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单元测试--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单选题1.王延庆在《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一文中指出,罗马历史上有三次记录详细的瘟疫:公元65年的瘟疫、皇帝马可·奥勒留统治期间的“安东尼瘟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当然,除了这三次瘟疫外,罗马还发生过多次瘟疫。瘟疫对罗马的影响有①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和人们体质下降②导致了罗马经济的衰退③严重削弱了罗马的军事实力④造成罗马帝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⑤改变了以后西方的医学史⑥导致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2.下表所示为对清代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名医“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的情况简介。名医“四大家”的活动(

)姓名籍贯简介刘完素(约1110—1200)河间(今河北河间)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行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张从正(约1156—1228)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善用攻邪之法治病,强调攻邪有其适应证,也有禁忌证。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李杲(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著有《脾胃论》,被中医界视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朱震亨(1281—1358)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异议。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其学说在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影响A.展现了南北方医学差距 B.推动了中医学传承发展C.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卓著 D.均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3.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4.《汉书·平帝纪》记载: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古人重视公共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也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疫病防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的寺庙病坊收治病人 B.《本草纲目》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C.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D.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非常重要的工程5.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这表明我国(

)A.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B.已经建设成为了“福利国家”C.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 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6.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这表明分类检疫(

)A.彻底阻断了疫病传播 B.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C.奠定了西方医疗体系 D.反映了国家干预形成7.《周礼》中将“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掌管天子饮食的食医列为首位。古代食物类本草著作中,也记载了大量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并对相关原理、功效、禁忌及用法等进行详述。这表明中国(

)A.传统医药学领先世界 B.药食同源文化源远流长C.中医学重视经验积累 D.天人合一理念影响深远8.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是阎锡山在太原创办的一所纯授西医的高等学校,它的前身是1919年8月创办的“以中医为主,兼授西医,以期发明中国医理,改进中国医术”为目标的山西医学传习所,后随着西医的逐渐深入,进而转变成为一所纯授西医的高等院校。私立川至医专的设立(

)A.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B.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C.有利于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 D.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9.如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运动蓬勃发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可以用来说明(

)A.抗美援朝推动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B.新中国已建立起医疗卫生防疫的体系C.建国初期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显著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10.19世纪以来,以霍乱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德国呈现频发态势。为此,德国政府于1876年成立了帝国卫生委员会,以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1883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规定投保市民在生病期间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服务。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贫富差距 B.完善福利制度 C.稳定社会秩序 D.构建医疗体系11.“欧洲人对这场死亡(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欧洲“这场死亡”(

)A.使人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B.一定程度促进了思想解放C.直接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12.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13.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相关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

)(1)1815年通过了《药剂法》,规定医学院学生必须通过实习过程才能获得资格认证,其中包括一段时间的正规医学课程,六个月的医院临床实习(2)1858年制定了《医药法》,设立了“医学教育和注册总会”,并确立严格的医学教学标准,规定医生须取得药剂师社团资格认证或者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成员中的一个资格认证方能就业A.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B.反映了国家干预模式的形成C.降低了医疗从业人员的标准 D.促进了英国医疗行业的转型14.孙思邈秉承《素问》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认为疫病的发生“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但“能以道御之”,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预防,如屠苏酒方,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等药物组成,有“辟邪气,令人不染温病”的功效。这反映了孙思邈(

)A.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B.深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C.防治兼用的行医理念D.重视环境对疫病的影响15.2023年3月5日全国人大审议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8.8%,达到24211亿元。这个数据超出了一些省份去年一年的GDP,也比2022年实际支出的22542亿元增加了近1670亿元。这反映出(

)A.建立医疗体系的迫切性 B.对人民健康的重视C.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16.汉初,人们追求不死成仙的热度消退,与治病、养生、长寿、健体相关的医学著作大量问世。汉武帝时再次掀起求仙热潮,除了《淮南子》本身就是综合以前各家理论的杂家,即使有部分养生医学的理论,也是归结到不死成仙上,医学成就寥寥。这一现象说明A.汉代医学成就集中于汉初 B.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C.汉武帝假弃道家黄老学说 D.中国古代医药学注重理论总结二、材料分析题17.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近现代西医的传入,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的成就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的成就战国时期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清代,西方的解剖学、药物学等与治疗方法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奠定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我国开设医院,开办医学校,促进了西医在我国的传播、发展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完成《伤寒杂病论》,为我国临床医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唐本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国家药典,较为系统地总结唐朝以前药物学成就1980年,卫生部明确指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要大力发展,推动医学科学现代化”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的药物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摘编自徐江雁《中国医学史》上表为中国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上述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并每年要夺走20000的生命。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食物,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19.中医药学材料

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示意图(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医药学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地方病的防与治病种部署法律成就血吸虫病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发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会上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统抓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7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指示的通知。《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条例》《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暂行办法》《防治鼠疫规定》《防治布氏杆菌病暂行办法》等1958年江西余江县首先消灭血吸虫病,成为我国“送瘟神”的光辉典范。至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夕,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广西4省市区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全国373个流行县中,有141个达到消灭标准,122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到1988年,全国累计治愈1000多万病人,治疗110多万头病牛,灭螺面积114多亿平方米。地甲病狠抓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富民政策,把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作为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到1989年,全国有27个省市区普及了碘盐,供应量达328万吨,有3.6亿人吃上了碘盐,占病区人口85%以上。全国治愈现症病人2500多万。继1980年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控制地甲病后,黑龙江、天津等17个省市区达到基本控制地甲病的标准。——摘编自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我国防治地方病的辉煌40年》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论据准确,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D【详解】⑤是对西方医学史的影响,不符合题干设问“对罗马的影响”,排除;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排除⑥;①②③④都是瘟疫对罗马的影响,故D正确,排除ABC项。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医界的“四大家”都有中医方面的著作,通过这些著作,推动了后世中医的发展,推动了中医学的传承发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四位中医在著作和中医研究上的成就,没有涉及南北医学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朱震亨对日本等国的影响,没有涉及其他三人对其他国家医学的影响,不能反映四位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排除C项;材料涉及朱震亨的《格致余论》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没有涉及其他三位中医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可知,两汉时期、北宋、元朝以及明朝时期是疫病高发期,同时这些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理论,这说明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C项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波动状态,并非不断上升,排除A项;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历代疫病流行频数越高,人口数量越低,二者是呈反比,排除B项;仅从图示信息不能得出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排除D项。故选C项。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A项正确;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排除B项;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排除C项;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排除D项。故选A项。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的建立,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免疫、防治传染病和监督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等工作的大力开展等,表明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C项正确;医疗保障体系强调的是民众看病方面,而材料强调的是基本卫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已经建设成为了“福利国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我国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根据“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可知14世纪已出现分类检疫,体现了人类检疫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彻底错误,排除A项;检疫不能奠定西方医疗体系,排除C项;没有体现国家力量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其中掌管天子饮食的食医列为首位”“药食两用”“对相关原理、功效、禁忌及用法等进行详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中医学重视可以药食两用的药材,药食同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把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药学进行比较,无法得出A项,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中医学对经验积累的重视,排除C项:“天人合一”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的创建弘扬了传统的中医,并为近代中国带来了西医,有利于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排除AB项;材料未讲到医学院创办的效果,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说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52年爱国防疫运动”“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并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美国在朝鲜北方和中国部分地区秘密实施细菌战,我国喊出口号“人人都来参加爱国防疫卫生运动,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可见抗美援朝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体系”已经建立,排除B项;材料不仅体现了环境卫生和新农村建设,还体现了国内外形势与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点睛】等10.C【详解】据材料可知,19世纪以来德国政府针对“以霍乱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德国呈现频发态势”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其目的是加强传染病的救治,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染病的救治工作,未涉及贫富差距的消除,排除A项;材料与“福利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医疗体系的构建”,只是强调成立“卫生委员会”“颁布立法”,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1.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欧洲黑死病“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追求现实享乐”,这对欧洲中世纪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重大冲击,B项正确;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观点的提出,把人类第一次置之于世界的中心,排除A项;“直接”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C项;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D【详解】有题干“主要取决”可知这需要找根本原因。A项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从1950年到1957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出现重大转变,因此A错误;B项,是这一时期中国中国进步的客观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C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C错误;D项,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的建立,充分显示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改变,因此这个是根本原因。【考点定位】必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13.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药剂法》《医药法》等相关法案,有利于英国医疗行业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英国医疗行业的现代化转型,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医疗行业的相关法案,不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排除A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排除B项;材料中的相关法案提高了医疗从业人员的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预防”,可以看出孙思邈认为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体现了防治兼用的行医理念,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防治兼用的理念,并未提及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儒家仁爱思想对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预防和治疗理念,并未提及环境对疫病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中国)。根据材料“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支出占财政支出8.8%,达到24211亿元。这个数据超出了一些省份去年一年的GDP,也比2022年实际支出的22542亿元增加了近1670亿元。”可知,卫生健康支出将大幅度增加,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和人民健康的重视,B项正确;建国初期已建立起医疗体系,排除A项;材料有卫生健康支出超过一些省份GDP的信息,但是没有这些省份与其他省份GDP的比较,得不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材料有卫生健康支出的增加,但是没有经济发展的其他数据,排除D项。故选B项。16.B【详解】材料表明热消退则医学成就高,而神仙热则医学成就低,可见神仙信仰影响汉代医学的兴衰,故选B;材料没有比较汉代医学的信息,无法判定汉代医学成就集中于汉初,排除A;材料表明汉武帝受到黄老学说的影响,C错误;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医学注重养生,故D错误。17.论题: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说明:中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同时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中医学理论、针灸等构成了独立完整的体系。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的理论和治疗学的基础;《唐本草》《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药物学成就,形成了中药学独立的体系。同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作为唯一答案,论点言之有理即可)【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得出论题: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奠定”、“《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的药物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得出论题: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展开阐释:结合材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的理论和治疗学的基础;《唐本草》《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药物学成就,形成了中药学独立的体系。同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阐释。最后得出结论: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点睛】18.(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疫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蔓延;卫生专家的呼吁引起政府的重视。(2)特点: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众;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意义: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详解】(1)背景:根据“19世纪的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根据“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可得出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根据“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得出疫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蔓延;根据“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得出卫生专家的呼吁引起政府的重视。(2)特点:根据“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可得出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根据“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食物,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可得出预防为主,普惠群众;根据“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可得出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根据“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可得出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可从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等角度概括。19.(1)“源远流长”。如古代中医药学从西周出现分科,到清朝,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直从未间断。“诊断方法独特”。如战国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进行诊断。“重整理与总结”。中医药学著作众多,如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