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荣华道小学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一个零件长4毫米,画在图上长1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30 B.1∶3 C.30∶1 D.3∶12.下面物体中,体积相等的是()。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3.一壶油,用去,还剩5千克.这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

).A.5+5×

B.5÷

C.5÷(1+)

D.5÷(1-)4.三角形的3个顶点A、B、C用数对表示分别是(2,1)、(2,4)、(4,5),那么这个三角形定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等腰5.学校电脑班有女生18人,比男生人数的少2人,电脑班有多少男生?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8-x=2 B.x-2=18C.x+2=18 D.(x+2)×=186.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A.互不相等 B.一定相等 C.可能不等 D.无法确定7.下列各个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B.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C.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铅笔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D.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8.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高一样,底面直径之比是2∶3,圆柱和圆锥体积之比是()。A.2∶3 B.4∶3 C.4∶9 D.3∶49.下面四句话中,表述正确的有()句。①一件衣服提价10%后,再降价10%,价格还和原来相等。②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③将一个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变成原来的4倍。④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A.1 B.2 C.3 D.410.按下面的规律画笑脸图案,第⑥幅图有()个笑脸。A.15 B.21 C.28二、填空题11.1.25小时=(____)分6升80毫升=(____)升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13.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3B=A,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14.在一个周长是25.7米的半圆形的花坛里种满红花,红花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5.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cm,图中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5∶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单位,cm)。16.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15cm,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17.新点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40cm的圆柱形容器里盛有38cm高的水。如果垂直放入一块长10cm、宽6.28cm、高50cm的长方体铁块,铁块的底面完全接触到容器的底面,此时有一部分水溢出,将铁块从容器中取出,这时的水面高度比放入铁块前的水面高度下降(________)cm。18.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0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则乙的体重为_____千克。19.明明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按原路下山每小时比上山快2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2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10cm,EF=6cm,那么三角形EBC与阴影部分面积的比是(______)。三、解答题21.口算。2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01×93137×-137×37.2×48+372×5.1+37.2÷23.解方程。24.电影院放映《小门神》,原来每张票60元,现在降价,观众人数增加.电影票收入是否减少?25.“双十一”期间,一种工具书降价20%后是每本96元。(1)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2)这种工具书实际是打几折出售的?26.为了筹备毕业联欢活动,六(1)班的同学全部行动起来了.全班的同学布置教室,的同学采购物品,其余的14名同学准备娱乐节目.全班有多少名同学?27.客车从地开往地,货车从地开往地,它们行驶的情况如图。(1)观察上图,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相遇?(2)货车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客车在距地多少千米的地方停留了多长时间?停留前后的速度相同吗?(4)估一估: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距地还有多少千米?按照它的行驶速度,到地还需多少小时?(5)假若客车不在途中停留,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两车开出多少小时后就能相遇。28.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2米。在沼气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个沼气池可以容纳多少立方米的沼气?29.啦啦操队要组成250人的方队参加区运动会开幕式展演,学校准备为每位参演的同学配2个花球。淘宝上两家网店的花球都标价2.5元/个,但优惠不同:甲商店:一律按八折出售乙商店:每买满100元返现20元请问:在哪家商店买优惠更多些?30.下边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播出各类节目的时间统计。(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48分钟,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多少分?(2)“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多少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单位不同的,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化成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详解】12厘米∶4毫米=120毫米∶4毫米=(120÷4)∶(4÷4)=30∶1。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时需注意单位统一。2.B解析:B【分析】根据题图可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分别数出每个物体含有小正方体的个数,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里面含有6个小正方体;②里面含有7个小正方体;③里面含有9个小正方体;④里面含有9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较易,关键是数清每个物体含有小正方体的个数。3.D解析:D【详解】略4.C解析:C【分析】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A、B、C用数对表示分别是(2,1)、(2,4)、(4,5),可知A、B两点在同一列,C点在A、B两点的右上方,所以这个三角形定是钝角三角形,据此选择。【详解】根据A、B、C三点的位置可知,这个三角形定是钝角三角形。故选择:C【点睛】此题考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明确数对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通过画图更直观明了。5.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设男生有x人,男生人数的少2人是女生人数,即x-2=18,据此列方程。【详解】解:设男生有x人。x-2=18x=18+2x=20x=60故答案为:B。【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B解析:B【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长和宽相等,其余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要牢记并灵活运用它的他正解决问题。7.B解析:B【分析】两个相关联的量,当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关系;当乘积一定时成反比例关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ah=2s(一定),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与高成反比例,说法正确;B.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原题说法错误;C.=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所以每支铅笔的价钱一定,铅笔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说法正确;D.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所以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明确正反比例的意义、比例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解析:B【分析】由于底面直径之比是2∶3,所以可令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则圆锥的底面直径为6,同时令高为1。据此,结合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先分别求出二者的体积,再做比即可。【详解】圆柱:3.14×(4÷2)2×1=12.56,圆锥:3.14×(6÷2)2×1÷3=9.42,12.56∶9.42=4∶3,所以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是4∶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除3。9.B解析:B【分析】①第一个单位“1”是原价,提价后的价格就是原价的1+10%;第二个10%的单位“1”是提价后的价格,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1-10%,即:降价后的价钱是原价的(1+10%)×(1-1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这时的价格是原价的百分之几,进而判断;②判断圆的面积和半径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就不成正比例;③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④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判断。【详解】①1×(1+10%)=110%;现价是:110%×(1-10%)=99%,99%<1,即现价低于原价。本句表述错误;②圆的面积,所以S∶=π(一定),即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一定,但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不是一定的,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本句表述错误;③把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所得新图形的面积是原来图形面积的2×2=4倍,所以本句表述正确;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本句表述正确。表述正确的有③、④2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在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细心判断。10.B解析:B【分析】第一幅图有1个笑脸,第二幅图有3个笑脸,第三幅图有6个笑脸…;1=13=1+26=1+2+3第n幅图中笑脸的数量就是1+2+3+…+n【详解】第⑥幅图的笑脸数:1+2+3+4+5+6=21(个)故答案为:B【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笑脸的个数变化的规律,再由此规律求解。二、填空题11.08【详解】单位换算,1小时=60分,1升=1000毫升,高级单位换到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到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12.【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数的分母是几,该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求出的分数单位;(2)最小的质数是2,用2-,看求出的分数里含有几个分数单位,就是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详解】2-=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2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点睛】掌握合数与质数的特征及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3.B解析:BA【分析】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由3B=A(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据此解答。【详解】由3B=A(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A是较大数,B是较小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B;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解题时要明确:如果两个数中小数是大数的因数,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4.25【分析】由题意知,花坛是半圆形,要求它的面积,需先求得半径;已知这个花坛的周长是25.7米,依据“半圆的周长=πr+2r=(π+2)r”,可知半圆的半径等于半圆的周长除以(π+2),因此用25.7÷(π+2)求得半径,再利用S半圆=πr2÷2求得面积即可。【详解】半圆形花坛的半径为:25.7÷(π+2)=25.7÷(3.14+2)=25.7÷5.14=5(米)面积为:3.14×52÷2=78.5÷2=39.25(平方米)则花坛的面积是39.25平方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半圆的周长公式以及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5.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解析:4【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个三角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边比,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成了2+3+5=10(份),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1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详解】2+3+5=10(份)20×=4(cm2)【点睛】能够根据三角形的底边的长得到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16.300【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详解】15×2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解析:300【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详解】15×2000000=30000000(厘米)=300(千米)【点睛】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7.6【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用长方体长×宽×容器高,求出长方体铁块在容器中的体积,用长方体在容器中的体积÷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求出取出铁块水面下降的高度,因为原来容器里只有38厘米高的水,用取解析:6【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用长方体长×宽×容器高,求出长方体铁块在容器中的体积,用长方体在容器中的体积÷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求出取出铁块水面下降的高度,因为原来容器里只有38厘米高的水,用取出铁块水面下降的高度-原来水离容器口的高度=比放入铁块前的水面下降高度。【详解】10×6.28×40÷(3.14×10²)=2512÷314=8(厘米)8-(40-38)=8-2=6(厘米)【点睛】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长方体和圆柱体积公式。18.61【分析】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由此可知乙的体重也比丙重3千克,三人的体重之和+3千克,就是甲或乙体重的3倍,再除以3即可。【详解】(60×3+3)÷3=1解析:61【分析】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3千克,由此可知乙的体重也比丙重3千克,三人的体重之和+3千克,就是甲或乙体重的3倍,再除以3即可。【详解】(60×3+3)÷3=183÷3=61(千克)乙的体重为61千克。【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找准数量关系,明确甲、乙体重相等,都比丙重3千克是解题关键。19.【分析】根据题意,下山速度为5千米/小时,假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计算即可。【详解】解: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上山需要时间:下山需要时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下山速度为5千米/小时,假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计算即可。【详解】解:设上山路程为S,则下山路程也是S,上山需要时间:下山需要时间:上、下山的平均速度:2S÷(+)=2S÷=2S×=(千米/时)故答案为:【点睛】注意: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上、下山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用上山速度加上下山速度再除以2。20.3∶2【分析】读图可知: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则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将第一个式子中三角形AB解析:3∶2【分析】读图可知: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则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将第一个式子中三角形ABC面积用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代替,化简后即可得三角形EBC与阴影部分面积的比。【详解】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3∶5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所以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3∶55×三角形EBC面积=3×(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2×三角形EBC面积=3×阴影部分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3∶2【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抓住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它们的面积比即为两个三角形高的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43;0.096;10;5.2;10;;【分析】小数乘小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一个数除以小数,根据商不变规律把小数写成解析:143;0.096;10;5.2;10;;【分析】小数乘小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一个数除以小数,根据商不变规律把小数写成整数形式再计算;一个数乘以分数整数和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做分母,注意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一个数除以分数邓毅乘这个数的倒数;分数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详解】143,0.096,10,5.2;,10,,;故答案为:143;0.096;10;5.2;10;;【点睛】计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2.9393;137;3720;19【分析】将101×93变为(100+1)×93,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将137×-137×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变为137×,再进行计算即可;将37.2×解析:9393;137;3720;19【分析】将101×93变为(100+1)×93,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将137×-137×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变为137×,再进行计算即可;将37.2×48+372×5.1+37.2变为37.2×48+37.2×51+37.2×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进行计算即可;将变为,然后提取分子38的公因数19,最后变为19×÷,即可进行计算。【详解】101×93=(100+1)×93=100×93+1×93=9300+93=9393137×-137×=137×=137×=13737.2×48+372×5.1+37.2=37.2×48+37.2×51+37.2×1=37.2×(48+51+1)=37.2×100=3720÷=÷=19×÷=19×1=1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简便运算,其中主要利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即a×c+b×c=(a+b)×c。23.;【分析】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方程两边同时乘,再同时除以即可。【详解】解:;解:解析:;【分析】计算方程左边的算式,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方程两边同时乘,再同时除以即可。【详解】解:;解:24.没有减少【详解】假设原来观众为m人,那么降价前电影票收入60m元,降价后电影票收入为60×(1-)×m×(1+)=60m(元),所以电影票收入没有减少.解析:没有减少【详解】假设原来观众为m人,那么降价前电影票收入60m元,降价后电影票收入为60×(1-)×m×(1+)=60m(元),所以电影票收入没有减少.25.(1)120元(2)八折【解析】【详解】(1)解:设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x元。x—20%x=96x=120(2)1—20%=80%=八折解析:(1)120元(2)八折【解析】【详解】(1)解:设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x元。x—20%x=96x=120(2)1—20%=80%=八折26.40名【详解】14÷()=14÷=40(名)

答:全班有40名同学.解析:40名【详解】14÷()=14÷=40(名)

答:全班有40名同学.27.(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解析:(1)4.4小时(2)75千米(3)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4小时【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到两数据重合点,对应横轴数据就是相遇时间;(2)观察统计图,2小时的时候货车到达350千米处,用路程÷时间即可;(3)数据不变的一段表示停留,分别计算前后速度,比较即可;(4)观察统计图,当货车到达地时,客车大约行驶了280千米,用总路程-已行驶距离即可,用剩余路程÷客车速度;(5)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列式解答即可(方法不唯一)。【详解】(1)两车开出4.4小时后相遇;(2)(500-350)÷2=150÷2=75(千米)答:货车每小时约行75千米。(3)500-100=400(千米)3-2=1(小时)100÷2=50(千米/时)(400-100)÷(9-3)=300÷6=50(千米/时)50=50答:在距地400千米处停留了1小时,停留前后速度相同。(4)500-280=220(千米)220÷50=4.4(小时)答:客车距地还有约220千米,还需约4.4小时。(5)500÷(75+50)=500÷125=4(小时)答:两车开出4小时后就能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本题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8.(1)25.905平方米(2)14.13立方米【详解】(1)3.14×(3÷2)2=7.0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