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_第1页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_第2页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_第3页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_第4页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一月目录TOC\o"1-3"\f\u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6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9第一条、安全监督检查方式 9第二条、安全监督检查内容 9第三条、安全监督检查的标准 10第四条、存在问题和隐患的解决 10第五条、安全检查评价 11第六条、安全检查情况通报 11第七条、对参与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规定 11安全奖惩暂行办法 12第一章总则 12第二章奖励 12第三章处罚 13第四章附则 14安全举报制度 15安全例会制度 18一、安全例会种类 18二、安全例会重要内容 18三、安全例会的召开时间、会议主持和参与人员 19四、安全例会的准备 19五、安全例会召集和考核 20六、安全例会精神的贯彻 20七、实行 20安全目的管理制度 21第一条、安全目的管理 21第二条、安全目的 21第三条、安全目的管理内容 21第四条、安全目的管理方式 21第五条、安全目的管理责任 22第六条、实现安全目的的保障 22第七条、安全目的考核 22第八条、实行 2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23安全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 26第一章总则 26第二章安全风险抵押 26第三章奖励 27第四章处罚 27第五章安全挂钩工资 28第六章附则 29矿井重要灾害防止制度 30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 32第一章总则 32第二章职责划分 33第三章设备器材的配套选型 34第四章计划与购置 35第五章验收与入库 36第六章安装与使用 37第七章维护与检修 38第八章改造、更新与报废 39第九章调拨和解决 40第十章基础管理 40第十一章员工教育与培训 42第十二章奖励与处罚 42第十三章附则 43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44入井检查和带班作业制度 46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4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办法 51第一章总则 51第二章事故报告 52第三章事故调查 53第四章事故解决 55第五章处罚 56第六章附则 58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 59第一章总则 59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 60第三章安全隐患的管理和监控 61第四章安全隐患的上报和建档 62第五章罚则 63第六章附则 63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64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监控管理制度 67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7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78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80第一章总则 80第二章施工现场安全制度 80第三章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81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8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84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85矿井重要灾害防止管理制度 86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87矿井测风制度 88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89矿井防尘管理制度 90矿井停风管理制度 92矿井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检查管理制度 93瓦检员交接班制度 94矿井瓦斯排放制度 95矿井盲巷管理制度 96库房消防管理制度 97车间、要害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98地面配电室、井下变电所消防管理制度 99自救器领用、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100安全仪器仪表检查制度 102井巷维修管理制度 103巷道贯通制度 105调度员交接班制度 106采煤班长交接班制度 107掘进班组长交接班制度 108机电事故追查分析制度 109充电工交接班制度 110主扇风机值班人员交接班制度 111配电值班人员交接班制度 112锅炉工交接班制度 113锅炉房要害场合管理制度 114防爆电器设备入井检查制度 115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116电器设备定期实验制度 117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安全技术审批管理,规范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保障安全技术管理、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基础工作正常开展,参照《煤炭公司总工程师责任制》、《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和下属煤矿。第三条安全技术审批坚持合法履职、分级审批、高效运作、实事求是的原则。第四条下列安全技术项目需由公司审查后转报县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一)、新井建设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二)、矿井水平延深安全专篇;(三)、改扩建工程安全专篇;(四)、“三下”开采设计;(五)、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六)、其他应报县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第五条下列安全技术项目需报公司审批:(一)、新井建设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初审;(二)、生产矿井水平延深计划、地质报告(说明书)、方案设计(三)、矿井资源勘查设计及勘查地质报告;(四)、矿井重大生产技术改造项目、重大安全工程项目和重要设备更新计划;(五)、矿井采煤、掘进、洗选等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六)、矿井年度储量动用计划,矿井储量报损、注销和关闭报告;(七)、矿井年度采煤、掘进、洗选计划;(八)、自有资金改扩建工程设计,生产矿井水平延深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九)、生产矿井采区接替计划,采区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十)、综合机械化采煤、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受水害或自然发火或地质构造严重影响的采掘工作面设计;(十一)、特殊采煤方法的工作面设计、下属煤矿初次应用的采煤方法和掘进新工艺应用作业规程;(十二)、防治灾害的重大安全技术措施、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十三)、基建矿井工程管理和阶段性进度计划,拟定工程标准和修改设计;(十四)、一般性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和安全工程项目,一般性采煤、掘进、洗选工艺改革项目;(十五)、矿井瓦斯运用项目;(十六)、其他应由下属煤矿审批或明确由其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第六条其它如采煤工作面设计、掘进工作面设计、各类安全技术措施、采区施工设计的审批由各下属煤矿自行规定。第七条应由上级单位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由下一级单位初审合格后逐级报送;第八条工程设计一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必须由原审批单位审查批准后,再由设计单位修改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需制定补充措施时,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补充措施,由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第九条安全技术审批工作由各级总工程师负责,需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由各级总工程师批准;本单位同职级人员按照分工及代理关系对其批准的安全技术项目负责;副总工程师按照总工程师授权履行职责,其批准的安全技术项目由总工程师承担责任。第十条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方案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必须坚持会审制度。先组织生产、技术、通风、机运、安全等相关部门会审,再由审批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行。第十一条报县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需公司批报的,各下属煤矿应至少提前1个月上报公司;由下属煤矿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其上报时限由下属煤矿规定。第十二条公司和下属煤矿审批安全技术项目应自收到纸质文献之日起1个月内批复,紧急情况紧急批复;需上报单位修改、完善的安全技术项目,按照重新上报的时间计时。报县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安全技术项目,由下属煤矿负责跟踪。第十三条各级均必须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经批准的设计、规程、措施、批复文献、修改资料等所有归档。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第十五条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为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的贯彻实行,及时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促进矿井生产安全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的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一条、安全监督检查方式安全监督检查由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行,检查类型分年度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专业检查、员工自行检查。(一)年度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进行两次,由公司组织。(二)下属煤矿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三)专项检查是组织对重大隐患跟踪检查、专项整治情况检查、节假日及全国性重要会议期间等重点时段检查、事故多发或重点监控矿井检查。(四)专业检查是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某项专业工作进行安全检查。第二条、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安全检查内容涉及查思想、查作风;查机构、查管理;查现场、查隐患;查员工培训、查应急救援;查依法依规建设等。(一)查思想、查作风,就是检查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思想结识。从思想、意识、作风入手,检查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在平常工作中能否对的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履行安全职责。(二)查机构、查管理,就是检查各级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查现场、查隐患,就是从作业现场、生产设施、设备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系统是否稳定可靠,重大隐患整改是否及时。(四)查员工培训、查应急救援,就是检查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员工培训,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五)查依法依规建设,就是查新建、改(扩)建矿井是否按照“三同时”规定执行。第三条、安全监督检查的标准安全监督检查按照《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标准、作业规程等进行检查。第四条、存在问题和隐患的解决对于安全监督检查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隐患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的“五贯彻”原则进行解决。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进行以下工作:(一)召开安全检查会议,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解决意见。(二)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下达检查意见书,明确整改责任主体、验收责任主体及相关负责人员。(三)重大安全问题或隐患报上一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四)对拒不整改隐患或不按规定整改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五)对反复发生的安全隐患,加倍处罚。第五条、安全检查评价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情况,从作业人员、机器和设备、作业环境(简称“人、机、环”)三方面对被检查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对不具有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采掘工作面或矿井责令停产整顿。第六条、安全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对检查活动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或安全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并以安全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第七条、对参与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规定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指出、不监督或对自身无权解决的隐患和问题不移交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检查人员的责任。

安全奖惩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管理安全生产,贯彻责任,强化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司下属煤矿的领导班子成员考核奖惩。第三条、本办法的奖励种类有奖金、评选先进;处罚的种类有罚款、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解除劳动协议。第四条、因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构成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在本办法处罚之列。第五条、下属煤矿应对下属各单位班子成员、有关部门制定奖惩办法。第六条、本办法涉及的行政、经济奖惩由公司安全生产部和财务资产部及总经理办公室按规定程序负责办理。第二章奖励第七条、合用于下属煤矿的奖励:(一)、在年度安全管理中有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个人,给予5000-10000元奖励。(二)、奖励。(三)、在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1000-5000元奖励。第八条、年度安全奖励:(一)年度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指标内的下属煤矿可评为安全生产矿井。(二)年度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下属煤矿,奖励领导班子成员正职及分管安全、技术的副职各2万元,生产副职1.6万元、其余副职1万元。第三章处罚分。第十条、年度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超标的下属煤矿,取消各类先进评选资格,相关负责人另行追究责任。第十一条、对导致重大技术、生产安全管理非伤亡事故、损失在100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或导致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负责人,处以3000-5000元罚款。因此导致伤亡事故的,另行追究责任。第十二条、重大隐患不按规定上报,未按“五贯彻”的规定进行整改的,给予负责人处以1000-3000元罚款,给予下属煤矿5-10万元罚款。第十三条、安全生产事故超过公司下达的死亡指标的50%时,每多一起事故罚下属煤矿5万元,对有关安全管理负责人员给予1000-2023元罚款,并视情节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第十四条、下属煤矿未按规定组织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给予分管安全和培训的下属煤矿领导2023-4000元罚款。第十五条、运用职权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章人员或事故责任者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4000-10000元处罚。第十六条、发生事故时未按应急解决预案及时赶到现场,在抢险救灾中不听指挥,或临阵脱逃、工作失职、贻误战机、扩大灾害损失的人员,处以4000-10000元罚款,同时给予记过以上直至解除劳动协议处分。第十七条、不按规定标准提取和使用安全费和维简费的子公司,对负责人给予2023元罚款。第十八条、不按规定设立安全监管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的直属矿山公司,对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处罚5000元。第十九条、对未及时按照规定办理各种证照,导致公司停工、停产、被处罚的责任者,罚款5000-10000元。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公司根据产量或产值,按一定比例提取专项费用作为安全奖励基金,所有罚没款计入安全奖励基金第二十一条支。第二十二条、按本办法获得的安全奖励不计入年薪。第二十三条、本办法修改解释权属公司。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安全举报制度为了充足调动煤矿工人和社会各界依法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严厉解决违规、违章生产行为,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推动公司生产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一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对公司,以及下属煤矿和个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举报。第二条公司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下属煤矿和个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的举报。第三条举报范围:(一)上级认定的或国家、自治区或县级以上政府职能部门认定的重大安全隐患;(二)证照不齐的生产矿井、停产整顿的矿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下属煤矿对从业人员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即安排上岗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未依法持证上岗作业的;(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简称“三违”行为);(五)发生死亡事故后,事故单位或者有关人员破坏、伪造事故现场,瞒报、谎报、迟延不报的;(六)安全隐患管理、整治不符合规定规定的。(七)严重安全隐患应当报告而不报告的;(八)其他严重安全问题。第四条举报人可以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形式举报,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件:huichengjun@126.com。举报通信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黄天棉图村西蒙悦达能源有限公司。邮编:第五条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受理举报,其组成人员均为受理人员;其他部门接到举报应予移交。受理举报按下列程序解决:(一)受理人员按规定规范登记并编号;(二)受理举报的部门负责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以便明确举报事项调查解决部门;(三)举报事项调查解决部门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毕调查核算所受理的举报事项,形成书面材料,提出调查解决意见;(四)举报事项调查解决部门提出的调查解决意见应报公司有关领导审查、研究,形成解决决定,并由受理举报的部门负责督促解决决定的执行;(五)对于署名举报,举报人员可以查证的,解决决定和解决结果由受理举报的部门负责告知举报人。第六条经调查,所举报安全生产问题属实的,奖励举报人1000~5000元。第七条对同一安全生产问题的举报,只奖励一次,奖励对象为第一举报人。第八条对于举报人实行保密,任何人员不得泄露。泄露举报人的,由公司给予经济或行政解决,导致严重后果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第九条对于举报人实行保护,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举报人。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受害人应当及时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一经核算,由公司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第十条下属煤矿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问题举报制度,受理的举报事项及解决情况,应及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备案。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公司

安全例会制度为了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等,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一、安全例会种类公司安全例会分三种:安全办公会议、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和安全述职会议。安全办公会议是公司研究、分析和解决阶段性生产安全问题的会议;安全工作紧急会议是根据国家、省安全生产形势的规定,公司安全生产状况,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单位、重点事件临时性召开的会议;安全述职会议是专门安排安全生产状况差的下属煤矿到公司进行安全工作专题报告的会议。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事故频繁发生,超过安全控制指标;有重大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排除或安全管理混乱,发生非死亡事故,但事故性质严重的下属煤矿应进行安全述职。二、安全例会重要内容(一)安全办公会议1、传达县级以上政府职能部门近期有关会议精神,贯彻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2、通报阶段安全生产目的完毕情况。3、研究、分析近期安全生产形势、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4、研究、决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安全工作紧急会议1、传达县级以上政府职能部门有关安全工作紧急会议精神,贯彻有关领导的重要指示。2、研究、制定安全工作的紧急措施和实行方案。(三)安全述职会议1、有关单位负责人安全工作述职。2、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三、安全例会的召开时间、会议主持和参与人员(一)召开时间安全办公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紧急会议是否召开以及何时召开由安全变化情况决定;安全述职会议是否召开由分管副总经理提出,总经理决定。(二)会议主持安全办公会议、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和安全述职会议,原则上由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主持,受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委托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可以主持会议。(三)参会人员安全办公会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与。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公司领导班子、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下属煤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等参与。安全述职会议:公司重要领导、部门(综合办、安全生产技术部等)负责人,下属煤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等参与。四、安全例会的准备安全例会的准备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牵头,根据会议内容由综合办、安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共同完毕。需准备的重要资料涉及: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安全指标完毕情况、重大安全技改工程完毕情况、事故分析、存在的重要问题、重大隐患整改善展、工作建议和措施),提交会议研究的重大问题,事故单位述职材料,有关会议精神及领导指示精神。五、安全例会召集和考核应参与安全例会的人员必须参与,特殊情况不能参与的必须由本人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安全例会由办公室会同安全生产部负责召集,由办公室负责签到和考核。六、安全例会精神的贯彻(一)形成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每次会议由安全生产部安排专人作会议记录,重要的会议由办公室会同安全生产部形成会议纪要,相关人员、部门和下属煤矿负责贯彻。(二)对重大事项决定的贯彻实行监督安全例会对重大事项和问题作出的决定,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必须保质保量贯彻,贯彻情况一并纳入部门和下属煤矿领导班子履职情况考核内容进行考核,接受安全生产部和员工监督。七、实行(一)、下属煤矿应制定相应制度。(二)、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三)、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安全目的管理制度为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贯彻安全目的责任,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安全目的管理公司成立煤矿安全委员会,煤矿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生产技术部,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安全目的管理的组织实行。成员单位为安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综合办等部门。第二条、安全目的公司年度安全目的根据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目的,结合公司自身安全规划进行制定。年度安全目的规划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定,报董事会批准执行。第三条、安全目的管理内容安全目的管理内容涉及:事故指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等。第四条、安全目的管理方式公司每年与下属煤矿签定年度安全目的责任书,年度安全目的责任书明确当年安全目的管理具体内容和考核标准。第五条、安全目的管理责任各级各单位生产安全第一负责人是安全目的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负责逐级贯彻安全目的责任,层层分解安全指标,制定保证安全目的实现的具体措施。第六条、实现安全目的的保障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入手,以建立先进的公司安全文化为表现形式,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政治保障制度。按照公司科技发展规划规定,确立安全科技项目,推广应用先进生产工艺,研究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为安全目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严格按照《公司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的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保证实现安全目的的必要投入。第七条、安全目的考核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安全目的考核,财务部、综合办等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目的考核意见经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批准后,按照公司《安全奖惩办法》等规定进行奖励或处罚。第八条、实行(一)、下属煤矿应制定相应制度。(二)、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三)、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为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规范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参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的《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23〕119号)和《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告知》精神,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本制度所称安全费用涉及下列费用:(一)、下属煤矿生产矿井按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专门用于矿井安全生产投入的资金;(二)、公司安排的专项安全资金。第二条生产矿井每月按下列标准在成本中提取安全费用:(一)、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严重和涌水量大的矿井,原则上不低于50元/吨煤;其他煤矿井不低于30元/吨煤或按有关规定办理,并覆行报批手续。(二)、下属煤矿若已执行省级(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制定的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与本制度相比较,按就高原则执行。第三条生产安全费用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挪作它用。第四条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一经拟定,不得随意减少。确需调低的,必须经公司审核批准,报主管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第五条安全费用品体使用范围:(一)、矿井重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二)、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三)、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四)、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系统支出;(五)、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六)、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七)、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八)、完善和改造矿井运送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九)、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十)、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十一)、按照国家标准为员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十二)、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十三)、防止事故发生和抢险救灾的安全技术费用;(十四)、其他与矿井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第六条安全投入计划提供(一)、下属煤矿根据年初的生产计划,制定当年的安全费用项目、资金及进度计划,报有关会议审查批准,经批复后的安全费用项目、资金及进度计划,原则上不作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报有关会议审查批准执行。(二)、年度安全投入总体计划,纳入公司全面预算。(三)、物资供应部门根据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制定采购供应计划,并保证所有采购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做到保质、保量。第七条下属煤矿每年向上级公司专项报告一次安全费用项目、资金及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第八条公司财务部门、安全监管等部门应不定期检查下属煤矿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下属煤矿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第九条下属煤矿应制定相应制度。第十条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第十一条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安全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23〕116号)和《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23〕95号)规定,根据公司相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下属煤矿。第三条公司在实行安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同时,还辅以评选先进荣誉奖励和对事故负责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留用、直至解除劳动协议的纪律处分。第四条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在本制度处罚之列。第二章安全风险抵押第五条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合用于下属煤矿领导班子成员和公司本部相关管理人员。本部管理人员合用范围为: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部、生产技术部、财务资产部、总经理办公室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第六条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按年度考核,每年度各类人员安全风险抵押金抵押标准、考核奖励办法和奖励标准,按有关文献规定执行。第七条各类人员安全风险抵押金抵押和奖励,由公司安全生产部会同财务资产部负责贯彻和考核。第八条未完毕有关文献规定的考核指标的,罚没风险抵押金。第九条安全风险抵押金由个人缴纳,缴纳时间为每年3月底前,由公司财务资产部收取,专帐管理。第十条下属煤矿自行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第三章奖励第十一条公司对下列情况给予安全奖励:(一)、在年度安全管理中有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个人;(二)、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缩小事故劫难、减少人员伤亡,或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有显著成绩的个人;(三)、在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四)、当月未发生死亡事故的下属煤矿班子成员;(五)、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六)、实现安全活动中目的的单位和有关人员;(七)、其它应予奖励的情况。第十二条公司根据本制度制定年度具体安全奖励办法,安全奖励标准和费用承担方式在具体办法中明确。第十三条下属煤矿自行制定本单位安全奖励办法。第十四条安全奖励标准根据生产经营效益情况,可作适当调整。第四章处罚第十五条公司针对以下情况实行经济处罚:(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混乱的下属煤矿重要负责人,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下属煤矿领导;(二)、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负责人;(三)、重大隐患不按规定上报或未按“五贯彻”规定进行整改的单位负责人;(四)、未按规定组织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的下属煤矿安全和培训工作分管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五)、运用职权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章人员或事故责任者的人员;(六)、发生较大事故时未按应急解决预案及时赶到现场,在抢险救灾中不听指挥,或临阵脱逃、工作失职、贻误战机、扩大灾害损失的人员;(七)、不按规定标准提取使用安全费和维简费并进行安全生产投入的单位和负责人;(八)、不按规定设立安全监管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的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九)、未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指令或其它规章、会议精神等,由此导致严重后果的负责人员;(十)、不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或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负责人;(十一)、安全质量标准化未实现年度目的的单位;(十二)、由于工作严重失职,导致其它严重生产安全后果的负责人员。第十六条公司经济处罚由安全生产部会同财务资产部执行。第十七条经济处罚由公司安全生产部出具告知单,财务资产部负责收取,并实行专帐管理。第五章安全挂钩工资第十八条下属煤矿班子成员年薪收入与安全生产业绩挂钩,挂钩比例在相关办法中规定。第十九条直属下属煤矿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业绩由公司考核,每年考核一次。考核办法另行制定。第二十条公司安全生产部为考核牵头部门,财务资产部、总经理办公室等部门参与考核。第二十一条下属煤矿及其矿井实行安全结构工资制,其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制定。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下属煤矿制定的本单位各类安全与经济挂钩办法,应报公司审批后执行。第二十三条安全风险抵押奖励、安全奖励不计入年薪。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第二十五条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矿井重要灾害防止制度为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事故救援,有效阻止事故扩大,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合用于公司下属煤矿。矿井重要灾害涉及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粉尘、火灾、水害、顶板、冲击地压等灾害。下属煤矿是矿井重要灾害防止的责任主体,行政重要领导是第一责任者。矿井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年度安全生产部署和灾害预测预报情况,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矿井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下属煤矿负责审批矿井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督促各矿认真执行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监督检查计划的贯彻情况。各矿井必须每季度由矿长组织,对重要灾害防止措施、计划的完毕情况和管理情况认真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对照矿井实际情况对矿井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下属煤矿每季度对矿井重要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修订、完善和实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矿长负责矿井重要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的“人、财、物”的贯彻;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相关的重要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的组织实行;安全副矿长负责监督、检查重要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的实行情况;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实行、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下属煤矿及矿井应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监控管理工作,采用防止措施,贯彻措施计划,防止事故发生。在直属公司(子公司)的指导下,矿井每年由矿长负责,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防洪演习、反风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组织人员专门研究,采用措施进行整改。矿井演习报告报直属公司(子公司)审查备案。直属公司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根据整改难易限度分层次、限时间,贯彻方案、资金、措施和负责人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安全查岗制度,搞好查岗活动,减少违章行为,防止事故发生。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进一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和协助整改安全隐患。鼓励通过提高技术手段,保证查岗效果。重大安全隐患严格进行排查,及时报告、监控和整改。各矿井应认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灾害防止和解决计划,并签字、考核。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第十六条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矿用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矿用设备、器材管理,保障矿用设备、器材的正常供应和运营,充足发挥设备、器材的效能和投资效益,提高装备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和下属煤矿以及所属矿井。第三条设备、器材管理坚持以下原则:(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防止为主;(二)科学选型与合理使用相结合;(三)平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四)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五)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六)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第四条设备、器材管理的重要任务:强化设备、器材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对的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充足发挥设备、器材的效能和投资效益。第五条设备、器材管理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新成果,推行以设备、器材状态监测为基础的维修方法和计算机辅助管理,不断提高设备、器材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第六条设备、器材管理的基本职责: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器材,及时更新改造,使设备、器材经常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安全生产发展需要。第七条下属煤矿应成立设备评审委员会,分别对下属煤矿和矿井之间设备的调拨、报废和闲置设备解决进行评估。第九条各单位应建立设备预警机制,对超期服役、达成报废规定的设备应实行强制淘汰。第二章职责划分第十条公司设备、器材管理的重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主管部门制定的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公司设备、器材管理的规章、制度;(二)、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三)、组织设备检修专业化协作,推动检修社会化和通用配件商品化工作;(四)、组织设备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员工的业务培训,为下属煤矿的设备管理提供信息和征询服务。第十一条下属煤矿设备、器材管理的重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器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公司设备、器材管理办法。(二)、审批所属矿山重要固定设备更新计划。(四)、督促矿井建立设备、器材台帐,并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重要设备、器材技术特性卡片及各类图纸资料档案,定期核对设备、器材数量,建立台帐,做到帐、卡、物一致。(五)、负责组织对特大、重大设备、器材事故追查和提出解决意见。第十二条矿井设备、器材管理的重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器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划。(三)、编制上报设备、器材防止性检修计划,并组织实行。(四)、参与设备、器材的验收。(五)、设备、器材入库、领用、退库管理。(六)、建立和完善设备、器材使用、维护、检修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七)、适时安排设备、器材大修、改造和更新,不断合理淘汰报废落后的老、旧、杂设备、器材,满足矿井安全生产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八)、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汇总、上报机电专业记录和节能工作报表。第三章设备器材的配套选型第十三条矿井需要购置重要生产设备、器材前,应由矿井设备管理部门提出需购置设备、器材的技术性能、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规定,在下属煤矿分管领导的主持下,由相关部门和所需设备器材矿井的重要负责人参与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第十四条设备、器材的选型必须充足考虑通用化、标准化规定。选购的设备、器材必须是定型产品、有安全标志、有生产许可证、不属于国家严禁使用的淘汰产品。第十五条同一矿井应规范同类设备、器材使用型号,最大也许地实现配件互换。第十五条下属煤矿设备管理部门应参与重要大型设备器材规划、选型、购置和验收工作。施工单位与使用矿井要建立严格的交接手续,做到设备、器材、附件、备件、工具和技术资料齐全,并存档。第十六条井下防爆设备、器材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否则,一律不得采购和使用。第十七条大型设备、器材或关键设备必须在考察、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编制选型配套设计,拟定相关技术参数,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第十八条设备、器材选型配套设计规定:(一)、设备、器材选型配套设计由矿机电业务部门负责,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批准上报。(二)、设备、器材选型配套设计必须符合本行业有关规定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三)、设备、器材选型配套设计必须紧密结合使用现场客观实际,并进行多方案比较,不得选用技术落后、高耗能或淘汰设备。要大力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协议。第四章计划与购置第二十条矿井大型设备、器材购置计划由矿井机电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经分管矿领导或矿长审核后,报下属煤矿机电业务主管部门初审,经下属煤矿分管领导和重要领导批准后,由物资供应部门组织采购。小型设备、低质易耗器材计划由矿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下属煤矿物资供应部门,经下属煤矿分管领导批准后,按照物资采购办法进行采购。第二十一条各矿井必须在每年12月15前上报下一年度设备、器材购置计划到下属煤矿,并在设备、器材使用前6个月上报设备、器材购置技术参数,经下属煤矿机电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后,由物资供应部门组织采购。第二十二条物资供应部门应按照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采购供应合格的设备、器材。第五章验收与入库第二十三条新采购的大型固定设备、器材和需要配套的设备、器材在设备供货商发货前物资供应部门第二十四条设备、器材发货前验收,严格按照该设备、器材的出厂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性能不合格的产品不得批准发货。第二十五条设备、器材到货验收的内容涉及:(一)、设备、器材的质量、数量是否符合协议约定;(二)、设备、器材的附件、备件、工具是否齐全并符合协议及装箱单的规定;(三)、设备、器材及附件、备件、工具等在运送途中有无损伤;(四)、设备、器材的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和煤矿专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产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并与装箱单一致;(五)、凡购置仪器、仪表等相关器材,必须有检查合格证。第二十六条暂不安装、使用的设备、器材,原则上都必须入库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养。无法入库保管的设备、器材,必须下垫上盖,防止日晒雨淋、锈蚀,严禁拆卸,并安排看守防止丢失。第二十七条各种固定设备、器材的所有图纸、使用说明书、质量检查、实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专管。第六章安装与使用第二十八条新购置的设备、器材到货通过验收后,应及时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第二十九条设备、器材必须严格按照安装图纸、技术资料规定进行安装,并严格执行本行业有关规定。第三十条防爆设备、器材入井前必须经防爆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并贴证后,方可入井安装。第三十一条各单位应明确设备安装负责人,保证安装质量和安全。第三十二条设备、器材安装完毕,必须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三十三条凡仪器、仪表必须按照检定周期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方可使用。第三十四条各种设备、器材的司机或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且身体素质符合岗位条件规定者,方可上岗操作。第三十五条矿井新设备、新器材投入使用初期,使用单位主管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其运营情况,及时向设备管理、生产技术、安全监督和设备采购等部门反馈有关信息。第三十六条矿井必须制定重要设备、器材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司机或操作人员贯彻学习。固定设备安装地点必须悬挂或张贴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第三十七条设备、器材的使用要定人、定机,司机或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严禁违章作业。第七章维护与检修第三十八条使用中的设备、器材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可靠,防爆设备不失爆;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实验,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第三十九条所有设备、器材,都要严格执行平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良好、安全经济运营。第四十条重要设备、器材按规定分别制定合理的运营标准和工作定额,定期进行精度、性能测定,发现效能减少和精度超限时,应进行调整。第运营。第四十二条所有设备、器材的仪表和控制装置,必须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校验,保证灵敏、准确、可靠。第四十三条设备、器材维修工作应实行包机制。对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要做好巡回检查、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对重点设备、器材的关键部位要实行平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认真填写记录。第四十四条重要设备及机房硐室,必须按照有关第四十五条要加强设备、器材的润滑管理,建立“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制度,并对重要设备进行润滑专责管理。第四十六条坚持执行设备、器材维修保养与防止性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按设备、器材状态,合理拟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第四十七条设备、器材检修分平常检修、一般检修(中修、项修)和大修三种类别。检修设备、器材时,必须按照《设备、器材检修标准》进行检修;需有资质单位检修的设备、器材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修;各种仪器、仪表、控制装置必须由有资质单位检修,定期校验。第四十八条根据矿井生产的实际,实行不同的检修方式:(一)、采掘、运送和其它移动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备用数量,实行按计划轮换检修。(二)、大型固定设备要按计划周期轮换运营,备用的设备必须保持完好;重要排水设备及其管路等,必须在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三)、平时不能轮换检修的设备、器材,必须在矿井停产检修日进行检修。第八章改造、更新与报废第四十九条矿井可对技术性能差的老、旧设备实行技术改造,但必须编制技术改造方案,经上一级公司批准后方可实行。第五十条设备、器材的技术改造必须结合大修进行,所需费用不得超过改造时新购置设备价的70%。否则,应纳入更新范围。第五十一条矿井应根据长远发展规划、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和设备、器材现状编制设备、器材更新计划,经下属煤矿批准并下达正式计划后方可组织实行。第五十二条设备更新的原则: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器材,应当报废、更新:(一)、设备老化、技术状态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二)、通过修理,虽能恢复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重置价值70%,经济性明显不合理的;(三)、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四)、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五)、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必须淘汰的设备。第五十三条各单位要妥善保管待报废设备,报废前不得拆卸、丢失;批准报废的设备,由下属煤矿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解决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供应部门统一解决。第九章调拨和解决第五十四条各级各单位应做好闲置设备、器材的调拨和解决工作。第五十五条下属煤矿之间闲置设备、器材的调拨和解决,由下属煤矿设备评审委员会,按照市场规律对设备、器材的现状进行评估,合理作价,并签订设备资产调拨协议。第五十六条各单位设备、器材资产调拨产生的收入,必须所有用于设备、器材的更新改造,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第十章基础管理第五十七条各单位必须贯彻相关部门对设备、器材的管理责任,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第五十八条各矿井要建立健全防爆检查组、电气管理组、小型电气组、电缆组、设备组、配件组、油脂组、胶带组、器材组等管修合一的专业化小组,各专业小组负责设备、器材统一领取、发放、回收、修理、安全检查和信息资料收集等管理工作。第五十九条设备管理要做到数目清、状态明、属性准、帐卡物一致。各种设备必须分类逐台编号登记、建卡,建立分类设备台帐,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设备台帐每年调整一次,设备台帐必须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台帐一致。第六十条设备要建立设备履历簿和技术特性卡片,并绘制提高、运送、压风、通讯、供电、供热和供水等设备布置系统图。第六十一条各矿必须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设备运营维护保养制、设备定期检修制、机电干部上岗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电气实验制度、安全活动制度、事故分析制度、设备包机制度和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并认真执行。第六十二条各矿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器材档案。做到技术档案齐全,技术测定资料和各种技术、安全措施、实验资料齐全。第六十三条建立第六十四条设备、器材导致生产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因素、明确责任、严厉解决、吸取教训、采用措施,防止事故反复发生。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按规定报告,对迟延报告、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加重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第六十五条各单位必须加强设备、器材记录工作,做到准确、及时、整洁报送年、季、月度记录报表,定期开展记录分析。第十一章员工教育与培训第六十六条设备、器材管理部门要配合员工培训教育部门制定设备、器材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对设备、器材管理人员有计划、有环节地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第六十七条对设备司机(操作工人)、维修工人要组织多种形式、不同等级的教育培训,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使其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达成本工种、本等级应知应会规定,并做到“三懂、四会”。第六十八条积极开展设备、器材司机和操作维修工人技术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不断提高机电员工的技术素质。第十二章奖励与处罚励:(一)、被评为公司及以上的设备管理先进单位或个人的;(二)、推广先进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技术革新有显著成绩的;(三)、防止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有功人员。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补偿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一)、违章操作、玩忽职守、违章指挥等导致设备、器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的;(二)、由于工作失职,导致管理混乱、设备严重失修、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三)、购置的设备无法使用,对单位导致重大损失的。第十三章附则第七十一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第七十二条本制度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第一条、值班制度(一)、下属煤矿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第二条、值班人员范围(一)、下属煤矿:班子成员、总经理助理和副总工程师。(二)、矿井及以上单位机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本单位领导干部值班。第三条、值班时间(一)、下属煤矿领导干部在所属市区境内的安排值班,在市区境外出差的不安排值班。(二)、领导干部实行轮流值班,值班时间为24小时,原则上从当天8:00到次日8:00。(三)、下属煤矿在法定假日放假期间,矿井在法定假日放假和双休日期间应安排矿领导值班。(四)、法定假日放假期间,下属煤矿领导干部值班时间原则上按24小时,也可以按8小时或12小时。第四条、值班职责(一)、掌握安全生产情况。(二)、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三)、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四)、按程序处置安全生产紧急事项。(五)、检查劳动纪律及各单位值班工作情况。(六)、向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七)、传达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指令。(八)、贯彻上级和政府有关部门布置的工作。第五条、值班规定(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值班工作,认真安排布置,贯彻值班人员职责。(二)、值班人员不得离开本单位行政区域,原则上应在调度室(值班室)值班,并坚守值班岗位,履行值班责任,尽职尽责完毕值班任务。(三)、值班人员原则上不得缺席,特殊情况必须向调度说明,并向重要值班领导请假。(四)、值班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且不得拒绝接听调度电话。(五)、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严禁喝酒。(六)、值班人员应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时交接未完事项。(七)、各级安全生产调度必须逐级上报本单位当天值班人员名单,并掌握所属各单位当天值班情况。(八)、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值班由本单位调度室负责统一协调和掌握,必须提前24小时告知值班人员。

入井检查和带班作业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53)和《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及时排查、控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本制度合用于各矿井和直管矿井的公司。第二条直管矿井的公司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当开展入井检查。矿井班子成员、副总工程师、生产安所有门负责人应当开展入井检查和实行带班作业。第三条直管矿井的公司相关人员每月入井检查次数及重要职责:一、入井检查次数规定(一)、正职领导每月不少于6次;(二)、分管生产、安全、技术、机电等方面的副职领导每月不少于8次;(三)、副总工程师每月不少于9次;(四)、安全、生产业务处室正职负责人每月不少于10次,副职负责人每月不少于12次;(五)、其他部门负责人每月入井检查和带班作业班次由下属煤矿的公司拟定。二、重要职责(一)、监督检查矿级领导干部下井带班作业执行情况;(二)、检查矿井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情况及各级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三)、检查矿井“一通三防”、顶板、机电运送、防治水等防范重特大事故措施的贯彻情况;(四)、检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重大隐患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五)、检查作业环境、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状况及“三同时”执行情况。第四条矿井负责人和生产、安全、经营管理人员每月入井检查和带班作业班次的规定及重要职责:一、入井检查次数的规定(一)、矿井正职和总工程师每月不少于10班次;(二)、矿井分管安全生产副职每月不少于15班次;(三)、矿井其它领导每月不少于8班次;(四)、矿井副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每月入井检查次数由直管矿井的上级公司拟定。二、入井带班作业的次数规定(一)、矿长带班次数不少于6次。(二)、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部门负责人带班作业次数由直管矿井的上级公司根据矿领导的人数、工作量、业务分工等因素进行拟定入井带班作业次数。各矿井根据领导带班次数的规定,拟定入井带班的班次。保证每班至少有一名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的矿领导入井带班作业。三、重要职责(一)、监督检查当班安检员、瓦检员、班组长、(区)队长等安全管理人员跟班上岗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以及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二)、检查、督促贯彻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一通三防”、顶板、机电运送、放炮环节、防治水等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重大隐患整治进展情况,督促当班贯彻整改安全隐患,发现“三违”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四)、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通过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贯彻“人、财、物”等予以解决;(五)、负责检查和解决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它问题。第五条检查考核(一)各下属煤矿、直管矿井的公司要进一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和完善矿井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和考核办法。明确下井带班的作业种类、下井带班人员范围、每月下井带班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下井带班的任务和职责权限,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二)各级领导干部每次下井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纳入下井带班作业范畴的管理人员每月下井次数和入井带班次数不少于公司规定的标准。(四)下属煤矿、直管矿井的公司领导下井查出的问题要作专门的交待、指定、贯彻部门和人员整改以及确立整改完毕时间。(五)下属煤矿、直管矿井的公司要对领导干部入井检查和带班作业的情况采用不同形式予以公布、通报。

入井人员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公司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入井人员行为,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23〕116号)和《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23〕95号)及《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本制度所指的入井人员涉及矿山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新工人、在校实习生、新毕业的大(中)专生(涉及技校生)、安全检查人员和参观考察人员等需要入井的人员。第二条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涉及具有化纤成分的衣服),严禁入井前饮洒。第三条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区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流动电钳工等入井,有瓦斯灾害的矿井必须随身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第四条严禁任何人员在井口周边20m范围内吸烟,井口看守人员、井口检身人员负责监督。第五条矿井设立井口检身室,配备专职入井检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对所有入井人员进行入井和出井检身;入井人员必须自觉接受检身员的检查。井口检身室距离井口原则上应不大于20m。第六条入井人员必须自觉进行入井、出井登记,各矿井应安排人员负责入井、出井人员的记录工作。第七条入井人员必须熟悉掌握避灾路线,正常生产时应按规定路线入井和出井。第八条入井人员在井下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打闹,不得随意移动、启动、关闭电器设备。严禁拆卸、敲打矿灯。第九条严禁入井人员将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材料、各种生产设施设备等公有财物私自带出井。第十条入井人员出井后必须及时归还矿灯、自救器、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等公用工具。第十一条在校实习生入井必须由矿方安排专人负责带队陪同。入井前,矿方应对实习生进行入井安全知识培训。第十二条其他参观考察人员入井必须征得矿方批准并由矿方安排专人负责陪同。入井前,矿方必须进行入井须知培训,陪同人员必须介绍清楚所要到达地点的基本情况和注意事项。第十三条凡未从事过井下作业的人员(涉及新分派毕业生),第一次下井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接受入井安全知识培训。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以及其它相关规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入井上岗。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第十六条从事井下生产安全管理的人员,必须获得国家或行业规定的上岗资质证,否则不得入井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第十七条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规定的其他入井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严厉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全面贯彻事故调查解决“四不放过”(事故因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用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没有受到解决不放过)原则,有效防范同类事故反复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上级有关制度、办法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解决,合用本办法。第三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瞒报。第四条事故调查解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通过、事故因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第五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事故调查解决的牵头部门,技术、财务、办公室等部门应当参与。各部门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互相配合,及时准确地完毕事故调查解决工作。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时,有关单位必须积极支持和配合,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第六条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坚持追究当事者责任与追究管理者责任并重和初次从轻、多次从重的原则。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依规进行的调查解决。第八条对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部、总经理办公室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依规及时解决。第二章事故报告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值班人员应当立即通过调度室逐级向上报告;、安全生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值班领导和安全分管领导等相关人员报告,然后根据事故应急解决程序向公司其它领导报告,并告知相关部门负责人。情况紧急时,下属煤矿调度室调度员或值班人员可以直接向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人或公司安全分管领导报告。第十条下属煤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贵州煤监局所属分局和事故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情况紧急时,下属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分管领导可以直接向贵州煤监局所属分局、事故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贵州煤监局领导报告。第十一条报告事故应当涉及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通过;(四)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的伤亡人数(涉及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用的措施;(六)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第十二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第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用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十四条各级相关管理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单位负责人组织事故救援。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或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和疏通交通等因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第三章事故调查第十六条死亡事故原则上由下属煤矿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委托组织调查的,由受委托单位组织进行事故调查。重伤事故、3人以上群体轻伤事故、重大非伤亡事故(如斜坡跑车事故、大巷运送事故、井下火灾事故、放炮事故及其它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等)原则上由下属煤矿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亲自组织调查的除外)。第十七条由下属煤矿自行组织调查的事故或由公司委托下属煤矿组织调查的事故,公司认为其调查解决意见不妥的,公司可以重新组织调查。第十八条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专业、精简、高效原则。事故调查组原则上由安全、生产、技术、财务、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第二十条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安全分管领导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全面工作。第二十一条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一)查明事故发生通过、因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二)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解决建议;(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第二十二条事故责任的调查重点是:现场操作者的责任;现场管理者的责任;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事故发生前到过事故发生地点的各级管理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其它方面的责任。第二十三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及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规定其提供相关文献、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经确认后按规定移交司法机关解决。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第二十五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调查组成立之日起15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第二十七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涉及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通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三)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事故发生的因素和事故性质;(五)事故责任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解决建议;(六)事故教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署名。第二十八条事故调查报告报送公司分管安全领导审阅认可后,事故调查工作方告结束。事故调查报告和事故有关资料由公司安全生产部归档保存。第四章事故解决第二十九条由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15日内,事故单位以正式文献向公司或下属煤矿报告事故解决意见,由公司或下属煤矿进行批复;由公司组织调查的事故,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10日内,由公司做出正式书面解决决定;由下属煤矿自行组织调查的事故,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8日内,下属煤矿必须做出正式书面解决决定。第三十条事故单位接到批复后,应当严格按照批复意见,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解决。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移交本地司法机关解决。第三十一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分析和吸取事故教训,贯彻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贯彻情况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以及员工的监督。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必须对事故发生单位贯彻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事故发生后1个月内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第三十二条事故调查解决情况由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向公司所属相关单位进行通报,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第五章处罚第三十三条事故处罚决定由组织事故调查或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负责做出。负责做出处罚决定的单位规定事故单位上报处罚意见的,事故单位必须上报。第三十四条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做出处罚决定的,遵照其决定执行;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没有做出处罚决定的,依照公司的处罚决定执行。以上两级均没有处罚决定的,依照下属煤矿处罚决定执行。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公司、下属煤矿均做出了处罚决定的,不反复处罚,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第三十五条发生死亡事故并违反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条例》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条例》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按照公司《安全奖惩办法》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十六条发生重伤及以下事故的,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一、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三)、在事故调查解决期间擅离职守的。二、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1000~2023元的罚款:(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别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三、事故单位有关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四、各级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导致事故发生的,处以300~500元的罚款。五、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一)、事故调查组组长未认真履行职责的;(二)、不准时提交事故报告的;(三)、对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存在重大疏漏的;(四)、索贿受贿、包庇事故责任者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八条本办法修改?解释权属公司。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排查、整改、分级监控和管理生产作业中的各种隐患,以消除或控制事故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参照《煤矿隐患排查和整改实行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23〕134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矿字〔2023〕133号)和《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国务院关于防止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其认定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安监总煤矿字〔2023〕133号)执行。第三条下属煤矿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责任主体,下属煤矿重要负责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全面负责。矿井(涉及生产矿井和基建矿井,下同)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以矿井为单位,各矿矿长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下属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隐患排查、整改、监控等工作,督促矿井贯彻整改隐患所需的“人、财、物”,及时消除隐患。矿井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的规定进行。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部对所属各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负有重点监督、专项监察、定期督促的职责,其他部门配合。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第五条下属煤矿应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健全各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一)、下属煤矿董事长、总经理和各矿矿长,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当定期组织由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员工参与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要定期督促和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