖以及水旱、风、雨、雪、霜、雹等自然灾害的浩繁记载,系统地搜集、辑录和鉴定这些材料,可编制各类气候年表,也可将年表转化成定量的气候参数序列,如干湿指数、冷暖指数、旱涝等级、寒冻频率和冰冻次数等,以供分析气候变迁的规律。此外,一些物候记录,如每年植物开花日期、作物收获日期等,通过同现代的物候记录对比,也可用来分析当时的气候变化。(三)世界历史气候变迁自公元前4000年以来,世界范围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的变迁。(具体略)根据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世界历史气候变迁的趋势大致相似。(四)中国近万年来气候变迁1、距今10000~5000年前的气候(全新世大暧期,又称大西洋期)自地球进入全新世以来,在距今10000~5000年内,中国大陆,从北而南,由东而西,是处于一个温暖的气候环境中。正是由于这种普遍的温暖湿润的气候,为我们的先民创造古老的农业文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江南地区,7000多年以前人们已学会栽种水稻。在黄河流域,距今8000—6000年内,人们已普遍种植粟(小米)和黍类(粘米)。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遗址发现有80多个储粮窖穴。其中堆积的炭化粮食,即是粟。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窖藏和罐藏的粮食也是粟。半坡遗址还发现有白菜和芥菜一类植物种子。在西北甘肃境内的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距今约7800年)窖藏有糜子、油菜等农作物。这一时期人们普遍地饲养了家畜:狗、猪、羊、鸡和牛等动物。此时期在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出现,不能不与这一时期温暖的气候有关。这一时期是世界原始农业文明普遍发生和发展的时期。2、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考古资料证明,距今5000—3000年的时段,中国气候仍是个温暖期。它应是从前温暖的继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探》一文中证明,距今5000—3000年,中国中部的黄河流域,其年均气温较今约高2℃,冬季温度要高3-5℃,相当今长江流域。此时段的中原龙山文化期,有喜暖动物水鹿和轴鹿;在河南安阳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400—1100年)其动物种类,有和西安半坡一样的獐、竹鼠;还有水牛、象和貘等。胡厚宣先生在甲骨文中发现:商武丁时代(公元前1365—1324年?)人们打猎获得一头象。这和出土象的遗骸是完全一致的。甲骨文还证明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较今大约早一个月左右。但近3000年来,因考古、文献资料的增多,对气候的冷暖干湿的变迁研究,则日趋接近于实际。竺可桢先生将这一时期的中国气候变化分为三个时期,即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1400年);方志时期(1400—1900年);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后)。该文还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四个温暖期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2)四个寒冷期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3)冷暖变化的规律及周期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五千年期间出现的四个温暖期,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从两千年、八百年、四百年到一百年左右;温暖程度也越来越低,最高温度也一次比一次低,譬如第一个时期黄河流域有大象,第二个时期大象群退居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第三个时期就只有长江以南,即今浙江衢县、广东和云南才有大象了。而四个寒冷期与上述四个温暖期的趋势刚好相反,寒冷期愈来愈长,强度也越来越大。这从江河封冻反映的情况最为明显。第二个寒冷期中仅有淮河封冻的例子,第三个寒冷期中就出现了太湖封冻,第四个寒冷期中几乎连长江都封冻了(《我国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但总的说来,近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竺可桢先生认为:(1)在这五千年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波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相当于西周前期)、公元400年(相当于东晋南北朝前期)、公元1200年(相当于南宋后期)和公元1700年(相当于清代中叶),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400-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变化幅度约0.5-1℃。(4)在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4)气候的干湿变化我国气候干湿变化往往是和冷暖变化交织在一起的。距今5000年前或3000年前的气候温暖期,因气候温暖,森林植被茂密,沼泽广布,雨量丰富,故气候湿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文化时期即是一个相当温暖湿润期。东北南部的辽宁中南部地区,5000多年前也是个温暖湿润期,地面长满以栎和桤木为主的阔叶林,估计当年年均温度可达13℃,较今高3-5℃;干燥度<1,属暖温带湿润气候。据我国地方志对旱涝灾害统计,可看出2000年来干湿状况长短的不同并呈周期性交替变化。如以湿润指数1.24为界,2000年来,我国东南部地区可分为10个干期和10个湿期。唐代中叶到北宋中叶(811-1050年)为最长湿期,持续约240年。北宋中叶到南宋末年(1051-1270年)为最长干期,持续约220年。再考察一下我国近500年来气候干湿状况,可看出有变干的趋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有三个旱灾持续期:即15世纪后半叶到16世纪前半叶(明代中期),17世纪(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和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我国旱涝分布特点,往往是南涝北旱。黄河流域、华北平原旱灾频仍;淮河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涝灾较多。19世纪末为湿润期,20世纪以来又进入相对的干旱期。三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不仅对生物(植被、动物)、土壤、河流、地震产生影响,而且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影响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是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及人类活动影响四大因子,这几个因子相互作用决定着气候的变迁,加上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广阔面积、复杂地形及支配气候的环流因素,决定了我国气候变迁的又一个特性——空间差异性的产生。地球上气候波动首先和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寒、温、热三带的分别,都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缘故。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空间差异性的基本因素。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地表热量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温压场,从而产生明显的季风环流,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我国黄河流域相当于地中海一带,长江以南的纬度相当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若按行星风系规律,我国江南则属于一片沙漠,但因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却使我国东部和南部成为温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我国呈东西走向的三列山系来看,它们作为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又构成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岭山脉作用最明显。秦岭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所谓“十月先开岭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诗句,正说明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湿润气候,又被喜马拉雅山切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国西北内陆变成为沙漠性的干燥气候。加上西伯利亚冷气流由蒙古高原爆发性地南侵,形成强大的寒潮影响了冬半年北部大半个中国,又加大了西、北、东、南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在中国,气候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从而形成了东、西、南、北气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东南中国与西北中国气候的自然分异。这种气候变迁的空间差性与时间差异性交错运行,对每一个时期中国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影响。气候的时空差异性所造成的东南与西北中国的分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现代地理学家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为两端,在中国地图上划一斜线,斜线以西以北为西北中国,拥有占中国领土面积57.1%的土地和占总人数5.6%的人口,大体上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斜线以东以南为东南中国,拥有占领土面积42%的土地和占总人口数94%的人口,基本上是历史上农业民族(汉族)的主要活动区(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地理学报》。其中,随气候的变迁,东南部经济文化日渐超过北部,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在西北中国与东南中国之间,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处机北过张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岭时吟诗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辽史·营卫志》亦云:“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暖期之时,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温润的地区迁徒,中原地区的农业王朝便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满族入关,是农牧民族军事冲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农牧民族的对峙,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政治方面。随着几次最大的军事冲突,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南北朝对峙的政治局面。与“五胡乱华”相伴随的是第一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十六国及北魏、北齐、北周与南方的东晋及宋、齐、梁、陈对峙;与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随的是第二个南北朝时期——辽、金与两宋政权的对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权与北元蒙古的政权对峙;继而是明末南明政权与清政权对峙。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农业民族要抵抗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凭藉专制集权的中央政府,以组织分散的农民去修筑万里长城,保卫自己的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专制集权体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其次是经济上的影响。五六千年前,与温暖期同时,是一相当湿润的气候。当时的黑龙江流域,为几千年来最湿润的时期,北京平原为河流纵横、池沼广布之乡。距今2500年左右,气候转向干燥。在北京考古发掘中发现代表湿润气候的混炭沼逐渐消失。距今约1000年左右,气候再次变干。根据大量的地方志中的旱涝记载,我国东南地区自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旱灾相对增加,以公元1000年为界线,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续时间短,湿润时期持续时间长;此后的湿润时期短,干旱时期长。最近500年来旱涝材料排成年表显示,旱灾明显地多于水灾。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干冷地带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限制自不必说,在其它地区,也因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而左右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般说来,气温每降低1℃,亚热带北界位置也随着向南推移一个纬度左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北界位置也随着南移。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大趋势。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纵观这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正好与历史上第二、第三、第四个寒冷期的到来相始终,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再次是文化上的影响。经济是基础,它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应地移到了南方。秦汉时期定都关中,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有所谓“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和“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到了隋唐以后,粮食供给开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迁移。到宋代,有了“苏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说法。到明清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此时中国文化以最富裕的长江流域为根据地,形成了“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的局面。至近现代,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广东、福建在经济上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的文化又有了进一步南移的倾向。关于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从“中国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这里介绍两家,借以说明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日本桑原骘藏在《由历史上观察的中国南北文化》(原文载于《东洋史论丛》文中,以科举为例,交明清两代登科第者列表统计,明代从洪武四年起至万历四十四年止,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和会元总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占88%,北方29人,占12%。清康熙十八年开制科,共录取50人,其中南方占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占14人。明清两代共出状元203人,第二讲中国历史地貌第一节中国地貌的变迁地表形态有各种不同规模,最大的规模是将全球分为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巨大的山地和平原,还有各种沟谷和沙丘等;海洋中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和海沟。这些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地形,成因也不同。例如大陆和海洋的成因与地球同部的物质运动有关,山地和平原的成因则和不同大地构造区的地壳运动有关,世界上高大的山地多位于新生代地壳强烈上升区,大平原则多位于新生代地壳下降区。我国境内的海陆轮廓在第四纪(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已经形成,当时地形和现在相似。但是,新构造运动还是很强烈的,地形在发展,山脉在隆起,盆地在沉降。如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强烈隆起,跃居为世界屋脊。但是其隆起过程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逐步加快的趋势(上新世末高原只有1000米左右,早更新世大约上升到2000米,晚更新世末达到4500米以上。第四纪以200万年计,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约2mm,但中间上升也时高时低。)黄土高原是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形成的。长江下游的庐山和九华山都是第三纪以来强烈上升的断块山,突出于华北平原的泰山也是断烈上升形成的等等。在历史时期,我国的一些地貌也在发生变化,如现在的鄱阳湖,在东汉时还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当时的一个县治就设在今天的湖中心,以后才逐渐沦入波涛。华北平原上有过许多湖泊,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还有不少记载,但以后基本上消失了。今天繁荣的上海市区,汉代时大多还是汪洋大海,在这以后才逐渐变成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曾经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地区之一,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是穿过,拥有过发达的农业,人口也比较稠密,但四世纪以后这是的城市逐渐被迫废弃,沦为无垠的荒漠。这些变化的过程只有一、二千年,甚至几百年、几十年。真可为“沧海桑田”、“桑田沧海”。第二节各种地貌形态与中国历史文化一、山地与中国文化(一)“环滁皆山也”——中国的地理形式“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唐诗人白居易这句诗对我们理解古人对山的认识有一定启发。无论是神秘的昆仑山,还是虚幻的海上仙山,它们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都是可敬而不可亲、可望而不可求的。在这些山中,根本看不到一般人的活动,有的只是神仙(如触山的共工、掌不死药的西王母等),异物(如嘉禾、玉树等)。这些传说中固然充斥了荒诞、迷信的东西,但不可否认,这些观念或说法毕竟还是古人对现实状况的一种反映,一种认识,只不过被歪曲罢了。因为,从实实在在的情况看,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环滁皆山也”,这是宋人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亭记》中的第一句,说的是安徽滁县的地理形势。其实,这句话如用来形容我们中国的地理形势,那也是恰如其分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就达960万平方公里,与整个欧洲相差无几。但在这块巨大的土地上,山地面积竟占了33%,如连高原(26%)、丘陵(10%)算上,那总面积就要高达69%。而真正的平原仅有33%左右。而且,从具体的地理形势看,中国就是被群山包围着的,可谓名副其实的山中之国。如我们从西南边陲的喜马拉雅山开始,往北顺国境或海岸线环游一下中国,依次出现的就是喀喇昆仑山、乌孜别里山、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山海关(燕山东端)、山东半岛(含崂山、琅琊山等)、舟山、玉山(在台湾)、五指山、十万大山、尖高山,经高黎贡山后,又重回到喜马拉雅山。这当然是就目前的中国疆域而论,但在历史上的很早以前,古人就认为“中国”(这一名词在周代就出现了)四周皆被山环绕着,当时建邦国也就是以四方之山作为它的范围。汉桓宽《盐铁论·险固》云:“古者,为国必察土地,山陵阻险,天时地利,然后可以王霸”,就说出了这个意思。繁体“国”字,也就是一人持武器(戈)守在山环之中。如汉扬雄《卫尉箴》中即说:“设置山险,尽为防御。”出于这种观念,当楚霸王项羽进占咸阳后,有人就向他建议:“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意思就是指关中有山河为险阻,四周皆有山为屏障,土地肥沃富饶,可在此建都立霸业。此外,古人一直认为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就是天下之中心,出于这一观念,不但产生了“中国”、“中原”、“中土”等专用名词,而且,因为四周是山、中间为平原,从而又产生了八方有顶天之大山,除中岳外,还有东西南北四岳的说法。正是因为中国这块土地上,一直以山(当然也有河)作为邦国的四围,或人们总是限于山的包围之中,所以人们也就很自然地将山河、江山之类名词,作为国家的代用语。东晋初的王导在江南的新亭慨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宋代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抒怀》中写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至于俗话所讲“打江山”、“坐江山”之类,那就更不消说了。尽管杜甫曾吟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似乎认为山是一成不变的,但实际上中国境域中的山,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史前史上的燕山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不论),它多少还是有些变化的,而且古人早已看出了这种变化。还在周代,当时就已有人看出了高山可能变成低谷、低谷也可能上升为高山的变化。如《诗·小雅·十月之交》即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此后,这一观念已为许多人接受。如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有“坐历山川险,吁嗟陵谷迁”的诗句。诗人们又进而将这种巨变来比喻人间的沧桑、朝代的更迭,如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也有“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的感叹。值得特别提起的是,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他所看到的山的历史变迁。如登太行山,看到山崖之间往往杂有螺蚌壳及鹅卵石,他认为这一带在远古时当为海滨;登雁荡山,看到巨石挺立险峻,他认为是山谷中大水冲刷而成。这些观点用现代科学看来,都是正确的。又如,古人也早已看出高山会夷为平地或被损缺的现象,《后汉书·黄琼传》中就有“峣峣者易缺”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一地理变化现象。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战国时曾发生过著名的马陵之战的马陵道,当年有山有隘,形势险要,但2000多年后的今天,它已荡为平地,无险阻可言。秦始皇曾勒石刻铭的碣石山,到北魏时,有人就认为已没入渤海之中。而上海的金山,原先一直屹立在海边,但到南宋初不久,就由于海侵作用而沦于东海,成为今日的大、小金山两个岛。类似的山的历史变化,在其他地方还可找到不少。然而,与中国整个山的古今大势相比,这些变化毕竟还是微小的、局部的,还根本不足以影响整个山的地理格局。中国不但多山,而且地形复杂;但就其分布而言还是有规律与特征的。在此顺便提一句,按照古人的看法,山与河都是排列有序,分布有条理,所以人们就创造了“地理”这个专用名词。中国的山地排列或分布也的确很有规律和条理。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山明显呈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共分三级。最高一级在我国西部,由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组成,平均海拔在400O米以上。青藏高原因主要在今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境内而得名。它的内部除部分山峰较高外(有11座山峰高度超过8000米,如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其南缘的喜玛拉雅山平均高度为6100米),整个高原的地表起伏一般都较缓和,切割也较轻微。在这个巨大的高原上,还分布着不少大山脉,自北向南主要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等。青藏高原山地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拥有众多终年不化的雪山、雪峰。二级阶梯主要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这个阶梯主要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秦岭、云贵高原等。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一些山地及广大的东南丘陵,著名的山有长白山、燕山、沂蒙山、黄山、庐山、武夷山、罗霄山、南岭等。与中国的山高低变化有规律一样,它们的排列与走向也有一定条理。我国山脉走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北边的天山——阴山——燕山,中部的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边的南岭,共三列;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列,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闽浙两省的丘陵山地一列,以及台湾山脉一列;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西部,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等。我国的山脉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有条理的排列,主要是反映了地壳内部运动的变化规律。据地质学家研究,中国山地的目前这种形态与格局,主要是由中生代的燕山造山运动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所造成的。如现在许多拔地而起的高山峻岭,往往就是剧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沧海桑田,陵谷变迁。漫长的地球发展运动为人类奠定了基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就是它所留下来的历史遗物之一。这一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拿我们国家境内的山来说,自从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出现在这块土地上以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山打交道,从而逐步认识山,适应山,进而改造山,以提高自己的生活、生产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如能较全面、具体地将这段历史重新描述出来,那势必使人们更能加深认识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意义与作用,从而促使今天的人们能更加热爱山、保护山、美化山,以便能将地球及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遗产,很好地转交给我们的后人。(二)靠山吃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这里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山里人和山里人的生产,也就是:山里人是怎样靠山吃山的。1、山顶洞人高山大岭的林莽之地在远古时代显然是不适宜原始人类居住的。就是在今天,山地人口仍然是相对稀少的。山麓地带,也就是山地向河谷平原过渡的地带,十分适合原始人的生存,这里有众多的野兽可供狩猎,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可供采集,又有洞穴以供栖居。临近河谷平原,有充足的水源,却又不受洪水泛滥的威胁。因此,山麓地带成为考古学家寻访远古人类的重点区域。1927年,一群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面的周口店挖掘到一处古人类遗址。周口店地处山西高原向华北平原倾斜的过渡地带,也就是太行山东坡的山脚地带。往西山峦起伏,往东则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在一个原始人居住的洞穴中,发掘出许多的人骨化石,大致属于4O个男女老幼。他们被命名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同属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古人类还有元谋人和蓝田人。元谋地处云南高原,属于高原中的平坝,海拔在千米以下。蓝田人生活在秦岭山脉向关中平原倾斜的山坡上。并不是说所有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都居住在山地,实际上,在黄河两岸的黄土台地上,也有不少同时代的遗址被发掘出来。然而,以山为依托的洞穴生活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都是古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在周口店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之上,考古工作者们曾发现了另外一个洞穴。洞穴的主人生活在距今1800O年以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被命名为山顶洞人。经历了近50万年的沧桑岁月,北京西南部原始人的生活环境仍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原始人本身却从只知使用石器过渡到制作工具的阶段。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磨制石器,学会了农业,学会制作陶器,学会了建筑房屋。因此他们多定居于河流两侧,而与山地告别了。西南山地中出土的一批文化遗存,其文化类型很难界定,他们的后裔,应当是日后所称的西南夷,即今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先祖。生活在南方山地中的越族主要有东匝、闽越、南越、西伍和骆越、台湾越族及山越等等东瓯人活动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因建东瓯王国而得名。西汉武帝时,因受闽越侵逼,请求归汉,汉武帝接受东瓯王的请求,“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这次东瓯人移徙江淮之间的人口约有4万多人。留居原地的额越人不会太多,以后为陆续迁入的汉族同化。闽越的活动区域为今福建地区。秦代,中原军队从余干溯信江而上,跨越武夷山在闽越活动区域中建立闽中郡。由于大山阻隔,秦朝对闽越的控制还是宽松的。由于闽越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追随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刘邦夺得天下后,封闽越王。汉武帝时,闽越起兵击东匝和南越,并公开反叛中原王朝。到元封元年冬(公元前110年),汉兵攻入闽越地,并“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闽越活动的历史就此终结,而闽越人也大多离开故乡,迁到了江淮之间。中原王朝在这个人走地空的新统治区,连县都没有设一个,无民可牧,也就没有设县的必要。仅在闽北设一东部都尉以保持对一部分躲进山里去的闽越人的震慑和控制。以后这批人陆续出山,汉政府设治县以管理。这批阅越人以后为迁入的汉人所同化。南越人是岭南石器时代人类的后裔。先秦时代,他们在岭南表现得相当活跃。秦始皇在征服南越后组织了向这一地区的移民,汉越融合逐渐展开。根据闽越地区的情况作一推测,汉人移民不太可能进入岭南山区,而南越人则以居住山地为多。因此,南越人的汉化过程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到汉武帝征服了南越国后,南越人的记载逐渐消失了。西瓯的居住中心大致在岭南的桂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秦始皇南征的五路兵马中,有二路是对付西瓯的。征服完成以后,所设桂林郡主要是对付西瓯人的。后代的憧人,亦即今天的壮族,主要是由秦代的西瓯人演变而成。骆越人则主要居住于今广西西部、南部以及海南岛,这是百越中居住山地的一支。古越语中,山麓读成“LOK”,“越”字是“人”的意思,“骆越”意思是“垦种山田的人”。汉武帝统一南越国以后,骆越消失,但在海南岛却存在到东汉时代。他们是今天海南岛黎族的先祖。台湾岛的古代民族属于“百越”的一支。他们既是古代越族的一部分,也是今日台湾山地土著民族的祖先。这支越人是从中国东南部渡海迁台的。以后从东南亚等地陆续有人口迁入,形成以古越族后裔为主干的台湾山地土著。到东汉时代,有称为“山越”的越人活动于今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这些越人实际上就是秦汉时代的越人在汉族征服的过程中迁入山地,或本来就在山地生活的越人。东汉时代,山越的生存环境较以前的越人有了很大不同,他们“依阻山险而居”。三国孙吴政权为稳定统治,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和兵源,确定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的纲领,将大部分山越从山地中迁了出来。孙吴时代新设了一批政区,有不少就是在迁出山越的基础上建立的。概括地说,从先秦至三国,中国南方山地人口经历了大进大出的波折。瓯越和闽越被大批外迁至江淮平原,另外又有相当多的越人迁入山地,三国时又从山地中被驱赶出来。就是在台湾,越人也多居住于西部平原及丘陵地带,以后在汉人移民潮的逼迫下,一步一步地向山地退缩。可以说,直至三国时代,南方山地还是地旷人稀、山长谷荒的偏僻之地。在西南山地,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当时生活着夜郎、句叮、滇、邓都、昆明、西鲢、焦唐、哀牢、爷都、井城、白马等众多的部族。他们是今天西南地区20多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分别属于藏彝语族、撞傣语族、苗瑶语族和俄崩语族。西南山地的高山大岭长期阻挡了汉人进入,使得这一区域的土著民族没有或极少被汉人所同化,至少在明代以前是这样。在西南山地与华中荆湘平原相邻的山地,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苗族、瑶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其中以苗族人口为最多。关于苗族的来源,说法很多,分歧很大。一说黄帝时代(约新石器时代晚期),苗人为生活在中原的部落,在与其他部落的斗争中失利,退入南方山地,形成现在的苗族。一说上古时代,苗族生活在中原,以后楚人南下,苗人被逼南迁,最后遁入山地。还有一说苗人是百越的一支。瑶族,一般都认为是百越的后裔,在历史上,他们主要生活在江淮之间,江南乃至岭南广大区域,自三国孙吴政权大规模征山越后,他们多避居西南山区,并逐渐形成今日所称的瑶族。土家族,则一般认为是楚人的后代。在历史上,他们一度被汉人概称为西南夷,只是到了近代以后,彼此的族属及名称才逐渐有了较明确的区分。2、从平原向山地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讲到先秦时代的部族是如何占据平原河谷,向外拓展疆士,最终夺得天下的。从人口发展的过程看,平原河谷地带由于适宜于农业的发展,人口增加的速度很快。当平原地带人口增加到一定的密度,土地不敷使用,人的生存出现危机,人口就会被迫向平原周边的丘陵或山地移动。这些移民实际上构成中国山地人口的主要部分。我们分区域论述如下:(1).皖南浙西山区皖南浙西地处黄山、天目山山脉。黄山与天目山夹峙之中,有较宽广的丘陵盆地,这就是以今款县、黄山市和休宁、黔县为中心的皖南山问盆地。秦代,皖南山地成为山越人的聚居地,因而开始设软县、黔县加以管辖。西汉时,又在黄山北麓设陵阳、径县、宣城、宛陵等县,在天目山东侧设于潜县。这说明皖南浙西山区的外来人口,大致是由北方迁入的,当时还没有深入到山区的腹心地带。孙吴驱赶山越人下山后,便在皖南、浙西设新都郡,郡治就设在今浙江淳安县西与安徽交界的深山之中。在皖南新设海阳(今休宁)、犁阳(今黄山市)二县,在浙西则新设始新(今淳安西)、新定(今淳安南)二县。新都郡治设于深山之中,说明山越人并没有离开山区,只是居住的高度相对有所变化,从占据山头变为定居盆地或河谷了。东晋和南朝时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今皖南的沿江地带成为移民聚居之地。黄山山区紧邻长江,有一批北方移民迁居于山区。尽管他们人数不多,但对当时山区很少的人口总数说来,所占比重依然可观。今天,皖南山区人口的一大部分,就是那时进山的北方人后裔。1OOO多年的时光,使为数不多移民繁衍出大批的子孙。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和唐末中原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皖南、浙西山区在这一时期接受的移民最多,山区人口增长也最快。我们根据《新安氏族志》中记载的氏族作过统计,在清代氏族中,唐代迁来的氏族占49%,包括五代氏族则占55%。当然,若以氏族人口计,唐及五代移入人口的后裔比重会更高。到宋代,这一区域已经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现象。在浙西,老百姓已经开始溺婴以减少人口,以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皖南,人口开始外流,一部分迁入别的地区,一部分在外经商,以后形成著名的徽商集团。(2).浙南福建山地浙江南部的高耸地势由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和雁荡山等大山脉组成。越人北迁之后,几为空地。浙南以北的丘陵地带反而成为山越聚居之地。根据《三国志·陈表传》中的记载,新安(今行县)是山越活动的区域之一,陈表任新安都尉,目的就是镇抚山越。以行江流域为中心,孙吴的统治向南推进,设了平昌(今遂昌县)、松阳二县。这二县设置的基本原因应当是加强婚江流域的统治。东晋时代,北方人南迁并没有深入到浙江南部,根据我们在浙江南部查阅到的几百种氏族资料分析,金华、衡州一带还有部分东晋时自北方来的氏族,浙南山地中却很难发现。浙江南部的氏族多由浙江北部或中部迁来,迁入的时;司也不集中。这一特点决定了浙南山地的人口发展是缓慢的。隋代设丽水县,唐代设青田县,这说明松阳溪流域的开发是从上游向下游展开的,是山地人口自我增长和迁移导致区域开发不断扩大的结果。唐代在浙南山地设龙泉县,在金行盆地边缘设江山县。宋代设庆元县。到明代,宣平(今并入武义)、云和、景宁、泰顺等4个山地县的设立,标志着浙南山地区域开发的大体完成。这一时期也是外地人口开始渗入浙南的时代。相比而言,福建的山地更为陡峻、空间更为狭窄,明代前期开始,原在福建的古闽越人的孓遗——畲人开始移入浙南,至清代已形成很大规模,这就是今日浙南畲族人口的主要由来。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导致浙南山地人口大量死亡,来自福建订洲的客家人大批迁入,密集地分布在江山、行县的南部山区以及遂昌、云和、丽水、青田等县,同时,来自江西东部南丰县一带的移民迁入江山、锡县、宣平、龙泉等县丘陵地带。这些新移民,为浙南的人口构成和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影响。福建北部的山岭与浙南山地毗连,构成东南连成一片的高地。自越人被迁走之后,福建人口更加稀少,以后山中越人复出,才有治县之设。到孙吴时代,在闽江流域设置了一批县,如吴兴(今浦城)、建平(今建阳)、建安(今建匝)、昭武(今邵武)、南平、将乐,并设建安郡以管辖。这几个县大致分布在闽北地区,没有往南越过闽中地区的。东晋时代在福建取得的进展仅仅是在闽南设置晋安县(今泉州地区),直到唐代,设立泉州、汀州、漳州,福建山地的行政区划至此大致确定。这一时期,福建山地的人口仍主要由本地土著人口发展而来,他们多被人称为“蛮僚”。汉族人口主要随军而来,或被政府有组织地迁入。这一时期,陈氏父于征闽行动最重要。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唐军3600人、将领123人进军福建,以后又派陈政见K及母亲率军前来支援。在平息当地蛮僚反抗后,陈氏祖孙三代及所统率的将士大部分在当地落籍,漳州由此开设。直到今天,漳州陈氏和其他汉族奉陈元光为“开漳圣王”。开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以后,又将内地的一些人口迁去,与土著杂处,形成以后客家人的最初源头。五代时期,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据闽。他祖籍河南固始县,所带军人大多是家乡子弟兵,随军入闽后在闽落籍。今天的客家人,有不少认为自己的祖先是随王审知入闽的。由此可见,王审知军队给福建、尤其是福建西部带来了一批新移民,为以后形成的客家人奠定了人口基础。(3).江西和广东赣南山区是江西最大的山区,其西有罗霄山脉,东有武夷山脉,南有南岭,北有本山。汉人是随秦始皇征岭南的部队驻扎而迁入这一区域的,不多的汉人居住在处于交通要道的盆地之中,对山地则无暇顾及。宋代以前,这一人口格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宋代的变化源于唐末五代时北方人口的大量入赣。光绪《吉安府志》记赣中吉泰盆地在五代时就接纳了来自长沙的曾氏,来自洛阳的张氏,来自今南京的陈、严、王、萧、刘、倪等族的移民人口。从北宋赣南山区一批新县的相继设置来看,五代时期赣南必定接受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北宋时赣南增加的新县有龙泉(今遂川、井冈山)、兴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龙南和上犹,主要分布在江西西面的罗霄山脉以及东面的武夷山西侧及南岭北侧。赣南山地县分布的格局至此大致确定了。以后直到明代,才有一个较大变化,增设了一批新县。北宋时期赣南人口得以稳定地发展。到南宋时,区域性的人口过剩危机已经出现,赣州府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50人左右,较北宋15人的水平提高2倍有余。区域性的社会动乱也因此发生,民众起义和政府镇压交替出现。南宋末年,文天祥辗转赣南山地抗击元兵,赣南深受兵害。到元代,赣州人口密度降到了每平方公里10人以下,山区的萧条则是不言而喻的。明代开始,来自赣中及闽西的流民开始活动于赣南,揭开明清赣南移民的序幕。明清之际,战祸又起,赣南中心盆地人口大量死亡。战后,闽西、粤东客家人大量迁入,构成今日赣南人口的主要部分。他们在遂川、井冈山、上犹、崇义、大厦、南康、赣县、于都、兴国等县分布尤为密集。越过赣中盆地,他们也还进入了赣西北丘陵山区,在萍乡、宜春、万载、奉新、铜鼓、修水等县有密集分布。他们的迁移活动,还影响到湘东湘赣边界山地中的人口构成。闽西的情况与赣南相似。唐代设汀州以后,闽西大片山地并未设县。北宋设上抗、武平二县,都在深山之中。相信与赣南相似的人口增加情况在闽西也发生了。粤东山区则不然。在广东,地处交通要道口的北部山区,即今韶关一带开发较早,设县众多且密集,是北方人进入岭南的最先聚居地。而在东面,设县少且稀,说明人口迟迟没有明显的增加。从唐至南宋,今大埔、蕉岭、平远、和平、连平等沿南岭南麓一线,还是空白,迟至明代才发生变化。有意思的是,粤东山区虽然设县较晚,但设县以后不多久,即清代前期,就成为人口输出的中心地之一,也就是客家人扩散的大本营。粤东山地在宋元时代曾接受来自赣南、闽西山区的一批移民,自身人口的增殖速度也相当快,这就使得狭小的山地不足以容纳大量人口,终于开始了向外移民。(4).四川、汉中山地明代初年朱元津组织了向四川的移民,当然也包括向四川盆地周围山地补充人口,目的是为了补偿宋元以来的人口损失。向四川迁移的人口主要来自鄂东地区,以麻城人为主。由于明代以前的四川土著已难寻觅,所以,这批移民以后就成为四川的土著,川人多称其为“老户”。明末四川动乱,战火经年不息,人口死亡众多。战后,清政府在四川广招移民,于是就有“湖广填四川”的事件发生。迁入四川的移民以湖广为主,湖广人则多来自鄂东丘陵及湘南丘陵地带,还有来自闽西、粤东及江西、安徽等省的移民。由于明末战乱对四川的破坏是全面的,因而对四川的移民不仅包括山地,也包括平原。这次移民的后裔构成今日四川人口的主体,也构成四川盆地周围山地人口的主体。汉中的情况稍有不同,明代初年,由于朱元璋在荆襄(鄂西北山区)一带设置禁区,因而荆襄及其以西的汉中山区长期无人迁入。自东汉末年张鲁据汉中以来,汉中人口发展几经起伏,宋元以来人口尤其稀少,明初的封禁政策使这一广大山区人口得不到补充。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北方灾民开始向这一区域集结,他们的人数动辄以万计或十万计,到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汉中山区和荆襄山区集结的流民多达IOO多万,并相继揭竿起义,引起社会震荡。成化年间,明政府在荆襄、汉中全面清点户籍,清理各类流民,结果勘取流民共44万余人,原籍多为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和四川。政府将这批流民编入当地户籍,并在鄂西北山地新设郧阳一府加以管辖。汉中山区被安置的流民也多达10万余人,明代汉中山区一些新县的设立与这批移民有很大关系。清代初期,政府在鼓励四川招民垦荒的同时,似乎遗忘了汉中。实际上,汉中山区在明末动乱中,所受的战祸也是非常严重的。直到康熙末年,汉中的一些地方官开始招徐移民,尽管这一行动受到湖广地方官员的反对和阻扰,但移民还是大量纷至沓来。湖北及湖南的移民仍然是主力,来自安徽安庆一带的人口移往汉中东部的也为数不少,到乾隆年间,四川人口激增,相当多的外来移民移往汉中。这批清代移民后裔构成今日汉中地区人口的主体。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中山区的人文景观与川、鄂相似而与陕西其他地区相异的历史背景之一。西南山地腹地因山高地险,长期被汉人视为畏途,明代以前很少有人迁入。元代征服西南,戍守的军人和任职的官员多为蒙古人或阿拉伯人,他们的后代成为今日西南地区蒙古族、回族人口的主要来源。汉族军人也有因驻防而迁入的。明代初年,朱元璋命大将沐英、蓝玉等率军进征云南。云南被平定后,设立15卫和2个千户所,依照兵额统计,留下戍守的兵员有8—9万人。以后又不断往云南调兵驻守,估计共有20万人之多。随军迁入的还有军人们的家属。明代制度,军人戍守屯种,家属必须同往成所。若以每名军人带二名家属(一妻一子)计算,汉人的数量就要增加二倍。屯驻的军人和他们的家属以后就成为驻军所在地的移民。他们的户籍归入军籍,军人身份世袭,没有儿子顶替的,就得从原籍家族中勾补。这就使得这类军事移民的人口数相当的稳定。只是到了后来,军屯制度破坏,许多军籍人口转变为土民户籍,成为当地的农民。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贵州。由于洪武年间的军事移民卓有成效,因而到永乐年间,中央政府觉得有在贵州山地独立设省的必要,于是从湖广、四川和云南三行省各划出一部分设置了贵州。明代后期,贵州的汉人至少已达到了当地土著的一半。清代向西南的移民形成继明初以来的又一个高潮。这批移民包括三个部分,一部分是随绿营兵进入云贵高原的军人及其家属;第二部分是自己流入的移民,主要指农业移民;第三部分是大批进入云贵矿山的矿工或其他手工业工人。明代初年进入云贵的军人多来自长江下游和中游地区,即今苏、浙、皖、赣、鄂、湘各省。清代,移入云贵的有湖南、广东、湖北、四川和陕西等省人口,从长江下游地区迁往云贵的已不多见。乾隆十三年(1748年),云贵总督张允随在一份奏折中说到在乾隆八年至十三年间,从广东及湖南迁入云贵的人口就超过24万人,从陕西和湖北来的移民就更多。到19世纪,云贵山地中的汉族人口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人口。(5).台湾山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成为福建省管辖的一个府后,虽然对大陆移民还有种种限制,但明移暗渡却渐成不可阻挡之势。当闽西、粤东山地的客家人闻讯加入移民的行列时,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已多为闽南移民占据。于是他们一部分迁入一些低洼的沼泽地带垦种,更多的是向东进入丘陵或阿里山山麓地带开垦荒地,山地土著则步步后退。所以至今仍然保持着山地——士著民族,丘陵—一客家人,平原——闽南人的人口主要分布格局。山地民族的瞟悍阻止了汉人进入深山的企图,而台湾岛中部那高峻的山峦也的确是不适宜农耕的区域。(6).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山地清代满族贵族入关以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禁止汉人迁入。东北人口本来就不多,女真人入关以后,就更显得荒凉偏僻。为实施对汉人移民的封禁,清政府在辽宁西北部筑柳条边以阻挡汉人逾境而出,蒙古高原也被列为汉人移民的禁区。来自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北方移民突破政府禁令向关外移动。在被清廷视为“龙脉”的长白山区,关内移入的移民以挖参为主要生计,使得采挖人参成为风靡一时的产业。当然更多的移民还是集中在东北平原上。在蒙古高原,汉人一步一步地向北推进,使农牧分界线不断北移至阴山以南。清代末年,清政府开放禁区,各地政府组织招垦,东北山地和内蒙高原的汉族人口迅速增多,为今日北部山地。高原人口分布奠定了基础。中国山地的人口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汉人从平原向山区移动,与山地原有土著构成山地人口的主于,共同创造了中国山地开发的历史。3、畲田和梯田在汉人还没有大规模迁移入山之前,山里的越人或其他少数民族耕山度日,他们一般种植粟、黍、荞麦等旱作物,耕种的方法称为畲种。所谓“畲种”或“畲田”,是在播种之前将地上的杂草放火烧去,灰烬留作肥料,然后耕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刀耕火种”的意思,是比较粗放的。唐初陈元光进兵福建以后,上奏请求在闽南设置州县。奏章中说:“况兹镇地极七闽,境连百粤,左概居椎会之半,可耕乃火田之余,……所事者搜狩为生”。“火田”就是畲田。山中的土著在汉人进来之前和最初一段时间,仍保留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并以狩猎作为农业的补充。南宋诗人范成大对这种山地耕作方式作过详细的叙述。他在《劳畲耕》一诗序中说:“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这是长江三峡地区的种山方式,当地山地居民应当是今天土家族、苗族的先祖或古代巴人的子遗。这种春初斫山、种前焚烧的方式,应当和唐代福建山民的耕种方式是一样的。这种粗放的耕作方式还包括两种惯例:其一是休耕,种完一季之后,地力衰竭,抛荒以恢复地力,隔数年重新而去地上的杂草和杂木,焚烧耕种;其二是一般不中耕、不施肥,任作物自生自长,产量因此也相当低。这就是畲田的完整含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刀耕火种”才成为一种落后生产方式的代名词。汉人进人山区,最初聚居于山间盆地或溪流两岸,作物也以水稻为主。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逐渐向周围山地移动,开始垦殖山田。北宋赣中泰和县的农学家曾安止在他的著名农书《禾谱》中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垦殖过程,他说当时的泰和县“自邑以及郊,自郊以及野,峻岩重谷,昔人足迹所未尝至者,今皆为膏腴之壤。”泰和盆地的东侧为云山山脉,两侧为罗霄山脉,北宋时,人们由中心平原区向四周移动,深山之中出现了膏腴沃土。深山之中的膏腴沃土当然不可能是种一年、抛荒数年的畲田,而应当是成熟的肥沃的水稻田,这就让人联想起梯田的产生。至少在北宋中后期,福建山区已经出现了梯田。方勺在《泊宅篇》中说福建人“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南宋初年的《三山志》中记载:“闽山多于田,率危耕侧种,膛级满山,宛若缪篆”。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北宋中后期以来山区广开梯田的成果。浙南、浙西山地也出现大量梯田,宋代诗人有吟唱当地梯田的诗句留传下来。这些地区的梯田的兴起与当地面临的人口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如在福建,北宋时已有关于人口压力的议论。刘效、刘弃都提到福建“生齿繁伙”,“土迫而民稠”。廖刚则说:“七间地狭人调,为生艰难,非他处比。”从人口密度的指标看,福建仍是人稀之区,只是由于山地太多,可耕地太少,较其他地方更易感受到人口的压力。按照当时人的说法,在福建,就是遇上丰收年景,所产粮食也仅仅能维持半年生计。这样就迫使闽人以溺婴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仅溺女婴,而且溺男婴;不仅穷人家溺婴,而且仕宦之家也溺婴。许多人家实行“计产育子”,至生满三个后,无论男女都统统溺死。同样的情况在浙西也有发现。江西的情况不尽相同。江西拥有广阔的平原和低丘岗地作为基本农业区,可以容纳足够多的人口。虽然赣中吉泰盆地的周缘山区在北宋时就开始了农业垦殖,但还不是普遍现象。南宋时,赣东北山区和赣西北山区情况有了变化。赣东北邻近京都临安,南渡北人多聚居于此,人口密集,河谷平地不敷使用,人们便开梯田以获更多的土地。信江两岸的小山岭上,“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另一类情形是因为佛教弟子纷纷进入南方山区,山区佛教大兴,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为维持寺庙僧侣生计,往往雇工凿山为田,江西宜春仰山梯田就与伪仰宗的兴起有关,仰山寺庙大而壮观,途经赣西北的文人雅客多慕名拜访。范成大在《骖鸾录》中描述仰山:“岭板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就是“梯田”一名的由来。宋人张嗣古的诗也说:“众壑争飞流,四岭半为田。”当伪仰宗衰败,山上寺观不复存在之后,这些梯田也就抛荒了。如今,往年的陇亩中已长着粗大的树木和密密的草莽,但梯田的痕迹还依稀可见。但赣西其他地区却少见,宋代蒋之奇在萍乡见到的是:“鸟道青山里,耕锄竟畲田。”阮阅的诗句也说:“盘斜曲踏畲田去,霜下星稀霜月寒。”可见梯田还不普遍,仰山不过是山地寺庙经济形成的特例。不过,这些事实说明江西农民已经掌握了在山地开凿梯田的方法,征服自然的能力又有了提高。自南宋以后,江西山地的梯田逐渐多了起来。再讨论畲田。蒋之奇在萍乡所见“耕锄竟畲田”的景象可能与范成大在三峡地区所见的那种原始的刀耕火种完全一样。今日在赣西北的幕阜山区,山民们种植玉米的方法还基本是这样:深秋初冬,山坡上茅草枯萎,放火焚之成灰,春季略加垦锄,刨坑下种;出苗后中耕一次后任其生长;一二年后,地力衰竭,抛荒几年后重新垦种。在西南山地、赣东北和皖南浙西山地,直至近代仍使用这种耕作方式,有的甚至保留至今。在山多人少的山区,采取舍种方式种植旱作物非常便利。旱作不需要灌溉,不需要平整土地,利用土壤中的天然肥力可以获得不错的收成,收入比在水稻田中精耕细作要高。只是这种粗放耕作破坏了山地植被,引起水土流失,使山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南宋时四川的耕作方式因地而异,川东山地农民仍用畲种,川中、川西则开垦了梯田。南宋叶廷廷说:“果州、合州等无平田,农人于山拢起伏间为防储雨水,用植粳糯稻,谓之磳田……戎州亦有之。”果州、合州在四川盆地之中,属丘陵地带。戎州地处川西南,主要是盆地平原。南方山区的上地利用正是借助了梯田才获得进一步发展,使山区的生存空间扩大,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在明清新的旱作物引进之前,这一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和畲种方式相比,梯田在山坡上缘山环绕,田面平整,就不致于引起水土流失。所以,这种方式也就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并渐渐地扩散开去。到清代,北方关外也出现梯田,乾隆皇帝曾作过一首《关外山田)}的诗,诗中说:“关外山田尽作梯,漠南风景似江西。”但北方因受到气候、灌溉等条件的制约,梯田规模要小得多。与梯田的兴起相适应的,是山区陂塘的大量修建。陂塘,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山区小水库。选择一个合适的坝址,筑坝拦蓄雨水或溪流,再修渠道浇灌陂塘下的稻田。有意思的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末,江西省曾以政府文件给各县山区建造的新农村规定了这样一个模式:“八字头上一口塘,村庄建在塘边上……”也就是在山地狭窄之处筑坝蓄水,灌溉梯田,而村庄则依水而建。这种不管具体条件硬性规定的建村模式今天看来固然可笑,但却说明了陂塘与梯田在山区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南方的梯田一般种植水稻。如果水源缺乏或山高水冷,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温条件就很难得到满足,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北宋或者更早一些,福建农民从占城(今越南中部)引入了耐旱、早熟的水稻品种——占城稻,使水稻栽培面积扩大。北宋真宗时,中央政府调福建的占城稻种运往南方各稻区。占城稻以其耐旱、早熟的特性获得了山区农民的喜爱,也促进了梯田的扩大。福建、江西一带的山区农民还栽种一种早稻,这是根据一些山区缺水而精心培育或引进的。由于旱稻的品质较差,产量较低,因而未获得大面积的种植。清代的地方志中还有不少关于早稻的记载,但今天已经不大种植了。南方有的山区由于很难得到充足的水源,农民便在冬季休闲田中存储雨水,等待来年水稻生产之用。这就是今日山区普遍存在的冬水田。冬水田由于长期蓄水,破坏土壤的结构,影响作物的产量,成为山区的低产田。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口,山民们不断在想新的方法。然而,最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和一个欧洲的探险家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的农民做梦也想不到的。1492年,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驾船横渡大西洋,登上了美洲大陆。自此以后,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土豆)、烟草、番茄等旱粮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被引种到欧洲和其他地区,以后又辗转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国山地的一场农业大变革。这几种作物中,以玉米、番薯的传入最为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在玉米传入之初,人们多用“麦”来称呼这种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作物,有的地方称为“番麦”,有的称为“玉麦”,还有“御麦”、“珍珠米”等几十种称呼,以致于在文献记载,玉米和麦往往混淆在一块。仔细地甄别文献记载,我们发现玉米是从西部向东部传播的,山民的劳动在玉米传播和种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关于玉米的最早的可靠记载见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O年)《平凉府志》卷四中的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肃镇志》则指明是由“西夷带种”传人的。显然,玉米是由丝绸之路传入。明代末年,玉米虽然已经传入,但似乎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大面积的种植,或许是由于川陕一带经历了明末大战乱,有关的文献记载现在找不到了。到清代康熙年间,陕南山区的许多县有了玉米的记载,说明这时玉米在西部山地开始广为种植。乾隆时,外地移民大批进入陕南山区,文献记载说:“熙熙攘攘,皆为苞谷而来也。”或者说:“乾隆三十年(1766年)以前,秋收以粟谷为大桩,与山外无异。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苞谷矣!”“讲民食,留(坝)、凤(县)、宁(羌)、略(阳)、定(远)、洋(县)均以苞谷杂粮为正庄稼”,形成了“夏收视麦,秋成视苞谷,以其厚薄定岁丰歉”的局面。在云南山地,清代前的人口很少,山民大多种养麦为生。清代农业移民进入云南和贵州山地,也以种植玉米为生。云南督抚在稽查流民奏中说:“深山密箐未经开发之区,多有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穷民,往搭寮栅居住,斫树烧山,芒种苞谷之类。此等流民,于开化、广南、普洱三府为最多。”乾隆中期的《东湖县志》说:“玉蜀黍……土名苞谷,旧惟蜀中种此,自夷陵改府后,土人多开山种植。”可见鄂西山区的玉米是从四川引种的,甚至在赣西北幕阜山区,也有记载说玉米种来自四川。这都说明四川在传播玉米过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清前期四川的地方文献量少质差,找不到具体记载。安庆地区的移民在玉米东传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乾隆年间,安庆人迁陡陕南的特别多。他们不仅在陕南种植玉米,而且把玉米种携带到他们迁往的另一重要地区——皖南及浙西山区,继而又传向浙南山区。皖西一带的移民又将玉米种带到江西部阳一带的丘陵地带种植。今天,在皖南、浙西、浙南及赣东北山区形成的一个玉米种植带,基础就是这一时期奠定的。万历年间,广东人和福建人分别从吕宋引入番薯,不久就成为二省丘陵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闽粤人的向外迁移,番薯种植也向外传播,来自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在康熙初年就把番薯传入赣南,以后又传入赣西北山区以及湘东山区。闽南及闽西移民向浙南迁移,浙南人口又向浙西迁移,番薯也渐次向浙南、浙西山地传播。赣东北山区中的记载则明白地说香薯种是由闽南人带来的,在今天赣东北的一些山区,闽南人的社区依然存在,番薯仍然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主要农作物。大致说来,在清代,西部山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玉米种植带,这一地带恰好与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吻合;而在东南丘陵山区,则形成一个庞大的番薯种植带。西部玉米带在东部的延伸分别见于赣北及皖南、浙西和浙南山区,这是移民所致。东部番薯种植带在西部的延伸见于四川盆地中的丘陵地带,也是闽粤人迁入时带去的。乾隆时政府出面在陕西推广番薯种植,在陕南山区却收效甚微。原因很简单,陕南缺少适宜种植番薯的丘陵或缓坡地。相反,马铃薯在西部山地获得了广泛的种植。以陕南为例,大约在乾隆年间已经自东南沿海传人。张鹏飞在《修关中水利议》一文中说:“洋芋来自海岛,自兴平杨双山载归,种于南山。乾隆时知食者少,嘉庆时渐多”;道光时,“则遍高山冷处成雨之,其生甚善,山民遇旱,成资此养生”,成为高寒山区的主食。在定远厅、孝义厅、宁陕厅,都有“高山全赖洋芋为生活”之类的记载。高寒山区玉米不能成熟,马铃薯、燕麦、养麦成为主要的作物,马铃薯产量相对较高,适口性好,自然倍受山民的亲睐。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区,则以种植玉米为主。用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玉米或马铃薯,由于人口增多,缺少足够多的山地轮流抛荒恢复地力,使得土地肥力越来越薄。大量垦山引起水上流失,使山民能种的地越来越少。在陕南山地,清代后期,因为:“雨旸不时,一切耕褥培壅之法皆无力为之”,山民纷纷离开高山转迁他乡。高山区土地从此抛荒,直到今天也没有垦复,演变成为次生林地。在赣西北的幕阜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恶果今天还能看得到,在武宁县北部的光山秃岭,就是当年种植玉米的产物。在皖南山区,山下土著和山上棚民发生争执,土著指责棚民破坏了水土,政府出面干涉,驱逐棚民回原籍。这类事件在浙西山区也有发生。除了粮食作物外,山民们还在山区里广泛种植烟草、蓝靛、芒麻等经济作物。烟草自明代后期从海外传入以后,首先在福建沿海丘陵获得广泛种植,以后西传至河州一带。康熙年间传入赣南东部的瑞金、石城一带,以后扩展到赣南全区。福建人在赣南山丘上租地种烟,又开办烟厂加工,然后作为闽烟出售。在赣东北著名的广丰烟叶就是福建人传入并种植的。直到近代,玉山县有数以千计的从事烟草加工的手工业工人或商人,也是来自福建的。浙江南部松阳县的烟草种植就是清代前期福建汀州人带来的,今天仍是浙江著名的烟草产地。蓝靛业的崛起是在明代。明代是平原地区棉花种植业大发展的重要时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棉花与棉纺织业的中心。在西方化学染料输入之前,中国染业多以蓝靛为原料。蓝靛原产福建,但福建耕地太少,所产不敷所需,福建商人便携带靛种、资金往江西、湖南、浙南山区种植,很快在上述几个地区形成较大规模。福建西部的客家移民往往又是靛农,又是靛商。平原棉业、纺织业与山区染料业的兴起和分工,很好地说明了明清时平原、山区各自在国内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棉业兴起之后,传统苎麻业仍有一定的市场,但主要产地缩小到南方丘陵山地。苎麻纤维织作夏衫纹帐,其透气性能优于棉布,素为消费者喜爱。明代末年,闽西人有几十万迁入赣西北丘陵地带种植苎麻。以后这批棚民因反清被地方政府驱逐,赣西北的苎麻业中心便转移到湘东边界的浏阳一带。江西另一苎麻业中心是赣南的宁都和相邻的旴江两岸,随着南丰人大量往赣东北和浙南山区移动,苎麻种植区域也相应扩大,成为当时这些山区的主要产业。4、森林和生态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所谓的“林业”只不过是“砍伐”的代名词。如果林地被垦作农田,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略明京东健康2024布局黄金赛道击破核心靶点-从多维视角出发的偏头痛行业机会洞察报告
-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知识清单及训练
-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08486
- 洛阳2024年统编版小学5年级英语第3单元真题
- 生活现象之热现象(二)-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
- 2023年磨边轮资金筹措计划书
- 强化和改进思想政治-2019年范文
- 2024年AG13电喷汽车发动机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航空地面试验设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苏科】期末模拟卷01【第1-5章】
-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修学完整版(含详解)
- MOOC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安徽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光伏运维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广州市花都空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术后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 2024广东佛山市三水海江怡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印刷服务印刷清单一览表
- 2024年人事行政行业培训资料
-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一模)文科综合试卷(含官方答案)
- 《认识隶书(一)》名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